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
《海权论》读后感
《海权论》读后感《海权论》是英国海军史学家马汉所著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世界海军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海军力量的本质和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海权论》中,马汉首先对海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指出海权是国家在海洋上的权力和影响力。
海权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力量,更是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体现。
他认为,海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独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历史上各大海权国家的发展和衰落进行分析,马汉揭示了海权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强调了海军力量在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中的重要性。
在阐述海权的重要性的同时,马汉还对海权的实现和维护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他认为,海权的实现需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保持海军力量的优势地位,控制海洋航道和海上资源,保护国家海外利益等。
同时,他还强调了海权的维护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和合作,避免冲突和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通过阅读《海权论》,我深刻感受到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海权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力量,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才能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同时,海权的实现和维护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和谈判,避免冲突和战争,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马汉的《海权论》是一部思想深刻、观点独特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理解海权的本质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权对国家的意义
海权对国家的意义翻开历史的长卷,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从曾经三国时期的得中原者得天下,到后来明朝郑和下西洋,体现了古代帝王逐渐意识到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清末朝廷闭关锁国,放弃了广袤海洋的控制和利用,导致清朝与世界发展脱轨,与西方列强差距越来越远,最终被帝国主义轰开了大门,千万华夏子女陷入了水深火热中,大好河山被帝国主义铁骑肆意蹂躏,旧中国陷入了长达百年的黑暗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东方的巨龙再一次苏醒,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刻明白“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掌握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权力”政府也更加重视对于海洋的控制和利用。
(一)海权对国家政治的意义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
世界上濒临海洋的国家有很多,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然而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谁掌握了重要的深水良港、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实际的控制权力,谁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这也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权对一个国家的政治意义十分重大。
(二)海权对国家经济的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海洋已经是经济的大动脉,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
据统计,2000年,世界海上运输的货物总吨位达55亿吨,按重量计算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为95%。
在海上运输货物的构成中,大宗战略物资的运输占首要地位,其中能源运输的比重就占了运输总量的50%。
以石油为例,2000年,世界海上运输的原油总计为17.628亿吨,占总货运量的30%,通过海上运输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50%左右,仅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量就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5%。
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只有控制了海洋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因此海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海权战略选择_海权与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_刘中民
第21卷第8期太平洋学报Vol.21,No.82013年8月PACIFIC JOURNALAugust 2013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海权战略选择———海权与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刘中民1(1.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世界海权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
第一,世界海权兴衰交替的历史表明,海权建设是以资本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性过程,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社会发展各领域,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应走综合性海权的发展道路。
第二,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战略深受其地缘政治缺陷的制约,其成败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陆海统筹和平衡能力,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陆海统筹的复合型海权发展道路。
第三,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建设必须选择合适的限度和区域,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有限性、区域性海权的发展道路。
第四,新兴海权的成败取决于新兴海权国家如何处理与既有海洋霸权的关系,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国海洋霸权的关系,走和平式海权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海权;大国兴衰;经验教训;海洋强国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049(2013)08-0074-10收稿日期:2013-05-09;修订日期:2013-07-01。
