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起源
起源于延髓的副神经元,发出纤维经由桥脑 和延髓的副神经通路出脑。
分布
分布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支配这两块肌 肉的运动。
功能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运动,参与头部 和颈部的姿势维持和转动。
舌下神经
概述
舌下神经是躯体运动性脑神经之一,负责支配舌肌运动。
起源
起源于延髓的舌下神经元,发出纤维经由延髓的舌下神经通路出脑。Biblioteka 皮肤感觉神经总结词
皮肤感觉神经是感觉性脑神经之一,负责传递皮肤感觉信息 。
详细描述
皮肤感觉神经起始于皮肤表面的感受器,将触觉、痛觉、温 度等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能够感知皮肤刺激。皮肤感 觉神经对于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伤害非常重要。
03
运动性脑神经
动眼神经
概述
动眼神经是第三对脑神 经,负责控制眼球运动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目录
• 脑神经概述 • 感觉性脑神经 • 运动性脑神经 • 混合性脑神经 • 脑神经损伤与疾病
01
脑神经概述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共由31对神经组成,其中10 对为颅神经,12对为脊神经,其余9 对为脑干神经。
脊神经包括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 和骶神经。
颅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 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面神经、听神经和舌咽神经。
与其他神经关系
三叉神经与面神经和下颌神经 等其他脑神经有复杂的交互作
用。
展神经
概述
展神经是第六对脑神经,负责控制眼球的外 展运动。
损伤影响
展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眼球内收障碍,出现复 视。
功能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向外侧转动。
与其他神经关系
展神经与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协同工作,维 持双眼视觉。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前股 内侧束 锁骨后方
中干 前股 上干
腋腔
后股 下干
精品医学
28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孔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精品医学
14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精品医学
15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对第1腰椎
精品医学
9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尾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精品医学
1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 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 索及薄、楔束核

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2.白质 位于灰质周围,由上行(感觉)、下行(运动) 的纤维束构成。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即前索、 外侧索、后索。
(五)脊髓功能 1.传导 2.反射
白质内纤维束
薄束
楔束
上行纤维束 薄束、楔束 脊髓丘脑束 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 脊髓 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前角(柱):运动神经元
灰质 后角(柱):联络神经元
侧角(柱)
白质:传导束
薄束(传导下半
上行~ 身冲动)、楔束 脊髓丘脑前/侧束
下行~:皮质脊髓前/侧束
二、脑位于颅腔内, 可分为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二、脑 干
(一) 脑干分部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自上而下)三部。 (二) 脑干位置 位于颅后窝,自枕骨大孔至蝶鞍之间。 (三)脑干外形
运动(交感副交感)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 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形 态基础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 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一)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聚集而成。(色泽灰暗)。大脑、小脑表层
的灰质称大脑皮质、小脑皮质。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
四、小脑: 位于颅后窝,在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
参与运动的协调与控制,但不参与运动的启 动;一旦小脑受到损害,机体的协调活动就 会发生障碍;
小脑的外形
分部
小脑蚓 小脑半球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疝:当颅内压升高时,小脑扁桃体常被 挤压嵌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神经内科基础知识

神经内科基础知识

神经内科基础知识神经系统学⼀、神经系统的解剖及⽣理知识神经系统可以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

见下图1.1。

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神经系统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1)脑神经:共有12对,采⽤罗马数字按次序命名—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神经,Ⅷ位听神经,Ⅸ⾆咽神经,Ⅹ迷⾛神经,Ⅺ副神经,Ⅻ⾆下神经。

除Ⅰ、Ⅱ对脑神经外,都与脑⼲互相联系。

脑神经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主要⽀配头⾯部的运动和感觉。

其中Ⅰ、Ⅱ、Ⅷ3对为感觉神经;Ⅲ、Ⅳ、Ⅵ、Ⅺ、Ⅻ为运动神经;Ⅴ、Ⅶ、Ⅸ、Ⅹ为混合神经。

(2)脊神经:共有31对,均发⾃脊髓的各段⾯。

期中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运动根)和后根(感觉根)组成。

临床上根据不同部位的感觉障碍⽔平,判断脊髓病变的平⾯,对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如乳头线为胸4,脐为胸12,腹股沟为腰1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1)脑:脑⼜分为⼤脑、间脑、和脑⼲和⼩脑。

