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创新之争
3q大战案例分析
![3q大战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da47583c1ec5da50e270db.png)
最后,工信部的介入使3q中场休息
3
A:360 和腾讯作为理性的人,经济运行本 身就是一个趋利的过程。 为,经济运行本身就是一个趋利的过程。 利的过程。 。
B: 稳定和增加用户,规模 报酬规律更加给力。
C:马太效应的驱使,让腾讯感 觉到机会,让360感觉到危机。
经济学最简单的一个假设——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学中,腾讯和360作为
logo这场在中国史无前例的战争虽没有输赢但给我们的启示却很多知丌足而前进创业选择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腾讯推出与360杀毒功能类似的产品老大哥抄谁谁死的作风直接使360感到了威胁360非但没有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开发反倒以互相掐架展开斗争归根结底是两家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够1格罗夫定律创新致上的要求促使企业要反思发展模式提高创新能力切实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启示
3.消费者要勇于采取各种各样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在网 上口诛笔伐,组团要求停止荒唐行为等。
10
LOGO 目录页 “镜”我所能
Contents Page
蜗鹰电商,尽我们的所能为您创造最大的价值
谢谢
11 — — 11
理性的经济人,追逐利润是无可厚非的 司 马 迁 说 : “ 天 下 熙 熙 , 皆 为 利 来 ; 天 下 攘 攘 , 皆 为 利 往 Nhomakorabea。
利
史 玉 柱 : 企 业 不 盈 利 是 最 大 的 不 道 德
追溯理论 科学分析
LOGO
要么信心高涨追捧,要么信心 动摇抛弃
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 赢者通吃
网络效应和正 反溃的作用 规模报酬递增 马太效应
8
3q大战是中国互联网的反垄断第一案。三年以前这个案子爆发, 到现在为止,虽然我们说这是个反垄断案件,但到现在为止, 反垄断主管部门是缺失的。在当初双方打的不可开交,你死我 活的时候,最后出面协调的是工信部,工信部是行业主管部门, 它是管产业政策、管市场准入问题的,但它不是一个反垄断的 机构。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说,按说应该是反垄断部门来做的事 情。
腾讯公司竞争战略分析与竞争性市场战略分析
![腾讯公司竞争战略分析与竞争性市场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2fd09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6.png)
腾讯公司竞争战略分析与竞争性市场战略分析腾讯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而闻名。
本文将对腾讯公司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竞争性市场中采用的战略。
一、腾讯公司竞争战略分析1. 多元化产品线腾讯公司拥有多个核心产品,如社交平台QQ、微信、游戏平台等。
这些产品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衔接和协同作用,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并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服务。
这种多元化产品线的策略使腾讯公司能够在不同领域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2. 技术创新腾讯公司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并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司投资大量资源用于研发新技术和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通过不断创新,腾讯公司能够保持其产品的竞争优势,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断引领潮流。
3. 用户体验腾讯公司注重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并吸引更多用户的使用。
公司在用户界面、交互设计、搜索引擎算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得便捷、愉悦的互联网体验。
二、竞争性市场战略分析1. 市场定位腾讯公司在市场中具有明确的定位,主要关注互联网行业的核心领域,如社交、游戏、云服务等。
公司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制定相应战略,以满足用户需求,并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2. 合作伙伴关系腾讯公司与众多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推广产品和服务,腾讯公司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并提高品牌知名度。
合作伙伴关系对于腾讯公司在竞争性市场中取得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3. 资源整合腾讯公司通过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公司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和市场推广,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腾讯公司还积极与其他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总结:腾讯公司凭借其多元化产品线、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等优势,成功实施了竞争战略。
在竞争性市场中,腾讯公司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合作伙伴关系和资源整合等策略,巩固了自身的竞争地位。
腾讯qq及360之争的反垄断解析总结计划
![腾讯qq及360之争的反垄断解析总结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45085a177232f60dccca12c.png)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腾讯QQ与360之争的反垄断分析腾讯QQ与360之争的反垄断分析[摘要]腾讯QQ与360之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及专家通过各种途径质疑“腾讯QQ〞强制卸载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反垄断法?,限制了自由竞争,应当受到规制而非早早了事。
然而,判断“腾讯QQ〞是否触及?反垄断法?的底线,我们必须通过对腾讯QQ与360之争的反垄断分析,理清几个重要的问题[关键词]反垄断相关市场滥用市场地位救济一、腾讯QQ与360之争根本领实“腾讯QQ〞和“360〞是互联网业的两大客户端软件。
“360〞公司也推出一款“扣扣保镖〞的平安工具,称该工具能全面保护QQ用户的平安,该软件的核心功能是过滤各种自动弹出的小广告,这直接触及腾讯的核心利益,因为“腾讯QQ〞是一款完全免费的客户端软件,其主营业务收入正是来源于大量的市场广告。
