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敕勒歌》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
全文共八句,描绘了敕勒川的壮丽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
详细内容包括:1. 生字词: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 课文朗读与解析。
3. 课文背景及文化内涵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草原的壮美。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了解敕勒歌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与解析,体会课文表达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大草原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2. 课题揭示:让学生齐读课题,了解课文背景。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4. 课文朗读与解析: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逐句解析。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大草原,激发想象力。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分析其表达手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编写一段描绘自然景色的话。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敕勒歌2. 生字词: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 课文重点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绘大自然景色的话。
示例答案:夏日阳光照耀着大地,绿草如茵,鲜花盛开。
天空湛蓝,白云飘荡,蝴蝶翩翩起舞。
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进行欣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大草原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生字词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感悟、理解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
具体章节为:《敕勒歌》全诗。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敕勒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敕勒、川、瀚海、阑干、凝、眦等。
3. 了解《敕勒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读与感悟;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敕勒民族的生活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a. 出示敕勒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敕勒歌》。
a.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b. 学生自读,教师指导。
3. 理解诗歌:通过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b. 结合图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
4.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a.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b. 学生自读,教师指导。
c. 学生书写,教师评价。
5. 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a.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b. 教师评讲,学生改正。
六、板书设计1. 《敕勒歌》2. 内容:敕勒川、瀚海、阑干、凝、眦等生字词;诗歌结构;敕勒民族的豪情壮志。
七、作业设计a. 抄写《敕勒歌》全诗。
c. 根据诗歌内容,画出敕勒川的景象。
2. 答案:a. 抄写《敕勒歌》全诗略。
b. 敕勒: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川:平原;瀚海:沙漠;阑干:横木;凝:注视;眦:眼角。
c. 画图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在生字词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掌握不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朴素,风格的雄浑豪放。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2.体会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悟意,启发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蓝天以其辽阔深邃使人向往,高山以其巍峨雄伟令人震撼,大海以其宽容恒久给人启迪,美丽的草原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北朝民歌——《敕勒川》,感受草原的魅力。
二、简介《敕勒歌》的文学常识《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
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
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1.请学生借助注释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朗读,理解诗意。
2.检查;①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敕勒(chì lè)穹庐(qióng)见牛羊(xiàn)天似(sì)笼盖(lǒng)②说说对句意的理解。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了正在吃草的肥硕的牛羊。
强调:见,通“现”,显现,四、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草原的辽阔富饶,体会情感。
1.通过读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一、敕勒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敕勒歌的基本情节和内容;•学习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感情,并能够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敕勒歌中的意象和感情;•学习朗读敕勒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敕勒歌部分的教案;•大班装饰画板;•音频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敕勒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敕勒歌(15分钟)•齐读敕勒歌,让学生熟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分段朗读,学生进行跟读,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分组合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分析敕勒歌(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敕勒歌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创作活动(2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敕勒歌的情感,自由发挥进行创作活动。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或是画出与敕勒歌相关的图片。
5. 练习和评价(15分钟)•学生进行朗读练习,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敕勒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发音和语调还不够准确,对于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还有欠缺。
下节课,我将加大针对这些问题的训练和指导。
同时,创作活动可以更加灵活多样,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性的发挥空间。
《敕勒歌》教学反思
《敕勒歌》教学反思《敕勒歌》教学反思一、引言《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描绘了北方草原壮丽的风光和敕勒族人民的生活。
