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优化思想。

2、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在烙饼优化过程中的三张烙饼法。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很多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个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烙饼问题)。

二、新授1、出示例题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烙饼情境)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跟烙饼相关的信息?师: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对烙饼这件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想一想一张饼怎么烙呢?2张饼要怎么烙呢?需要多长时间?问:为什么1张饼和2张饼用的时间一样呢?(引出没有空余)小结:因为烙2张饼时,锅中没有空余,所以节省了时间。

2、双数饼烙法师:哎呀,看来还是同时烙2张饼合适,我们管这种烙饼方法叫“2张烙饼法”这样画图表示一下(板书)用这个“2张烙饼法”你会烙4张饼、6张饼、8张饼吗?3、探讨3张烙饼法问:可是这个小朋友想要3张饼,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1)读合作要求:①想:怎样烙饼才能节省时间呢?②摆:利用小圆片代替饼,模拟烙饼的过程。

③画:在研究单中用流程图表示出烙饼的方法。

④算:一共烙了几次,需要几分钟?2)同桌合作探讨烙饼方法3)汇报交流(找到最优方案多找学生说一说)师小结:你们发明的这种方法太棒了,合理的利用的锅中的空间,始终都让锅中没有空余,这样我们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给我们的发明起个名字吧,我们也可以画图表示这种烙饼方法。

4)3张烙饼法的应用师:这节课我们研究出了两种烙饼方法,现在请你开动你聪明的大脑,完成学习单中下面的表格。

(完成表格后交流)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当饼的张数是单张时,先用两张烙饼法最后用一次3张烙饼法)3、总结提升师:老师把你们的研究过程整理了一下,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1、整节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烙饼的过程,使学生从活动中提炼出烙饼的最优方案,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学有所得。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画图法或表格法对各种方案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探究。

老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烙饼问题》。

你们知道烙饼要用什么锅吗?(学生回答:平底锅)我这个平底锅可以同时烙几张饼?(学生回答:两张饼)一张饼要烙几个面?(学生回答:两个面)我们需要烙正面和反面,所以一张饼需要烙两次。

如果每面要烙3分钟,一张饼需要几分钟?怎样列式?(老师板书:3×2=6(分钟))二、探究双数饼的烙法。

老师:你们想到了烙几张饼,也会比较划算?(学生回答:4张、6张、8张或双数)我们先来探究4张饼的烙法。

学生上台一边描述,一边演示。

我们是几张几张地烙?(老师板书:两张两张地烙)先拿2张饼,一正一反,熟了。

再拿2张,一正一反,熟了。

烙了几次?需要几分钟?(学生回答:烙了两次,需要6分钟)所以4张饼分成2张和2张来烙。

接下来,我们探究双数饼烙法的规律。

6张、8张饼怎样分组来烙?讨论后得出结论:6张饼分成2张、2张和2张来烙,需要3次,共18分钟;8张饼分成2张、2张、2张和2张来烙,需要4次,共24分钟。

讨论小结:双数饼可以用两张饼同时烙的方法,省时方便。

现在讨论如何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

1.自主探究学生自己烙三张饼,然后同桌交流讨论更省时的方法。

反馈时间。

2.探讨12分钟烙法一名学生上台描述演示,师生完成表格记录每次烙饼的时间。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较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较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图片:鸡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鸡蛋)如果煮熟一个鸡蛋大约要用4分钟的时间,那么煮熟10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呢?(学生作答)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烙饼的方法吧!师:随机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出示情境:同学们,图中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们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又是什么意思?(生答)(二)观察学习,探究两张饼的较佳烙法。

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师: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的烙饼过程板书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3分钟3分钟(6分钟)2、探究烙两张饼的较优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同桌合作,用圆纸片代替饼进行实践并作好记录)汇报交流:学生回答并上台演示,教师板书。

一种:12分钟。

板书:两张:(1)正(1)反(2)正(2)反3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12分钟)第二种:6分钟。