腾讯对此作出强烈反响,称“360〞公司的“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
2021年11月3日,腾讯公司通过公开信声明,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并倡导卸载360软件登陆QQ,这是双方一系列争执中腾讯迄今为止最剧烈的行动。
腾讯此举引发业界震动,网友愤怒,业内普遍认为,这是腾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
2021年11月10日,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QQ〞和“360〞已经兼容,并公开向社会抱歉。
二、相关市场的界定根据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效劳〔以下统称商品〕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相关商品市场界定,通常需要进行产品市场界定和地理市场界定,同时当某些产品的生产周期、使用期限、季节性、流行时尚性或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等已构成商品不可无视的特征时,界定相关市场还应考虑时间性,即相关时间市场的考量。
就“腾讯QQ〞和“360〞的业务范围和特征看,“腾讯QQ〞属于即使通讯软件,即通过为用为提供及时、快速、便捷以及免费的通讯效劳,迅速掌握大量客户端并基于大量的客户吸引商户进行广告投资。
360,腾讯之争
![360,腾讯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547dbfeef8c75fbfc77db267.png)
360,腾讯之争一、始末缘由:9月27日:360安全卫士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目标直接瞄准QQ软件,360与腾讯在客户端领域再起冲突。
腾讯方面向搜狐IT回应称,媒体报道提及的“隐私扫描”内容,是对QQ安全功能的误解,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
9月28日:腾讯在科技频道发布《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网站推广遭公安立案调查》一文,对此进行了反击。
随后,360也发布了一则公告,阐明开发360隐私保护器的原因以及技术原理,同时也对为何网友把记事本的文件名改成QQ .exe后,隐私保护器还会进行监测等问题进行了解释。
9月29日:快播公司发布声明称遭公安立案调查一文属于捏造事实,已经向深圳警方通报备案,并谴责诽谤行为。
9月30日:360隐私保护器发布第二版,新增对腾讯TM和MSN 监控。
360声明,腾讯网刊发虚假新闻有违新闻道德。
360致网民的一封信:用户隐私大过天。
腾讯晚间7点发布360隐私保护器真相。
10月1日:360再发声明,腾讯对QQ窥私解释纰漏百出10月11日:腾讯方面以QQ产品团队名义对外再发声明,称QQ被诬蔑窥视用户隐私,表示绝没有窥视隐私的行为。
10月13日:针对腾讯在11日晚间以QQ产品团队名义对外发布“QQ被诬蔑”的公告后,360今日再度发布声明,对此进行了回应,称QQ“安全模块”监督自己不能让全社会信服。
10月14日:针对360隐私保护器直接针对QQ,并在QQ用户中制造恐慌情绪,腾讯做出相关的回应。
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
法院已受理此案。
360随后提起反诉。
10月15日:互联网反垄断联盟秘书长姚克枫律师向搜狐IT表示,目前,已有超过200位网民要求起诉腾讯QQ侵犯隐私,下周该案将立案。
10月27日:金山、百度、腾讯等多家中国互联网的龙头企业共同发布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以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一起把矛头指向了免费杀毒软件的提供商360。
腾讯公司的SWOT分析
![腾讯公司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fd8b16d1f34693daef3eca.png)
腾讯公司的SWOT分析一、腾讯公司简介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发展的状态。
2004年6月16日,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票代号700 )。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是腾讯公司的使命。
目前,腾讯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战略目标,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服务。
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腾讯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
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是腾讯公司的远景目标。
二、优势分析1、平台优势。
腾讯公司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来基于QQ勺即时通讯软件的生态平台,通过该平台中腾讯各种服务的相互协助,实现正反馈式发展。
庞大的用户网络以及超强的用户关系链是腾讯公司最大的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
腾讯在成立初期的主要产品OICQ(早期的QQ为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平台。
腾讯服务及产品多达305款,涵盖通讯、社交、游戏、新闻、购物、支付、金融、安全、搜索、生活服务等几乎所有领域。
截至2012年12月31日,QQ即时通信的活跃帐户数达到7.982亿,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1.764亿。
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QQ活跃账户达到8.15亿。
微信用户总数已突破6亿。
腾讯新闻全覆盖,通过腾讯网、QQ弹窗微门户、微信新闻插件、腾讯新闻客户端、地方网站等,构筑了腾讯互联网媒体平台,腾讯参股或投资《财新》、《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媒体全覆盖,受众大于全国主流媒体。
2、技术优势。
腾讯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中国企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已非常成熟。
腾讯在即时通信、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信息安全以及游戏等方面都拥有了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
2007年腾讯投资过亿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设立了首家中国互联网研究院一一腾讯研究院,进行互联网核心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正逐步走上自主创新的民族产业发展之路。
企业创新成功的例子
![企业创新成功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0153d6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f.png)
