胃镜下分级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一、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分为四个级别:Ⅰa级:正常或有轻微炎症,没有明显的糜烂或溃疡。
Ⅰb级:有少量糜烂或溃疡,但没有融合。
Ⅱ级:有多处糜烂或溃疡,且有融合,但不超过食管周长的75%。
Ⅲ级:糜烂或溃疡广泛,融合超过食管周长的75%。
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分为三种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它们的内镜下表现如下: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
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
三、内镜下溃疡分期内镜下溃疡分为四个阶段:A1活动期A2愈合期H1瘢痕期H2瘢痕期它们的内镜下表现如下:A1:溃疡边缘水肿、隆起、界限清楚、底厚苔可见出血或血凝块。
A2:水肿减轻,隆起不着,变慢坡,底白苔,周边无红色再生上皮。
H1:溃疡缩小,边缘出现再生上皮的发红带,出现粘膜皱襞集中,白苔变薄。
H2:溃疡进一步缩小,边缘再生上皮发红带进一步增宽,皱襞集中更明显,薄白苔白苔消失,皱襞集中于中心发红部(红色瘢痕)。
S1:中心发红消失,仅见皱襞集中(白色瘢痕期)。
四、胃息肉分类胃息肉分为四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五、早期食管、胃癌分型早期食管、胃癌分为五个类型:0-Ⅰ型Ⅰ型Ⅱ型Ⅲ型它们的内镜下表现如下:0-Ⅰ型:缓慢坡,界限不清。
Ⅰ型:隆起起始部清楚无细颈。
Ⅱ型:隆起起始部见有细颈但无蒂。
Ⅲ型:明显之蒂。
六、食管、胃进展期胃癌食管、胃进展期胃癌分为五个类型:BorrmannⅠ型BorrmannⅡ型BorrmannⅢ型BorrmannⅣ型BorrmannⅤ型以上都是内镜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分级
食道炎分级洛杉矶法:A:黏膜损伤,如点片状充血,发红,糜烂,溃疡,仅限于黏膜邹襞,长径﹤5毫米。
B:最少有一处病变范围>5毫米,局限于邹襞,但是不融合,呈带状。
C:最少有两处以上损伤融合,但是非全周性。
D:损伤呈全周性融合,且范围>75%的食管壁。
中国法:0级: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积分(0)I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并无融合现象。
( 1 ) 轻度Ia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Ib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II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现象。
但非全周性。
( 2 ) 中度III级:病变广泛,发红,溃疡,糜烂,融合呈全周性,>=75%( 3 ) 重度早期食道癌分型(肿瘤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者)。
I型:浅表隆起型,病灶轻度隆起>1毫米。
II型:表面平坦型,隆起及凹陷均不显著,再分以下几型。
IIa型:轻度隆起型,高度﹤1毫米。
IIb型:平坦型,及隆起与平坦均不明显,仅有少许色泽变化。
IIc型:轻度凹陷性,凹陷深度在0.5毫米以内。
0-III型:表浅凹陷性,凹陷深度大于0.5毫米。
进展期食道癌(肿瘤侵及固有基层者):隆起型(I型):以增生,结节,坏死性病灶为主。
溃疡性(II型):以溃疡为主,周围侵润﹤溃疡面积。
溃疡侵润型(III型):溃疡周围侵润面积>溃疡面积。
弥漫侵润型(IV型):食管壁隆起与,病变与坏死性溃疡交替出现,常导致食管腔狭窄。
早期胃癌内镜分类:(凡肿瘤侵及固有基层者,称进展期)I型:隆起型,病变向腔内隆起超过5毫米;II型:平坦型,分三个亚型;IIa浅表隆起型,病变高度<5毫米IIb表面平坦型,病变隆起凹陷均不明显,仅有色泽改变;IIc浅凹陷型,病变轻度凹陷,相当于糜烂;III型:凹陷型,相当于溃疡。
如果病灶合并两种形态,则分别记录,如:IIa+IIc等。
即主要病灶在前,小的在后。
进展期胃癌的内镜分类:Borrmann分类法,四个型。
B1型:息肉型,病灶隆起显著,表面可有糜烂,与周围粘膜分界清楚。
胃部内窥镜诊断GI-RADS-分级
胃部内窥镜诊断GI-RADS-分级
胃部内窥镜诊断是一种常用的诊断胃部疾病的方法。
GI-RADS (Gastrointestinal-Radiology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一种用于评估胃部病变严重程度的分级系统。
GI-RADS系统基于内窥镜检查结果,将胃部病变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0级、1级、2级、3级和4级。
0级表示内窥镜检查未观察到任何异常病变。
这通常适用于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症状的胃部。
1级表示内窥镜检查观察到非特异性病变,通常是轻微的炎症或轻度的黏膜损害。
2级表示内窥镜检查观察到可疑病变,但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来明确诊断。
这可能包括活检或其他辅助检查。
3级表示内窥镜检查观察到高度可疑病变,可能是恶性病变的迹象,但尚未确定。
4级表示内窥镜检查观察到明确的恶性病变,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管理。
