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118个中医方剂学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华总结

118个中医方剂学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华总结

118个中医方剂学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华总结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7.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

9.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

10.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趺阳脉浮而涩。

治当选用:麻子仁丸。

11.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2.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

15.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

16.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17.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

治宜选用:温脾汤。

19.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

治宜选用:麻子仁丸。

20.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

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

21.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23.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

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

24.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

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

25.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26.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27.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28.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202X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方剂学速记

202X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方剂学速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方剂学速记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争辩中药方剂的组成、配伍、制作方法及用法用量等内容。

把握方剂学学问对于考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至关重要。

下面是202X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复习资料的速记,期望能够挂念你更好地备考。

方剂学速记:一、方剂学基础学问1. 方剂分类:可以按煎煮法分类为煎剂、蒸剂、泡剂和丸、散、丹、糖等剂型。

2. 方剂的组成:药物组成1、2、3、4等,指的是方剂的主剂、次剂、佐剂和使剂。

3. 一些常用的剂型:汤剂、散剂、丸剂、丹剂、糖膏剂等。

二、方剂的配伍原则1. 依据病情选药:方剂的选药要依据病情来打算,比如表证用辛凉药,里证用苦寒药等。

2. 辨证施治:方剂应结合辨证来施治,比如治疗寒证用温热药,治疗虚证用补益药等。

3. 药物的相互配伍:药物之间有相克、相反、相合等关系,需要留意药物的搭配。

三、方剂的制备方法1. 煎剂的制备:煎剂是将中药材和水煎煮,最终得到药汁,有陈煮和水煎两种方法。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蒸剂的制备:将中药材放入蒸锅蒸煮,最终得到的是蒸馏液,蒸剂在质地上一般比煎剂要浓稠。

3. 泡剂的制备:将中药材放入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通过浸泡提取药物成分。

四、方剂的用法用量1. 方剂的用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分为汤剂、丸剂、散剂等;外用包括药膏、药酒、熏洗等。

2. 方剂的用量: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打算用量,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和病情等因素。

以上是方剂学的一些速记要点,期望能够挂念你复习。

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多做题、多总结,加强对方剂学学问的把握。

同时,也要加强对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祝你考试顺当!。

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以下是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解表剂
辛温解表:主治表实证,代表方剂为麻黄汤。

辛凉解表:主治表热证,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扶正解表:主治虚人感冒,代表方剂为败毒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

