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25e215b30242a8956aece41f.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B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B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变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家们感到满意的均衡增长率。
B北欧模型: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以研究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的模型,该模型强调的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如何受到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
C菜单成本: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阴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
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以曼昆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并将其定义为调整价格的成本。
D单一规则: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F非市场出清:是指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由于工资和价格存在粘性,供求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F风险升水:由违约风险产生的利率差额叫风险升水,其含义是指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所需要获得的额外利息。
G高能货币:它是指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高能货币,是因为一定量的这样的货币被银行作为准备金而持有后可以引致倍的存款货币。
G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H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H合同指数化:它是指长期合同应包括名义价格可以自动调整以抵消通货膨胀的条款。
它的实质是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契约按实际量而不是名义量来缔结。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教学大纲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2e5cc6348d7c1c708a14583.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也可以作为财经学科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对当代西方各大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金融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2、拓宽学生视野,为在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原理指导下。
研究和探讨我国新时期的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3、便于学生学习多种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的先修课程是《货币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说史》、《世界金融史》等课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按学派的线索,客观介绍当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在货币银行方面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分析各学派间的主要共识与分歧;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评论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与不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通过基本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概要讲解,使学生对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基本内容有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
2、文字教材的编写要全面系统、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自学;音像教材和基于网络的多种媒体教材讲授本学科的重点、难点,教材的制作力求活泼、实用,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分析。
3、学员要熟练掌握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使用中央电大提供的多种媒体,自主学习为主,各级办学实体要给学员提供必要的面授辅导等学习支持服务。
4、在教学过程中,中央电大和其他办学实体将利用网上教学平台、电视直播课堂、电话答疑、E-mail、CAI课件以及报纸杂志等手段进行教学辅导或发布教学信息。
5、在可能条件下,教学过程中还应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
1063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1063现代货币金融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1d572f8687c24028905fc38a.png)
一、名词解释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简单预期:又称静态预期,它是指那种权以即期的某一变量为参数决定下期的活动。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变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家们感到满意的均衡增长率。
合同指数化:它是指长期合同应包括名义价格可以自动调整以抵消通货膨胀的条款。
它的实质是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契约按实际量而不是名义量来缔结。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
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
自然增长率:是将人口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考虑在内的经济增长率,它反映的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所容许的最大经济增长率。
金融控制:是指中央银行按照各种法规,按货币政策的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引导、调节、限制和管理的总称。
预期通货膨胀:是指由公众预期行为的提前性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即由以往通货膨胀造成的预期,成为以后通货膨胀的原因。
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永恒收入:它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在相当长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观察到的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心理预期:是预期理论的一种,它的和要参数是人们的心理因素,例子如根据人们的嗜好、兴趣、习惯来预期未来的变化。
半通货膨胀:在灰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思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常见考点解析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常见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243f054b73f242336c5f83.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常见考点解析(3)根据《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的历年考题及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细则,整理出该课程的常见考点若干,并根据考点分布将其划分为四次以作详细解析。
在该解析中,主要包含考点扫描、真题链接、考点解析和考点拓展等四部分核心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常见、典型的知识点,增加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并请注意,真题链接中均标出了考题出现的时间。
本次解析(3)重点讲解一个典型考点范围(考点4)。
典型考点4: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一)考点扫描:弗莱堡学派认为,历史上存在过的各国社会经济形式可以抽象地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市场经济,即彻底自由放任和完全价格调节的经济模式;另一类是集中管理经济,即在政府统一计划和有力控制下的经济模式。
这两种模式都不是理想的模式。
弗莱堡学派认为应该在漫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和严格的政府管制之间寻找一条理想和完善的中间道路,这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就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它是以自由经济为基础,吸收集中管理的理想成份所构成的。
在微观上,应广泛发挥市场机制的效能,在宏观上,则要保护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以防止社会动荡和混乱。
因此,“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的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效机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真题链接:[1](2005-1)弗莱堡学派认为,最为理想的社会发展道路是( B )。
