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匿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合集下载

punic wars名词解释

punic wars名词解释

Punic Wars名词解释
Punic Wars(又称为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布匿战争)是指发生在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146年之间的一系列战争,主要是在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之间进行的。

这些战争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冲突之一,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由于对地中海贸易的控制权而爆发。

罗马与迦太基相互竞争,最终导致了一场全面战争。

红海地区和西西里岛成为了战场,罗马最终获胜,迦太基失去了西西里岛并支付了大笔赔款。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以汉尼拔的进攻罗马为特点。

汉尼拔率军穿越阿尔卑斯山,对罗马进行了一系列胜利,但最终在卡那埃战役中失败。

这场战争使得罗马夺得了西班牙和非洲北部的控制权。

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是最后一次布匿战争,也是最残酷的一次。

罗马将其矛头直接指向迦太基本土,通过长期的围困最终攻克了迦太基,将城市毁灭,并将其居民作为奴隶。

这场战争使得迦太基完全消失,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Punic Wars对西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标志着罗马共和国扩张的开始,并确立了罗马帝国的雏形。

此外,它还导致了迦太基的毁灭,进一步巩固了罗马的地中海霸主地位。

这场战争展示了古代战争中的创新战略,如汉尼拔穿越阿尔卑斯山等壮举,以及对经济和政治结构造成的深远影响。

历史—布匿战争

历史—布匿战争

历史—布匿战争布匿战争是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41年爆发的一场战争,是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帝国之间的一次重大冲突。

这场战争的起因源于控制西西里的权力争夺。

虽然战争历时长达23年,但是对于罗马来说,这场战争是其整个扩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起因埃里奥斯岛是西西里岛的一个港口,也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

公元前264年,当地的卡尔塔汉人在岛上占据了一个小城市,但不久之后遭到了迦太基的反击。

由于埃里奥斯岛对于罗马以及迦太基来说都十分重要,因此这次冲突成为了这场战争的起因。

二、进展罗马共和国派遣了一支军队前往西西里,而迦太基的领袖汉尼拔则亲自率领迦太基的军队进行进攻。

从公元前264年开始,两国之间的战争就愈演愈烈。

在战争的初期,罗马处于困难的境地。

由于缺乏海军力量,罗马无法阻止迦太基从海上进攻。

因此,罗马尝试与其他城邦建立联盟,并是那些政治观点与自身相似的城邦为自己争取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战争趋于白热化。

在战争的中期,罗马迎来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元老院领袖卢基乌斯·庞培。

他通过打击迦太基的经济利益,削弱了迦太基的实力,并且自己的军队也得到了逐渐扩大。

庞培的军队成为了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力量。

三、结果在布匿战争结束之后,罗马共和国在整个地中海地区确立了其霸权地位。

作为战胜方,罗马获得了大片领土,而迦太基则不得不放弃其控制的领土,并且还需要向罗马缴纳大笔战争赔款。

布匿战争的胜利使得罗马逐渐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且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继续扩张其领土和影响力。

同时,这场战争也改变了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并且对于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布匿战争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整个地中海地区乃至欧洲历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战争虽然结束,但其对于欧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至今尚存。

坎尼会战的简介

坎尼会战的简介

坎尼会战的简介坎尼会战发生于公元前216年,乃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并最终造成了约六万至七万名罗马士兵战死或被俘。

此战因汉尼拔出色的战术与其在罗马军事史上占极其重的席位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坎尼会战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坎尼会战的分析中文名称:坎尼会战参战部队:迦太基军队,罗马军队战争结果:迦太基军队获胜时间:公元前216年地点:坎尼城人物:汉尼拔保卢斯当战役开始后,两翼交锋的骑兵即展开厮杀。

波利比奥斯是如此形容当时情形的:“当左翼的西班牙与高卢骑兵进攻罗马骑兵时,粗野的战斗便接踵而来。

”迦太基的骑兵很快便战胜了右翼较弱的罗马兵,并展开追击。

部份迦太基骑兵则由自军左翼出击,越过罗马军右翼,进入罗马骑兵的后军里。

罗马兵已变得分散,而迦太基人不断攻进其内,对其展开包围切割。

当罗马人进攻时,一阵热西风夹杂着尘埃向罗马军队迎面吹来,并阻碍了其视野。

然而那阵西风吹来的尘埃并非主要因素,交战双方所做成的尘埃才最阻碍行军视野。

而汉尼拔在此前数天对罗马人作出的袭击使其得不到充足的食水供应亦对罗马军的表现造成影响。

坎尼会战战役部署罗马军队的基本单位是步兵百人队,原先由一百名士兵组成,但是通常进入战斗编队的不过六十至八十人。

两个百人队合为一个中队。

每个罗马主要战术组织(即军团)中有三十个中队。

每个中队在战斗中排成一个小方块队,其正面为十四至十六人,纵深十人。

但是,与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的更为密集的传统方阵不同的是:在传统方阵中士兵们并肩作战;而在罗马方块队中士兵与士兵之间有1.5米左右的间隔。

