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蝉》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宋代-王沂孙《齐天乐 蝉》原文、译文及注释

宋代-王沂孙《齐天乐 蝉》原文、译文及注释

宋代-王沂孙《齐天乐蝉》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齐天乐·蝉宋代-王沂孙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翻译: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宫妃满怀离恨,忿然魂断,化作一只衰蝉,年年都在庭院的绿荫丛中哀呜。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它刚刚还在枝头上呜咽,不一会儿又飞到幽暗的密叶丛中呜叫,一遍又一遍地将生死离别的愁绪向人深深倾诉。

西窗过雨。

西窗外秋雨初歇。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蝉儿惊动的声音如玉佩在空中作响,又如玉筝调柱般美妙动听。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昔日的明镜已经昏暗,容貌已经憔悴。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可为何蝉翼还像从前那样娇美金铜仙人铅泪如洗,去国辞乡,只可叹她携盘远去,不能再贮藏清露以供哀蝉了。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秋蝉病弱的双翼惊恐清秋的到来,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沧桑历尽,还能承担起多少次斜阳的折磨凄咽欲断的啼叫。

馀音更苦。

更让人觉得悲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可为什么她还欲独自将哀怨的曲调吟唱,让自己顿时承受这无尽的哀伤。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而当此之时,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

注释:①“一襟”句:一襟:满腔。

宫魂断:用齐后化蝉典。

宫魂,即齐后之魂。

②凉柯:秋天的树枝。

暗叶:浓暗的树叶。

③瑶佩:以玉声喻蝉鸣声美妙,下“玉筝”同。

调:调整弦柱。

④“镜暗妆残”二句:谓不修饰妆扮,为何还那么娇美。

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娇鬓:美鬓,借喻蝉翼的美丽。

⑤铜仙:用汉武帝金铜仙人典。

⑥枯形:指蝉蜕。

⑦消得:经受的住⑧甚:正。

清商:清商曲,古乐府之一种,曲调凄楚。

⑨漫想:空想。

熏风:南风,此指夏天。

《蝉》原文及翻译_1

《蝉》原文及翻译_1

《蝉》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蝉》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一、《蝉》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二、《蝉》原文翻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三、《蝉》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
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

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蝉》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蝉》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蝉唐代: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开阔、稀疏。

⑤藉:凭借。

赏析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

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王沂孙《齐天乐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沂孙《齐天乐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沂孙《齐天乐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齐天乐蝉》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②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③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④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⑤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⑥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⑦余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⑧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⑨【注释】①此词又见《乐府补题》,题云:“余闲书院拟赋蝉。

”同赋蝉者有吕同老,王沂孙、周密、陈恕可、唐珏、唐艺孙、仇远、王易简。

②宫魂断:晋·崔豹《古今注》:“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嚖唳而鸣,王悔恨。

故世名蝉曰齐女也。

”③乍咽凉柯:《礼记》:“孟秋之月寒蝉鸣。

”④瑶佩流空:唐·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诗:“正闻佩声和腰细。

”柱:筝上弦柱。

⑤娇鬓:《古今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琼树乃制蝉鬓,缥缈如蝉,故曰蝉鬓。

”⑥“铜仙”二句: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云:“魏明帝……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诗云:“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难贮零露:唐、徐坚《初学记》卷三十引《车服杂注》:蝉“清高饮露而不食也。

”⑦消得:消,受也。

禁受。

枯形:语本自孙楚《蝉赋》:“形如枯槁。

”⑧甚:是也。

正也。

清高:见注⑥。

⑨薰风:和风,春风。

《尸子》:舜作五弦之琴歌《南风》,辞曰:“南风之薰兮。

”【译文】宫妃满怀一襟悲恨,魂断魄散化为蝉,年年在翠阴庭树之间哀哀鸣叫。

它刚在日渐疏冷的柯枝间哽咽,又移飞到衰残的暗叶中间哀鸣,一遍又一遍地把生离死别的愁绪深深哀诉。

西窗外一阵骤雨掠过,哀蝉惊飞的声音如玉佩流过空中,如玉筝调柱般悦耳,使人惊异时序换移,犹如镜暗妆残,哀蝉还为谁如此一往情深,保持着她的蝉鬓娇妆?金铜仙人铅泪如洗,辞别故宫旧国,叹息他手携承露之盘远去,无法贮存零露供养哀蝉。

