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3阶段练习题
《古代汉语》章节练习及答案(最新整理)

9、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1、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12、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1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14、人谁无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5、川雍而溃,伤人必多。 16、蔡溃,遂伐楚。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8、由此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1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0、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21、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22、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23、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24、昔楚灵王好细要。 25、地不知寒人要暖。 2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7、其御之妻自门閒而窥其夫。 28、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9、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1、緣溪行,忘路之远近。 32、心忧炭贱愿天寒。 33、楚人为食,吴人及之,食而从之。 34、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二、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然后将其词义引申的层次用图表示出来。 任:
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 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简答: 1、什么是词本义和引申义。 2、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四、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文选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 2、指出文选中活用的词并指出用法。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对应的今字、异体字或通假字,并指出其关系。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归纳出所问的词的意义,分析该意义属于古义还是今义,然后分析出相应的今义或者古义, 在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差异。这类题目有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句子中的意义往往是该 词的古义,而该词的今义往往是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很少有不同)。因而做该题型的技巧是: 从句中归纳出该词的意义,这个意义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古义,然后对比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 意义,总结出二者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什幺方面。本题参考答案如下:
北语 22春《古代汉语(三)》作业1234答案

22春《古代汉语(三)》作业_4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5道小题,总分值60分)1.本义为“圈养牛马的栅栏”的词是()。
A间B圈C栏D闲答案:D qq:80 - 500 - 92612.“属予作文以记之”句中“记”的意思是。
A记住B记录C标记D记号答案:B3.“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属于什么结构的骈体文()。
A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B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C复句对复句D动宾结构都动宾结构答案:C4.孔丘名子,孔是氏,孔氏的由来是()。
A以受封的国名为氏B以受封的邑名为氏C以所居的地名为氏D以祖先的字为氏答案:D5.在古代汉语中,下面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虽然这样B影响:对人或物起某种作用C高兴:愉快D颜色:色彩答案:A6.“干国之纪”中“干”的意思是()。
A盾牌B岸C冒犯D追求答案:B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周”表示的意思是()。
A环绕B结合C救济D周全8.“苟以哗众取宠”句中“哗”的意思是。
A突然叛变B喧哗,喧闹C浮夸D哗众取宠9.下列句子中的“判”,当“高位兼低职”讲的是()。
A以能判断,见知时人B强弱胜负已判矣C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D宰相出典州曰判1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中的“夙”表示的意思是()。
A早年B一向C早晨D通“宿”11.下列句子中的“判”,当“区别,分辨”讲的是()。
A以能判断,见知时人B强弱胜负已判矣C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D宰相出典州曰判12.“子以我为不信”中的“信”正确的解释是()。
A信息B语言C信息真实D言语真实13.下列属于颂赞类文体的是()。
A《岳阳楼记》B《游褒禅山记》C《泰山刻文》D《子产不毁乡校颂》14.骈体文在语言方面讲究。
A骈偶B四六C平仄D用典15.“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句中“采”的通假字是。
A菜B踩C彩D寀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1.“粮”的本义是随身携带的干粮。
2.“隐恶而扬善”中的“扬”表示传播、宣扬的意思。
古代汉语第3阶段测试题

古代汉语第3阶段测试题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1、《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2、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
字母就是()的代表字。
这三十六字母就是: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日,见溪群疑,()。