GI-RADS系统的分级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了解胃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通过胃部内窥镜诊断和GI-RADS分级,医生能够尽早发现和诊断患者的胃部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以上为胃部内窥镜诊断GI-RADS-分级的文档,共计约120字)。
最新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建议收藏)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一、反流性食管炎中国消化内镜学会分级标准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a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无融合Ⅰb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无融合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洛杉矶分级标准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不超过5mm,病灶互相不融合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超过5 mm,病灶互相不融合C级粘膜破损有融合,但不超过75%的食管周径D级粘膜破损融合,超过75%的食管周径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 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 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感谢聆听二、食管静脉曲张(EV)分级分级EV形态及直径(D)轻度直径小于3mm,直行或轻度迂曲,位于食管下段血管直径3~6 mm,迂曲、隆起或串珠状或结节状,不超过食管中下段中度重试血管直径大于6 mm,阻塞部分管腔,可达食管上段三、慢性胃炎分类内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特殊类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注: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四、内镜下溃疡分期分期内镜下表现活动期A1 溃疡边缘水肿、隆起、界限清楚、底厚苔可见出血或血凝块A2 水肿减轻,隆起不著,变慢坡,底白苔,周边无红色再生上皮愈合期H1 溃疡缩小,边缘出现再生上皮的发红带,出现粘膜皱襞集中,白苔变薄H2 溃疡进一步缩小,边缘再生上皮发红带进一步增宽,皱襞集中更明显,薄白苔瘢痕期S1 白苔消失,皱襞集中于中心发红部(红色瘢痕)S2 中心发红消失,仅见皱襞集中(白色瘢痕期)A1 A2 H1 H2 S1 S2五、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Forrest分级内镜下表现再出血风险% ⅠⅠa 喷射性出血55%Ⅰb 溃疡底部或周边活动性渗血55%ⅡⅡa 溃疡底血管显露,无活动出血43%Ⅱb 溃疡覆盖血凝块,无活动出血22%Ⅱc 黑色基底10% ⅢⅢ基底洁净5% 推荐对Forrest分级I a一Ⅱb的出血病变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六、胃息肉分类分级内镜下表现Ⅰ缓慢坡,界限不清Ⅱ隆起起始部清楚无细颈Ⅲ隆起起始部见有细颈但无蒂Ⅳ明显之蒂七、早期食管、胃癌分型[6]分型胃镜下表现0-ⅠⅠ隆起型(息肉型),病变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0-Ⅱ平坦隆起及凹陷均欠显著。
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
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
引言
消化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
为了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为医生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评估和选择手术方法的依据,以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分级规范
Level 1: 诊断性内镜检查
Level 1手术是用于诊断目的的内镜检查,常见的包括胃镜和结肠镜。
这种手术通常不涉及复杂的治疗措施,只用于对消化道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
Level 2: 治疗性内镜检查
Level 2手术是用于治疗目的的内镜检查,常见的包括切除息肉、止血和扩张狭窄部位等。
这种手术可能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治疗措施,但仍属于相对简单和常见的内镜手术。
Level 3: 介入性内镜手术
Level 3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内镜手术,常见的包括消化道肿瘤切除、黏膜下层剥离等。
这种手术需要更高水平的内镜技术和专
业知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Level 4: 高风险内镜手术
Level 4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内镜手术,常见的包括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内镜下切除早期癌症等。
这种手术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