作者简介:刘中民(1968—),男,河北唐山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①胡锦涛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②[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著,隋丽君等译:《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James E.Auer ,Robyn Lim ,“The Maritime Basis of American Security in East Asia ”,Naval War College ,Winter 2001,Vol.54,No.1,pp.39-47.③[美]陆伯斌:“和平地理学:21世纪的东亚”,《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1期,第69-73页。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影响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影响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国内外之所以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观点,从国际方面看,体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如何判断中国海权发展及其影响的战略困惑;从国内方面看,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中所出现的战略迷茫。
因此,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
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源无疑值得进行深刻的反思。
讲演者小传刘中民1968年生,河北省迁西县人。
1991年和1994年于河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任教,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东政治、国际政治理论、中国外交。
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100余篇;著有《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挑战与回应: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评析》、《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合著)、《国际海洋政治专题研究》(合著)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海洋安全环境的日趋复杂,中国的海军力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积极应国际社会的要求实现了海军首次走出国门赴亚丁湾巡航。
当前国际和国内社会,围绕中国海权发展动向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均产生了激烈的争议,“中国海权威胁论”大有甚嚣尘上之势。
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中美海上冲突论”,断言海上冲突将成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的重要形式。
新世纪以来,美国学者罗伯特?罗斯先提出“中美陆权-海权平衡论”,暗示作为传统陆权国家的中国只有不去挑战美国海权,东亚才能维持一种奇妙的“和平地理学”;2009年他又提出“中国海军民族主义论”,断言以“发展航母”、“扩充海军”为手段,以“洗刷近代耻辱”、“收复失地”、“突破岛链封锁”为目标的“中国海军民族主义”,将导致“美中之间代价巨大的关系紧张”。
海权论读后感
海权论读后感《海权论》是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对于理解海洋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以及海权对于国家兴衰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马汉对于海洋战略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他强调了海权不仅是军事力量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外交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反映。
海权的核心在于对海洋的控制和利用,这种控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上的优势,还包括了商业航运、资源开发以及对海上贸易路线的掌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许多强大的国家都曾经凭借着强大的海权崛起。
例如,英国在 19 世纪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保障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殖民地的统治。
通过控制海上交通要道,英国能够获取丰富的资源,拓展海外市场,从而推动了国内经济的繁荣。
而那些忽视海权的国家,则往往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面临着被侵略和剥削的命运。
马汉认为,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强大的海权,必须具备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地理位置。
拥有良好的海岸线、天然良港以及靠近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的国家,在发展海权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其次是人口素质。
一个拥有勇敢、富有冒险精神和海洋意识的民族,更容易建立强大的海军和发展海洋事业。
再者是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需要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建设海军、发展航运业,并制定有利于海洋发展的法律法规。
在当今世界,海权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海洋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运输,以及大量商品的进出口,都依赖于安全稳定的海上通道。
同时,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渔业资源、矿产资源等,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而言,海权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海洋资源丰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海上运输安全成为了保障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同时,维护我国在南海、东海等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也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
1.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中国近代有两次差点陷入亡国灭种的深渊:一次是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后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另一次是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在这两次灾难中,中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都与丧失制海权有着密切的关系。
温故知新,著名学者张文木指出,为了统一台湾,为了保护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命脉,为了捍卫我们日益巨大的海外利益,中国必须发展强大的海权。
1.1.制海权是造就现代大国兴衰的重要杠杆从经济史来说,人类迄今经历的所有经济形式可概括为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从军事史来说,制陆权与制海权是造就古今大国兴衰的重要杠杆。
