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融冰技术
电网线路融冰技术(学术参考)

学校名称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输电线路融冰技术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XXXXXXX 年级、专业、层次:函授站:二○X X年X月摘要输电线路是电能输送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电路系统中冰灾是电力系统最严重的威胁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区气候差异大,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 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特别在海拔300~1 000 m左右的地区很容易结冰。
由于南方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设计值一般多为10 mm 或15 mm, 抗冰能力低, 特别在2008 年初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使我国南部省份电网损失严重。
北方地区在春秋也会出现类似的极端天气,造成输电线路覆冰事故,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覆冰的因素及其危害,并系统介绍了除(融)冰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适合于输电线路融冰的各种技术, 重点提出并分析未来可能推广应用的直流融冰的关键技术和初步实现方案, 为融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输电线路融冰技术目录摘要 (2)引言 (5)一、影响输电线路覆冰的成因 (5)(一)覆冰的分类 (5)(二) 覆冰的成因 (7)二、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 (7)(一)过负载危害 (7)(二) 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危害 (8)(三) 覆冰导线舞动危害 (8)(四) 绝缘子冰闪危害 (8)三、输电线路除(融)冰技术发展现状和比较分析 (8)(一) 机械除冰法 (8)(二) 增加覆冰线路的负荷电流融冰 (9)(三) 采用高强度耐热铝合金导线 (9)(四)热力除(融)冰法 (9)(五)自然被动除冰法 (10)(六)其他除冰方法 (10)四、直流融冰的关键技术与方案设计 (13)(一)直流供电电源结构 (13)(二) 直流装置容量的选择 (13)(三) 输电线路融冰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14)(四)非融冰装置应用研究 (16)(五)移动式直流融冰设备的研究 (16)(六)直流融冰技术研究与应用 (16)五、输电线路交流电流融冰技术及应用 (20)(一) 交流短路融冰技术的基本原理 (20)(二) 交流短路融冰技术方案 (20)(三) 交流短路融冰设计方案 (23)(四)交流融冰技术应用 (24)六. 初步研究结论及拓展应用研究思路 (25)(一)初步研究结论 (25)目录(二) 拓展应用研究的思路 (26)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引言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受大面积降雪和冻雨天气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雨、雪天气,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关于110kV~500kV输电线路融冰方案的探讨

110kV~500kV输电线路融冰技术探讨荣信科技项目办王春岩选编2009.06.02一、目的和意义输电线路在冬季覆冰是电力系统的自然灾害之一。
由于导线上增加了冰载荷,对导线、铁塔和金具都会带来一定的机械损坏,覆冰严重时会断线、倒杆塔,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
由于我国架空输电线路横亘距离比较长,沿途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复杂,大多交通不便,而且事故大多发生在严冬季节,大雪封山,使得抢修条件十分艰难,造成长时间停电,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特别是2008 年的罕见冰雪灾害给全国电网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很多地区出现杆塔倒塌、线路中断、变电站停运等情况。
据统计,截至2月23日,全国因冰灾停运线路共35722 条,停运变电站共2006 座。
为了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恢复重建以后的电网,要是一个让人民放心的电网”指示精神,必须全面提高电网的抗灾能力,加紧进行输电线路除冰技术的研究,以防止类似灾害的发生。
贵州电网在与我公司SVC商务谈判时,也明确要求SVC系统带融冰装置。
由此可见,公司立项研发融冰系统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为解决输电线路在冬季覆冰这一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难题,国内外对输电线路覆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许多输电线路融冰方法。
这些方法,可分为热力融冰法、机械除冰法、自然被动法和其他方法。
在已经形成严重覆冰的情况下,常采用的方法是机械除冰法和热力融冰法。
机械除冰操作繁琐、且容易损伤导线,我国尚没有在工程实际中采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热力融冰法。
热力融冰法有几种方式,包括负荷转移法、交流短路电流融冰法、直流电流融冰法。
负荷转移法利用变电站现有设备,通过改变系统运行方式,将两条或多条线路的负荷转移至通过重冰区的一条线路,从而增加输电线路的发热量,进行导线融冰。
这种方法对于截面小的220kV和110kV 及以下线路可行,对于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而言,由于导线截面大,加之系统容量和运行方式的限制,则基本不可行。
输电线路防冰除冰技术