技术要求非常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结论
消化内镜手术分级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非
常重要。
通过明确不同手术等级的标准和要求,可以帮助医生评估
手术复杂度和风险,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这
些规范制定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医生在进行消化内镜
手术时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胃镜室手术分级
大肠染色、放大内镜检查术
Ⅰ
下一步发展计划
经内镜小肠营养导管置入术
Ⅱ
下一步发展计划
小儿胃镜、大肠镜检查术
Ⅱ 李才菊
内镜下食管非静脉曲张出血止血术(含药物注射止
血、药物喷洒止血、机械止血法止血等)
Ⅱ 李才菊
内镜下胃非静脉曲张出血止血术
Ⅱ 李才菊
内镜下十二指肠非静脉曲张出血止血术
Ⅱ 李才菊
内镜下大肠非静脉曲张出血止血术
Ⅰ 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胶囊内镜检查技术
Ⅰ 张朝群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术(息肉直径<2cm)
Ⅰ 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食管息肉内镜下治疗术
Ⅰ 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胃息肉内镜下治疗术
Ⅰ 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
Ⅰ 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
Ⅰ 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食管异物内镜下取出术
Ⅱ 李才菊
心肺功能欠佳等一般状况差病人的操作
Ⅱ 李才菊
病房高危病人的床旁操作
Ⅱ
消化道大息肉内镜治疗术(≥2.0cm)
Ⅱ 李才菊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病变直径<1.0cm)
Ⅱ 李才菊
食管EMR术
Ⅱ 李才菊
胃EMR术
Ⅱ 李才菊
大肠EMR术
Ⅱ 李才菊
31 经内镜定位标记技术
Ⅱ 李才菊
Ⅰ 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胃异物内镜下取出术
Ⅰ 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十二指肠异物内镜下取出术
Ⅰ 李才菊
经内镜电凝切、热活检、氩气、微波、激光治疗
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李才菊、张朝群、熊苗
无痛胃镜检查术、大肠镜检查术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一、反流性食管炎中国消化内镜学会分级标准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a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无融合Ⅰb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无融合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洛杉矶分级标准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不超过5mm,病灶互相不融合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超过5 mm,病灶互相不融合C级粘膜破损有融合,但不超过75%的食管周径D级粘膜破损融合,超过75%的食管周径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 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 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二、食管静脉曲张(EV)分级分级EV形态及直径(D)轻度直径小于3mm,直行或轻度迂曲,位于食管下段血管直径3~6 mm,迂曲、隆起或串珠状或结节状,不超过食管中下段中度重试血管直径大于6 mm,阻塞部分管腔,可达食管上段三、慢性胃炎分类内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特殊类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注: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四、内镜下溃疡分期分期内镜下表现活动期A1 溃疡边缘水肿、隆起、界限清楚、底厚苔可见出血或血凝块A2 水肿减轻,隆起不著,变慢坡,底白苔,周边无红色再生上皮愈合期H1 溃疡缩小,边缘出现再生上皮的发红带,出现粘膜皱襞集中,白苔变薄H2 溃疡进一步缩小,边缘再生上皮发红带进一步增宽,皱襞集中更明显,薄白苔瘢痕期S1 白苔消失,皱襞集中于中心发红部(红色瘢痕)S2 中心发红消失,仅见皱襞集中(白色瘢痕期)A1 A2 H1 H2 S1 S2五、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Forrest分级内镜下表现再出血风险% ⅠⅠa 喷射性出血55%Ⅰb 溃疡底部或周边活动性渗血55%ⅡⅡa 溃疡底血管显露,无活动出血43%Ⅱb 溃疡覆盖血凝块,无活动出血22%Ⅱc 黑色基底10%ⅢⅢ基底洁净5%推荐对Forrest分级I a一Ⅱb的出血病变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六、胃息肉分类分级内镜下表现Ⅰ缓慢坡,界限不清Ⅱ隆起起始部清楚无细颈Ⅲ隆起起始部见有细颈但无蒂Ⅳ明显之蒂七、早期食管、胃癌分型[6]分型胃镜下表现0-ⅠⅠ 隆起型(息肉型),病变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 0-Ⅱ平坦隆起及凹陷均欠显著。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
