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甘美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甘美兰》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西塔尔琴、蜡烛舞开阔学生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辨别西塔尔和琵琶的异同
2学情分析
无论是小学六年的音乐课上,还是生活中都较多地接触了亚洲音乐,但从没有系统的学习与整理,究竟亚洲音乐有什么特点,亚洲各国音乐又着有什么样的风格,有什么代表性的民间乐器,都将通过这一单元来学习。
基于学生的现状,应注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关注音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别西塔尔和琵琶的异同
4教学过程
1【导入】创景导入
一、创景导入
背景音乐响起,营造异域音乐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泰语师生问好,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
生:泰国。
《第五单元 欣赏 甘美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甘美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甘美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甘美兰的音乐风格,理解其奇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和乐器配置。
2. 学生能够通过聆听、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认识。
3. 通过学习甘美兰音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大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和欣赏甘美兰的音乐风格。
2.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和欣赏甘美兰音乐,并培养其文化自大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音乐素材,包括甘美兰乐器的演奏录音、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
2. 制作PPT课件,用于展示音乐风格、乐器配置和相关文化背景。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教室讨论做好准备。
初中音乐课程《欣赏甘美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导入1. 介绍甘美兰乐器的基本知识,包括乐器类型、音色特点等。
2. 播放甘美兰乐器的演奏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其奇特的音乐魅力。
3. 引导学生思考:甘美兰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其文化内涵?二、音乐欣赏1. 播放甘美兰乐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等元素,探究其音乐特点。
3.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文化背景介绍1. 介绍甘美兰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化背景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甘美兰音乐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其文化内涵。
3. 讨论:甘美兰音乐如何反映当地的社会、文化、宗教等?四、教学过程(具体内容)1. 任务安置: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甘美兰乐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乐曲结构、节奏、旋律、情感表达等方面。
2. 小组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小组报告。
3. 教室展示:各小组在教室上展示钻研效果,包括报告、PPT、视频等,并与其他同砚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必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
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
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
(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
《第五单元 欣赏 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甘美兰乐器有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其种类、音色、演奏技巧等。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理解甘美兰音乐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够分辨不同风格的甘美兰音乐。
二、作业内容:1. 完成一篇关于甘美兰乐器的论文,包括以下内容:(1)列举三种你最喜欢的甘美兰乐器,并说明原因(包括其音色、演奏技巧等)。
(2)描述甘美兰乐器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3)分析甘美兰音乐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4)讨论甘美兰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2. 观看并欣赏三首不同类型的甘美兰音乐视频,并写出你对每首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论文需按照规范的论文格式书写,字数不少于XX字。
3.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将在课程进行时通知。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完成情况、观点的清晰度、论据的充分性等。
2. 评价方式: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和学习。
五、作业反馈:1. 请在提交作业后的一周内,将作业的电子版发送到教师指定的邮箱或通过其他方式提交给教师。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程中进行反馈。
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教师也将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3.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给予表扬和展示,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
4.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甘美兰乐器和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情感,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课程的内容。
同时,通过作业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甘美兰教学设计
2. 音乐表现能力:学习甘美兰音乐的演奏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
3. 音乐文化理解:了解甘美兰音乐的文化背景,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 音乐创新思维:在学习甘美兰音乐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进行音乐创新,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印尼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甘美兰音乐。
- 学生可以尝试将甘美兰音乐的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 学生可以参加甘美兰音乐的比赛或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七、课堂
1. 课堂评价:
- 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并进行解答。
- 反馈: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 学生自我评价:
- 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 目标设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定新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4. 同伴评价: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甘美兰音乐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甘美兰音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4. 简答题:
- 请简述甘美兰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请简述甘美兰音乐的特点。
- 请简述甘美兰音乐的演奏方式。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5.2甘美兰教学设计
《甘美兰》教学设计
课题名
《甘美兰》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亚洲民族音乐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积淀和艺术创造的集中反映,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艺术表现:体会感受乐曲活泼、欢快、诙谐的风格,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创意实践:通过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要像保护名胜古迹一样,精心地珍视,保护民族的音乐文化。
5、甘美兰特点:
印度尼西亚传统器时也指演奏这种音乐的乐队。
群锣文化锣的数量很多,而且在合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亚洲部分国家的民间音乐,也更深刻的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热情。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多收集各国各地的民族音乐,充分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板书设计
《甘美兰》
教学反思
2、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
视频中有那种类型的乐器?旋律与节奏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
3、 以打击乐器(罗,鼓)为主的锣群文化。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了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4、甘美兰通常是与重要的宗教仪式、过生日、婚丧礼、割礼特殊日子的伴奏音乐,或是用来伴奏宫廷舞蹈和戏剧,除了成为印尼的宫廷和宗教音乐,也对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影响很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尊重、接受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各个国家的音乐和风格类型。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你知道亚洲都有哪些国家吗?