泻下剂
寒下:代表方剂为大承气汤。

温下:代表方剂为温脾汤。

润下:代表方剂为麻子仁丸。

攻补兼施:代表方剂为黄龙汤。

和解剂
和解少阳: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

调和肝脾:代表方剂为逍遥散。

调和肠胃:代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

清热剂
清气分热:代表方剂为白虎汤。

清营凉血:代表方剂为清营汤。

清热解毒:代表方剂为黄连解毒汤。

清脏腑热:代表方剂为龙胆泻肝汤、清胃散、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

清热祛暑:代表方剂为藿香正气散、六一散。

清退虚热:代表方剂为青蒿鳖甲汤。

温里剂
温中祛寒:代表方剂为理中丸、小建中汤。

温肾散寒:代表方剂为四逆汤。

补益剂
补气:代表方剂为四君子汤。

补血:代表方剂为四物汤。

气血双补:代表方剂为八珍汤、炙甘草汤。

补阴:代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补阳:代表方剂为肾气丸、右归丸。

中医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方剂学笔试考核大纲

中医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方剂学笔试考核大纲

中医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方剂学笔试考核大纲第一单元总论要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及常用治法2•方剂的组成3•方剂的变化4.常用剂型及其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要点: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2,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银翘散、败毒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止嗽散、桑菊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第三单元泻下剂要点: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2,温下剂的基本配伍规律3.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十枣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4.温脾汤、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四单元和解剂要点: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2.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逍遥散、痛泻要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蒿苓清胆汤、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配伍特点、功用及主治证候第五单元清热剂要点: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4.竹叶石膏汤、消营汤、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龙胆泻肝汤、芍药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5•白虎汤、清瘟败毒饮、导赤散、玉女煎、泻白散、清胃散、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6.黄连解毒汤、葛根黄苓黄连汤、当归六黄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六单元祛暑剂要点:六一散、香禽散、新加香善饮、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七单元温里剂要点:1温里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2.小建中汤、四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理中丸、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黄黄桂枝五物汤、阳和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八单元补益剂要点:1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2.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完带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生脉散、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4.四君子汤、四物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化裁运用第九单元固涩剂要点:1固涩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2.牡蛎散、四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真人养脏汤、桑蝶峭散、固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单元安神剂要点:1.重镇安神剂和滋养安神剂的基本配伍规律2.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第十一单元开窍剂要点:1开窍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3.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苏合香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二单元理气剂要点:1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的组成药物、伍意义4.越鞠丸、枳实11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三单元理血剂要点:1.活血祛瘀剂的基本配伍规律2.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咳血方、黄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桃核承气汤、十灰散、小蓟饮子、槐花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四单元治风剂要点:1.治风剂的适用范围及用药原则2,川茸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消风散、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五单元治燥剂要点:1.治燥剂的适用范围及用药原则2・清燥救肺汤、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杏苏散、桑杏汤、养阴清肺汤、增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六单元祛湿剂要点:1祛湿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2,平胃散、五苓散、防己黄黄汤、苓桂术甘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蕾香正气散、茵陈蒿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八正散、猪苓汤、真武汤、实脾散、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七单元祛痰剂要点:1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基本配伍规律2.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3.温胆汤、清气化痰丸、贝母瓜萎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八单元消食剂要点:1.保和丸、健脾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2.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九单元驱虫剂要点:乌梅丸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完整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完整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方剂学讲稿绪言1、什么是方剂?方----治疗方法;剂----剂型、剂量。

通过辨证,决定治法,选用药材,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拟定每一药的用量制成一定的剂型,就是方剂。

也称处方或汤头。

2、什么是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悠久而长远的历史,其发展轨迹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学习和了解方剂学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或有志于从事中医研究及临床的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在这本据推断至少是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

明代的《普济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巨著。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

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第二节常用治法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清法6.温法7.消法8.补法第三章方剂的分类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能分类法。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基本结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这里的君、臣、佐、使说的就是方剂的基本结构。

因此方剂的基本结构就是指方剂是由君、臣、佐、使这四类具有不同作用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治风剂治风法,就是调治风病的方法。

临床常见风病有两类:一为风自外来感伤为外风,一为内脏功能失常而引起的风病为内风。

在治疗上,外风大都以散为主,内风皆宜平熄为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风病大都与肝有关。

一、含义凡是由疏散风邪或滋潜熄风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用以治疗内外各种风病者统称为治风剂。

《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为百病之长”,说明风病的范围很广,其病情况变化亦较复杂,风邪每易兼挟其他邪气,(风寒、风温、风温……),简而言之,不外外风及内风两大类。

外风——指自然界六淫之一,指风从外来,往往乘人体之虚而发病,即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卒然逢疾风暴风而不病者,盖无虚也”。

往往由汗出劳倦等机体机能下降时风邪乘虚而入“皮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内风——指风从内生,是人体内部脏腑病理产生。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说明内风是肝风内动,然何以出现,肝风内动,则每与脾肾有关。

二、作用具有疏散外风,平熄内风,滋阴活血等作用,因此又有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的理论。

三、运用适用于外风侵袭所致的肢体疾病,麻木不仁,伸屈不利,及破伤风等证或由内脏功能失调引起的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拘急抽搐等证。

这些病证的出现是由风所致,即所谓风病。

风的特点:1.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致病广泛,风邪每易兼挟其它邪气如寒燥、湿、热邪,又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从外感疾病来看,风往往是其它外感病的先导。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阳性散发作用,升腾,“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3.善行数变。

风邪致病变化较多,而且迅速善行游走不守,变化无常,如热极生风、抽搐、眩晕、僵仆。

方剂学重点复习全资料(完美版)

方剂学重点复习全资料(完美版)

名解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佐药有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之分4、佐助药: 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5、佐制药: 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6、反佐药: 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7、使药:使药有引经药、调和药之分,8、引经药: 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9、调和药: 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或具有矫味作用的药物。

10、十剂:“十剂”说始于唐代藏器《本草拾遗·条例》,原是针对药物按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

宋·佶《圣济经》于每种之后加一“剂”字,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用为方剂分类法。

11、八阵:“八阵”出于明·景岳《景岳全书》,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用为方剂分类法。

是对原有功用(治法)分类方法的发展。

12、八法:“八法”是清代医家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

包括汗法、和法、下法、吐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13、辛甘化阳: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化生或化生阳气以助散寒。