这样一来,每个罗马步兵可以轮圆了挥动其武器,长矛或长约30厘米的短剑。

在实际激激战中要保持这样的间隔可不容易,这需要常年的训练和战地的经验。

但是这样编队的一个好处是一旦前排士兵力乏或负伤时,他们可以通过身后的间隔后撤,马上就有一排生力军上前补替他们。

而且由于有间隙,队形的变化比较灵活,对不同的地形的适应性比较好。

第二次布匿战争-伊利帕战役(公元前206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伊利帕战役(公元前206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伊利帕战役(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8年的梅托罗战役以后,罗马统帅大西庇阿(斯奇皮欧,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与父亲同名。

普布里乌斯·科涅利乌斯·西庇阿)以武力制服了一些不顺从的西班牙部落领袖后,于前206年在伊利帕战役(发生于今塞维利亚附近)中对迦太基人取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前206年,哈斯德鲁巴已死,哈诺被俘,西班牙战场的迦太基将领,只剩下马戈和哈斯德鲁巴-吉斯戈了。

当哈斯德鲁巴在意大利败亡的消息传来,迫使迦太基再做最后一次努力,与西庇阿决战,以便在打败西庇阿以后,再努力增援汉尼拔。

吉斯戈和马戈集结了一支规模空前的大军,共7万步兵和4千骑兵(另一说是5万步兵和4千5百骑兵),还有32头战象,到今天西班牙城市塞维利亚附近一个叫做伊利帕的地方,向西庇阿挑战。

大西庇阿(斯奇皮欧、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与父亲同名)、普布里乌斯·科涅利乌斯·西庇阿)的罗马军团共4万5千步兵和3千骑兵,人数上占绝对劣势。

但是他并无惧意,对手都是自己手下败将,送上门来,正好是一劳永逸结束西班牙战局,克竟全攻的时候了。

大西庇阿对决战的计划盘算已久。

两军对垒的一连数日,没有交战,双方每天都是同样的一套程序:迦太基军先拉出营,列队挑战。

西庇阿的罗马军天天故意比迦太基军晚一个时辰出营列阵,部队序列也是天天相同,罗马重步兵军团主力在中央,战斗力较弱的西班牙部落盟军列阵两翼。

两阵对圆,西庇阿却拒绝作战,只让部队守住阵脚,既不出击,也不回营,就那么两支军队面对面站着相面,从早晨相到晚上,大家混个脸熟,然后各自回营睡觉。

难道西庇阿有什么暗渡陈仓的锦囊妙计?也不是。

西庇阿是在玩心理战,用现代术语讲,头两天是让对手先建立一个心理定势。

到决战的那一天,西庇阿亮出底牌了。

他天不亮就让部队饱餐战饭,抢先出营挑战。

这让前数天习惯了晚睡晚起的迦太基军大吃一惊。

《布匿战争》世界历史故事

《布匿战争》世界历史故事

《布匿战争》世界历史故事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把它们之间的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战争先后爆发了三次。

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和店铺一起看看历史故事《布匿战争》吧!罗马于公元前273年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开始向外扩张,与早已称霸西地中海的迦太基发生冲突,于是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

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把它们之间的`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战争先后爆发了三次。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主要战场在西西里岛及其附近海域。

公元前264年,罗马出兵渡过梅萨纳海峡,击败迦太基军,战领梅萨纳(今墨西拿)城,继而占领西西里岛大部地区,于公元前262年攻占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西南岸的主要据点阿格里真托。

但迦太基具有海上优势,仍控制着西西里岛西部地区和沿海一些要塞。

为夺取海上优势,罗马迅速扩建海军,并发明了新的海战技术装备一一接舷吊桥。

在公元前260年的米拉海角战和公元前356年的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大败迦太基舰队,随后乘胜登陆北非。

公元前255年,迦太基发动反攻,在北非的罗马军大部被歼,前往增援的罗马舰队则在返回途中遇风暴袭击,几乎全军覆没。

罗马重建舰队,于公元前241年在西西里岛以西埃加迪群岛附近重创迦太基舰队,夺得制海权。

迦太基无力再战,被迫讲和,放弃西西里岛及其与意大利相邻的各岛屿。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

罗马背信弃义,继续扩张。

迦太基不甘失败,准备复仇。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率迦太基军攻占与罗马结盟的西班牙城市萨贡托。

次年春,罗马向迦太基宣战。

汉尼拔先发制人,于公元前218年4月率步骑兵6万从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出发,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在提楔诺河和特雷比亚河地区连挫罗马军。

公元前217年,汉尼拔率军穿越毒气弥漫的沼泽地带,在特拉西梅诺湖附近的山口设伏,一举歼灭罗马追兵两万余人,并继续挥师南下。

三次布匿战争的始末是怎样的

三次布匿战争的始末是怎样的

三次布匿战争的始末是怎样的公元前264~前146年,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国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发生了三次战争。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三次布匿战争的始末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第一次布匿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第一次战争,目的是为了夺权中海岸的霸权。