A.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B.社会市场经济模式C.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007-1)(正确)相对于哈耶克,弗莱堡学派的经济学家更相信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2006-1)名词解释:中立货币[4](2006-7)弗莱堡学派认为,进行金融控制的首要任务是( B )。
A.防范金融风险B.实现公布的货币供应目标C.规范金融业的竞争D.增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5](2004-7)(错误)弗莱堡认为,金融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信贷规模上面。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形考任务一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形考任务一](https://img.taocdn.com/s3/m/756c0ab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6.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形考任务一现代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和金融市场的学科,它探讨金融交易如何影响经济和社会。
货币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在市场交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货币的概念及其功能入手,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经济活动中货币的作用,以及货币如何影响整个经济体系。
货币是具有购买力的资产,并且被普遍接受作为交换媒介。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发挥着价值储存、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
货币的价值是以人们对其价值的信任来决定的,因此货币的信用和可信度十分重要。
货币市场就是充满信用和可信度的市场,它为经济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
现代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货币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货币市场主要有外汇市场、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等,它们都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货币市场的运作机制,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运作中的货币流动性和信用度,进而理解货币市场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
货币市场的运作机制对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影响。
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信用度是衡量经济体系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货币市场的不稳定会导致经济状况的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出现。
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都是源自于货币市场的不稳定。
因此,现代货币金融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研究货币市场的运作机制,提高了我们对经济运动的认识,有指导意义。
在现代货币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中,还存在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例如货币政策和货币政治的关系等。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信用度,从而影响经济体系的运行。
货币政治是指政治环境与货币运作的相互作用关系。
货币政治因素会影响政府的货币政策,从而对货币市场产生间接影响。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实现经济运作的稳定和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总之,现代货币金融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是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直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运作。
现代货币金融学的探索和研究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完美版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2f626bb8f67c1cfbd6b84d.png)
现代货币学说(完美版)考前复习(重点):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货币的数量)。
关于费雪方程式,下列正确的是(货币数量并不总是与物价同比例变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
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为零)。
凯恩斯认为(公开市场业务)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波动)。
凯恩斯认为与现行利率变动方向相反的是货币的(投机)需求。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储蓄大于投资)。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中心是(膨胀性的财政政策)。
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高利率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
凯恩斯认为要使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的前提条件是(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等于1)。
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货币政策伸缩比工资政策更容易)按凯恩斯的理论,除了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主要靠(发行公债)支持赤字财政政策。
原凯恩斯主义学派提出的主要经济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经济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在不完全的信贷市场上,可以利用(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作为检测机制。
文特劳布认为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形成了货币的(金融性)流通。
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金融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利率)。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中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是(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新剑桥学派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中主要的传送带是(货币工资率)。
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社会政策)放在首要地位。
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利率是经济中的重要变量)。
关于通货膨胀成因,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取决于利润率和工资率)。
托宾认为在资产组合的均衡点,风险负效用(等于)收益正效用。
托宾认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哈耶克认为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好办法是(由私人银行发行货币)。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后果是(市场机制破坏)。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2017年整理最全)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2017年整理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16f99d293968011ca30091e1.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B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变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家们感到满意的均衡增长率。
B北欧模型: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以研究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的模型,该模型强调的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如何受到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
C菜单成本: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阴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
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以曼昆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并将其定义为调整价格的成本。
