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灯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灯笼优秀教案及反思
初中灯笼优秀教案及反思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灯笼的起源和发展,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灯笼的起源和发展2. 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灯笼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展示不同种类的灯笼,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制作灯笼(15分钟)1. 教师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强调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灯笼模板。
3. 学生动手制作灯笼,教师巡回指导。
三、传统文化传承(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灯笼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灯笼,讲述灯笼背后的故事。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灯笼的过程和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灯笼质量。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传承意识。
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传统灯笼,让学生了解灯笼的起源和发展,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灯笼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然而,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掌握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但个别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不耐烦的情绪,说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大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总之,本节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个别环节仍有待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
初中语文_4 灯笼 吴伯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4-5)慈母之爱
(6)乡俗还愿
(7)元宵张灯
(8)族姊远嫁
(9)朱红描字
(10)献帝灯笼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灯笼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A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B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母亲的头发全白了。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C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默默高兴起来吧。
评测练习
自由读3---10节,用简洁的小标题概括各段内容
(3)祖父夜行
(4-5)慈母之爱
(6)乡俗还愿
(7)元宵张灯
(8)族姊远嫁
(9)朱红描字
(10)献帝灯笼
教学反思
问题设计恰到,较好地贯彻了以学为主和个性化阅读的思想,恰到好处的评价和引导,缺点是课堂激情欠缺了点。
课标分析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托的复杂感情,认知文章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分析文章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效果分析
1,入题简洁,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2,品味语言,捕捉语句背后的真挚的情感。3,创设思考和表达的平台,发掘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感和体验。4,老师恰到好处的评价、点拨,及时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赞赏。
教材分析
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围绕灯笼写了他关于灯笼的记忆和联想,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文章由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表现出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寄托了亲人们的慈爱和牵挂,作者的感激之情;美好的回忆;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2.第1节在文章中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为下文做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部编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灯笼》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灯笼》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课文内容体现的是民间习俗和风尚,展现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是民间文化的个体再现。
《灯笼》是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先生的作品,他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对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文章既有文化上的具体再现,也有历史的况味,更融入了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灯笼》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作品,尽管字里行间渗透着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烙印,但在对往昔经历的回顾中处处荡溢着孩童的心性。
所以要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一颗空白的心”去读文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生活和文化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村中呵狗的老头、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摇着尾巴的大狗,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掌故的祖父,接过灯笼递来消夜食品的慈母……这些美景、情事会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带着兴趣入文入情,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在情感。
但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在时代洪流下的担当精神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因此,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加以启发,可以据此触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目标1.把握主要内容,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的故园情思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品味文章传神的细节描写。
五、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蕴含在“灯笼”中的家国情怀。
六、教学准备让学生充分预习,搜集有关文章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作者吴伯箫的了解。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出示灯笼图片)同学们,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灯笼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反思)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灯笼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小组的表述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灯笼的文化内涵、文章的语言特色和结构,以及如何运用抒情手法表达情感。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灯笼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灯笼》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探索灯笼的文化内涵和文章的语言特色。整体来看,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灯笼》一文,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文本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写作兴趣;深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灯笼的寓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灯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灯笼的制作过程、不同地区的灯笼习俗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意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抒情手法,写一段关于灯笼的文字。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1.理清思路,了解灯笼的对当时年代人的重要意义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品读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萧的灯笼。
二、自主学习,生成新知1.了解作者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
抗战前,还在山东省教育厅担任过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员、莱阳简易师范学校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怀报国之志,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生活,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一大队政治班学习四个月,后到晋东南前方工作,写了《潞安风物》、《冰州行》、《响堂铺》、《路罗镇》等大量作品。
2.文学常识“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雪夜入蔡”——李愬雪夜入蔡州(夜袭蔡州之战)在中外军事史上被人广为津津乐道。
“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唐朝后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斡.旋(wò) 幽悄.(qiǎo)霍骠.姚(piào) 怅惘..(chàng wǎng)4.词语解释斡旋:调停,调解。
