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PPT第三章 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学导论》课件-护理学导论

中医《护理学导论》课件-护理学导论
护理的独特功能在于协助患者置身于自然而良好的环境下,恢复身心健 康。
——南丁格尔 护理的独特功能是帮助护理对象、患者或健康人从事有助于健康、康复 或安宁地死去的活动。如果护理对象具有足够的能力、意志或知识时, 他能独立的自理。否则,护士则要帮助人满足其基本的需要,使其尽快 恢复自理能力。
——美,韩德森
http://www.icn.ch/
/index.asp
– 80年代之前只有一本护理杂志 – 目前已有30多种护理杂志
四、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 1909年江西牯岭成立中华护士会/ 1964年改名中华护理学会 • 1979年 《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
2020/8/6
29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Health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 1948,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20-30):
课后作业,测验,出勤
• 理论试卷70-80(自学15 % -20%):
– 题型包括
• 单项选择 • 简答 • 案例分析 • 其他
护理学导论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与基本概念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三章 人的基本需要 第四章 人的成长与发展 第五章 压力学说 第六章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第七章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护理是一门主要关于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照护并使患者和伤残 者康复的富有同情心的人文科学。它寻求环境和人之间和谐的相互作用, 加强人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指导和改变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 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健康潜能。

《护理学导论》课件

《护理学导论》课件
加强国际间的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跨国护理服务市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护理服务市场逐渐兴起,为护理人员提 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面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护理学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传染 病防控、全球健康治理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安全性,例如远程监测、智 能护理设备等。
护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
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例如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等。
护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
研究社会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例如公共卫生、健康政策等。
护理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01
人工智能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学的重要性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护理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护士是医疗团队中的核心 成员,他们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护理学的起源
护理学起源于古代,当时人们已经开 始关注照顾和关怀生病的家人和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理逐渐发展成 为一门专业的学科。
护理学的发展
康复护理技能
1 2
康复护理技能的定义
康复护理技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手段,帮助 病人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技能的重要性
康复护理技能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 够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康复护理技能的分类
康复护理技能包括理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 。
心理护理技能
急救护理技能
急救护理技能的定义
急救护理技能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抢救 措施,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急救护理技能的重要性

护理学导论(第三章 健康与疾病)

护理学导论(第三章 健康与疾病)
2011年3月9日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病原微生物因素、心理因素
3.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4.保健设施因素:医疗保健网络、医疗保健体系、群体是否容易获得有效地卫生保健和医护服务。
二、疾病
(一)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出现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的改变,是机体内部及机体环境间平衡的破坏或正常形态的偏离。
(三)疾病的影响
1.积极的影响:引起重视,主动调整
2.消极的影响:身体不适,影响生活、工作及活动
3.对家庭的影响:经济、精神和心理、情绪
4.对社会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社会健康状况的影响
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一)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P36图3-1)
健康与疾病为一种连续的过程,处于一条连线上,其活动范围从濒临死亡至最佳健康。
1992年WHO健康城市的定义: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应该能改善其环境,扩大其资源,使城市居民能互相支持,以发挥最大潜能。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等提出了更易被人理解的定义:“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2.健康新视野
WHO在1994年提出建立“健康新视野”的战略框架。其中两个核心概念是: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
“健康新视野”的具体实施从三个方面考虑:①生命的培育;②生命的保护;③晚年的生活质量。
3.健康城市
1986年第一个健康城市在里斯本诞生
1987年WHO正式发起了创建健康城市运动