3、()时的《诗经》的研究者不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不押韵的现象,他们认为,为了押韵和谐,可以临时改变字的读音。
这就是所谓的“叶韵”(又叫“叶音”)。
“叶”同(),是()的意思。
宋代的()在注解《诗经》()时,全面采用了叶音说。
4、明代末年出了一个古音学家(),他坚决反对朱熹的叶音说。
他在()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5、破读的音主要是声调,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字变读为()。
6、赵岐的《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章指”是对()的概述。
7、《诗经》毛传、郑笺的“传”和“笺”,当时都各有特定的意义,“传”指(),“笺”有()的意思。
8、“貌”字一般用在()或()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往往是()。
9、“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10、“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这句诗用了()的修辞手法。
1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选择题:1、首先使用部首来统帅汉字的是()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辞源》D、《汉语大字典》2、下列意义相同的一组词是()A、《新华字典》的“字”和《助字辨略》的“字”B、《词诠》的“词”和《辞海》的“辞”C、《词诠》的“词”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词”D、《助字辨略》的“助字”和《经传释词》的“词”3、按照古声母编排的虚词辞书是()A、《助字辨略》B、《经传释词》C、《词诠》D、《古书虚字集释》4、三十六字母中的牙音是()A、见溪群疑B、精清从心邪C、知彻澄娘D、照穿床审禅5、首创古音谐声表的是()。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练习题(上)一、解释下列术语。
(每題3分,共12分)1、六书2、四体二用3、本义4、词义扩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每字0.5分,共10分)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每句1分,共13分)1、时: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④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韩非子·心度》)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④遂与外人间隔。
(陶潜《桃花源记》)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賈生列传》)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每题2分,共10分)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古代汉语阶段测试题(文字、词汇)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一、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文字部分一、判断题:要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造字方法。
2、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图画说和契刻说,其中,契刻和图画,是汉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3、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4、部首最早是由许慎提出来的,是指汉字所属的意义类别。
(1错;2对;3错;4对)二、选择题:要求: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汉字的四种造字结构中,()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是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A、指事、会意B、象形、指事C、会意、形声D、象形、形声2、“六书”中,只有象形、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是用字方法。
A、假借、指事;B、转注、指事C、转注、指事;假借D、指事;转注、假借3、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大多采用()的结构形式。
…………()A、右形左声B、左形右声C、上形下声D、内形外声4、用作第一人称的“我”字,属于()字。
…………()A、通假字B、假借字C、象形字D、形声字5、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A、篆书B、金文C、隶书D、楷书6、在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中,其中只有()带表音成分。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7、汉字是属于()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的了解。
A、表音,字体B、表音,结构C、表意,本义D、表意、字体8、()的建立是许慎《说文解字》的重大创造,共概括出了()个,将意义类别相同的字分列其下成为有一定系统的体系。
A.偏旁,540 B、部首,540 C、部首,214 D、偏旁,214(1d;2d;3b;4b;5c;6d;7c;8b)三、填空题:1、汉字是属于()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联系。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___。
这是中国_____的奠基之作。
收字 _个,另有重文1163个。
《古代汉语(3)》练习题库

《古代汉语(3)》练习题库一、填空题1、《康熙字典》把汉字分为个部首,其划分部首的依据主要是。
2、《现代汉语词典》所收汉字的编排方式是。
3、近体诗中平仄固定的地方如果违反了,称为。
4、词调是指写词时依据的,词调的具体名称叫。
5、骈体文用典,一般多是正用,但有时也。
把古语古事反说就是。
6、从东汉末年开始,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是。
7、清代纪昀主编的是一部内容充实、系统的古代书目工具书,对我们了解以前古书大致内容与源流十分有帮助。
8、阴声韵与阳声韵的不同在于不同,以元音收尾的阴声韵,以收尾的阳声韵。
9、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
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第三联叫“”,第四联叫“尾联”。
10、通过改变字的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方法叫。
11、在字典辞书的释义方式中,最常见的方式是。
12、近体诗的押韵十分严格,一是只能押古四声中的韵,二是,一韵到底。
