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保障理论概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社会保障通过分散个人的风险,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内容;在中国还有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优抚制度;概念要素依法建立,立法先行突出以人为本具有经济福利性属于社会化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互助功能、其他功能社会保障的特点公平性:起点、过程、结果社会化福利性法制规范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刚性发展特征风险分散机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其他原则社会保障体系概述含义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社会保障体系有无漏洞通常是衡量社会保障制度完备与否的基本依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完整性协调性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根据业务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根据是否与受保障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或收入关联根据政府介入程度及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层次性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其他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慈善事业、社区服务、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家庭保障第二章社会保障主要理论思想德国新历史学派劳资问题是一个伦理问题国家至上法律至上社会保障思想:倡导国家保险,缓和劳资矛盾代表人物:古斯塔夫·冯·施穆勒G. Schmoller主要观点: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变化可以避免其经济发展重点弊端;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历史价值被政府接受,是德国率先实施的依据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主要观点:充分就业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是引起失业的根本原因;要想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就必须依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价值:被美国政府接受;需求管理成为很多国家制订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有效需求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政策主张有效需求管理政策刺激消费,引导需求政策社保思想:有限再分配和有限保障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总需求,主要是从生产的角度考虑的,最终是为了维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维持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实施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措施,只是为了刺激需求和保护生产,以实现充分就业,其政策并非出于对民众福利的真正关心;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充分强调个人责任,国家承担有限责任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社会保障仅是“有限”保障;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庇古旧福利经济学、卡尔多新福利经济学主要观点:旧福利经济学:福利是一个人获得的效用或感受到的满足通过国家干预,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来实现福利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理论——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历史价值: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联系在一起,是福利国家产生的理论依据旧福利经济学基本观点经济福利边际效用价值论①国民收入大小;②国民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思想:政府干预,实施社保,收入均等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与“补偿原理”“社会福利函数”论“相对福利论”论社保思想:补偿变革损失,实现合理分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第三章社会保障理论分析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含义: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有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之分社会保障绝对水平是指每个独立个体所获得的社会保障给付量;微观:社会保障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中观: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宏观: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特点;粘性或者刚性特点、动态性特点、适度性特点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救助;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超度”客观原因:人口老龄化、失业率增高、医疗费用膨胀;主管原因:政策原因、认识误区社会保障支出的“适度”平等与公平公平的相对性不同的主义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时期或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的个人对公平的理解也有分歧社会保障中的平等参保资格上是否平等、在保险缴费、支付、水平上是否平等、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门槛是否人人相同、在社会保障模式层次上,促进收入平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保障中的效率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内部而言的效率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供给外部而言的效率外部效率衡量指标: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在职职工总收入中社会福利收入占工薪收入的比重,福利分配与工薪就业的关联度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一般公平原则:1生存保障原则;2正向分配原则;3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4普遍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各子项目公平原则:1社会救助原则——选择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受助权利原则、最低生活原则2社会保险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统筹互济原则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各子项目公平原则:3社会福利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4社会优抚原则——励军荣军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不同主义的不同公平原则:1关于国家介入社会保障的程度;2关于社会保障收支问题;3关于“劫富济贫”和福利收入均等化问题4关于社会保险的资格条件问题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社会保障基金征税方式与征费方式费改税的积极作用提高征收率和降低成本、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