本文将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背诵《敕勒歌》,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的意境。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大意等基础知识。
2.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想象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敕勒歌》。
2. 讲授新课: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作者、大意等基础知识。
教师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背诵诗歌,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
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画一幅画,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草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背诵诗歌,给家长讲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敕勒歌教学反思
敕勒歌教学反思《敕勒歌》教学反思一、引言《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描绘了北方草原壮丽的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敕勒歌》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背诵《敕勒歌》,理解诗歌的大意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北方草原的壮丽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北方草原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倾听和评价。
3. 讲解诗歌(1)介绍诗歌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2)逐句讲解诗歌的大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北方草原的壮丽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4. 讨论诗歌(1)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描绘的北方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让学生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5. 背诵诗歌(1)让学生自由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作者、背景、大意、意境和情感等。
(2)强调诗歌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7. 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敕勒歌》给家长听。
(2)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北方草原的诗歌,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教学反思1. 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敕勒歌》教学反思
《敕勒歌》教学反思《敕勒歌》教学反思《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描绘了北方草原壮丽的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雄浑开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他们感受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分析等方式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让他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是《敕勒歌》这首诗歌,这首诗歌描绘了北方草原壮丽的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他们感受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让他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想象法、分析法等。
通过讲授法,我向学生介绍了诗歌的背景、作者、主题等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讨论法,我引导学生围绕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通过朗读法,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想象法,我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通过分析法,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中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的组织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注重教学过程的组织,让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自然。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导入活动,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然后,我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想象法、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诗歌。
部编版语文二上《敕勒歌》教学反思
《敕勒歌》教学反思一《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歌,本节教案我精心组织,认真搜集资料,经过多次思考,最后制定了本教学设计及配套课件。
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既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成功的地方1.导入设计较好,我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入新课,学生从画面上先感受草原的辽阔壮丽,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走进课文。
2.拓展较好。
由敕勒人热爱自己的家园,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在此,我设计“家乡园”图片展,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家乡的风景。
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3.问题设计合理。
关于诗歌中为什么选穹庐比喻天空,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设计介绍敕勒族的特点,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很好的理解了这个问题。
二、失败的地方1.朗读环节,学生读的太少,虽然进行了指导,但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大部分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之后,我应再设计一个环节,让男女生PK朗读比赛。
2.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3.知识把握还不全面,很多预设的知识没有及时展示出来,而且语言组织不到位。
《敕勒歌》教学反思二《敕勒歌》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描绘了一幅辽阔、富饶而壮美的草原画卷,表现了阴山一带祖国山川的美丽景色。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有关大草原的课件,给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
在理解诗歌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理解诗歌的一般方法,放手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结合图画等方法,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之后,学生相互质疑,合作探究,相互解答。
在朗读课文时,我同样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感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后升华感情,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