中世纪国家是依靠地区性和封闭条件下的资源配置维持的。
在这样的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国家,便会形成地区性贡赋体系中的中心国家,并保持其大国的地位;而保持这样地位的国家的军事前提就是强大的制陆权,比如古代埃及、中国、印度、巴比伦都曾是这样的国家。
到了近代,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市场和利润成了生产的导向,此时国家兴衰取决于其在资本全球化和资源全球性配置中的地位。
既然世界资源配置方式已突破中世纪的地域性封闭性质并转化为世界性的开放方式,而海洋又是畅流世界各个角落的最便捷的载体,那么从军事上控制海上主要战略通道即掌握制海权,就成为大国控制世界资源并据此保持其大国乃至霸权地位的主要方式。
同样,新兴国家也正是通过优先发展海军并争取与大国平等分享海权利益而进入大国行列的。
比如英国与西班牙的海上较量、美国与英国、西班牙的海上较量的结果都是这样。
当然,后来又出现制空权、制太空权(外层空间)的军事技术革命,但其性质还是服务于制陆权和制海权的。
在21世纪的今天,建立在卫星信息监控技术和导弹远距离精确打击与准确拦截技术的制海权,仍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杠杆。
美国在20世纪末发动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及21世纪初的阿富汗战争中取得的军事胜利,就是很好的说明。
要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在军事上要赶上军事技术革命。
论中国海权发展
论中国海权发展论中国海权发展130911142 于浩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从历史上看,大国崛起依托海权战略具有普遍性。
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源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依靠开辟新航线、发现新大陆实现全球性物资流通和掠夺性贸易而完成。
因此,中国由从传统的陆权主义向海权主义的转型、中国未来的海权战略如何适应自身的发展、并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就成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主要从领土争端、海洋经济、军事力量这三个方面解决。
一、领土争端我国有大大小小1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但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都需要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邻国合理划分。
在黄海,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
可是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据此朝、韩可以多划18万平方公里。
在东海,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
在南海,我国海洋权益受到的侵犯更加严重,有大约12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
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随之出现,不仅影响着我国的海洋经济,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领土和主权。
从严峻复杂的地缘政治危势看,中日钓鱼岛争议和东海油气田争端不断扩大,在南海诸岛和东盟相关国家存在领土争端,中国从南部一直到东北沿海处于被亚太海洋大国环伺包围着,如果不通过海权战略予以突围,不构建强大的海军形成威慑力量,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会逼迫中国成为单一的大陆国家。
中国海上地缘环境始终陷于封闭被动的状态,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资源部分被他国染指开采。
中国面临着领土统一问题和多种海洋争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利益的纠葛,加上一些国家的强权干预,这些问题日趋复杂和严峻,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而同时,海上战略环境更不容乐观,进出大洋的第一岛链已成海上强国合围之势,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海上生命线受控于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光靠紧盯现实存在的客观矛盾,更要靠发展海权的主观努力,靠逐步渗透到每个国民心中的海洋观、海权观。
海权论的崛起对中国的影响
"海权论"也深刻影响美国政府对海外基地的认识。
以前,美国海军在海外无任何"立锥之地",但马汉"海权论"鼓吹谋求海外基地的论调,促使政府在发展海军力量的同时,寻求海外立足和海外基地。
早些时候,美国政府在马汉的思想指导下,相继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行权,从而掌握了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战略通道。
之后美国接连吞并夏威夷群岛,获得在太平洋中部的战略跳板。
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取得了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的军事基地,独立后的古巴也成为美国的保护国。
至此,美国掌握了加勒比海、墨西哥乃至拉丁美洲的"锁钥",打开了向美洲扩张和独霸美洲的大门。
美西战争后,美国又相继占领了萨摩亚、威克岛等太平洋重要岛屿,并修建了海军基地。
1913年,美国又获得了关塔那摩湾修建海军基地的权利。
1940年,美国又以50条超期服役的驱逐舰,换取了英国在大西洋纽芬兰、百慕大和特立尼达等8处海空军基地。
至此,马汉提出的建立海外基地的建议到了美国政府的具体落实,美国逐渐建立起了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网。
据报道,美军将派出“拉森”号导弹驱逐舰,前往南沙群岛中的渚碧礁及美济礁一带水域航行,并会同时派出p-8A侦察机到该海域巡逻。
P-3猎户侦察机也可能参与,未来数周也会开展一步的巡逻行动。
美国国防部表示,美军的行动不会是一次性的,而是定期进行,这次行动并非针对中国。
CNN表示,美国防部消息人士称,美方尚未就此次行动知会中方。
根据以上消息可知道,美国一心想争霸全世界,而中国是唯一能住址美国称霸的国家,中国在二战中的崛起威胁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所以美国想通过海权论理论的发展模式来阻止中国的发展,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都有义务去学习相关的海权论知识,并结合我国国情去实践,大力发展我国海军在海上的实力,把我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上去,成为一只能保卫祖国和平,世界和平的军队。
“海权”的过去与未来——“海权”思想在南海争端中的主张与实践之反思
秦琳(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摘要:“海权”的概念在20世纪初经由美国的军事家、历史学家马汉系统提出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影响。
清末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的主权尊严,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有志之士开始将“海权”理论介绍到国内。
其中的一些有益主张被运用到我国近代的海防实践中,为后来我国处理海上争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历史镜鉴。
时值南海争端问题不断升温的今天,将目光回溯到百年前的海防理论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或于当下有所助益。
关键词:海权;南海争端;海洋意识中图分类号:D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36-03一、“海权”思想的缘起以及我国的继受与发展(一)“海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对于海洋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西塞罗曾畅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这是早期人类对海洋文明探索的寄语。