级次、有助于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基金安全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费改税的障碍面临着制度障碍和相应成本制度缺失成本与制度摩擦成本、配套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与我国现行的“统账结合”的制度构架相冲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现收现付型、完全积累型、部分积累型现收现付式:不同人群的代际收入再分配,内涵:利用目前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为现在的保险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以支定收,略有节余;优点:以支定收,只需考虑短期资金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缺点:当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或者经济发生动荡时,会增加现有人口和劳动力的负担完全积累式:个人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平滑;内涵:未来用于支付保障待遇的基金为投保人在整个缴费期间的缴费额及其储备基金的投资收益,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积累来满足个人未来的保障需求;特点:费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可以由有关管理当局通过投资活动予以保值、增值;优点:能够预防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使基金的筹集与经济条件相联系,权利与义务关系紧密;缺点:通货膨胀导致基金贬值风险的客观存在又使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压力倍增;每个劳动者分别设立账户且历经多年导致管理难度比较大;部分积累式: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的结合;内涵:将现收现付式和完全积累式实行有机结合,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现收现付,另一完全积累;特点: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有机结合作为指导的基金管理方式;实践: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就是部分积累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收支平衡,确保制度正常运行:现实生活中,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一般都采取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方式;合理负担,维持适度待遇水平:在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进行合理的社会保障费用;综合平衡,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一定期间内社会保障项目支付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支付准备金规模,剩余部分用于投资运营,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安全性原则:最基本原则,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收益原则:社保基金通过投资运营获得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率流动性原则:衡量标准是资产变为现金的能力属地化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决策机构主要是由政府机关充当执行机构主要由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组织担任监督机构由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担任社会保障管理方式集权制管理: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把各个社会保障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集中对社会保障各项基金的筹集、待遇给付以及运营监管等实施统一的管理;分权制管理: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由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各自建立起一套执行机构、资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并且各机构间相互独立,资金不能相互融通;统分结合的管理:将相关性较强的社会保障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项目单列出来,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分散管理第五章养老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结构模式,而不是指单一群体或个人年龄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衡量标准: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养老养老金替代率即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通常作为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重要评价标准;替代目标和公式缴费工资替代率缴费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指数化缴费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社平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地方社会平均工资个人退休前工资替代率个人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退休前工资金替代率根据社会保险的原则,养老金标准的上限应该考虑退休人员已经形成的生活水平,下限应当高于贫困线,即养老保险金必须高于社会救济的标准;国际劳工大会的文件规定:缴费和就业30年并有一个符合养老条件的配偶,正常的养老保险工资替代率不得低于40%--50%;国外的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40%--70%之间,如美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为40%,法国为50%,日本最高为68%;养老保险金的缴费模式待遇确定型,缴费确定型待遇确定型DB计划,defined benefit指按预先确定的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替代率与支付养老金标准,支付雇员退休时的待遇;“以支定收”例如:养老金水平=该职工退休前若干年的平均工资系数工作年限优点:收益额明确,退休后有收益有保障;缺点:有通货膨胀及待遇刚性增长等风险;缴费确定型DC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是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缴费标准,按照这个缴费标准投保费率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并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以收定支”养老金水平取决于缴费年限的长短、资金积累的规模及其投资收益的多少优点:简便灵活、雇员选择权;缺点:保值增值难度大养老保险三支柱方案、五支柱方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含义: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目前定位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基本模式;建立了以受托人为中心的信托模式;企业年金由企业发起设立年金计划,并成立年金理事会,确定受托模式后,由受托人代表委托人选择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通过四个资格管理人之间的相互监督,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第六章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医疗服务价格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较小,收入弹性较大供方信息垄断医疗服务需求易受心理作用影响医疗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特点医疗服务具有异质性特点医疗服务市场的失灵医疗保险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风险选择risk