第一次布匿战争,分成两个战场,陆战和海战。

陆战在第一次布匿战役中并不是主要战场。

陆战发生的主要战略目的仅仅只是封锁海港,防止对手从本土增兵。

公元前262年。

罗马围攻Agrigentum获得胜利,士气大振。

到了公元前256年-前255年,罗马共和国决定再次进行大规模的陆地战争。

虽然在陆战中获得了胜利,但是罗马人在海战中的优势并不明显,无法对迦太墓舰队进行报复。

为了摧毁迦太墓的基地,罗马人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用来运输军队和武器。

迦太墓为了阻止罗马舰队,组织兵力,与罗马舰队在埃克诺穆斯角进行海战,最终却被打败。

罗马军队也一路突袭,占领了突尼斯。

迦太墓无法接受苛刻的和平条件,于是雇佣了赞提帕斯来提升迦太基的战斗力。

在赞提帕斯帮助下,迦太基的军事实力大增。

并且在突尼斯战役中大败罗马军队,使得罗马侵略非洲的企图失败。

但是罗马并没有放弃,在战争后期,罗马人的围困战术让迦太基在海战中连续遭受重创。

迦太基的军队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补寄,作战十分疲惫。

在Aegates Islands海战之后,迦太基的雇佣军爆发了一场起义。

陷入困境的迦太基不得不与罗马人签订条约,长达23年之久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而结束。

第二次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是迦太基的复仇之战,但依然是罗马获得了最终胜利。

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失去了地中海的西西里岛。

于是就不得不向伊比利岛发展。

但是罗马再次警告迦太基的领导人汉尼拔,不得穿过埃布罗河,否则将对迦太基进行军事打击。

但是汉尼拔无视罗马人的警告,依然向埃布罗河进攻。

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的地中海霸权争夺

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的地中海霸权争夺

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的地中海霸权争夺布匿战争(Punic Wars,或译布匿克战争)是地中海世界两大豪强——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共和国之间进行的三次大战的总称,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

以下是关于布匿战争的详细概述:一、战争背景●罗马的崛起: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早期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一大强国。

其后,罗马的扩张矛头转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

●迦太基的强盛:迦太基位于当代北非的突尼斯,由腓尼基人移民建成。

公元前3世纪已发展为一个富庶的强大国家,占有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沿海、西西里的大部、科西嘉、撒丁、巴利阿里群岛等地,成为罗马向海外扩张的劲敌。

二、战争过程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年-前241年)●起因:罗马和迦太基因争夺西西里岛而爆发战争。

●主要战场:地中海上的海战,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

●结果:罗马取得胜利,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

迦太基被迫签订不平等和约,将西西里岛及其附近利帕里群岛让给罗马,并赔款3200塔兰特(10年内偿清)。

罗马在西西里建立第一个行省,并随后强占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

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年-前201年)●著名事件: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

●主要战役: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和坎尼战役中,罗马接连惨败。

但罗马采取迂回战术直捣迦太基本土,汉尼拔被迫回援,最终在扎马战役战败。

●结果: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

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年-前146年)●性质: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经过:罗马主动进攻,长期围困迦太基城。

迦太基不甘被进攻,奋起作战,但城内发生饥馑,终被罗马军队攻陷。

●结果:迦太基战败惨遭屠城,领土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份——阿非利加行省。

三、战争影响●罗马的崛起:布匿战争使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为其后来的扩张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迦太基的衰落:迦太基作为地中海的强国,在战争中遭受重创,最终灭亡。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谁赢了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谁赢了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谁赢了本文导读:意大利战波河流域迦太基军队在五个半月的时间内行军1600余公里,沿途克服了险恶的天然障碍和许多部落的抵抗到达波河。

此时,罗马军队正在波河流域和高卢部落波伊人作战,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在闻得汉尼拔的行踪后,率军前来,取得了当地罗马军队的兵权。

双方军队在提契诺河畔开战,迦太基军队击败罗马军队,这是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后的第一战。

在这以后的作战中,汉尼拔对待罗马俘虏都相当残酷,但对待罗马盟友的俘虏却很宽容,为的是争取他们。

这时,被派到阿非利加的执政官提比略·塞姆普罗尼阿斯·隆加斯得知汉尼拔的消息后前来支援。

双方沿着特雷比亚河对峙,时为公元前217年初春。

第二天,罗马人渡过特雷比亚河,双方正式开战,在战斗中迦太基军队里的战象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汉尼拔击溃了罗马军队。

战后,双方都转入冬营。

这些胜利的取得,使汉尼拔巩固了后方和与罗马为敌的高卢诸部落订立了同盟。

罗马元老院决定由盖乌斯·塞尔维利乌斯·格米努斯和盖约·弗拉米尼分别出任公元前217年的执政官。

同时在罗马公民中征兵,和在特雷比亚河会战后剩余的兵力组成13个军团,又在罗马的同盟中征募了大约两倍数目的军队。

这些军队分别被派往各个战线,盖约·弗拉米尼率30000步兵,3000骑兵驻守在意大利本土。

盖乌斯·塞尔维利乌斯·格米努斯率40000士兵驻守波河流域。

前任执政官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被任命为代执政官,重新派到伊比利亚去。

意大利中部公元前217年春,迦太基军队越过亚平宁山脉,秘密侵入伊特鲁里亚,进入意大利本土,罗马人在该地区兵力薄弱,只能组织起8000名士兵。

鉴于迦太基军队在该地的存在将严重威胁到罗马城的安全,执政官盖约·弗拉米尼火速领兵前往,他们在特拉西梅诺湖附近相遇。

西方古典时代的十大决战

西方古典时代的十大决战

西方古典时代的十大决战一:挽救罗马的梅托罗战役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几年,罗马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布匿战争爆发以前,罗马适合服兵役的青壮年有二十七万人。