到了19世纪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纷纷开拓海外殖民地,美国著名的军事家、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在这一时期提出了“海权论”,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发展以及海上殖民扩张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所著论述中,①在美国不断展开对外殖民扩张的背景之下,马汉通过研究欧洲历史的发展,加之其自身的海军经历,提出了美国在争霸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海上战略定位与部署,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海权”的六项因素,并从经济贸易的角度入手,分析海上运输与国家海防之间的互补关系,奠定了“海权论”的理论基础。
(二)“海权”思想的引入与发展1.清末“海权”思想我国在鸦片战争之前一直都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清朝更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海防政策,直到鸦片战争的惨败,风雨飘摇的清廷被迫打开了国门。
然而,西方列强的侵略令国内的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清王朝内部的洋务派从引进西方技术的层面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但终究于甲午中日海战的惨败而告终。
荷兰海权的崛起与衰落给我们的启示
荷兰海权的崛起与衰落给我们的启示海权的崛起是一个国家强盛表现的一种标志之一,这对荷兰也不例外。
16世纪末17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的海权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尼德兰摆脱西班牙王朝统治成立资产阶级性质的荷兰联省共和国(1581年)。
在荷兰赢得民族独立和自由后,原来尼德兰就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商业,独立以后这些产业更加日益繁荣。
荷兰造船业居欧洲第一,西班牙的大帆船,以及英国内河的平底船、运煤船、渔船均为荷兰所造,造价仅及英国的一半,而自己国家的商船吨位更是日益渐多。
荷兰凭借先进的造船业大幅降低海洋运输的成本;建立高度授权和资本化运作的东印度公司(1602年)减少国内海外探险者之间的恶性竞争,统一组织领导、集中人力与资本从事对外贸易扩张[’」;依靠国家信誉以近代股份筹资的方法吸收和募集社会资金,以维持对外贸易所需要的庞大资本;通过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赢得欧洲各国商业委托人的信任。
美国学者诺斯和托马斯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解释称,“荷兰不是依靠自然的恩赐,而是发展了比其对手有效的经济组织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与其国家之小规模不相称的重要性”「’」。
在航海技术、贸易资本、机构制度等基本条件逐步具备后,荷兰自1596年派遣第一只船队前往东印度群岛探险后开始加快对东方商业贸易的扩张步伐,逐步成为第一批海权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强劲竞争对手,被誉为“世界马车夫、贸易的中间商、欧洲的代理人和经纪人”〔’」。
,但随着国力日渐强盛,荷兰海上力量就露出尖利的獠牙。
一开始,它由一些投机冒险的商人采取股份制的集资方法组成。
1594年,四艘装备良好的航船组成远洋船队,扬帆驶往东方的爪哇。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并精心准备的航行,表明后起的荷兰不再满足于充当欧洲水域的商运霸主,而要到被葡萄牙控制了一个世纪的印度洋航线去一展身手。
荷兰船队一进入东方,发现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早已不堪一击,东方香料及香料群岛唾手而得。
当富饶东方的神秘面纱揭开时,被利润迷住了心窍的荷兰资本主义,抛掉了半个世纪的隐忍和韬晦,露出了赤裸裸的贪婪嘴脸和凶残本性。
海国的兴衰:海权对1500-2000年世界历史的影响[6]
海国的兴衰:海权对1500-2000年世界历史的影响[6]七年战争初期,因为第一海务大臣安森坚持把皇家海军主力留在海峡方向,法国地中海舰队一度极为活跃。
1759年11月底,21艘法国战列舰冒险驶出布雷斯特港,企图入侵苏格兰,但在魁布伦湾被霍克海军上将的23艘战列舰追上,英军以战列线战术展开齐射,摧毁6艘法舰、俘获1艘,此后法国丧失了对西欧海岸和英国本土之间的窄海控制权,英国得以从容实行其封锁战略。
同样在这次战争中定型的还有皇家海军的用兵思路和对海权建设至关重要的财政体制。
针对法国的“巡航战”,英国把海军兵力分成两部分,较大、较集中者为战斗舰队,负责歼灭或封锁法军主力,控制本土与西欧海岸间的“窄海”;较小、较分散者为控制舰队,负责保卫己方贸易航线。
若战斗舰队能以海战或封锁“榨干”敌方用于海上行动的兵力,“巡航战”甚至可能戛然而止:这也是日后马汉主张以海上决战夺取制海权的历史依据。
财政方面,1693年伦敦开始发行国债,随后又建立英格兰银行,通过精细预算体制和拓展信贷保证海军建设的持续性。
得益于此,1700年英国战列舰总吨位回升到17.4万吨,与之结盟的荷兰海军9.7万吨;法国海军则为17.6万吨,后劲已经不足。
1701年,为阻止“太阳王”之孙安茹公爵继承西班牙王位、使法国的大陆优势和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帝国结成一体,英国联合荷奥普等国再度对法、西开战,史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这次战争期间,英荷联合舰队拿下了战略要地直布罗陀,建立起皇家海军对地中海的长期控制。
1707年夏,英荷舰队更配合奥地利名将欧根亲王攻占法国地中海舰队基地土伦,迫使港内的46艘战列舰全部凿沉。
到1713年签署《乌德勒支和约》时,法国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大片殖民地以及在葡属、西属美洲的贸易特权全部落入英国手中,战列舰总吨位更暴跌至英国的1/3以下。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之际,英国的海上优势呈现一种奇怪的状态:一方面,它在舰艇数量、质量乃至战斗力方面已位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拥有更完备的全球基地体系、更庞大的殖民帝国和更广泛的贸易特权的却是衰落中的西班牙,这是伦敦亟须改变的。
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2.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海权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海洋空间内的事物,而是国家总体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一万八千里海岸线的国家,其海权问题更是紧密联系于其政治和经济安全,在海权问题上实现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发展也必要有重大意义。
从世界地图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属于典型的陆海复合国家,海陆的双重易受伤害性构成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弱点,决定了中国必须努力在海陆发展上保持平衡,并在国家大战略上选择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发展道路。
而在历史上,应对陆疆的压力始终是处于农业文明的中国历代王朝的防务重心,明朝中叶以来,中国才开始面对来自陆海的双重压力,这一情况,在清朝演变成日趋严重的“塞防”与“海防”危机并存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依然深受陆海复合国家双重易受伤害性的困扰,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和美国对中国构成了陆海方向的双重挤压,使得国家的安全环境极其恶劣,直到冷战结束以后,中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得到了极大改观,中国海权发展的较好战略机遇期才宣告到来。
在政治方面,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西方国家及南亚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在应对马六甲困境问题中的努力正体现了海权问题的深刻影响。
