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公式汇总
成本价怎么算 公式
成本价怎么算公式成本价是指企业在购入原材料、支付劳动、维护设备和办公室等方面所付出的全部直接成本,它是企业制定价格的基础,也是控制营利水平的重要措施。
因此,有效算出成本价是企业及时掌握运营成本,提高价格或降低价格的重要环节。
要计算成本价,需要熟悉相关的算法公式,这里介绍几种通用的计算成本价公式,供参考:1.单价成本价=(材料费+劳动费+费用)/产品数量2.总体成本价=(材料费+劳动费+费用)/总产出3.平均成本价=(材料费+劳动费+费用)/(总产出*单位价格)4.变量成本价=(材料费+变量劳动费+变量费用)/总产出以上就是关于计算成本价的常见公式,但除了这些公式之外,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计算成本价的公式,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不仅仅要熟悉成本价公式,还要充分了解各项成本产生的来源,精确拆分、识别每种成本,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成本价。
比如,材料成本一般可以分为原材料费、运输费、保管费、流动资产折旧费等,而劳动费一般可以分为生产技术劳动费、维护技术劳动费、行政劳动费、管理劳动费等,费用一般可以分为维护设备费、直接折旧费用、其他直接费用等。
而在具体计算成本价时,企业还需要注意现金流的变化,比如成本的收入和支出,以及是否带有联合、背书等情形。
既要具体计算,又要综合考虑,只有此类细心的综合分析,才能计算出准确合理的成本价。
在计算成本价时,还需要注意企业的营业执照、财会报表等常规记录,以确保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准确反映出来,以便进行更有效的成本价控制。
计算成本价并不容易,不仅要熟悉成本价公式,还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各种费用来源,以及现金流等方面,这对企业的营利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计算成本价时,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慎重考虑,谨慎操作,以保证有效管理营运成本。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财务管理成本的110个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3、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财务估价(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 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 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 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 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 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 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 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6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 R=L×d+B(Ku-单位缺货成本; S -一次订货缺货量; N-年订货次数; Kc-单位存货成本)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B × 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 V-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销售额 VC-总变动成本 Q-销售量 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效益。
而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将介绍成本核算方法的计算公式,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
一、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成本是制造产品所直接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直接材料成本 = 原材料开支 + 运费 + 关税 + 保险费 + 其他相关费用。
其中,原材料开支是指企业购买原材料的支出,运费是指将原材料运输到企业的费用,关税是指进口原材料需要缴纳的关税,保险费是指对原材料进行保险的费用,其他相关费用包括原材料检验费、包装费等。
二、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劳动力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成本 = 直接工资 + 直接福利 + 直接奖金 + 直接培训费用 + 直接劳动保护费用。
直接工资是指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支出,直接福利是指为直接生产人员提供的福利待遇,直接奖金是指根据生产绩效给予的奖金,直接培训费用是指为直接生产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的费用,直接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为直接生产人员提供的劳动保护设施和设备的费用。
三、制造费用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间接费用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制造费用 = 间接材料费用 + 间接人工费用 + 制造间接费用。
其中,间接材料费用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间接材料的费用,间接人工费用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间接人工的费用,制造间接费用包括制造管理人员工资、制造设备折旧费、制造场地租金等。
四、总成本计算公式。
总成本是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通过上述计算公式,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生产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总结,成本核算方法的计算公式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效益。
2024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汇总
在财务成本管理中,常用的公式主要包括利润率、资本成本、资产周转率等。
以下是2024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汇总:1. 利润率(Profit Margin)利润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度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2. 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资本成本是企业使用资本的成本,用来衡量企业在借入和筹资使得资本总额增加的过程中支付的代价。
资本成本计算公式如下:资本成本=(权益成本×股权比例)+(债务成本×债务比例)3. 资产周转率(Asset Turnover Ratio)资产周转率是评估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每单位资产的销售收入情况。
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如下: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4. 利润总额(Gross Profit)利润总额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纯利润,也是企业实现利润目标的基础。
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如下: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5. 成本费用利润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在纯正成本和费用扣除后的净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和营业费用之间的关系。
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如下: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费用)/销售收入×100%6. 固定资产周转率(Fixed Asset Turnover)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评估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创造销售收入的能力。
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7. 负债比率(Debt Ratio)负债比率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债务比例。
负债比率计算公式如下:负债比率=负债总额/总资产×100%8. 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ROCE)资本回报率是评估企业资本利用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使用资本创造利润的能力。