①⼤脑:表⾯为⼤脑⽪质所覆盖。

⼤脑半球各脑叶的功能为:额叶与躯体运动、语⾔及⾼级思维活动有关;颞叶与听觉、语⾔和记忆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味觉、语⾔等有关;枕叶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岛叶与内脏感觉有关;边缘叶与情绪、⾏为和内脏活动有关。

②间脑:位于⼤脑半球与中脑之间,连接脑⼲与⼤脑半球。

间脑病变影响疼痛、体温、⾷欲、性功能、睡眠、内分泌等功能的调节。

③脑⼲: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与呼吸中枢、⾎管运动中枢、呕吐中枢、呃逆中枢等⽣命中枢相关联,当脑⼲有严重损害,特别是延髓损害时多可导致呼吸、⼼脏骤停;脑⼲的传导功能⼀⽅⾯将脊髓及周围的感觉传导⾄中枢,另⼀⽅⾯⼜将⼤脑⽪质的兴奋性传导⾄脊髓和经脑神经⽀配的效应器官;脑⼲⽹状结构具有保持正常睡眠与觉醒的功能。

④⼩脑:与运动的平衡、协调有关。

(2)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内。

是脑⼲向下的延伸部分,上端与延髓相连。

解剖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

解剖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
这些非特异性的刺激,保持 大脑皮质的清醒状态----意 识水平和感知能力。
(2)与躯体运动有关:
其对骨骼肌的调节作用,主要是 其下行纤维(网状脊髓束),终
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r细 胞)。
(3)参与调节内脏活动:
脑干网状结构中有呼吸中枢、血 管运动中枢、血压调节中枢和呕 吐中枢等(生命中枢)。
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第1—第4颈节 第5颈节—第4胸节 第5—第8胸节 第9—第12胸节 第1—第5腰节 全部骶节和尾节
椎骨的椎体 第1—第4颈椎 (一对一) 第4颈椎—第3胸椎(高一) 第3—第6胸椎 (高二) 第6—第9胸椎 (高三) 第10—第12胸椎 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神经核—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形
成的灰质团块
白质—神经纤维集中处色泽白亮
纤维束—起止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
维集合成束
神经系统
网状结构——灰质、白质混合形成
的结构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节—神经元胞体集中处形成的
结节状结构
神经—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并被结
缔组织包裹形成圆索状的
结构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四脑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并借 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脑干内构特点
1.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 2.中央管开放形成第四脑室底(菱形窝), 使灰质核团由腹背方向排列变成内外方向排 列。感觉柱位于界沟的外侧;运动柱位于界 沟的内侧;与内脏相关的靠近界沟;与躯体 相关的则远离界沟。 3.神经纤维左右交叉(锥体交叉、内侧丘系 交叉、三叉丘系交叉、斜方体、小脑上脚交 叉)使灰质柱断裂成细胞团块。即包括脑神 经核、非脑神经核、网状核、中缝核。

神经的解剖名词解释

神经的解剖名词解释

神经的解剖名词解释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来进行信息的传输和调节。

在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神经学的基本解剖名词。

1. 神经元(Neuron):是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位,也是信息传递的主要组成部分。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树突是神经元的输入部分,用于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号;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部分,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目标组织。

2. 突触(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特殊连接点。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突起(axon terminal)和突触后膜(post-synaptic membrane)。

突触前膜上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传递给突触后膜,从而实现神经元之间的通信。

3. 神经纤维(Nerve fiber):是神经系统中负责传递神经冲动的结构。

它是由多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构成,通常分为髓鞘纤维和非髓鞘纤维。

髓鞘纤维由髓鞘包裹,速度更快,能够传递更快的信号。

非髓鞘纤维则没有髓鞘覆盖,传递速度较慢。

4. 神经节(Ganglion):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体的集中区域。

它通常位于神经纤维的路径中,起着整合和调节信号的作用。

常见的神经节包括脊髓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等。

5.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是指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整合和处理各种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

