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21ac8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b.png)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各种音乐形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歌唱与演奏1. 歌曲:《茉莉花》、《小河淌水》2. 乐曲:《梁祝》、《二泉映月》第二单元:音乐欣赏1. 古典音乐:《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2. 民族音乐:《赛马》、《掀起你的盖头来》第三单元:音乐与舞蹈1. 舞蹈:《花鼓舞》、《欢乐颂》2. 音乐剧选段:《音乐之声》、《猫》第四单元:音乐与影视1. 电影音乐:《狮子王》、《泰坦尼克号》2. 电视剧音乐:《红楼梦》、《西游记》第五单元:音乐与生活1. 生活中的音乐:婚礼、庆典、节日等活动中的音乐2. 音乐与健康:音乐疗法、健身操、瑜伽音乐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种音乐形式的特点与欣赏方法,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2. 难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音乐实践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舞蹈等音乐活动。
3. 讲解法: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分析音乐作品。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音乐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音乐知识、作品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歌唱与演奏(2课时)1. 歌曲《茉莉花》、《小河淌水》(1课时)2. 乐曲《梁祝》、《二泉映月》(1课时)第二单元:音乐欣赏(3课时)1. 古典音乐《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1课时)2. 民族音乐《赛马》、《掀起你的盖头来》(1课时)3. 自由欣赏(1课时)第三单元:音乐与舞蹈(3课时)1. 舞蹈《花鼓舞》、《欢乐颂》(1课时)2. 音乐剧选段《音乐之声》、《猫》(1课时)3. 创作与表演(1课时)第四单元:音乐与影视(3课时)1. 电影音乐《狮子王》、《泰坦尼克号》(1课时)2. 电视剧音乐《红楼梦》、《西游记》(1课时)3. 影视音乐创作与欣赏(1课时)第五单元:音乐与生活(2课时)1. 生活中的音乐:婚礼、庆典、节日等活动中的音乐(1课时)2. 音乐与健康:音乐疗法、健身操、瑜伽音乐等(1课时)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2. 音频、视频资料:歌曲、乐曲、舞蹈、音乐剧等音乐作品3. 互联网资源:音乐网站、音乐APP等4. 乐器:钢琴、吉他、小提琴等5. 舞蹈道具:花鼓、扇子等八、教学进度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3课时)3. 第三单元(3课时)4. 第四单元(3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1. 学生能了解并欣赏各种音乐形式,提高音乐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ec46c2ce2f0066f433220d.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394fe871fe910ef12df8b9.png)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七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七年级音乐教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9be7fc6f1aff00bed51eb5.png)
七年级音乐教案下册【篇一: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修订)】第一单元春之声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
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702b1aa1c7aa00b52acbe0.png)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唱歌渴望春天欣赏春节序曲唱歌春游听乐赏画春之声听乐赏画春天来了选听新疆之春编创第二单元飞翔的翅膀唱歌小鸟,小鸟欣赏百鸟朝凤欣赏天鹅欣赏蜜蜂过江选听蝴蝶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欣赏春江花月夜欣赏二泉映月选听小放驴选听行街演奏打击乐合奏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唱歌凤阳花鼓欣赏赛龙夺锦欣赏姑苏行欣赏斑鸠调编创选听幸福歌选听洞庭鱼米乡选听赤兔嘶风选听将军得胜令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二)——欧洲与大洋洲唱歌桑塔•露琪亚欣赏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欣赏优雅欣赏弗拉门戈欣赏卡林卡欣赏拉卡拉卡欣赏哈卡•马努马努选唱剪羊毛演奏学吹竖笛第六单元荧屏之歌唱歌音乐之声欣赏你是这样的人欣赏日出欣赏《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选唱月亮河欣赏悍牛与牧童选听心依恋我的音乐网页记谱法常识(复习)人声分类与演唱形式发声练习乐器常识第一单元春之歌第一课时一、课题: 渴望春天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
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
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学难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表格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表格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630b32998fcc22bdd10d1c.png)
教 学 反 思
第一单元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春之声
1. 欣赏《春节序曲》 教学内容 2. 选听《新疆之春》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积极感受、探究作品中运用的民族音乐语汇。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运用音乐听辨、民族舞蹈律动、视唱及补充记录重音变化、声势或自制打击乐器的节
奏型敲击,感受作曲家所运用的民族音乐词汇,了解作品风格。
五、课堂小结
教学 建议
1、《春节序曲》中教师要反复聆听作品,研究作品创作背影,准确把握作曲家的创作原 动力。教师可根据自己聆听后的感受与理解,明确教学目标,最后充分考虑所教学生的 能力和性理需求,推敲设计出适合学生思考的问题。所有问题与活动一定是为帮助学生 更加有效地欣赏、记忆音乐,感受作品风格特点、理解作品。 2、本课设计《新疆之春》为拓展内容。教师也可将此作品作为主要欣赏的内容:可以从 小提琴的音色、作品的风格或者作曲家入手,切实有效地分析作品达到欣赏的效果。
三、知识与技能 尝试探究、听辨作品中代表性的音乐表现手法。
教 学 重点:了解作曲家如何用音乐语言表现人们喜迎新春的歌舞场景。 重、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在专注听赏音乐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与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主
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复习歌曲《渴望曲》《新疆之春》 学