护理学导论 第三章 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PPT课件

护理学导论 第三章 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PPT课件
的经验、智力、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经 济状况、坚强度。
60
常用的心理防卫机制
❖ 1、否认:对无法接受的事实,潜意识地 拒绝承认此已知的事实,并非故意欺骗自 己。
❖ 2、选择性忽视:不去注意引起焦虑的事 物。
❖ 3、隔离作用:把感受到压力的感觉移开。 ❖ 4、反向作用:否认忌讳的动机,同时发
展相反动作的行为。
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 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3
2.系统理论是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 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护理程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4
3.系统理论是护理理论发展的依据 4.系统理论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理论支持
25
26
(一)需要概述
1.概念
掌握需要的概述 熟悉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needs)是人体对生理与社 会要求的反映。
40
3. 语言性沟通的技巧
选择合适的词语(vocabulary) 选择合适的语速(pacing) 选择合适的语调和声调(intonation) 保证语言的清晰和简洁(clarity & brevity) 适时使用幽默(humor) 时间的选择及话题的相关性(timing & relevance)
41
1.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 (1)自然系统: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系统,如人
体系统、生态系统。 (2)人造系统: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人为建立的系统,
如质量控制系统。 (3)复合系统: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综合,称复
合系统,如教育系统、卫生系统。
11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1)开放系统(open system):指与周围环境不
A、爱与归属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中职《护理学导论》课件第3章 护士素质与角色

中职《护理学导论》课件第3章  护士素质与角色

圆帽:
前达眉睫,后 遮发际,将头发 全部遮住不能蓬 头散发,或长发 飘飘,或拖条马 尾;帽子上污迹 斑斑,帽子歪斜 不正
不正确的 戴帽方法:
口罩的正确佩戴
口罩必须遮住鼻子和嘴巴。
着装
护生在练习时间必须着护士服。
护士服:应清洁、整齐、平整无皱折、庄重、大 方、适体、方便工作。不能有污渍、血迹。衣扣整 齐,内衣、袖边、裙摆均不能露在工作服外。夏天 内穿白色衬裙,冬天下穿白色工作裤。这样可以体 现护士严格的纪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头面部的修饰 1.面部清洁,有光泽,让人感觉精神焕发,有朝气。
青春年少的女孩,不必过多妆扮,应展示自己的朝 气与纯真; 绝不能浓妆艳抹,以免使病人觉得护士不稳重,失 去对护士的信赖。
2.头发干净,梳理整齐,戴好护士帽。
燕尾帽:
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肩,侧不 掩耳;长发要梳理整齐盘于脑后,发 饰素雅庄重。燕帽要洁净无皱折,佩 戴高低适中(距前额发际5cm左右), 两翼翘起
14
二、护士的角色
5、维护者:护士是病人权力的维护者:护士有责任帮 助患者获取信息,并维护其权益不受侵犯和损害。 6、研究者:护士必须积极进行护理研究工作,通过研 究来验证、护理理论和知识,扩展发展护理新技术,改 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5
三、护士行为规范
(一)护士的仪表仪容 仪容仪表是一个人内在美的外在表现,可以展示
友善。
站姿
正确的站姿: 抬头、颈直、下
颌微收、目视前方; 挺胸、收腹、立
腰、提臀、双肩外 展;
双臂放松,双手 自然下垂于身体的 两侧,或双手相握 于腹部;
双腿并拢,脚跟 靠紧,脚尖分开呈 “八”字形,或双
站姿训练
室内:头顶一本书靠墙站立,脚跟、小腿、 臀部、双肩、后脑勺五点紧贴墙面,收腹、 平视、面带微笑,每次坚持15分钟