企业创新成功的例子《创新:企业腾飞的翅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创新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打开成功的大门。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企业创新成功的例子,让咱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创新的魅力!咱先说说那个大家都熟悉的腾讯。
腾讯一开始也就是个小小的即时通讯软件公司,但是人家靠着不断创新,涉足游戏、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那发展得是风生水起啊!你看那“王者荣耀”,简直火爆得不行,它就是腾讯创新的杰作之一。
这游戏不仅让腾讯赚得盆满钵满,还让咱这些玩家在闲暇时光玩得不亦乐乎。
腾讯就是抓住了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才一路走到今天的辉煌。
还有那个苹果公司,那可是创新的代名词啊!乔布斯老爷子的创造力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最初的苹果电脑到现在的iPhone、iPad 等等,每一次创新都引领了潮流。
就说那iPhone,把手机和智能完美结合,改变了咱们的生活方式。
每次新iPhone 发布,都让果粉们疯狂,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再来说说咱们的国产骄傲——华为。
华为在通信领域的创新那可是有目共睹的。
5G 技术的突破,让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
他们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而且华为还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这可真是牛气哄哄啊!这下再也不怕被别人卡脖子了。
这些企业创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创新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创新需要洞察力,能够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创新需要勇气,敢于尝试新的东西;创新更需要坚持,不怕失败和挫折。
咱想想,如果这些企业都只是按部就班地走老路,那还会有今天的辉煌吗?肯定不会啊!所以说,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咱普通人也可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点东西。
在生活中,咱也要有点创新思维,别老是循规蹈矩。
比如工作中遇到问题了,咱可以想想有没有新的方法解决;平时搞点小发明、小创造,说不定也能搞出点名堂来呢!总之,企业创新成功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创新的无限可能。
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创新的企业点赞,也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加入到创新的大军中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创新,就是那对让企业腾飞的翅膀,带着它们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互联网寡头垄断、创新惰性与道德法律思考——以腾讯和360的纷争为例
![互联网寡头垄断、创新惰性与道德法律思考——以腾讯和360的纷争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f59a36d783e0912a2162a7c.png)
《 苟子 ・ 大略 》 中有 云 :义与利者 , 之所 两有也 。虽尧 、 “ 人 舜 不能去 民之欲利 , 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 桀 、 虽 纣亦 不 能去 民之好义 , 而能使其好义不胜 其欲利也 。故 义胜利者 为 然 治世 , 利克 义者为乱世 。” 可见 在互 联 网商业竞 争中 , 以“ 要 义” 制约“ ” 只有 “ 利 , 以义制事 , 则知 所利矣 ” 2 0 。 0 8年 7月 2 0日,
互联 网寡头垄 断 创新惰性 与道德 法律 思考
以腾讯和 3 0的纷争为例 6
于 绯
( 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 东 广州 50 3 ) 广 162
【 摘 要 】 2 1 年 9 00 月开始的腾讯 和 30 6 纷争是 一个 互联 网寡 头不 正当竞争 的代表性事件 。媒体 、 报刊杂 志对 此 事件 进行 了大量的抨击和评论 , 而从 经济学的寡头创新惰 性进 行剖析 , 并且对涉及 的道德 失范和 法律 问题进行梳理 的文 章并不多见。文章首先分析 了寡头企业利用其寡头垄断地位 , 以追 求商业利 润为 目的, 以争夺客户端软件控制权为手段 ,
( ) 业文化缺失公共伦理 二 企
科 技发展 在造福 人类 的 同时也会 带来科技 犯 罪等法 律 问 题 ,一个 重要 的原 因是现代 企业 的文化建 设缺乏 公共 伦理思 想 。多数互联 网企业 的文化理 念是从创造用 户价值 、 社会价值 资料 来源 : 作者根据 相关资料整理 而得 出发来提升企业 价值 , 却忽视从公共 伦理上维护用 户权益 。它 们 重视激发 员工潜 能 , 追求 员工 价值最 大化 , 却忽 视培 养员 工 ( ) 头 的 创 新 惰 性 分 析 二 寡 企业采取不 正当手段竞 国内互联 网行业 中 ,大公 司依 靠股东和风 险资本运作 , 为 的伦理价值观 。于是在互联 网商战 中, 追求股 东分红等既得利益而忽视创新 。小公司虽然面临融资难 争以及牺 牲用 户利益 的事件 频发 。因此在 制定企 业发 展战 略 要 使其 融人员 工 主流意识 问题 , 但是 为了生存 , 在细分行业 不断寻求创 新 。如 图 1 示 , 时 , 将伦 理责任纳 入企业 文化 建设 , 所 国内小网站迫 于生 存压力 , 率先 引进 美国 的新模式 并进行本 地 和企 业的行为准则 。 化创新 。然后 , 国内大网站模仿小 网站的本地化创 新进行 自我 改 良。寡头公 司最 后 出手 , 在模仿 和整合小 网站 的创新模式 之 后 , 用 已有 的巨大 客户端 存量 霸 占市 场份额 , 利 最终挤 垮小 网 站或 者吞并它们 。可见 , 寡头企业 通过模仿其 它网站的相似 产 品和服务 , 以及 简单 增加 附加功 能的创新 整合 , 依靠 巨大 的市 场份 额击 败小企业 而获得 寡头 利润 , 而对核 心技术 、 从 原创模
腾讯加速开放 马化腾“不做垄断者”
![腾讯加速开放 马化腾“不做垄断者”](https://img.taocdn.com/s3/m/9da28dff0242a8956bece493.png)
近日,腾讯宣布推出“Q+”开放平台,其拥有6.7亿活跃账户的即时聊天工具腾讯QQ将对第三方开放。登录QQ后,网民可一键完成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向“Q+”的切换,直接享用第三方应用。
同时,以API接口形式向第三方应用商提供如内容分享、文件传输、语音视频等功能组件,第三方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调用。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自家产品上。
但资深互联网专家洪波认为,腾讯Q+与其他开放平台的差别在于:腾讯有庞大的用户群,并有可定义可识别的身份;用户之间有好友关系。
“从可开放的资源上来说腾讯是最丰富的,有流量、用户身份和用户关系,这对第三方来说是诱惑最大的,因此腾讯开放平台的价值也最大。” 洪波分析称。
凤凰视频定位于综合性视频网站,特色是资讯短视频,宣称要走媒体路线。凤凰网CEO刘爽表示,新闻、资讯、时事类的视频内容,已经成长为视频网民的主流需求,根据CNNIC的报告,2010年这一用户比例已经达到了74.5%,成为和影视点播并重的一项需求,并且CPM价值更大。而且,凤凰网无论从内容资源、团队构成还是用户构成等各方面,走媒体路线更能将其优势最大化,从而创造出视频网站新的发展和盈利模式。
