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调》教案02

合集下载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教案乐清翁垟一中叶佩薇一、教材分析这是流行于江西赣南地区的小调,原是赣南的一首茶歌,两句体乐段,五声徵调试,歌中贯穿了“”乐汇,节奏富有跳跃感,活泼明快,歌词中还夹着“叽哩咕噜”、“咕咕”等模仿斑鸠叫的衬词,全曲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

此歌曲易学易唱很上口,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难。

而笔者希望利用简单的歌曲教孩子们合唱,于是根据李在惺所编的合唱《斑鸠调》进行了改编,使其成为一首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曲(其中包含齐唱部分、合唱部分以及轮唱部分),用于初中普通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

二、学情分析此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洋溢着活力的人生之春,有强烈的好奇心,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力,并且,这些学生是身处沿海的农村孩子。

编入人音版音乐实验教科书第14册第三单元《长江两岸》的演唱歌曲是江西民歌《十送红军》,欣赏歌曲是《采茶舞曲》、《龙船调》、欣赏乐曲《欢乐歌》,而教授此课内容时正值春季,于是我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的《斑鸠调》替换《十送红军》,这样做也使这个单元民歌的乡土气息更浓,且春意盎然。

三、教学内容分别欣赏《斑鸠调》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童声合唱、花腔女高音演唱等不同版本,根据歌曲的内容以及情绪进行模拟鸟叫声衬词的创编(节奏、衬词、旋律都可以是创作的内容,视课堂具体情况而定)学唱该衬词部分的合唱,完整演唱全曲。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验民歌风格,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培养热爱合唱艺术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以听、唱贯穿课堂始终,给衬词编配节奏或旋律,激发学生探究愿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歌曲内容以及情绪进行衬词部分的创编。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斑鸠调》。

难点:二声部合唱部分。

教学步骤教的活动学的活动理论依据及设计意图①整体感知音乐播放女声独唱《斑鸠调》、童声独唱《斑鸠调》。

仔细聆听音乐,然后谈谈感受并说出这两个音乐资料的异同点。

带着任务在比较中欣赏音乐获得初步体验。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教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对咱们湖南的地方音乐、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不仅学会了演唱《浏阳河》这首全国闻名的湖南民歌,还领略了《洞庭鱼米乡》中高腔山歌的风韵,接下来,我们先重温下《浏阳河》这首歌曲。
2、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和湖南相邻的江西,了解江西的地方音乐。
PPT展示江西风景的图画,对话交流,让学生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引领学生了解江西人文景观。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累计2节
课题
《斑鸠调》
教学目标
1.复习上节课歌曲《浏阳河》。
2.通过听赏与跟唱歌曲《斑鸠调》,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跟唱歌曲《斑鸠调》。
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2.欣赏管弦乐器《看灯》
3.师:什么感受?主奏乐器是?
4.随音乐动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验看灯的快乐、感受生活情趣。
四、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音乐内容。适当渗透情感、思想教育,并布置课后收集自已家乡的民歌唱一唱。
板书
设计
反思
后记
3.介绍江西民歌,感受江西民歌《十送红军》、《映山红》。
4.师:听了几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西民歌后,大家想不想学唱?好,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首具有江西民歌代表性的歌曲《斑鸠调》。
二、学习新课《斑鸠调》
1.欣赏《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歌词有些什么特点?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斑鸠调》-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斑鸠调》-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斑鸠调-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斑鸠调》的歌曲背景和基本信息;
2.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伙伴们协同演唱。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掌握歌曲中各个音符的发音;
3.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协调自己和伙伴们的节奏;
2.熟悉歌曲的发音和歌词。

教学过程
1. 环节一:引入
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乡和大自然的景象,然后引出《斑鸠调》这首歌曲,讲述这首歌曲的背景,例如:歌曲讲述的是斑鸠鸟的叫声,叮咚作响,清脆悠扬,刻画出了美丽的山水景象,是一首充满生命的歌曲。