经过十年残酷的战争,罗马丧失了一半的青壮年人口。

特拉西米安战役(公元前217年)罗马军队阵亡一万五千人;坎尼战役(公元前216年)五万罗马士兵仅仅逃脱了几百人。

到公元前207年,能够上战场的罗马人只剩下不到十三万。

汉尼拔已经在意大利征战十年,严重破坏了罗马的经济体系,罗马失去了大部分的财政来源,又必须承担庞大的军费开支,被迫对内增派税赋,对外大量举债。

这时罗马的人力,物力都已经到了极限,举国上下仅仅靠着坚强的意志苦苦支撑,如果再来一次类似坎尼的惨败,罗马就肯定要亡国。

这年春天,当罗马人得知汉尼拔的弟弟哈斯朱拔(Hasdrubal)在西班牙摆脱西庇欧的围困,领军转道高卢越过阿尔卑斯山,出现在波河平原时,都面面相觑,知道决定罗马命运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1 历史背景迦太基故国在今天的突尼斯境内,和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隔海相望。

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的众多殖民城市中,迦太基起初并不是最古老或最强大的一个。

但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精明勤勉的人民,迦太基逐渐成为地中海的商业中心。

迦太基最令世人瞩目的是他们的海上贸易。

迦太基人很早就开发了大西洋上的航线,从北欧的波罗的海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遍及他们的足迹,这在没有罗盘的时代是不可思议的成就。

迦太基人的骆驼商队也很早就穿越撒哈拉沙漠,和非洲的文明古国通商。

虽然迦太基人是贸易立国,他们的灌溉农业也相当发达。

西庇欧入侵迦太基时,就对一望无际的良田,茂盛的葡萄园和果园,富庶的村庄和喧嚣的城镇赞叹不已。

虽然有举世无双的财富,强大的海上力量,肥沃的国土,稳定开明的政治制度,以及英才辈出的贵族阶层,迦太基在和罗马的争霸中还是不可挽回的惨败了,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下场。

后世史学家总结这段历史,认为迦太基最主要的败因在于其国民意志力的薄弱。

布匿战争的简介

布匿战争的简介

布匿战争的简介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布匿战争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布匿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布匿战争参战部队:罗马共和国,迦太基战争结果:迦太基失败时间:公元前264地点:非洲,伊利比亚,意大利,高卢,西地中海人物:汉尼拔雷古卢斯布匿战争的详情第一次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陆战并不重要。

西西里岛是个多山地的岛屿,陆地上的冲突大多是小规模的袭击,围攻城市或封锁交通。

主要封锁目的是海港,为了防止对方从本土来的增兵,军货和通讯。

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开进西西里,揭开战幕。

罗马先后占领墨西拿和阿格里琴托(Agrigentum),迫使叙拉古与之结盟。

罗马围攻阿格里琴托,已败复胜,军心大振。

前256年-前255年,罗马再次计划大规模陆战。

经一系列交战,罗马军队取得陆上作战的一些胜利,但迦太基在海上一直处于优势。

善于模仿的罗马,以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为样板,在希腊人帮助下,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船只结构同迦太基人的一样,也是桨式战船,但罗马人制造了一种搭有尖钩的活动吊桥,将它钩到对方战舰的甲板上,这样不习水战的罗马人就可沿长板冲向敌船,在甲板上打一场陆地战,发挥罗马军团人数多的优势。

罗马士兵利用这种装置能够登上敌船,从而把战斗变成罗马人熟悉的肉搏战。

公元前260年,杜伊利乌斯统领的罗马舰队(113艘战船)在米莱附近的海战(参见利帕里海战)中首次战胜安尼巴尔统领的迦太基舰队(140艘战船)。

几次海战之后,罗马决定入侵迦太基北非的本土,尽快摧垮迦太基基础,以结束战争。

罗马建了很大的一个舰队,用来运输军队和设备,加上护航的军舰。

公元前256年,迦太基设法阻挡舰队,但是在埃克诺穆斯海角被打败(参见埃克诺穆斯角海战)。

同年,罗马马尔库斯;阿蒂利乌斯;雷古卢斯〔Marcus Atilius Regulus丨登陆北非,攻占突尼斯。

罗马帝国的军事壮举

罗马帝国的军事壮举

罗马帝国的军事壮举
罗马帝国在其辉煌的历史中,取得了许多军事壮举。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例子:
1.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41年,是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一次长达23年的战争。

罗马最终战胜迦太基,夺取了西西里岛。

2.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至公元前201年,是另一次对抗迦太基的战争。

尽管起初罗马军队遭受重创,但最终罗马成功击败迦太基将其彻底消灭,并将其领土纳入罗马帝国。

3. 加里亚战争: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51年,是由罗马共和国将军恺撒发动的一系列征服高卢地区的战争。