消化内镜诊断标准分级一、反流性食管炎[1]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I a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I b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三2处H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皿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三75%五、慢性胃炎[2]分类内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义‘状等表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特殊类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注: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内镜下溃疡分期[3]分期内镜下表现A1 溃疡边缘水肿、隆起、界限清楚、底厚苔可见出血或血凝块活动期A2 水肿减轻,隆起不著,变慢坡,底白苔,周边无红色再生上皮H1 溃疡缩小,边缘出现再生上皮的发红带,出现粘膜皱襞集中,白苔变薄愈合期H2 溃疡进一步缩小,边缘再生上皮发红带进一步增宽,皱襞集中更明显,薄白苔51白苔消失,皱襞集中于中心发红部(红色瘢痕)瘢痕期52中心发红消失,仅见皱襞集中(白色瘢痕期)A1 A2 H1 H2 S1 S2三、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4]Forrest 分级 内镜下表现 I Ia 喷射性I b 溃疡底部或周边渗血n a 溃疡底血管显露,无活动出血n n b 溃疡覆盖血凝块,无活动出血n c 溃疡底呈黑色皿皿溃疡底清洁I a I b n a n b n c 出四、胃息肉分类[5]分级内镜下表现I缓慢坡,界限不清II隆起起始部清楚无细颈皿隆起起始部见有细颈但无蒂IV明显之蒂I型;丘狀f― - T * 1 * h ■'_ —■七、早期食管、胃癌分型[6]分型胃镜下表现0-1I隆起型(息肉型),病变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平坦隆起及凹陷均欠显著。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病例分级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病例分级
1.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目录,并根据病例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2. 胃镜检查
2.1 一级病例
- 患者无明显症状,仅需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2.2 二级病例
- 患者出现轻度症状,如胃部胀气或轻微疼痛,需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病变。
2.3 三级病例
- 患者出现中度症状,如反酸、恶心或呕吐等,需进行胃镜检查确认病变并做相应治疗。
2.4 四级病例
- 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如呕血、黑便或体重明显下降等,属于紧急情况,需立即进行胃镜检查及治疗。
3. 结肠镜检查
3.1 一级病例
- 患者无明显症状,仅需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
3.2 二级病例
- 患者出现轻度症状,如便秘或轻微腹泻,需进行结肠镜检查
以排除病变。
3.3 三级病例
- 患者出现中度症状,如频繁腹泻或潜血阳性等,需进行结肠
镜检查确认病变并做相应治疗。
3.4 四级病例
- 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如肠梗阻、大量出血等,属于紧急情况,需立即进行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4. 结论
根据病例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根据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目录
进行病例分级,以便尽快而准确地确定检查及治疗措施。