3、指导学生 6/8 拍(合拍)指挥图示。 4、进行第二次视唱 教师用钢琴伴奏带领学生练习起唱与前奏的衔接。 5、指导学生演唱难点乐句: 1 第三乐句的变化音 教师先对比弹奏无变化音和加入变化音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变化音 的色彩变化,再加以模仿演唱。 2指导学生练习第四乐句第二及第三小节的装饰音的演唱。 四 、拓展延伸——艺术的演唱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的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c8483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0.png)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的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的教案设计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亲密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亲密联络,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妙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妙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挑选上,既从学生的承受才能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风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浸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读”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展“配乐诗朗读”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拟好的导入作用,可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根本要素:《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跃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非常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部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部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4c50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1.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部音乐教案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功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研究基本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掌握简单的音乐表演技巧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2. 音乐要素的介绍:音高、音长、音色、音域3. 音乐符号的基本认识:音符、休止符、节拍符号4. 常见的音乐节拍和节奏型:2/4拍、3/4拍、4/4拍5. 基本的音阶练:C大调、G大调6. 音乐的表演技巧:节奏感、音准、音量控制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通过教师讲解、音乐播放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合作研究:组织小组合作,进行音乐研究和表演练。
3. 视听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符号和音阶,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乐器表演技巧来评价。
2. 测验和练:设计简单的乐理练题,测试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表演成果: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评价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提供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3. 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第二课:音乐鉴赏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了解不同音乐类型和作曲家的特点- 学会简单的音乐鉴赏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1. 不同音乐风格和类型的介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2. 重要作曲家的简介: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3. 音乐表演和音乐家的鉴赏:聆听音乐会、观看音乐剧等4. 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情绪等教学方法1. 听课鉴赏: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并引导学生观察、聆听、分析。
2. 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表达个人看法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音乐实践:分组进行音乐创作或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对音乐作品鉴赏时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学生的鉴赏作品:评价学生参与鉴赏活动后的表达作品,如音乐评论、创作作品等。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3de10312b3169a551a400.png)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7th grade music of the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e7d29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5.png)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第一章:音乐鉴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
2. 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
3. 学习音乐术语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感受。
2. 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教授音乐术语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2. 学生对音乐术语和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音乐创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音乐创作方法,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2.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歌曲、乐曲等。
3. 学习音乐编排和配器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教授基本的音乐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
3. 提供音乐编排和配器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的质量和表现力。
第三章:音乐演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如乐器演奏、声乐演唱等。
2. 练习演奏和演唱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3. 学习音乐合奏和合唱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教授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演奏实践。
2. 分组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奏和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提供音乐合奏和合唱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演奏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88c8fc0912a216157929ab.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教学设计渴望春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歌曲《渴望春天》学习,并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通过对散文《春》的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2、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1、唱好歌曲《渴望春天》,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
2、了解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电子琴、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二、活动与体验──歌唱《渴望春天》。