罗马最终征服了高卢,并将其纳入罗马帝国。

4. 第三次波尼战争:公元前149年至公元前146年,是罗马对抗希腊波尼亚的战争。

罗马最终摧毁了波尼亚,结束了希腊城邦的独立。

5. 第一次奥斯曼战争:公元92年至公元94年,是罗马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一次战争。

罗马最终成功征服了拜占庭,并将其纳入罗马帝国。

这些军事壮举不仅使罗马扩大了领土,还使其成为统一欧洲的主要力量,并为后来的罗马帝国奠定了基础。

布匿战争名词解释

布匿战争名词解释

布匿战争名词解释布匿战争,古代两场著名的战争之一,是指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41年间发生于意大利半岛上的战争。

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战争,在亚历山大最后一次东征时获得了决定性胜利。

对古代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

公元前218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他曾企图入侵埃及,未能如愿,便企图攻占西亚的腓尼基各城市,并且打败了以米太亚得为首的米堤亚国王,自称为王。

在与埃及国王的战斗中失败被俘,被迫求和,向埃及支付3000塔兰特金钱、 100名奴隶、 100匹马、 100头驴子和100只羊,才获得自由,不久后又出尔反尔,于公元前214年入侵叙利亚,攻占其首都,杀死了亚述国王西拿基立。

但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却无法恢复其政治权力,他被囚禁在巴比伦,遭受残酷的虐待,心中充满愤恨和怨恨。

公元前209年,巴比伦发生饥荒,尼布甲尼撒二世乘机集结其旧部,攻陷巴比伦,杀死了新巴比伦国王。

这时尼布甲尼撒的军队号称80万,由尼布甲尼撒本人亲自率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海陆军队。

当时各希腊城邦国家均已为波斯所征服,罗马虽然还保持着独立,但形势亦颇为危急。

为了进一步削弱各希腊城邦,公元前208年春,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亦称“薛西斯一世”)任命被释放的米太亚得为统帅,组织了以斯巴达人为主力的50万大军(其中有20万海军),在海军将领达塔(亦称“斯巴达”)的率领下,从小亚细亚出发,南渡爱琴海,向西进入希腊,很快便兵临阿提卡,不久即被雅典及科林斯的联军击败,大流士一世本人亦被希腊人所杀。

这样,雅典成为希腊各城邦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同年,雅典与斯巴达签订了《伯罗奔尼撒和约》,规定两国平分了波斯帝国领土。

这样,波斯帝国分裂为许多小国,并且成为希腊各城邦的敌人。

亚历山大亲自率领骑兵作战,他克服了许多困难,包括严寒、疾病、部队不整等,终于在公元前293年与远征印度的军队会师。

当时,波斯军队中的埃及人、希腊人及犹太人互相猜疑,乃至于在背后刀剑相向。

9.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的覆亡

9.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的覆亡

9.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的覆亡历史背景第二次布匿战争失败后,迦太基被彻底剥夺了军事和外交上的主动权。

但经过50余年的快速发展,迦太基又恢复了过去的繁荣。

罗马人还是把迦太基当成眼中钉,念念不忘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候,迦太基差点攻入罗马城。

罗马害怕迦太基的重新崛起会对其在地中海的霸权构成威胁,于是教唆努米底亚人进攻迦太基。

迦太基被迫组织反击。

罗马则以迦太基破坏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签订的“未得到罗马同意之前,迦太基不得发动任何战争”的约定为借口,正式向迦太基宣战。

交战双方:罗马军队VS迦太基军队交战时间: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双方将帅:罗马统帅是艾米利亚努斯,迦太基统帅是迦太基国王双方投入兵力:罗马军8万步兵、4000骑兵、600艘战舰;迦太基约8万人双方使用兵器:矛、盾、弓箭、投石机等交战结果:罗马攻克迦太基城获胜历史回放公元前149年,罗马进犯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

罗马派执政官孟尼留斯率8万步兵、4000骑兵、600艘战舰,从西西里渡海直达迦太基的重镇乌提卡。

突如其来的侵略使得迦太基措手不及,只得向罗马求和。

罗马提出极苛刻的条件:一是送300名贵族男孩到罗马做人质;二是交出他们的一切武器;三是命令他们放弃自己的城池,迁移到距离海岸1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

迦太基将300名男孩和20万套兵器、200门弹射机送给罗马。

但第三条让迦太基人忍无可忍,他们决心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迦太基国王处死了主降派和反战分子,释放所有的犯人和奴隶,重新组建军队。

城中居民和犯人、奴隶一起修筑城墙,建立坚固的防线。

城内所有的工厂都投入到兵器的制造中,日夜不停地赶制武器。

城中的妇女还献出自己的秀发,作为弓弩的弦。

迦太基人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做了充分的准备。

罗马并没有把迦太基放在眼里,他们认为没有武器的迦太基人一定不堪一击,但第一次交锋罗马人就遭到了当头一棒。

迦太基城建造在北非海岸一个半岛的顶端,三面环海,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在陆上除了有坚固的城墙外,迦太基人还迅速建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纸扎马]扎马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纸扎马]扎马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纸扎马]扎马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最后结果如何扎马会战发生于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

在这次会战中,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后尊称为阿非利加努斯)打败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巴卡。