selection、撇脂cream-skimming、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医疗服务市场相连:第三方补偿机制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模式:特点:普享的福利制度:本国全体公民资金流向:公民纳税——二次分配——医疗服务提供方——为居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不存在“第三方付费”:政府举办医疗机构,较强的计划性,市场机制基本不起调节作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概念: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用以支付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特点:国家立法强制居民参保和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强调权利与义务先对应,第三方支付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专款专用,与就业和收入相关联,保障范围扩大,被保险人自付一定费用商业医疗保险模式概念:以商业医疗保险作为本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制度,辅之以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的一种医疗保障模式;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模式特点:自愿的契约关系,特殊商品,市场调节,政府责任是制订与监管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第三方支付,强调精算公平储蓄医疗保障模式概念:将医疗费用损失风险自留的一种形式,通过个人账户的积累,以解决家庭成员患病所需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障制度特点:法律强制性储蓄的方式,要求每个有收入的国民在年轻时就要为其终生医疗需求储蓄资金;不能分散风险;强调基金积累,突出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个人储蓄账户只能用于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医疗消费;患者根据自己经济支付能力自主选择医疗服务项目,享受的医疗服务水平越高,个人自付的费用就越高复杂性:多种制度,主导制度分类依据·:兼顾资金筹集方式、对医疗机构的支付方式、医疗费用的分担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方式起付线方式起付线方式又被称为扣除法,是指被保险人只有在支付一定数额的医疗服务费用后,保险机构才负责支付部分或全部的医疗费用;共同付费方式共同付费方式又称按比例分担,即被保险人和保险机构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医疗费用,这一比例又称共同负担率或共同付给率;最高保险限额方式该方法是先规定一个医疗费用封顶线,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只偿付低于封顶线以下的医疗费用,超出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被保险人或由被保险人与其单位共同负担;混合式混合支付法是将上述多种支付方式综合起来应用的偿付方式;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按服务项目支付Fee for Service第三方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协议,按医生和医院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数量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医疗费用的形式;按住院床日费用支付Per Diem日均住院费用付费,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院实际提供的住院天数,按每一住院日的费用偿付标准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单病种支付Per Case医院对单纯性疾病按照疾病分类确定支付额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根据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将住院患者的疾病分为若干组,每组分为几级,对某组某级疾病的诊疗全过程一次性向医疗机构偿付费用;按人头付费Capitation根据医疗结构服务人数,按照每人定额定期由第三方向医疗服务方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为被保险人购买医疗服务的制度;总额预付制度Global Budget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内提供一揽子医疗服务项目所需的资金总额医保两定点、三目录两定点: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处方外配药品购买;三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起付线社会统筹基金开始分担的医疗费用的金额起点, 为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共付制社会统筹基金分担医疗费用时,要求个人分担一定比例;封顶线社会统筹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第七章失业保险制度失业失业的概念: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失业三要素:年龄、工作能力、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失业的基本类型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力信息不完全、市场组织不完善所导致的人们在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停地转换工作而引起的难以避免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和流动选择机制引起历时较短,自愿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职位空缺和失业者并存原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持续时间较长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事业,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劳动力供大于求所造成的失业难以预料,后果严重,难以治理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由于季节性变动而导致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所形成的失业现象,可以预料,容易解决失业陷阱在失业保险制度作用下,当失业者失业期间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收入和其他补助与找到工作的净收入相比具有很高的替代率时,失业者宁愿选择失业而不愿再就业;/缩小了失业者和就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支付期限较长,客观上促使长期失业者形成;/等额发放不利于失业者再就业如何应对失业陷阱降低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短失业保险金发放时间、随给付期限累退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失业者提前就业给予奖励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失业保险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失业保险向失业预防和就业援助相结合转变失业保险条例经济体制转型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创建的客观必然性以三个法规为线索的失业保险制度发展脉络初创: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86年发展: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3年完善: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从三大法规的变化看失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资助