2. 环节二:学习歌曲
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唱歌曲,首先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然后再教学生发音和歌词。

3. 环节三:团队合作
让学生分成小组,由每组的一名学生作为领唱,其他学生跟唱。

在领唱的指引下,让学生协作演唱歌曲,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4. 环节四:创意展示
让学生自由发挥,选定自己最喜欢的表现方式,例如:舞蹈、朗诵、画画等,将歌曲和表现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一份创意展示。

教学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斑鸠调》这首歌曲的歌曲背景和基本信息,并学习了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在团队合作环节中,学生们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体验到了团队共同努力带来的成果。

在创意展示环节中,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创意,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们更加热爱音乐,享受到了表演的快乐。

大班上册音乐教案斑鸠调

大班上册音乐教案斑鸠调

大班上册音乐教案——斑鸠调一、前言音乐启蒙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开拓他们的音乐知识和创造力。

在大班上册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选择一首适合幼儿学习的民歌——“斑鸠调”,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从中领略到音乐的魅力。

二、目标与要求1. 目标•能够较准确地模仿“斑鸠调”的曲调;•能够理解“斑鸠调”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够通过乐器伴奏、舞蹈等形式,进行活动表演;•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2. 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熟练地演奏“斑鸠调”;•为了让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故教学过程中不强求幼儿唱得完全正确;•活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每位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

三、教学过程1. 歌曲导入首先,我们可以播放一段“斑鸠调”的曲子,帮助幼儿了解这首歌曲的大致曲调,并在播放时让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活动身体。

2. 曲调模仿接下来,教师可以跟着乐器模仿歌曲的曲调,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模仿。

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可以手抱假琴,跟着曲调拉一遍,让幼儿跟着一起默奏。

3. 歌曲讲解在幼儿对歌曲的曲调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对歌曲进行更为深入的讲解,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的内容。

在讲解中,老师可以用简单轻松的语言,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涵。

4. 歌曲合唱在幼儿对歌曲的补充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幼儿一起合唱。

在歌曲合唱中,老师可以首先给幼儿示范一遍,然后再让幼儿跟唱。

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和合唱精神,可以在全班学唱时,跳着合唱动作,也可以将“斑鸠调”与其他音乐结合起来,如舞蹈、打击乐等。

5. 歌曲伴奏在教学“斑鸠调”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各种乐器的演奏,为歌曲增添不同的乐章。

在歌曲伴奏过程中,老师不仅可以选择传统的西洋乐器,也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如唢呐、二胡等。

6. 歌曲表演在学习歌曲“斑鸠调”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通过表演等形式,更加深刻地感受“斑鸠调”的内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课 歌曲 《斑鸠调》|花城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课 歌曲 《斑鸠调》|花城版

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花城版六年级上册
《斑鸠调》

(呀荷嗨等)
什么词?
3、打节奏(二
八节奏、四个
十六节奏、小
附点节奏)随

4、加入音高
旋律
5、用“咕”演

6、加入“布谷
鸟”的部分
7、教学难句,
并加入柯伊达
手势
8、师生演唱
第二部分
9、第三部分
学习,高声部
旋律教唱
3、模仿老师打的
节奏
4、模唱老师唱的
旋律
5、跟教师演唱旋
律“咕”
6、分声部演唱
7、回顾柯伊达手
势,学习歌曲难句
8、师生演唱第二
部分
9、聆听第三部分
二声部演唱的效
果,并学唱高声部
旋律
多媒体
课件
钢琴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握问答乐句
3、感受回
声、轮奏
4、感受旋
律,加大难

5、学习第
二段
6、斑鸠、布
谷鸟对唱
7、提高学
生学习合唱
的兴趣
8、找找学生
还没能把握
的乐句
9、提高学生
聆听的能
力,学会感
受聆听低声
部旋律。