迦太基被迫与罗马签订合约,55年后,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开始起初,迦太基元老院在遭到新的沉重打击后,仍然异常镇静。

他们向西庇阿的舰队发动攻势,并险些摧毁了这支舰队。

与此同时,他们从意大利召回了汉尼拔和马戈。

但是不久,主和派在迦太基元老院里占了上风,迦太基元老院决定与西庇阿媾和。

罗马人的条件非常苛刻,其目的是使迦太基沦为一个一蹶不振的非洲国家,只保持名誉上的独立。

迦太基元老院接受了这些条件,并派了一名使节到罗马去签署和约。

但是,就在该条约报回之前,迦太基人两次违反了停战协议,西庇阿立即恢复了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汉尼拔已在小莱普提斯(拉姆塔)登陆,沿海岸向哈德鲁梅(苏塞)进军。

在那里他得到了从利古里亚渡海前来的马戈部队的增援。

马戈因在上次战斗中负伤而死于航海途中。

汉尼拔曾在哈德鲁梅停留了一段时间,因为他曾请求努米底亚的提哈乌斯王公前来协助,因此,他需要在此等待这位王公的到来。

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汉尼拔和马戈从意大利带出来多少部队,据说汉尼拔从意大利带出来的“老部下”为数1.2万人,马戈的部队大约是1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雇佣兵)。

汉尼拔肯定得到了提哈乌斯的援助,后者带来了2000匹马和大量迦太基兵员。

汉尼拔的总兵力约有4万人。

如果依托迦太基的安全基地作战,这些部队本可以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但形势的发展却使他们远离了自己的基地。

西庇阿采取了一次精心策划的冒险行动。

当汉尼拔还在哈德鲁梅时,他沿巴格拉达斯山谷向西推进,将通往他设在乌提卡的基地的交通线暴露出来。

在此之前,他已火速通知马西尼萨派尽可能多的部队(特别是骑兵)前来参战。

迦太基人与西庇阿媾和之后,马西尼萨已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去了,他正忙于尽可能多地掠取西法克斯的财物。

布匿战争历时多久

布匿战争历时多久

[键入文字]布匿战争历时多久布匿战争公元前264 前146 年,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进行了历时百余年的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其中布匿源于罗马人对迦太基人的称呼。

布匿战争总共有三次,前两次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战争期间,罗马通过与迦太基及其盟友的反复争斗,占领了欧、亚、非的广大地区,掠夺了大量奴隶和财富,这对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地中海地区后来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公元前3 世纪时,迦太基作为地中海西部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与罗马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但是当罗马统一意大利成为地中海强国后,两者的关系开始恶化,双方形成对峙之势。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爆发起因是两国争夺西西里岛,墨西拿事件是其导火线。

在皮洛斯战争期间,叙拉古雇佣军中的一批意大利人强行占领了西西里岛东北端的墨西拿。

公元前265 年,这些意大利人与叙拉古僭主产生了矛盾,彼此之间发生了冲突,最后意大利人处于不利形势,他们分为两派,分别向迦太基和罗马求助。

最后迦太基先于罗马占领墨西拿。

罗马不服,派军队进驻西西里,这便拉开了开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战幕。

战争期间,陆地上罗马占领了墨西拿和阿格里琴托,而在海上迦太基却占优势。

于是罗马人为了增强海上力量,赶紧成立了一支舰队于迦太基抗衡。

他们之间于公元前260 年爆发了米列海战,罗马舰队因装有接舷吊桥大胜迦太基。

此后双方的战场转向了陆地。

公元前241 年,罗马海军在埃加迪群岛再次战败迦太基舰队。

战后迦太基被迫求和,将西西里及其附近利帕里群岛让给罗马,赔款3200 塔兰特。

此后罗马遂在西西里建立第一个行省。

后来罗马又乘机强占了撒丁和科西嘉,1。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布匿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布匿战争的结果三次布匿战争,对罗马和迦太基都有深远的影响。

布匿战争的结果,也让欧洲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迦太基被迫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

正是因为这些条约,为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迦太基对罗马人的一次报复。

这次布匿战争的结果,或许是迦太基没有想到的。

因为在这次战争前期,迦太基一直处于优势,甚至达到了罗马城下,罗马国岌岌可危。

要不是迦太基的本土受到其他攻击,或许欧洲的历史将会被改变。

无奈上帝眷顾罗马,面对这样的机遇,罗马人乘胜追击,将迦太基之前占领的城市又全部夺回。

第二次布匿战役,让迦太基损失惨重。

第二次布匿战争,让罗马人对迦太基恨之入骨。

基于这种情感,第三次的布匿战争,让迦太基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第三次布匿战争的结果,彻底改变了罗马和迦太基的历史。

这次战役之后,迦太基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罗马也因为这次战役,由弱变强,成功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罗马共和国开始变得强大,逐渐地影响到了欧洲其他地方。

在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占据了地中海不少地方,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奴隶。

为罗马共和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地中海区域后来的历史命运奠定了基础。

布匿战争的目的布匿战争在欧洲的历史上至关重要,它是开启罗马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那罗马发动布匿战争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布匿战争一共发了三次。

每次布匿战争的目的都是不同的。

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发动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因为双方都是处于国运的上升期,领土矛盾成为双方主要矛盾。