(完整word版)胃镜下分级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于2003 年10 月19日~22 日在济南召开了全国食管疾病诊断治疗研讨会,制定了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0 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a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 2 处Ⅰb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 处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 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 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2、内科学第七版介绍的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洛杉矶分类:(1994年第10届洛杉矶国际消化会议制定的RE分类标准,即洛杉矶(Los Angeles, LA)分类,分为A~D Ⅳ级)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粘膜破损,长径小于5mm;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大于5 rn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C级:粘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D级:粘膜破损融合,至少达到75%的食管周径。
3、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Savery-Miller分类:Ⅰ级:一条纵行皱襞上见一处或多处糜烂;Ⅱ级:多条纵行皱襞上见多处糜烂,但病变未累及食管全周;Ⅲ级:食管全周都有糜烂;Ⅳ级:可见食管溃疡、狭窄、缩短或Barrett食管,有的改良方案将Barrett食管单列为Ⅴ级。
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积分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0Ⅰ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 1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 2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3食管鳞状上皮癌1.概念食管鳞状上皮癌为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日常也简称食管癌,它占食管部癌肿的大多数。
严格来说食管癌还应包括食管腺癌,常发生在Barren食管。
食管壁可分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四层。
根据日本食管疾病研究会的定义,病变不超过粘膜下层(包括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者,不论其有无转移,称表浅食管癌,其中无转移者称早期食管癌。
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分级
食道炎分级洛杉矶法:A:黏膜损伤,如点片状充血,发红,糜烂,溃疡,仅限于黏膜邹襞,长径<5毫米。
B:最少有一处病变范围〉5毫米,局限于邹襞,但是不融合,呈带状。
C:最少有两处以上损伤融合,但是非全周性。
D:损伤呈全周性融合,且范围〉 75%的食管壁。
中国法:0级: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积分(0 )I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并无融合现象。
(1 )轻度la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v 2处。
lb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II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现象。
但非全周性。
(2 )中度Ill级:病变广泛,发红,溃疡,糜烂,融合呈全周性,〉=75% ( 3 )重度早期食道癌分型(肿瘤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者)。
I型:浅表隆起型,病灶轻度隆起〉1毫米。
II型:表面平坦型,隆起及凹陷均不显著,再分以下几型。
IIa型:轻度隆起型,高度< 1毫米。
IIb型:平坦型,及隆起与平坦均不明显,仅有少许色泽变化。
IIc型:轻度凹陷性,凹陷深度在 0.5毫米以内。
0-III型:表浅凹陷性,凹陷深度大于 0.5毫米。
进展期食道癌(肿瘤侵及固有基层者):隆起型(I型):以增生,结节,坏死性病灶为主。
溃疡性(II型):以溃疡为主,周围侵润<溃疡面积。
溃疡侵润型(III型):溃疡周围侵润面积〉溃疡面积。
弥漫侵润型(IV型):食管壁隆起与,病变与坏死性溃疡交替出现,常导致食管腔狭窄。
早期胃癌内镜分类:(凡肿瘤侵及固有基层者,称进展I型:隆起型,病变向腔内隆起超过5毫米;II型:平坦型,分三个亚型;IIa浅表隆起型,病变高度v 5毫米IIb表面平坦型,病变隆起凹陷均不明显,仅有色泽改变;IIc浅凹陷型,病变轻度凹陷,相当于糜烂;III型:凹陷型,相当于溃疡。
如果病灶合并两种形态,则分别记录,如:IIa+IIc等。
即主要病灶在前,小的在后。
进展期胃癌的内镜分类:Borrmann分类法,四个型。
B1型:息肉型,病灶隆起显著,表面可有糜烂,与周围粘膜分界清楚。