板书:两张:(1)正(2)正(1)反(2)反3分钟3分钟(6分钟)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演示同样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你们认为那种烙法较快?为什么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呢?(学生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放在一起烙,而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第【1】篇〗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要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组织了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了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了优化思想。

二、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上,体现了“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在解决问题中,特别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果,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到了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了优化意识,在合作交流中积累了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魅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反思第【2】篇〗“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112“数学广角”的内容。

和以往的教材相比,是新增加的内容。

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一些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是通过烙饼问题,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本节课我能做到以下几点: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常规教学。

很多老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都是从烙一张饼、两张饼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学起,这样设计比较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容易从1张饼、2张饼的方法得出烙3张饼所需最短的时间,但是这样设计也是将难点放低了,学生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思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

而我大胆的直接提出“烙3个饼至少要多少分钟”来教学,因为要想解决“烙3个饼至少要多少分钟”必须也要考虑烙1张饼和两张饼所需的最短的时间。

小学数学_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课前聊到烙饼,烙饼中也有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烙饼问题。

小红一家也特别喜欢烙饼,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回答。

师:那我们重点理解一下这些信息。

最多的意思是什么?两面都要烙什么意思?生根据字面意思回答师:如果我们用大圆来表示锅,小圆来表示饼,锅里即可以放一张饼,也可以放两张饼。

师:我们根据信息即读到了一张饼的烙法,还读到了两张饼的烙法。

想想看,1张饼烙几次?多少分钟?2张饼怎么烙?学生回答(以手心和手背为饼的正反面和学生一起动手感受一下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烙2张和烙1张的时间相同。

师:为什么烙两张饼和烙一张饼时间是一样的呢?生:两张饼是同时烙的,锅里没有空余,烙一张饼的时候是一面一面烙的,锅里有空余。

师:看来,同时烙,锅里没有空余的时候才能做到节省时间。

师:爸爸妈妈和我各一张,说明需要烙几张饼?师:尽快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师:好,看来都理解了这些信息。

“为什么只烙3张”,那这三张饼怎样烙最省时呢?想不想试一试?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独立探究师:请拿出学具和探究单完成探究单上的第二个问题学生思考、操作、填写,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1)各小组策划安排,再交流汇报(2)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师:他烙了四次12分钟是最少时间吗?为什么?生:不是,因为烙第三张饼的时候锅里面有空余。

师:是的,烙两张饼的经验告诉我们,锅里没有空余才会让时间最省。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维——《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案例背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见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构建了理想化的“问题模型”:一个锅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3分钟。

需要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分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法的意识,进而渗透统筹、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为了实现难点的突破,笔者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对问题模型进行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体验优化的前提和过程,突出学习重点。

【案例描述】片段一:1、创设情境,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1)理解题意,设疑铺垫师(课件出示“妈妈的提示语”):你瞧,小丽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追问:“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中“只能”是什么意思?生2:锅里最多只能烙两张饼。

课件归纳学生反馈信息师提出问题:上课前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教室里的人数,咱们班级的同学加在座的听课老师总共有33人,现在给每个人都烙一张饼,我想大家都有点饿了,该怎么样烙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快地吃上饼呢,需要多少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师:同学们心里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那到底该如何烙这33张饼才可以做到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每个人尽快吃上饼?我们可以先从数量少的开始烙。

2、操作感知,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小学数学_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学广角------统筹与优化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5分钟,3个鸡蛋需要几分钟?师:你同意哪个?师: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师:一起煮在数学上又称为同时进行,5个鸡蛋同时放进锅里,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节约能源,看来煮鸡蛋也是要讲究方法的,这个方法在数学上就叫“统筹与优化”,研究这个方法的人是中国的华罗庚。

师:什么是统筹与优化(板书:统筹与优化)师:旁边是“统筹”两字及概念:从整体去考虑,创造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一题多解)“优化”两字及概念: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节约资源和时间也就是说要(多中选优),一题多解多中选优,这就是统筹与优化也就是先统筹再优化。