护理学导论认识医疗卫生体系 ppt课件

护理学导论认识医疗卫生体系 ppt课件
28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预防 社区康复 社区医疗 社区保健 慢性病防治与管理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29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广泛性 主 动性 综合性 连续性 可及性
30
社区卫生发展服务的必要性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 人口老龄化 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 医疗费用的高涨 “人人健康”目标
认识医疗卫生体系
彭薇薇
1
教学目标
掌握医院的任务、特点、类型及组织结 构
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及特点 熟悉我国医疗卫生体系
2
一、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卫生行政组织
卫生事业组织
群众卫生组织 其他卫生组织
3
卫生行政组织
体制 卫生部 卫生厅 卫生局
(2)经住院治疗、急诊留察或手术恢 复期,病情好转或稳定,仍需继续治疗 的患者。
(3)老弱病残或家中无人照顾,到医 院连续就诊困难的患者。
38
3. 家庭病床护理工作内容
(1)提供治疗及护理服务 (2)康复护理 (3)健康教育 (4)心理护理 (5)及时解决潜在的或存在的护理问题 (6)联系检查或住院治疗等
31
(三)社区护理
概念
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 向个人、家庭及人群提供预防、保健、 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生育计划指 导为一体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服务。
32
社区服务的特点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以社区人群为重 以预防保健为主的服务 较高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长期性与连续性服务 团队协作精神
33
社区护理工作内容
家庭医疗护理 预防保健护理 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 社区环境卫生 急救护理 临终护理

2019-2020年人教统编《护理学导论(高职案例版)》第三章:护士素质与行为规范课件

2019-2020年人教统编《护理学导论(高职案例版)》第三章:护士素质与行为规范课件

举例: 护理人员:“你有无尿路刺激症状?” 病人:“什么叫尿路刺激症状?” 护理人员:“就是尿频尿急尿痛啊!” 病人:“什么叫尿频?” 护理人员:“就是次数多。” 病人:“多少次算次数多?”(仍然不解)
举例:
患者赵先生的液体快输完了,他请一位刚要离开 的患者家属带个口信给护士,请她们来换瓶。 护理人员C闻后走进病房。
返回
(三)专业素质
• 专业技能素质 •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 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 • 敏锐的洞察能力 •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 • 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 评判性思维能力
(四)身体素质
1.身体素质 乐观 健康 、反应敏捷 情绪稳定
(五)心理素质
2.心理素质 耐心、爱心、 责任心 、诚意 善意 团结协作
• 功能专业型——对产妇的按摩 对新生儿的抚触
• 友谊温暖型——拍肩、拍手背、拥抱 • 礼貌社会型——握手、拥抱 • 热爱亲密型
空间效应
• 个人空间——社会活动中,尤其是人际交往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说“领土 范围”,这就是心理上所说的“个人空间”。
• 作用:个人空间,可以提供个人自我安全感和 控制感
• 不同的姿势和步态反应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身体健 康状态和自我概念 • 直立、快速、有目的的步态:自信、健康 • 垂头、弯腰、缓慢的步态:抑郁、不舒适、对周 围的事情不感兴趣 • 交班时倚在墙上或门框上等:懒散、不认真 • 病人的特殊身姿:角弓反张、胃痛、头痛等
护士行为举止的要求
• 护士的基本体态
第二节 护士的行为规范
• 护士的语言行为 • 护士的非语言行为 • 护士的仪表与举止
一、护士的语言行为
• 护理用语良的原言则一句三冬暖

《护理学导论》PPT课件

《护理学导论》PPT课件

2.相关性:指各系统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3.动态性:指系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4.层次性:指系统是按复杂程度依次排列 组织的.较简单、低层次的系统称次系统; 较复杂、高层次的系统称超系统.
5.目的性:每个系统均有明确的目的.
四、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系统理论促进了整体护理思想的产生和 发展 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
2.协助病人适应压力 <1>协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 <2>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 <3>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 <4>协助病人适应其角色 <5>协助病人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6>协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护士在工作中的压力与适应
1.护士常面对的压力源 <1>繁重而紧张的工作
<2>复杂的人际关系
<3>高风险
等.
2.生理病理性的
〔1〕正常生理功能变化:如青春期、妊 娠期、更年期等,或基本需要未满足,如饥渴、 活动等.
〔2〕病理性改变:如缺氧、脱水、电解 质紊乱、疼痛或手术、外伤等.
3.心理社会性的 〔1〕一般性社会因素:如丧失亲人 〔2〕灾难性社会事件:如地震 〔3〕心理社会因素:如参加考试
〔三〕压力反应
立的系统,如质量控制系统. 〔3〕复合系统: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综
合,称复合系统,如教育系统、卫生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1〕开放系统〔open system〕:指与周 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 系统,如人体系统、医院系统.
开放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包容:此系统的界限必须稳固,而且通透具 有选择性,以维持其独立性,并预防环境中不 受欢迎与不相关的事物能量或讯息,进入此 系统.

