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及以后

合集下载

老年人心理发展

老年人心理发展
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不需要承担较大的社会责任; 在家庭中,子女相继独立成家,也不需承担原来 的家庭责任。 调查发现,老年人最担心的事情依次是自己的健 康状况、经济问题、病后照顾问题等。农村老年 人最关心的是养老问题。
1、老年人的退休
退休的阶段:蜜月期、清醒期、重新定位期 、结 束期 许多老年人表现出明显的“退休综合症”:由于 不能适应或接受退休后的生活,在刚离退休的一 段时间内,往往感到怅然若失,或茫然无措,感 到烦躁不安,产生厌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 有的甚至还会发生一时性的情绪问题和身体上的 失调。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能够适应。
?如何正确看待老年期
功能性年龄(functional ages)与实际年龄 年轻老人:健康、积极 年老老人:有一些健康问 题,日常活动有困难 高龄老人:虚弱、需要照 顾 以毕生发展观,理解老年 期心理的变化
81岁的身体,18岁的样子,这样的旅行才叫任性!
四、老年人的社会性发展
老年人生活结构的变化:
(二)老年期的个性持续稳定,但也有所变化 2/3的老年人个性都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老年人的活 动性、反应能力、控制力和情绪等,在7年内基本保持稳 定。 有的老年人变得比较刻板,小心谨慎、固执。但是,老年 人个性的变化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不是 年龄,而是健康或环境的重大变化,社会事件、智力、教 育、社会地位等因素。
读书看报,养生杂志 身体锻炼,生活规律 爱好 宠物、盆景、手机、拐杖 常回家看看
案例分享:长寿的秘诀??
总结回顾
对无意义材料的机械识记能力明显下降,而意义记忆能力 下降减退幅度相对较小。
记忆广度和记忆效率下降。 自传式回忆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件的回忆,如回忆在最初 几天干了什么事或当年庆祝大学毕业的情景等。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实施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和 增强心理韧性。
政策法规完善及社会保障制度优化
0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和家庭
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02
优化社会保障制度
老年期心理发展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和动态性的特点,涉及认知、情感、 动机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老年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老年期心理发展对于个体的健康、幸 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老年期心理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应 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促进老年人的 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
影响因素与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经历和生活方式等。
开展社区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文艺演出、手工制 作、健康讲座等,让老年人在参与中感受到归属 感和成就感。
专业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提供
建立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在社区或医疗机构内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 心理咨询师,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册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老年 人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对故人和往事的思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更加 思念已经离世的亲人和朋友,以及过 去经历过的一些重要事件。
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兴趣
健康状况担忧
老年人可能会因为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而对未来生活感到担忧和缺 乏信心。
经济压力
退休后的经济压力、医疗费用等经济问题,也可能让老年人对未来 生活感到不安和缺乏兴趣。
听觉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 的听觉敏感度会逐渐下降, 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也会减 弱。

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变化

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变化

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来解释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变化,并从中心扩展下继续描述。

一、生理方面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出现老化的迹象。

生理方面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貌上,还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例如,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造成日常生活能力的减弱,这可能会引发老年人的自卑感和焦虑情绪。

此外,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等问题,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心理方面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老年人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会更高。

此外,老年人对于时间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他们更加珍惜时间,更加注重与家人和朋友的互动和交流。

另外,老年人的情绪也会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负面情绪更为敏感。

这是因为老年人可能面临身体的不适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容易出现失落、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社会方面的变化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特点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退休后的老年人可能会面临角色转变的困扰,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并找到自己的社会角色。

此外,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也可能发生改变,他们可能会面临社会地位下降的困扰,这可能对老年人的自尊心产生影响。

另外,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可能会因为生活圈子的缩小而变得更加狭窄,这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会发生一些变化。

生理方面的变化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心理方面的变化会使老年人更加关注健康和时间,社会方面的变化会使老年人面临角色转变和社交圈子缩小的困扰。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这些变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

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追及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

发展心理学过去老年学多属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增加,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从理论到应用都受到重视,成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老年期心理发展变化的不同观点对老年心理的变化,研究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的有老年期是“丧失期”和“毕生发展观”两种。