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抑制企业解雇员工,稳定就业均等金额给付不论失业前收入水平多高,都规定给付同一绝对金额的津贴均等比例给付按失业前一段时间平均收入水平的同一比率给付津贴递减给付失业津贴占原工资的比例与失业前的工资水平成反比根据失业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给付金额或降低给付比率均等金额线付与均等比例给付相结合失业津贴分为两部分:固定部分、与原工资相联系的部分给付期限最高限额为连续领取8~39周,通常为26周给付期限与失业者的年龄条件、缴费时间以及失业率有关失业保险给付期限计算方法连续计算,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最长期限连续计算累计计算,在一定时间内累计,超出不再享受第八章其他保险工伤保险实施原则无责任补偿原则也称无过失补偿原则;劳动者意外遭遇工伤事故,不论事故责任人是谁,不论雇主、雇员哪方过失,甚至没有过失,劳动者均应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待遇给付与责任追究分开本人犯罪或故意行为除外;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的保费由企业承担,个人不缴费待遇标准从优原则工伤保险待遇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优厚只要符合工伤标准,待遇给付即可获得,不考察年龄、缴费期等其他因素补偿、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从经济补偿转向事故预防、医疗康复及职业康复相结合,这是现代工伤保险的标志也是发展趋势职业病工伤是职业性伤害的简称,内容包括工作意外事故和职业病所致的伤残及死亡;工伤包含伤、残、亡三种情况,均为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引起的后果;“伤”指致使身体器官或生理功能受损;“残”指经治疗修养无法复原,以致器官丧失或功能障碍,引起永久性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亡”指死亡;职业病的范围是由国家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即工伤保险范畴内的职业病是国家认定的法定职业病我国工伤认定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前,首先必须对受伤者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其伤残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对保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规范工伤保险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制度指导思想:从原来纯粹的生活保障,逐步转向工伤保险、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大环节的一体化保障,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统一的、普遍适用的、社会化的工伤保险制度制度的主要内容: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工伤范围及职业病认定因工伤残等级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第九章社会救助制度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与贫困度量贫困的界定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既属于社会学范畴,又属于经济学范畴,甚至还涉及心理学领域贫困的度量恩格尔系数市场菜篮子法生活形态调查法我国现行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保障对象界定;条例规定,低保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保障标准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保障资金来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第四阶段:深化阶段1999年至今恩格尔系数社会救助制度的含义由政府主导或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再分配的形式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行为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遭受生活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即依靠自身能力难以摆脱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社会救助是一种补救性质的制度,其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避免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社会救助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国家责任。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综合复习资料.doc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正确者在其后面的括号里打上 7,错者打上'X,,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福利是义务单向性的非缴费保障项目。
()2、工伤职工不享受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待遇。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4、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5、社会保障管理必须坚持政、事分开。
()6、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必须由股东大会讨论通过。
()7、只有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失业后才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8、住房公积金最终归职工个人所有。
()9、实施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10、医疗社会保险是与其它保险项目关联性最强的保险项目。
()11、失业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机构介绍工作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
()12、劳动能力鉴定只能由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本人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13、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
()14、医疗社会保险项目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一样也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15、我国的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按年发放。
()16、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
()17、周期性失业是在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中,由社会需求下降、经济萧条引起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产生的失业。
()18、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经办。
()19、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原则是“自愿受助,无偿援助”。
()20、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所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21、住房公积金的根本功能是住房保障。
()22、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23、我国的老年服务来自于群众,起始于基层。