完整版胃镜下分级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于2003年10月19日〜22日在济南召开了全国食管疾病诊断治疗研讨会制定了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I a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 2处I b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H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山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2、内科学第七版介绍的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洛杉矶分类:(1994年第10届洛杉矶国际消化会议制定的RE分类标准,即洛杉矶(Los Angeles, LA)分类,分为A〜D IV 级)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粘膜破损,长径小于5mm;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大于 5 rn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C级:粘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D级:粘膜破损融合,至少达到75%的食管周径。
3、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Savery-Miller分类:I级:一条纵行皱襞上见一处或多处糜烂;H级:多条纵行皱襞上见多处糜烂,但病变未累及食管全周;山级:食管全周都有糜烂;V级:可见食管溃疡、狭窄、缩短或Barrett食管,有的改良方案将Barrett食管单列为V级。
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诊断及分级(1999年8月)食管鳞状上皮癌1.概念食管鳞状上皮癌为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日常也简称食管癌,它占食管部癌肿的大多数。
严格来说食管癌还应包括食管腺癌,常发生在Barren食管。
食管壁可分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四层。
根据日本食管疾病研究会的定义,病变不超过粘膜下层(包括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者,不论其有无转移,称表浅食管癌,其中无转移者称早期食管癌。
一般来说粘膜癌(M1 , M2, M3)很少发生转移,属早期癌;粘膜下层癌(SM1,SM2,SM3)部分可伴淋巴结转移,伴转移者属表浅癌,无转移者属早期癌(图3 一37)。
内镜下各类分型汇总
内镜下各类分型汇总食管早癌IPCL放大分型(该部分图文资料摘自尊镜团队)AB分型:A型:无明显变化(正常及炎症表现)B1型:扩张、迂曲、粗细不均、形态不一的襻状血管(粘膜上皮层/粘膜固有层)B2型:襻形成较少的异常血管(黏膜肌层/粘膜下浅层)B3型:高度扩张,粗大、不规则的血管(粘膜中下层)井上分型:TYPE I(正常组织):排列整齐、斜行头尾一致、分布较稀疏TYPE II(炎症):排列基本整齐、个别IPCL轻微扩张TYPE III(低级别):排列基本正常,IPCL轻微密集并伴轻微扩张TYPE IV(高级别):排列混乱、分布密集,环形增粗TYPE V1(M1浸润):IPCL排列混乱、密集、点状样扩张伴口径不等TYPE V2(M2浸润):IPCL扩张、混乱、单向扭曲、V1型表现上延长TYPE V3(M3-SM浸润):IPCL蛇行延长扩张、高度破坏表现Type VN(SM2浸润):肿瘤新生血管,绿色粗大,其血管直径相当于IPCL Type V3血管的3倍有马分型:Type R型:非循环网格样血管表现(向固有层或更深的区域弥漫浸润)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类)A级:局限于一条黏膜皱襞上,黏膜破损长度≤5mm;B级:局限于一条黏膜皱襞上,至少有一条黏膜破损长度>5mm,但两条黏膜破损间无相互融合;C级: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黏膜破损存在相互融合现象,但非全周性;D级:融合为全周性的黏膜破损。
红色征RC(+):表现为红斑,红色条纹,血泡样。
F0:EV已消化(作为治疗后的描述) F1:E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 F2:EV呈蛇形迂曲隆起 F3:EV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胃静脉曲张(gastricvarices,CV)1.胃贲门部的静脉曲张(gastriccardia,Lg-C)。
2.离开胃贲门部的孤立(或瘤样)的静脉曲张(gastricfundus.Lg-f)。
附记:(1)有糜烂E(+),无糜烂E(-);(2)RC:有RC(+)。
胃底静脉曲张分级及标准
胃底静脉曲张分级及标准
胃底静脉曲张的分级标准主要依据胃镜检查来评估,主要分为四级。
一级:胃底静脉显示较粗,且曲张,但未显露。
二级:曲张的静脉显露,但未突出于胃壁表面。
三级:静脉显露且突出于胃壁表面,但尚不能触及。
四级:静脉突出于胃壁表面,且能够触及。
除了胃镜检查,还有其他的评估标准,例如按照曲张静脉的粗细,将
静脉曲张分为Ⅰ度(无显眼的曲张静脉)、Ⅱ度(胃底部静脉较明显,但无破裂)、Ⅲ度(曲张静脉已突出胃壁)和Ⅳ度(可看到曲张的静
脉呈结节状)。
这些分级标准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提
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镜下分级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于2003 年10 月19日~22 日在济南召开了全国食管疾病诊断治疗研讨会, 制定了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0 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Ⅰa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 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 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2、内科学第七版介绍的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洛杉矶分类: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粘膜破损,长径小于5mm; 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大于5 rn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 C级:粘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 D 级:粘膜破损融合,至少达到75%的食管周径。