(一)老年丧失期传统的观点认为,老年期是在人生老化之前,一生获得的丧失的时期。

这里主要指:“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

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被认定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写成只是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

其主要依据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认为年龄(即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而且是普遍适用的。

(二)毕生发展观自从巴尔特斯(B.P.Bdtes)等人提出毕生发展观以来,对传统的老年心理学观点予以很大的冲击。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者(如感知觉),减退也早,发展较迟者(如逻辑推理),衰退也晚;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会出现发展形式的变化;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

年龄并非影响心理发展的惟一要素。

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就是儿童期发展迅速,中年期有所减速但较为平稳,老年期走向衰退。

这一发展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这一趋势的描述,特别是对老年期心理变化倾向的描述,是老年心理变化基本特征的反映。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老年期一般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

一、老年丧失期观
指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的丧失
二、毕生发展观
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2.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有差异。

3.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
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

第二单元老年人的认知变化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
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机制的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驶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作记忆容量变小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三、思维的年老变化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
适应退休的过程分为4个时期:.1.期待期2.退休期3.适应期4.稳定期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一)夫妻关系
(二)与子女的关系,与子女的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

(三)与朋友的关系朋友数量减少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三、人格的变化
1.不安全感
2.孤独感
3.适应性差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5.趋于保守
6.回忆往事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四、死亡的来临
库伯勒-罗丝死亡过程
1.否认
2.愤怒
3.讨价还价
4.抑郁
5.接受。

发展心理学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15
10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5
0
世界
中国
百分比(%)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第八节 老年期(60岁以后)的心 理发展变化
第一单元 老化的原因 第二单元 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第四单元 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第五单元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之发展心理学
主讲:黎光明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国人口老龄化
毕生发展观
心理发展贯穿一生; 发展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组成; 不同心理机能的形态和变化速率有差异,发展较
早者(如感知觉),减退也早,发展较迟者(如 逻辑推理),衰退也晚; 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 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会出现发展形式的 变化。
老年丧失观(消极) 老年只有衰退,没有发展 心理活动先发展,后衰退
美国第一代航天员John Glenn在 77岁高龄时重返太空
陈立教授——百岁心理学家
1902~2004,1933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工业心理学家 先后在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中研院心理所、清华大学、浙大、
浙江师院、杭州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国心理学会1~4届副理事长、“葛陈辩论”主角之一 中国科协发起人之一、浙江省科协主席、杭州大学校长
反应时 (秒)
0.9
0.8
0.7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 混乱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恶感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20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 力的关系
7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 生)、共同作用论、交互作用论。心理发展的动因,本 质问题 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 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新需要和现水平的矛盾;外 动力:环境与教育。 “关键期”问题: 印刻(劳伦兹)→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不可弥补) →敏感期(错过这一时期,也可弥补,但比较困难)→ 最佳学习期限(维果斯基)
16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10个石子) 社会环境 平衡化
17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需要具 体内容支持的运算图式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关注假言命题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9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
婴儿前期 婴儿后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后期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及以后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及以后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及以后)第一单元老化的原因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第四单元老年期的人格特征第五单元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一、老年丧失期观老年期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即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

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肯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基本常规,但过于注重生物机体和年龄因素对心理变化的影响。

二、毕生发展观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贯穿人的一生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但各个子系统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强度有明显区别:成熟因素对儿童期影响强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对成熟期影响强度最大、个人因素(个性)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加,在老年期最大。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

1、老年期视觉减退视觉敏锐度下降、视野缩小、聚焦能力减弱、暗适应所需时间延长。

2、老年期听觉减退近65%老年人听力减退,听觉敏锐度逐渐丧失,高音听力减弱更明显。

50-60是听力减退的转折期,60岁以后逐渐下降,80岁以后下降尤为明显。

3、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50岁以后,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60岁以后,越来越明显。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1、老年人记忆衰退的年龄趋势70岁是衰退关键期,此后更加明显。