拓同学们,课后
学习第三段的
课后作业钢琴教师评价自由学习
了解低声部
设计时间:2018 年11 月。

6《斑鸠调》(教案)

6《斑鸠调》(教案)

6《斑鸠调》(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斑鸠调》产生兴趣。

让学生了解《斑鸠调》的背景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播放《斑鸠调》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向学生介绍《斑鸠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斑鸠调》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音频播放、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音乐理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这些音乐元素应用于《斑鸠调》。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旋律练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斑鸠调》的旋律。

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3.2 教学内容:教授《斑鸠调》的旋律,并进行示范。

分组让学生进行旋律练习,互相指导和纠正。

3.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节奏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斑鸠调》的节奏。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4.2 教学内容:教授《斑鸠调》的节奏,并进行示范。

分组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互相指导和纠正。

4.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综合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旋律和节奏结合起来,完整演奏《斑鸠调》。

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斑鸠调》。

让每个小组分别练习,并将各部分合并在一起进行演奏。

5.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练习、合并演奏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音乐欣赏与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让学生深入理解《斑鸠调》的音乐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6.2 教学内容:欣赏不同版本的《斑鸠调》,比较它们的差异。

分析《斑鸠调》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探讨《斑鸠调》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6.3 教学方法:采用音频播放、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完整版)《斑鸠调》教案.docx

(完整版)《斑鸠调》教案.docx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具准备及手段一、教学。

二、情境。

1、入。

《斑鸠调》共 1课时课型新授第 1课时1、指学生用富有性的声音、愉快活的情演唱歌曲《斑》。

2、通本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江西音知,激学生江西的之情。

3、使学生了解“灯歌” 种歌舞形式,并能随模一“灯歌会”。

1、学唱歌曲《斑》。

2、感受、体江西民歌——“灯歌”的音格及特点。

件、琴、扇子。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环节及预设师生活动:我在正在什么季?:春天的景色是怎的?(待学生完之后,件出示春天景色的画面):春天到来的心情是怎的?:同学知道有关春天的成?来一?(春暖花开、春光无限、春光明媚、春暖花开、花香):得真好,春天有花香、有,在我一起来看看,个春天里有些什么声音呢?2、范唱歌曲《斑》。

:歌曲中有什么物的叫声呢?生:斑、蛤蟆:首歌曲情怎?生:快、活的⋯⋯:演唱首歌曲的演唱者声音有什么特点呢?我再来听听看?3、复听歌曲《斑》(明亮、清澈):下面就我也用明亮、清澈的声音来学学首歌曲吧!三、学唱江西民歌。

1、教分句教唱《斑》:同学看看首歌的歌有什么特点?:括号里面的叫什么?:歌曲中都有哪些?:你得他都有什么作用?:我常用的都有哪些?(啊、哎、吧、啦、得等)2、再次教唱歌曲,注意有地方的理。

3、跟琴听唱。

下滑音的解和演唱理。

4、学生唱唱《斑》。

(教听,学生演唱点)5、解决演唱点。

:同学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生:答式演唱6、生答式完整演唱歌曲《斑》。

7、学生答式完整演唱歌曲《斑》。

(分唱、男女唱):同学唱得真棒,是一首郁的地方特色歌曲,那你知道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生:⋯⋯(学生介江西人文、景色)四、感受江西民歌。

听江西歌曲——《斑》。

(件播放歌曲):听完歌曲,你眼前勾画出一幅怎的画面?生:⋯⋯五、体、升。

:江西民歌形式多种多,同学想想看,我今天学唱的《斑》适合在什么合演唱呢?生:富有的气氛的。

六、堂小。

:江西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民歌、更孕育了勤淳朴的人民。

《斑鸠调》示范教案

《斑鸠调》示范教案

《斑鸠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斑鸠调》,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等地区的音乐艺术作品。

