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美术教学误区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2023年,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了学生们重要的课程之一。
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会给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阻碍,甚至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将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重视技巧而忽略创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将技巧的讲解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创意的培养。
这样会导致学生们只能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作画,而缺乏对于自己所画内容的思考和创新。
解决方法: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创意的培养,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可以鼓励学生们参与日常生活中的美术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创意和灵感。
二、难度过高有些教师会给学生们布置与自身水平不符合的画作,导致学生们无法完成或完成的品质较差,加上老师的过度要求,会让学生们对美术产生抵触心理或者放弃自己对美术的兴趣。
解决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阶段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每个阶段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逐步提高难度。
尽量选择与学生自身兴趣和能力相符合的画作,提供清晰的画作步骤、技法和目标。
三、追求功利主义有些家长和教师会把美术教学当作是提高图案设计等实用技能的手段,过分注重学生在美术上的表现给出贯穿于职业规划和一生方向的评价。
这样做反而会让学生们把最初的美好和兴趣丢失。
解决方法: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技能,更是一种情感、思想和创造性的体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美的感受和思考,增加他们的创意和灵感。
并且,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特长和潜力,鼓励其因兴趣和爱好而去学习,并设定其得到认可的价值观。
四、只关注成果而非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作品往往成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而过程则被忽略。
这种做法会让学生们陷入纠结和焦虑,使他们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
解决方法: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过程,在教授技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情感,让学生们从作画过程中体会到美的感受和创作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重视逐渐增加,小学美术教学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1. 对技法的过分追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会过分追求学生掌握各种技法,比如画笔的使用、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布局等,而忽视了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感,觉得自己不擅长画画,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 缺乏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重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作品,比如模仿名家画作、复制静物等,而缺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这种做法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想象能力,局限了他们的艺术表达,无法真正发挥出他们的潜能。
3. 忽视美术史和文化的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重学生学习具体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技巧,而忽视了美术史和文化的教育。
这种做法使学生无法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学生容易把学习美术局限在技法细节上,无法形成较全面的审美观。
1. 强调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启发,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表达,并且充分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创作是有价值的。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勇敢表现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敢于尝试新的方式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美术史和文化的教育。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美术馆,了解名家的作品和他们的生平,引导学生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此进行比较、探究、感悟、理解,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审美意识的发展。
以下是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常见的误区及对策:一、只讲技法,忽略美术的本质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技法的讲解,只要求学生画得像,而忽略了美术的本质——表现情感。
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这一点。
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陶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探索并表达内心世界,培养其感性色彩和审美表现力。
二、只考虑艺术成果,忽略艺术过程很多教师过分追求艺术成果的美观和精度,只关注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而忽略了学生在艺术过程中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说,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主题、素材和表现方式,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三、注重“做好看”,忽略“好看”的含义很多教师教学时只注重学生作品的“好看”,而不在意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美学、艺术原则和人文价值。
此时需要教师深入研究美术原理,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领悟其应用方法。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于作品创意的挖掘、表达的深度等,引导学生在表达作品过程中对社会、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思考,使其领悟到艺术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真谛。
四、忽略教育因素,只注重技术训练美术教育,首先就是教育。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技术训练,而忽略了美术教育的内在含义,甚至把教育因素降低到技巧训练的层面上。
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体验美的过程,进而加深对美的理解与认识。
五、固化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很多教师教学内容固化,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没有因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关注美术教育的前沿理论和新技术,以及学生的教育需求,不断进行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美术教育更具实效性和吸引力。
六、缺乏跨学科教学美术教育与许多其他领域存在密切联系,例如文学、历史、社会和科学。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美术教学的深入发展,小学美术教学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美术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限制了学生的艺术发展。
有必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误区一:过分强调技法,忽略创意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很多老师往往过分强调技法的教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他们主要关注学生的作品在形式上的表现,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限制了他们的艺术表现。
改进策略: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表达个性和情感,不拘泥于技法的规范。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通过比较、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提高他们对形式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从而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习技法,但不应该过分强调规范和标准化,而应该使学生理解技法的本质,培养他们掌握技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误区二:缺乏生活和实践的融入老师应该注重将生活和实践融入到美术教学中,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感受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老师应该注重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美,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环境和事物中获取灵感和素材,通过感性的表达和形式的构建来进行创作,使学生的艺术作品更加接近生活、贴近人心。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美术的乐趣,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表现。