2、老年期记忆衰退的特点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之为慢。

再认能力逐渐老化,但比回忆保持较好。

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3、老年人主要的记忆障碍信息提取困难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老年人较少主动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文化因素对记忆的影响4、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加工速度理论:加工速度减慢工作记忆理论:缺乏信息加工资源5、老年人记忆衰退的缓解和弥补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有意识地改善记忆训练,运用记忆策略增强信心第四单元老年人的人格特质人格特征变化不安全感(失去健康、经济保障)孤独感(家庭、工作)适应性差(不容易适应新环境,不容易接受新东西)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喋喋不休,爱发牢骚)回忆往事(满足感—失落感)死亡的来临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老年人——老当益壮动:“生命在于运动。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第八节老年期老年期岁至衰老时期 60岁至衰老时期 60人生的最后阶段 人生的最后阶段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老年期的老化和衰老 一、老化和衰老一、老化和衰老 老化老化老化 个体生命过程中个体生命过程中个体生命过程中 一系列形态学一系列形态学一系列形态学 生理生理生理 心理功能心理功能 退行性变化退行性变化 衰老衰老衰老 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 体能失调体能失调体能失调 记忆衰退记忆衰退 心智钝化心智钝化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老年期的老化和衰老 二、老化原因的解释二、老化原因的解释 (一)从个体角度解释(一)从个体角度解释★ 遗传学说遗传学说 老化和衰老老化和衰老老化和衰老 有规律退化有规律退化有规律退化 按遗传程序实现按遗传程序实现★ 行为老化说行为老化说 老年行为退行性变化老年行为退行性变化老年行为退行性变化 由精神机能退化引起由精神机能退化引起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老年期的老化和衰老 二、老化原因的解释二、老化原因的解释 (二)从个体与社会关系角度解释(二)从个体与社会关系角度解释★ 疏离学说疏离学说 老年人与社会脱离老年人与社会脱离老年人与社会脱离 社会疏远老年人社会疏远老年人★ 适应学说适应学说 人际关系改变人际关系改变人际关系改变 不适应不适应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一、老年丧失期观点一、老年丧失期观点(一)老年期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只有衰退只有衰退只有衰退 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二)丧失的主要内容身心健康身心健康身心健康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社会角色社会角色 生活价值生活价值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一、老年丧失期观点一、老年丧失期观点 (三)评价(三)评价 ★★ 生物机体化的观点生物机体化的观点 过于注重生物机体变化过于注重生物机体变化过于注重生物机体变化 年龄因素年龄因素年龄因素 作用作用 ★★ 曾被传统观念重视曾被传统观念重视曾被传统观念重视 受毕生发展观冲击受毕生发展观冲击第二单元 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第二单元二、毕生发展观二、毕生发展观(一)毕生发展观的核心(一)毕生发展观的核心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二)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第一,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时候发生从胚胎到衰老过程从胚胎到衰老过程第二,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第三,心理发展过程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统一获得和丧失相互作用获得和丧失相互作用第四,心理发展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动力系统(三)评价★ 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 积极的老年心理变化观积极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受到广泛认同受到广泛认同★ 对老年期心理退行性变化未予足够重视对老年期心理退行性变化未予足够重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感知觉衰退最早感知觉衰退最早感知觉衰退最早 退行性变化最明显退行性变化最明显1. 1. 老年期视觉减退老年期视觉减退2. 2. 老年期听觉减退老年期听觉减退3. 3. 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 (一)记忆减退的年龄趋势(一)记忆减退的年龄趋势 40 40——5050岁岁 出现减退出现减退出现减退 后有所稳定后有所稳定 70 70岁岁 记忆衰退记忆衰退记忆衰退 关键转折时期关键转折时期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二)老年期记忆衰退特点 (二)老年期记忆衰退特点1.机械记忆衰退明显2.再认能力减退3.识记和回忆姓氏困难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三)主要记忆障碍和影响因素 (三)主要记忆障碍和影响因素信息提取困难★ 信息提取困难信息编码储存过程障碍★ 信息编码储存过程障碍较少积极运用记忆策略★ 较少积极运用记忆策略编码储存障碍和信息提取障碍 编码储存障碍和信息提取障碍两种过程的障碍交互作用两种过程的障碍交互作用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 (四)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四)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 1. 1. 加工速度理论的解释加工速度理论的解释 加工速度减慢加工速度减慢加工速度减慢 记忆减退记忆减退 反应速度反应速度反应速度 感知动作速度感知动作速度感知动作速度 认知速度认知速度 2. 2. 工作记忆理论的解释工作记忆理论的解释 工作记忆容量变小工作记忆容量变小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缺乏信息加工资源缺乏信息加工资源缺乏信息加工资源缺少自我启动加工能力缺少自我启动加工能力缺少自我启动加工能力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 (五)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五)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 记忆变化的可塑性记忆变化的可塑性记忆变化的可塑性 发掘记忆潜能发掘记忆潜能发掘记忆潜能 干预干预1.