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三年级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1.博喻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礼记·学记》2.求也退,由也兼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3.仁者言讱牛多言而躁。

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也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4.语上语下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5. 君子之教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6.因材施教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7.因人施教因人而施之,教也。

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

因人而施,质异也;同归于善,性同也。

夫教,以复其性而已。

----[明]王阳明《别王纯甫序》8.忠恕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0.用容乃大有忍,其乃有济。

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陈》11.恕以待人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北宋]林逋《省心录》12.能容能化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13.得饶人处且饶人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説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14.立人达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名句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名句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名句
#头号周刊##国学经典名句#
每学期背诵30句,一年60句,六年360句。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8.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9.人钝世上磨,刀钝石上磨。

1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1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不患人不知,单怕不知人。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15.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1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7.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1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9.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20.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2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27.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2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30.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1. 原文选段。

-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 学习要点:- 教导孩子要尊师敬友,注重礼仪修养。

- 通过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向孩子传递孝道和悌道(兄弟友爱)的重要性。

2. 背诵与记忆方法。

- 可以采用分段背诵的方式。

先理解每一段的意思,比如先理解关于黄香和孔融故事的这两段。

- 制作简单的记忆卡片,一面写原文,一面写解释,随时复习。

3. 拓展阅读与故事。

- 除了黄香和孔融的故事,可以找更多古代孝子和悌道的故事,如闵子骞芦衣顺母的故事。

闵子骞的继母对他不好,冬天给他穿芦花做的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穿棉衣。

他父亲知道后要休妻,闵子骞却为继母求情,他的孝行感动了继母,后来继母对待他如同亲生儿子。

1. 原文选段。

-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解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不要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 学习要点:- 这是在教导孩子如何对待父母,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和孝顺的品德。

- 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如听到父母叫自己时及时回应等。

2. 课堂活动建议。

-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父母呼、命、教、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表演中体会如何正确对待父母。

- 家庭作业:让孩子回家记录一周内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好与不好的情况,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改进。

3. 文化内涵挖掘。

国学必背三年级下

国学必背三年级下

• 经典诵读: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经典要义: 1.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2.得黄金百,不得季布一诺。
3.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 4.邻里能相存。
5.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6.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7.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8.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9.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10.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三下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三下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学而第一(一)◎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yuè)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yùn)⑧),不亦君子⑨乎?”◎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tì)②,而好犯上者③,鲜(xiǎn)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⑧?”◎子曰:巧言令色①,鲜(xiǎn)②仁矣。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xǐnɡ)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二)◎子曰:“道①千乘(shènɡ)之国②,敬事③而言,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tì),谨④而信,泛(fàn)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

主忠信④。

无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dàn)⑧改。

”国学经典--第二单元(千家诗)1.初春小雨[唐] 韩愈天街①小雨润如酥②,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③一年春好处④,绝胜⑤烟柳满皇都⑥。

2.春晴①[唐] 王驾雨前初见②花间蕊③(ruǐ),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④春色在邻家。

3.春日偶成①[宋] 程颢(hào)云淡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③过前川。

时人④不识余心⑤乐,将谓⑥偷闲⑦学少年。

4.春怨[唐]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①。

5.江畔①独步寻花 [唐] 杜甫黄师塔②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③(cù)开无主④,可爱深红爱浅红?国学经典—第三单元《论语》学而第一(三)◎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为舜乎!”——《中庸》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第三单元:让世界充满爱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qiōng)琚(jū)。

匪(fěi)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第四单元: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2、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g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3、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经》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第六单元:世界遗产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诗经》第七单元:人间真情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三下国学经典译文

三下国学经典译文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2、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意思:用骨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切,用象牙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磋,用玉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琢,用石制作器具的方法叫做磨。

只有经过切磋琢磨,才可以做成宝贵的器具。

人通过勤学好问来获得知识并有所成就,就好像骨、象牙、玉和石经过切磋琢磨能成为宝贵的器具一样。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意思: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第六单元:世界遗产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意思: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诗经》意思:高山让人仰望,美德让人效仿。

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第七单元:人间真情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意思: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意思:君子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一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一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一_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十一(一)经典国学再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我是小助手择:选择。

善:好。

欲:想要。

徒:白白的。

我是小翻译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那些好的方面学习,对那些不好的方面要加以改正。

如果想家庭和睦,就要多做善事;如果想让振兴家族,就要刻苦读书。

小的时候不努力,年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只有白白悲伤了。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广阔无垠,虽然网孔稀疏,却不会有一点儿遗漏。