家来:方言,即回家来。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幽悄:幽深寂静。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边听边思考: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交流点拨: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初中《灯笼》教案反思简短
《灯笼》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喜欢放灯笼、看灯笼的情景,以及灯笼在民间的作用和寓意。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习俗和风情,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灯笼的图片,让学生对灯笼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我简要介绍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三、品读课文,感受情感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理解后,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四、拓展延伸,提高素养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理解后,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谈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1. 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过程中,没有给出足够的问题,或者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2. 在品读课文环节,部分学生对作者的情感理解不够到位。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过程中,没有给出足够的问题,或者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情感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在拓展延伸环节,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分享时,语言表达不够流畅。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过程中,没有给出足够的问题,或者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分享。
初中语文_《灯笼》课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灯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了解乡俗民情,概括灯笼缘,体味灯笼情。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概括灯笼缘,体味灯笼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导入。
同学们,一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同学们只能想到这些,而有位作家他的记忆网里挤着的都是灯笼。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灯笼》,去感受他的灯笼情缘。
检查预习情况二、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焚身(fén) 恐吓(hè)神龛(kān) 皎洁(jiǎo) 犬吠(f èi)争讼(sòng)斡旋(wò) 静穆(mù)怅惘(chàng w ǎng)锵然(qiāng)官衔(xián)褪色(tuì)三、说灯笼缘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四、忆灯笼事,明灯笼情自由读3-10自然段,分组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灯笼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12段。
先介绍写作背景,生读,请同学们结合背景,讨论一下。
五、探灯笼义1、自由读11自然段,思考: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2、朗读12段,结合写作背景,议一议:“唉,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
于是,他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旋律。
《灯笼》教学反思
《灯笼》教学反思《灯笼》教学反思1《做灯笼》这篇课文,讲的是王京和李良合作做灯笼的事。
学习这篇课文,我把重点放在词语教学上。
理解词语的方法因词而异。
如“公认”的意思是“大家一直认为”,理解这个词时,我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
如“咱们班谁学习最好”学生回答一致时就是“公认”。
“心事”和“烦恼”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
王京有什么心事?李良有什么烦恼?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就会明白。
“合作”一词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不但要使学生明白“合作”就是“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第4·、5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渗透合作的观念。
如: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自己和别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样学生不仅很轻松地理解了词语,还懂得了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灯笼》教学反思2《满山的灯笼火把》选自S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在感悟中体会课文内容:第一、朗读法,新的语文学习理念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过分讲解代替学生的朗读实践,因此我利用多种形式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朗读,从而真正地实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的目的。
在读这一活动中,我安排两个层面的读,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真正读通读顺课文,然后能大概表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层面的读是让学生细读感悟,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运用让学生抓重点词和句的方法来感悟理解,从而让学生在读中一步步深入文本。
记得当时有一位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听众。
第二是创设情境法。
这是一个感人的成长故事,但是由于学生阅历有限,他们不能很好地感知课文中描写的情景,所以就会影响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我就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创设情境,例如在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创设“风雨交加、闪电雷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当时天气的恶劣,从而感受小男孩儿掉进土坑的'心情,还有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是自己掉进没有一个人的野外的土坑中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等等,让学生真正体会文中“我”的感受,从而以最大的可能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初中语文_灯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4 灯笼吴伯箫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对这样的课文,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注意体现其经典之处,又要体现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和发现。
围绕灯笼,教学重点应定位在“情感感悟”,应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比对教材知识要点的把握更为重要。
因此,我设计了“说灯笼缘”——“忆灯笼事”——“明灯笼情”——“学《灯笼》法”——“学以致用”五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让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设计意图:1、重朗读,重品析《灯笼》一文语言典雅,感情真挚。
学习此文,引导学生品析“明灯笼情”这一精彩片段,是一重要环节。
对情感的感悟,理解,朗读是第一步,所以教师在品析语言这一环节上,先让学生自己品,再指导朗读,带入情感去读,然后谈感受,也就是对语言的品析,教师在这一环节上通过让学生从字词,到句,最后段中抓住语言进行品味。
这样的学法指导,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合作学习本文典雅的语言,教师只做总结性点评和鼓励性带动。
由语言,细节的品析,很容易过渡到主题的理解。
重积累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角点还是在于积累。
本文以为“民俗”主题,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背过并积累下来,也从情感上积累了民风民俗。
重运用让学生运用排比,化诗入文写一写生活中某个物件,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法:诵读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情感体验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读品结合设计意图: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投入感情、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
初中语文_《灯笼》课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灯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了解乡俗民情,概括灯笼缘,体味灯笼情。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概括灯笼缘,体味灯笼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导入。
同学们,一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同学们只能想到这些,而有位作家他的记忆网里挤着的都是灯笼。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灯笼》,去感受他的灯笼情缘。
检查预习情况二、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焚身(fén) 恐吓(hè)神龛(kān) 皎洁(jiǎo) 犬吠(f èi)争讼(sòng)斡旋(wò) 静穆(mù)怅惘(chàng w ǎng)锵然(qiāng)官衔(xián)褪色(tuì)三、说灯笼缘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四、忆灯笼事,明灯笼情自由读3-10自然段,分组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灯笼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12段。
先介绍写作背景,生读,请同学们结合背景,讨论一下。
五、探灯笼义1、自由读11自然段,思考: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2、朗读12段,结合写作背景,议一议:“唉,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
于是,他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旋律。
初中《灯笼》教案及反思