老师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三、误区三:片面追求功利和成绩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应该片面追求功利和成绩,而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个性表达。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触美术教育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并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常见的误区及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误区一:注重技法,忽略创造力小学美术教育中,往往会过度强调技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
这种做法容易使得学生只注重作品的完成度,而忽略了个人的特色和想象力。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积累创意和自信,培养出独特的美术风格。
改进策略一:鼓励学生创造和想象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激发性的主题作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预测未来城市”的作品等等。
同时,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过于强调技法,而是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改进策略二: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该尽可能提供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现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更加自由地表达。
例如,可以采用蜡笔、水彩、水粉等具有不同特点的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尝试新颖的表现方式。
二、误区二:缺乏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往往缺乏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
这使得教学过程缺乏方向性和目标性,无法精准评价学生的成果和提升点。
因此,教师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以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策略一:制定教学计划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还应该规范学生的学习步骤和完成时间。
同时,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设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提高。
改进策略二:建立评价标准小学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包括学生发挥想象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等各种方面。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自评、同评和教师评估等多方位的评价方式,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
三、误区三:过度关注考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修养。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1.注重技法,忽视创造力很多美术教学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这导致学生只能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和样板进行作画,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重视成品,忽视过程很多学校注重作品的完成度和表现效果,过分强调美观和精细,而忽视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只关注结果,在作画过程中缺少思考和自主性。
3.忽视美术知识的系统性许多小学美术教学只停留在简单的技法和材料应用上,缺乏对美术知识的深入讲解。
这不利于学生对美术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教学方式单一许多老师只采用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板书、讲解和示范,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改进策略:1.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仅是临摹和模仿。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创作,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建议。
2.重视作品的过程和思考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在作画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而不仅仅是关注作品的完成度和效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绘画和实验性的创作,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
3.加强美术知识的讲解和学习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技法的训练,还要加强对美术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美术史、艺术家的作品和风格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学习美术。
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加强对美术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发展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和基本美术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美术教学中常见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过分依赖模板和示范。
在教学中,老师过分依赖模板和示范作品,使学生缺乏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对策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创造,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作品。
可以通过一些创意性的任务,如“自由创作一幅关于自己的家庭的画”、“用小人物的形象展示一个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二,只关注技巧和功利性。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技巧和功利性,忽视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对策是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和分析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艺术。
可以组织一些参观美术馆和画展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重视输出而忽视内化。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忽视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内化。
对策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注重过程而不只是结果,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和创新。
第四,忽视个体差异。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
对策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交流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
第五,缺乏跨学科教学。
艺术与其他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缺乏跨学科的教学方法。
对策是将艺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供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将艺术与科学、历史、地理等学科进行结合,设计一些有趣的综合性任务,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习和探索其他学科知识。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作为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表现能力。
但实际上,由于教育者水平不一、课程设置不当等多方面原因,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些误区与对策,帮助教育者合理地指导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误区一:画得好与画得快的比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时老师会让孩子们参加画比赛,孩子们就会想尽快完成作品以求速成。
老师在检查作品时也可能会强调画得好的重要性,这样就会让孩子们认为画得快、好看很重要,而忽略艺术创作本身的乐趣和价值。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会压抑孩子的创造力,影响他们的艺术发展。
对策:1.教育孩子们,艺术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制作。