多种感觉器官联合并用2.建立良好日常生活秩序3.放缓做事速度放缓做事速度 适宜速度适宜速度4.记忆训练记忆训练 注重运用记忆策略注重运用记忆策略5.增加信心增加信心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三、老年期的智力减退三、老年期的智力减退(一)老年期智力水平的衰退有所减退有所减退有所减退 并非全面衰退并非全面衰退(二)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智力是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性心理特征智力是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性心理特征 呈变化的不平衡性呈变化的不平衡性第四单元第四单元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一、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稳定性一、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稳定性 即有稳定性即有稳定性即有稳定性 又有变化性又有变化性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一)不安全感(一)不安全感弱势群体不安全感的重要方面不安全感的重要方面 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身体健康 经济保障经济保障第四单元第四单元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二)孤独感(二)孤独感★ 孤独感的普遍性孤独感的普遍性★ 孤独感重在亲情失落感孤独感重在亲情失落感 最大精神和情感寄托最大精神和情感寄托最大精神和情感寄托 天伦之乐天伦之乐天伦之乐 子女孝顺子女孝顺第四单元第四单元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三)适应性差(三)适应性差(四)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五)回忆往事获得完善感获得完善感获得完善感 避免失望和厌恶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第四单元第四单元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三、造成老年人人格变化的因素三、造成老年人人格变化的因素(一)生物学的衰老生理机能衰老生理机能衰老生理机能衰老 大脑功能减退大脑功能减退(二)心理上的老化主观上衰老意识强化主观上衰老意识强化主观上衰老意识强化 疑病心理疑病心理 过度关注死亡恐惧过度关注死亡恐惧过度关注死亡恐惧 防御反应过度防御反应过度(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衰老与社会关注衰老与社会关注衰老与社会关注 退出社会文化退出社会文化退出社会文化 疏远疏远第五单元第五单元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 老年心理适应老年心理适应 适应老年生活适应老年生活适应老年生活 重在个体心理适应重在个体心理适应 正视年老正视年老正视年老 积极自我调适积极自我调适一、做好适应新的人生阶段的心理准备二、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角色转换角色转换角色转换 适应的活动适应的活动适应的活动 适合的生活适合的生活第五单元第五单元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三、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三、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做有价值的老年人做有价值的老年人★ 选择发挥智慧、知识和能力的生活方式选择发挥智慧、知识和能力的生活方式★ 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 只要有可能只要有可能只要有可能 不能轻易放弃不能轻易放弃★ 积极进取积极进取积极进取 善于维护老者尊严善于维护老者尊严第五单元第五单元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四、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四、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老年人精神愉快老年人精神愉快老年人精神愉快 身体健康的核心要素身体健康的核心要素 ““老年人健康所需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调查老年人健康所需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调查””家庭项目中的四个条件第一,子女关心体贴老人,主动帮助父母做事情第二,经常与老人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第三,子女为人正派,有上进心,努力工作,不让老人操心第四,夫妻关系和睦,互敬互爱,感情上相互依恋,生活上相互帮助(相互帮助(75%75%75%))第五单元第五单元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五、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心理需求和情感依托心理需求和情感依托心理需求和情感依托 沟通沟通沟通 交流交流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之交老更亲。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及自我心理调适指导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及自我心理调适指导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及自我心理调适指导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增加,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也受到广泛关注,而我国属于“未富先老”,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缺乏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因此通过对老年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指导,可减缓和推迟退化衰老,保持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期心理发展自我心理调适老年期是指60岁至衰亡的这段时期。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的速度快,截止2010年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1〕显示,我国内地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增加,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也受到广泛关注,遵照生物学规律,生命历程中退化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调适,减缓和推迟退化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