13、清代主编《经籍纂诂》一书是专门收集代以前各种古书注释的字典。
14、序跋类是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序言或后序。
,放在书的前面;则放在书的后面。
15、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字典是。
16、字典以解字为主,主要解释字的、意义、用法及其。
17、词,是的简称。
它本是为乐曲而写的歌词。
这种乐曲不是庙堂雅乐,而是里巷小调,所以词起源于。
18、传状类是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是记述死者的事迹。
传指,状指。
19、俳赋,又称,是在予基础上发展变化出来的一种新赋体。
20、金人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根据《广韵》,将诗歌用韵合并为107韵,后又减至106韵,这就是,又称。
21、古书注解常见类型有、、集解体和章句体。
22、《尔雅注》:”延,音旦”。
这种注音方法称。
23、近体诗区别古体诗的特点是、、讲究平仄,讲究对仗。
24、近体诗的平仄是重要的格律因素,仄指中古四声的。
25、把有关某部古书的名家注解汇在一起,有时在加以自己的见解,这种注解类型一般称之为。
26、近人杨树连的《》是一部专门解释古汉语中的著作,全书都按编排。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30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1、(殷商后期的)甲骨文2、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3、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4、小篆5、《汉书·艺文志》6、三①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②从小篆变为隶书;③从隶书变为楷书7、1899 王懿荣8、河南安阳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成的遗址9、叙辞(占卜的日期和占卜的人)、命辞(占卜的事)、占辞(审视兆纹,作出吉凶的判断)、验辞(事后应验的情况)10、①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②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有若干个不同的形体、偏旁可以不同11、对贞12、著录甲骨文的书考释甲骨文的书于省悟《甲骨文字诂林》郭沫若、互选后主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编》徐中舒《殷墟卜辞综述》13、商代后期两周14、①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②从笔势上看,由于金文石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③形体不规范;④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较少。
15、①故意将笔画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知识。
②在字形以外,加花鸟虫之类的饰品。
16、古文字①草体或俗体流行;②文字异形。
17、西周文字18、春秋战国之交(秦悼公、厉公之世)秦王诅咒楚王而祈求天神保佑的文字惠文后元至武王之际19、秦隶(古隶)汉隶(今隶)战国末期秦国篆书西汉武帝、昭帝东汉20、正书真书汉隶草体东汉后期今隶21、《周礼》班固《汉书·艺文志》许慎22、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老考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3、戴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与答案解析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练习题(上)一、解释下列术语。
(每題3分,共12分)1、六书2、四体二用3、本义4、词义扩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每字0.5分,共10分)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每句1分,共13分)1、时: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④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韩非子·心度》)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④遂与外人间隔。
(陶潜《桃花源记》)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賈生列传》)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每题2分,共10分)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三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三答案《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李刚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休倏修B、福视祭祈C、脾腾肺炙D、颖颍顿颈1、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矜——鳏 B 歌——謌C 雕——彫D 距——拒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B )A信——伸 B 遁——遯C 说——悦D 村——邨3、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D )A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B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C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敢问何谓也?C 夫执舆者为谁?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D )A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B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盍各言尔志?6、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 B )A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为己忧。
C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D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7、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 B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8、下列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C )A 象有齿以焚其身。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D 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北语 17秋《古代汉语(三)》作业1234满分答案

