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PPT

合集下载

《第3课: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课件(共27张PPT)

《第3课: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宿建德江
古诗三首
《宿建德江》的作者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 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住长安、洛 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 龄为荆州长史,聘其为幕僚。该诗作于开元十八 年,那关于此诗的注释译文就和我一起来了解和 学习吧!
宿建德江
诗题:题目,交代了诗
的主要内容。它是唐代著 名诗人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所观江景时由感而发的。
5、分析三、四两句中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这两句借景抒情,表面是写日暮时刻旷野无垠, 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与舟中人 是那么近,旷野无垠唯有明月近人,我们能想象 到诗人羁旅的惆怅、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等 千愁万绪涌上心头,在表现手法上一隐一现,一 虚一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构成了一种人宿 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
公元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孟浩然离 开家离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 失意的郁闷。《宿建德江》应当就是在其漫游吴 越时写下的,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词语解释: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指江中雾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笼罩的小沙洲。

渚,水中小块陆地。
渚 ,
诗的大意:
船停泊在烟雾迷蒙 的沙洲边。

中的月亮好像来靠

近人。
诗的大意:

月亮倒映在清澈江

水上,好像月亮就 在人身边似的。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古诗今译: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小学语文总复习-古诗词分类ppt课件

小学语文总复习-古诗词分类ppt课件

可编辑ppt
32
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
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
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
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
流去。
可编辑ppt
33
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来到润州, 清晨送别朋友只留下楚山孤
独的身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
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
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可编辑ppt
30
送别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
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女微微蹙着 眉。朋友要去哪里呢?就是要到像南方佳丽眉眼之间 风情万种的地方。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意:鹅啊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
起劲地向着天空唱歌。白绒绒的毛浮在
绿水上,红红的脚掌划着清清的水波。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意: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 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可编辑ppt
21
写景诗
一去二三里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 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 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 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 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 哦,不,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21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61张PPT).ppt

21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61张PPT).ppt

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诗中描写的画面有哪些景物?
看到
月、江枫、渔火 (静)
听到
乌啼 (动)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
诗意: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半夜里 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听到
钟声 (动)
以动衬静,表现出诗 人孤苦忧愁的心情。
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出诗人 怎样的情感?
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明月
松林
清泉
石头
竹林中笑语喧哗。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洗衣物的女子。
诗意:竹林里传来喧笑声,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 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竹喧 莲动
浣女归来 渔船顺流而下
动态描写
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任凭。 尽
随意春﹏芳﹏ 歇▲,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花草。
指诗人自己。
四时景物皆成趣。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 和动态描写。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21 古诗词三首
山中的居所。点明地点。
日落时分,天
山居秋暝
色将晚。点明

具体时间。
[唐] 王 维 点明季节。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 [jié],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 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著有《王 右丞集》等。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 为“诗佛”。苏轼评价其:“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
♪ 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左右结构,“子”加“小”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优秀课件PPT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优秀课件PPT

• (2009年宁夏卷)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 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
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注释】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季节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5分)
•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 达了什么样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 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 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 术境界才是目的。
•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 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 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 与全篇对应。
•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 茉莉花 • 刘子翚
• 翠叶光如沃,冰葩淡不妆。 • 一番秋早秀,彻日坐傍香。 • 色照祇园①静,清回瘴海凉。 • 倘堪纫作佩②,老子③欲浮湘。 • 【注】 ①祇园:印度佛教圣地。②纫作 佩:屈原在《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 的诗句。③老子:老头子,诗人自称。 • 诗人是如何描写茉莉花的?体现了诗人怎
如《赏牡丹》《咏鹅》,

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情
怀,如《石灰吟》,不易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 答:此诗描绘了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 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香,泥融土 湿,燕子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 洲上静睡不动(第一步)。这是一幅明净 绚丽的春景图(第二步)。表现了诗人结 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第三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课件(共30张PPT)