《蝉》原诗以及译文赏析

《蝉》原诗以及译文赏析

《蝉》原诗以及译文赏析《蝉》原诗以及译文赏析原文:《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翻译: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这是一首咏蝉的诗句,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

但也是托物言志。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蝉》全诗意思解释

《蝉》全诗意思解释

《蝉》全诗意思解释《蝉》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南宋·王沂孙《齐天乐·蝉》,宋词中最杰出的一首咏蝉词,太过凄凉,让人不忍卒读

南宋·王沂孙《齐天乐·蝉》,宋词中最杰出的一首咏蝉词,太过凄凉,让人不忍卒读

南宋·王沂孙《齐天乐·蝉》,宋词中最杰出的一首咏蝉词,太过凄凉,让人不忍卒读在很多人眼中,夏季的蝉算是一种很烦人的昆虫,整日里嘤嘤嘶鸣,蝉鸣声传得是既既远且响,很是扰人清净。

不过在文学家眼中,蝉却是代表着高洁的德操,文人墨客往往会以蝉自比。

比如上次向大家介绍的唐诗中的“咏蝉三绝”,不论是虞世南咏蝉的居高、还是骆宾王咏蝉之洁、李商隐咏蝉之穷,他们都是通过咏蝉自比,来表达自身或高洁或潦倒的情怀。

唐诗中有此三首杰出的咏蝉诗,宋词也不遑多让。

今天咱们来欣赏下宋词中最杰出的一首咏蝉词——南宋词人王沂孙的《齐天乐》:齐天乐·蝉南宋·王沂孙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王沂孙是南宋末期词人,因经历了南宋灭亡,所以词作中多亡国之痛。

他最擅长的是咏物词,咏物之中多悲身世伤亡国的寄托,后世评价他:“咏物词至碧山(王沂孙),可谓空绝千古”。

这首《齐天乐·蝉》就是王沂孙的咏物词代表作,被选入了《宋词三百首》中。

这首词大不同于以往的咏蝉诗词,在此之前,文人咏蝉多吟咏蝉之高洁以喻人。

而这首词却是从一个宫女含恨而死,联想到尸身化为蝉,长年攀树悲鸣的传说写起,寄托了词人内心亡国的悲情。

开头一句“一襟余恨宫魂断”直接写宫女魂断化身为蝉,年年都藏身“翠阴庭树”,哽咽哀泣,诉说无限“离愁”。

从“西窗雨过”句写到夏去秋来,蝉的生命将尽,而蝉声却如“瑶佩流空,玉筝调柱”哀音愈加动人。

一句“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既描绘蝉翼,也描绘宫女妆容,令人怜惜。

下阕过片“铜仙铅泪似洗”句开是用金铜仙人的典故写蝉的起居饮食,餐风饮露、无以为继。

紧接着“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再次刻画哀蝉临秋时的凄苦心情,深秋将亡,临终前的蝉鸣更加哀楚凄凉!结尾几句蓦然转悲为欢:“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写下日的暖风吹拂,柳丝万千,蝉声欢快。

《蝉》译文及赏析

《蝉》译文及赏析

《蝉》译文及赏析作者: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解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

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

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

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实属“咏物”佳绝。

《蝉》译文及赏析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蝉译文及注释

蝉译文及注释

蝉译文及注释
1.译文:
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

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

2.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 注释: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发出。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④疏桐:高大的梧桐。