有业内人士指出,腾讯Q+只是以开放之名抢占互联网入口,吸引优秀的开发者,“借鉴”其产品创意,最终导致平台的垄断能力越来越强,众多第三方应用呈现“强者恒强弱者做产品,但是当产品有了市场后,它们自己就拿去做,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一位开发者说。
熊明华表示:“我们也发现了用户和收入增长速度不如过去快的现象,而且微博、偷菜、游戏等互联网热点应用层出不穷,所以我们也希望今后能够和第三方开发者一起努力,不仅为他们带来用户和流量,也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潜在用户。”
3q大战二审宣判腾讯胜诉 360将向腾讯赔偿500万
![3q大战二审宣判腾讯胜诉 360将向腾讯赔偿500万](https://img.taocdn.com/s3/m/0a1f694969eae009581bec27.png)
3q大战二审宣判腾讯胜诉 360将向腾讯赔偿500万2014-02-25 09:47:32.0本文来源:新华网点击查看跟贴分享到腾讯诉奇虎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一案24日下午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宣判:驳回奇虎公司、奇智公司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法院判决。
这意味着360将向腾讯赔偿5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多数消费者更关注软件功能,而很少关注软件是否符合商业道德,此次判决将对规范互联网市场的竞争行为起到指导性作用。
“3Q大战”落幕最高法院维持原判去年4月,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一案的一审已经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结束,360败诉,并被判向腾讯赔偿500万元。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是二审判决,也是终审判决。
由于此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起涉及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的二审案件,也因此案涉及的公司名气大、索赔金额高,被称为“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
在该案中,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奇虎公司、奇智公司为达到其商业目的,诱导并提供工具积极帮助用户改变QQ软件的运行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依附QQ软件用户群,并通过对QQ软件及其服务进行贬损的手段来推销、推广360安全卫士,从而增加自己的市场交易机会并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此行为本质上属于不正当地利用他人市场成果、为自己谋取商业机会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腾讯方面对此次判决的回应是,互联网安全软件是新兴领域,用户与软件商信息严重不对称,滥用技术侵害用户与同业权益的现象频发,违规成本比较低,不正当竞争现象比较严重。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二审判决,划清了互联网合法竞争的边界,有利于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我们相信,最高院的本次判决会是一个新起点。
我们也会坚持不懈地努力,推动互联网行业的不断进步。
”360事后虽然表示尊重最高法院的判决,但是在一封致全体中国互联网用户公开信中仍然表示了遗憾:“今天,为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持续创新,为了众多创业者能够继续前行,还是有几句话要说……像腾讯这样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源,使用‘抄袭+捆绑’的手段,挤压创业公司的发展空间,截断创业公司的生存之路,创业公司该怎么办?另外,“我们担心此判决结果将可能会鼓励腾讯进一步滥用市场地位,创业公司的创新动力将会被削弱,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回顾珊瑚虫QQ事件
![回顾珊瑚虫QQ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bdd652ad02de80d4d840fc.png)
回顾珊瑚虫QQ事件2008年08月26日3月20日下午消息,近期引发热议的珊瑚虫版QQ侵权案于今日下午在深圳南山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定被告人陈寿福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
根据深圳南山区法院判决书,法院认定了检察院提供的全部证据,判定被告人陈寿福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同时法院将对陈寿福违法所得总计人民币1172822元予以追缴。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并没有认定陈寿福律师提供的“腾讯公司在官方网站提供珊瑚虫QQ下载”,“腾讯公司邀请陈寿福参加官方QQ新版发布会并征询第三方开发接口意见”等证据,也未对律师的辩护做任何分析解释。
珊瑚虫网站()在判决后更新了首页,列举出相应证据依旧认为陈寿福无罪。
陈寿福律师称将会在法律有效期内直接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腾讯方面表示尊重法院的判决,“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互联网产业非常关键,用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2007年8月16日上午,陈寿福因涉嫌侵权被警方传讯,当日晚上被刑事拘留。
11月20日,陈寿福被移交至检察院,该案件分别于2007年12月19日、24日、2008年3月6日在深圳南山法院经历过一审阶段三次庭审。
(文雄)事件背景:2001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中心老师陈寿福推出珊瑚虫版QQ;2002年11月,陈寿福曾发表声明称将停止更新和传播珊瑚虫版QQ,但2003年后再度开始更新珊瑚虫版QQ;2006年8月20日,腾讯公司对珊瑚虫版QQ的作者陈寿福提起诉讼;2006年1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腾讯公司起诉珊瑚虫版QQ 侵犯著作权胜诉,软件作者陈寿福被判向腾讯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2007年9月8日,深圳电视台播放的《扑火的珊瑚虫》中表明,软件作者陈寿福已被当地公安局羁押;2007年12月19日,珊瑚虫版QQ作者被拘案在深圳南山区法院开庭审理。
腾讯公司的竞争战略分析
![腾讯公司的竞争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8a9690bceb19e8b8f6ba76.png)
腾讯公司的竞争战略分析
黄涛
吉林建筑大学
2016 年 6 月
毕业论文 腾讯公司的竞争战略分析
学
生: 黄 涛
指 导 教 师: 娄 艳 春 讲 师
专
业: 工 商 管 理