2.感受欢快活跃的音乐风格和江西民歌的地方特色。

3.感受歌曲中衬词的乐趣,能够尝试演唱衬词。

教学重难点1.学习演唱《斑鸠调》,认识并了解我国赣南等地区的音乐艺术作品。

2.感受欢快活跃的音乐风格和江西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斑鸠调》,谈谈你对江西民歌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乐曲欣赏与简单讨论,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1.江西民歌江西,这块热情的红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江西的民歌全国闻名、类繁多,根据赣南赣北地域、种文化、风俗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歌形式。

1江西民歌的特点江西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情感真挚的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作者有初步认识,了解音乐知识,为乐曲学习做铺垫。

2.了解江西汉族民歌种类。

江西汉族民歌的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六大类。

号子产生于生产劳动过程,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号子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一领众和的多人唱,它们都与劳动的力度的强弱、动作的快慢相关联。

劳动号子大都生活气息浓厚,节奏铿锵,音调粗犷,气势豪迈。

江西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自由地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极为普遍的歌曲。

山歌一般多数是独唱和对唱,也有一领众和等形式。

江西山歌根据音乐风格和歌唱特点可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两种。

高腔山歌一般起调较高,句幅较宽,拖腔较长,多用真假嗓音结合歌唱,旋律高亢激越,感情奔放,润腔华丽。

平腔山歌多用真声演唱,曲调平稳,拖腔较短,感情细腻,优美抒情。

小调是江西流传较广的民歌体裁。

里巷歌谣,其言类多男女情事,如一歌云: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姊妹双双采,明年姊妹适谁家”。

小调大抵可分两类:乡俚小调与城市小调。

江西灯歌是载歌载舞的民歌体裁,有节庆歌舞曲或在某种民俗活动中演唱的歌曲。

传统民间习俗的集中体现是所谓“花灯会”,这在江西各地都非常盛行。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八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八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八单元斑鸠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斑鸠调》是一首具有江南特色的民歌,收录在苏少版音乐五下第八单元。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斑鸠的形象和习性,歌词优美、旋律清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同时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演唱、欣赏和理解上仍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演唱《斑鸠调》,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

2.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曲的情感。

3.学会用适当的演唱技巧表现歌曲的特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意义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歌唱技巧。

4.互动法: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歌唱表演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

3.乐谱:提供歌词和简谱,方便学生学习。

4.教学用具:黑板、粉笔、钢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斑鸠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然后展示斑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斑鸠调》,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然后介绍歌曲的背景、歌词意义和演唱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分组进行歌唱表演,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再次演唱,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为歌曲编创新的表演动作。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教案

斑鸠调一、展示一幅瀑布画面朗诵《望庐山瀑布水》请学生介绍江西人文,景色依据课标中的音乐是人文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理念。

体现人文、学科的交叉,使学生加深对江西的了解。

二、播放歌曲1、《江西是个好地方》2、《请茶歌》3、《斑鸠调》提问:歌曲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曲中有哪几种动物在歌唱春天?你们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模仿动物叫声和动作。

体现课标内容弘扬民族音乐,通过欣赏几首江西民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江西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斑鸠调》随音乐唱出动物的叫声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提前感受歌曲的难点,为解决演唱难点奠定基础。

2、请学生自由分组互相演唱并讨论歌曲的音乐特征:节奏、旋律、歌词、演唱形式3、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唱一遍询问学生哪一句最难演唱为什么难唱?演唱第一段。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注意倾听,发现学生的演唱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找出学习难点。

4、出示难点旋律1)、范唱难点旋律2)、指导学生边唱边按旋律的高低用手指画出旋律线3)、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4)、师与个别学生对答演唱难点部分5)、教师伴奏难点部分5、跟伴奏音乐演唱分组对唱男女声对唱。

完整演唱歌曲,运用各种形式的对唱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四、拓展1、提问:《斑鸠调》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唱介绍“灯歌”赣南采茶戏录像片段及赣南采茶戏曲牌新唱《斑鸠调》2、师示范舞蹈动作,请男女各一位同学学做矮子步、扇子花放《斑鸠调》舞蹈录相观看典型的舞蹈动作。