()二、单项选择题1、预提分摊筹资方式是以()原则为依据的。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一.名词:1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3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4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是指调整国家、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失业:是指劳动者在有劳动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当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6低生活保障: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制度安排。
二.思考题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1)人民生活的安全网。
直接的目的是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
(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其实是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3)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起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能促进社会关系和谐。
(4)社会政治的稳定剂。
其通过各种措施减少社会动荡。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联系:都是通过共同集资,共担风险,起到了稳定社会作用。
区别:(1)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证社会安全为目的的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
(2)保障对象不同。
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商业保险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
(3)权利与义务对等内涵不同。
社会保险首先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
商业人身保险强调投保人员所缴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
(4)管理体制不同。
社会保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领导,由社会保险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保险待遇标准基本一致,实行保险业务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一体化,属于行政领导体制。
社会保障的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的复习资料第一篇:社会保障的复习资料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定义: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首次公开使用了社会保障概念,随之,这一概念又在1938年新西兰通过的一项法案中出现。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国际组织开始正式采纳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制度组成。
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自助型等五种模式。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财政不堪重负。
②高福利容易养懒罚勤。
③高赋税影响了企业的竞争活力。
④社会保障的服务管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最为活跃的三大流派:①民主社会主义学派。
②自由主义学派。
③中间道路学派。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论述:①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②阐明保险基金的来源。
③阐述社会保障的分配。
④阐释社会保障的功能。
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社会保障基金作用:①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的安定。
②发挥保险互济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③发挥基金的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类型:①DB型现收现付制。
②DC型完全积累制。
③混合型:如半积累制和名义账户等。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社会保险的特征:①保障性。
②法定性。
③互济性。
④福利性。
⑤普遍性。
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①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doc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 “平安计划”是我国面向高危行业的农民工推出的工伤保障计划。
()2. 只有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失业后才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3. 住房公积金最终归职工个人所有。
()4. 实施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5. 医疗社会保险是与其它保险项目关联性最强的保险项目。
()6. 失业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机构介绍工作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
()7.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9. 社会保障管理必须坚持政、事分开。
()10.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特点。
()1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
()12.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基础医疗保险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13.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上市交易的政府拥有优先回购权。
()14. 医疗社会保险项目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一样也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15.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所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16.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17. 德国的义务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18. 住房公积金的根本功能是住房保障。
()19. 我国的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按年发放。
()XXXX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A、强制B、自愿C、集中D、分散5. 个人不缴纳保险费的保险项目是()。
A、医疗社会保险B、养老社会保险C、工伤社会保险D、失业社会保险6. 经济适用住房的租售以()为原则。
A、低本无利B、保本微利C、低本高利D、高本低利7. 社会保证基金来源上具有()A、单向性B、多向性C、统筹性-一、判断题()1. “平安计划”是我国面向高危行业的农民工推出的工伤保障计划。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排序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排序版一、单选题1.( A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原有法案的基础上颁布了《济贫法》(后称旧《济贫法》)。
A、1601年B、1640年C、1688年D、1834年2.( A )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3.( C )是社会保险所有行为的基本前提。