2.强调在绘画过程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而不是只注重作品本身。
3.尽量避免让孩子们参加纯粹的竞赛,与此同时,加强个人练习的重要性。
误区二:不重视基础知识许多教师的教学注重在孩子的画作上,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色彩理论、透视学和结构学等。
这样做直接造成当学生需要使用这些基础知识的时候会受限制,因为他们没有这些知识。
1.在美术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哪怕只是一两个小例子的总结。
2.加强写生和素描训练,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3.提倡多读美术书籍,帮助孩子们建立知识体系。
误区三:注重形式而非内涵在美术教学中,有些老师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
他们在教授绘制技巧和手法时,只着重于技术培训,而并没有让他们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种教学做法忽略了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因素,会影响孩子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1.加强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让孩子们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对相关文化的感知。
2.让孩子们通过讨论课堂上展览作品的体验和认识,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美术思想和创造力。
误区四:生搬硬套模板在美术教学中,有些老师过早地让孩子们使用图示和模板作画。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帮助孩子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课程,一直备受关注。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会犯一些误区,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甚至可能对他们的美术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本文将就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和改进。
一、误区一:注重技法,忽略想象和创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老师过分注重技法的传授,而忽略了想象和创造的培养。
他们更愿意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绘画技巧,而忽略了学生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
对策一:学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们应该学会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主题和任务,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不拘泥于技法,而是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和表达。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绘制一幅春天的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他们画的是不是符合标准的花草树木。
误区二:刻意追求成品美,忽略过程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些老师过分追求学生的作品要求完美、规范,而忽略了创作过程的美。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学生们产生“不敢尝试、怕出错”的心理。
对策二:注重过程的指导和欣赏老师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享受创作的过程,并且充分肯定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
学生是在做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美,享受美,从而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误区三:过分着重纸上作业,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学生在纸上作画,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学生们缺乏对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对策三:多样化的艺术创作体验老师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关注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让他们有更广泛的艺术创作体验。
误区四:重视美术知识,忽略审美情感对策四:注重审美情感的培养老师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去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丰富想象力、发展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
误区一:只注重技法,忽视审美情感的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一些教师只注重教授绘画、剪纸等技法,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缺乏对艺术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对策一: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体验,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思考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摹自然界的美景、美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的兴趣。
误区二:作品评价不够客观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容易一味地追求作品的美观程度,而忽视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对策二:注重作品评价的多样性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应该注重多方面的表现:包括作品的整体效果、表现力、创造性等。
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细节表现、整体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作品,并在评价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建议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更有动力去创作。
误区三: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元化一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只重视某一种材料、某一种风格的作品,忽视了多样性带来的启发和提高。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材料,让学生在多种不同的媒介中进行创作。
比如让学生使用丙烯颜料、水彩、素描等多种材料,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创作,以达到独立思考、创造、表达自己的目的。
误区四: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贴近学生生活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偏向于抽象,缺乏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对策四: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模仿并创作,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更好地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美术教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往往影响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过分追求技巧很多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分追求学生的绘画技巧,强调学生的作品必须绘画得非常逼真,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过分追求细节和技巧,而忽略了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
这样一来,学生的绘画作品往往缺乏个性,缺乏艺术的生命力。
对策: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感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速写、写生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绘画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不是单纯追求技巧。
二、模仿和机械化在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地给学生准备一些样板,让学生按照样板进行模仿,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学生的作品缺乏创意和个性,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对策: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作品的品味和评价,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三、题材单一在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中,往往只是重复地教授一些传统的题材,如花鸟画、风景画等,导致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变得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对策:美术教师应该多样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教育家进行讲座和工作坊,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和流派,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四、忽视艺术史和艺术教育很多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绘画作品,忽视了对艺术史和艺术教育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不够系统。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1. 引言1.1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了解和解决这些误区,对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误区一:重视成品,忽视过程。