雨后初晴图
松林图
清泉图
品读诗词
《山居秋暝》的第3、4句和第5、6句都 是写景,又有何不同?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侧重写人。
品读诗词
采用多种情势朗读古诗,找一找本诗的诗眼。
本诗的诗眼是“王孙自可留”一句。春 天的芳华景物已经消逝,但秋景仍是美好的, “我”还是愿意留居山中,不愿归去。“自 可留”把诗人流连忘返的情绪和意境和盘托 出,深化了主题,表明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 什么是“空山”? 空旷的山林。
现在知道什 么是空山了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唐]王维
品读诗词
➢ 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
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
➢ 你发现这两句诗分别对应题目的哪一部分吗?
山 居秋 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四时景物皆成趣。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21 古诗词三首
第1课时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你会背诵哪些写景的古诗?
地点: 山中居所
mínɡ
山居秋暝
[唐] 王 维
时间: 秋天的傍晚
结合注释,说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注释
①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品读诗词
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借助注释你读懂了哪些?来自mínɡ山居秋暝①
注释
[唐] 王维
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统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古诗词三首 课件( 共36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古诗词三首 课件( 共36张PPT)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诵读这首词,试 着读出词的节奏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 心乡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起解词意
(旅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路;一段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那边,指山海关
词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 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 里都点起了灯。
凄凉 和家人团聚的景象 孤寂 想家
读诗的下阙。这一路上,诗人除了跋山 涉水,还经历了什么?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 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你能说说这联 诗的意思么?
诗意: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 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归来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顺流而下
你能说说这联 诗的意思么?
诗意:竹林里传来阵阵喧哗,那是洗衣物 的女子归来了。莲花响动,那是捕鱼的小 船在顺流而下。
春天的花草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动景 乌啼 渔火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听觉
动景 钟声
你觉得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 此时此刻的情感?
愁啊

第二课时
长相思
一起解词题
长相思
词牌名
小知识
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 “相思令”等。出自《古诗十九首》“著以长相思, 缘以结不解”一句。
纳兰性德 字容若。
纳兰明珠长子。清 朝词人。清词三大 家之一。 有《纳兰词》《通 志堂集》等流传。
自然
你能说说这 联诗的意思 么?
诗意: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 的山中王孙自然可以久留。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黑云翻墨未遮山,


2024/5/23
白雨跳珠乱入船。


2024/5/23
打翻的墨汁。这里形容 黑云翻滚,好像浓墨。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鲜明对比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跳动的珍珠。这里 形容雨点大,杂乱 无序。
2024/5/23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色的 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2024/5/23
朗读指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024/5/23
妙解课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题解: 时间
地点 事件
2024/5/23
思考
诗中描写了 那些景物?这 些景物有什么 特点?
2024/5/23
宿
xiǔ (一宿)
例:妈妈昨天工作到很晚,只好在公司宿 ( )sù舍住了一宿( )。xiǔ
2024/5/23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024/5/23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
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盛唐另一 山水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 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 等内容,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 浩然集》三卷传世。
这首词写的 是什么季节的 景色?从哪里 可以看出来?
2024/5/23
鸣 蝉
2024/5/23

李清照《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古诗词PPT

李清照《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古诗词PPT

一诗人生平
悲痛江宁
“靖康之变”后,北宋朝廷崩溃,南宋开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 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今南京市)逝世,赵明诚南下奔丧。李清照则着重 整理行李,前往江宁。 因为去江宁的路上,无法携带那么多的行李,李清照只能挑挑拣拣,先把 书籍中又重又大的印本舍弃,而后又把藏画中有重复的舍弃,再之后,把 没有款识的古器又舍弃掉。 经过多番舍弃,还是装了十五车的书籍行李。历经重重困难,她终于把这 些凝聚着两人心血的古籍古物运到了江宁。与此同时,两人还牵挂着青州 老家所收藏的众多古籍古物,打算等来年春天再备船将之运到江宁。不料, 建炎元年十二月,金兵攻破青州,两人在青州老家所藏均化为灰烬。
一诗人生平
流徙两浙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 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 舟。 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 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 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 经官府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 按照宋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 了监狱。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 最终仅被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二诗词内容
翻译
小院掩映在春色深深的绿树繁花中,楼上小窗闲掩,层层厚重的 门帘没有卷起,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独自靠着栏杆,愁 情无人可以诉说,只好心不在焉地拨弄着琴弦。 云虽无心,却催得暮色早降;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 暗淡的轻云。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 受,真让人伤景。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 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称 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1、一切伟大的行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读书给人
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4古诗三首《山行》课件(共37张PPT)