如桂枝汤中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同用,可以化生卫阳。

14、酸甘化阴: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酸味药与甘味药同用,有益于滋化人体阴液的生长。

如桂枝汤中酸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合用,可以化生营阴。

15、逆流挽舟:是一种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

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可以用解表剂疏散外邪,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这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方如败毒散,原方治疗气虚外感证,清代医家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

“酸枣仁汤”——中医医术专长考核方剂考点

“酸枣仁汤”——中医医术专长考核方剂考点

“酸枣仁汤”——中医医术专长考核方
剂考点
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方剂学考点:酸枣仁汤”相关内容,相信报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考生都在学习,为帮助大家了解,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考点精讲】
酸枣仁汤
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

功用:清热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

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医学|教育网,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剂歌诀】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香甜。

【趣味歌诀】
熊猫早知茯苓甘。

【配伍意义】
方中重用甘酸质润之酸枣仁为君,入心、肝之经医学|教育网,养血补肝,宁心安神。

茯苓益心脾而宁心神。

【方剂鉴别】
酸枣仁汤与天王补心丹的异同:
二方均有酸枣仁。

酸枣仁汤主要治疗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证,有头目眩晕的表现,为弦细脉医学|教育网。

天王补心丹主要治疗阴虚血少,心神不安证,无头目眩晕之表现,脉象为典型的阴虚脉象即细数脉。

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歌诀】考点汇总【歌诀速记】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方剂歌诀速记72点
中医医术专长考核“50个清热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整理!
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证书vs中医医术专长证书作用对比。

中医专长考试方剂学重点总结

中医专长考试方剂学重点总结

中医专长考试方剂学重点总结1、‘香苏散’与‘香薷散’的区别:均治疗外感风寒,前者理气和中,后者化湿和中。

2、“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温病学观点,指外感温热病以肺经症候为主要特征。

3、银翘散——辛凉平剂;桑菊饮——辛凉轻剂。

4、《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5、《伤寒杂病论》——被喻为“方书之祖”。

集理、法、方、药于一体。

6、《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国家编制的药典。

7、‘八法’出自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

8、“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指小柴胡汤。

9、‘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与‘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区别在于‘真假阳虚’。

10、白虎汤——气分热盛,阳明经热证(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

大承气汤——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11、《医宗金鉴》“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指‘仙方活命饮’。

12、通因通用的代表方剂‘芍药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13、李东垣“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

”——指当归补血汤中黄芪的意义。

14、肾气丸的特点——“阴中求阳”“少火生气”。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5、麦门冬汤中——半夏:麦门冬 = 1:716、“液有余便是痰”——张介宾。

17、“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

”——李中梓。

18、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

19、酸甘化阴——指酸味和甘味相互配伍以益阴的治法。

20、透营转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指温病热入营分仍然可以转回气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整理(严格按照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整理(严格按照考试大纲)
(导赤)竹甘通地。
(导赤)竹竿捅地.
47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1。肝胆实火上炎证2。肝胆湿热下注证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头痛目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胁痛口苦,耳聋耳肿,阴肿阴痒,小便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带下黄臭
龙胆草柴胡泽泻木通黄芩栀子当归生地生甘草
胡归生龙子,芩山草朩泻。
乌龟生龙子,群山草木谢。
48左金丸
31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肝郁血虚脾弱证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
(逍遥)胡姜荷草,药归术苓。
(逍遥)湖江河草,要归树嶺。
32痛泻要方★
《医学正传》
痛泻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腹痛,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注: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11.升麻葛根汤★
《闫氏小儿方论》
麻疹初起
解肌透疹
麻疹不出,发而不透,身热恶风,头痛肢疼,咳嗽,且赤流泪,口渴,舌红苔干,脉浮数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升麻葛根草药汤。
升麻葛根草药汤。
1。3扶正解表
12.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人参败毒散)
气虚外感证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8.桑菊饮★
《温病条辨》
风温初起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都除掉).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方剂学在中医师承考试以及中医确有专长考试中都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为此复习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方剂学复习的一部分知识点,希望可以正在准备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的考生可以认真复习。

(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2.常用治法(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

汗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使用汗法治疗。

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可分为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或与补法、下法、消法等配合使用。

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因吐法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3)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

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可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4)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2020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方剂学知识点:调和肝脾剂-逍遥散