有些教师过分追求学生作品的完美和规范,而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探究,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自信心。
对策一:注重过程,重视探究和体验。
应该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鼓励他们尝试、探索,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误区二:缺乏个性化指导。
有些教师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
对策二:个性化指导,呵护学生的创造力。
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误区三:过分注重技法培养。
有些教师只注重教授绘画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导致学生缺乏艺术情感。
对策三:技法培养与情感表达并重。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用心感受和表达内心情感。
要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存在的误区,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
2. 正文2.1 误区一:重视成品,忽视过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过分强调成品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究和体验。
教师往往会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学生作品的外在表现上,而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这种做法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和压力,还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视成品而忽视过程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认为美术只是一种功利性的技能。
而实际上,美术教育应该是一个探究、表达、感受的过程,而非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完美的作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作品背后的思考和情感,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和表达内心情感。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美术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本文将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
一、存在的误区1. 过分追求技巧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过分追求学生的作品呈现出高超的技巧性,忽视了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个性特点。
教师们往往将美术作品的合格标准仅仅视为技巧的运用,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和特色展现。
这种偏重技巧性的美术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丧失,对美术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
2. 严格规范作品的完美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的作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希望学生能够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这种做法往往让学生有了成品即成才的误解,导致其对于自由创作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对于作品的标准化要求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创新和发挥想象力的机会,降低了美术作品的独特性和表现力。
3. 忽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标准一刀切。
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没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抵触情绪。
4. 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学生们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学习,缺乏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性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和表现能力不够丰富和多样化。
二、改进策略1. 注重情感和个性的培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表现风格。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不要过分追求技巧性,而是注重作品背后的情感表达。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美术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艺术教育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艺术教育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误区一:注重技法,忽视审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注重学生的美术技法,如素描、色彩、构图等,而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作品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了作品内在的审美意义,导致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缺乏创新和独立性。
改进策略:1. 增加艺术欣赏课程。
学校可以增设艺术欣赏课程,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注重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注重作品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3. 推崇多种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应该推崇多种表现形式,如版画、雕塑、立体构成等,引导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误区二:课堂单一,缺乏实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课堂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教学,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
1. 增加实践环节。
在美术课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美术实践,提供多样的创作材料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教学中,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去。
三、误区三:评价标准不明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明确,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无法对作品进行有效的改进。
1. 明确评价标准。
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指导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作品的质量。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进行评价,还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品特点和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对策美术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塑造个性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教学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常见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误区一:重视成品,忽视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会过于关注学生作品的成品,而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过程。
他们会更注重学生画得好不好,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过程。
这种做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影响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对策: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老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创作不仅是结果的美,更是过程的美。
误区二:过分依赖教材,忽视个性发展美术教学中的教材固然重要,但有些老师会过分依赖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们会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课本上的作业,而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关注和引导。