A、国家分担B、企业分C、合理分担D、分散分担4.( A ),是社会保险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A、权利与义务相统一B、权利与公平相统一C、义务与效益相统一D、公平与效益相统一5.(A )的实施,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生产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并考虑在业者工资水平的增长,相应地调整和提高养老金待遇标准,或者是不定期地向退休者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
A、分享原则B、效率原则C、权利原则D、义务原则6.( A )不仅会惠及所有参加保险的人员,而且自其参加保险之日起便伴随一生,可以说是受益时间最长的社会保障项目。
A、医疗保险B、养老保险C、失业保险D、工伤保险7.(A )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政府酌情补贴,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雇员(有时可包括其家属)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
A、社会医疗保险B、国家医疗保险C、储蓄医疗保险D、企业医疗保险8.( A ),国务院召开“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明确了改革的任务、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
A、1998年12月B、1992年12月C、2002年12月D、2008年12月9.( A )的项目最多、最全面。
A、工伤保险B、养老保险C、失业保险D、护理保险10.( A )是指事先防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隐患,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健康与安全。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 -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保险概述1、社会保障必备要素:1.依法建立2.突出以人为本3.具有经济福利性4.属于社会化行为2、社保的互助功能:以互助为基石,在互助中化解风险。
资金的互助、物的互助、劳务的互助。
3、社保的社会化特征:1.制度的开放性2.筹资的社会化3.服务的社会化4.管理与监督社会化4、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社会保障实践的归宿。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旧福利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形成与使用是影响经济福利的主要因素。
2、慈善事业型阶段——社会救助型时代。
3、为什么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①社会保险属于制度化的社会保险机制。
②雇员、雇主共同供款和国家资助,实现了社会责任和风险的共担机制。
③将保险作为受保者的一项法定权利。
4、我国社保改革中的失误:①在价值取向上:过分注重效率。
②在改革观念上:过分注重国企配套。
③在改革方式上:统放不分。
④在制度安排上:城乡二元化,忽略农村社保建设。
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1、社会保险是社保体系的主题和核心。
2、社会保险的内容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遗属保险、残障、护理保险。
3、社会福利的特点:1.保障对象全员化。
2.保障项目广泛。
3.资金来源多渠道。
4.保障水平弹性化。
4、军人保障系统包括军人保险、军人抚恤优待、军人福利、军人复员转业的就业安置或补偿等项目。
5、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①道德基础:善爱之心②经济基础:自愿捐献③组织基础:民间公益事业团体④发展基础:大众参与6、社区服务的概念:指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
7、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一章社会保障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当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没有一个完善的、有效的社会机制来化解时,这些风险就有可能上升为社会风险。
(对)2、个人储蓄保障可以全面化解化解整个社会范围内的风险。
(错)3、当今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对)4、社会保障的福利性是指对少数遭遇风险成员的收入损失给予补偿。
(错)5、社会保障的互助性是指就社会成员个人而言,社会保障的支出要小于社会保障的收人,即所得大于所费。
(错)6、实现按劳分配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
(错)7、现代社会保障不仅具有经济收入保障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社会服务保障的功能。
(对)8、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根据自愿原则建立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专项资金。
(错)9、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社会成员生存和生活无保障是最重要的原因。
(对)10、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保险项目基本上是针对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设置的。
(对)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主要是通过()手段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生存保障。
A、自愿B、立法C、慈善D、互助2、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
A、家庭或个人B、企业或集体C、团体或机构D、国家或政府。
3、社会保障是国家和政府对公民()的手段。
A、职业生涯发展B、人生理想实现C、生存风险防范D、心理健康保护4、社会保障的给付带有特别强的()。
A、不可逆性B、不可比性C、不可变性D、不可数性5、社会保障的保障性是指社会成员在遇到生存风险时,社会保障能够保障社会成员()的需要。
A、小康生活B、基本生存C、富裕生活D、心理满足6、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功能。
A、发展功能B、学习功能C、休闲功能D、稳定功能7、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
A、国家、企业和个人B、家庭、企业和社会组织C、个人、企业和慈善机构D、国家、企业和家庭8、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是()。
社会保障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期末复习资料社会保障第⼆章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节早期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在资本主义社会前的形式:⽒族保障:原始社会中⾸先,让有劳动能⼒的成年男⼦吃饱;其次,是让这些⼈的妻⼦吃饱;再次,才轮到孩⼦和⽼⼈。
主从保障:奴⾪社会中奴⾪的⽣活保障完全由其主⼈奴⾪主负责。
家庭保障:封建社会中依靠⾎缘关系的家庭提供的对家庭成员的⽣活保障“养⼉防⽼,积⾕防饥”。
家庭既是⽣产实体,⼜是消费实体。
社会保障是⼈类⽂明发展的产物。
但是以上的⽒族保障、主从保障和家庭保障这三种经济保障,其抵御社会风险的能⼒还是极为有限的,与现代社会保障有着本质的区别,只能看做是社会保障的雏形。
第⼆节现代社会保障的产⽣与发展⼀、萌芽阶段(⼀)时代背景“圈地运动”,⼯业⾰命带来的影响(⼆)萌芽标志英国1601年《济贫法》1601年《伊丽莎⽩43号法》--旧济贫法内容:1、贫民救济由地⽅教区举办,教区每周向地主和房产所有者征济贫税2、⽴法将贫民分为三类并规定相应的济贫办法:健壮贫民,做⼯⾃给,这是最早的以⼯代赈法;对失依⼉童,教区设有贫民习艺所,供男⼥⼉童习艺;⽆⼯作能⼒的⽼病残者,设救贫所收容救济,并辅以院外救助。
3、救济⼯作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助两种4、提倡⽗母⼦⼥的社会责任;1834年新《济贫法》1、规定领取救济的贫民必须接受三个苛刻的条件:⼀是丧失个⼈尊严;⼆是丧失个⼈⾃由;三是丧失政治⾃由2、社会救助是公民应该享受的合法权利,也是政府应尽的义务。
(三)主要思想理论依据古典学派的反社会救济思想代表⼈物:亚当·斯密、马歇尔等主要观点1、贫困是个⼈原因造成的,与懒惰有关,懒惰是不值得怜悯的,对穷⼈的救济应让位于对穷⼈的压制2、济贫⾏为不是使穷者富⽽使富者穷,它反⽽制造了⼀个穷⼈的世界,使⼈⼈都变得懒惰⽽傲慢。