统筹与优化现在看来并不神秘,在我们的数学中处处有它。

师:生活中,处处要用到统筹与优化,他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今天我们就用统筹与优化的方法来解决烙饼问题,将会带给我们哪些知识?(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案达到的效果有所不同,体会优化思想中的同时进行)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B:教学例2:(出示例2图)(一)师:1、仔细观察,你从中得到那些数学信息?读题我们都会,用脑读题,我让同学闭眼回答你得到的信息2、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什么意思?3、每次只能烙两张饼师什么意思?最多两张4、师:2个人,2个饼,一口锅饼带了吗?锅呢?没带怎么办?5.师:烙两张饼用几分钟?一生上台演示,假设手就是饼,老师用书当饼铛,开始演示烙饼的过程。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结合起来,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师:这位同学演示的非常好,给他掌声。

学数学经常要借助我们的肢体来模仿,这就是想像。

师:2张2张的一起烙,我们可以叫做同时烙。

这也是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案师:有了一点经验,下面我们再来试一试4张饼怎么烙?师:我们能不能用一组数据来表示一下师:现在该烙几张了?师:多长时间?师:为什么我们烙的速度越来越快?用原来的经验解决了新的问题,同学们真有智慧。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维——《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案例背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见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构建了理想化的“ 问题模型”:一个锅每次只能烙2 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3分钟。

需要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分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法的意识,进而渗透统筹、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为了实现难点的突破,笔者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对问题模型进行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体验优化的前提和过程,突出学习重点。

【案例描述】片段一:1、创设情境,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 1 )理解题意,设疑铺垫师(课件出示“妈妈的提示语”):你瞧,小丽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 1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 3 分钟。

师追问:“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中“只能”是什么意思?生 2 :锅里最多只能烙两张饼。

课件归纳学生反馈信息师提出问题:上课前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教室里的人数,咱们班级的同学加在座的听课老师总共有33人,现在给每个人都烙一张饼,我想大家都有点饿了,该怎么样烙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快地吃上饼呢,需要多少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师:同学们心里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那到底该如何烙这33张饼才可以做到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每个人尽快吃上饼?我们可以先从数量少的开始烙。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0篇)“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篇1数学广角的《烙饼问题》,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

在教学的设计和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的探究过程。

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

因此,在把握教学重点时,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

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重点放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

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

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

(完整word版)烙饼问题(教案+反思)

(完整word版)烙饼问题(教案+反思)
师:这一次他还是两张两张烙吗?那他是怎么烙的?他是把三张饼当作一个整体交替烙。(板书:交替)
小结:把三张饼当作一个整体,交替烙,烙了几次?最短几分钟?(板书:3次,9分钟)
模仿他的这种方法自己动手烙一烙,画一画,边烙边说你是怎么烙的。
3. 探究4张饼的最短时间
(1)4张饼怎么烙才能最省时间?你打算用哪种方法烙?把你的烙法画下来,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用了几分钟?(请一个上台贴,其余在底下操作)
问: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是什么意思?(烙一面会熟吗?要烙几面?)
继续问: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可以烙1张,也可以是2张。)小红和妈妈每人都要一张饼,一共要几张?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
(2)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用了几分钟?
请两个学生上台展示:
课后反思:
通过这次赛课,让我受益匪浅。从备课开始就要反思,以后备课要细一些,想得要更深入些。要上好一堂课,光研究教案是不够的,要通过试上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深思如何突破问题。这节课的重点是在2张饼和3张饼,一个是同时烙的方法,一个是交替烙的方法。讲透这两种方法,接下来的都可以转化成这两类问题来解决。因此,用烙2张饼作为理解烙饼的方法为切入点,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的重点突破,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体验烙饼的过程,再通过对比优化让学生体会最快烙饼的方法就是两张饼同时烙。接下来就要层层递进,5张饼的时候画一画,6张饼的时候想一想,让学生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进而引出规律:最短时间=饼数×烙一面的时间。学生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不仅是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更是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过程深刻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整节课通过一次一次的试上,思路逐渐清晰明朗,紧紧抓住“怎么烙最省时?为什么省时?如何省时?”。并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多让学生操作体验,引导学生有效思考问题。最后这节课上下来,学生的掌握情况还不错,虽然不是正确率百分百,但是这是一个慢慢内化的过程。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建立数学模型理性认识数学——《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预设生成1:一个一个的煮,一个8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