见当官的不要着急地往前凑,到别人家做客时不要往后退缩。

宁可多添一斗粮食,家里不要多添一口人。

考考你的智慧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A.孔子B.孟子C.老子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告诉我们什么?3.“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什么启发?弘扬传统文化天没黑的时候就要提前找旅店投宿,听见鸡叫就看看天色,天亮了就要抓紧时间赶路。

将相的头顶可以跑马,公侯的肚子里可以行船。

考考你的智慧1.“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这句话可以用下面哪个成语概括?()A.损人不利己B.损人利己C.万万不可2.“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这句话和哪句话意思一样?()A.将相之和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宰相肚里能撑船3. 上文中哪句是劝告人们要小心背后的?请你写在下面。

知识链接人生短暂,少年时代的黄金岁月尤其短暂而珍贵。

所以树叶的好花绿叶会年年盛开,但人的少年时光、青春岁月,却像小鸟般的飞去不返。

既然如此何不趁年轻时,为自己的未来赚个杯盘钵满?为何要等到三十而立呢?参考答案(一)1.A2.年轻的时候要努力学习。

3.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为之付出努力。

(二)1.A2.C3.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小学三年级学生应该记住的国学经典名句

小学三年级学生应该记住的国学经典名句

【导语】语⽂⼀词很简单,就俩字!但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化底蕴!语⽂修养是⼀个漫长过程!区区⾥⾯的课程跟中华⽂化⽐那就是海底针!语⽂功底深厚的⼈,⽆论什么场合,什么话题,都可以出⼝成章!⼀个真正有⽂化修养的⼈说话听起来是很有韵味的。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1、⾔者⽆罪,闻者⾜戒。

(诗经⼤序) 2、知我者,谓我⼼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离) 3、⼈⽽⽆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 4、他⼭之⽯,可以攻⽟。

(诗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不义必⾃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患。

(左传) 11、最新的国学经典名句⼤全:⼈⾮圣贤,孰能⽆过?过⽽能改,善莫⼤焉。

(左传) 12、知⼈者智,⾃知者明。

(⽼⼦) 13、信⾔不美,美⾔不信。

(⽼⼦)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15、合抱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千⾥之⾏,始于⾜下。

(⽼⼦) 16、敏⽽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所不欲,勿施于⼈。

(论语颜渊) 18、⼯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坦荡荡,⼩⼈长戚戚。

(论语述⽽)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罕) 21、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罕) 23、⼈谁⽆过?过⽽能改,善莫⼤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路) 27、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论语述⽽) 28、⼤道之⾏,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不预则废。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四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四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四_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十四(一)经典国学再现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紧,人急智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我是小助手空:白白。

架:建造。

行:做。

鸣:响。

断:戒。

我是小翻译别为子孙们的未来白白担心,他们自有自己的福气。

天下没有不好的父母,世上最难得的是骨肉相连的兄弟。

和人合不来,就劝人家养鹅;和人不和睦,就劝人重新建造房屋。

只管多做好事,不要问自己的前程怎样。

河道窄了水流就急,人处在危急时刻就会想出办法。

知道山中有猛虎,就不要上山了。

道路不铲不修就不会平坦,事情不做就不会成功;人不劝导不会变优秀,就像钟不敲打不会响。

没钱的时候才想要戒酒,老了才开始读经书,这时候已经晚了。

考考你的智慧1.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告诉我们长辈不用为后代担心。

B. “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告诉我们长辈为后代担心牡丹花虽然好看,却只能让人们观赏,枣花虽然很小小却能结出果实。

考考你的智慧1.“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文中告诉人们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的句子是哪一句?请你写在下面?3.“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这句话是对待牡丹和枣花是怎样的态度?你赞同吗?知识链接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此我们不能做亏心事。

有一个素来和邻居相处不好。

一天,她家丢了一只鸡,她到邻居家去寻找。

正好,邻居夫妇出门了,只有一个孩子在煮东西。

她揭锅盖一看,看到一只煮的白嫩的鸡,她大怒说:“你煮我的鸡,我煮你的孩子!”她就捉到孩子投入锅中,孩子立刻就没命了。

邻居夫妇回来,呼喊孩子,孩子没有回应。

第二年三月二十八,妇人在庐下坐着,空中猛然一个雷响,火球通过窗户进来,妇人立即化为灰烬。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朗读十(一)经典国学再现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鸣惊人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我是小助手举:科举考试。