3、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Savery-Miller分类:Ⅰ级:一条纵行皱襞上见一处或多处糜烂; Ⅱ级:多条纵行皱襞上见多处糜烂,但病变未累及食管全周; Ⅲ级:食管全周都有糜烂; Ⅳ级:可见食管溃疡、狭窄、缩短或Barrett 食管,有的改良方案将Barrett食管单列为Ⅴ级。
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诊断及分级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Ⅰ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积分0 1 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 2 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 3 食管鳞状上皮癌 1.概念食管鳞状上皮癌为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日常也简称食管癌,它占食管部癌肿的大多数。
严格来说食管癌还应包括食管腺癌,常发生在Barren 食管。
食管壁可分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四层。
根据日本食管疾病研究会的定义,病变不超过粘膜下层(包括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者,不论其有无转移,称表浅食管癌,其中无转移者称早期食管癌。
一般来说粘膜癌(M1 , M2, M3)很少发生转移,属早期癌;粘膜下层癌(SM1,SM2,SM3)部分可伴淋巴结转移,伴转移者属表浅癌,无转移者属早期癌(图3一37)。
1 2.胃镜特点(1)表浅食管癌分三型:0一I型—隆起型,0一II型—平坦型,0一型—糜烂(溃疡)型,其中0一II型又分0一IIa型—平坦隆起型,0一IIb型—平坦型,0一IIc型—平坦凹陷型。
1) 0一I型—隆起型:粘膜表面有息肉样或扁平隆起(图3一38a)。
2) 0一II 型—平坦型,其中0一IIa型—平坦隆起型:病变基本平坦,仔细看有轻微隆起,高度大约不超过1 mm(图3一38b) ; 0一IIb型—平坦型:仅有粘膜色泽或纹理轻微变化,无隆起、凹陷(图3一38c); 0一IIc型—平坦凹陷型:可见糜烂样浅凹,估计深度不超过粘膜肌层(图3一38d)。
3) 0一Ⅲ型—糜烂(溃疡)型:镜下可见凹陷性病变,深度比0一II C型深,估计超过粘膜肌层(图3一38e)。
表浅食管癌特别是平坦型需借助卢戈碘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来确定。
特别是卢戈碘被认为是诊断早期食管癌不可缺少的方法。
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内含糖原,可和碘发生反应,使食管上皮染成茶褐色,因糖原含量不同,着色深浅也不同。
上皮炎症、糜烂、疤痕等染色不良,癌上皮不着色,且大多为5 mm以上不规则的明显不染带(图3-39)。
甲苯胺蓝对正常食管上皮不染色,癌上皮可染成青紫色(图3一40)。
(2)进展期食管癌:肿瘤浸润超过粘膜下层者称进展期食管癌,进展期食管癌可呈肿块型、溃疡型.、弥漫浸润型等多种形态(图3一41)。
3.鉴别诊断表浅癌需与炎症、息肉等鉴别,溃疡型癌需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溃疡如药物性食管炎的溃疡、结核溃疡、克罗恩病溃疡等鉴别,病理检查是关键。
2 3 1996年日本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学会制定了一个记载标准。
食管静脉曲张的记载标准 1. 部位Ls食管静脉曲张达上段食管Lm食管静脉曲张达中段食管Li食管静脉曲张局限于下段食管Lg胃静脉瘤。
细分为Lg一c,Lg 一f Lg一c和贲门连接的静脉瘤Lg一f和贲门不连的孤立性静脉瘤 2.形态F0无静脉曲张F1直线形细的曲张静脉F2串珠状中等曲张静脉F3结节状或瘤状曲张静脉 3.基本色调Cw 白色静脉曲张Cb蓝色静脉曲张 4.红色征RC(一)完全无发红RC(+)可见局限少数RC(++)(+)和(+++)之间RC(+++)可见全周性多数 5.出血所见出血中喷射性出血、渗血出血后红色血栓、白色血栓 6.粘膜所见E 糜烂UI溃疡S瘫痕注: 所谓红色征指红蚯状(RWM )、血肿样斑(HCS)、樱桃红斑(CRS )三种表现。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记录及分级标准一、食管静脉曲张(一)记录方法 1.形态F0:EV 已消失F1:E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F2:EV呈蛇形迂曲隆起F3:EV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附记:如EV不同形态同时存在,应选择最重的记录。
2.基本色调(1)白色静脉曲张(whitevarices,CW) (2)蓝色静脉曲张(bluevarices,Cb) 3.红色征(1)无红色征RC (2)有红色征RC:表现为红斑,红色条纹,血泡样。