二、新课探究
1、 印尼本土音乐文化 甘美(Gamelan),这个词是爪哇语,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该词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主要是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泛指一切合奏音乐,还用来表示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甘美兰音乐欣赏》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开阔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远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特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甘美兰乐器合奏形式,了解拉格和塔拉。
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而分散。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樱花》及都节调式。
出示地图,展示本节课要学作品的地理位置。
二、新课教学东南亚——印度、泰国(一)甘美兰——印度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是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
⑴播放《甘美兰》音频,通过聆听作品判断有哪种类型的乐器。
⑵出示甘美兰合奏图片,帮助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以何种打击乐器为主?⑶再次聆听,请学生思考旋律与节奏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⑷教师总结甘美兰音乐:以打击乐器(鼓、锣)为主的锣群文化。
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了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二)蜡烛舞⑴教师介绍东南亚的历史文化及泰国舞蹈,简单介绍泰国的蜡烛舞。
⑵请同学观看泰国蜡烛舞视频,仔细观察舞蹈表演时手持蜡烛的动作,请同学模仿及互评。
⑶再次欣赏作品,请学生思考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及音乐特点是什么?(主要伴奏乐器有锣、鼓。
泰国音乐文化具有东南亚许多国家所共有的锣群文化特点。
)(三)短颈(乌德西亚—土耳其)⑴简单介绍土耳其音乐的发展。
⑵观看视频,请同学表述一下乌徳琴的外观。
“乌德”阿拉伯语的原意是“木头” ,指它的盖板是木制的,“短颈乌德”是一种共鸣体呈半个梨状的短颈弹拨乐器,有五组双弦,用拨子弹奏。
早期有用过三对或四对双弦的,现代的有些乌德演奏家会多加一对弦以扩展低音的范围。
他是阿拉伯地区最重要的乐器,被誉为“乐器之王”。
⑶欣赏用短颈乌德演奏的乐曲,思考作品的旋律、节奏特点。
甘美兰教案初中
甘美兰教案初中课程类型:初中音乐课程课时:1课时教材:《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特点。
2. 通过欣赏甘美兰音乐,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音乐文化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甘美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教学重点:1. 了解甘美兰乐队的组成和音乐特点。
2. 欣赏和分析甘美兰音乐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 感受和理解甘美兰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2. 运用恰当的音乐术语对甘美兰音乐进行评价。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甘美兰音乐的音频、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音乐欣赏的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文化背景。
2. 简要介绍甘美兰乐队的起源和发展。
二、欣赏甘美兰音乐(15分钟)1. 教师播放甘美兰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特点。
2. 学生跟随音乐节奏,体验甘美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甘美兰音乐中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三、分析甘美兰音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甘美兰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通过听辨和对比,了解甘美兰音乐与其他音乐风格的区别。
四、讨论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甘美兰音乐的欣赏感受和体会。
2. 学生运用音乐术语,对甘美兰音乐进行评价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甘美兰音乐的特点进行总结,强调其在国际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欣赏甘美兰音乐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的特点和内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甘美兰音乐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3. 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甘美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甘美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甘美兰的音乐生平和创作背景2.听取甘美兰的代表作品并进行欣赏与分析3.学习并演唱甘美兰的歌曲《溜冰歌》二、教学重点1.听取并分析甘美兰的代表作品及欣赏个中美妙之处2.理解《溜冰歌》歌曲的歌词意义及情感并进行歌唱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甘美兰的代表作品的分析,找出其中的美妙之处2.如何在歌唱中传达出《溜冰歌》歌曲的情感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简单了解甘美兰的音乐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欣赏甘美兰的代表作品(25分钟)教师为学生介绍甘美兰的代表作品,并播放《葡萄成熟时》、《花儿乐园》等几首歌曲。
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引导学生听出其中的美妙之处,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听感谈谈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甘美兰的歌曲《溜冰歌》(35分钟)1.教师播放《溜冰歌》的音乐。
2.教师分别唱一段,学生跟唱。
3.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调子、节奏及基本的歌唱技巧,并让学生一起跟唱歌曲。
4.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4. 总结课程内容(5分钟)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回顾,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估1.学生对甘美兰的代表作品和歌曲《溜冰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能够在听歌时,较为细致地感受出其美妙之处,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学生能够跟唱歌曲,并能够较好的传达出歌曲所传达的情感4.学生参与度高,注意力集中,课堂秩序井然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甘美兰的代表作品和歌曲展开,让学生在欣赏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并逐渐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其所感受到的。
在教授歌曲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传达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唱出歌曲。
同时,也应注意课堂秩序的控制,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互动。
音乐教案初中甘美兰
音乐教案初中甘美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甘美兰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水平。
2. 通过欣赏甘美兰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了解甘美兰的音乐特点,如节奏、旋律、演奏方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甘美兰的基本概念: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传统打击乐器演奏形式,起源于16世纪。
2. 甘美兰的历史和发展:甘美兰在印度尼西亚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