4古诗三首《山行》课件(共37张PPT)

课堂小练
2.“停车坐爱枫林晚”,作者被美丽的枫叶吸引。改 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吗?
不好。因为“晚”表面上只是点明时间,却能令人 想像到这样的画面:夕阳的晖映下,枫叶流丹,如闪烁 着金红光芒的彩霞,这样火红的色彩,才比二月春花更 艳丽,更生机勃勃。
下课了
引入新课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 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 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 是怎样的呢?
学习目标
• 1、巧记“寒、径、斜、霜”四个生字。 • 2、有感情地朗读《山行》,背诵《山行》。 •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脉络
山行
寒山 石径
远景
白云 人家
游兴浓
枫林
近景
秋色美
霜叶
拓展延伸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拓展延伸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鹤排云去, 便引诗情到碧宵。
拓展延伸
积累:诗人杜牧写景的诗句还有:

恬淡闲适 热爱赞美
课文主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 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 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写的是“山行”途中目之 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文要素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 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作者主要以秋天为主题,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 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 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 机。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了解,渴望 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共30张PPT)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共30张PPT)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 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 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 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 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诗人 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月亮、乌鸦、寒霜、
所见

江枫、渔火
秋夜幽美

夜 泊
孤寂忧愁
所闻 乌啼、钟声
学习《长相思》
作者在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山水、山海关、风雪、 千帐灯、故园。
读出诗歌的节奏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读出诗歌的节奏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学习《山居秋暝》
感情朗读,看看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几幅美 丽画面?
板书设计
山雨 月松
山 居
景 泉石 竹莲
清新宁静 对安静纯 朴生活的

向往,对

污浊官场
人 浣女
平和安乐
的厌恶。
渔人
学习《枫桥夜泊》
古诗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后两句中你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月亮、乌鸦、寒霜、江枫、渔火。
听到了:半夜寒山寺敲钟的声音。
通过诗中描写的所看到、所听到的,你有一种什么感 受?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 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关于思乡的诗句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一)《北冥有鱼》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部编人教版】《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四年级下册第1课

【部编人教版】《古诗词三首》PPT课件-四年级下册第1课

1 古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诗中的乡村风景让人沉醉,词中也有美 丽的乡村风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 词——《清平乐·村居》。
1 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1 古诗词三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词作 艺术凤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 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与苏 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 “济南二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 句》。
1 古诗词三首
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不 是幽静又美丽呢?我们一起 读一读这两句古诗吧!
篱落喜爱之情。
1 古诗词三首
这么美丽的乡村里,天真烂 漫的儿童在做什么呢?齐读古诗 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1 古诗词三首
奔跑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 古诗词三首
看图识字:篱
识字方法
篱笆
zhà o
笊篱
减一减: 蔬-艹=疏
1 古诗词三首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lí 十五笔是撇折

巧记:玻“璃”打破“王” 忙走(离),“竹” 帽趁机戴上头。
1 古诗词三首
shū

第六笔是点
巧记:“蔬”菜拔草, 马虎大意。
1 古诗词三首
我要追蝴蝶
识字游戏
住宿 篱笆 稀疏
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 古诗词三首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
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 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 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 湖集》《吴船录》等。
1 古诗词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复杂
我会写

《古诗二首》ppt课件(共23张ppt)