17秋《古代汉语(三)》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1.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
A. 户部B. 礼部C. 兵部D. 工部答案B 在线作业,结课作业代做:8050092612.“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A. 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位置B. 月缺月圆C. 春夏秋冬D. 星座答案A3.科举考试中,由皇帝主持的考试是。
A. 乡试B. 殿试C. 会试D. 秋闺答案B4.本义为“圈养牛马的栅栏”的词是()。
A. 间B. 圈C. 栏D. 闲答案D5.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佗邑唯命。
B. 无使滋蔓。
C. 庄公寤生。
D. 楚子使屈完如师。
答案D6.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中的“豆”指的是()。
A. 植物B. 豆子C. 盛肉羹的器具7.“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句中“朝”的用法是()。
A. 动词使动用法B. 名词使动用法C. 名词意动用法D. 名词用如动词8.下列句中的“休”,当“完了”讲的是()。
A.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B. 他生未卜此生休C. 汝休妄杀南飞鸿D. 官应老病休9.下列句子中的“判”,当“高位兼低职”讲的是()。
A. 以能判断,见知时人B. 强弱胜负已判矣C. 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D. 宰相出典州曰判10.“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的“市”指的是()。
A. 市场B. 卖C. 街市D. 买11.下列句子中的“便”,有“轻便”之意的是()。
A. 或谓救之便B. 友便辟,友善柔C. 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D. 人人自便1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A. 欧阳修B. 王安石C. 苏轼D. 韩愈13.“《易》之嗛嗛”中的“嗛”,正确的通假字应该是()。
A. 嫌B. 谦C. 兼D. 歉14.“干国之纪”中“干”的意思是()。
A. 盾牌B. 岸C. 冒犯D. 追求15.“项王则受璧,置之地上”句中“置”的意思是()。
A. 安放B. 建立C. 设立D. 放弃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古代汉语》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它们是()。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三)》期末考核必备(含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三)》练习题一一、填空:1、复音词包括、、、。
二、概念题:1.偏义复词2.联绵词3.本义4.古今传承词5.词义扩大6.叠音词7.同义词8.古用今废词9.词义缩小10.引申义11.合成词12.词义转移13.附音词14.连锁式引申15.辐射式引申16.单纯词17.同义复词三、选择题1.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中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是()A.连绵词 B.附音词 C.叠音词 D.偏义复词2.下列复音词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犹豫 B.险阻 C.独特 D.饥饿3.“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4.《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句中“习”用的是它的()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词组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为双音合成词的是()A.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兴叹曰。
..。
B.于是焉望洋C.关关..与人易,爲天下得人难。
..雎鸠,在河之洲。
D.是故以天下6. 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扶摇”的意思是()A.逍遥 B.飘飘 C.旋风 D.遥远7.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音词的是()A.荒唐 B.春分 C.葡萄 D.灼灼8.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领”由“脖子”义到“衣领”义。
B.“臭”有“气味”到“秽气”。
C.“河”由“黄河”义到“河流”义。
D.“劝”由“鼓励”义到“规劝”义。
9.在“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中“子”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扩大了 B.缩小了 C.转移了 D.没有变10.“人人自谓获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中的“人人,家家”属于()A.附音词 B.词组 C.叠音词 D.连绵词1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是偏义复词的是()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VIP专享]:12春《古代汉语(三)》第三次作业
![[VIP专享]:12春《古代汉语(三)》第三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e81b549964bcf84b8d57b18.png)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奉公克己”中的“克”表示的意思是( )。 A、战胜 B、克制 C、能 D、克服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秀外而惠中”,句中“惠”的通假字是( )。 A、慧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B、蕙 C、讳 D、诲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响:回声-声音 B、色:脸色-颜色 C、狱:案件-监狱 D、 坟:土堆-坟墓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2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下列句子中的“能”,当动词“能够做到”讲的是( )。