大脑通过皮层、脑干和丘脑等结构实现信息处理和决策,而脊髓则负责传递信号和控制肌肉的运动。

6.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是指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

它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

脑神经起源于大脑,主要负责连接头部和颈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脊神经起源于脊髓,负责连接身体其他部分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颅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等几个方面。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可以保证神经系统各个方面功能正常进行: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2、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3、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有哪些内容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颅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等几个方面。

一、一般检查包括:1、精神状态:检查病人有无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和智能障碍。

2、意识障碍:有无嗜睡、昏睡、意识模糊、谵妄甚至昏迷。

二、语言、运用与认识能力的检查:1、语言的检查:利用听、说、读、写等方法,观察语言功能,看有无失语。

2、运用机能检查:检查有无运动性失用症、观念性失用症和观念运动性失用症。

3、视、触、听觉认识能力检查:检查病人有无视觉、触觉及听觉方面的异常。

三、颅神经检查:1、嗅神经检查:有无单侧或双侧嗅觉丧失。

2、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等检查。

3、眼球运动的检查:应注意眼裂、眼位、眼球运动及瞳孔等方面的内容。

4、三叉神经检查:应注意面部的感觉、运动以及角膜反射等方面的内容。

5、面神经检查:观察面部是否对称,包括前额皱纹、鼻唇沟和口角是否对称。

6、位听神经检查:检查病人有无耳聋,有无前庭神经损害如眩晕、恶心、呕吐及共济失调。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神经系统

脑和脑神经
前脑

中脑
后脑 延髓
菱脑
脑桥 小脑
脑 干
一、脑干 1、脑干的位置:位于颅底内面的斜坡 上,下接脊髓,上连间脑。
2、脑干的外形
(1)延髓的外形
形似倒置的圆锥体,
前面观:锥体、锥体交叉、
前正中裂、橄榄 舌咽 N ,迷走 N , 副N
背面观: 薄束结节、楔束结
节,后正中沟、小脑下
脚,第四脑室底下部
神经系统区分
交 感
副 交 感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反 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 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学基础。 反射弧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For example, if one’s fingers are burned by a candle, the hand that receives the painful stimulus is rapidly removed from the flame with a jerking motion.
动眼神经核: 位于中脑上 部,平上丘 高度,发出 纤维形成动 眼神经,支 配除上斜肌 和外直肌以 外的眼外肌
动眼神经副 核:位于动 眼神经核的 背内侧,又 称E-W核, 发出纤维形 成动眼神经, 支配眼球瞳 孔括约肌和 睫状肌
2、中脑 的非脑 神经核: 下丘核, 上丘核, 红核, 顶盖前 区, 黑质
组成:T1前支小部分, T2-11前支和T12前支 大部分。 有11对肋间神经、1对肋下神经
返回
4、腰丛(1)组成和位置:由T12一部分、L1-3、L4前 支一部分)组成。(2)主要分支:髂腹下,髂腹股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作为人体的信息传递和处理中枢。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体解剖学中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1.大脑结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分为脑干、小脑和大脑半球。

脑干负责控制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血压调节。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的运动。

大脑半球是大脑最大的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们负责感知、思维、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

2.脊髓结构脊髓位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连接器。

脊髓通过传递神经信号实现大脑与周围各个部位的交流。

它也负责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腿部的踢蹬。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它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

1.脑神经脑神经是从大脑和脑干发出的一组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颈部。

它们负责控制头部和颈部的感觉和运动,如面部表情、咀嚼和眼球运动等。

2.脊神经脊神经是从脊髓发出的一组神经,分布在全身。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都与脊髓的一个节段相连。