3. 甘美兰的音乐特点:以打击乐器为主,节奏丰富多样,旋律简洁明快,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4. 甘美兰的代表作品:欣赏《甘美兰进行曲》、《巴达克》等经典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甘美兰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掌握甘美兰的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欣赏甘美兰音乐作品,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印度尼西亚的民歌《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引起学生对甘美兰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甘美兰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让学生对甘美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欣赏甘美兰音乐作品:播放《甘美兰进行曲》、《巴达克》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甘美兰的音乐特点。
4.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甘美兰的音乐特点,如节奏、旋律、演奏方式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甘美兰。
5. 实践环节:邀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甘美兰的打击乐器,感受甘美兰的音乐魅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甘美兰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和价值。
7.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甘美兰作品,如《甘美兰梦幻》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甘美兰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特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甘美兰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情感。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践环节的积极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甘美兰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尼西亚民族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情感。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2、⅛∙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能够疏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师生问好!(二)导语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习:《花蕾之歌》主旋律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1.作品分析:(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4)播放歌曲《中学时代》学生讨论:(略-----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课题:《黄河船夫曲》课时:第10课时教学目标: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
教学重难点:1自信演遍《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2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次备城2)分析衬词特点。
《第五单元 欣赏 甘美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甘美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甘美兰音乐,了解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体验甘美兰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真聆听甘美兰音乐的各个部分,理解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甘美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甘美兰音乐CD,用于课堂欣赏。
2. 准备一些有关甘美兰文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甘美兰乐器和音乐风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甘美兰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印度尼西亚的音乐世界,激发学生对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的兴趣。
2. 音乐知识介绍:简要介绍甘美兰乐器的种类和特点,包括敲击乐器、管弦乐器等。
3. 欣赏音乐: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甘美兰音乐,让学生感受甘美兰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甘美兰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
5. 音乐表演: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并进行音乐表演。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甘美兰音乐的特点和多元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印度尼西亚及其他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收集有关印度尼西亚其他传统音乐文化的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印度尼西亚的音乐文化。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甘美兰》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甘美兰音乐的基本特征,理解甘美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2. 培养学生独立欣赏和表达音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人教音乐七上《5欣赏甘美兰》[王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第1页,共5页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0页-第43页)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第2课欣赏学校:平凉市第七中学教师:王雪琦◆课题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课,主要内容是认识亚洲部分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
本节课在第五单元,通过欣赏“甘兰美”,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开阔学生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通过对上一节课,欣赏、学习了日本民歌《樱花》,本节课,将继续认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学生通过对视频、图片和材料的欣赏、阅读理解,培养其审美视野的能力,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了解亚洲有代表性国家音乐文化的同时,开阔审美视野。
2.欣赏并比较亚洲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在音乐调式,旋律,节拍,演唱,演奏形式等方面的音乐风格特点,更加深刻的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和祖国民族音乐的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详实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播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与教师生动讲述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亚洲有代表性国家音乐文化有直观、形象和生动地认识。
2.通过视频、图片与教材文本资料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审美视野。
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甘兰美”,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开阔学生审美视野,激发、培养学生尊重、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愿望和态度。
2.知道中国文化对东亚日本和朝鲜音乐的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
了解拉格和塔拉。
难点: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而分散。
◆教学方法 1.歌曲导入法:通过非常熟悉的歌曲,提问学生亚洲都有哪些国家,活跃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音乐《甘美兰》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甘美兰《蜡烛舞》《短颈乌德》《曼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接触或熟悉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