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从而为捕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
大国崛起海权思考
关于大国崛起中海权因素的几点思考姓名刁胤钧学号103010096摘要:西方大国近代五百余年的兴衰历程和近代中国屈辱史表明,海兴则国强,海衰则国弱。
在全球化和陆上资源日益枯竭的时代,海洋正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和未来发展所依赖的生命线,然而当代中国海洋主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面对日益严峻和频繁的海权冲突,积极构建新时期中国海权观和中国海洋大战略尤为迫切。
现实和未来中国和平崛起必须依托海洋大战略,提升海权和海洋意识,强化海洋强国战略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和权益保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持久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海权大国兴衰美国经验海洋战略和平崛起海权与大国命运海权( sea power) 即海上实力,是由“权力”概念发展而来。
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和预见效果的能力”。
权力的基础在于掌权者得以行使权力的各种资源。
掌权者带入权力关系的资源之所以能转化为采取行动的能力,其关键在于:集中于掌权者手中的资源正是权力对象所缺少的资源。
在控制资源上的不平等是权力关系的基础。
在国际关系现实中“占有可以用来对他人使用权力的手段或资源并不保证事实上如此使用”。
在国家权力的基础及其转化过程中,海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权力基础来看,马汉认为一国海权的发展受制于六个基本条件:海陆地理位置、沿海自然条件、领土面积及海岸线和港口特点、人口数量及从事海洋相关事业的人数、民族特点和习性、一国政府特性及其政策。
此外,他进一步将国家海权的发展概括为一个相互关联并不断延伸的链条:“工业—市场—控制—海军—基地”。
由此可见,海权“是一国的海军、商船队、基地和海外殖民地等的总和,是一国征服和使用海洋的整体力量”。
从权力转化来看,海权的权力运用就是充分运用海权的要素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增加国家财富。
由此可见,一国海上实力的大小不仅受到该国客观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也是该国国民性及其政府政策的产物。
纵观世界历史,海权与国际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国的兴衰-海权对1500-2000年世界历史的影响
海国的兴衰:海权对1500-2000年世界历史的影响海国的兴衰:海权对1500-2000年世界历史的影响The Rise and Fall of Sea Power当亨利·史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部长时,他以一句著名的俏皮话概括马汉“海权论”在本国海军中的流行程度:“海军部有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它似乎经常脱离逻辑王国,退回到朦胧的宗教世界里。
在那个世界,海神犹如上帝,马汉扮演先知,美国海军则是唯一的正统教会。
”这样的揶揄可以说犹嫌不足,因为建立供奉海神教会的绝不止美国海军一家。
曾几何时,德皇威廉二世亲口承认他正在“狼吞虎咽地啃着马汉上校的书……(德国)海军的每艘舰艇上都有这么一本书”;日本海军大佐肝付兼行则宣称,“马鸿(即马汉)氏之海权论,大得吾人之心”,认定它揭示了海洋国家“益国威于世界”的机理。
当马汉在1893-94年指挥“芝加哥”号巡洋舰访问英国时,从维多利亚女王到罗特希尔德男爵在内的名流都设宴款待他,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同一个星期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这位不久前还默默无闻的海军上校在美国国内也成了追捧的对象: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视马汉为值得信赖的顾问,美国历史学会选举他为主席,纽波特市考斯特岛上由他参与创建的海军战争学院每天都在讲解厚达2000多页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系列著作,状如基督徒诵读福音书。
然而,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及其学说的命运也像他的中年成名那样富于戏剧性:从“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书系声名鹊起的第一天起,职业历史学家就谴责它们搬弄史迹,“将复杂化为简单,将多样性化为单一性”;和平主义者和大海军反对者批评马汉是新帝国主义者,他写作的“主要冲动仅仅在于为扩充海军提出论据”。
由于在建造单一口径主炮战列舰的问题上与海军高层对立,马汉在“一战”前夕已很难对美国海军的发展施加影响。
在据说是忠实依据马汉学说建立的德国“公海舰队”于1919年折戟沉沙之后,出版仅四年的《马汉论海战》被“请”出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官校的教科书名单;“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书系虽然仍旧具有重要性,但绝不比朱利安·科贝特、拉乌尔·卡斯特等20世纪思想家的地位更显赫。
形势与政策之海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海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海权,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是一个大国得以强大发展的重要保证。
海权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正向海权国家转型中,这也是国家发展必然的结果。
对海洋国家来说,不存在海权和陆权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在整个国防体系运作中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以及随战场空间变换二者如何协作的问题。
海权能够凝聚分散的陆权势力从而形成合力,因而是陆权的"倍增器",获得强大海权的陆权帝国的影响力和寿命要远远超过没有海权的陆权帝国。
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表明,海权对陆权具有绝对的优势,掌握制海权的一方可在世界范围调动各种资源来压垮坚持陆权战略的一方。
了解海权的意义对国家发展尤其重要。
英国和美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英国曾经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力量而成为世界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
美国也正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建立了一支具有强大进攻的强大海军。
在美西战争中打败了西班牙,接着控制了加勒比海、波多黎各和关塔那摩,并占领了菲律宾。
借助于菲律宾,美国相继吞并了夏威夷、威克岛、关岛等一连串踏脚石,走上了向亚洲扩张的道路。
其实力也从19世纪80年代的世界第二跃居世界第一位。
海权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来,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二,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其广阔的海面为各国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海洋作为一个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为国家安全带来了优势。
当前,中国积极发展着“外向型经济”,而国际海权竞争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海权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各国在海洋的争夺焦点向公海及国际海底区扩展;国际海洋规约体系严重缺失成激化竞争的诱因;国际海洋秩序面临深刻调整,各国在海洋问题上的合作、斗争更趋复杂激烈。
选修课论文——海权与大国崛起