只有获得地中海区域的霸权,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由迦太基主动发起的。

这次布匿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夺回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失去的东西。

古罗马战争故事:布匿战争

古罗马战争故事:布匿战争

古罗马战争故事:布匿战争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着名战争。

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

罗马发祥于意大利半岛,是一个不大的城邦。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一大强国。

其后,罗马便把扩张矛头转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

迦太基位于今天北非的突尼斯,由腓尼基人移民建成。

公元前3世纪已发展为一个富庶的强大国家,占有北非明部沿海、西班牙南部沿海、西西里的大部、科西嘉、撒丁、巴利阿里群岛等地,成为罗马向海外扩张的劲敌。

双方争夺的焦点是盛产谷物的西西里。

罗马军队分为4个军团,每个军团约4200—6000人,基本属于常备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迦太基的军事力量也很强大,特别是海军,在地中海地区属一流。

公元前264年,地处意大利、西西里海峡要地的麦散那城邦由于雇佣兵起义,麦散那向迦太基和罗马两方求救。

迦太基和罗马先后派兵前来干预,双方为各自利益互不相让,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故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的爆发。

经一系列交战,罗马军队取得陆上作战的一些胜利,但迦太基在海上一直处于优势。

但善于模仿的罗马,以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为样板,在希腊人帮助下,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船只结构同迦太基人的一样,也是桨式战船,但罗马人制造了一种搭有尖钩的活动吊桥,将它钩到对方战舰的甲板上,这样不习水战的罗马人就可沿长板冲向敌船,在甲板上打一场陆地战,发挥罗马军团人数多的优势。

公元前241年3月,罗马的200艘战舰在伊干特群岛大败迦太基海军,迦太基不得不求和,赔款3200塔兰特,罗马取得了西西里及其他一些岛屿;嗣后又乘迦太基雇佣兵起义之机,出兵占领了科西嘉和撒丁尼亚两个岛屿。

罗马取得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并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为了夺回失地,任命25岁的汉尼拔为主帅,又开始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汉尼拔出身于一个军事贵族家庭,自幼随父从军,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和外交才能的培养,懂得几种语言,能发动不同国籍的人为他作战,并无条件地服从他。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和罗马各自的情况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和罗马各自的情况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和罗马各自的情况罗马与迦太基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了,但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却又一一显现出来。

从迦太基方面来说,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战败方的迦太基存在着很多的雇佣兵,而迦太基也没有按约定支付他们佣金,于是,发生了雇佣兵叛乱。

这场叛乱历时3年半的时间后,于公元前238年夏天被大将哈米尔卡(汉尼拔的父亲)彻底镇压。

之后,对外贸易派领袖哈米尔卡离开国内农业派占上风的迦太基,去到西班牙建立根据地。

哈米尔来到西班牙后,充分显示了他的组织能力,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在进入西班牙9年后,迦太基地统治范围扩大到了西班牙的东南部,在进入西班牙的第10年,即公元前228年,“迦太基新城”的西班牙东岸城市完成了建设。

哈米尔卡建起了巴卡家族的城堡,看上去与王宫无异。

“迦太基新城”就是现在的卡塔赫纳,这是巴卡家族在西班牙的大本营。

这也是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起源地。

从罗马方面来说,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面临着如何统治从迦太基手中夺来的西西里。

西西里是处于小城邦国家割据的状态,所以,不适合用罗马联盟的方式。

对于这种新的形势,罗马人在西西里建立了行省制。

行省制的做法是罗马向行省派出法务官,他们享有等同于罗马执政官的“统治权”,承担并行使罗马在行省的统治。

法务官下面的财务检察官等事务官,这些行省官员,每年在经过市民大会选举后,由罗马派遣到行省。

行省制有以下规定:一、行省的所有领地都划为罗马的直属地,居民只能以租借的形式,向罗马租借已成为公有地的土地来耕种经营,但要向土地主罗马支付租地费。

二、行省居民有义务缴纳直接税,居民必须向罗马要缴纳收入或收益的10%。

农牧民可以实物纳税。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缴纳5%的关税。

但这个关税,罗马市民和同盟国市民也要缴纳。

三、行省居民有义务缴税,但是他们没有服兵役的义务,兵役是罗马市民及同盟国市民必须承担的。

罗马人在小城邦割据的西西里因地制宜的建立行省后,当地各城邦之间的冲突渐渐消失了,而西西里的生产力也不断提高,后来竟成为了罗马的粮仓,可以说,罗马人对西西里的统治方式是正确的。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前241年3月10日,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前241年3月10日,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前241年3月10日,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说到古罗马,就不能不提下他们早期的最重要对手——迦太基。

据现有仅存的资料显示,迦太基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现代学者一般采用公元前814年建城之说。

据认为曾有居民七十万人,占地三百一十五公顷(约3.15平方公里)。

传说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泰尔王国(位于现今黎巴嫩南部西南海岸)的狄多公主因其兄庇格玛里翁在国王死后,排斥公主而独揽大权。