《护理学导论》PPT课件

《护理学导论》PPT课件
2)把健康看成是动态的。
h
7
3)个体健康→群体健康
4)健康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既考 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于人的社会属 性,把人看成既是生物的人,又是心理社 会的人。
5)将健康与人类生产性和创造性的生活联系 起来,揭示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 而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是人类共同追求 的目标。
h
9
亚健康状态★
是指个体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 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 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 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 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 状时。现代医学又称为“次健康” 或“第三状态”
h
10
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因素
1、超负荷工作 2、不良的生活习惯 3、心理失衡 4、衰老 5、疾病前兆 6、生物周期
2、心理因素
1)身心交互作用 2)自我概念
3、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最具根本性 2)社会环境:政治、社会、经济文化
h
16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4.行为与生活方式
指人们受一定的文化因素,社会经济,社会规范及家庭的影响,为满足 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惯有的生活意识和生活习惯 WHO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占60%,可见已成为影响 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
(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
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
他把疾病看作是发展着的现象,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
病而是病人;从而改变了当时医学中以巫术和宗教为根据的
观念。主张在治疗上注意病人的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护理学导论护理基本概念ppt课件

护理学导论护理基本概念ppt课件
护理学内涵
护理学的内涵包括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供 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护理学发展历程与贡献
护理学发展历程
护理学经历了从简单的照顾和助人,到科学研究和提供全面 护理的发展过程。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护理学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英国。
有效沟通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 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和语 言,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和理解。
情感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感状态,给 予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护理操作技能
基础护理
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如清洁 、消毒、注射、采血等,确保患
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急救技能
具备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紧急状况。
03
护理实践基础
护理评估与诊断
护理评估
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体征、实 验室检查等资料,对患,确定患者的健康 问题,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 方面,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
护理计划与实施
护理计划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 ,包括目标、措施、时间等。
日期:
护理学导论护理基本概念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 护理学导论概述 • 护理基本概念 • 护理实践基础 • 护理技能与工具 • 护理伦理与法律 • 护理教育与科研
01
护理学导论概述
护理学定义与内涵
护理学定义
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如何增强人类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学科。它 涵盖了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照顾,以及为个体或群体提供具体的护理服务。
护理学的价值
护理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它强调以 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需要。此外,护理学还通过研 究和实践推动医疗保健领域的发展,提高医疗保健质量和效率。

《护理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卫生服务体系

《护理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卫生服务体系
由卫生专业人员组成的学术团体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中华护理学会
基层群众卫生组织 红十字会
二、城乡三级医疗卫生网
市卫生局 区卫生局 基层医院
市级中心医院 市级专科医院 市卫生防疫站 市妇幼保健所
市级专业防治机构 医药卫生教育机构 科研机构
区级中心医院 区级专科医院 区卫生防疫站
区妇幼保健院 区级专业防治机构
中国卫生组织
卫生行政组织
卫生服务组织
卫其
卫生专业组织
卫生群众组织
生他
行相
政 关 医疾妇基医医 协学基
组 行 疗病幼层学学 会会金
织 政 机预保卫科教

组 构防健生研育

控机机机机
制构构构构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1
卫生行政组织
3
群众卫生组织
2
卫生事业组织
4
其他卫生组织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数据显示
平均每千人口享有的医疗资源
5
4.55
4.5
2001年 2013年
4
3.62
3 2.39
2
2.06
2.05
1.69
1.03
1.07
1
不明
0
医疗病床 卫生技术 执业医生 执业护士 全科医生
(张) 人员(人) (人)
(人)(人)Fra bibliotek问题一个国家的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社会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的问题比较 突出。我国现有的卫生服务体系包括 哪些机构?
业务指导
双向转诊
村 级
村卫生室
三、我国的护理组织系统