A、非曰能之,愿学焉 B、选贤举能 C、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D、尊贤使能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2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父母闻之,清宫道中”的“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今专指“宫殿”,这种变化属于( )。 A、词义范围的扩大 B、词义范围的转移 C、词义范围的缩小 D、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北语18春《古代汉语》(三)作业3

------------------------------------------------------------------------------------------------------------------------------ (单选题) 1: 辛弃疾“落日胡尘未断”中“尘”的意思是A: 飞扬的细土B: 蒙上灰尘C: 敌人的骚扰或战争D: 行踪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清代时,参加童试的人被称为。
A: 秀才B: 举人C: 进士D: 童生正确答案:(单选题) 3: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作者是?A: 韩愈B: 柳宗元C: 刘禹锡D: 王安石正确答案:(单选题) 4: 以下作品,属于曹操的是A: 《登池上楼》B: 《观沧海》C: 《燕歌行》D: 《饮酒》正确答案:(单选题) 5: 七言平起仄收式首联对句的平仄应该是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仄仄平平仄C: 平平仄仄仄平平D: 仄仄平平平仄仄正确答案:(单选题) 6: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语出?A: 韩愈B: 李商隐C: 岑参D: 刘长卿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语出?A: 杜牧B: 李商隐C: 温庭筠D: 王之涣正确答案:(单选题) 8: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前一句是?------------------------------------------------------------------------------------------------------------------------------ A: 春蚕到死丝方尽B: 庄生晓梦迷蝴蝶C: 望帝春心托杜鹃D: 相见时难别亦难正确答案:(单选题) 9: “将以为楚国妖祥乎”中的“将”表示的意思是()。
A: 将来B: 还是C: 将要D: 没实际意义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灯火钱塘三五夜”中的“三五”指什么()A: 正月十五B: 八月十五C: 是三、五个夜晚的简称D: 泛指时间很长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下列属于论辩文的是。
北语21秋《古代汉语(三)》作业4答卷参考答案

20秋《古代汉语(三)》作业4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一联中出句拗和救的字分别是A.在歧B.歧在C.为在D.在为答案:A2.“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中的“蹑”表示的意思是A.小心B.轻声C.穿D.拿起答案:C3.下列句子中的“止”,跟“行”相对,表示站住、不走意思的是()。
A.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B.止子路宿C.交交黄鸟,止于棘D.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答案:A4.“递相师祖”中“递”的意思是。
A.递嬗B.传送C.递运D.轮流答案:D5.“字”的本义是()。
A.抚育B.文字C.生小孩D.抚养答案:C6.下列句子中的“判”,当“分辨是非加以判断”讲的是()。
A.以能判断,见知时人B.强弱胜负已判矣C.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D.宰相出典州曰判答案:A7.“奉公克己”中的“克”表示的意思是()。
A.战胜B.克制C.能D.克服答案:B8.下列句子中的“画”,当动词“图画”讲的是()。
A.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B.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C.宋元君将画图D.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答案:C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语出?A.柳永B.温庭筠C.李煜D.李清照答案:A1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的下一句是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B.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C.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D.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答案:D11.李白“事了拂衣去”中“了”的意思是A.了解B.了结C.明了D.副词答案:B12.“父母闻之,清宫道中”的“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今专指“宫殿”,这种变化属于()。
A.词义范围的扩大B.词义范围的转移C.词义范围的缩小D.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答案:C13.下列句子属于骈体文的是。
A.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B.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C.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D.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答案:A14.下列同义词中,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3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3一、填空1、给汉字注音法有:反切法、直音法、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法。
2、P114;“反切注音”是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反切字和被切字的字音关系是被切字的声母和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与反切下字相同。
3、P120;异读字形成的原因是异读字是 1、.通假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读音不用。
2、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
