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除法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运用分数除法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互化方法。

2.例题及练习题:准备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图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水果分发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每个水果的份数?如何用除法表示每个水果的份数?从而引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如:分数“2/3”可以表示为除法“2÷3”,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比较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如何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3.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如:妈妈做了5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个孩子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分数和除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三口去餐厅吃饭,点了3个菜,一共花了60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苏教版

五年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苏教版

五年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分数的表示方法。

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结果。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板书内容:(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分数的表示方法(3)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课本P56页练习题1、2、3。

2. 请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展示实例、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的疑问解答不够详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难点能否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不透彻,对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提问:你们知道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吗?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讲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通过举例,解释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述下列分数的意义:1/44/57/92、口答列式计算。

(1)植树节有120名少先队员栽树,平均分成12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120÷12=10(人)(2)把1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12÷6=2(米)归纳:这两题都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

用除法计算。

如果把(2)题的12米改成1米,如何列式?1÷6它的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2。

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1)边作图边讲解。

“1÷6”是把1平均分成6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根据题意也就是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1/6,就是每段钢管的长。

所以1÷6=1/6(米)(2)如果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4段、5段、7段,每段各是多少米?(口答)2、教学例3。

把3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教学过程备注(1)读题后指名学生列式:3÷4(2)边讲解边出示图式(3)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是把3只饼平均分成4份,先把每只饼都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是1/4只,3块饼有3个1/4就是3/4只。

第二种方法是把3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3/4只。

得出3÷4=3/4(只)小结:从上面两例说明,当两个自然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例2、例3的算式。

1÷6=1/6(米)3÷4=3/4(只)(2)思考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3)结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4)练一练:课本P75第1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和应用。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除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2.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运用实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如PPT、教案、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准备学习小组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让学生尝试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定一个除法问题,尝试用分数来表示解答。

教师选定几组进行点评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教师选定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分数和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三口去餐馆吃饭,消费180元,如果每人平均消费相同,每人应支付多少元?”教师选定几组进行点评和讲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正式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正式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正式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比较大小之后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知识,对于分数的概念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对于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如何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3.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教学法,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将一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5,那么这个苹果的1/5等于几?”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如“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分子相当于除法的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例题,如“将1/2转化为除法形式”,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实验学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实验学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实验学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被激发,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练习题、问题情境等教学素材。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知识,如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加减法等。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如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分数的值相当于除法的商。

同时,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44-46页的例6和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及其练习。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是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的需要,也是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以及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组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教学过程】:一、以旧推新,层层理解。

(一)多媒体展示:把8块蛋糕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谈话:你能列式计算吗?板书算式:8÷4=2(块)(二)出示情景图: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几块?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把纸平均分成4份.大部分学生通过操作明白了每人分得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板书算式:1÷4=1/4(块)二、分析素材,教学新课(一)小组操作,说说如何分谈话:观察算式,两个数相除,他们的商可以怎样表示?(教师引导学生用整数表示)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表示呢?(揭示课题)提问:如果把3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蛋糕?怎么来计算?(学生列出算式:3÷4)谈话:每个人到底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呢?现在请大家拿出小组里已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分一分,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分的情况)预设:学生的分法可能有:①一块一块的分,先把每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每次分的1/4块,结果每人分的3个1/4块,也就是3/4块。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教学难点1.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分数可以表示为除法的形式,除法也可以转化为分数的形式。

2. 分数与除法的转化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除法的基本运算,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分数可以表示为除法的形式,除法也可以转化为分数的形式。

3.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反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教学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转化方法。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练习巩固、总结反馈。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转化方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7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7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7篇】《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08-26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小编我最大的乐趣哦。

分数除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导学教学法创新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把一张纸的4/7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创设分长方形纸这一情境,旨在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思考的空间,抓住他们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同桌之间交流想法)自主学习提示1. 利用手中的的`学习纸,涂一涂,算一算,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2. 同桌之间说一说彼此的想法。

3.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课本第25页的提示,完成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探究主体性,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教师不要过多提示,主要指导学困生完成探究任务。

】三交流释疑1、初步感知分数除法把一张纸的4/7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拿出图(一)来涂一涂。

交流:为什么要这样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还有不同的涂法吗?能根据这个过程列出一个除法算式吗?这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分数除法。

常州某学校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常州某学校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常州某学校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如分数卡片、除法算式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妈妈做了5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孩子,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值相当于除法的结果。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与除法的互化练习,如:将一个分数转化为除法算式,或将一个除法算式转化为分数。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某商品打八折后售价为120元,求原价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例2、例3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不同单位数量换算的结果。