2020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方剂学知识点:调和肝脾剂-逍遥散

2020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方剂学知识点:调和
肝脾剂-逍遥散
关于“2020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方剂学知识点:调和肝脾剂-逍遥散”相关内容,相信参加2020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调和肝脾剂-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茯苓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加薄荷少许,烧生姜一块切破,水煎热服。

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配伍意义】本证由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

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中柴胡为君,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

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和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且使营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

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

柴胡为肝经引经药,兼使药之用。

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体用并调,肝脾同治,故为调肝养血之名方。

相关推荐:
中医医术专长考核针灸治疗考点精华汇总!
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考试报名汇总浙江省中医医术专长医师考核考试时间延迟通知汇总!中医医术专长考核-【中医妇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章节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解表剂(一)概述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

适用范围:解表剂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者。

注意事项: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同时,凡服用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加衣被,以助汗出。

但解表取汗,以遍身微汗为最佳。

如果汗除不能遍身,或大汗淋漓,都不适宜。

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易耗气伤津,甚则导致亡阴亡阳之变。

临证使用解表剂,必须是外邪所致的表证。

若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者,需考虑先解表,后治里;若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经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用。

(二)辛温解表1.麻黄汤组成药物: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意义:麻黄为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以发汗解表,驱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以通肺气之郁闭,为方中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

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故用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与麻黄伍用可增强其发汗解表之力,并能透营达卫,而除寒热、疼痛之症,为方中之臣药,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

本证之喘,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皆上行而散,故配宣降肺气、止咳平喘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为甘缓之品,调和诸药,并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有使药而兼佐药之意。

化裁应用: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燥、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中医确有专长考试知识点

中医确有专长考试知识点

中医确有专长考试知识点
中医确有专长考试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中医基本理论。

2.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以及八纲、六经、三焦等辨证方法。

3.中医经典著作: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的相关知识。

4.中药学:包括中药的分类、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5.中医临床常用方剂:包括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6.针灸推拿:包括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7.中医内科学: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则治法、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知识。

8.中医妇科学: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则治法、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知识。

9.中医儿科学: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则治法、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知识。

10.中医外科学: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则治法、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知识。

11.中医骨伤科学: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则治法、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知识。

1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包括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则治法、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知识。

13.针灸推拿临床应用:包括针灸推拿在临床上的应用,涵盖针灸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

14.临床病例分析: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考察考生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结合能力。

15.临床操作技能:包括针灸推拿的操作技能,涵盖针灸推拿的基本手法、常见疾病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知识。

方剂学考试复习重点

方剂学考试复习重点

方剂学重点总结总论部分1、《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普济方》: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2、方剂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

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i.药味加减的变化ii.药量加减的变化iii.剂型更换的变化4、方剂与治法关系:i.治法是知道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ii.方从法出,法随证立5、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各论部分1、解表剂(汗法)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辛凉解表剂--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扶正解表剂—人参败毒散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为君药。

因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

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兼佐药之用。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汇总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