下面介绍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1.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1.1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2〕1.1.1 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

人类进入50岁以后,各种感知觉都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知觉衰退现象越来越明显。

如:视觉、听觉均减退,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

1.1.2老年期的智力变化1.1.2.1智力的生理性老化智力会随年老而发生变化,但并非全面减退,而是呈现不平衡性的特点。

智力分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

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老年期下降更为明显。

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减退,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直到70岁或80岁以后才出现减退,且减退速度较缓慢。

1.1.2.2智力的病理性老化如果五、六十岁的人智力明显减退,意味着病态,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痴呆症。

11 老年人心理发展特点

11 老年人心理发展特点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 (一)夫妻关系 • 婚姻满意度很高,呆在一起的时间长, 感到快乐的程度高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 (二)与子女的关系 • 与子女接触的次数与其主观幸福感间 没有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 (三)与朋友的关系 • 数量减少,朋友能提供社会和情感支 持。
三、人格的变化
• 1.不安全感。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 保障 • 2.孤独感。渴望并追求天伦之乐 • 3.适应性差。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 情境。 •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 5.趋于保守。 • 6.回忆往事。
• 老年人比青年人表现出更多的智 慧。
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一、老年丧失观 二、毕生发展观
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
• 适应退休过程的四个时期 • 1.期待期(抱以期待的心情) • 2.退休期(心情舒畅、兴高采烈) 1-2天 • 3.适应期(烦躁不安、沉闷抑郁 “退休综合症”)1年左右 • 4.稳定期(较冷静而客观地对待 退休)1年以后
四、死亡心理
• 主要任务:自我整合,获得完善感。 • 库伯勒-罗丝提出死亡过程 • 1.否认 • 2.愤怒 • 3.讨价还价 • 4.抑郁 • 5.接受
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 继续发挥余热,参加适合自己体力和专业的社会活 动。 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 克服老朽感、颓废感和空虚感。 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尊重子女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无原则的溺爱 孙子辈的孩子 四、坦然面对死亡。 • 多读些哲学、宗教类书藉。
• (三)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 味觉(50岁)、嗅觉(60岁)减退。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
• 总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 表现:记忆广度、机械衰亡、再认和 回忆等减退或下降。 • 原因: • 1.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 • 2.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至衰亡时期,60岁或65岁是老年期的起点)老化: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衰老: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体能失调、记忆衰退、心智钝化等。

一、老化的原因(一)以个体变化为重点的老化理论1.遗传学说: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是有规律的退化。

2.行为老化学说:老年行为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精神退化机能引起的,并主要从行为中反映出来。

行为老化就是随年龄增长,对刺激的反应时间会延长,各种能力减退。

(二)强调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老化学说1.疏离学说:与社会的脱离是造成个体老化的主要原因。

2.适应学说:老年期的主要变化是人际关系的改变。

人际交往的增多或减轻是老年人的不安感,可以从朋友的反馈中增加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发展观(一)老年丧失期观点该理论认为,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只有衰退,没有发展,是一生获得的丧失。

丧失的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并把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认定为老年期的基本特征。

这理论肯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基本常规,应予以应有的重视。

但是这种理论过于注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因素对心理变化的影响,而把心理发展看做是线性的上升和下降,这不符合复杂性的客观规律,不可取。

(二)毕生发展观1.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任何时候发生。

2.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

3.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与衰退的对立面的统一。

4.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但各个子系统对不同时期的影响强度有明显的区别:成熟因素对儿童期、社会文化因素对成熟期、非规范事件对老年期的影响最大。

该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发展的新观点,强调人到成年以后,心理仍继续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但是,它对于老年期心理变化的下降和衰退总趋势,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

老年人的身心变化

老年人的身心变化

(五)皮肤

1.皮肤皱纹:皮肤脂肪减少,弹力纤维变性、缩短,使皮 肤松弛、皮肤弹性差。

面部皱纹出现最早,尤其是额部皱纹;眼角外侧和颞部的 皱纹呈放射状,称鱼尾纹。
其次是上下眼睑和口唇周围的皱纹。


2.腺体萎缩:皮脂腺减少、萎缩,皮脂分泌减少,同时皮 脂的成分也在改变,使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并伴 有脱屑。 汗腺减少,使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变得干燥,也降低了皮 肤的排泄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