它们负责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其中,8对颈神经连接到颈部和上肢,12对胸神经连接到胸部,5对腰神经连接到腰部和下肢,5对骶神经连接到骨盆和下肢,还有1对尾神经连接到骶骨上。

三、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具有感受、传导和传递神经信号的功能。

它们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1.细胞体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要部分,包含核和细胞器。

它负责合成和储存大量神经递质,以传递信号。

2.树突树突是细胞体的突出部分,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号。

3.轴突轴突是神经元的延伸部分,负责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如肌肉)。

4.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们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重新吸收来传递信号。

神经纤维是一组轴突的集合,根据直径和髓鞘的有无可分为不同类型。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基础知识串讲讲义:神经系统检查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基础知识串讲讲义: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一、神经系统检查包括:①高级皮层检查;②颅神经检查;③躯干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反射检查。

(一)皮层功能首先检查意识状态,在意识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检查语言、记忆、认知、时空间功能,了解情感和人格改变。

1.语言分清是语言还是构音障碍。

语言障碍为失语,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都有不同程度障碍,检查是否存在命名障碍和失写,有无构音障碍。

2.记忆即刻记忆检查实际为注意力检查。

近记忆检查常用方法为回忆无关词组。

远记忆为回忆已记住的知识。

3.时空间功能是对自身和外界物体或物体间关系的判断,如穿衣、行路、画图或积木以及区别左右。

4.认知观察计算、概括和判断能力。

(二)颅神经检查 1.嗅神经嗅觉。

2.视神经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

近视力用Jr6表检查,在视力非常差的情况下采取数指、手动以及光感检查。

视野检查用床旁手试法粗测或视野计检查。

眼底检查要注意视乳头边界、颜色形状,视网膜是否存在渗出及出血,动脉的比例和反光。

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双睑裂是否等大,有无上睑下垂,双眼球位置是否居中,各向运动是否充分,有无眼震、复视,双瞳孔是否等大正圆,直径多少mm,瞳孔对光反射是否灵敏和调节反射是否正常。

4.三叉神经双侧面部感觉是否存在减退,咀嚼肌和颞肌的肌力以及肌容积,张口下颌有无偏斜。

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和撅嘴反射。

5.面神经静态的额纹和鼻唇沟是否对称和变浅,动态是否存在闭眼无力和睫毛征阳性,示齿口角有无偏斜,鼓腮是否有力。

舌前2/3的味觉是否正常。

6.听神经听力是否存在下降,Weber征是否居中,Rinner征是否气导大于骨导,Schwabach 征有无缩短。

7.舌咽和迷走神经悬雍垂是否居中,软腭上抬是否充分,咽、腭反射是否对称。

8.副神经转头和耸肩是否有力,胸锁乳突肌是否存在萎缩。

9.舌下神经舌肌是否无力和萎缩,是否存在束颤。

(三)脊髓和脊神经 1.感觉四肢及躯干痛触觉是否对称,音叉振动觉、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是否异常。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承担着传递电信号、协调身体各部分功能以及感知外界刺激等重要任务。

下面将从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构成。

大脑位于头颅内,分为大脑的两个半球以及小脑。

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负责思维、记忆、情感以及人体运动的控制。

脊髓则是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的主要通道,它不仅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还充当了一部分反射弧的形成中心。

2.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从大脑直接发出,分布于头部,主要负责控制头颅和颈部的肌肉,以及接收头部的感觉信息。

而脊神经则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指令和传感信息至身体各个部位。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涵盖了人体的各个方面。

1. 感知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官(如眼睛、耳朵、皮肤等)接收外界刺激,然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处理。

大脑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分析和解读,使我们能够感知到身体周围的声音、光线、触感等信息。

2. 运动控制功能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和协调人体的运动功能。

大脑通过对肌肉和骨骼的控制,使我们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和姿势。

脊髓则起到传递指令的作用,将大脑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使身体得以快速响应。

3. 内脏功能控制神经系统还负责控制和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呼吸、消化、循环等。