所 在 单 位: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答 辩 日 期: 2016 年 6 月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2 第 1 章 绪论.................................................................................................................. 3
2.1.1 腾讯公司简介....................................................................................... 5 2.1.2 腾讯公司的诞生................................................................................... 5 2.1.3 腾讯公司的发展................................................................................... 5 2.2、发展成果....................................................................................................... 6 2.2.1 经营状况............................................................................................... 6 2.2.2 腾讯公司所获荣誉.............................................................................. 7 第 3 章 腾讯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9 3.1 宏观环境分析.................................................................................................. 9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9 3.1.2 经济环境分析....................................................................................... 9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0 3.1.4 技术环境分析..................................................................................... 10 3.2 微观环境分析................................................................................................ 11 3.2.1 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1 3.2.2 竞争环境分析.................................................................................... 13 ............ 14 3.3.1 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 14 3.3.2 竞争对手核心能力分析..................................................................... 15 3.4 外部因素评价表............................................................................................ 16 第 4 章 腾讯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18 4.1 腾讯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效能分析................................................................ 18 4.2 腾讯公司的人力资源分析............................................................................ 20 4.3 公司的财务资源分析.................................................................................... 21 4.4 腾讯公司的企业文化分析........................................................................... 24 4.5 营销能力分析................................................................................................ 25 4.6 内部因素评价................................................................................................ 25 第 5 章 腾讯公司 SWOT 分析矩阵.............................................................................. 27 5.1 优势分析........................................................................................................ 27 5.2 劣势分析........................................................................................................ 28 5.3 机遇分析........................................................................................................ 29 5.4 挑战分析........................................................................................................ 30 5.5 组合分析....................................................................................................... 30
腾讯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腾讯公司竞争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9c510c8762caaedd33d49a.png)
基本竞争战略
• (二)差别化战略 • 腾讯的网络游戏主要的特色在于其数年以来形成的“Q
文化”。这也是其宣传的最大卖点。腾讯致力于为QQ用 户提供一站式的网络生活服务,QQ游戏作为网络娱乐的 重要方式,也是腾讯目前一项主要收入来源。腾讯初期推 出的休闲游戏、棋牌游戏,主要是模仿竞争对手联众,通 过QQ人气取得大量用户后。腾讯推出QQ宠物这个休闲娱 乐产品,推出QQ幻想、QQ三国、QQ音速等独具QQ特色 的游戏,从目前运营的状况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线 人数节节上升,收入也有了稳步增加。
2.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潜入着的威胁增强。特别是基础运营商的加入会对一些通 讯公司带来灭顶之灾。以移动的飞信为例,运营商有更通畅的收费渠道。 3.供应商与买方的议价能力:由于腾讯用户的基数庞大,占有76%的市场份 额,在现有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霸主地位。