输电线路防冰除冰技术输电线路防冰除冰技术综述一、除冰技术目前国内外除冰方法有30余种,大致可分为热力除冰法、机械除冰法、被动除冰法和其他除冰法四类。
热力除冰方法利用附加热源或导线自身发热,使冰雪在导线上无法积覆,或是使已经积覆的冰雪熔化。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低居里铁磁材料,这种材料在温度0C时,不需要熔冰.损耗很小。
这种方法除冰的效果较明显,低居里热敏防冰套筒和低居里磁热线已投入工程实用。
采用人力和动力绕线机除冰能耗成本较高。
机械除冰方法最早采用有“ad hoe”法、滑轮铲刮法和强力振动法,其中滑轮铲刮法较为实用,它耗能小,价格低廉,但操作困难,安全性能亦需完善。
采用电磁力或电脉冲使导线产生强烈的而又在控制范围内振动来除冰,对雾淞有一定效果,对雨淞效果有限,除冰效果不佳。
被动除冰方法在导线上安装阻雪环、平衡锤等装置可使导线上的覆冰堆积到一定程度时,由风或其它自然力的作用自行脱落。
该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因不均匀或不同期脱冰产生的导线跳跃的线路事故。
除上述方法外,电子冻结、电晕放电和碰撞前颗粒冻结、加热等方法也正在国内外研究。
总之,目前除防冰技术普遍能耗大、安全性低,尚无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1、热力融冰(1)三相短路融冰是指将线路的一端三相短路,另一端供给融冰电源,用较低电压提供较大短电路电流加热导线的方法使导线上的覆冰融化。
根据短路电流大小来选取合适的短路电压是短路融冰的重要环节。
对融冰线路施加融冰电流有两种方法:即发电机零起升压和全电压冲击合闸。
零起升压对系统影响不是很大,但冲击合闸在系统电压较低、无功备用不足时有可能造成系统稳定破坏事故。
短路融冰时需将包括融冰线路在内的所有融冰回路中架空输电线停下来,对于大截面、双分裂导线因无法选取融冰电源而难以做到,对500 kV线路而言则几乎不可能。
(2)工程应用中针对输电线路最方便、有效、适用的除冰方法有增大线路传输负荷电流。
相同气候条件下,重负载线路覆冰较轻或不覆冰,轻载线路覆冰较重,而避雷线与架空地线相对于导线覆冰更多,这一现象与导线通过电流时的焦耳效应有关,当负荷电流足够大时,导线自身的温度超过冰点,则落在导体表明的雨雪就不会结冰。
提高输电线路融冰工作效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输电线路融冰工作效率的技术措施
一、优化输电线路融冰技术措施:
1.采热法消冰。
增加供热设施,通过采用热源,比如热水暖风机、电热管、电加热装置等,对融冰目标进行加热,促进结冰物体的融化。
2.采空气加热法消冰。
增加加热装置,向融冰目标注入高温的空
气和蒸汽,促使结冰物体融化。
3.采可控熔断器消冰。
在输电线路中安装由可控熔断器组成的消
冰系统,可控熔断器可以控制冰的生成,有效抑制引起的故障现象。
4.采用抗冻性润滑油消冰。
在融冰目标处安装一些抗冻性油脂,
能有效地防止结冰物体在低温下融化。
二、改进输电线路融冰工作效率:
1.尽量减少融冰时间。
加快融冰过程,及时处理融冰现象,使输
电线路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采取保护措施。
在结冰季节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增加绝缘、减少线路负载,防止输电线路结冰而影响输电质量和安全。
3.预防消冰方案。
提出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冰冻预防措施,以减
少线路融冰工作时间和降低消冰费用。
4.检查和维护设施。
检查和维护输电线路设施,确保正常运行并
增加输电系统的可靠性。
±800kV特高压锦苏直流输电线路融冰技术

是 华 东 电 网“ 十一 五 ” 西 电东 送 的 主要 通 道 , 双 极
额 定功 率 为 7 . 2 GW 。线 路 长 2 0 9 5 k m, 跨 越 区 域大、 路径 复杂 、 地 形 地貌 多 变 , 一 旦在 重 冰 区 线 路 敷冰严 重 ( 参见图 1 ) , 将对 特 高 压 直 流输 电线
0 引 言
锦屏 苏 南 ±8 0 0 k V特 高压 直 流 输 电工 程 ,
若 采用 常规 停 电 除 冰 方 式 , 如机械除冰 法 、
自然 除冰 法 等 , 一 方 面 线 路 全 停 对 系 统 冲 击 较
大, 另 一 方 面 冰灾 大 多 发 生 于 冬 季 , 正 是 电 力 需 求 旺盛 时 期 , 停 电除 冰 势 必 用 时 较 长 , 给社 会 生
l i n e me l t i n g i c e . Me l t i n g i c e l o o p s e t f r a c t u r e ,t r a n s f e r r e d t O t h e i c e— me l t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mo d e ,t h e c o n n e c t i n g l i n e
S h i HO n g J “ ,S h a n S h u i h o n g
( Sh a ng ha i Po we r Tr a ns mi s s i on an d Tr an s f or ma t i on Eng i n e e r i ng Co m pa ny,Sha ng ha i 20 02 35,Chi na )
中 图分 类号 : TM7 2 3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1 2 5 6 ( 2 0 1 3 ) 0 2 —0 1 3 1 —0 4
线路融冰的方法及原理