《古诗二首》ppt课件(共23张ppt)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诗歌的节拍。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这两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日、香炉 、紫烟、瀑布。
课文讲解
思考: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 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 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课文讲解
你了解香炉吗?文中的“香炉”到底指什么呢?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 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 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诗人所看到的就是著名的香 炉峰。
课文讲解
思考: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用“生”字,而不用“升”呢?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 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 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 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
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引入新课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 阳湖畔,瀑布飞泻。被誉为 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 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引入新课
李白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
具个性特色、伟大的浪漫主义
课文讲解
思考:“遥看瀑布挂前川“其中的”遥看“有什么 作用?诗人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点题,点明是远远地望庐山瀑布。 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课文讲解
思考:”挂前川“的”挂”字好在哪里?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PPT课件
译文: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树上的乌鸦不停地叫着, 寒霜弥漫在夜空中,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 我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是诗人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夜泊” 的环境,烘托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月亮、乌鸦、 秋霜、枫树、渔火”都是诗人看到的景物,一个“愁” 字点明了诗人久久不能入睡的原因。
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同时,这里人迹 罕至,一般人不会想到山中有人。“空山”二字说明此处犹如世 外桃源。“空”实为“静”,人静、树静、水静、山静,让人心 也静。这种静中透出心的空明与纯净,所以空山不是空荡荡的山, 而是宁静的山,纯明的山。
“空”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你能联想到王维其他 含有“空”字的诗歌吗?
识字方法

加一加:田+半=畔

换一换:暝-日+目=瞑
河畔 暝色
我会写
孙泊愁眠寺 榆畔
sūn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造句
横撇/横钩、竖钩、提、竖 钩、撇、点 。
孙子 王孙
爷爷爱抚地抚摸着孙子的头, “真是好孩子” 。


我会写
笔顺
点、点、提、撇、竖、横折、 横、横。
组词 停泊 泊船
造句 河岸边停泊着几只帆船。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清泉图(动)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月夜采莲图(动)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秋日 傍晚雨后的山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一静一动,写出了山间景物的幽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所见月落霜满天江帆渔火乌啼夜半钟声凄凉愁闷所闻层次梳理图解课文主旨归纳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来到苏州城外的枫桥泊船靠岸的所见所闻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愁闷孤寂忧愁的思乡感情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课堂PPT)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课堂PPT)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①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 舟的景象 ②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 ③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 ④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 ⑤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
5
南乡子 [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 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蓄、耐人咀嚼。
15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6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来自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幢幢:chuáng chuáng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
写景句的作用
每首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有时不仅 是一种作用,而是多种作用交织在一起,所以在鉴赏 诗歌或是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诗歌本身 去鉴赏分析,总结积累。
答题要注意层次,步骤。 内容作用+ 结构作用+情感
4
写景句的作用
送人到松江 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古诗鉴赏中的 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
1
写景句的作用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词)开篇(首句)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写景句,并分析其作用。 4、这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2
写景句的作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2、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3、交代时间,时令,天气状况,地点等内容。 4、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9
10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季节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5分)
• 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 然的景象。(2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 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 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 落在那儿栖息。(3分)
6
不同题材诗词的常见景物之二
咏史怀古诗 爱情闺怨诗
故园
眉锁、翠楼
宫阙
碧纱、白发
旧城
秋风、夜雨
坟茔
寒月、寒衣
荒草
残梦、泪雨
碧草
春风、杨柳
青山
雁声、月明
红妆对镜
喜鹊报枝
雨燕双飞
临笺泪长
谈禅说理诗 政治讽喻诗 伤春悲秋诗
沉舟
风雨
雨、露、
病树
草林
霜、流水
方塘
太阳
落花、梧桐
风浪
汗水
秋风、西风
青山
野菜
暮春、飞絮
2020/4/9
14
五、景物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 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 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 术境界才是目的。
•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 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 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 与全篇对应。
2020/4/9
12
•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 茉莉花 • 刘子翚
• 翠叶光如沃,冰葩淡不妆。 • 一番秋早秀,彻日坐傍香。 • 色照祇园①静,清回瘴海凉。 • 倘堪纫作佩②,老子③欲浮湘。 • 【注】 ①祇园:印度佛教圣地。②纫作佩: 屈原在《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 ③老子:老头子,诗人自称。
2020/4/9
11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 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2分)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 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2分)借景抒 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分)(答出拟人 等手法,言之成理也可。)
• 诗人是如何描写茉莉花的?
2020/4/9
13
例、诗人是如何描写茉莉花的?
• 答案 ①首联,写茉莉花的花叶、花瓣,突出茉 莉花叶子的青翠、花瓣的洁白。颔联,写茉莉花 的花香。颈联,从两个方面写茉莉花的美好品性: 可以让祇园更加静谧,使瘴海顿生凉意。这两句 诗突出了茉莉花高洁自守的品格。尾联,用典, 以屈原《离骚》中的“纫秋兰以为佩”把茉莉花 的品性、屈原的品格、诗人的志向融合在一起, 表明诗人决心仿效以高洁著称的屈原。
绿树
桑条
浮云
新谷
巨舰
朱门
2020/4/9
7
三、景物与意象
• 景物:客观的自然或社会中的物象 • 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 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
2020/4/9
8
四、景物特征与景物的写景方法
景物的特征 色彩 动静 大小 形状 声音 味道 冷暖 明暗 粗糙与细滑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
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
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注释】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季节什么样的景象?请 简要叙述。(5分)
•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 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
2020/4/9
1
涉及景物的主要知识点
• 景物形象与人物形象、事物形象的区别 • 不同题材诗词的常见景物 • 景物与意象 • 景物特征与写景方法 • 景物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 景物在塑造环境或背景方面的作用 • 景物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景物在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方面的作用 • 景物在诗词结构中的作用
写景方法 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味觉等。 写景的顺序:远近、上下(高低)、 内外等。 写景的技巧:正侧结合、意象叠加、 虚实相济、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绘声绘色、白描、工笔细描、渲染 等。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等
2020/4/9
9
• (2009年宁夏卷)