资本回报率计算公式如下:资本回报率=净利润/总资本×100%9. 应付账款周转率(Accounts Payable Turnover)应付账款周转率是评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往来账款的周转速度,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的贸易关系。
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计算公式159.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160.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165.成本降低目标率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174.材料费用的分配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75.工资费用的分配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2、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3、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177.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178.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180.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1、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2、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181.销货合同完成率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182.合同数量执行率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183.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184.保本点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185.目标利润销售量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186.保本点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188.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89.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190.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a27. 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你们彼此有等价交换的利用价值,有合作共赢的机会,这才是人脉。
成本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
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中,计算成本和利润有多种方法和公式。
下面是三个常见的计算成本和利润的公式:
1. 总成本(Total Cost, TC)= 固定成本(Fixed Cost, FC)+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VC)
总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租金、折旧费用等;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等。
2. 利润(Profit)= 总收入(Total Revenue, TR)- 总成本(Total Cost, TC)
利润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所获得的净收益。
总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3. 利润率(Profit Margin)= 利润(Profit)/ 总收入(Total Revenue, TR)
利润率是利润与总收入的比值,表示每单位收入中利润所占的比例。
利润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是一般性的表达方式,在具体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此外,不同行业和组织可能有不同的成本和利润计算方式,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式和方法。
成本会计公式汇总
成本会计公式汇总
一、直接成本:
1、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采购价+运费+采购费用+折旧)X采购数量2、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资+福利+保险+其它)X工时
3、直接制造费用:
直接制造费用=(燃料费+水电费+直接制造MTTR)X直接制造MTTR 4、其他直接成本:
其他直接成本=(改制费+代工费+工具折旧+零部件费用+外发加工费用)X数量
二、间接成本:
1、间接人工成本:
间接人工成本=(主管薪酬+福利+保险+工龄加薪+其它)X工时
2、间接制造费用:
间接制造费用=(间接制造成本+热处理费+气体费+装配费)X数量3、行政费用:
行政费用=(行政成本+行政费用+办公费用+租金+资料费+其它)X金额
4、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财务费+税金+利息+租赁费+其它)X金额
三、其他:
1、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研究与开发费+广告费+佣金+损失+其它)X金额
2、成本变动费用:
成本变动费用=(原料价格变动+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变动+行政费用变动+财务费用变动+其它费用变动)×金额
3、成本报废费用:。
成本会计公式大全
在产品该项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该项费用分配率或=该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该项费用(1)产品完工率的计算某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100%(2).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产品费用分配率=生产费用累计/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在产品费用=在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4.定额比例法公式1消耗量分配法=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月末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公式2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本月实际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或=月初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本月实际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其他费用)+本月实际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工资=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或=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其他费用)+本月实际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工资(其他费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若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则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按下式计算:某步骤应计入产成产成品单位产成品耗用该该步骤半成品成本中的份额= 数量×步骤半成品数量×品单位成本某步骤半成该步骤月初在产品成本+该步骤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品单位成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完工产品数量(约当产量)上式中各步骤完工产品数量(约当产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本月完工产成品数量、各步骤月末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数量以及本步骤已经加工完成转到半成品库和以后各步骤尚未制成为产成品的半成品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某步骤完工产品本月完工产该步骤月末在该步骤已完工留存在半成库数量(约当产量)= 成品数量+ 产品约当产量+ 和以后各步骤月末半成品数量或=该步骤已完工留存在半成品库本月完工该步骤加工中月末和以后步骤的月初半成品数量+半成品数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简化分批法的特点1.必须设置生产成本二级帐2.不分批次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3.通过计算累计费用分配率来分配间接计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工时=(月初结存共同发生的直接人工费(或制造费用等)+本月共同发横的直接人工费(或制造费用等))/(月初未完工产品累计工时数+本月发生工时数)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或制造费用等间接计入费用)=该批完工产品累计工时×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对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如果存在不同等级工人混合使用的情况,则还可将其进一步分解,计算结构差异和效能差异,反映一定量的总工时中不同等级工人完成的工时所占比重的变动和工作效率变动,计算公式如下: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直接人工效能差异=∑(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自考成本会计公式集合