使学生体会亚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区音乐的艺术魅力。
2、初步了解亚洲几个主要国家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亚洲各地区音乐的鲜明的民族风格。
3、通过欣赏等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之美,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等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之美,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充分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亚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区音乐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演唱《樱花》。
2、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学习了日本民歌《樱花》,本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新授(一)走进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1、介绍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2、简介甘美兰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
该词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ft”。
主要是指以打ft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泛指一切合奏音乐,还用来表示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3、欣赏甘美兰音乐。
请学生听赏“甘美兰”演奏音频。
听前提问:其旋律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教师总结:这种旋律的不断重复是表达了印尼人民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曾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传达这种渴望!4、总结甘美兰。
甘美兰音乐:以打ft乐器(锣、鼓)为主的锣群文化。
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4、小测试甘美兰是泰国传统的器乐合奏形式吗?不是,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演奏形式!(二)走进泰国1、简介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
人口6740 万。
全国共有30 多个民族。
居民大多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人教音乐七上《5欣赏甘美兰》[王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5
亚洲之声
亚洲都有哪些国家
引语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学习了日本民 歌《樱花》,本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亚洲 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
学习目标
• 1.学习,了解亚洲有代表性国家音乐文化 的同时,开阔审美视野。
• 2. 欣赏并比较亚洲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 在旋律,节拍,演唱,演奏形式等方面的 音乐风格特点,更加深刻的激发我们热爱 祖国和祖国民族音乐的热情。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 思考:
• 视频中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 音乐特点是什么?
请抢答:
1.视频中的主要伴奏乐器 是什么?
主要伴奏乐器有锣和鼓
2.音乐特点是什么?
具有东南亚
短颈乌德
俗称乌德琴,是广泛流行于阿拉伯地区的拨弦乐 器,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琵琶
日本-------魔刹琵琶 俄罗斯三弦琴
乌 德 琴
印度
西塔尔
印度音乐家香卡在演奏西塔尔琴
西塔尔是印度最重要 的乐器之一,琴身呈梨
形,由掏空的木头或葫 芦和木制的音板组成。 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 用戴在食指上的拨子来 拨奏。适于演奏装饰滑
音,音色柔美,珠圆玉 润,娓娓动听。
印度音乐特点:
旋律:没有和声的概念,旋律非常精致。
和老师合作完成一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曲。
音乐无国界,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 组成部分,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 的。
音乐无国界,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 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 部分,没有名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亚洲部分 国家的民间音乐,也更深刻的激发了我们热爱 祖国和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热情。
《第五单元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印尼传统音乐的特色,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音乐欣赏:学生需在家中通过网络或音乐资源,完整地欣赏甘美兰音乐至少三首曲目,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背景知识探究:学生需查找关于甘美兰音乐的背景资料,包括其历史渊源、演奏乐器、音乐特点等,并整理成简要的文字说明或制作成电子小报。
3. 创作与表达:结合所听所学的甘美兰音乐,学生可选择用绘画、手工制作或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个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
4. 课堂分享:学生需在下一课时,将自己的感受、背景知识以及创作作品在班上进行分享,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
三、作业要求1. 音乐欣赏:学生需认真聆听,记录下具体的感受和体会,如旋律、节奏、乐器音色等方面的特点。
2. 背景知识探究:学生查找的资料要准确、全面,电子小报或文字说明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3. 创作与表达:作品要有创意,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力。
4. 课堂分享:学生需提前准备好自己的分享内容,表达清晰,态度自信。
分享时可以配合自己的创作作品,使表达更加生动。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音乐欣赏记录和背景知识探究的准确性、全面性进行评价。
2. 对于学生的创作与表达,教师将从创意、表现力、与音乐的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在课堂分享环节,教师将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程度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对于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分享内容,教师将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 学生对同学的作业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第五单元 欣赏 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深入理解甘美兰音乐的特点和风格;2. 提高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3. 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二、作业内容1. 听赏甘美兰音乐:学生需完整聆听至少三首甘美兰音乐,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音乐,但需确保质量。
2. 音乐分析:学生需分析所选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和作用。
分析报告不少于300字。
3. 文化了解:学生需阅读相关文章,了解甘美兰文化的背景、发展及其在印度尼西亚的地位,不少于200字。
4. 课堂讨论:学生需讨论自己对甘美兰音乐的看法,以及它与印度尼西亚其他音乐形式的关系。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2. 提交的音乐分析报告应包括曲名、作曲家、演奏者等信息;3. 文化了解部分应提供相关链接或引用;4. 课堂讨论应围绕主题,有理有据,字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提交的内容进行评估,包括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2. 评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音乐分析报告的准确性、文化了解的全面性、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观点的合理性。