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3.教师小结: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的“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引发探究欲望。

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以此来达到对数学现象和数学事实的本质认识。

具有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

联系生活事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还体验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课件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凸显过程循序渐进——《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

凸显过程循序渐进——《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

凸显过程循序渐进——《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摘要】数学知识的学习应当尽量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和氛围,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经历探究、讨论、发现问题结论的全过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总结、反思。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学生课上的学习方式和参与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过程与体验!【关键词】凸显过程循序渐进【案例背景】《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

只有让学生参与体验着认知过程,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不断生成,完善和发展。

可以说,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

数学知识的学习应当尽量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和氛围,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经历探究、讨论、发现问题结论的全过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总结、反思。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学生课上的学习方式和参与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过程与体验!《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二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知识较抽象,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意识的差异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不容乐观。

有的老师自己津津有味地讲解加演示,学生认真倾听,结果学生仍然云里雾里;有的老师直接从3张饼入手,学生自己烙,翻来覆去找不到规律。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依然面临众多困惑与难题。

如何凸显过程,循序渐进?针对以上思考,我在本课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案例描述】片段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师手端着盘子:猜,老师今天带什么来了?生猜(大饼),师揭开纱布,师:谁知道怎样烙饼呀?生答(正面烙好了,又烙反面。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烙一面需要3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师:今天这节课呀,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做一回厨师,来烙一烙饼。

(板书课题)【案例分析】烙饼这一生活情境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说到烙饼就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老师从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开始,孩子不用动手也能算出他的时间,为探究新知识做好铺垫。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生1:25分钟。

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板书:烙饼问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最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教学过程准备课前互动: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

从最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

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

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最优烙法1.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1、谈话引入;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3、实践应用;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教师活动:1、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2、三张圆纸片。

三、预设学生行为:1、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设计意图: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2023年烙饼问题教案及反思烙饼问题的课后反思

2023年烙饼问题教案及反思烙饼问题的课后反思

2023年烙饼问题教案及反思烙饼问题的课后反思前言在中国,烙饼是一种传统的食品。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流行。

在学校的课程中,教师们也会安排烙饼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题目来讲授。

然而,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时代的变迁,教师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的教授烙饼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烙饼问题教案以及在学生进行烙饼问题的学习与探究后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教案设计在设计烙饼问题的教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与任务明确烙饼问题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烙饼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烙饼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意义地使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创造和发现知识。

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4. 教学工具适当使用多种教学工具,如图形、线段、平面、比例尺等,丰富教学内容。

5. 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及时地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二、课后反思在完成烙饼问题的探究后,学生需要进行课后反思。

以下是一些需要反思的问题:1. 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思考自己是否达到了本次探究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

2. 学习方法学生需要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使用了适当的方法,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更好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需要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升学习效果,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究打下更好的基础。

4. 反思问题学生需要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设计一些解决方案。

结语烙饼问题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方法。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解析总结及思考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解析总结及思考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着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想-----《烙饼问题》教教案例解析及思虑新县福和希望小学:匡俊【活动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活动背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的授课内容本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有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成立了理想化的“问题模型” :一个锅每次只能烙 2 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 3 分钟。