初中《灯笼》教案及反思课程类型:语文阅读理解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灯笼》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4. 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灯笼》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
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语言。
教学准备:1. 课文《灯笼》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课文《灯笼》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灯笼》。
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三、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
2.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语言的理解。
四、口语表达(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活动,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口语表达成果。
五、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灯笼》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等多个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灯笼》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都比较积极,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初中语文_灯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灯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的叙述脉络;2、以“灯笼”为载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以“灯笼”为具象,赏析文章的语言写法。
教学重点:1、认知“灯笼”所蕴含的民俗意义;2、感受“灯笼”所寄予的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典雅蕴藉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散文《灯笼》,作者吴伯箫,提起“灯笼”,你会想起什么?预设:灯笼可以照亮,带来温暖,美丽古典、好像带我们穿越回过去的老时光、想起了我童年时看花灯的经历……“灯笼”勾起了大家许多美好的回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看一看关于“灯笼”,吴伯箫先生会想起什么?二、走近作者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著名散文家、教育家。
1906年生于莱芜吴花园村。
大学时参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后到延安,参与文化宣传工作。
解放后,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教育事业和文学创作。
笔耕不辍,成果丰硕,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北极星》等文集。
三、走进《灯笼》(一)、教师范读:了解了作者,接下来请允许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来给大家朗读课文。
听读时,注意标段号、正字音。
神龛kān犬吠fèi呵斥hē争讼sòng斡旋wò幽悄qiǎo锵然qiāng霍骠姚piào 范读后,请同学读课件上的字词。
(二)、灯笼之“忆”提问:请同学们以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关于“灯笼”,作者写到了的哪些回忆?要求:圈画语句,理清思路,表述观点。
(生自读,圈点评注)预设:1、关于家园的回忆:(1)、第三段:我伴祖父行,祖孙间情笃。
“记得,作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
回家总是很晚的。
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
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
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初中《灯笼》教案设计
初中《灯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灯笼》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够领会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2)学会从文化角度去审视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灯笼》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领会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2)从文化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灯笼,引导学生关注灯笼的美丽和独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关于灯笼的记忆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灯笼》,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3. 讲解课文:(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重点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
(2)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审视课文,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探讨灯笼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探讨成果。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灯笼》,写一篇关于灯笼的文化意义的短文。
2. 搜集有关灯笼的民间故事或传说,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灯笼美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祖国家乡热爱。
初中语文_灯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媒体资源】灯笼的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谈灯笼的发展历史、风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灯笼》,了解著名作家吴伯箫笔下有关灯笼的往事。
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预习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作者作品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人。
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
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2)重点字词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sòng )斡旋(wò)静穆(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②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焚烧身体。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破落户: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燎原: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盛。
2.初步感知播放【音频课文】,倾听朗读,感知全文内容。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2.本文写了哪几件与灯笼有关的事情?(3—10段)参考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
②挑着灯笼,在村里上下灯学。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初中语文(八下)《灯笼》教学反思(共二篇)
初中语文(八下)《灯笼》教学反思(一)《灯笼》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抒情散文,以“灯笼”为话题,作者将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语言精当,于传统文化中寄寓爱国之情。
本文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八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散文的特点。
尤其文章以灯笼为主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传统文化,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成功之处:其一、《灯笼》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教学中搭建展讲的平台和充分的发言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前三篇文章所学的阅读知识进行训练、实践,是本课时设计的目的所在。
本课教学设计首先以几句关于灯笼的古诗词引领学生进入“灯笼”这个美妙的世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再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体会,了解“灯笼”所蕴含的深刻文化意义,从字里行间把握文中的情感线索和情感变化的层次。
最后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了解和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并感受文章典雅的语言,以达到训练语感、积累词语、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其二、课堂上引导同学们反复的诵读相关的段落,以及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较好的实现了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
特别是在相关语句的诵读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关键词去领略和分析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
其三、通过设计主问题,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写作特色,体会“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不足之处:1、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厚的文化内涵。
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拓宽他们的思维。
2、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严谨,对于学生的指导诵读有欠深入。
特别是学生个性化的诵读,在本节课中体现的较少。
本课是作者对灯笼的一些记忆,让学生了解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与反思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与反思1. 《灯笼》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把握文中关键句的作用。
2、品味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3、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把握文中关键句的作用。
2.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萧的《灯笼》。