荷兰因海权而崛起给中国的启示在我们开始谈荷兰因海权而崛起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白“海权”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马汉在其著作《海权论》里是这么解释的,“海权”就是“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
马汉的“sea power”在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吧传统的“海军力量”、“制海权’、”海上实力”、”海洋国家“等观念都包含其中,从而提出了内涵更深刻,外延更丰富意义更广泛的“海权”思想,即是凡是能对海洋霸权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要素,都可以纳入广义的“海权”范畴之中。
以此同时,马汉认为海权在国家的兴衰过程之中的作用表现为“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他认为用海权控制海洋不仅是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的决定因素,而且还是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下面我们就从荷兰因海权而崛起的例子中浅析海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权继承者而言,在摆脱了西班牙的封建统治后,资本主义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
其实早在尼德兰革命之前,荷兰的就在波罗的海延安的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尼德兰革命之后,国内政治趋于稳定,荷兰就不在安于波罗的海的贸易地位了,而想一跃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尤其是伴随着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阿姆斯特丹作为连接欧洲和外部世界的纽带。
在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之中,商业和国际贸易占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也就决定了荷兰海上力量的发展。
是它可能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成为十七世纪的海上霸主,享有“海上马车夫”的美名。
除此之外,荷兰海上力量的崛起还得意与之前与西班牙海上作战的丰富经验。
另外值得一提就是荷兰的十分发达的造船工业。
造船工业是荷兰最发达的工业部分之一。
在造船业兴盛的时期,仅阿姆斯特丹一处就有几十家造船厂。
十七世纪中期,荷兰拥有商船队吨位数相当于英法西葡总和。
造船业的发达保证了荷兰海上贸易的优势,他们经营外国商品,充当各地经营贸易的中介人和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这种转口贸易是荷兰取得了海上的霸权。
海权——21世纪国家兴衰的关键
海权——21世纪大国兴衰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周边海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海上争端,这些争端凸显了当前我国在海权维护方面的不足,得到了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民间和政府对于海权的呼唤也是越来越多。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
几百年来,大多数世界强国都拥有着实力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于海洋的控制赋予了他们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对其他国家无可匹敌的巨大优势。
首先,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最根本的动力是海外贸易。
一个依靠大陆的内向型经济国家是不会着力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的。
一个国家的经济对于海外贸易的需求越大,对海权的诉求也就越大。
比如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就立志:“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由于那时经济不是外向型,因而海军建设处于落后状态。
最近几十年里,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海外贸易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石油、矿石等原料都需要大量从外国进口,产品需要销往世界各地,“海洋生命线”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强大海上力量的需要变得越来越现实。
而且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自然资源,随着内陆资源的逐渐减少,人类会越来越多得从海洋中获取资源。
其次,海权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还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像中国、法国、德国这样既有海洋属性又有大陆属性的海陆复合型国家上。
陆海复合型国家需要在国家战略上做出艰难的选择,服务于战略目标的国家资源分配分散化,必须努力在海陆两个方面保持平衡。
同时还需要极高的外交策略来克服海上和陆上的易受伤害性。
简而言之——海权的强弱,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战略和其外交策略。
海权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面已经提到,经济全球化使海外贸易在国家经济结构中越来越重要,海上生命线的安全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
强大的海上力量可以为商船保驾护航,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其次,对于与海洋接壤的国家而言,海洋是陆地的天然屏障,如果能利用广阔的海洋,依靠强大的海上力量将敌人拒之千里之外,就能有效地保障陆地的人民和财产安全。
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5期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刘中民【摘要】近代东西方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
对此西方学术界多从文化传统、经济动机、政治制度等角度加以解释。
对于海权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认为,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海权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对于如何科学看待海权与大国崛起的关系,本文认为,海权本身并不具有确保国家强盛的神奇功效,国家盛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活力以及制度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海权历史动力大国崛起海权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历史机遇在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地理大发现,不同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尤其是东西方国家对历史机遇的不同把握,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
很显然,欧洲国家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完成了国家的崛起,而东方国家尤其是创造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奇迹的中国,却与近代世界权势变革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
对于西方海权国家的崛起,英国著名军事学家富勒曾经指出:“自从发现了新世界和绕过好望角以达东印度群岛的航线之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西移,逐渐远离地中海地区,而趋向大西洋沿岸。
如此,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格兰,以及后来的联合省(UnitedProvinces)和法兰西,为了世界贸易和新发现的地区的主权,都变成了相互竞争的劲敌。