⼆、产⽣时期(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现代社会保障产⽣的条件1、经济条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业⽣产取代农业⽣产、市场经济取代⼩农经济;社会结构⽇趋复杂,职⼯成为社会阶层的主体。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救助型(非洲)、保险型(德国、西欧、美国、日本)、福利型(英国、北欧包含瑞典及丹麦)、国家保障型(原苏联)、自助型(新加波、马来西亚)五种模式。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要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推动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任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爱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中间道理学派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一、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拔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其他资金(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务收费)。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1)基金的共担性(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
)2)基金的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企业事单位的职工、国家公务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民等)3)基金的公益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不以营业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福利,为的是社会安定与文明)。
4)基金的强制性: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这是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统筹共济目标的关键一环。
5)基金的保值性(社会保障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 “平安计划”是我国面向高危行业的农民工推出的工伤保障计划。
()2. 只有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失业后才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3. 住房公积金最终归职工个人所有。
()4. 实施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5. 医疗社会保险是与其它保险项目关联性最强的保险项目。
()6. 失业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机构介绍工作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
()7.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9. 社会保障管理必须坚持政、事分开。
()10.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特点。
()1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
()12.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基础医疗保险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13.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上市交易的政府拥有优先回购权。
()14. 医疗社会保险项目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一样也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15.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所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16.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17. 德国的义务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18. 住房公积金的根本功能是住房保障。
()19. 我国的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按年发放。
()20.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
()21. 周期性失业是在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中,由社会需求下降、经济萧条引起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产生的失业。
()22.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23. 工伤保险实行“无过失补偿”的原则。
()24.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
二、单选题1. 失业社会保险中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因素。
A、自然B、非自然C、自然和非自然D、各种综合因素2.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分配和再分配,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需要的社会安全制度。
A、基本生活C、各种生活D、特殊生活3. 强制性失业保险最早在()建立起来。
A、美国B、德国C、英国D、比利时4.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A、强制B、自愿C、集中D、分散5. 个人不缴纳保险费的保险项目是()。
A、医疗社会保险B、养老社会保险C、工伤社会保险D、失业社会保险6. 经济适用住房的租售以()为原则。
A、低本无利B、保本微利D、高本低利7. 社会保证基金来源上具有()A、单向性B、多向性C、统筹性D、自助性8.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是那些()的项目。
A、风险小,收益低B、风险大,收益高C、风险大,收益低D、风险小,收益高9. 我国职工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年,退休后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A、5年B、10年C、15年D、20年10. 统筹分摊筹资方式是以()原则为依据的。
A、横向平衡B、纵向平衡C、绝对平衡D、相对平衡11. 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应当提交()讨论通过。
A、职工代表大会B、工会C、股东大会D、董事会12. 社会保证基金分配所形成的关系是()。
A、横向分配关系B、纵向分配关系C、综合分配关系D、单一分配关系13. 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社会保障基金筹集规模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之间()。
A、成正比关B、成反比关C、没有关系D、关系不大14. 强制储蓄型老年保险政府只在()上给予优惠,不提供直接补贴。
A、税收和存款利息B、税收和贷款利息C、投资和投资回报D、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15. 本世纪前20年,我国将继续完善()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A、横向平衡与纵向平衡相结合B、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C、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D、公平与效率相结合16.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缴费10年以上,最长可领取()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A、12B、18C、24D、3017.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方式进行管理。
A、社会统筹B、个人账户C、全国社会保障基金D、财政专户18. 下列选项中具有帮助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功能的项目是()。