6.皮肤的毛细血管较稀疏,因此面部皮肤变得苍白。血管 脆性增加,容易发生出血现象,如老年性紫癜。
(六)本体感觉改变
二 、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


(一)鼻
老年人鼻黏膜变薄,嗅觉功能减退;腺体萎缩,分泌功能 减退; 鼻道变宽,鼻黏膜的加温、加湿和防御功能下降,容易患 鼻窦炎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比较干燥,血管脆性增加及收缩力差,容易发生血 管破裂而出血。

LOGO Your site here
三 、消化系统的老化改变
LOGO Your site here
(一)唾液腺

老年人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减少,每日分 泌量仅为青年人的1/3,在病理或使用某些 药物时使唾液分泌更加减少,影响了口腔的 自洁作用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黏膜萎缩易于角化, 常导致口干和说话不畅及影响食物的吞咽。


LOGO Your site here
(六)胰腺

胰腺重量逐渐减轻,30岁时约60-100g,50 岁后逐渐减轻,80岁时减至40g。 胰腺的外分泌腺功能下降,但胰淀粉酶、胰 蛋白酶与年轻人相同,而脂肪酶减少,影响 了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易产生脂肪泻。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及自我心理调适指导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及自我心理调适指导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及自我心理调适指导发表时间:2013-01-24T16:59:08.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4期供稿作者:黄一文[导读] 抑郁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愉快感缺乏、精神运动迟缓、躯体不适。

黄一文(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415003)【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041-02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增加,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也受到广泛关注,而我国属于“未富先老”,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缺乏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因此通过对老年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指导,可减缓和推迟退化衰老,保持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期心理发展自我心理调适老年期是指60岁至衰亡的这段时期。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的速度快,截止2010年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1〕显示,我国内地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增加,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也受到广泛关注,遵照生物学规律,生命历程中退化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调适,减缓和推迟退化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

下面介绍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1.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1.1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2〕1.1.1 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

人类进入50岁以后,各种感知觉都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知觉衰退现象越来越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及以后)
第一单元老化的原因
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第四单元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第五单元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一、老年丧失期观
老年期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即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

第二单元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肯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基本常规,但
过于注重生物机体和年龄因素对心理变化
的影响。

二、毕生发展观
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贯穿人的一生
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
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
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但各个子系统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强度有明显区别:成熟因素对儿童期影响强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对成熟期影响强度最大、个人因素(个性)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加,在老年期最大。

第三单元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

1、老年期视觉减退
视觉敏锐度下降、视野缩小、聚焦能力减弱、暗适应所需时间延长。

2、老年期听觉减退
近65%老年人听力减退,听觉敏锐度逐渐丧失,高音听力减弱更明显。

50-60是听
力减退的转折期,60岁以后逐渐下降,80岁以后下降尤为明显。

3、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
50岁以后,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60岁以后,越来越明显。

二、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
1、老年人记忆衰退的年龄趋势
70岁是衰退关键期,此后更加明显。

2、老年期记忆衰退的特点
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之为慢。

再认能力逐渐老化,但比回忆保持较好。

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3、老年人主要的记忆障碍
信息提取困难
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老年人较少主动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
文化因素对记忆的影响
4、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
加工速度理论:加工速度减慢
工作记忆理论:缺乏信息加工资源
5、老年人记忆衰退的缓解和弥补
利用多种感觉器官
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
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
有意识地改善记忆训练,运用记忆策略
增强信心
第四单元老年人的人格特质
人格特征变化
不安全感(失去健康、经济保障)
孤独感(家庭、工作)
适应性差(不容易适应新环境,不容易接受新东西)
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喋喋不休,爱发牢骚)
回忆往事(满足感—失落感)
死亡的来临
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老年人——老当益壮
动:“生命在于运动。

”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

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

“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

(包容、不攀比、不摆阔)
智:就是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尤其要善于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养生保健。

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

”要“活到老,学到老”。

智慧地看待人生
乐:就是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好奇心,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