自此,一直到最近,帝国主义的发展都是趋于海外的殖民主义,而帝国也趋于海洋化形式。
”[1]对于中国的命运,也有学者评价说:15世纪的“中国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
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
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国。
但中国没有”[2]。
以上两种作者简介:刘中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基金项目: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海洋霸主的兴衰启示录
海洋霸主的兴衰启示录最近疫情严重,窝在家重读西方历史,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历史上但凡是依靠海洋霸权崛起的国家,他们的名字有一个共同的后缀——共和国。
共和国意味着什么?它是民主政治的标记之一。
从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到罗马时代的迦太基共和国,中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近代的荷兰与英国(英国不叫“共和国”的海洋霸主),他们作为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海洋霸主,其政治制度均带有强烈的民主色彩。
雅典城邦曾是地中海地区当之无愧的头号强国,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摇篮,雅典城邦设有公民大会,全体公民都有权参加,一起讨论政治,选举自己的国家领袖。
之后在北非崛起的迦太基,是足以和罗马相抗衡的海上强国。
迦太基的政治结构也有民主基因,他们有元老院,有公民大会,最高领袖叫做执政官,也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中世纪的威尼斯同样奉行民主制。
顺便说一句,古代威尼斯和许多人想的不一样。
她曾经是个非常彪悍的独立国家,在欧洲南部拥有众多的殖民地,周边不少国家都得看她的脸色。
政治上,威尼斯市民能用金钱购买议会席位,从而获得参政议政的权利。
至于荷兰与英国就更不用多说了,两国都是现代议会民主制的鼻祖。
荷兰当年从西班牙统治下获得独立,是全世界最早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民主与海洋之间,有着深刻不解之缘。
不过先得说明一下,这里所谓的民主,和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那种民主是不同的。
人类近代以前的民主制,大多局限于精英阶层,比如商人或贵族,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
即便像雅典那种全民参与的民主,也设有一定的财产门槛。
贫民和奴隶,是根本无权参加的。
即便如此,与大多数东方国家相比,传统西方海洋国家的民主化程度仍旧要高得多,或者说,其国内的政治体系相对包容,权力不如大陆国家那样集中,也极少出现独裁式的领袖。
那么,为什么海权国家更容易诞生民主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问一问,为什么古代的大陆国家普遍缺乏民主的土壤。
大陆国家的特点是什么?在古代世界,其最显著的差异来自它们的经济模式,大陆国家大多以农业为收入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5期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刘中民【摘要】近代东西方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
对此西方学术界多从文化传统、经济动机、政治制度等角度加以解释。
对于海权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认为,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海权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对于如何科学看待海权与大国崛起的关系,本文认为,海权本身并不具有确保国家强盛的神奇功效,国家盛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活力以及制度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海权历史动力大国崛起海权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历史机遇在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地理大发现,不同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尤其是东西方国家对历史机遇的不同把握,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
很显然,欧洲国家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完成了国家的崛起,而东方国家尤其是创造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奇迹的中国,却与近代世界权势变革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
对于西方海权国家的崛起,英国著名军事学家富勒曾经指出:“自从发现了新世界和绕过好望角以达东印度群岛的航线之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西移,逐渐远离地中海地区,而趋向大西洋沿岸。
如此,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格兰,以及后来的联合省(UnitedProvinces)和法兰西,为了世界贸易和新发现的地区的主权,都变成了相互竞争的劲敌。
自此,一直到最近,帝国主义的发展都是趋于海外的殖民主义,而帝国也趋于海洋化形式。
”[1]对于中国的命运,也有学者评价说:15世纪的“中国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
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
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国。
但中国没有”[2]。
以上两种作者简介:刘中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基金项目: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1][英]J.F.C.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2卷),钮先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美]李露晔(LouiseLevathes):《当中国称霸海上》,邱仲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5期评价基本上反映了西方与中国面对海洋发展机遇的不同选择所导致的不同历史命运。
对此,国际学术界对东西方海权发展不同历史命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本文试图在对学界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并以此为视角说明如何科学看待海权对大国崛起的影响。
一、学术界对东西方海权发展不同历史命运的解读东西方之所以面对海洋做出不同的选择,表层的原因在于对机遇的认识和把握,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向海洋发展的动力、动机如何。
对于西方而言,“在11世纪至15世纪的500年中,欧洲有了某些使它要求并能够向海外扩张的发展”。
“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
”“它使西欧人控制了外洋航线,能够抵达、征服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人迹稀少的广阔地区,并移居那里;从而改变了世界各种族传统的地区分布。
最后通过扩张,西欧财富迅速增加、力量大大加强,到19世纪时,已能深入并控制位于中东、印度和中国的古老的欧亚文明中心。
”[3]综合中外学界的分析,东西方向海洋发展的动力、动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首先,西方具有基督教普世主义的扩张精神传统,而东方有着“不好战、不尚侵略和宗教信仰自由”的传统。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利亚诺斯认为,欧洲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欧洲基督教的扩张主义来解释。