鹧鸪天 代人赋
2020/4/9
2
一、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的区别
• 景物形象 • 一般是指与描写主体相
对的对自然景物或社会 景物 • 一组景物形成画面,画 面营造意境 •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 (短时间内的喜怒哀乐 等情感,易变)
2020/4/9
• 事物形象 • 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
象,一般是指用来作为替 代描写主体的自然物 • 多为一个主体描写对象 •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或表达对所咏之物的赞美,
2020/4/9
4
试简析这首诗主要的表达技巧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答:托物言志。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 个性来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
2020/4/9
5
二、不同题材诗词的常见景物之一
山水田园诗 溪水 山石 松林 野老 柴门 桑麻 南亩 五柳 明月 渔歌
2020/4/9
咏物言志诗 蝉 梅花 菊花 冰雪 石灰 病牛 蜜蜂 凤凰 琴
羁旅思乡诗 月亮 秋风 秋霜 杜鹃 猿啼 沙鸥 孤雁 浮云 梧桐叶落 西楼 高楼 危楼 危栏
送别怀人诗 杨柳 酒 月亮 流水 长亭、短亭 阳关 舟 灞桥 鸿雁 霜
边塞征战诗 黄沙、秋月 大漠、孤城 边关、雨雪 风沙 塞外、雁门 玉门关、黄河 阴山、楼兰 蓟北 金鼓、旌旗 烽火、羌笛 琵琶、战马 《梅花落》 《折杨柳》 《关山月》 《阳关三叠》 《渭城曲》 戍卒、将帅 胡人、单于
如《赏牡丹》《咏鹅》,或
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情
怀,如《石灰吟》,不易改
变) 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
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
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 答简要:分此析诗。描绘了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香,泥融土湿,燕子 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第一步)。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第 二步)。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 愉悦闲适的心境(第三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