自主神经系统是这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协调或对抗着人体各个内脏器官的活动。

4. 认知和思维功能大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支持我们的认知和思维过程。

大脑通过对感知信息的加工、储存和联结,创造了丰富的记忆,以及高级的思维能力,如理解、推理和创造。

5. 情感调控功能神经系统对情感的调控也是十分重要的。

大脑的某些区域与情绪相关,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调控和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以及脊髓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1. 大脑大脑位于颅骨内,是人体最为复杂和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协调控制人体的感知、思维、记忆、情绪和运动等活动。

大脑的外层被称为大脑皮层,它具有复杂的细胞结构,包含数十亿的神经元。

大脑皮层是智能的产生和决策的中心,它通过突触连接与其他脑区进行信息传递。

2.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它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和感知器官传来的信息。

脊髓内存在许多神经元,它们可以接收和发送信号。

脊髓还具有一定的独立功能,例如控制一些无意识的反射活动,如膝反射。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它们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送给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

1. 脑神经脑神经是直接与大脑相连的神经,共有12对。

它们分布在头颅的不同部位,包括视神经、听神经和面神经等。

脑神经主要负责给头部和颈部的器官提供运动控制和感觉输入。

2. 脊神经脊神经是与脊髓相连的神经,共有31对,分布在全身。

脊神经分为胸骨脊神经、腰骶脊神经和尾骶脊神经等多个部分。

脊神经通过与肌肉和皮肤的神经连接,控制肌肉的运动和传递感觉信息。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感知、联结、调节和控制等。

1. 感知功能神经系统能够接收来自身体内外的各种信息,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这些信息通过感知器官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再经过处理和分析后,人体才能对外界环境做出恰当的反应。

2. 联结功能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复杂而精确的神经网络。

这些连接可以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2、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多巴胺 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
合的受体。
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
*
39
18
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 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
出颅腔。
书:p159 表2-5
*
39
19
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 Ⅰ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Ⅷ 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 运动神经 Ⅲ 动眼神经:眼球 Ⅳ 滑车神经:眼球 Ⅵ 外展神经:眼球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Ⅶ 面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 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 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
*
39
41
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 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 总和。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
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 和生殖等功能。
*
39
33
第二节 神经生理
一、神经纤维生理
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 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 脊神经的分支:
前支 后支 脊膜支 交通支
交通支 后支 前支
脊膜支
交通支 前支 后支
后支: 项、背、腰和臀部皮肤; 及相应部位的深层肌肉。
前支:
胸神经的前 支保持明显 的节段性:
其余的颈神经、腰神经、
骶神经、尾神经的前支
纤维。 (2)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 节,换神经元 2)上升或下降:
T1—6 上升 C1—3 T6—10 上升或下降 T11—L3下降
腰骶部交感神经节
3)穿椎旁神经节
终止于椎前节 换神经元
(3)灰交通支: 起自交感神经节,是节后纤维。
(4)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经灰交通支 (31对)脊神经
1.屈腕力减弱。 2.不能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骨间关节,拇指不能内收。
3.指骨间关节屈曲,掌骨间呈现深沟 ,“爪形手”。 4.“夹纸试验”阳性 5.小鱼际和小指感觉障碍
夹纸试验阳性
4. 桡神经 radial nerve (C5-T1) ➢ 起自:后束
桡神经
➢ 走行:
臂后皮神经
桡神经沟内 前臂后皮神经
盆丛
神经节 结肠左曲以下肠 管和盆腔脏器
盆内脏神经 盆丛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 分布范围不同 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 的比例不同
“3胸” 胸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3肩” 肩胛背神经
胸前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2皮”
前臂内侧皮神经
肩胛下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1)大脑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

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大脑皮层表面具有许多深浅不同的裂或沟以及沟裂之间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3)脑干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

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

脊髓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1)脊髓的结构从脊髓的横切面可以看出,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

灰质在中央,呈蝶形;白质在灰质的周围。

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各部分之问以及脊髓和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2)脊髓的功能反射功能: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

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

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

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

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人体解剖学第十四章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十四章神经系统