《敕勒歌》教学反思三结课时,看到学生脸上那一缕庄严肃穆的神情,我知道,这堂课是成功的。
成功的原因有三:首先,这堂课充分考虑了我班学生的学情。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精彩教案+课后反思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精彩教案+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敕勒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诗歌鉴赏。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敕勒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律美。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了解敕勒民族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民族团结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解析。
难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学生集体朗读《敕勒歌》,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课文,理解诗歌意境。
5.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词的用法,结合实际语境进行示范。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韵律、意境等方面欣赏《敕勒歌》。
六、板书设计1. 《敕勒歌》2. 生字词:天空、草原、苍苍、茫茫、见牛羊、雄壮、勇敢3. 课文解析:逐句解析诗歌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述大自然风光的短文。
答案示例:天空湛蓝,草原辽阔,苍苍茫茫。
牛羊悠闲地在草原上吃草,阳光洒在它们身上,显得格外温暖。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雄壮。
2. 作业题目:请简述《敕勒歌》所表现的民族团结精神。
答案示例:《敕勒歌》描绘了敕勒民族在大草原上勇敢生活、团结互助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热爱大自然、捍卫家园的英勇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加强巩固练习。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中第二首古诗。
本单元围绕“想象”为主题进行编排,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利用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画面,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针对这一理念,本设计以北朝民歌《敕勒歌》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目标1.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野、茫”二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1.掌握“川、似、穹庐、苍茫、见”等字的形音义,会写“野、茫”二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起领略了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欣赏了日月潭的风光秀丽,感受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带你们欣赏一个美丽的地方。
(播放视频)看看这是哪?用一句完整的话形容一下这个地方。
(这是美丽的大草原)2.介绍本课诗歌背景,引入课文。
同学们,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就生活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是敕勒族(板书“敕勒”)。
敕勒族人民能歌善舞,在这片草原上就流传着一首优美的民歌,它叫敕勒歌。
板书课题,强调“歌”的书写。
这首民歌被收集整理在《乐府诗集》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民歌。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注重景的描绘、情的生成。
情景交融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
壮美秀丽的草原风光出现在孩子面前,调动了他们内心的情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情入文。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你们在读古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生:借助拼音、请教同学、请教老师、查字典。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
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
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
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
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二、初读古诗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指名读)5、师:谁来评一评?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
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导入课题师:由敕勒一词导入课题,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生活在大草原上,孩子们,你们在书中,电视上见过草原吗?草原上是什么样子的?二、初读课文①自由读,圈生字,读准音;?②带拼音读古诗(指名读);(正音:似、苍都是平舌音,见的读音是xiàn)?③去掉拼音读古诗(齐读);三、抓“景”读诗,读出景物⒈诗读了这么多遍,作者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出示读书要求:自己读古诗,找一找古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并用“”标出来。
①找出景物,理解川字的意思;②老师示范读,读出景物;③学生学老师的样子自己练读;④指名读(老师指导);⑤齐读;⒉诗中描写了这么多的景物,如果让你给这些景物赋予色彩,你会把什么颜色送给谁呢?①指名说;②重点理解“苍苍”,识记字形,了解字意,③指导读“天苍苍”,读出天的蓝,天的辽阔;④写生字“苍”;⑤由“苍苍”是魔法师,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颜色,引申“松柏苍苍”和“白发苍苍”。
⑥理解“茫茫”,识记字形,由“野茫茫”引出“大海茫茫”。
⑦练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⑧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齐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抓“动”态词,读出美读着读着,这幅画面不再静止了,在你的脑海中鲜活了起来,在你的内心里生动了起来,仿佛自己来到了这片辽阔的草原,想一想,哪些字让这幅画动了起来。
出示读书要求:自己再读古诗,找一找是哪些字让这些景物动起来的,再关键的字下面画“△”。
①找出“吹、低、见、笼盖”的动词②重点理解“笼盖”:通过做动作让孩子知道笼是围拢起来,盖是从上向下盖下来。
③看书上插图,理解“穹庐”;庐是圆顶毡房,穹庐是大大的圆顶毡房;④练读“天使穹庐,笼盖四野”,读出天之大;五、回归课文①看插图,感受敕勒人民爱小家更爱大家的这份热爱,齐读古诗。
《敕勒歌》教学反思
《敕勒歌》教学反思《敕勒歌》教学反思一、引言《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描绘了北方草原壮丽的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本文将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背诵《敕勒歌》,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的意境。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大意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想象法: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风光吗?2. 讲授新课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大意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明确诗歌的层次。