(一)新课引入刚才同学们欣赏朱自清的散文《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二)歌曲范唱1、听第一遍录音,回问题:听完这首歌曲,试着发现歌曲的特点: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几个乐句中有哪些相同的旋律片断?总结:歌曲的结构图式。
2、听第二遍录音,重点从第一句入手,让学生能简单的读出节奏。
了解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的概念。
(三)学唱新歌1、学生先在教师的伴奏中轻唱。
(多次反复练习)处理第一段:声音的技巧(气息)、情绪的表现(强弱的控制)等,要求:尽量用纯净的声音唱出艺术歌曲的感觉。
2、随电子琴唱词。
(体会这是一首旋律清新欢快,充满了天真、童趣的歌曲,具有典型的德奥民歌风格)3、难点突破:在反复的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
4、情感体验,激发兴趣:要求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逐步明白春天是美好的,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所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我们中学生也象春天一样美丽,现在正处于打基础,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通过情感升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演唱好这首歌曲的兴趣。
5、分组齐唱: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齐唱这首歌曲。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7ce0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f.png)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第一章:音乐鉴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3.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3. 评价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3.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评价,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1. 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元素。
2. 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3. 音乐作品的评价。
五、教学难点1. 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2. 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的理解。
第二章:歌唱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提高歌唱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学生体验歌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呼吸控制技巧,如气息的支撑和控制。
2. 学习音准、节奏和咬字等方面的技巧。
3. 学习音乐表现力,如情感的传达和形象的塑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歌唱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歌唱表演,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四、教学重点1. 呼吸控制技巧。
2. 音准、节奏和咬字等方面的歌唱技巧。
3. 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难点1. 呼吸控制技巧的掌握。
2. 音准、节奏和咬字等方面的歌唱技巧的运用。
第三章:乐理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读谱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乐理知识分析和解说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乐理概念。
2. 学习音程、和弦、调式等进阶乐理知识。
3. 学习乐谱的读谱和创作技巧。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b9aa7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b.png)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第一课:音乐的概念与分类-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能运用适当的词汇进行表述。
- 教学重点:音乐的定义、主要分类和特点。
- 教学内容:- 音乐的定义:音乐是由声音经过有意识的组织和安排所创造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传递情感和思想。
- 音乐的分类:声音的高低和长短决定了不同的音高和节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音乐类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 音乐的特点:具有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元素,能够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示范演奏、听音辨识。
- 教学步骤:1. 引入音乐概念: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引导他们对音乐进行定义。
2. 讲解音乐分类:介绍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样性。
3. 听音辨识:播放不同音乐片段,要求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
4. 小结与拓展:总结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鼓励学生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音乐定义和分类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听音辨识中的表现。
第二课:音乐的表现形式-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够通过表演和创作来表达情感。
- 教学重点:音乐的表演和创作形式,以及其与情感的关系。
- 教学内容:- 音乐的表演形式:独奏、合奏、合唱等。
- 音乐的创作形式:编曲、创作歌曲、即兴创作等。
- 音乐与情感:音乐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表达情感,让人们产生共鸣和情绪共振。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示范演奏、合唱活动。
- 教学步骤:1. 引入表演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奏活动,让他们体验音乐的团队表演形式。
2. 讲解创作形式:介绍不同的音乐创作方式,包括编曲、创作歌曲和即兴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3. 音乐与情感:通过示范演奏不同曲目,让学生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合唱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演能力。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177d0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8.png)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流行音乐1. 《青花瓷》2. 《演员》3. 《遥远的她》第二单元:电影音乐1. 《My Heart Will Go On》2. 《Yesterday》3. 《一步之遥》第三单元:民族音乐1. 《茉莉花》2. 《康定情歌》3. 《赛马》第四单元:古典音乐1. 《梁祝》2. 《月光奏鸣曲》3. 《欢乐颂》第五单元:摇滚音乐1. 《Sweet Child O' Mine》2. 《Back in Black》3. 《Imagine》三、教学方法1. 采用欣赏、学唱、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