“欧洲有历时很久的远征传统,海外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促使欧洲人开始海外冒险事业的动机很多,为上帝服务和寻找黄金可能是其中最强烈的动机。
”[4]不管这种因素是否处于主导地位,但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早期欧洲海权之所以在地处欧亚大陆一隅的伊比利亚半岛兴起,征服伊斯兰教异教徒确实构成了其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动机。
相反,作为东方文化中心的中国,则完全没有扩张的精神动力。
西方传教士利马窦曾经指出:“在一个几乎可以说其疆域广阔无边、人口不计其数、物产多种多样且极其丰富的王国里,尽管他们拥有装备精良、可以轻而易举地征服邻近国家的陆军和海军,但不论国王还是他的人民,竟然都从未想到去进行一场侵略战争。
他们完全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不热望征服。
在这方面,他们截然不同于欧洲人……”[5]有学者在对欧洲与中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从各方面说,中国15世纪的失败更多地是由于动机而不是手段的相对缺乏。
”[6]其次,不同的经济发展动力。
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口的增长、城市国家之间竞争压力的增长、内外贸易的发展都“驱使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
[7]这一点在葡萄牙的率先兴起中仍然能够得到解释。
西方首先进行海权扩张的主角并非欧洲大国,而[3][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0 ̄11页。
[4]同[3],第12 ̄13页。
[5]同[3],第12 ̄13页。
[6][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卷),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7][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是偏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这一直是人们颇感困惑的一个谜团,因为“很少有人想到葡萄牙会担当这个角色的候选人”[8]。
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葡萄牙商业经济发达、资本充裕,且“有从事远距离贸易的丰富经验”,同时商业经济的发展也“助长了葡萄牙的冒险精神”。
因此,“它的地理历史逻辑支配它把向大西洋扩张作为国家最合理的商业冒险”[9]。
对此,恩格斯解释说:“在十五世纪末,货币已经把封建制度破坏和从内部侵蚀到何等程度,从西欧在这一时期被黄金热所迷这一点看得很清楚。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0]然而,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中国不断通过“在东南部地区发展稻米生产谋求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农业基地”,而进行“内部扩张”,[11]进而使其缺乏进行外部扩张的动力,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力限制于农业生产之内;另一方面,中国缺乏进行国际贸易的动力与动机,“中国人虽曾航海数千哩,但完全是出于非经济方面的原因。
他们对贸易毫无兴趣,只是将诸如长颈鹿一类的奇珍异兽带回自给自足的祖国,以取悦他们的皇帝”[12]。
第三,君主制帝国与“民族君主国”的差异。
15 ̄16世纪,欧洲已经出现了“民族君主国”,确立了王权控制下的国家主权,率先进行海权扩张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都是最早建立的“民族君主国”,而他们之间的权势竞争促使其向海外扩张并展开争夺。
“欧洲没有一个国王颁布禁令,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相反各民族君主国展开了狂热的竞争。
”与此相反,“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动力和社会地位,无力向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皇帝的敕令挑战。
因而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精力转向内部,从而自愿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13]。
“中国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到1433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中止。
……中国的皇帝能够并的确发布过一道道对其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只有一些对抗的民族君主国,它们在海外冒险事业方面互相竞争着,而且,没有任何帝国当权者阻止他们这样做。
”[14]对于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原因,历史学家J.H.萨拉伊瓦作了如下精辟的分析,其中似乎包含了上述所有的主要因素:15世纪初,国内条件为扩张创造了大好时机,虽然葡萄牙社会充满着矛盾,但是扩张符合各个社会阶级的利益。
对于人民来说,扩张主要是一种移民形式。
对他们来说扩张同移民意义相同:追求较好的生活条件和摆脱压迫制度。
……[8]同[7],第30页。
[9]同[7],第36 ̄3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1卷,第450页。
[1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卷),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 ̄43页。
[12][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13]同[12],第474页。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5期[15][葡萄牙]J・H・萨拉伊瓦:《葡萄牙简史》,李均报等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 ̄124页。
[16][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对于商人来说,扩张意味着生意前景兴隆,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产地购买原料和高价转卖。
对于国王来说,扩张是提高威望的机会,使贵族们有事可干,更重要的是可以开辟新的财源,特别是在国王收入大幅度下降的时刻。
……因此,扩张是解决国家集体生活的主要矛盾的一种办法。
……随着新领土的发现,葡萄牙开始消费葡萄牙领土之外的生产资料,或者说消费通过这些生产资料得到的财富。
这就是为什么大规模的航海事业开始之后国内战争时期便告结束。
从那时候开始,扩张成了一项全国的大事,每个人都想从扩张中得到好处,这也是为什么葡萄牙的海外扩张政策对葡萄牙生活的各个方面能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在一个各项工程计划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烟云过眼,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代人的国家中,唯独扩张成了一种持久的活动,并通过历史条件所允许的各种形式,列入国家计划达五百年之久。
[15]美国学者斯塔夫利亚诺斯如下的一连串发问则更加深刻地说明了明代中国与西方对于海洋的不同认识和不同选择:“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为何是由宫廷太监而不是合股公司组织和领导;为何返航时带回的是供帝国朝廷观赏的斑马、鸵鸟和长颈鹿,而不是投入国内市场、可生产商业利润的货物;为何接到中国皇帝的命令便会完全地、无可挽回地停止。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16]二、资本扩张:世界海权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上述种种解释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借鉴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决定海权能否长久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