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等,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民族自豪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简洁、生动、形象。
4.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背诵《敕勒歌》,并将背诵视频发送到班级群里。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草原风光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手法。
六、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良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敕勒歌,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和历史;2.能正确诵读敕勒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3.能听懂、理解乐曲,并在乐曲启动后按照旋律节拍跟唱;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诵读敕勒歌和理解其文化内涵;2.掌握敕勒歌的唱诵技巧;3.能够对乐曲中的旋律节拍进行跟唱。
三、教学难点1.感受敕勒歌中蕴含的文化情感;2.能够掌握敕勒歌的唱诵技巧;3.掌握对乐曲中旋律节拍的跟唱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放出敕勒歌乐曲,学生进行简单的欣赏,让学生首先感受到其美妙的旋律。
2. 学习敕勒歌•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敕勒歌的部分,并听教师讲解敕勒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师让学生跟读敕勒歌,并在学生完成跟读后,再逐行进行讲解和解释。
•学生模仿教师对敕勒歌进行演唱,并加深对敕勒歌的理解和感受。
3. 唱诵敕勒歌•教师让学生根据敕勒歌的节奏和旋律,学习唱诵敕勒歌,并加深对其中意境的领悟。
•学生分组进行唱诵,发挥各自的音乐表现和情感体验。
4. 反思•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每个人在学习敕勒歌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化对敕勒歌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敕勒歌》使自己所知道的了民族文化和历史得到提高,同时在唱诵敕勒歌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内涵和情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针对学生在学习敕勒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敕勒歌》教学反思
《敕勒歌》教学反思《敕勒歌》教学反思一、引言《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描绘了北方草原壮丽的风光和敕勒族人民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内容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2.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3. 想象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描绘诗歌所呈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讲授新课: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韵律和节奏。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背诵诗歌。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4. 课堂小结:总结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强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草原风光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六、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良好。
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时目标:1.认识《敕勒歌》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朗读、背诵《敕勒歌》。
3.体会草原的高远辽阔。
一、认识《汉乐诗集》,读懂课题1.《敕勒歌》选自《汉乐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2.出示课题《敕勒歌》,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明确目标xx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一)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把古诗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
并用生字练习组词。
(二)合作交流、教师出示古诗。
1.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正音。
2.共学:小组合作读准生字词,交流组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新词。
注意“似”是多音字。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展示读好古诗。
注意“见”的读音和意思。
四、学习板块二:熟读古诗1.学生尝试读出古诗的节奏,指导学生读。
2.学生练读。
3.上台展示。
五、学习板块三(学习古诗,大致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草原的高远辽阔)自由读诗,想一想,诗歌描写了什么景物?圈出景物的词语,对照课文插图,想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的画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
(一)自主学习:生读,圈,看插图,说意思。
(二)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试着有感情的读(三)展示汇报:用读诗句,说景物,说诗句意思,朗读诗句的方式进行汇报。
教师提示、点拨:1.先看图理解穹庐、四野.2.联系生活理解“苍苍、茫茫。
拓展:白发苍苍、松树苍苍、()苍苍大海茫茫、云雾茫茫、()茫茫3.理解“见”(四)品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草原的辽阔。
(五)背诵古诗,根据板书进行背诵六、书写指导1、出示生字“阴、似、苍、茫”,先整体观察。
2、强调“阴、似”。
左右结构,强调左窄右宽,注意撇的穿插。
“苍、茫”。
上下结构,“苍”撇捺要舒展,“茫”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案及反思一. 教学目标1.了解敕勒歌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歌词内容;2.韵律儿歌教唱,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语感、韵律感和音乐感;3.学习掌握敕勒歌中的汉字、词语以及相关理解知识,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4.通过诵读敕勒歌,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自信心;5.让学生了解古代汉族的服饰、食品,以及骏马的特点,扩展学生的常识储备。
二. 教学重点1.教唱敕勒歌的旋律;2.解读敕勒歌的歌词,学习相关的汉字、词语;3.感悟敕勒歌所表达的文化主题。
三.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充满韵律和音乐性的教学活动。
本节课将开展有趣好玩的教学活动,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4.1 教学内容1.了解敕勒歌的历史背景2.教唱敕勒歌的旋律3.解读敕勒歌的歌词4.开展敕勒歌情境教学4.2 教学过程(1) 了解敕勒歌的历史背景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敕勒歌的历史背景,包括敕勒人的基本情况、所处的地理环境、敕勒人与汉族的关系等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敕勒歌所表达的文化主题,提高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2) 教唱敕勒歌的旋律在学生了解敕勒歌的历史背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敕勒歌,学习掌握敕勒歌的旋律和节奏。
通过唱歌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语感、韵律感和音乐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解读敕勒歌的歌词在唱完敕勒歌后,教师可以对敕勒歌的歌词进行解读。