3、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
4、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读音也较为特殊。
4、P127;汉字的讹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适用于甲义的音误用于乙义,另一种情况是误读了一个本来没有的音。
5、根据字的义项生成次序及生成关系,多义字的字义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与假借义三类。
6、P147;字义的变化方式主要有引申、分化、假借与更替四种。
7、P146;字的假借义是一个字被借用而产生的意义。
8、P147;字义的变化方式主要有引申、分化、假借与更替四种。
(6题与8题重复)9、P149字义的分化与一般的引申的区别是字义分化是从一个义项同时分化出几个并列的不同义项,或者说是从原来的义项的义素中分化出独立的义项。
10、P152末行;字义的更替是指字的后起义排除了其原有的意义,使得这类字后来的意义与最初的意义完全不同。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同音字?同音字有几类,有什么作用?(教材P122---123)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形体、意义不同的一组字。
同音字又可分为基本同音字与完全同音字两类。
基本同音字是指声调不同,声母、韵母相同的字。
完全同音字则指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字。
同音字的作用主要是:1、可以区别同音词。
2、同音字可以用来注音。
3、同音字之间,有的还具有同义关系,人们可以利用同音字来解释字义。
4、可以利用同音字来探求词的同源关系。
5、同音字之间,还可以形成通假关系。
2、汉字误读出现讹音有几种情况?(教材P128--129)1、因声旁而误读。
奥鹏北京语言大学2021年9月《古代汉语(三)》网考资料.pdf

单选题1.在“腥臊恶臭而伤腹胃”中的“臭”字,古今词义发生的变化是()。
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感情色彩的变化答案:B2.孔丘名子,孔是氏,孔氏的由来是()。
A.以受封的国名为氏B.以受封的邑名为氏C.以所居的地名为氏D.以祖先的字为氏答案:D3.在古代汉语中,下面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虽然这样B.影响:对人或物起某种作用C.高兴:愉快D.颜色:色彩答案:A4.以下各组成对的反义词,其反义关系与今一致的是()。
A.高-低B.穷-达C.进-退D.治-乱答案:C5.从古今词义变化的角度分析,与“丈夫”变化相同的是()。
A.宫B.江D.货答案:A6.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不发生转移的是()。
A.走B.宫C.狱D.货答案:B7.“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中的“掉”应解释为()。
A.失去B.抛弃C.悬挂D.摇动答案:D8.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合起来称为()。
A.七星B.七律C.七绝D.七政答案:D9.祭祀时所谓“少牢”指的是()。
A.只用牛羊B.只用羊豕C.只用牛豕D.三牲齐全答案:B10.下列四组词中,在先秦不是双声连绵字的是()。
A.威望B.缤纷D.觱发答案:A11.“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句中“臣妾”的用法是()。
A.名词用如动词B.名词用如意动C.名词用如使动D.名词用如为动答案:B12.“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答案:A13.下列句子中的“学”字,表“学校”的是()。
A.学而不厌B.学而优则仕C.有颜回者好学D.术有序,国有学答案:D14.下列句中的“休”,“退职,不再做官”讲的是()。
A.南有乔木,不可休息B.他生未卜此生休C.汝休妄杀南飞鸿D.官应老病休答案:D15.“今弃是州也,农夫渔夫过而陋之。
《古代汉语(3)》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3)》练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14 楷书的偏旁2、按照音序排列3、拗4、乐谱词牌5、反用反用6、反切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乾隆8、韵尾鼻音9、“颔联”“颈联”10、破读(读破)11、直训12、平声隔句押韵13、阮元唐14、序(叙)跋15、《说文解字》16、读音形体构造17、“曲子词”民间18、传记行状19、骈赋古赋20、平水韵诗韵21、义疏体传注体22、直音法23、讲究句式、讲究押韵24、上去入25、集解(或集注、集释)26、词诠虚词注音字母27、释词注音28、反切法29、近体诗(今体诗)二、名词解释题1、《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它将汉字分为五百四十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编纂法。
它收字以小篆为主,有一同形体的古文、籀文、异体字,则作为"重文"轩于每字之后。
2、词调词调就是指写词时依据的乐谱。
3、借对借对。
这是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以构成对仗。
一个字有甲、乙、丙等多种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字相对。
4、小赋小赋是指那些篇幅较短的赋,包括专咏一物的咏物小赋和以抒情言志的抒情小赋,它一般不采用大赋那种设为问答、韵散间出的结构,是通篇押韵的韵文。
5、藏词将古代典籍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割裂开来,藏去一部分,用留下的部分来替代被藏去的部分,这一修辞方式称为“藏词”。
藏词又叫割裂,可分为藏头语和藏后语两类。
6、反切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注音方式,兴于汉代末年。
它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在字书中,反切一般称"某某反"或"某某切"。
7、四声“四声”,是指中古汉语中的四种声调。
“四声”的名称是由南北朝梁代的沈约、周颙等人提出的,以“平、上、去、入”四字来表现其调类。
时人也曾试图用文字解释中古“四声”的调值,并出现了“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之类的推测、描绘,但终因对中古四声认识尚不充分,都无法准确揭示中古四声的调值。
《古代汉语》第三课高频考题

《古代汉语》第三課古書的用字逐题击破选择题部分一、单选1.下列各组字,原来是异体字关系,后来记词职能有了分工的一组是( )A.岳——嶽B.村——邨C.訝——迓D.炮——砲2.下列各组字,全部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组是( )A.置——寘畔——叛B.豪——毫舍——捨C.暴——曝丘——坵D.俯——俛泪——淚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 )A.蚤(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B.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徧(遍)矣。