为免遭迫害,狄多带着财宝与仆人飘洋过海,在突尼斯湾登陆。

她向柏柏人部落首领马西塔尼求借一张牛皮之地栖身,得到应允;于是她便把一张牛皮切成一根根细条,然后把细牛皮连在一起,在紧靠海边的山丘上围起一块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

故而迦太基的卫城又叫“柏萨”意为“一张牛皮”。

迦太基在腓尼基语里面意为“新建的城”,与乌提卡相对。

乌提卡是北非古城,位于迦太基湾北部,迦太基城西北约40公里,在今突尼斯境内。

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踏遍地中海的每一个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个港口都能见到腓尼基商人的踪影。

据说,“腓尼基”是古代希腊语,意思是“绛紫色的国度”,原因是腓尼基人强迫奴隶潜入海底采取海蚌,从中提取鲜艳而牢固的颜料,然后用紫红色染成花色的布匹运销地中海各国。

公元前七世纪,腓尼基人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首都迦太基城(今突尼斯城)。

疆域包括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大部以及科西嘉、撒丁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垄断西地中海海运贸易。

公元前三世纪七十年代,罗马对外扩张,成为迦太基的劲敌,爆发了古代史上著名的三次“布匿战争”。

罗马人“布匿”的称呼就是罗马语的“腓尼基”。

由于汉尼拔和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过于有名,很多人都会忽略引发这一切的第一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前264年至241年,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战。

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

作西西里岛为地中海最大岛屿,在今天只是一个拥有美丽传说的风景胜地,但她其实还拥有着深厚而绚烂的历史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布匿战争的结果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布匿战争的结果三次布匿战争,对罗马...
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
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布匿战争的结果
三次布匿战争,对罗马和迦太基都有深远的影响。

布匿战争的结果,也让欧洲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迦太基被迫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

正是因为这些条约,为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迦太基对罗马人的一次报复。

这次布匿战争的结果,或许是迦太基没有想到的。

因为在这次战争前期,迦太基一直处于优势,甚至达到了罗马城下,罗马国岌岌可危。

要不是迦太基的本土受到其他攻击,或许欧洲的历史将会被改变。

无奈上帝眷顾罗马,面对这样的机遇,罗马人乘胜追击,将迦太基之前占领的城市又全部夺回。

第二次布匿战役,让迦太基损失惨重。

第二次布匿战争,让罗马人对迦太基恨之入骨。

基于这种情感,第三次的布匿战争,让迦太基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第三次布匿战争的结果,彻底
改变了罗马和迦太基的历史。

这次战役之后,迦太基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罗马也因为这次战役,由弱变强,成功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罗马共和国开始变得强大,逐渐地影响到了欧洲其他地方。

在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占据了地中海不少地方,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奴隶。

为罗马共和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地中海区域后来的历史命运奠定了基础。

布匿战争的目的
布匿战争在欧洲的历史上至关重要,它是开启罗马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那罗马发动布匿战争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布匿战争一共发了三次。

每次布匿战争的目的都是不同的。

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发动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因为双方都是处于国运的上升期,领土矛盾成为双方主要矛盾。

只有获得地中海区域的霸权,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由迦太基主动发起的。

这次布匿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夺回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失去的东西。

因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逼迫迦太基签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严重刺激了迦太基的民族主义。

使得他们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勇往直前、势如破竹,一直打到罗马城下。

如果不是后院失火,迦太基不仅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还能将罗马彻底消灭。

但最终,罗马人的反攻,让迦太基损失惨重。

第三次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迦太基发动的最后一战。

因为迦太基在和平环境中发展的速度过快,极大震惊了罗马人。

为了防止迦太基的再次报复,罗马人决定主动出击,彻底消灭迦太基。

基于这样一个目的,罗马向
迦太基宣战。

最终将迦太基国从欧洲的历史上抹去。

总而言之,三次布匿战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争夺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和资源。

罗马和迦太基都处于转型升级时期,谁获得了土地和资源,谁就能更好地在地中海地区生存。

布匿战争的影响
布匿战争的影响,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深远的。

尤其是罗马,布匿战役后,开启了罗马共和国新的篇章。

作为布匿战争的失败者,迦太基在第三次布匿战役后彻底被罗马灭国,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片段。

迦太基原来的统治区,被划入罗马的版图,罗马共和国,也因为这三次战场,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第一个影响就是为之后罗马帝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布匿战役期间以及布匿战役之后,罗马共和国在欧亚非三洲地区大力拓展领土,掠夺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为建立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创造了条件。

布匿战役的第二个影响,就是改变了罗马共和党内部的结构。

由于大量的奴隶和财富涌入,罗马共和国内部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以及道德风尚等发生了重大变化。

奴隶的增多,使得贵族统治更加的巩固。

个人独裁的色彩也越来越明显。

由于占据了地中海区域,海洋贸易越来越发达,各地区了联系也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而紧密。

社会经济也随着人口的增多而增强。

布匿战役的第三个影响,就是导致了罗马城内小农经济的破产。

穷人越来越多,富人也越来越富,社会风气逐渐地恶化。

公民制度名存实亡,民主政治逐渐被个人独裁政治所替代。

罗马民主共和国,也渐渐衰败,最终
被罗马帝国所替代。

通过布匿战争的影响,可以看到,罗马共和国在布匿战役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