D单一规则: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F非市场出清:是指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由于工资和价格存在粘性,供求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F风险升水:由违约风险产生的利率差额叫风险升水,其含义是指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所需要获得的额外利息。
G高能货币:它是指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高能货币,是因为一定量的这样的货币被银行作为准备金而持有后可以引致倍的存款货币。
G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H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H合同指数化:它是指长期合同应包括名义价格可以自动调整以抵消通货膨胀的条款。
它的实质是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契约按实际量而不是名义量来缔结。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国家开放大学春季期末考试真题(含解析)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国家开放大学春季期末考试真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75e27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3.png)
试卷代号:1063 座位号国家开放大学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1.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 )。
A. 储蓄与投资一致B. 储蓄大于投资C. 储蓄小于投资D. 不确定2. 西方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最高级形式是( )。
A. 心理预期B. 调整预期C. 外推预期D. 合理预期3. 弗莱堡学派认为,最适合作为中央银行货币供应控制指标是( )。
A. 现金B. M1C. M2D. M34. 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由( )决定。
A. 实物因素B. 货币因素C. 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D. 以上皆不正确5. 下列金融工具当中,属于第二性证券的是( )。
A. 国库券B. 银行存款C. 企业债券D. 股票6.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0万,则社会总存款为( )。
A. 120万B. 200万C. 500万D. 80万7. 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 )。
A. 降低税率B. 限制货币发行C. 增加生产和供给D. 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8. 托宾认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 )关系。
A. 同向变动B. 反向变动C. 相等 D。
不确定9. 下面关于供给学派储蓄投资理论论述错误的是( )。
A. 除了收入和利率之外,税率也是影响储蓄和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B. 增加储蓄能够促进投资,扩夫生产C. 储蓄不仅在总量上是投资的基础,而且再配置上也成为投资的条件D. 由于储蓄可能导致需求不足,供给学派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凯恩斯的储蓄有害论10.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货币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流动性偏好B. 利率和收入C. 只有利率D. 只有收入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义,请将其编号分别填入该题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错选都不给分)11. 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06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063)](https://img.taocdn.com/s3/m/83553c6f6bec0975f565e217.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063)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1.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 )。
A.降低税率B.限制货币发行C.增加生产和供给D.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2.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 )放在首要地位。
A.收入政策B.金融政策C.财政政策D.社会政策3.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在不完全的信贷市场上,可以利用( )作为检测机制。
A.利率的选择效应B.利率的激励效应C.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D.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4.属于瑞典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是( )。
A.预期通货膨胀理论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C.全球通货膨胀理论D.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5.哈耶克认为根治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
A.放任不管直到经济瓦解B.对工资和物价加以管制C.促进出口D.停止货币数量增长6.关于经济周期,维克塞尔认为( )。
A.银行不可任意变动利率B.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造成经济波动C.政府最好不干预经济D.只有新产金不断流入金库银行才能持续压低货币利率7.弗莱堡学派认为,进行金融控制的首要任务是( )。
A.防范金融风险B.实现公布的货币供应目标C.规范金融业的竞争D.增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8.按凯恩斯的理论,除了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主要靠( )支持赤字财政政策。
A.向中央银行借款B.增加税收C.发行公债D.减少补贴9.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储蓄主要取决于( )。
A.利率B.永恒收入C.当前收入D.终生收入10.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合理预期学派又被人们称为( )。
A.新古典综合派B.新凯恩斯学派C.新剑桥学派D.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义,请将其编号分别填入该题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错选都不给分)11.新剑桥学派认为采用紧缩货币、压低就业量的政策结果是( )。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c7a325dcce2f0066f53322a0.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1名词解释:2,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
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
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就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5,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
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7,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8,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1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简答题:2,简述凯恩斯理论模式中的货币量变动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答: (1)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的变动。
货币数量变动的实质是增减货币供应量.(2)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的变化。
其规模变化的大小主要视资本边际效率而言.(3)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
这个投资效果变化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因为消费倾向决定投资乘数.(4)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动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
2023年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2023年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平时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90d89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f.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一)参照答案:一、名词解释1、萨伊定律(参见教课书P20)2、信用发明论(参见教课书P12)3、有效需求(参见教课书P29)4、流动偏好(参见教课书P305、流动性陷阱(参见教课书P46)6、社会政策(参见教课书P77)7、半通货膨胀(参见教课书P59)8、自然利率(参见教课书P21)9、交易动机(参见教课书P42)10、投机动机(参见教课书P42)二、单项选择题1、A2、B3、B4、A5、A6、B7、B8、A9、A10、D11、B12、D13、D14、A15、B16、C17、C18、C19、D三、多选题1、ABDE2、CD3、ACD4、BE6、CD7、AC8、AB9、AC11、ABC12、ADE13、BC14、ADE15、ACDE16、ADE17、ABCD18、ABE19、CD20、BCD四、判断并改错1、对。