一、间接计入费用分配: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率二、发出材料成本核算:1实际成本计价2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额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某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四、直接人工费用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本期发生的直接工资费用÷各种产品生产耗用的工时(实际或定额)合计某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该产品耗用的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直接人工分配率五、辅助生产费用分配1、直接分配法:(只对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单位进行分配):某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率=该辅助生产部门归集的费用÷该辅助部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辅助部门外部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接受的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率2、顺序分配法(按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少在前,多在后):某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率=(该辅助部门归集的费用+按顺序由其他辅助部门分入费用之和)÷该辅助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已进行分配辅助生产部门接受的劳务)受益对象(已进行分配的辅助部门除外)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接受的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率3、交互分配法:第一步:对内交互分配某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率=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交互分配前归集的费用÷劳务总量该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额=该辅助生产部门对内的劳务量×该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率交互分配后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接受劳务将转入费用,提供劳务则转出费用)第二步:对外分配某辅助生产费用对外分配率=该辅助生产部门交互分配后的费用÷该辅助部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辅助生产部门外某一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接受的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对外分配率4、代数分配法:先将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设为未知数,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计算出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后再根据受益对象(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计算成本的基本公式及成本报表
計算成本的基本公式及成本報表
一﹑計算成本的基本公式
在成本會計中﹐有關各項成本的計算﹐系透過各種計算公式予以完成。
一般常用的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1.生產成本(制造成本) = 直接原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費用
或 = 直接原料 + 加工成本
或 = 主要成本 + 制造費用
2.制成品成本 = 在制品期初存貨 + 生產成本–在制品期末存貨
3.銷貨成本 = 制成品期初存貨 + 制成品成本–制成品期末存貨
4.銷貨毛利 = 銷貨收入–銷貨成本
5.營業淨利 = 銷貨毛利–營業費用(銷售費用 + 管理費用)
或 = 銷貨收入–制銷總成本 * (無在制品及制成品期初及期末存貨時)
* 制銷總成本 = 制造成本 + 營業費用 (銷售費用 + 管理費用)
6. 本期損益 (稅前) = 營業淨利 + 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7. 售價 = 制銷總成本 + 利益
或 = 制銷總成本–虧損
茲將各項計算公式﹐以下圖列示之﹕
成本分類一覽表。
成本会计公式集合
成本会计核心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和
或制造费用,分母指几批产品所有的定额工时。
二、重要恒等式
三、约当产量中各道工序投料率与完工率的计算
四、定额成本法
五、成本报表的分析
本年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总成本—实际总成本
注:可比产品是指上年也生产的产品,并且该产品的成本情况有记载。
令C=产量变动后的计划降低额=计划降低率х(实际产量х上年单位成本)
B=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后的计划降低额=计划降低额中的计划产量用实际产量替代
A=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后的计划降低额=实际降低额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C—计划降低额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B—C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A—B
产量变动不影响成本降低率。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B—C)/(实际产量х上年单位成本)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A—B)/(实际产量х上年单位成本)
六、成本差异的分析
注:在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中,能量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х标准分配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Accounting for materials
1.①
EOQ
①C o=cost of placing one order C h= holding cost per unit
D=demand per annum
Q=re-order quantity Annual
Costs =
Annual stock ordering=
②EBQ
一边生产一边消费
②Q=batch size
D=demand per annum
C h=cost of holding one unit for one year
C o=cost of setting a batch ready to be produce
R=annual replenishment rate
2.Stock control system
①.minimum stock level
reorder level – (average usage × average lead time)
②maximum stock level
Maximum level = reorder level + reorder quantity –(minimum usage × minimum lead time)
③average inventory = safety inventory +
④free inventory=physical inventory + inventory on order – inventory requisitioned (not issued)
二、Accounting for labor
1. direct labor cost
①Time-based system Wages = (Hours worked × basic rate of pay per hour) + (overtime hours worked ×overtime premium per hour )
Idle time: time
spent doing nothing
is called idle time.