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神龛(kn)争讼(sòng)斡(wò)旋怅惘(chàngwng)点缀(zhuì)羡慕(xiànmù)幽悄(qio)星阑(lán)燎(liáo)原铿(kng)然熙(x)熙然马前卒(zú)3.走近作者: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交流点拨】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读一读,说一说:灯笼的意义。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
初中《灯笼》教案反思简短
初中《灯笼》教案反思简短首先,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备课时,我过于注重对课文内容的解析,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导致在课堂上,学生对我讲解的内容反应平淡,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识到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调整教学策略。
其次,我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待改进。
在讲解课文时,我过于依赖讲授法,而较少运用讨论法、探究法等。
这样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开始尝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我在课堂评价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过去,我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样容易导致学生过分关注成绩,产生焦虑情绪。
后来,我开始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尽量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要感谢我国教育部门对教师的培训和关注,让我们有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同事们,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教育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初中《灯笼》教案反思总结
初中《灯笼》教案反思总结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最近进行了《灯笼》这篇课文的教案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教学实践。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要肯定自己在教案设计中的亮点。
在《灯笼》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我通过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同时,我还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课堂上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课堂活动中,我过于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忽略了课堂时间的分配。
导致在课堂的最后,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我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有待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提问方式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改进提问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我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多样化。
在《灯笼》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过于依赖问题引导法,而忽略了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案例分析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以下规划:1. 提高课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在教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堂时间的分配,确保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2. 改进提问方式。
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课堂评价。
在课堂活动中,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准确的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灯笼教学设计和反思语文
灯笼教学设计和反思语文灯笼教学是一种融合了文化、艺术和教育的教学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被视为幸福、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因此利用灯笼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灯笼教学,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首先,在灯笼教学中,语文课程是一种非常适合的选择。
语文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学科,通过利用灯笼进行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且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在课程设计时,可以选择一些与灯笼相关的课文和练习,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灯笼的起源、制作工艺和传统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灯笼制作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简单的折纸灯笼或泡泡纸灯笼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选择更加复杂的灯笼制作活动,例如剪纸灯笼或彩绘灯笼制作。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在灯笼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灯笼的形式、颜色和寓意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灯笼作品。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灯笼展览或艺术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灯笼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在灯笼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首先,教师可以考察学生对灯笼制作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该活动的看法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制作的灯笼作品,评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并组织展览或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对灯笼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评价学生对灯笼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语文成绩和学生的态度、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灯笼教学是一种融合了文化、艺术和教育的教学形式。
初中语文_《灯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灯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灯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生各抒己见,师总结: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
其实,在中国,灯笼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投影目标导学一:“灯笼”文化: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
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
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喜气洋洋。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那么作者吴伯萧的散文《灯笼》,又写了什么呢?请看第四课。
(板书课题、作者)二、教学新课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吴伯箫(1906—1982),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于1938年4月投奔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是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作家。
(投影)目标导学二:投影主问题:作者在文中曾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
那么围绕“灯笼”作者写到了哪些事?小贴士:边默读边做批注,简单概括内容,用问号标注不会之处,再小组交流。
(插入检查本课的生字)明确:1、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进京赶考的掌故;2、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3、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4、元宵节看灯;5、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6、纱灯上描红;7、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8、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的叙述脉络;
2、以“灯笼”为载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以“灯笼”为具象,赏析文章的语言写法。
教学重点:
1、认知“灯笼”所蕴含的民俗意义;
2、感受“灯笼”所寄予的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典雅蕴藉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散文《灯笼》,作者吴伯箫,提起“灯笼”,你会想起什么?
预设:灯笼可以照亮,带来温暖,美丽古典、好像带我们穿越回过去的老时光、想起了我童年时看花灯的经历……
“灯笼”勾起了大家许多美好的回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看一看关于“灯笼”,吴伯箫先生会想起什么?
二、走近作者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著名散文家、教育家。
1906年生于莱芜吴花园村。
大学时参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后到延安,参与文化宣传工作。
解放后,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教育事业和文学创作。
笔耕不辍,成果丰硕,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北极星》等文集。
三、走进《灯笼》
(一)、教师范读:
了解了作者,接下来请允许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来给大家朗读课文。
听读时,注意标段号、正字音。
神龛kān犬吠fèi呵斥hē争讼sòng
斡旋wò幽悄qiǎo锵然qiāng霍骠姚piào 范读后,请同学读课件上的字词。
(二)、灯笼之“忆”
提问:请同学们以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关于“灯笼”,作者写到了的哪些回忆?