需要 3 张饼,怎样才能赶忙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优异的思想能力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 ,创立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着手操作,经历研究“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经过学生对各种不相同的解决方法的解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搜寻最正确方法的意识,进而浸透兼备、优化、转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1.经过烙饼的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概括出烙多张饼的规律,计算烙多张饼的时间。

2.经过学生着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领悟优化思想在本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搜寻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能极地参加数学学活,领悟到学数学的趣。

【活重点】领悟筹思想的作用,找到烙中的律。

【活点】烙三个的方法【活准】片、、表格、件【活方法】自主研究、教引【活程】一、情境,引入新:今天吃早点,老吃到了特别吃的食品,(出示)。

做出来是不能够吃的,必先放入内⋯⋯生:烙一烙。

:把做出来的放入内,先烙熟一面,再烙熟另一面,烙熟一面大需要 3 分,就能吃了,个程叫烙,(板:烙)。

同学烙生:没有。

:同学愿意跟老一同来烙一回(学生随从件的演示,先烙熟的一面,再烙熟的另一面):烙熟一需要几分生: 6 分。

[评析:从生活中的吃饼,到经历烙饼过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授课确定了基础。

]二、实践研究,体验优化1、烙偶数张饼的方法师:这日,小红家也在烙饼,让我们一同到小红家的厨房中看一看吧。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建立数学模型理性认识数学——《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拟、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预设生成1:一个一个的煮,一个8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

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3.教师小结: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的“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引发探究欲望。

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以此来达到对数学现象和数学事实的本质认识。

具有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

联系生活事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还体验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那么。

1.课件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烙饼问题教案及设计理念思路

烙饼问题教案及设计理念思路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及设计理念和思路教材分析:本节课用学生易与理解的生活实例或经典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这些思想方法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这些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经典的问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材情景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通过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并能寻找规律。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探究,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具准备:圆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李阿姨正在厨房为家人准备好吃的烙饼,让我们走进李阿姨家的厨房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烙饼情境(先出示112页主题图的条件部分):师:你瞧,李阿姨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把先到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只能放两张饼)师强调:只能到两张饼指的是锅里最多同时能放下两张饼。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平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能节省时间,为新知教学渗透优化思想做好准备。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3、师: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只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学生思考后回答:烙1张饼需要6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生(拿着学具模拟烙饼回答):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所以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数学模型理性认识数学――《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预设生成1: 一个一个的煮,一个8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

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3•教师小结: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一一也需要讲究方法的“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弓I发探究欲望。

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以此来达到对数学现象和数学事实的本质认识。

具有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

联系生活事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还体验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 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课件呈现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 •教师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解读数学信息:(1)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认识: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指的是锅里面最多 能同时放下两张饼。

如果只有一张饼时也可以只放一张。

)(2) 两面都要烙呢?(一张饼的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

把先烙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二) 观察法,探究 2张饼的最优烙法。

1明确烙1张饼的时间深学生对烙饼过程的直观认识。

并完成板书: 1张 6分钟。

2 •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在黑板上贴上“ 2张饼”) (1) 同位互说:你是怎样烙的?所用时间是多少? (2) 指名学生汇报,预设出现两种情况: ①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12分钟。

②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 3分钟,共6分钟。

学生汇报时,师结合教具在黑板上直观演示, 让学生具体明白两种烙法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完整口述。

(3) 比较优化两种方案。

设疑: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让学生从两种方案中比较得出:第二种方案好,原因是节省时间,只需要6分钟就可烙好两张饼,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4) 渗透用表格记录烙饼方法。

精品文档交流)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 让学生说出时间,并说出具体烙法。

在说烙法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圆片直观演示,(5)设疑:一张饼和两张饼的张数不同,但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什么?最后师小结: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法,并板书:2张(同时烙)6分钟(三)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1设问:小明一家3 口人,如果妈妈要烙3张饼,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同桌合作完成以下要求:(1)同桌合作,用学具摆一摆。

(2)想一想,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3)烙完后,跟同桌说一说,并把方案记录在表格里。