4.代替品的威胁:代替品的威胁小。 腾讯不仅有自己的通讯平台而且还有自己独特性 的迷你桌面门户网
• (一)区域一战略——产品开发战略 • 在这个区域,业务具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但是同时内部弱势也很明显。面对着广阔 的潜在市场以及消费者的权利,腾讯的自 主研发及创新的能力还需要提高,引进游 戏的能力也需要加强。开发新的产品,满 足广泛的需求。
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区域二战略
• (二)区域二战略——集中战略 • 腾讯在成立后的数年之内,致力于发展其
⑤ 2008年 腾讯用户达4.3亿。 ⑥ 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腾讯公司宣布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
次突破1亿 腾讯软件。
公司主要业务开始的时间
• 2003年5月份腾讯进军网游(凯旋)。 • 2003年11份腾讯进军门户(迷你桌面门户)。 • 2005年9月份腾讯进军电子商务(拍拍网)。 • 2006年3月份腾讯进军搜索市场(Soso)。 • 2008年6月份腾讯进军社区( SNS即QQ校友)。 • 2008年9月份腾讯进军商务市场(传递文件)。 • 腾讯在2010年7月正式启动QQ团购城市服务。
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
![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23147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d.png)
“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2010年爆发的“3Q大战”可谓中国互联网界的一场运动,永远记录在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上。
一“3Q大战”历程“3Q大战”中的“3”指奇虎公司的360,“Q”指腾讯公司的QQ。
360和QQ都是免费提供客户端的下载和安装,基本上都是免费提供产品和服务,在网民中有不错的口碑。
然而,从2010年9月底开始,两者却发生了一场异常激烈的纠纷,因争斗激烈、场面恢弘而被“誉为”“3Q大战”。
这场“战争”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起。
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隐私保护器,称QQ涉嫌扫描网民电脑隐私文件,腾讯矢口否认。
之前中秋(9月22日)期间,腾讯曾借QQ客户端,强制推送QQ电脑管家,通过后台静默安装的方式,强行装到用户电脑。
10月14日,腾讯起诉360不正当竞争。
10月27日,金山、百度、可牛等5家公司联合发布“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旨在“揭露360的种种恶行,表达坚决反对360不正当竞争的行径”。
第二阶段:争斗。
2010年10月29日,360推出扣扣保镖,具有防止QQ扫描本地文件、拦截QQ弹窗广告、过滤QQ聊天窗口的广告,以及禁用QQ相关软件插件等功能。
当日,腾讯称扣扣保镖为非法外挂,将追究法律责任。
11月2日,360宣布将扣扣保镖源代码交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检测。
11月3日下午6时,腾讯发布《致QQ用户的一封信》,宣布“我们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停止运行QQ软件”。
用户哗然,事件急遽升温。
第三阶段:高潮。
针对QQ的公开信,360发严正声明进行声讨。
2010年11月3日晚,360发布360版Web QQ客户端,然而,客户端推出不到半小时即被腾讯关闭端口而不能访问。
当晚9点,360对扣扣保镖做下线处理,但是360隐私保护器仍可下载。
晚11点,腾讯公布三项和解条件,第一条为“360必须在所有客户端完成对扣扣保镖和恶意污蔑腾讯的隐私保护器的卸载”。
腾讯公司的战略与竞争力分析
![腾讯公司的战略与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5e175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2.png)
腾讯公司的战略与竞争力分析腾讯公司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家巨头企业,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深圳。
该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是“连接一切”,旨在构建一个全球领先的基于互联网的生态系统。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腾讯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广泛的业务和用户群体。
但是,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日益竞争激烈,腾讯公司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本文将从战略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对腾讯公司进行分析。
一、战略分析1、多元化经营腾讯公司是一家拥有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其核心业务包括社交媒体、游戏、金融科技、云计算和广告。
在这些领域,腾讯已经形成了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腾讯公司以其优秀的技术和创新的管理方法,发掘新业务领域,涉足新市场,并通过投资和并购扩大其多元化经营领域。
例如,2017年收购比特币交易平台OKCoin,进一步深入数字货币领域。
腾讯还在智能零售业、物联网领域、教育领域等不断尝试。
2、格局自我调整腾讯公司在互联网曾经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但随着社交媒体公司Facebook公司和 Twitter 的崛起,导致腾讯公司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回应这一挑战,腾讯公司在社交媒体领域推出了WeChat,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并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而后在3G和4G的飞速发展中,腾讯公司依然不断推出创新性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抓住了互联网市场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改变。
3、独立研发和技术创新腾讯公司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注重对技术方面的投入。
腾讯的产品凭借极度的用户及产品体验优化,在市场上极具竞争性。
同时,腾讯投入巨大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并透过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投资,希望构建布局更广泛的无人零售和物流体系。
2017年,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腾讯公司以大量的研究投入和开发,主导区块链技术市场,成为行业领先的企业。
二、竞争力分析1、品牌优势腾讯在国内互联网领域,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3Q之争的启示