稀:少。

饥:饥饿。

运:好运。

我是小翻译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如果考上就榜上着名,十年苦读,毕竟可以大展宏图了。

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津,考试考中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喝酒欠债并非稀有的事,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却不多。

养儿子是为了老了以后有所依托,积存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

当家后才能领会到钱财来之不易,有了儿女后才能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生活好的时分要经常想一想之前贫困的时分,生活困顿时不要像富裕时那样浪费。

运气好时,即使坏的情况也能逢凶化吉,运气不佳时,好的局面也会变坏。

考考你的智慧1.古代人的寿命比如今要短,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活到岁的人很少。

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这句让你想到了哪两个成语呢?3.你知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这句话和唐代哪个诗人有关吗?鄙人面写出他的名字吧。

弘扬传统文明“运去雷轰荐福碑”典故的由来运气不好的时分,即使好事情也会变坏。

这句中有一个典故。

宋代时分,范仲淹有一段工夫在饶州做官。

当时当地有一个书生非常穷困潦倒,范仲淹非常同情他。

饶州有一个寺庙叫荐福寺,寺中有一块碑文,是欧阳询书写的,其拓本在当时非常值钱,范仲淹想拓一些送给书生。

却不料,巨雷却都把碑击碎了。

(二)经典国学再现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主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险处须当避,不是才人莫献。

我是小助手荣枯:兴衰。

容颜:脸色。

罢却:收敛。

道:好。

避:避让。

我是小翻译进门时不要问主人家的兴衰情况,看看他的脸色大致就知道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六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六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六人教新课标〔一〕经典国学再现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多,财多害人子。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假定登高必自大,假定涉远必自迩。

我是小助手利:尖利。

恨:厌弃。

耻:羞耻。

迩:近。

我是小翻译磨刀总嫌磨得不够尖利,刀过于尖利就容易伤人手指。

追求钱财总觉得不够多,但钱财太多反而会害了子女。

知足常乐就会经常感到满足;任何事物都有止境,应适可而止,能做到这样终身不会遭受羞耻。

有福的人遭到不幸只是损失钱财,无福的人遭遇不幸那么会伤及自己。

十分庞大的过失,会形成庞大的错误。

登上极高的山,就能知道〝自大〞,走极远的路,就能知道〝自迩〞,也就是与〝远〞比拟起来自己只不过是〝迩〞〔不远〕而已。

考考你的智慧1.〝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这句话和下面哪个成语意思相近〔〕A.适可而止B.不耻下问C.商议。

2.〝虽然他只写错了一个小数点,可是结果却差了很多。

〞这句话可以用下面的哪句诗句写出来?请你誊写在下面。

3.〝磨刀恨不利〞这句中〝恨〞和下面哪句中的〝恨〞意思相反?〔〕A.他仇恨这团体。

B.她只恨自己不是一个男儿。

C.我恨自己不能再长高一些。

弘扬传统文明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能知足,才干感遭到快乐。

胡九韶是明朝金溪人。

他的家境很贫穷,他一边教书,一边努力耕作,这样才仅仅可以勉强度日。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

一次妻子笑着对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样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

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

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什么?〝〔二〕经典国学再现深思熟虑,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三年级下册国学

三年级下册国学

三年级下册国学第一课:坚持雅操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第二课:图写禽兽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第三课:右通广内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第四课:户封八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第五课:盘溪伊尹盘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第六课:俊义密勿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第七课:起翦颇牧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第八课:雁门紫塞雁门紫塞,鸡田赤诚。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第九课:俶载南亩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第十课:聆音察理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第十一课:两疏见机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第十二课:渠荷的历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第十三课:耽读玩市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第十四课:亲戚故旧亲戚故旧,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圆洁,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第十五课:弦歌酒宴弦歌酒宴,接杯举殇。

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第十六课:笺牒简要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嵇琴阮箫。

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国学经典400句诵读小学三年级

国学经典400句诵读小学三年级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róu tí,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名句
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
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2、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为
舜乎!” ——《中庸》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第三单元:让世界
充满爱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第四单元: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
我所。

——《诗经》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qiōng)琚(jū)。

匪(fěi)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2、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gǔ)。

他山之石,可
以攻玉。

——《诗经》
—《诗经》3、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
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
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荀子·劝学篇》
第六单元:世界遗产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第七单元:人间真情
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
第八单元:神话传说
1、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què),断鳌(áo)之足以立四极。

——《列子·汤问》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诗经》
2、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山海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