中药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那么在中医执业考试中,方剂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下面跟yjbys店铺一起来看看吧!麻黄汤中麻黄配杏仁的作用是:宣肺平喘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的作用是:调和营卫小青龙汤中细辛、干姜、五味子相配的作用是:温肺化饮,敛肺平喘止咳桑菊饮中中桔梗配杏仁的作用是:宣肺止咳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的作用是:峻下热结小柴胡汤中柴胡配黄芩的作用是:和解少阳四逆散中柴胡配枳实的作用是:疏肝理脾逍遥散中柴胡配当归白芍的作用是:疏肝养血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相配的作用是: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白虎汤中石膏配知母的作用是:清热生津清营汤中银花、连翘、黄连、竹叶相配的作用是:透热转气清胃散中黄连配升麻的作用是:清散胃热玉女煎中石膏配熟地的.作用是:清胃滋阴青蒿鳖甲汤中青蒿配鳖甲的作用是:养阴透热理中丸中干姜配人能的作用是:温中补虚四逆汤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回阳救逆当归四逆汤中当归配桂枝的作用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补中益气汤中黄芪配柴胡升麻的作用是:补气升阳四物汤中当归配熟地的作用是:补血和血当归补血汤中黄芪配当归的作用是:补气生血朱砂安神丸中朱砂配黄连的作用是:清心镇惊安神酸枣仁汤中酸枣仁配川芎的作用是:养血调肝安神半夏厚朴汤中半夏配厚朴的作用是:化痰行气散结旋复代赭汤中旋复花配代赭石的作用是:化痰降逆止噫血府逐瘀汤中柴胡桔梗枳壳相配的作用是:调畅气机,促进血行中药方剂速记歌诀一、解表剂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 百部甘草紫箢)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二、泻下剂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3、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4、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5、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 甘草干姜芒硝)6、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7、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8、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9、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桔梗)三、和解剂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 白术烧生姜薄荷)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四、清热剂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4、犀角地黄汤--单脚扫地(丹皮犀角芍药生地)5、黄连解毒汤--百子练琴(黄柏栀子黄连黄芩)6、清瘟败毒饮-- 十母亲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石膏知母黄芩竹叶犀角甘草元参桔梗川连连翘生地赤芍丹皮栀子)7、凉膈散--住黄山大忙敲草核(竹叶黄芩山栀子大黄芒硝连翘甘草薄荷 )8、普济消毒饮--黄牛白马联合巧耕陈草根,胜元胡(黄芩牛蒡子白僵蚕马勃黄连薄荷连翘桔梗陈皮甘草板蓝根生麻元参柴胡)9、防风通圣散--黄妈石河值勤住草房,忙借船摆渡归金石桥(大黄黄麻滑石薄荷栀子黄芩白术甘草防风芒硝桔梗川芎白芍 ** 当归荆芥石膏连翘)10、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陈甘归乡(穿山x 贝母皂角刺防风没药天花粉金银花白芷赤芍药陈皮甘草当归乳香)11、导赤散--草地牧主(甘草生地木通竹叶)12、龙胆泻肝汤--皇帝通知龙龟卸柴草车(黄芩生地木通栀子龙胆草当归泽泻柴胡甘草车前子)13、左金丸-- 昨进黄鱼(“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为6:1”)14、苇茎汤--冬桃已萎(冬瓜子桃仁薏苡仁苇茎)15、泻白散--赶白骨精(甘草桑白皮地骨皮粳米)16、清胃散--生母当皇帝(升麻牡丹皮当归黄连生地)17、玉女煎--师弟卖母牛(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18、葛根黄芩黄连汤--秦莲割草(黄芩黄连葛根甘草)19、芍药汤--草官要秦香莲当大兵(甘草官桂芍药黄芩木香黄连当归大黄槟榔)20、白头翁汤--百翁练琴(黄柏白头翁黄连秦皮)21、青蒿鳖甲汤--庆贾母诞生(青蒿鳖甲知母丹皮生地)22、清骨散--知青浇草,地鳖胡饮(知母青蒿秦艽甘草地骨皮鳖甲胡黄连银柴胡)23、当归六黄汤--弟弟骑白龟练琴(生地熟地黄芪黄柏当归黄连黄芩)五、祛暑剂1、清络汤--河边西瓜和丝瓜不如猪心金银扁豆花(荷叶边西瓜脆衣丝瓜络竹叶心金银花扁豆花)2、香薷散--猴想炒扁豆(厚朴香薷炒白扁豆)3、新加香薷饮--香花逗俏猴(香薷银花扁豆花连翘厚朴)4、六一散--六一拾草(滑石与甘草用量比为6:1)5、桂苓甘露散--憨猪倌责令猪羔滑竿(寒水石猪苓官桂泽泻茯苓白术石膏滑石甘草)6、清暑益气汤--师母深夜卖黄瓜和糙米(石斛知母西洋参竹叶麦冬黄连西瓜脆衣荷梗甘草粳米)六、温里剂1、理中丸--草人赶猪(甘草人参干姜白术)2、小建中汤--姜姨要草枣汁(生姜饴糖芍药甘草大枣桂枝)3、大建中汤--姜姨任教(生姜饴糖人参蜀椒)4、吴茱萸汤--乌江找人(吴茱萸生姜大枣人参)5、四逆汤--将干父子(干姜甘草附子)6、回阳救逆汤--陈夫人下令炒五香酱猪肉(陈皮附子人参半夏茯苓甘草五味子麝香干姜白术肉桂) 7、当归四逆汤--肝大的同志要当心(甘草大枣 ** 通草桂枝芍药当归细辛)8、黄芪桂枝五物汤--姜只要大旗(生姜桂枝芍药大枣黄芪)9、阳和汤--皇帝将生贵娇子(麻黄熟地姜炭生甘草肉桂鹿角胶白芥子)七、补益剂1、四君子汤--夫人赶猪(茯苓人参甘草白术)2、参苓白术散--沙夫人一早要接编百草帘(砂仁茯苓人参薏苡仁大枣山药桔梗扁豆白术干草莲子肉)3、补中益气汤--麻人赶猪,虎皮当旗(升麻人参甘草白术柴胡陈皮当归黄芪)4、生脉散--生脉散救“无脉人”(五味子麦冬人参)5、玉屏风散--房主弃屏风(防风白术黄芪)6、完带汤--白人苍山批草药糊疖子(白术人参苍术山药陈皮甘草芍药柴胡黑芥穗车前子)7、四物汤--弟摆船归(熟地白芍川芎当归)8、当归补血汤--骑龟(黄芪当归)9、归脾汤--大龙草原牧猪,奇人神算将归(大枣龙眼肉甘草远志木香白术黄芪人参茯神酸枣仁生姜当归)10、八珍汤--兄弟当大将,要夫人赶猪(川芎熟地当归大枣生姜芍药茯苓人参甘草白术)11、灸甘草汤--弟清早教草人卖芝麻酱(生地清酒大枣阿胶甘草人参麦冬桂枝麻仁生姜)12、六味地黄丸--渔夫单要熟蟹(山茱萸茯苓丹皮山药熟地泽泻)13、左归丸--愚弟要牛狗兔鹿龟(山茱萸熟地山药牛膝枸杞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14、大补阴丸--风致白龟驻地(蜂蜜知母黄柏龟板猪脊髓熟地)15、一贯煎--麦地练狗当杀(麦冬生地川楝子枸杞当归沙参)16、肾气丸--贵子腹泻单要黄鱼(桂枝附子茯苓泽泻丹皮山药干地黄山茱萸)17、右归丸--独育狗鹿兔,当地要富贵(杜仲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当归熟地山药附子肉桂)下载文档润稿写作咨询。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方剂学)复习笔记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方剂学)复习笔记