2.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分数值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依次出示如下问题:(1)把8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2)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学生口头列式并作答。

二、新课1.教学例2。

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提问: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板书:1÷4)引导: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利用圆纸片动手分一分。

说明:通过操作容易发现,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饼的,也就是块,所以14141÷4的商也可以用14来表示。

完成板书:1÷4=(块)。

2.教学例3。

把例2改成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提问: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板书:3÷4)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1块吗?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补充板书:3÷4=(块)。

提出要求:可以用什么样的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呢?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代表3块饼,先在小组里说说准备怎样分,再动手分一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呈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分法,如:(1)一块一块地分,先把每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41()()每次分得块,结果每人分得3个块,也就是块。

(2)把3个圆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块的,3块的是块。

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4块。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但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证法、练习法、问题驱动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24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例如,分数“2/3”可以理解为“2除以3”,并解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与除法的例子,让学生现场计算,并解释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计算“3/4除以2”,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例如,计算“4/5除以3”,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例如,计算“一件商品打8折后的价格”,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除法也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等方式,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4.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用分数和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的除号。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与除法的互化练习,巩固他们对分数与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材第53~58页)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圆形纸片、剪刀。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除法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平均分”这个概念了,如今学习分数又一再强调“平均分”,那么分数和除法有没有关系呢?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 教学例2。

师: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生1: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2:每人分得这块饼的,是块。

生3:求每人分得多少块,可以用除法计算。

师:如果用除法计算1÷4的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生:1÷4=(块)。

2. 教学例3。

师: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用一个圆形纸片表示一块饼,分一分,想一想,跟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1:我是每次分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就是把1块饼平均分4块,每人得到其中的1块,即块;这样3块饼就要每人分得3个块,即块,所以说3÷4=(块)。

生2:我们也可以把3块饼放在一起,进行平均分,这样每人也是分得3个块,即块,所以3÷4=(块)。

师:结合上面的例题想一想,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你是怎样想的?生: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就是3÷5;在计算3÷4时,我们已经知道就是把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就是,所以在计算3÷5的时候应该是3个,即每人分得块。

师:仔细观察例2、例3中的三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3-54页例2、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56~57页练习八第5~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单位换算的结果,能解决商是几分之几的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能联系分数的认识解释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意义,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培养观察、比较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乐于思考、有据推理的品质。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教学准备】师:教学课件、练习单生:准备3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和剪刀【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发思考(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出它的意义。

师: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2)一天,阳阳过生日,家里来了几个小伙伴,他们在一起庆祝生日,分享礼物!瞧:把12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生口答)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除法是一种运算。

引入:除法和分数都可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那分数和除法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习例2阳阳拿出一块大蛋糕: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现在能得到整数的商吗?可以用什么表示? 你能结合分数的意义,说出每人分得多少块吗?预设生:把一块蛋糕看作单位1,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41,是41块。

怎样列算式?1÷4=41(块) 2.学习例3阳阳妈妈端出了小朋友最爱吃的披萨饼,并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学生读题,怎样列算式?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桌两人合作,用3个圆形纸片代替3块饼,分一分,想一想 学生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演示分法,理解算式结果和意义 预设分法一:1块1块地分,一次每人分得41块,要分3次,每人分得3个41块,就是43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2.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把8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得几块?
(2)把4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得几块?口答列式及结果。

2、说说把一个数平均分成4份,应该用什么方法列式?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汇报预测:
(1)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可以用分数表示。

(2)每人分得这块饼的41,是4
1块。

(3)求每人分得多少块,可以用除法计算,1÷4,除得结果为0.25块。

提问:1÷4的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1÷4=4
1(块) 2.教学例3。

(1)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分?有哪些分法?
学生充分思考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谈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事先准备的三个完全一样的圆片和剪刀
剪一剪,并把分好的四份摆放在桌子上。

学生剪完后全班汇报。

汇报预测: ①一块一块地分,每分一块饼,每人分得
41块,分完3块,每人分到3个4
1块。

②把三个圆片叠在一起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的
4
1。

(2)追问: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指名学生口述算式。

教师板书:3÷5=
提问:3除以5的商时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5=5
3(块) 3.总结归纳。

谈话:请大家观察这三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交流: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除数
被除数 如果分别用字母a 和b 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 ÷b=b
a 谈话:这里的a 和
b 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不可以,b 不可以是0)
b 为什么不可以是0?(b 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除数等于0时,除法算式没有意义)
小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用字母表示为a ÷b=b
a (
b 不能为0)。

(板书课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题。

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54页“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教师小结: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填空。

引导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

4.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填写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