⑤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⑥藉(jiè):凭借、依赖。

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

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

(咏物)宋词赏析周密齐天乐·蝉

(咏物)宋词赏析周密齐天乐·蝉

(咏物)宋词赏析周密齐天乐·蝉齐天乐·蝉周密槐阴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

写怨声长,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

伤情惜别。

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

枝冷频移,叶疏犹抱,步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

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

露洗余悲,暮烟声更咽。

《乐府补题》之中《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题下,周密以外,尚收同赋者吕同老、王沂孙等七人之词,皆为元僧杨琏真伽发宋陵而作。

周氏这首词虽曰赋物,实近“兴体”,句句伤情,字字悲咽,是一篇含泪泣血的文字。

首句写闻蝉,揭出“怨”字为旨。

《清商怨》为词调名,《词谱》谓“古乐府有《清商曲》辞,其音多哀怨,故取以为名。

”“忽送”、“还歇”状蝉声断续,“槐阴”、“依稀”言枝高叶深,“闻”而拟之于怨曲,则透见诗人之怀抱矣。

两句写蝉写人,笔势回折,一波三峭。

值此“槐阴”正浓之时,蝉儿何以含怨如许?原来是“前梦蜕痕枯叶”!观同题之作,王沂孙曰:“尚遗枯蜕”,陈恕可曰:“蜕羽难留”,唐珏曰:“蜕痕初染仙茎露”,则周词“蜕痕枯叶”亦暗寓六陵事。

“写(宣汇)怨声长,危(居高)弦调苦”是承上模写蝉声。

接下来“伤情惜别”,数句正面道出本意。

“几度斜阳,几回残月”,写朝夕伤情,日夜眷念,含悲带怨,语势极强。

至“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则因西风乍起,因告语无人,益显凄凉了。

“一襟幽恨”是深沉之笔。

“转眼”,则是惊叹身世易老了。

上片起笔切题之后,遂畅抒心怀,揭出本意。

换头,折开一笔,借盛时反照衰景。

“轻鬟”指蝉,言尚时时记得昔日良辰自己的翩翩动影,那翠蛾(常指美人)不知该如何嫉妒呢。

“妒我”是衬笔,写华年之美。

“犹记”领下文七字,是怀旧,“双鬓如雪”是伤今。

寥寥几笔,兴亡之无限感慨尽在其中了。

“枝冷频移,叶疏犹抱”,二句体物之精细,用笔之工炼,令人叹赏。

“枝冷”“叶疏”,居处日艰;“频移”“犹抱”,百般恋眷,为的是不肯辜负“好秋时节”。

《蝉》译文及注释赏析

《蝉》译文及注释赏析

《蝉》译文及注释赏析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的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

这首诗表面写蝉,实际上是写自己。

蝉唐代: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及注释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注释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

警:提醒。

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1、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83-3842、齐豫生,夏于全.唐诗鉴赏大典(第十一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183-185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08-709创作背景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

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句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

“以”,因。

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

“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蝉》原文、翻译及赏析《蝉》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注释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意指自己象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

警:提醒。

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借物喻人,诗中的蝉,实是作者自己。

以蝉来比喻高洁,抒发了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

”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

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

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

《齐天乐蝉》王沂孙词作鉴赏

《齐天乐蝉》王沂孙词作鉴赏

《齐天乐蝉》王沂孙词作鉴赏《齐天乐蝉》王沂孙词作鉴赏●齐天乐蝉王沂孙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

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

窗明月碎。

甚已绝余音,尚遗枯蜕。

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王沂孙词作鉴赏这首词以蝉鸣为贯穿全词的线索。

作者把自己的抒情介乎其中,和蝉鸣相互感发生兴的手法,使物我之间描写角度不断转换,人蝉互为虚实的变化交错描绘,从而产生一种意象之间的流动和跳跃,大大拓张了意蕴包容的空间。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写出环境绿槐千树,浓阴蔽户,人也恹恹地懒在床上却被阵阵蝉鸣惊醒。