对策:美术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老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美术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有些老师会单纯追求学生的技巧,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
他们会让学生一味地追求画得像,而缺乏对绘画基本技能和理论的培养。
对策: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技巧,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普及。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练,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
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注重绘画技巧的训练,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提高。
误区四:唯美求新,忽视功利有些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追求的是作品的美观和独特,而忽视了作品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这种做法容易让学生陷入纯粹追求形式美的泥淖,而忽视了美术作品的实践意义。
对策:美术教学应该既注重作品的美观和独特,又要关注作品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小学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重知识轻技能、重画功轻审美、过分关注成品等,影响着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与热爱,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对此,我们必须要明确这些误区,并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误区一:重知识轻技能传统上,小学美术教学侧重于传授绘画技巧和绘画常识,学生成了“知识库”,但缺乏实践技能和创造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无从下手。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运用,强调学生的技能训练、实践机会,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练习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使知识产生创造力。
改进策略:1、注重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表现、分析、评价等技能。
2、鼓励学生制作作品,创造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美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具有自己风格和思想的作品。
3、让学生参加比赛、展览等活动,增加实践机会。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创新创作能力。
误区二:重画功轻审美美术教学中,认为美术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画技,没注重美学素养的培养,这种观念有点片面。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画得好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世界的美学知识和素养,以及公民修养和人文情怀。
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画技的基础教学,还应重视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营养。
1、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欣赏艺术,培养审美情趣。
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感,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味的人。
2、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为学生的审美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
误区三:过分关注成品很多学校和老师注重成品,在美术教育中过分强调“富有艺术感觉”的作品,忽略了作品的表现意义和人生意义,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失去了探索和尝试的机会,造成了学生“形式优先”的误区。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力和文化修养。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误区1. 单一的教学框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设定一个教学框架,以此来指导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枯燥无味的,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2. 重视技巧的讲解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技巧讲解上,比如线条、色彩等。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只会机械地模仿和重复,难以进行自主创作。
3. 老师讲解为主很多老师在授课中过分依赖自己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这种单纯的讲解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改进策略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
比如,可以用漫画、动画、文艺小说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避免过多地强调技巧性的讲解。
通过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提出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探索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效果显著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比如,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行表现。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介绍了现实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等方法,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误区和改进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美术教学的问题。
一、误区1. 重视技巧,忽视创造力:目前,很多小学美术教师过于注重教授学生绘画技巧,使得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技能,而不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对艺术的理解过于狭隘:有些教师将小学美术教育仅仅局限于绘画技巧的学习,忽视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的全面了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 缺乏情感的表达:美术是一门情感艺术,但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
他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改进策略1.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些启发和引导,但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
2. 拓宽艺术的定义:教师应该将小学美术教学拓展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和手工制作等,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跨学科的能力,将其他学科与美术相结合。
3. 关注学生情感的表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他们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主题的作品,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 融入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美术素材,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描绘自己周围的事物,将美术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集中在注重技巧而忽视创造力,对艺术的理解过于狭隘以及缺乏情感的表达。
针对这些误区,教师可以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拓宽艺术的定义,关注学生情感的表达,以及融入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等策略来改进。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教育环境、教学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 浮于表面的教学很多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只注重教授各种技巧和技法,而忽略了素描、色彩、立体感、气氛和构图等基本要素的讲解。
学生只能学到皮毛的技术,缺少深入的美术知识,在美术水平和素养上难以有大的提高。
2. 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小学美术教学中往往注重作品的成品及其作品评比,而忽略作品创作过程的训练。
这使得学生只注重成果,忽略了创作的乐趣和生成过程中的思考。
同时也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对美术产生了厌恶情绪。
3. 机械化教学很多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往往以板书或投影为主要教学手段,学生长时间保持坐姿久而久之会减少学生的注意力,缺失美术创新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
1. 注重深入的教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加强对作品的复杂分析和解释,注重有效的美术课堂讲解,并在课程中加入绘画、剪贴、拼贴等多元化的教学和创作方法。
