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工程专项建设指挥部暨空间基础科学研究中心介绍及岗位需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科学工程专项建设指挥部暨空间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简介

2014年,我校被国家发改委正式确认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牵头建设单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而投资建设,在长期运行中,为科技界和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科学技术研究设施,简称“大科学工程”。“大科学工程”是支撑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研究设施,具有长久科学寿命,其本质要求开放共享,而不是某个研究机构的专用设施。我校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的目标是:探索在空间环境下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新现象和新规律;揭示空间环境因素作用下物质结构演化的基本规律和各种环境耦合效应的物理本质;健全材料/器件空间服役行为的理论分析方法和评价体系;实现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与航天材料/器件的自主可控;引领国际空间科学与航天技术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将构建国际领先水平的、具备高时空分辨率的原位/半原位动态分析手段的空间综合环境模拟平台;形成国际领先的空间环境及其与物质作用科学的研究条件和能力,支撑我国空间基础科学研究和航天技术的原始创新水平的提升;填补我国在大型空间综合环境模拟设施、综合性空间环境与物质相互作用科学研究平台的空白;将带动飞行器设计、材料、力学、控制、微电子、光学、能源、生命、食品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为配合“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发展建设,学校于2014年11月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大科学工程专项建设指挥部暨空间基础科学研究中心”(下称“指挥部(中心)”),指挥部(中心)定位于大科学工程建设和运行的“执行中枢”、学校基础研究转型升级的“战略平台”

和学校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基地”,主要研究系统有:空间综合环境研究系统;微观机理分析系统;等离子体科学研究系统;弱磁/零磁环境系统;生命科学研究系统;离子加速器系统。

二、大科学工程专项建设指挥部暨空间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岗位需求

为了将该中心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的基地,特面向校内诚聘从事下列各系统建设与相关领域研究的各类人才。

1. 空间综合环境研究系统

空间综合环境研究系统作为装置的核心部分,能够模拟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空间单因素和空间综合环境,并要求引入必要的先进科学分析手段,可实现对材料和器件空间环境效应的研究。

主要工作任务与研究内容

①开展功能材料辐射损伤行为与机理基础研究,特别是研究有机材料辐射损伤结构表征、损伤量化预测模型与服役行为评价技术研究;针对综合环境模拟设备,开展原位(XRD、红外、拉曼光谱等)测试技术研究;开展高分子材料空间综合环境损伤防护技术研究。

②开展空间环境效应计算与仿真研究;开展空间材料与器件空间环境效应基础数据库与评价技术开发;开展飞行器服役环境模型与效应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

③开展宇宙尘埃探测、尘埃行为与演化研究;开展空间粉尘高速撞击效应与损伤行为研究;针对空间粉尘高速撞击效应的模拟技术、设备与科学研究设施的设计。

④开展航天器羽流效应、羽流污染和分子污染效应计算机仿真研究;开展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开展航天器材料污染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开展羽流与分子污染环境模拟技术、效应分析技术设计与研究。

⑤微米/亚微米级空间尘埃迁移理论研究与测量技术研究;尘埃粒子离散元数值仿真;负责月球与行星尘埃科学研究系统中PIV粒子成像仪、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等测量仪器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二次开发应用。

⑥空间粉尘充放电与电荷测量技术研究;微米/亚微米级粉尘静电粘附与除尘机理研究;原子力显微镜力学或电学测量技术研究。

⑦质子/重离子与材料/器件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计算;多功能离子束激发物质分析探测系统设计及其探测器研制;离子束辐照效应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的研制。

⑧电子元器件辐射效应(单粒子效应、总剂量效应、位移效应和低剂量率效应等)微观机理与评价技术研究;元器件/芯片/系统的抗辐射加固理论与设计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的辐照损伤行为与微观机理;元器件辐射效应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影响机制;不同粒子辐照损伤效应的等效性理论与评价技术研究。

2. 微观机理分析系统

微观机理分析系统包括离子束辐照电子显微分析平台和空间综合环境表面效应研究平台,可在空间环境作用下进行各种原位/半原位的物质结构分析,能够在原子分子等微观层次获取材料结构与性能演化的实时动态信息,揭示材料和器件空间环境效应的本质。

主要工作任务与研究内容

①空间综合环境表面效应研究平台:本平台包括MBE、PLD、Laser-MBE、ALD/CVD和磁控溅射等多种薄膜制备手段,ARPES、LT-STM、LEEM/PEEM、NAP-XPS、NAP-STM/AFM、Nano-SAM、E-SEM等多种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分析手段和Nanoprobe、MultiScan 等集成分析平台。

系统建设任务:参与超高真空互联系统建设方案的讨论与设计,

完成所负责的相关实验舱室的技术参数论证与工程设计;完成相关仪器设备的产品调研,确定供货厂家;负责相关实验舱室的系统搭建与运行维护。

科学研究任务:基于自旋电子学应用的磁性纳米材料、纳米结构与低维量子器件的制作与电磁输运特性研究;基于拓扑绝缘体、氧化物界面的二维电子气系统等强关联电子体系的表面物理特性研究;基于气体和有机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脱附和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表面化学特性研究;极端环境作用下功能材料表面与界面特性研究。

招聘要求:要求应聘者在表面物理、表面化学领域有多年科研经历,熟悉超高真空的获得、检测与应用技术,对于上述表面分析设备有实际操作经验,英语听说能力较强。熟悉多种表面分析设备并具有实际真空互联系统搭建经验者优先。

②离子束辐照原位电子显微分析平台:本平台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离子束辐照系统的集成,构建原位离子辐照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位离子辐照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分析平台。

系统建设任务:参与离子辐照原位透射电镜和原位扫描电镜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确定离子辐照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离子源的各技术参数与要求,承担离子辐照原位透射电镜或离子辐照扫描电镜系统的搭建和运行维护任务。

科学研究任务:离子束辐照作用下材料与器件微观组织演化过程的原位观察与机理分析;航天材料与器件在离子辐照条件下,与温度、载荷、气氛及电磁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微观结构演化规律及机制研究;纳米材料及纳米结构在离子辐照、温度和气氛共同作用下的晶体生长和低维特性的原位观察与分析;材料的离子注入机制研究;核工业中的辐照效应和辐照损伤原位研究。

招聘要求:要求应聘者的专业背景为物理、化学、核物理、核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