![3Q之争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d846f1287c24028915fc32f.png)
3Q之争的启示作者:郭全中来源:《今传媒》2010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026-022010年11月3日,QQ窗口弹出一段通知:“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标志着360和腾讯QQ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随着工信部的介入,双方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
当然,3Q之争是互联网行业这一蓝海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最好注脚,但我们也能从中学习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管理现状,本文不谈谁对谁错,而志在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希望能给予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以一定的启示。
一、新媒体采取的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网络经济有其不同于其它经济的鲜明特点:先期成本很高(或者说沉没成本很高),后期成本较低,逐步为零。
因此,根植于网络经济的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来搭建平台和研发先进的技术来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当用户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每增加一个用户只需要增加一点点设备,而且这种设备的价格也在快速下降,可以说用户的边际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用户数量越多越经济。
正是由于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的显著特点,网络经济可以构建海量的巨型网络平台。
由于网络媒体的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较小,其就可以在基础业务平台方面利用免费的优势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巨型平台。
由于其平台的空间是海量的甚至是无限量的,成本低廉,网络媒体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而且由于其存储空间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具体说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其巨型平台发挥长尾效应,把各种个性化和小众化的用户吸引到巨型平台上来。
网络媒体采取的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用,利用免费优势吸引巨量的用户,进而搭建大型平台进行资源协同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增值业务。
腾讯传读后感
![腾讯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d1b8a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7.png)
腾讯传读后感《腾讯传》是一本讲述腾讯公司发展历程和马化腾个人成长史的传记。
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腾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腾讯和马化腾的成长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和感悟。
首先,腾讯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在创业初期,腾讯曾经因为资金紧张而不得不裁员、压缩开支。
同时,市场上也存在着众多竞争对手,腾讯一度陷入了困境。
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锻炼了马化腾的意志和团队凝聚力,最终带领腾讯走出了困境,实现了快速发展。
这让我深刻领悟到,成功并非易事,需要经历各种挫折和磨难。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勇敢地迎接挑战,不断超越自我。
其次,腾讯的成功离不开创新和变革。
在互联网行业,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化都非常快。
腾讯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
无论是从QQ到微信,还是从游戏到金融科技,腾讯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引领着市场的潮流。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创新精神。
我们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最后,腾讯的成功也离不开其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腾讯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马化腾认为,企业不仅要追求商业利益,更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让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相辅相成。
这种理念让我深感敬佩。
我们应该关注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无论是从环保、教育、扶贫等各个方面入手,还是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都可以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腾讯诉奇虎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广东高院一审判决书
![腾讯诉奇虎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广东高院一审判决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237c54eff9aef8941e0663.png)
(2011)粤高法民三初字第1号发布时间:2013-04-25作者:原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住所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赛格科技园2栋东403号。
法定代表人:马化腾,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邹良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委托代理人:徐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原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住所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高新南一道飞亚达大厦5-10楼。