学做舞蹈动作。

跟音乐做舞蹈动作3、引出“灯歌”知识点教师伴奏《斑鸠调》第一段指导学生模拟一场“灯歌会”男女生面对面,边歌边舞。

男生提问并做矮子步,女生回答做扇子花。

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课堂上“动”起来。

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全身动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教师小结演唱《江西是个好地方》离开教室总结与提升,在音乐声中结束,将情感升华,深化主题,体现课堂的情感目标。

幼儿园斑鸠调音乐教案模板

幼儿园斑鸠调音乐教案模板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斑鸠调音乐活动二、活动目标:1. 通过学习《斑鸠调》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提高幼儿的演唱技巧。

3. 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1. 音乐课件:《斑鸠调》歌曲音频、歌词、乐谱。

2. 教学工具:电子琴、音乐挂图、打击乐器等。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布置有适合幼儿活动的音乐角。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斑鸠调》歌曲,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引导幼儿模仿歌曲中的动物叫声,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二)学习歌曲1. 教师范唱《斑鸠调》,让幼儿跟唱,并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3. 教师教授歌曲中的节奏型,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拍手练习。

4.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中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升降音和滑音。

(三)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熟悉歌曲。

2.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

3.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打击乐器伴奏,让幼儿体验音乐与打击乐的结合。

(四)总结与展示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展示本次活动成果。

五、活动反思:1. 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演唱技巧,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歌曲的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演唱过程中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斑鸠调欣赏教案

斑鸠调欣赏教案

《斑鸠调》欣赏教案年级:初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民歌《斑鸠调》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在欣赏中,以听觉为先导,以动觉为切入口,使学生在欣赏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3、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调动学生分析、联想、创作的热情,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教学过程:(一)欣赏民歌《斑鸠调》,初步感受歌曲中春天的意境。

在富有跳跃感的歌声中寻找春天的气息。

(二)作品分析1、体裁形式通过复习民歌体裁:号子、山歌、小调。

分析《斑鸠调》是江西地区流行的小调,五声徵调式。

2、歌词分析歌词创作上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词性,增添了歌曲的趣味性,使歌曲更加生动形象。

如:拟人:桃花笑动词:叫、听、飞、开、采、插等象声词:叽哩咕噜、咕咕、哥咯啯啯衬词:呀哈咳、里格、咧、哟哈咳等3、节奏分析①歌曲将各种不同的音符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为了使歌曲增加跳跃感,旋律中多处出现了连续十六分音符组合的节奏。

×××××××|×××××|××××××××|×××××|②用击掌、拍腿、拍肩的简易律动、击拍歌典中不同的节奏,感受一下歌曲中欢快的节奏效果。

十六分音符组合群要拍得均匀、平衡。

a.×××××××|×××××|××××××××|×××××|0↑↑0 0↑↑前半拍击掌,后半拍拍腿。

(如此反复)b.×××××××|×××××|××××××××|×××××|(三)复听《斑鸠调》,进一步感受迷人的春天。

湘艺版小学音乐13斑鸠调教案

湘艺版小学音乐13斑鸠调教案

湘艺版小学音乐13斑鸠调教案斑鸠调教案(湘艺版小学音乐1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斑鸠调的特点和演唱方法。

2.技能与能力: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斑鸠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斑鸠调的特点和演唱方法。

2.斑鸠调的曲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斑鸠的叫声,激发学生对斑鸠调的兴趣,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学习斑鸠调的特点和演唱方法(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斑鸠的叫声和飞行动作,让学生感受斑鸠调的特点,通过唱“噢呜噢呜噢呜”等动作、音符上升下降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斑鸠调的演唱方法。