护理学导论第3章 护士与患者PPT课件

护理学导论第3章   护士与患者PPT课件

3.2.2 现代护士的角色
3.2 护士角色
4.沟通者
沟通者(communicator)是指为了提供适合患者的 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护士必须与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 健康工作者沟通,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最大限度地 满足患者的需要。
3.2.2 现代护士的角色
3.2 护士角色
5.管理者及协调者
管理者及协调者(manager and coordinator) 是指专业护士有责任管理及组织患者护理的过程,并 注意协调护理过程中与各种人员之间的关系,以保证 良好的护理质量。
3.1.1 角色的基本概念
3.1 角色
角色(role)又称社会角色,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 个专门术语,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 实现与其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中,所表现出的符合 社会期望的行为与态度的总模式。
3.1.2 角色的特征
3.1 角色
1.角色的实现必须通过互动才能完成 2.角色行为由个体来完成 3.复式角色现不佳主要表现为软、硬件两个方面。 (1)软件方面,主要是医院秩序混乱、医务人
员服务态度差,给患者就诊带来不便。 (2)硬件方面,主要是由于医疗设备或生活设
施的数量或质量问题不能满足患者需要。
3.2 护士角色
代言人及保护者(advocator and protector)是 指护士应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采取各种预防措 施以保护患者免受伤害或威胁。
3.2.2 现代护士的角色 9.研究者
3.2 护士角色
研究者(researcher) 是指,现代医学模式的转 变要求护士不断通过研究 扩展护理理论和知识,发 展新技术,以提高护理质 量,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3.4.4 护患关系的建立过程

护理学导论滨州医学院PPT课件

护理学导论滨州医学院PPT课件

(一)角色与病人角色的概念 病人角色: 脱离或减轻其他角色和义务; 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有权
利接受帮助; 病人隐私权; 病人有恢复健康的义务; 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
(二)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及心理原因
1.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2.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3.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4.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5.病人角色行为消退。
(二)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
生理领域: 1.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与不适。 2.保证环境的安静,使病人睡眠良好。 3.满足饮食、饮水、排泄等方面需要 心理领域:心理疏导 社会领域:探望、陪伴
第二节 疾 病
一、疾病的概念 (一)古代的疾病观 疾病是鬼神附体 疾病是机体阴阳的失衡
(二)近代疾病观
1.由医生治疗的、不符合人类需要的一 种状态;
病原(agent)
宿主(host)
古典疾病观模式,多用来解释传染性疾 病的发生,强调病原的重要性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
2.轮状模式(epidemiological wheel)
生物环境
宿主
社 会 环
遗传 基因
物 理


境 强调生态体系
的协调与平衡
三、患病行为及心理
(一)影响个人对待疾病的因素
1.疾病的严重程度
2.年龄及性别
3.感情和精神因素
4.疾病本身的特点
5.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 6.社会心理因素
7.过去的患病经验
8.社会经济状况
9.病人的社交团体 10.医疗设备情况
(二)患病后的行为反应
1.不采取求医活动或延迟求医; 2.采取求医行动寻求亲友或医务人员帮助; 3.踌躇徘徊; 4.采取对抗行为。
(二)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