2、对。
3、错。
凯恩斯就业理论旳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4、错。
马歇尔认为通过利率旳自动调整必然使储蓄所有转化为投资。
5、错。
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旳特性,且保藏费用低。
6、错。
凯恩斯认为但凡估计未来利率下降旳人都会抛出货币买进债券。
7、对。
8、错。
凯恩斯认为假如每个人增长储蓄,则全社会财富减少。
9、对。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错。
文特劳布认为权力性货币需求并不形成独立旳货币流通范围。
15、错。
新剑桥学派认为发售固定资产旳收入是过去储蓄旳转化。
16、错。
按资金借贷论旳观点,市场利率与I=S决定旳自然利率常常是不一致。
17、对。
18、对。
19、错。
新剑桥学派反对用紧缩货币、压低就业旳措施来制止通货膨胀。
20、错。
新剑桥学派认为在实行社会政策旳手段上,财政手段要比金融手段更直接、更有效。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1、参见教课书P40-412、参见教课书P56-57(1)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旳变动。
(2)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旳变化。
(3)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旳变化。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f50ae1f6daef5ef7bb0d3c5b.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_小抄最终整理版1.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2、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
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4、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5、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6、流动性抑制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到流动性抑制。
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
7、菲力普斯曲线描绘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的曲线。
8、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难以统筹兼顾时需要对其进行主次排位即根据经济形势来判断哪一个问题最为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据此决定将哪个最终目标放在首位其他目标只要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就应该暂时服从于这个目标这种选择就叫相机抉择。
9、通货膨胀缺口一旦总需求超出了由劳动力、资本及资源所构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时总供给无法再增加这就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缺口使物价上涨。
10、粘性指工资和价格在外部冲击下不是不能调整而是调整十分缓慢要耗费相当时日。
11、菜单成本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2017年整理最全)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2017年整理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758c4ea8114431b90dd8cb.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得通货膨胀性,而就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与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得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B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就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与人口变动得前提下,使企业家们感到满意得均衡增长率。
B北欧模型: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得,用以研究经济开放型小国得通货膨胀问题得模型,该模型强调得就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得作用,着重分析得就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得小国如何受到世界通货膨胀得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得问题。
C菜单成本:曼昆认为,经济中得垄断企业就是价格得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得存在阴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
因为产品价格得变动如同餐馆得菜单价目表得变动,所以曼昆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并将其定义为调整价格得成本。
D单一规则:就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时,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得货币供应增长率。
F非市场出清:就是指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由于工资与价格存在粘性,供求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得状态,缓慢得工资与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得状态需要一个很长得过程。
F风险升水:由违约风险产生得利率差额叫风险升水,其含义就是指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所需要获得得额外利息。
G高能货币:它就是指非银行公众所持有得通货与银行得存款准备金之与。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高能货币,就是因为一定量得这样得货币被银行作为准备金而持有后可以引致倍得存款货币。
G管理货币:就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得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得价值。
H合理预期:就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得信息,经过周密得思考与判断,形成切合未来实际得预期。
H合同指数化:它就是指长期合同应包括名义价格可以自动调整以抵消通货膨胀得条款。
它得实质就是排除通货膨胀得影响,使契约按实际量而不就是名义量来缔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简单预期:又称静态预期,它是指那种权以即期的某一变量为参数决定下期的活动。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变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家们感到满意的均衡增长率。
合同指数化:它是指长期合同应包括名义价格可以自动调整以抵消通货膨胀的条款。
它的实质是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契约按实际量而不是名义量来缔结。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
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
自然增长率:是将人口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考虑在内的经济增长率,它反映的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所容许的最大经济增长率。
金融控制:是指中央银行按照各种法规,按货币政策的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引导、调节、限制和管理的总称。
预期通货膨胀:是指由公众预期行为的提前性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即由以往通货膨胀造成的预期,成为以后通货膨胀的原因。
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永恒收入:它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在相当长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观察到的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心理预期:是预期理论的一种,它的和要参数是人们的心理因素,例子如根据人们的嗜好、兴趣、习惯来预期未来的变化。
半通货膨胀:在灰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思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菜单成本: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阴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
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以曼昆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并将其定义为调整价格的成本。
伦巴德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贷款。
1、人力财富:它是指个人获得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和技术,其大小与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
2、非市场出清:是指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由于工资和价格存在粘性,供求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28、高能货币:它是指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高能货币,是因为一定量的这样的货币被银行作为准备金而持有后可以引致倍的存款货币。