C.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飛)又不鳴。
D.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達。
4.下列各组字,属于因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的异体字是( )A.塵——尘B.村——邨C.冰一—水D.岳—嶽5.下列各组字,原来不是异体字关系,后来把它们当做异体字认同的是( )A.砲——炮B.份——彬C.皂——阜D.傘——繖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通假字的是( )A.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B.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C.癸酉,師陳於寧。
D.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7.下列各组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是( )A.泪——淚B.解——懈C.韭——韮D.偷——媮8.下列各组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 )A.毫——豪B.游——遊C.灾——災D.受——授9.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组是( )A.置——寘B.並——竝C.暴——曝D.錫——賜10.下列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是( )A.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窺)。
B.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脩(修)睦。
C.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供),無以縮酒。
D.有求則卑辭,無欲則嬌(驕)嫚。
11.下列各组字,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丘——坵B秋——秌C.溪——谿D.裏——裡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弃——棄B.迹——積C.泪——淚D.赴——訃13.下列各組字,属于分化字(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A.其——萁B.信——伸C.畔——叛D.村——邨非选择题部分二、释词题15.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1、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诏令据《切韵》对《切韵》进行了修订。
修订本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
这是第一部()性质的韵书。
正文共收()字,分韵(),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序,其中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2、研究上古韵母的材料主要是()、()等先秦韵文的用韵,《说文解字》中的()以及古书中的异文、注音、声训等。
3、韵的构成条件是:()、()、()。
4、词按字数的可以分为:58字以下的词为()、59-90字的词为()、91字以上的词为()。
5、领字又名()、()、()、领调、()。
“领字”用于句子之首,起到领其下文、转折连接、贯通语气的作用,其含义关涉所领各句。
6、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又称()或()。
7、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及()三类。
8、“张”字的读音“zhāng”的韵母是()、韵头是()、韵腹是()、韵尾是()。
9、古代音韵学家根据韵头(中古只有i、u两个韵头)的不同,把韵母分为()和()。
10、古汉语里的四声指的是()、()、()、()。
二、选择题:1.《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注疏》(《毛诗正义》)为西汉()传,东汉()笺,唐()等正义。
A.马瑞辰;B.孔颖达;C.陈奂;D.郑玄;E.朱熹;F.毛亨2.《庄子集解》的作者是清人(),《韩非子集释》的作者是今人()。
A.梁启雄;B.王先谦;C.陈奇猷;D.王先慎;E.成玄英;F.郭庆藩3.《四书集注》中《孟子集注》的作者是宋人()。
A.赵岐;B.孙奭;C.邢昺;D.朱熹;E.焦循;F.杨伯峻4.中古音指魏晋至唐宋时期的语音,它以隋()的《切韵》音系为代表;近代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元代()的《中原音韵》是反映这一时期语音系统的代表作。
A.陈彭年; B.周德清; C.丁度; D.刘渊; E.陆法言 F.王文郁5.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中提出“古无舌上音”的是(),提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的是()。
A.黄侃; B.江永; C.章炳麟(太炎); D.钱大昕; E.王力; F.曾运乾6.“声训”时常用的古书注解术语有()和()。
A.读破; B.之谓; C.谓之; D.之言; E.之为言; F.如字。
7.“谓”和“谓之”都是古书注解术语,使用“谓之”时,被释词总是在它的(),使用“谓”时,被释词总是在它的()。
A.前面; B.后面三、判断题1、“读曰”和“读如”都可以用来注音。
“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而“读如”虽然也可以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但其主要的作用还是注音。
()2、古人的句读,就是我们现在的标点。
两者是一回事。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4、“晋国,天下莫强焉。
”这句话使用了代称的修辞方法。
()5、“乘坚驱良逐狡兔。
”这句话用的是代称的修辞方法。
()6、破读字就是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
()7、郭璞是汉代训诂学家,著有《尔雅注》。
()8、“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9、古代训诂中把虚词叫做“辞”,或者“词”。
()10、“之言、之为言”是释义性训诂术语。
()四、名词解释:1、旁转2、三十六字母3、反切4、声训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五、简答题:1、韵摄是什么?默写《广韵》16摄。
2、简述音韵学的功用。
3、简述汉语语音演变的分期。
4、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什么?5、律诗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律式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1、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诏令据《切韵》对《切韵》进行了修订。