4.部位EV最重的部位,以其与门齿的距离分为:食管下段;食管中段;食管上段。
附记:伴发食管炎(esophagitis,E)有/无粘膜糜烂。
(二)EV内镜分级标准按照EV的形态及出血的危险程度分轻、中、重3级分级(度)EV形态(F)EV红色征(RC) 轻度(GⅠ)E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F1)无中度(G Ⅱ)EV呈F1有EV呈蛇形迂曲隆起(F2)无重度(GⅢ)EV呈F2有EV呈F2EV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F3)无或有二、胃静脉曲张记录方法:胃底静脉曲张的部位。
1、胃贲门部的静脉曲张(gastriccardia,Lg-C)。
2、离开胃贲门部孤立静脉曲张(gastricfundus,Lg-f)。
附记:(1)有糜烂E(+),无糜烂E(-); (2)RC:有RC(+),无RC(-); (3)Lg(+)→(-):指GV经内镜治疗后消失;Lg:E(+)→E(-)表明有效;RC(+)→RC(-)表明有效; (4)红色血栓有/无;白色血栓有/无。
5其中不完全型大肠化生一般认为与肠型胃癌关系较密切。
根据胆汁反流程度不同可分三度。
I度胆汁反流:胃粘膜有少量胆汁浸渍,或储留液呈淡黄色; Ⅱ度胆汁反流:胃粘膜有较多胆汁浸渍,或潴留液呈深黄色; Ⅲ度胆汁反流大量深黄、深绿色的潴留液,或大量黄色泡沫从幽门口溢出。
溃疡的时相分期A1期溃疡底覆有厚苔,周围粘膜水肿,无再生上皮,无粘膜皱装集中,溃疡面有出血或露出血管。
A2期溃疡周围粘膜水肿减轻,溃疡边缘变明显,边缘有炎症引起的红晕。
H1期溃疡稍缩小,白苔变薄,溃疡缘出现再生上皮,有轻度粘膜皱璧集中征。
H2期溃疡缩小,可见再生上皮呈栅状发红,伴明显粘膜皱璧集中征。
S1期溃疡愈合,完全被再生上皮覆盖,白苔消失,残存发红的胃小区,又称红色瘫痕期。
S2期溃疡完全修复,发红消退,粘膜皱璧集中征减轻,也称白色瘫痕期。
6 表4一3活动期溃疡与溃疡癌的鉴别活动期溃疡Borrmann Ⅱ型癌溃疡底均匀白苔,平坦,底比胃粘膜面深苔不均一,有凹凸,有时底有部分高出粘膜面边缘平整柔软边缘不整,僵硬,易出血周堤周边因水肿可稍高,呈缓坡状周边明显高出,有时呈蜂腰状7 胃癌 1.概念胃癌是上皮性恶性肿瘤。
根据癌的浸润深度,可将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图4-60)。
早期胃癌指癌浸润未超过粘膜下层者,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即使有淋巴结转移,一般范围也较小,外科有充分廓清手术的可能。
因此此种分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分类也具一定实用性。
2.胃镜特点根据胃癌镜下形态,1999年日本胃癌学会提出分为六型:0型—表浅型,1型—隆起型,2型—溃疡型,3型—溃疡浸润型,4型—弥漫浸润型,5型—不能分类型。
上述0型相当于以前的早期胃癌,1 -- 5型就是进展期胃癌的Borrmann分型。
目前仍较常使用早期胃癌分型这一提法,本书中也沿用早期胃癌分型而未用表浅胃癌这一名称。
早期胃癌分型(0型):1)0-I型—隆起型:可见明显的瘤状隆起(图4一61a)。
2) 0-Ⅱ型—表浅型:未见明显的隆起和凹陷。
又可细分为0一Ⅱa型—表浅隆起型:病变表浅,有低的隆起,隆起高度不超过正常粘膜的两倍(图4一61b);0一IIb型—平坦型:未见超过正常粘膜的隆起或凹陷病变(图4-61c);0一IIc 型—表浅凹陷型:仅见糜烂或粘膜浅凹(图4一61d) 。
3) 0一Ⅲ型—凹陷型:可见明显的凹陷病变(图4一61e)。
(2)进展期胃癌的Borrmann分型:1型—隆起型:病变显示明显的隆起,与周围粘膜境界清楚(图4一62a, b); 2型—溃疡型:形成溃疡,周边有堤包围,堤与周围粘膜境界较清楚,(图4一62c,d); 3型—溃疡浸润型:形成溃疡,包围溃疡的堤与周围粘膜境界不清(图4一62e,f) ; 4型—弥漫浸润型:形成明显的溃疡,无周堤,病灶与周围粘膜境界不清,胃壁肥厚、硬化(图4一62g,h)。
也有将进展期胃癌不能归入上述四型者定为5型。
常用色素用量及副作用名称用量副作用靛胭脂%一%水溶液10一30ml有时粪便着色美蓝0. 2%一o. 5%水溶液10-20 ml尿着色,恶心,膀胱刺激征甲苯胺蓝1%一2%水溶液10 ml恶心、膀胱刺激征卢戈碘%一3%水溶液10-20ml 胸骨后疼痛,恶心,腐蚀衣服刚果红%刚果红一mol碳酸氯钠20-30ml粪便着色酚红尿素%-%酚红10-20ml无8 1.慢性糜烂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也极为常见,新的分型把以往的平坦糜烂及隆起糜烂性胃炎统一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符合临床特点,为科学。
诊断指标:糜烂,隆起疣状糜烂,糜烂面覆盖陈旧出血点或黑褐色血痂。
分级:Ⅰ级,糜烂为单发点状或片状,单隆起糜烂。
Ⅱ级,多发局部≤5个点状、片状、隆起糜烂。
Ⅲ级,多发广泛≥6个点状、片状、隆起糜烂或融合或地图形和斑片状,成排或成族分布的隆起糜烂。
内镜糜烂与病理上糜烂诊断相关。
另外, 2.慢性浅表性胃炎指不伴有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是慢性胃炎最多的类型。
诊断指标:红斑。
分级:Ⅰ级,分散点状或间断线状红斑。
Ⅱ级,密集斑点或连续线状红斑。
Ⅲ级,点片状、条纹状或广泛融合大片状红斑。
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
1978年WHO即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因此,对CAG的正确诊断极为重要。
诊断指标:黏膜萎缩。
分级:Ⅰ级,细颗粒,血管部分透见。
单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Ⅱ级,中等颗粒,血管连续均匀透见。
多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