要求:圈画语句,理清思路,表述观点。
(生自读,圈点评注)
预设:
1、关于家园的回忆:
(1)、第三段:我伴祖父行,祖孙间情笃。
“记得,作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
回家总是很晚的。
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
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
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
到家常是二更时分。
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么?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
提问:“忘路之远近”是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意思是“忘记走了多远”。
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忘路之远近”?
预设:心思被更有趣的事情所吸引,所以不知不觉走了很远,记不清路了。
提问:文中的“我”的心思被什么所吸引了?
预设:被祖父所讲的掌故。
提问:故事内容有趣固然吸引人,但还要讲故事的人声情并茂才会更有意思。
想象一下,祖父讲时是声情并茂的,还是疲惫不堪的?
让我吃饭时照亮,睡觉时驱散黑暗。
对照上段中“到家常是二更时分。
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么?”家里常常到半夜都有温暖的光亮映着,那种暖融融的亲情,纵然时隔多年,仍然教人“思慕着”。
提问:指导朗读“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注意停顿。
小结:一盏小灯,体现慈母深情。
这种“母爱”深深镌刻在作者心中,所以此去经年,小纱灯的“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小结:一盏灯笼,两处情深。
无论是祖孙情,还是慈母爱,都承载在灯笼里,成为回忆里深藏的“亲情”,历久弥新。
2、关于乡土的回忆:
(1)、第二段:遥想当年事,回忆纷沓来
音;
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
所联想到的回忆,体现出提起“灯笼”,回忆纷至沓来的情景。
表达
作者对灯笼的一往情深。
(2)、第六段:村头红灯照,慰藉孤行客:
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
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
预设:写了村头挂红灯的乡俗。
提问:红灯是谁挂的?
预设:村民。
提问:为什么挂?
预设:乡俗还愿的一种,还有着行好的意思。
提问:怎么理解“行好的意思”。
预设:这一段写乡村的风俗:挂灯照路。
从到
,带来温暖,驱散黑暗。
这种乡俗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让人体会到村民的善良和民风的淳朴,这一切深深留存在作者的记忆里,成为“爱”的源头之一。
(3)、第七段:元宵追龙灯,伴灯入梦来: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给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
提问:作者的心情如何?从哪里看出来?
预设:欢喜,喜悦,从“不觉疲乏”看出来。
两个“还”字值得玩味:“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应该“疲乏不堪”了,但作者却说“不觉疲乏”,“还”要去看跑马灯,“还”要去猜灯谜,好不容易回到家里,“还”要把一挂小灯悬在床头,让灯笼进入梦乡,做一个灯光璀璨的美梦。
表现了作者对灯笼的痴迷和爱。
这是童年的快乐回忆,我们很多同学都有着相同的感受。
(4)、第八段:族姊远嫁去,物是人非来:
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
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
了。
”
预设:写了“族姊远嫁,看灯火”的回忆。
村民们一年最重要的节日——社日,要有灯笼;人一辈子非常重要的日子——嫁娶,要有灯笼;仕途之人最重要的身份象征——官衔,也是灯笼。
灯笼在这
里,串联起了人的一生。
(5)、第九段:灯笼上描字,乡俗中沉迷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艺,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
自然,若是纱红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
预设:写了自己喜欢的回忆。
“喜悦”“爱”“爱好”等词语传达出对乡俗氛围的迷恋。
成了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突出强调了作者对在灯笼上描字的喜爱。
这些都是“灯笼”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
小结:一盏“灯笼”,承载了作者太多的回忆——多样的民俗,淳朴的乡民,和美的民风,回忆起这些,作者不禁沉湎于“浓浓的乡情”之中。
3、关于民族的记忆
提问:其实,回忆不光指个人的生活经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也是一种记忆。
那么,课文中,作者除了回忆了个人的经历,还写了哪些记忆?
提问:作者在这里引用很多典故,请看课下注释11、12、13:
起了人的耳目的。
找学生读课下注释:
[霍骠(pido)姚]即西汉名将霍去病(前140一前117)。
他前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曾被封为骠姚校尉,故名。
[裴公]指唐代大臣裴度(765--839)。
元和十一年(817),受命督
师进讨淮西叛军。
麾下名将李愬
....(sù)乘雪夜袭取蔡州,生擒叛军主
.............
帅吴元济
....。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语出西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
..
长城而守藩篱
.......。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fān lí),却匈奴七百余里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