3. 优秀作业将获得加分或展示机会,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程结束前提供反馈,包括对作业的整体评价和建议;2. 学生将有机会向教师提问和交流,以获取更具体的指导;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甘美兰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提高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提升音乐素养。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作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甘美兰的演奏风格和音乐特点;2. 培养学生对甘美兰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力;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第五单元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们能够:1. 了解甘美兰的背景和音乐特点;2. 学会欣赏甘美兰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作业内容音乐欣赏部分1. 让学生们通过学校提供的音频资源,自主欣赏甘美兰的音乐作品;2. 记录下自己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和联想,包括音乐节奏、旋律、乐器等各方面的体会;3. 分析甘美兰的曲式结构,尝试理解其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创作与表达部分1. 让学生们根据甘美兰的音乐风格,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或歌词;2. 小组合作,将创作的旋律或歌词编排成简单的歌曲或舞蹈,并加以表演;3. 小组成员间互相评价,交流创作心得和表演体验。
三、作业要求音乐欣赏要求1. 认真聆听音乐作品,不做其他干扰性活动;2. 记录时需详细、客观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3. 分析曲式结构时,需结合音乐知识进行理解。
创作与表达要求1. 创作内容需符合甘美兰的音乐风格,体现其文化特色;2. 小组合作时,每位成员需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创作和表演任务;3. 表演时需注重表情、动作和音乐的配合,展现良好的舞台表现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记录和分析,评价其对甘美兰音乐的理解程度;2. 对于创作与表达部分,教师将根据小组的创作内容、表演效果以及团队合作情况进行评价;3. 鼓励学生们进行互评,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2. 对于共性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3. 鼓励学生将作业成果与家长分享,增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深入理解《甘美兰》的曲风特点及文化内涵。
2. 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聆听与感受:学生需在家中利用空闲时间,再次聆听《甘美兰》全曲,并尝试感受曲中的节奏变化、乐器音色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第五单元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程作业设计,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加深对甘美兰音乐风格的理解,包括音乐的特点、表现形式等。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具体实践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体会。
3. 增强学生间的协作意识,在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课前预习(1)了解甘美兰音乐的背景,包括起源、发展以及文化背景。
(2)听辨甘美兰经典作品片段,了解其基本的音乐特点和演奏风格。
2. 创作作品听赏笔记(1)挑选出《甘美兰》中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片段,并认真聆听。
(2)记录下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和印象,包括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特点。
(3)尝试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小组合作表演准备(1)小组内部分工,每组至少准备一个与甘美兰音乐相关的表演节目,如模仿演奏甘美兰乐器、舞蹈等。
(2)小组内进行排练和彩排,确保表演的流畅性和表现力。
(3)准备简单的道具和服装,以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
三、作业要求1. 听赏笔记要求详细、具体,能准确反映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小组合作表演需注意节目的创意性和表现力,尽量展现甘美兰音乐的特色。
3.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4. 小组合作过程中需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作业。
四、作业评价1. 听赏笔记评价标准:内容是否丰富、详细;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是否准确;字迹是否工整等。
2. 小组合作表演评价标准:节目的创意性和表现力;团队成员的配合和协作能力;节目的整体效果等。
3. 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前预习、听赏笔记及小组合作的综合表现,给出合理的成绩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听赏笔记及小组合作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可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展示,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和小组,教师应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他们在下次作业中有所改进。
《第五单元 欣赏 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欣赏甘美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作业,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甘美兰这种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形式,了解其乐器、音色、节奏等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甘美兰音乐的能力,提高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作业内容:1. 观看甘美兰音乐视频,记录下乐器种类、音色、节奏等基本信息,以及你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 阅读相关的音乐理论书籍或网络资料,深入了解甘美兰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和风格等知识。
3. 听赏三首甘美兰名曲,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首曲子的特点、风格和情感表达等,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4. 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简单的甘美兰风格的音乐作品,可以是旋律、节奏或和声等,分享给同学并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相关资料和图片,以供老师评价和指导。
3. 作业应体现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的认知和感受,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4. 作业提交方式:以电子文档或图片形式提交至班级学习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对甘美兰音乐的理解程度、创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同时,也会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在甘美兰音乐欣赏和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甘美兰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学习群向老师反馈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老师更好地指导。
2. 老师也会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3. 通过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甘美兰音乐,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甘美兰》教案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
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
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
(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民歌。
提问:为什么在东南亚的一个亚洲国家会出现西洋大、小调体系的歌曲?