2. 强调学生的创作乐趣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和娱乐。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判断和评价美术作品,倡导多元思考,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可采用开放式美术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去创作,形成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3.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多元化和创新的美术教育模式,采用手工制作、多媒体展示、情境式教学、趣味性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4. 美术教育与跨学科教育相结合美术教育可以与其他学科教育结合,如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等,以培养学生全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学的交叉结合。
总之,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需要注重深入的教学、强调学生创作乐趣、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美术教育与跨学科教育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真正的美术教育,并在过程中实现其潜能的最大化。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成长,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存在的误区1. 只注重技法的传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强调技法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他们很容易将学生的创意局限在书本上,而忽略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作品往往缺乏个性和创意,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
2. 忽视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只注重技术技巧,并忽视了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艺术产生一种偏见,认为美术只是一种技巧性的活动,而忽视了艺术背后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就难以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3. 缺乏个性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得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了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改进策略1. 强调创意和想象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需要更注重对学生创意和想象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自由绘画、创作故事情景和进行实物模型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艺术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在了解作品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教学计划,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支持,激发他们对美术学科更大的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分析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由于美术课的特殊性,教学的每个环节往往离不开新知识讲授、技法演示、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作业讲评,所以本文为选择这几方面研究小学美术教学特殊性以及存在的误区,探究改进的必要性与措施,以期望更好的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误区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的美术教学大纲的颁布,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紧跟改革发展的步伐,需要更加重视。
但当前美术教学建设与语文数学相比还很不完善。
小学美术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其设置有它的合理性。
然而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学美术内容需要理解其特别性,要根据教学现状灵活的采用教法,下面从几个教学环节分析一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使今后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能更科学一些。
一、美术知识的传授方式
通过长期的教学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美术技法工具书具有共同特点,在美术知识的表述上的文章内容较少,更多的篇幅是用作品或图画来举例说明,文章的后面是很多的图例。
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配有大量的图例,以此传递美术知识,文章对于美术作品而言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让学生和读者通过这样一种非凡的表述方式中领悟美术知识,这种图画传递语言文字的形式,这样读者既可
以用眼睛去看也能通过心灵去感受这种“美术语言”,假如只用文章去描述美术作很多的语言也有时会说不清道不明。
因此可以说形象是美术知识的载体,每一幅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能直接给学生传递美术知识、技法,且必不可少,但它究竟只能用语言符号描述形象知识,但相对于用形象直接传授美术知识就不那么得力了。
以往的美术课多数是口头语言的讲述、讲解、谈话、讨论,却抽去了形象的提供,抽去了让学生感受造型艺术作品的视觉思维活动,抽去了直接从美术作品中获取知识的机会,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把学生的注重力转移到美术作品自身的诱惑力。
美术作品给学生的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述,很难抓住,也很难评价,而用语言表述作品中有些什么东西、作品表达了什么意思则要轻易得多,因此很多老师便将精力用于分析作品而忽略了美术作品的内在美。
教学中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引导学生从详细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也就是从作品所传达的表现内容的特定感觉出发,充分地感知对象,同时通过对作品讲评,启发谈话的简炼方式讲解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理应成为当前美术教学的更为主要的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授美术“双基”,提高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提高美术素质,具有一举多能的功效。
二、课堂的训练与辅导
学习美术知识技法,除了接受老师讲授的那一部分,还有一大半靠练习中去体验,去领悟。
学生把握美术知识的过程不同于掌握
语文数学知识,在美术课堂的练习过程本身也是体验、理解知识的过程。
在美术练习中由于是在群体的互相影响中进行,提高会更快。
因此,美术课的练习时间中,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同学互相参考和评价,讨论作业,是符合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
这种教学方式也许会让课堂有点乱,但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良好方式。
这也符合美术课传授和学习知识的特性,在专业美术学校能普遍予以理解和应用于教学,很多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形成一块美术低能的缺憾。
对于这个问题。
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美术能力并不是全面低下的,多数表现在美术技能的低下,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从课堂教学研究来分析,没有把好练习辅导关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
因此很有必要重视练习时间的个别辅导,尽可能使每一次作业达到练习要求,以提高技能辅导的效率来推动作业质量的提高,这也是教学上所能做到的改变“低幼化现象”的切入口。
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三、课题作业的讲评
小学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以为是老师拿几个学生的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这样做本来没错。
可重复多了,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
这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下的,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搞作业评选竞赛,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
展示全部作品,有利于全体同学平
等地建立自信心自不待言,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同学能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能在这么一个难得的环境和机会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其内含远远超出教师选几份作业讲评一番。
专用教室的黑板应整大块都顶上铁皮做成磁性黑板,这样用小吸铁石固定作品就很方便,学生作业完成后自行上前放上自己的作品。
作业评比竞赛究竟如何,可以通过横向比较来认识:如果和语数学科的求相同答案比赛作比较,或者和体育运动公众信服的公平竞技比较,美术作品有明显的非竞技性特点,儿童美术作品尤其是这样。
因此评比第一的做法务须慎重用之。
小学美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一步步的探索和解决,由于美术课的特殊性,教学的每个环节往往离不开新知识讲授、技法演示、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作业讲评等,所以本文为选择了上述几方面研究美术教学特殊性和改进的必要性与
措施,这也是研究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直接相关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