一、脊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结构示意图
一、脊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在脊髓圆锥下方,腰、骶、尾部的脊神经根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因成人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而只有马尾,故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第 4、5腰椎之间进行穿刺,可避免损伤脊髓。
脊髓在外形上无明显的节段性,通常把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 根丝附着的一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因脊髓的两侧连有31对脊神 经,故将脊髓也分为31个节段,即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 个骶节和1个尾节。
表14-1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从胚胎第4个月开始,人体脊柱的生长速度快于脊髓,致使成人脊 髓与脊柱的长度不相同,脊髓节段逐渐高于相应的椎骨。了解脊髓节 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对确定脊髓病变的部位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 意义。成人这种对应关系的大致推算方法如下表所示。
脊髓节段
对应椎骨
推算举例
上颈髓C1~4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如第3颈髓节对第3颈椎体
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体 如第5颈髓节对第4颈椎体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如第6胸髓节对第4胸椎体
下胸髓T9~12 腰髓L1~5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如第11胸髓节对第8胸椎 体
平对第10~12胸椎体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活动 时,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称反射。执行反射活 动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感觉)神经、 中枢、传出(运动)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若反射弧任何一部分损 伤,反射活动即出现障碍。因此临床上常用检查反射的方法来诊 断神经系统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神经共12对,按功能可分为:运动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感觉性神经(第Ⅰ、Ⅱ、Ⅷ对);混合性神经(第Ⅴ、Ⅶ、Ⅸ、Ⅹ对);有些脑神经(第Ⅲ、Ⅶ、Ⅸ、Ⅹ对)中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第Ⅲ、Ⅳ对脑神经核在中脑,第Ⅴ、Ⅵ、Ⅶ、Ⅷ对在桥脑,第Ⅸ、Ⅹ、Ⅺ、Ⅻ对在延髓12对脑神经除面神经核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外,其余脑神经运动核的中枢神经元(核上支配)均受双侧支配嗅神经(Ⅰ)解剖生理:鼻粘膜内的嗅细胞①→嗅神经(嗅丝)→嗅球②→嗅束→外侧嗅纹→嗅觉中枢(颞叶的钩回、海马回的前部及杏仁核)(传导嗅觉);内侧嗅纹、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的反射联络有关)。

临床症状:(一)嗅中枢病变(颞叶钩回、海马回前部及杏仁核)嗅觉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因左右两侧有较多的联络纤维。

刺激性病灶可引起幻嗅发作。

患者常发作性地嗅到特殊的气味,如臭皮蛋、烧胶皮的气。

可见于颞叶癫痫的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

(二)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颅前窝颅底骨折累及筛板,可撕脱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可伴脑脊液流入鼻腔;额叶底部肿瘤或嗅沟病变压迫嗅球、嗅束,可导致一侧或两侧嗅觉丧失;(三)鼻腔局部病变往往产生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与嗅觉传导通路无关。

见于鼻炎、鼻部肿物及外伤等。

视神经(II)解剖生理: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双极神经细胞①→神经节细胞②→视乳头→视神经→视交叉→大部分视束纤维→外侧膝状体③→内囊后肢→视辐射→枕叶视皮质中枢(距状裂两侧的楔回和舌回,即纹状区)。

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中脑上丘和顶盖前区→双侧动眼神经副核(E-W核)→动眼神经→瞳孔扩约肌(瞳孔光反射通路)。

视觉径路在脑内经过的路线是前后贯穿全脑的,所以视觉径路的不同部位损害,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及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图2-24)。

一般在视交叉以前的病变可引起单侧或双侧视神经麻痹,视交叉受损多引起双颞侧偏盲,视束病变多引起两眼对侧视野的偏盲(同向性偏盲)。

临床症状:视力障碍与视野缺损1. 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

常由视神经本身病变、视神经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

视神经病变的视力障碍重于视网膜病变。

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可出现突然失明;视神经乳头炎或球后视神经炎可引起视力障碍及中央部视野缺损(中心暗点),视力障碍由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高颅压所致视乳头水肿多引起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视神经压迫性病变,可引起不规则的视野缺损,最终产生视神经萎缩及全盲;癔病和视觉疲劳可引起重度周边视野缺损称管状视野(图2-24a)。