29 金融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存在,、各自的性质、分布及其相对规模。
1. 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2. 伦巴德: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货款。
3. 流动性抑制;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流动性抑制,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
4. 粘性::指工资和价格在外部冲击下不是不能调整,而是调整十分缓慢亨要耗费相当时日。
1. 流动性: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为货币而不会使持有人遭受损失的难易和快慢程度。
1.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2. 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指中央银行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向公众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作为下一年度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
3. 风险升水:由违约风险产生的利率差额叫风险升水,其含义是指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所需要获得的额外利息。
2. 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3. 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够购买的小面额股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本企业职工和低收入者给予优先和优惠,以充分体现该股票的“人民性”。
4. 永恒收入:它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在相当长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观察到的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5. 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用来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当税率从零开始升高时,税收也随之上升:当税率超过某个临界点时,由于过高的税率对税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税收总额不升反降,最终在税率达到100%时税收额降为零。
1. 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机需求构成。
2. 渠道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在相当范围内是同方向增减的。
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相辅品。
正是这种互补性,使货币成为投资的一种渠道,资本积累就可以通过这条渠道而发生,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实质资本生产率也会相应提高。
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被称为渠道效应。
1. 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2•时滞效应:它是指货币政策行动与其效果之间的时间距离,它不仅表现为行动与效果之间存在时间差距,而且表现为传导过程中初始效果与最终真实效果之间存在差异。
3. 通货比率:指公众所持通货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通货比率的大小与货币乘数的大小成反方向变动。
融抑制:指政府当局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和人为压制得率、汇率的现象。
3. 通货膨胀缺口:一旦总需求超出了由劳动力、资本及资源所构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时,总供给无法再增加,这就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缺口,使物价上涨。
4.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
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3. 金融作用力:它主要是指金融对整体经济运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
4. 流动性升水:由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利率差额。
2. 利率风险结构:指相同期限的债券与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债券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
5. 政策无效性命题:指预料中的政策,对经济周期无影响,只有预料外的政策才对经济周期有影响。
2.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3. 外在融资溢价: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
这种裂痕被新凯恩斯主义称为外在融资溢价,它代表净损失成本。
4. 流动性效用:它是指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持有货币既可以用于日常交易的支付,又可以应付不测之需,还能抓住获利的机会,这就是货币所提供的流动性效用。
5. 金融相关比率:它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一国现有金融资产的总值与国民财富的比例,它是用来衡量金融上层结构规模最主要的尺度。
1 •银行最优利率:当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相抵消时的利率是银行的最优利率,此时银行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2•适应性预期:这种预期是在信息不充分时,根据过去预期的偏离程度,凭自己的经验或记忆,结合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修正对未来的预期,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经济形式。
3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4。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难以统筹兼顾时,需要对其进行主次排位,即根据经济形势来判断哪一个问题最为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据此决定将哪个最终目标放在首位,其他目标只要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就应该暂时服从于这个目标,这种选择就叫相机抉择。
5•伦巴德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贷款。
1 •中立货币:货币的中立性是指货币通过自身的均衡,保持对于经济过程的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使经济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仍由实物因素决定其均衡。
2•北欧模型: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以研究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的模型,该模型强调的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如何受到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
3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4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的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机效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1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3 •金融作用力:它主要是指金融对整体经济动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用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
4 •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现金余额: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叫现金余额。
单一规则: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卢卡斯一拉宾供给函数:它是卢卡斯和拉宾提出的以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政策之间关系为基础的总供给经济函数,根据该函数,由于合理预期的存在,可预测的政策是不能对实际经济运作产生效果,总产出将维持在自然产出水平不变。
二、单选题1、瑞典学派货币金融学说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A开放经济的小型国家B封闭经济的小型国家C开放经济的大型国家D封闭经济的大型国家4、下面不属于弗莱堡学派金融控制的流动性政策手段的是(B)A调整法定准备金率B伦巴德业务C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D公开市场操作7、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最大的特点是(B)A、强调供给方面的因素B提出了预期通货膨胀论C赞同通货膨胀促进论D提出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由货币因不比造成的&文特劳布认为货币需求的产出流量动机由(B)决定A居民的行为B企业的行为C资本所有者的行为D劳动者的行为9娄消费倾向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A向右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上方移动D向左下方移动10、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B)A促进经济增长B保证币值稳定C平衡国际收支D充分就业1.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