绿槐千树,当夏令。

“悄”点染幽谧氛围。

“昼眠惊起”情境转变。

这里没有直写蝉,却已虚托出蝉鸣的撩人惊心。

“惊”字表现出词中人缘于某种特定的心境情怀对蝉鸣产生的强烈感受,为下面的借物写情张本。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

描写角度由人转到蝉。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借蝉的形貌习性,象征着对这些物性产生深切感受、强烈共鸣。

“饮露”、“吟风”自娱的生活,自甘“身轻翅薄”不为时重的淡泊,固守高洁不群的节操,在词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情志在此时此世有谁能理解呢?“冰笺”意为洁白的信笺。

由轻薄透明的蝉翼兴发的想象,暗指高洁之质。

“冰笺谁寄”,慨叹欲寄无人的叹问表达情怀无人理解。

其中所蕴含的实际上是最使词人感到悲哀的、不为故旧知已理解。

表达的是“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沉痛慨叹。

蝉的形象,在传统诗歌中和历代士大夫心目中,历来是高洁的象征具有特定的文化原型意蕴。

如虞世南曾咏凄凉倦耳蝉声阵阵,令人怅触;声声凄凉,不堪卒听。

故云“倦耳”,“凄凉”一语关蝉鸣之音和人之心境。

因此,“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琴声与蝉有何关系?《后汉书·蔡邕传》载,“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是弹琴者见螳螂捕蝉,而形诸琴。

古诗鉴赏:《齐天乐·蝉》

古诗鉴赏:《齐天乐·蝉》

古诗鉴赏:《齐天乐·蝉》(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鉴赏:《齐天乐·蝉》古诗鉴赏:《齐天乐·蝉》原文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蝉》全诗译文及赏析

《蝉》全诗译文及赏析

《蝉》全诗译文及赏析《蝉》全诗译文及赏析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赏析一: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的贡献。

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赏析二: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蝉》唐诗译文注释及鉴赏

《蝉》唐诗译文注释及鉴赏

《蝉》唐诗译文注释及鉴赏《蝉》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蝉》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蝉》唐代: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蝉》注释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

警:提醒。

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蝉》创作背景本诗的具体创作不详。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

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蝉》句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

“以”,因。

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

“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

“高”,语义双关,喻指人的品格高洁。

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3篇

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3篇

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3篇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1齐天乐·蝉朝代:宋朝:王沂孙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余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译文及解释:译文宫人忿然魂断,满腔余恨无消处。

化作哀苦的鸣蝉,年年栖息在翠阴庭树。

你刚在乍凉的秋枝上幽咽,一会儿又移到密叶深处,再把那离愁向人们倾诉。

西窗外下过了一阵疏雨,我惊奇,为何你的叫声不再凄苦,反而好像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抚弄着筝柱。

明镜已变得暗淡无光,你也无心装扮装束,而今又是为了谁,你却鬓发尚如此娇美?金铜仙人离开了国度告辞了家乡,流下的铅泪如洗,可叹她携盘远行,再也不能为你贮存清露,你残弱的双翼可怕秋天,枯槁的形骸阅尽人间的荣枯,还能经受得几次黄昏日暮?凄咽的残鸣尤为凄楚,为何单独把哀愁的曲调反复悲吟,一时间变得如此清苦。