2. 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病变引起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图2-24b),见于颈内动脉严重硬化压迫视交叉外侧部;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图2-24c),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其他鞍内肿瘤的压迫等;整个视交叉损害,可引起全盲,如垂体瘤卒中。

3. 视束损害一侧视束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偏盲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常见于颞叶肿瘤向内侧压迫时(图2-24d)。

4. 视辐射损害视辐射全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性偏盲(图2-24e),见于病变累及内囊后肢时(基底节区脑血管病)。

部分视辐射受损出现象限盲,如视辐射下部损害,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性上象限盲(图2-24f),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视辐射上部受损,出现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性下象限盲(图2-24g),见于顶叶肿瘤或血管病。

5. 枕叶视中枢损害一侧枕叶视皮质中枢局限性病变,可出现对侧象限盲;一侧枕叶视中枢完全损害,可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有黄斑回避现象(图2-24h);枕叶视中枢刺激性损害,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枕叶前部受损引起视觉失认。

多见于枕叶脑梗死、枕叶出血或肿瘤压迫等。

视乳头异常1.视乳头水肿(papilledema)视神经是间脑的一部分,属于中枢神经的白质。

由于视神经外面包有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因此当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乳头水肿。

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客观体征,其发生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影响视网膜中央静脉和淋巴回流所致。

眼底检查早期表现为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生理凹陷消失、静脉淤血;严重时视乳头隆起及视乳头周边有片状出血。

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静脉窦血栓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2.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表现为视力减退或消失,瞳孔扩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表现于视乳头苍白而界限清楚,筛板清晰可见,常见于视神经直接受压、球后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及变性疾病等;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表现于视乳头苍白,边界模糊不清,不能窥见筛板,常见于视乳头水肿及视神经乳头炎的晚期。

外侧膝状体和视辐射的病变不出现视神经萎缩。

动眼、滑车和展神经(III、IV、VI)动眼、滑车和展神经共同管理眼球运动,合称眼球运动神经(图2-25),共同支配眼外肌,其中动眼神经还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图2-25 眼球运动神经(一)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支配眼肌的主要运动神经,包括运动纤维和副交感纤维两种成分。

动眼神经起自中脑上丘的动眼神经核,此核较大,可分为三部分:①外侧核为运动核,左右各一,位于中脑四叠体上丘水平的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发出动眼神经的运动纤维走向腹侧,经过红核组成动眼神经,由中脑脚间窝出脑,在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向前与后交通动脉伴行,穿过海绵窦之侧壁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②正中核或称坡利亚(perlia)核位于中线上,两侧埃-魏(Edinger-Westphal,E-W)核之间,不成对,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到达两眼内直肌,主管两眼的辐辏运动;③E-W核位于正中核的背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中,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入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司瞳孔缩小及晶体变厚而视近物,参与缩瞳和调节反射(图2-26)。

图2-26 动眼神经各亚核示意图(二)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含运动性纤维,起自中脑动眼神经核下端、四叠体下丘的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的滑车神经核,其纤维走向背侧顶盖,在顶盖与前髓帆交界处交叉,经下丘下方出中脑,再绕大脑脚至腹侧脚底,穿过海绵窦外侧壁,与动眼神经伴行,经眶上裂入眶后,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走行,支配上斜肌。

(三)展神经(abducent nerve)含运动性纤维,起自脑桥中部被盖中线两侧的展神经核,其纤维从脑桥延髓沟内侧部出脑后,向前上方走行,越颞骨岩尖及鞍旁海绵窦的外侧壁,在颅底经较长的行程后,由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

眼球运动是一项精细而协调的工作,在眼外肌中只有外直肌和内直肌呈单一水平运动,其他肌肉都有向几个方向运动的功能,既可互相抵消,又可互相协同,以完成眼球向某一方向的运动,保证影像投射在两侧视网膜的确切位置(图2-27)。