通过分析和解读敕勒歌的歌词,引领学生学习相关的汉字、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敕勒歌所表达的文化主题。
(4) 开展敕勒歌情境教学通过教唱敕勒歌并解读歌词,学生对敕勒歌已有了一定的理解。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形式,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敕勒歌。
比如,讲述敕勒人如何使用骏马为生、如何和汉族交往等等,以此加深学生对敕勒歌所表达的文化主题的理解。
五.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唱歌、解读歌词、情境教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敕勒歌所表达的文化主题。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教学反思3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3篇《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全诗仅 20 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敕勒歌》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人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代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节课我主要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学生在赏析诗歌的基础上,拓展到欣赏描写自己家乡的诗歌,通过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课上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授课在讨论、合作的氛围之下进行。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
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成功之处1.运用多种多样的读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
3、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感受诗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丰富认知1、师: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道去领略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请看大屏幕——2、出示PPT1:看!草原的天空,蓝得如此纯净;地上的牧草,长得如此丰茂!PPT2:这一碧千里的草原啊,看一眼,就会让人心醉神迷!PPT3:看这些小丘(用教鞭指示),它们的线条是那么柔美!PPT4:看这些在草原上纵马飞奔的牧民们,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而美好!3、(出示PPT5)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指名说。
4、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去过草原,并且对草原的美景作了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说的——(出示PPT6,师配乐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5、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吗?为了表现草原的美。
老舍先生这段话共用了200多个汉字。
然而,早在1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仅仅用了27个汉字、短短的一首诗歌,就把草原的美表现出来了。
你们知道是哪首诗歌吗?6、指名说、背。
师:对!正是我们早已熟悉的那首(指板书)——《敕勒歌》(课前用黑纸覆盖)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1、(出示PPT7)听师范读《敕勒歌》(配乐)2、学生跟师练习朗读《敕勒歌》,要求注意速度、重音和停顿,读出诗歌的味道。
3、四人小组内合作读古诗。
合作要求:①按组号顺序依次读古诗,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②读完后选出读得好的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参加朗读展示。
4、请各组代表上台诵读古诗,强调只请前五名,要求各组代表争取机会,踊跃上台。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境1、师:大家的诗歌读得真好,可我想问一句:读懂了吗?“敕勒”是什么意思?“敕勒”是我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它后来与另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融合到了一起。
《敕勒歌》教学反思范文
《敕勒歌》教学反思《敕勒歌》教学反思范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敕勒歌》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敕勒歌》教学反思1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理解、积累。
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
初读诗句重点放在读通读顺上,教师可通过范读及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如“见”在课诗句中读“xian”不读“jian”。
另外,古诗的题目不象记叙文那样明了,一看就懂。
所以理解题目的意思应该作为理解古诗的重要开始。
古诗解题意的方法很多,本课的两首古诗可以采用看注释和抓重点的方法。
如《敕勒歌》看注释先了解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
这是我国南北朝时敕勒族的牧歌。
在教学中还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习《敕勒歌》时可让学生想想,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写了那些景物?“天苍苍,野茫茫”,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图圈。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的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
全诗寥寥二十字,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朗读的练习和指导。
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朗读。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老师可以找些相关意境的古典乐曲,配乐后,再入情入境的练习朗读,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这两首古诗,虽然描写的景物季节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诗人已喜悦的心情赞美诗中的美好景物,表达的情感都是积极向上,开朗豁达的。
同时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朗读中,要知指导诗人读出明朗向上的情感基调。
在熟读的基础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练习背诵。
可采取多种方法练习:如个人自背、小组内练习、师生合作背诵、指名背诵、全班背诵、小组间竞赛等。
以激发背诵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反思
《敕勒歌》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描绘了一幅辽阔、富饶而壮美的草原画卷,表现了阴山一带祖国山川的美丽景色。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有关大草原的课件,给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
在理解诗歌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理解诗歌的一般方法,放手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结合图画等方法,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之后,学生相互质疑,合作探究,相互解答。
在朗读课文时,我同样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感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后升华感情,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