法定代表人:马化腾,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王琼飞,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委托代理人:朱小荔,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被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D座112室(德胜园区)。
法定代表人:齐向东,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赵烨,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李中圣,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4号兆维大厦4层东侧单元。
法定代表人:曹曙,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朱翼鹏,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职员。
委托代理人:姚彤,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职员。
原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计算机公司)诉被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虎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智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原告于2011年8月19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本案。
被告奇虎公司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对本案管辖权提出异议,本院以(2011)粤高法民三初字第1号民事裁定驳回被告奇虎公司的管辖权异议,被告奇虎公司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以(2012)民三终字第3号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本院的裁定。
本院于2012年8月17日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质证,并于2012年9月18日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原告腾讯公司委托代理人邹良城、徐炎,原告腾讯计算机公司委托代理人王琼飞、朱小荔,被告奇虎公司委托代理人赵烨、李中圣,被告奇智公司委托代理人朱翼鹏、姚彤到庭参加诉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讯的创新之争
毫无疑问,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以及覆盖全面的产品布局,腾讯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世界里数一数二的巨头了。
对比我们生活的世界,比如在学校里,对于那些取得不错成绩的同学,我们似乎会不由自主的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会希望他们能够带动班里总体成绩的进步,或者希望他们能够在其他领域亦能够有更多建树。
因此,对于腾讯这样一个国内互联网巨头公司,我想,这样的心理仍然是存在的。
我们似乎不会简单的满足它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希望它能够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绩。
因此,尽管腾讯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却并没有赢得足够的尊重。
特别是,当人们发现它开发的各个产品,走得几乎都是“抄袭”路线时,自然对腾讯的所作所为抱以强烈的质疑。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关于腾讯创新的话题总能够引起人们热烈讨论的原因。
那么,对于腾讯创新争论的焦点到底在哪里呢?在我看来,对腾讯创新之争,本质上是对“什么是创新”的争论。
无论国家还是在单位、企业中,乃至个人,我们对创新似乎都有很高的要求。
我们国家总是在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一个单位或企业中也总是要求具有创新的产品或工作思路,而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更是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既然,人们如此强调创新,那么创新是什么呢?事实上,在我研究生生涯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导师就给我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的导师强调:的确,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论文写作对创新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假如我们写论文只是为创新而创新的话,就会陷入制造学术垃圾的怪圈,这对自己和学术发展都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而几乎任何创新性的成功几乎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或是研究方法的改进,如前人研究从广州到北京的方法都是步行、骑车,而你提出通过乘坐飞机这种方法也能从广州到达北京,那么这也可看作一种创新,除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外,还有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这里的创新就是说研究一个新的领域,当然前面已提到,大多数这个新的领域仍然是跟过去的研究有一定联系的,完全颠覆式的创新,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非常少见的。
因此,我对创新的认识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创新几乎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
第二个方面:存在完全颠覆式的创新,但比较少见;
第三个方面:我们目前看到的大多数创新,可以认为是渐进式的创新,是基于某个小方面的改进。
如果对比上面三条,可以看到,《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一文中认为的是腾讯没有一款具有腾讯特色的颠覆意义产品,其以往推出的产品走得都是抄袭模仿的道路,这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创新。
而《创新之争:什么是创新?腾讯的创新你了解多少?》一文则认为腾讯获得了400多项专利,推出的产品比以往的产品有很大的改进,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因此作者认为这就是创新。
由此可见,二者对于腾讯是否是一家创新性公司的判断是基于对创新的不同认识,这是造成二者分歧的根本原因。
那么,到底要怎么看待腾讯创新这个问题呢?
我觉得,应该把辩证的去认识这个问题,即综合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的观点:一方面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