如上直肌与下斜肌同时收缩时眼球向上,而其内收与外展的力量及内旋与外旋的力量正好抵消;上斜肌与下斜肌协同外直肌外展时,向下与向上的力量及内旋与外旋的力量正好抵消。

眼球运动过程中眼外肌的功能也进行相应的协调。

如眼球外旋23°时,上直肌变成了纯粹的提肌,下直肌变为纯粹的降肌;眼球极度内旋时,上斜肌则变为降肌,下斜肌变成了提肌。

各眼外肌的主要收缩方向是复视检查的基础。

两眼的共同运动无论是随意性运动还是反射性运动永远都是同时和协调的,这就要求与眼球运动有关的所有神经核团间的相互紧密联系,这一功能是通过内侧纵束来实现的。

两侧的内侧纵束,上自中脑背盖,下抵颈髓,紧靠中线,沿脑干下行,与皮质下的视觉中枢及听觉中枢(四叠体上丘及下丘)联系,并连接双侧动眼神经核和对侧展神经核,完成视听刺激引起头及眼向刺激侧不随意的反射性转动。

内侧纵束还接受来自颈髓、前庭神经核、网状结构以及来自皮层和基底节的神经冲动。

临床症状:根据损害部位不同分四种情况:(一)眼球运动障碍1. 周围性眼肌麻痹(peripheral ophthalmoplegia)(核下性)(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出现全眼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由于外直肌及上斜肌的作用),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

(2)滑车神经麻痹单纯滑车神经麻痹少见,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

其单纯损害表现为眼球位置稍偏上,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

(3)展神经麻痹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脑桥小脑角肿瘤或糖尿病等;动眼、滑车及展神经合并麻痹很多见,此时眼肌全部瘫痪,眼球只能直视前方,不能向任何方向转动,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常见于海绵窦血栓或炎症及眶上裂综合征。

2. 核性眼肌麻痹(nuclear ophthalmoplegia)是指脑干病变(血管病、炎症、肿瘤)致眼球运动神经核(动眼、滑车、展神经核)损害所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

①双侧眼球运动障碍;动眼神经核紧靠中线,病变时常为双侧动眼神经的部分受累,引起双侧眼球运动障碍;②脑干内邻近结构的损害展神经核病变常损伤围绕展神经核的面神经纤维,故同时出现同侧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时累及三叉神经和锥体束,出现三叉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③分离性眼肌麻痹核性眼肌麻痹可表现为个别神经核团选择性损害。

如:动眼神经核亚核多且分散,病变时可仅累及其中部分核团而引起某一眼肌受累,其他眼肌不受影响,称为分离性眼肌麻痹;。

动眼神经核性麻痹需与核下性麻痹相鉴别,见表2-33. 核间性眼肌麻痹(int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病变主要损害脑干的内侧纵束,故称内侧纵束综合征。

多见于脑干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性硬化(1)前核间性眼肌麻痹(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痹(3)一个半综合征(one and a half syndrome)4. 核上性眼肌麻痹(upp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亦称中枢性眼肌麻痹。

由皮层或皮层下侧视中枢病变所致,表现为双眼同向凝视障碍,皮层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皮层下侧视中枢(脑桥外展旁核)。

核上性眼肌麻痹临床上有三个特点:①双眼同时受累;②无复视;③反射性运动仍保存,及患者双眼不能随意向一侧运动,但该侧突然出现声响时,双眼可反射性转向该侧;(1)水平注视麻痹①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受损可产生两眼侧视麻痹破坏性病灶出现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故表现双眼向病灶侧共同偏视(如脑出血)刺激性病灶可引起双眼向病灶对侧共同偏视(如癫痫)②脑桥侧视中枢受损位于展神经核附近的副外展神经核及旁中线网状结构,发出的纤维到达同侧的展神经核和对侧的动眼神经内直肌核,支配双眼向同侧注视,并受对侧皮质侧视中枢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