修订本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这是第一部(官修)性质的韵书。
正文共收(26194)字,分韵(206部),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序,其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2、研究上古韵母的材料主要是(《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的用韵,《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以及古书中的异文、注音、声训等。
3、韵的构成条件是:(韵腹)、(韵尾)、(声调)。
4、词按字数的可以分为:58字以下的词为(小令)、59-90字的词为(中调)、91字以上的词为(长调)。
5、领字又名(虚字)、(衬字)、(领句)、领调、(领格字)。
“领字”用于句子之首,起到领其下文、转折连接、贯通语气的作用,其含义关涉所领各句。
6、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又称(介音)或(介母)。
7、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及(入声韵)三类。
8、“张”字的读音“zhāng”的韵母是(uang)、韵头是(u)、韵腹是(a)、韵尾是(ng)。
9、古代音韵学家根据韵头(中古只有i、u两个韵头)的不同,把韵母分为(开口呼)和(合口呼)。
10、古汉语里的四声指的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二、选择题1.F、D、B;2.B、C;3.D;4.E、B;5.D、F;6.D、E;7.B、A。
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四、名词解释1、旁转指古音中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核心是:韵母的主要元音改变而韵尾不变的音变现象。
2、三十六字母3、反切反切,即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被注音的字叫做“被切字”。
两个字中,前者称反切上字(取声母),后者称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4、声训又叫“音训”。
训诂学中的一种训释方法——因声求义,即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解释另一个字的意义。
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无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韵母。
如[ai],[a],[ia]阳声韵:以鼻音结尾的韵母[-m]、[-n]、[-ng],如:普通话中的[an][aŋ]及粤方言中的[am]等。
入声韵:以清塞音结尾的韵母([-k],[-t],[-p]),如:粤方言中的[ap],[at],[ak]等。
五、简答题1、韵摄是什么?默写《广韵》16摄。
宋元等韵图把《广韵》韵部中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的再归并,称为“摄”。
将《广韵》206韵归并为16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流、深、咸、曾。
2、简述音韵学的功用。
音韵学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汉字学、训诂学、语法学关系密切,而且与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广泛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1)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2)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3)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4)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3、简述汉语语音演变的分期。
(1)上古音:先秦两汉的语音系统,主要指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200年间流传下来的《诗经》、《楚辞》等古典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语音面貌。
(2)中古音:魏晋唐宋间的语音系统,主要指公元200年到公元1200年间流传下来的韵书、韵图及其他古典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语音面貌。
以隋朝陆法言《切韵》主要研究对象。
(3)近代音:元明清时代的语音系统,指近代600多年来的韵书、韵图及词曲等古典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语音面貌。
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代表。
(4)现代音: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语音系统。
4、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什么?(1)押韵位置固定。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长律也是偶句押韵。
),绝句是二、四句押韵。
所有偶数句的末字都必须押韵。
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五律首句不押韵的情况较多,七律首句押韵的情况较多。
(2)必须一韵到底。
即同一首诗的韵脚字只能在同一韵部中选取,不能杂用相邻韵部的字,也不允许“换韵”,如果杂用了其他韵部的字,诗家将这种情况称为“出韵”。
只有入韵的首句可以使用邻韵字。
(3)只押平声韵。
“平水韵”虽然出现在南宋,但反映了唐人押韵的实际情况。
“平水韵”包括平声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
5、律诗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律式什么?(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是指句中的字以节拍为单位进行平仄交替,如第一个节拍是平声,则第二个节拍就是仄声,第三个节拍又是平声。
如:仄仄平平仄。
(2)一联之间平仄相对。
所谓“一联之间平仄相对”,是指每联出句和对句的各个节拍要平仄相反。
在具体实践中,只要做到各节拍第二字的平仄相反就可以了,第一字一般不论,不可理解为上下句字字都平仄相反。
(3)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大致相同,即绝句第三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其上一句的第二字的平仄相同。
律诗第三、五、七句的第二、第四字的平仄要与其上一句的第二、第四字的平仄相同,而全句的平仄格式不能与上一句相重复。
(4)押韵句末字用平声,非押韵句末字用仄声。
押韵句末字用平声,非押韵句末字用仄声”,是指近体诗的二、四、六、八句都是押韵句,句末字要用平声,三、五、七句都是非押韵句,各句末字要用仄声。
至于第一句,无论五言七言,入韵时用平声,不入韵时用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