3. 结合音乐软件,直观地展示音乐作品的结构和旋律。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听一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 歌曲欣赏:播放本节课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歌曲分析: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知识。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所学歌曲的特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音乐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六、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爵士音乐1. 《What a Wonderful World》2. 《Take Five》3. 《Watermelon Man》第七单元:电子音乐1. 《Arrival of the Birds》2. 《Strobe》3. 《Aerials》第八单元:乡村音乐1. 《I Will Always Love You》2. 《Red Headed Stranger》3. 《Coal Miner's Daughter》第九单元:世界音乐1. 《La Tortura》2. 《Despacito》3. 《Blando》第十单元:音乐与生活1. 《四季》2. 《音乐与情绪》3. 《音乐与舞蹈》七、教学方法1. 采用欣赏、学唱、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b1f7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4.png)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音乐元素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2.能够正确听辨旋律、节奏和音色。
3.能够简单创作旋律、节奏和音效。
教学内容
1.音乐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音高
–音长
–节奏
–速度
–音色
2.听辨音乐元素的练习
–听辨旋律和节奏
–听辨音色
3.简单创作
–创作旋律
–创作节奏
–创作音效
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
介绍音乐元素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
通过PPT等教具向学生讲解音乐元素的种类、意义和基本特征。
3. 听辨(20分钟)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尝试听辨出其中的旋律、节奏和音色。
4. 创作(20分钟)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节奏或音效,并进行展示。
课堂作业
1.贴近生活,发现视、听、触的音乐元素。
2.搜集各种乐器元素,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种类。
3.了解乐器演奏的种类和弹奏技巧,提高乐器娱乐性。
教学反思
此节课是音乐元素的基础,也是打下学生美好音乐的基础。
通过引入日常生活等多元化元素,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
本节课程的内容比较广泛,难度较低,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809b665acfa1c7aa00cced.png)
备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我担任七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工作,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以中共十七大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青少年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学习相辅相成,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所需要的“四有”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共两个班。
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所以学生的乐理知识存在一定的差距,更不用说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有少数学生对音乐课根本就没有兴趣,不愿参加音乐活动;更有甚者连一首完整的歌曲都不能唱出来,不要说其它的音乐知识了。
因此,想在短期内将学生的素质提高,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非常丰富,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教材分为以下七个单元:中学时代、祖国颂歌、金色的秋天、神州大地、环球之旅、旋转舞台、多彩贵州之苗族。
涉及到声乐、乐理、器乐演奏、乐曲欣赏等内容。
四、教学目标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唱歌部分1、紧扣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ec46c2ce2f0066f433220d.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第一单元 3 课时第四单元 3 课时第二单元 3 课时第五单元 3 课时第三单元 3 课时第六单元 3 课时(共计:18课时)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
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
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
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
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
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
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
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内容: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晓》歌曲《春节序曲》管弦乐曲《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一)欣赏1.《新疆之春》(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新疆之春》,使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2.《春节序曲》(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
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
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3.《春晓》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春晓》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邃。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
4.《春天奏鸣曲》(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
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
(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二)学吹竖笛《春游》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
2.学生练习吹奏。
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
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
2.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段。
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第一单元第三课(综合)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一)、播放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学生进教室。
(二)、看春、说春、听春:1、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春景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
(从冰雪融化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到处充满无限生机)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有什么变化?你能感受到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略2、师:是啊,现在正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