线路融冰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如下:
1.直流融冰:通过对输电线路施加直流电压并在输电线路
末端进行短路,使导线发热对输电线路进行融冰。
融冰时,在线路对侧进行短接,可大幅增加线路电流让导线自身发热。
除冰时温度可达10摄氏度,一次可实现100多公里线路的快速融冰。
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为线路的融冰工作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式。
2.三相短路融冰方法:将线路一端三相短路,另一端供给
融冰电流,利用三相短路电流加热使导线覆冰融化。
3.导线—导线型二相短路融冰法:将两根覆冰导线的始端
连接在谐波电源两端,二导线终端连接在一起组成融冰电路。
4.导线—地线型单相短路融冰法:将单相导线一端与谐波
电源连接,另一端连接在专用接地板上,谐波电波第二引出线与变电所一个接地板连接。
此外,还有改变潮流分配融冰、带负荷融冰等热力融冰方法,这些方法的安全性高、除冰效果较好,但更多的是适用于局部输电线路除冰。
被动法除冰主要是指通过外力的作用来进行除冰,如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使冰块脱落或融化。
请注意,线路融冰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高电压和大电流,操作时应由专业人员执行,并确保安全。
基于500kv输电线路的融冰方法

基于500kv输电线路的融冰方法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输电线路承载的负荷也越来越大。
在寒冷的冬季,输电线路上可能会积聚冰雪,给电力传输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采取一些融冰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介绍基于500kv输电线路的融冰方法。
一、机械融冰方法机械融冰方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融冰方式。
它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对输电线路上的积冰进行清除,以恢复线路的正常运行。
机械融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人工清除法:通过人工爬上输电塔或使用爬升车等设备,利用工具将积聚在导线和绝缘子上的冰雪清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积冰较轻的情况,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效率较低。
2. 高压水枪融冰法:利用高压水枪将高压水流喷射到输电线路上的冰雪上,通过水流的冲击力和压力将冰雪击碎,并迅速融化。
这种方法效率较高,但需要大量的水源和供水设备。
3. 振动装置融冰法:通过在输电线路上安装振动装置,利用振动的力量将积聚的冰雪震落。
这种方法适用于积冰较轻的情况,但对输电线路本身的振动性能要求较高。
二、加热融冰方法加热融冰方法是利用加热设备对输电线路上的冰雪进行融化的方式。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导线自加热法:通过在输电导线表面安装自加热装置,利用导线本身的电阻加热效应将导线表面的冰雪融化。
这种方法无需额外的能源供应,但需要考虑导线的导电性和加热效果。
2. 热风融冰法:通过在输电线路周围喷射热风,利用热风的温度将冰雪迅速融化。
这种方法需要供热设备和热风喷射装置,但可以快速、高效地融化冰雪。
三、化学融冰方法化学融冰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冰雪进行融化的方式。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融雪剂喷洒法:通过喷洒融雪剂,利用融雪剂的化学性质将冰雪迅速融化。
融雪剂可以选择氯化钠、硝酸钙等化学物质,但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成本问题。
2. 化学反应融冰法:通过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将冰雪融化。
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铝和水反应产生热量,将冰雪融化。
输电线路柔性直流融冰技术