护理学导论 绪论PPT课件

护理学导论 绪论PPT课件
务谋病者之福利。 谨誓25ຫໍສະໝຸດ 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主要贡献
• 为护理向正规的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基础 • 著书立说,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
《医院札记》、《护理札记》
• 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 • 创立一整套护理制度
• 其他方面:强调护理伦理及人道主义护理观念 注重护理人员训练及资历要求等
26
2、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
弱点 见病不见人
应用护理程序,为 病人实施身心整体 护理
①强调是一门专业 ②医护双方是合作伙 伴,应用护理程序解 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满足病人健康需要 ③建立以病人为中心 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
场所局限在医院 对象局限于病人
以“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 健”为目标,在临床护理和 护理管理中贯彻“护理程序”
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医学基础、人文及社会科学等 护理专业知识-基础理论、专科护理、预防保健及公共卫生、护理管
理教育及科研方面等
35
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
以服务为目的,满足社会需要 有完善的教育体制
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 有良好的科研体系 有专业自主性
36
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一)根据护理功能划分
32
护理的概念
(一)以疾病为中心阶段 南丁格尔-“护理是让服务对象处于接受自然作用的最佳环境” (二)以病人为中心阶段 韩德森-“护理是帮助健康人或服务对象进行保持健康、恢复健康或
安宁地死亡的活动”
(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 罗杰斯-“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整体的人,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
康潜能状态”
(一)中国古代护理的产生及发展 (二)中国近代护理 (三)中国现代护理 (四)中国护理学术组织及刊物
28
中国古代护理的产生及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
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活动。
老年人服务
文化娱乐服务
残疾人服务
便民生活服务
婴幼儿服务
民俗改革服务
青少年服务
精神卫生服务
拥军优属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社会救助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 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 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 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 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 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 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 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第三节 医院
医院是对群众或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 所,具备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相应的医 务人员和必要的设备,通过医务人员的集 体协作,达到对住院或门诊、急诊患者实 施科学和正确的诊疗护理为主要目的卫生 事业机构。
医院的功能 医疗 教学 科研 预防
医院的特点
患者为中心 随机性和规范性 社会性和群众性
卫生行政组织:隶属于卫生部门的管理职 能部门
卫生事业组织:具体开展业务工作的 专业 机构
群众性卫生组织:民间或非政府的卫生组 织
其他卫生组织:铁道部、交通部பைடு நூலகம்的卫生 机构
卫生行政组织: 卫生部\卫生厅\卫生局等
卫生事业组织:医疗服务机构 预防医学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 传统医学机构 医学教育机构 健康教育和卫生新闻出版机构
农村医疗卫生网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乡卫生院 村卫生室
第二节 社区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 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人群 地域 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生活服务设施 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社区的功能
空间功能 联结功能 社会化功能 控制功能 传播功能 援助功能
中医学院、中医医院、中医制药厂
医学教育机构
功能:培养、输送各级各类卫生人员,对在职 人员进行培训发展
各类医学院校及进修学院
健康教育和卫生新闻出版机构
功能:研究传递健康信息,宣传健康政策、法 规健康教育中心、健康报业、卫生出版社
二、我国城乡卫生保健体系
城乡医疗卫生网
市中心医院 区中心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护理学导论》配套课件
第三章 卫生保健服 务体系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 第二节 社区 第三节 医院
第一节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
体系---------一个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有机 整体.
卫生保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诊断治疗疾病、 预防疾病、健康保护或卫生保健、教育和 科学研究。
一、我国卫生保健体系的组织结 构和功能
科学技术性 时间性和连续性 脑体结合复杂性
医院的类型与分级
分类-----收治范围、特定任务、地区、产权 归属
分级-----三个级别、十个等级
医院的组织结构
门诊部 医疗医技科室 行政科室
医院人员的组成
卫生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 后勤保障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
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坚持以需求为导向 3.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 4.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5.坚持实事求是
社区卫生服务
特点
全面性 综合性 连续性 主动性 公益性 可及性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中的诸多概 念和技术,通过广泛的持续性的护理活动,以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的科学及艺术。
医疗服务机构
功能:诊疗\预防疾病 各类医院、门诊部、保健所、疗养院及康复
机构
预防医学机构
功能:预防疾病、研制疫苗、消毒剂 检测危害健康的因素
各级卫生防疫站,地方病、职业病等的防治 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
功能: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
妇幼保健院、所、站,妇女、儿童医院、计 划生育部门
传统医学机构
功能: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培养中医人 才,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