一、解表剂(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3.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4.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白芍、半夏、炙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5.止嗽散(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陈皮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

6.香苏散(香附、紫苏、叶甘草、陈皮):疏散风寒理气和中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二)辛凉解表1.银翘散(银花连翘、卜荷、牛蒡子、芥穗、淡豆豉、芦根、竹叶、桔梗、生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

2.桑菊饮(桑叶、菊花、卜荷、杏仁、桔梗、连翘、生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石膏、杏仁、炙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4.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葛根、柴胡、羌活、白芷、黄芩、石膏、桔梗、白芍、大枣草):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三)扶正解表1.败毒散(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生姜、卜荷、甘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2.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3.加减葳蕤汤(生葳蕤、生葱、白桔梗、东白微、淡豆豉、苏卜荷、炙草、红枣):滋阴解表、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二、泻下剂(一)寒下1.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等。

2.大黄牡丹汤(大黄、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温热瘀滞证。

(二)温下1.温脾汤(附子、大黄、芒硝、干姜、人参、当归草):攻下冷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

2.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

(三)泻下1.麻子仁丸(麻子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蜂蜜):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2021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知识点速记:轻宣外燥剂-桑杏汤-方剂学

2021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知识点速记:轻宣外燥剂-桑杏汤-方剂学

2021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知识点速记:轻宣外
燥剂-桑杏汤-方剂学
关于“2021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知识点速记:轻宣外燥剂-桑杏汤-方剂学”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轻宣外燥剂-桑杏汤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

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

【配伍意义】本证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

治宜轻宣燥热以解表,润肺化痰以止咳。

方中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共为君药。

豆豉辛凉,助桑叶轻宣透热;贝母清化热痰,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共为臣药。

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均为佐药。

本方乃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方,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用药特点。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
方剂学在中医师承考试以及中医确有专长考试中都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为此复习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方剂学复习的一部分知识点,希望可以正在准备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的考生可以认真复习。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常用治法
(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

汗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使用汗法治疗。

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可分为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或与补法、下法、消法等配合使用。

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因吐法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3)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

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可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4)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和法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且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和法的分类较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5)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里寒证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

使用温法要注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6)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

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故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

使用清法要注意: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7)消法: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使用消法要注意:与下法区别应用;治宜缓图,难以速效;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

(8)补法: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各种虚证。

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协调平衡。

(二)方剂的组成原则
1.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

2.臣药
(1)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
(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

(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出现拒药,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4.使药
(1)引经药,即能引导方中诸药达到病所的药物。

(2)调和药,即能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方剂学复习知识点”由医学教育网的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对您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