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优抚安置D、社会救助19. 预提分摊筹资方式是以()原则为依据的。
A、横向平衡B、纵向平衡C、绝对平衡D、相对平衡三、多选题1. 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包括()。
A、调节收入分配B、调节劳动力再生产C、调节社会需求D、调节物质利益关系2. 下列属于工伤待遇项目的有()。
A、工伤医疗费用B、基本医疗费用C、伤残补助金D、伤残津贴3.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准则有()。
A、公平准则B、效率准则C、专款专用准则D、收支平衡准则4.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原则是()。
A、安全性原则B、效率原则C、可流动性原则D、兼顾社会效益原则5. 下列属于失业社会保险特征的有()。
A、以受保对象丧失劳动机会为保障行为前提B、以工资劳动者为特定保障对象C、风险的形成主要来自自然因素D、保险金给付数额的波动性6. 失业保险金由()构成。
A、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B、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C、财政补贴D、依法纳入保险基金的其他基金7. 社会保障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B、效率原则C、适度原则D、平衡原则8. 社会保障的事业化管理包括()。
A、收取社会保障基金B、支付社会保障待遇C、制定相关法律、法规D、管理、运用社会保障基金9. 医疗社会保险的特征有()。
A、保障对象的广泛性B、与其他保险项目的关联性C、保险待遇的差异性D、保险项目的非生活性10. 我国的老年人服务体系包括()。
A、国有和集体力量举办的老年社会事业B、社会力量举办的老年福利机构C、社区老年福利服务D、居家养老11. 社会保障包括()。
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优抚安置12. 基本养老金由()构成。
A、基础养老金B、个人账户养老金C、社会统筹养老金D、企业缴纳养老金13. 下列属于社会保障事业化管理的()。
A、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B、筹集社会保障基金C、支付社会保障待遇D、管理、运用社会保障基金14. 各国社会保障体制尽管各不相同,但也有()的共同规律。
A、政府积极介入B、管理无定式C、依法行事D、追求高效率15. 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
A、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B、新型农村合作医疗C、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D、城乡医疗救助16.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
A、基本养老保险B、补充养老保险C、居家养老D、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17. 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原则包括()。
A、横向平衡原则B、纵向平衡原则C、混合平衡原则D、多向平衡原则18. 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包括()。
A、行政指挥系统B、执行系统C、服务系统D、监督系统19. 下列属于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特点的有()。
A、技术和内容上的复杂性B、保险待遇与缴费义务无关C、保险待遇给付与过失责任分开D、不限制投保的资格条件20. 社会保障基金的一般特征是()。
A、法制性B、专用性C、保障性D、储备性21. 老年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是()。
A、权利与资格条件相对应B、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C、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原则D、公平原则22. 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是指()。
A、实施范围的社会性B、资金来源的社会性C、资金使用范围的社会性D、制度目标的社会性23. 保险费率的厘定是按()进行的。
A、保险项目危险性质的大小B、企业主和被保险人双方的负担能力C、政府的补助情况D、经济的发展情况四、简答题1. 简析预提分摊式筹资方式的利与弊。
2. 企业年金的建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 简析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4. 工伤保险为什么实行无过失补偿原则?5. 简述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开支范围。
6.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中值得我国借鉴的基本经验有哪些?7. 社会保障的管理包括哪些内容?8. 简述失业社会保险与失业救济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1. 1996年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1996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贷款利率平均降低1.2%;1997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1%,贷款利率平均降低1.5%。
然而,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杠杆利率在我国却完全失效,因为三次大幅度调低利率并未起到减少储蓄、刺激消费的作用。
从1994年到1997年底,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96.2元增长到516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221元增长到2090.1元;而在利率持续大幅下调的条件下,同期居民存款却由21518.8亿元急剧增长到46279.8亿元,大大超过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同一时期的结果是城乡居民消费不旺的局面依然持续,期间物价不涨反跌。
从而形成了收入增、利率降、存款增、消费降的两增两降的畸形格局,一大批国有企业库存急剧增加,亏损面急剧扩大。
利用社会保障相关原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2.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
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
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
为寻求真相,这位28岁的年轻人只好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以此悲壮之举揭穿了谎言。
其实,在张海超“开胸验肺”前,郑大一附院的医生便对他坦承,“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
这个真实的故事令人心碎。
张海超的被迫自救,更像在拿健康甚至生命冒险,赌自己没病(肺结核),而是社会(郑州职防所)有病(“误诊”)。
郑大一附院的诊断也证明张海超是对的。
不幸的是,由于无权做职业病鉴定,该院的诊断只能作为参考,一切还要看郑州职防所是否会“持之以恒”地继续“误诊”。
据说,在开胸后张海超曾找过新密市信访局,答复是他们只认郑州市职防所的鉴定结论。
为维权求医,近两年来张海超花费近9万元的医疗费,早已债台高筑。
耐人寻味的是,张海超自知面对的是一家大企业,“我这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深信在那个企业里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工友,还另有其人。
这种“一个人在战斗”的公民形象,其痛感之深,情何以堪。
张海超事件说明了什么?3. 在1998年之前,我国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是多个部门分割管理,它源于计划经济下的国家机关不同职能部门的设置。
当时的情形是,劳动部门管理和经办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民政部门管理和经办农村的养老保险,人事部门管理和经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亦管理和经办部分城镇集体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卫生部门管理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劳动服务公司管理和经办部分单位职工的失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