3.学习斑鸠调的曲调(30分钟)教师分段教学斑鸠调的曲调,带领学生跟着唱,逐渐熟悉整首曲调。

先教唱前两句,然后再教唱后两句,最后整合前后四句。

4.听、评、判(15分钟)播放优秀的斑鸠调演唱录音,让学生听后评判,表演态度端正、音质纯净的可以给予表扬,有失音、音准不准确的可以给予指导。

5.实践与测试(15分钟)分小组进行斑鸠调的练习,每个小组安排一位学生担任领唱,其他同学担任合唱。

通过小组演唱来检验学生对斑鸠调的掌握程度。

6.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回答:学习了斑鸠调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学会了斑鸠调后,你有什么感受?四、教学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斑鸠调的特点和演唱方法,学会了斑鸠调的曲调。

通过听、评、判和实践与测试的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斑鸠调的表演要点,并在小组演唱中得到实践锻炼。

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听、评、判的环节,激发学生对斑鸠调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小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音乐表演能力。

但在实践与测试环节时间较短,可以适当延长时间给学生展示表演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练习和演唱水平。

《斑鸠调》教案2

《斑鸠调》教案2

《斑鸠调》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

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画,对话交流,让学生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

2.引领学生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介绍江西人文景观。

3.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请茶歌》、《江西是个好地方》。

4.聆听歌曲《斑鸠调》,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歌《斑鸠调》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

(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6.疑难解答:师: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最难唱?为什么难唱?(1)板书出示:“叽哩咕噜”的乐句。

(2)指导学生边唱边用手指画出旋律线。

(3)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

(解决难点问题)7.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

(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8.完整地随琴声演唱全曲。

三、歌曲巩固与处理:1.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1)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

(2)学生分组分句演唱。

(3)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

(4)男、女生分段练习。

(演唱时,教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尽可能的与歌曲风格相一致)(5)有表情地完整地随伴奏演唱《斑鸠调》。

四、小结:1.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音乐内容。

适当渗透情感、思想教育,并布置课后收集自己家乡的民歌唱一唱。

2.全体师生再次唱起《斑鸠调》。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6课歌曲《斑鸠调》-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6课歌曲《斑鸠调》-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6课歌曲《斑鸠调》-教案一. 教材分析《斑鸠调》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广东民乐,以斑鸠的叫声为灵感创作而成。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表现了大自然和谐美好的景象。

这首歌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部分民间音乐。

但他们对于广东民乐的特点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歌曲中的方言词汇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解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广东民乐《斑鸠调》,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2.学生能够用普通话和方言演唱歌曲,体会方言在音乐中的运用。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粤语方言的掌握和运用。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把握。

3.学生对于广东民乐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特点和方言词汇的含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斑鸠调》的乐谱和音频资料。

2.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介绍广东民乐的特点和背景。

3.准备方言词汇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斑鸠调》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广东民乐的独特韵味。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方言词汇的含义。

同时,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期间,教师可运用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余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然后,教师总结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斑鸠调-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斑鸠调-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斑鸠调-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针对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的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斑鸠调的演奏技巧,并使学生理解该调的音乐意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斑鸠调的音乐特点,能够辨别斑鸠调与其他音乐调式的区别。

2.掌握斑鸠调的演奏技巧,通过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并分析斑鸠调的音乐作品。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2.提前准备好斑鸠调的乐曲,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演奏训练。

3.2 教学内容1.介绍斑鸠调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斑鸠调的音乐特点、演奏技巧和历史渊源,使学生对斑鸠调的音乐有初步的了解。

2.斑鸠调演奏技巧的训练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带领学生学习斑鸠调的演奏技巧,如吹奏技巧、节奏掌握等。

3.实际演奏训练教师分发乐器,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演奏训练,通过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斑鸠调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斑鸠调的音乐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斑鸠调的音乐特点和音乐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3 课后作业1.听取斑鸠调音乐作品,并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2.完成斑鸠调演奏的练习和作业。