(3)待学生努力思考、尝试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说明:16、17世纪,来自葡萄牙的音乐文化与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传统相融合与变异而产生了被称为“克隆钟”的歌曲形式。
2、东南亚锣群文化的代表——甘美兰。
教师:那么印尼真正的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则是名为“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
(1)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是以锣和鼓等打击乐为主的。
“甘美兰”被西方人认为是亚洲锣群文化的代表。
(2)请学生听赏“甘美兰”演奏音频。
听前提问:其旋律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
(3)带领学生模仿简化为两个声部的节奏敲击。
教师先数拍子,指导学生分为两个声部(一声部可作拍手的声势、另一声部可作跺脚的声势,也可由学生自己创造两种不同的声音进行参与)进行模仿敲击。
待学生做得较准确后,教师模唱录音中的旋律,指挥学生参与敲击。
教师总结:这种旋律的不断重复是表达了印尼人民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曾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传达这种渴望!
(4)总结应该记忆的印尼音乐文化的知识点:克隆钟歌曲:多采用西洋大小调式。
甘美兰音乐:以打击乐器(锣、鼓)为主的锣群文化。
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三、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本节课学习效果做出评判,说明下节课还将继续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
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
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
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
(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印
度尼西亚的民歌。
提问:为什么在东南亚的一个亚洲国家会出现西洋大、小调体系的歌曲?
(3)待学生努力思考、尝试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说明:16、17世纪,来自葡萄牙的音乐文化与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传统相融合与变异而产生了被称为“克隆钟”的歌曲形式。
2、东南亚锣群文化的代表——甘美兰。
教师:那么印尼真正的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则是名为“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
(1)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是以锣和鼓等打击乐为主的。
“甘美兰”被西方人认为是亚洲锣群文化的代表。
(2)请学生听赏“甘美兰”演奏音频。
听前提问:其旋律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
(3)带领学生模仿简化为两个声部的节奏敲击。
教师先数拍子,指导学生分为两个声部(一声部可作拍手的声势、另一声部可作跺脚的声势,也可由学生自己创造两种不同的声音进行参与)进行模仿敲击。
待学生做得较准确后,教师模唱录音中的旋律,指挥学生参与敲击。
教师总结:这种旋律的不断重复是表达了印尼人民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曾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传达这种渴望!
(4)总结应该记忆的印尼音乐文化的知识点:克隆钟歌曲:多采用西洋大小调式。
甘美兰音乐:以打击乐器(锣、鼓)为主的锣群文化。
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三、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本节课学习效果做出评判,说明下节课还将继续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
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
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
(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民歌。
提问:为什么在东南亚的一个亚洲国家会出现西洋大、小调体系的歌曲?
(3)待学生努力思考、尝试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说明:16、17世纪,来自葡萄牙的音乐文化与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传统相融合与变异而产生了被称为“克隆钟”的歌曲形式。
2、东南亚锣群文化的代表——甘美兰。
教师:那么印尼真正的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则是名为“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
(1)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是以锣和鼓等打击乐为主的。
“甘美兰”被西方人认为是亚洲锣群文化的代表。
(2)请学生听赏“甘美兰”演奏音频。
听前提问:其旋律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
(3)带领学生模仿简化为两个声部的节奏敲击。
教师先数拍子,指导学生分为两个声部(一声部可作拍手的声势、另一声部可作跺脚的声势,也可由学生自己创造两种不同的声音进行参与)进行模仿敲击。
待学生做得较准确后,教师模唱录音中的旋律,指挥学生参与敲击。
教师总结:这种旋律的不断重复是表达了印尼人民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曾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传达这种渴望!
(4)总结应该记忆的印尼音乐文化的知识点:克隆钟歌曲:多采用西洋大小调式。
甘美兰音乐:以打击乐器(锣、鼓)为主的锣
群文化。
音乐结构短小,多重复,体现对生命轮回的渴望。
三、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本节课学习效果做出评判,说明下节课还将继续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