你只有徙自追忆那逝去的春风,吹拂着柔弱的嫩柳千丝万缕。

解释①“一襟〞句:喻蝉是饮恨而亡的宫女怨魂所化。

②凉柯:秋天的树枝。

③瑶佩:以玉声喻蝉鸣声奇妙,下“玉筝〞同。

④“镜暗妆残〞二句:谓不修饰妆扮,为何还那么娇美。

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⑤枯形:指蝉蜕。

⑥消得:经受得住。

赏析:这首词借咏秋蝉托物寄意,表达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

开始由蝉的形象联想到宫女形象,由宫妇含恨而死,尸体化为蝉常年攀树悲鸣的传奇,为全章覆盖悲剧气氛。

“病翼〞、“枯形〞,是形容饱尝苦难的遗民形象。

最终以寒蝉“漫想〞二字,一笔将期望抹去,酸楚之至,有含蓄不尽之势。

全词以寒蝉的哀吟写亡国之恨,词人哀吟,宛如寒蝉悲鸣,既贴物写形、写声,又超物写意,不失为一首咏物佳作。

齐天乐·蝉原文,翻译,赏析2齐天乐·蝉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

《齐天乐蝉》意思及全词赏析

《齐天乐蝉》意思及全词赏析

《齐天乐蝉》意思及全词赏析《齐天乐蝉》意思及全词赏析“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的词意:转眼又是一年秋风,宫魂的满腔悲恨无处诉说。

出自周密《齐天乐·蝉》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

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

伤情念别。

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

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

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

凄凄切切。

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

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赏析周密这一首咏蝉,与王沂孙《齐天乐》咏蝉词作于同时。

王沂孙那首词享有盛名,含家国之感,有思想深度。

周密这首词如同白头宫女伤感逝去的往事,是一首南宋咏物好词。

词写于南宋亡后,并且都以蝉为齐宫怨女的化身。

据《中华古今注》,蝉是齐后因怨恨而死,死后变化成的.,后世称之为“齐女蝉”。

王沂孙词用“一襟幽恨宫魂断”比拟,则比喻宫人化身,这首词命意也是如此。

词的艺术构思是把蝉拟人化。

周密很少用典故,层次清楚,“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二句,直出寒蝉鸣声。

词人从自己的感受写起,所以非常真切感人。

槐树间,薰风(南风)忽然吹来阵阵《清商》怨曲。

《清商》曲调悲惨凄凉,同时清商用来借指秋天。

依稀二字,承上句清商怨曲而言,仿佛是这种怨曲,正要听了,却又断了。

首二句先传声,然后用拟人手法,“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三句,从宫魂(蝉)的凄婉的哀唱中,见其对旧时的宫苑,饱含深切的愁怨,所以其声六如此凄苦,昔日的繁华美梦已如蝉蜕的痕迹和枯落的叶子一样,一去无踪了。

永不回返了。

后一句六字是三个名词组成,意味苍凉,句法精炼,这几句已完全反映了失去宫苑一切的悲哀之情。

下五句是加倍写出蝉鸣的哀感。

“伤情念别。

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

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字面易明,“几度斜阳,几回残月”叠句增强感伤氛围,斜阳残月,一般吊古词常常使用。

借残月写离别的有,后唐庄宗《忆仙姿》:“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这几句写自从离开宫苑,已经历了几多斜阳、残月,其中暗含亡国之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天乐·蝉》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齐天乐·蝉》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一、《齐天乐·蝉》原文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二、《齐天乐·蝉》原文翻译
宫妃满怀离恨,忿然魂断,化作一只衰蝉,年年都在庭院的绿荫丛中哀呜。

它刚刚还在枝头上呜咽,不一会儿又飞到幽暗的密叶丛中呜叫,一遍又一遍地将生死离别的愁绪向人深深倾诉。

西窗外秋雨初歇,蝉儿惊动的声音如玉佩在空中作响,又如玉筝调柱般美妙动听。

昔日的明镜已经昏暗,容貌已经憔悴,可为何蝉翼还像从前那样娇美?金铜仙人铅泪如洗,去国辞乡,只可叹她携盘远去,不能再贮藏清露以供哀蝉了。

秋蝉病弱的双翼惊恐清秋的到来,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沧桑历尽,还能承担起多少次斜阳的折磨?凄咽欲断的啼叫更让人觉得悲苦,可为什么她还欲独自将哀怨的曲调吟唱,让自己顿时承受这无尽的哀伤?而当此之时,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

三、《齐天乐·蝉》作者介绍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
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

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

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

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

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