Overtime premium:
overtime hours are
paid at a higher
rate than the basic
hourly rate.
Bonus payments: a
payment in addition
to a basic salary,
either for
achieving or
exceeding certain
targets.
②Piecework systems Wages = Units produced × Rate of pay per unit 2. labor turnover Labor turnover =
3. labor efficiency
①Efficiency ratio= %100*output
produce to hours Actual hours)
std ( output produce to hours Expected
②
Capacity ratio=
③
Production volume ratio=
④上式=
三、Accounting for overheads
1.absorption costing Prime cost / direct cost Overheads / indirect cost
Production overheads (indirect materials, indirect labor, indirect expenses)
Non-production overheads (administration overheads, selling and
distribution overheads)
①Absorption rate=
②Predetermined absorption rate=
2. under/over absorbed
①a. If Actual overhead incurred – Absorbed overhead = NEGATIVE (N), then overheads are over absorbed (O) (NO)
b.If Actual overhead incurred – Absorbed overhead = POSITIVE (P), then overheads are under absorbed (U) (PU)
②Overhead absorbed=Actual activity * absorption rate based on the budget.
Cost ledger: a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might record its costs in a set of ledger accounts, called cost ledger.
The ledgers not contain accounts for bank, debtors, non-current assets. Cost control accounts, it is for recording the matching double entry whenever the entry would be to an account not contained in the cost ledger.
③Raw material, WIP or Finished goods
Buy: Dr raw material Cr cost control
a.
b.issue: Dr WIP
Dr production
Dr non-production
Cr raw material
c.finished: Dr finished good Cr WIP
④Labor
a.Pay: Dr salary and wages
Cr cost control
b.Apportion: Dr WIP
Dr production
Dr non-production
Cr salary and wages
⑤Manufacturing overhead
a.
Incurred: Dr production
Cr cost control
b.Absorption: Dr WIP
Cr production
c.
Over-absorbed: Dr production Cr
Under-absorbed: Dr
Cr production
四、1.job costing
①Price=unit cost + profit
②price= unit cost+ (unit cost “1” *n%)
2. Batch costing
Cost per unit batch =
五、1.Normal loss
Solution procedures:
Calculate the number of normal loss units
Calculate the expected number of output units
Total the process costs
Calculate the cost per unit
Write up the process account and normal loss account
2. Abnormal loss
WIP: work-in-progress product.
Equivalent units: units of output remains in an uncompleted state can be expressed as a proportion of a completed unit.
3. Weight average method
Equivalent units: all completed units and the closing WIP work done. Costs to be accounted for: opening stock values and current costs.
Cost per equivalent unit
Costs of finished production
Complete the process account
4.The FIFO method
Equivalent units: the completion of opening WIP, units started and completed in the period, the work done on closing WIP.
Costs to be accounted for: current cost added.
Cost per equivalent unit.
Cost of finished production: cost from opening WIP valu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riod add conversion cost added in this period, cost of finished goods which started and completed in this period, value of closing WIP. Complete the process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