四、教学效果与评估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演奏训练和音乐欣赏学习斑鸠调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特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听取学生演奏、评估学生的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斑鸠调》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斑鸠调》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斑鸠调》教案一. 教材分析《斑鸠调》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面。

歌曲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节奏变化丰富,富有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具有较强的感知力和表现力。

然而,在欣赏和演唱民族音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斑鸠调》的背景及民族音乐特点,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会演唱《斑鸠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斑鸠调》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能够分析和欣赏民族音乐。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分析、演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斑鸠调》的音频、视频、乐谱等。

2.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教学素材:有关民族音乐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斑鸠调》的音频、视频和乐谱,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的特点。

同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斑鸠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在示范过程中,注意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斑鸠调》,教师逐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对于难点部分,可以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斑鸠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歌曲添加适当的动作。

大学声乐课%3c斑鸠调》声乐教案

大学声乐课%3c斑鸠调》声乐教案

课程主题: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作品分析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声乐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斑鸠调》的基本演唱技巧,包括呼吸、发声、咬字等;2. 培养学生对民族声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斑鸠调》歌曲背景及艺术特点;2. 声乐发声技巧训练;3. 《斑鸠调》演唱技巧分析;4. 《斑鸠调》演唱实践。

教学重点:1. 《斑鸠调》演唱技巧的掌握;2. 民族声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情感表达;2. 声乐技巧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发声原理、呼吸技巧、咬字技巧等;2. 示范法:教师演唱《斑鸠调》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斑鸠调》的艺术特点、演唱技巧进行讨论;4.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斑鸠调》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2. 介绍《斑鸠调》的背景及艺术特点。

二、声乐发声技巧训练1. 讲解声乐发声原理,强调气息控制、共鸣运用等;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发声练习,巩固发声技巧。

三、《斑鸠调》演唱技巧分析1. 分析《斑鸠调》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2. 讲解演唱《斑鸠调》时的呼吸、咬字、情感表达等技巧。

四、分组演唱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斑鸠调》演唱练习;2.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演唱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斑鸠调》演唱技巧;2. 学生分组演唱《斑鸠调》,教师点评。

二、深入讲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情感表达1. 分析《斑鸠调》中的情感变化;2. 讲解如何在演唱中表达情感。

三、巩固发声技巧1. 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巩固发声技巧;2. 教师点评,指出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 教师点评,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斑鸠调》的技巧掌握程度;2. 学生对民族声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鸠调》教案
活动目标:
、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初步了解歌曲的相关背景知识。

、感受歌曲中衬词的乐趣,能够尝试演唱衬词。

、感受欢快活跃的音乐风格和江西民歌的地方特色。

、学习合拍地跟着歌曲进行舞蹈。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等。

活动过程:
、激发学生欣赏歌曲的兴趣。

教师:请你们听音乐,告诉我这是什么声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的叫声吗?
请学生互相模仿斑鸠的声音。

教师请学生间互相模仿斑鸠的知识。

(让学生知道原来斑鸠是在春天出现的鸟。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关于斑鸠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独特的地方特色,理解歌词内容。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
(斑鸠叫了,表示春天要来到了。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人们欢快喜悦,载歌载舞来欢迎春天的到来,所以《斑鸠调》给人的感觉是欢快活跃的。


、请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词中独有的方言特色。

你觉得这首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歌词的内容:春天马格叫——春天里什么叫的意思。

(帮助学生分析衬词:歌曲中还有很多“哟嗬嘿”、“里格”、“咿呀咿子哟”这样的词,这些都是出这首歌的地方的人,在唱歌的时候习惯加上的一些词,有了这些词,就让人感觉到很有趣。


、再次播放歌曲,鼓励学生尝试跟着演唱衬词部分,感受衬词的乐趣。

、请学生随音乐表演舞蹈。

听到这首歌,你们想跳舞吗?现在我们一起来随着旋律跳一遍吧!
、播放歌曲,进行完整的舞蹈。

、评价学生上课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