2 •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并完成表格。

请同桌上台,一边讲解,一边用学具演示烙饼过程。

(预设学生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1)学生汇报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程。

9分钟烙完3张饼的过(2)同桌合作再次实践体验“ 9分钟的烙法”。

3.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课件出示刚才烙3张饼的两种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都是烙熟3张饼,为什么9分钟的方法会比12分钟的方法节省3分钟?学生交流质疑,最后得出:9分钟烙的时候,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在烙,充分利用了锅的空间,只需要烙3次,所以节省了时间。

师小结: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板书:3张(最佳方法)9分钟。

(4)、小结:用这种方法时,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这样既不浪费时间,烙得也快,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称做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这样烙饼的,这只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

(设计意图:活动中探索,合作走向实质“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动手操作一一合作交流一一自主探究”的方法,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知识的生成过程,理清其来龙去脉,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关键处一一特别是3张饼该怎么烙时,适时地组织了同桌小组的合作探究。

并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合作要求。

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给予指导。

合作探究后,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

)(四)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1.脱离学具,思考4张饼的最优烙法(1)设问:不摆学具,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最节省时间?(2)追问:2张2张的烙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交流后得出:每次在锅里烙2张饼,这样最节省时间。

(3)小结:烙4张饼的时候,可以分成两组,2张2张的烙,烙2张饼要几分钟?两个2张一共几分钟?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表格:2•小组讨论5张饼的最优烙法(1)四人小组讨论:如果要烙5张饼呢?怎样烙最节省时间?(2)预设学生生成:①先烙2张,再烙2张,最后烙1张。

②先烙2张,然后3张按3张的最佳方法烙。

(3)引导学生算出两种方法的时间来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节省时间?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表格:(4)追问:“18分钟”的这种方法在哪里浪费时间?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小结:只要把后面的2张饼和1张饼合成一组按照3张饼的最佳方法来烙,最节省时间。

3•分析6—9张饼的烙法(1)设问:如果烙饼的张数是6张、7张、8张、9张饼时,怎样烙最节省时间?请按照烙4张饼、5张饼的方法,在练习纸上写一写、算一算。

(2)根据学生反馈,完成表格: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引导得出:①比较烙6张饼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分两组,每组按3张饼的最佳方法烙,共要烙18分钟。

方法二:分三组,每组按2张饼的最佳方法烙,共要烙18分钟。

师指出:两种方法的时间一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用3张饼的方法来烙时,需要不停地翻转烙饼,增加难度。

所以我们一般选择一种容易操作的方法,把6分成2、2、2。

②当学生出现把7分成4和3或把9分成4和5时,要继续引导学生。

(案例分析:提取数学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教师先给定两个条件,每次最多烙两张,两面都要烙,每面烙的时间都是3分钟。

其次进行初步体验优化,第一层次从两个饼的烙法上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第二层次探究双数张饼的烙法,学生有序思考得到充分体现。

然后重点研究3张饼的烙法,通过猜想一一验证一一反馈一一优化的学习方法,学生探索出3张饼的最佳烙法。

最后提出5、7、9张饼的烙法,学生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有序展开,把烙5张饼分解成先烙2张再烙3张即“ 2+3”进行探究,学生马上找到了最佳烙法。

同时通过分层学习,学生有效地感知到饼数与最短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及时予以归纳、整理、提炼,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4•总结规律(1)方法的规律设问:仔细观察,当烙饼的个数是双数时,应该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应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小结:当烙饼的个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

(2)饼数与总时间的关系精品文档交流师: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能发现饼的张数与时间有什么关系吗?(时间是饼的数量的倍数3倍。

)板书:总时间=饼数X 3师:那妈妈要烙20张饼,100张饼各要几分钟。

如果妈妈只有30分钟,最多能烙几张饼。

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事只要我们合理安排就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当然这节课我们只是针对时间长短来进行研究的。

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