电力科技2016年10期︱281︱输电线路柔性直流融冰技术邢 超滁州森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滁州 239000摘要: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实际电网操控过程中,新型柔性直流融冰技术应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即由于新型融冰装置可对直流输出进行柔性调节,且在输电线路融冰时,调整网侧谐波含量,保障输电线路处在正常供电状态下,满足电网导线覆冰后运行条件,从根本上规避断线、弯曲、倒塔等故障问题的凸显,保障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直流融冰;融冰方式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0-0281-01前言: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覆冰现象的凸显将造成电网导线在线夹中滑动,形成滑动线夹外层断裂、钢芯移动,且降低输电线路绝缘子绝缘程度,引发闪络事故,并在风速、气温等自然条件影响下,加剧导线覆冰故障,产生舞动问题。
为此,在电网作业中,应提高对电网导线融冰问题的重视,同时,注重设计柔性直流融冰装置,以期达到最佳的融冰效果。
1 高压输电线路直流融冰电流计算 1.1 融冰过程分析 在1998年,AREVA 公司为了解决电网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开发了高压直流融冰装置,该装置电压等级为17.4kV,功率为250MW。
而到了2009年,我国开始投入对固定式可控硅整流直流融冰装置的开发,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该直流融冰装置注重采用硅整流融冰方式,因而,极易引发谐波污染问题,影响操作人员实际作业安全。
为此,需在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优化高压输电线路直流融冰技术,即在输电线路直流融冰过程中,由于直流融冰技术是通过直流电向热能的转换过程达到除冰目的,因而,依据覆冰物理模型,如若输电线路三相均为220kV,线路焦耳热为Q1,覆冰过程损失热量为Q2,那么Q1可用Ir 2R 0Lt 表示,其中,Ir 表示电流平均值,L 表示导线长度,R0表示直流电阻值,t 表示融冰时间。
输电线路融冰技术

输电线路融冰技术输电线路上覆冰种类较多,有雨淞、雾淞、混合淞、湿雪、冻雨覆冰和冻雾覆冰等,影响导线覆冰的主要的气象因素有气温、空气湿度和风。
一般来说最易覆冰的温度为-8~0℃。
若气温太低,比如在-20~-15℃或更低时,水滴将变成雪花而不易于形成覆冰。
当有了足够冻结的温度后,覆冰的形成还必须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空气湿度达到90%以上。
如果是凝结在电线上,就使电线覆冰。
这就是电线覆冰。
根据冰害事故类型分析, 覆冰事故可归纳为以下四类:(1)线路覆冰的过载事故即导线覆冰超过设计抗冰厚度(覆冰后质量、风压面积增加)而导致的事故。
机械方面,包括金具损坏、导线断股、杆塔损折、绝缘子串翻转及撞裂等;电气事故则是指覆冰使线路弧垂增大,从而造成闪络,威胁人身安全。
2008 年初,湖南处于海拔 180-350 m 之间的电网设施出现严重覆冰现象,先后有岗云、复沙和五民 3 条 500 kV 线路出现倒塔事故,共倒塔 24 基,变形 3基。
(2)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事故对于导线和地线来说, 相邻档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都会产生张力差, 使导线在线夹内滑动, 严重时将使导线外层铝股在线夹出口处全断、钢芯抽动, 造成线夹另一侧的铝股发生颈缩, 拥挤在线夹附近,长达1~20m ( 悬垂线夹和耐张线夹均有此类情况发生) 。
不均匀覆冰的张力差是静荷载, 而不同期脱冰属动荷载, 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
其次, 因邻档张力不同, 直线杆塔承受张力差, 使绝缘子串产生较大的偏移, 碰撞横担, 造成绝缘子损伤或破裂。
再次, 当张力差达到一定程度后, 会使横担转动, 导线碰撞拉线, 电气间隙减小, 使拉线烧断造成倒杆。
(3)绝缘子串冰凌闪络事故覆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污秽, 其放电过程也是由表面泄漏电流引起的。
绝缘子覆冰或被冰凌桥接后, 绝缘强度降低, 泄漏距离缩短。
融冰时, 绝缘子表面将形成导电水膜, 绝缘子局部表面电阻降低, 形成闪络。
高压输电线路电热融冰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电热融冰技术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出现输电线路结冰现象。
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一旦出现线路结冰现象,势必对其安全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电热融冰技术是必要的,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高压输电线路,该技术可以解决结冰带来的安全问题。
在我国,研究电热融冰技术并不少见。
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施加电流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温度,进而起到电热融冰的作用。
然而,传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融冰速率低的问题,其核心原因在于高压输电线路电热融冰电流计算不准确,如果应用冰-熔化电流过大,高压输电线路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如果外加的融冰电流过小,电加热融冰速度就会变慢。
因此,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优化设计。
鉴于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电热除冰率一直是该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以此为优化设计目标,设计了高压输电线路电热除冰技术。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电热融冰;技术引言冬季极低的天气会造成电力线路结冰的情况,长时间的电力线路结冰会导致断线、倒塔、重叠等情况,导致停电甚至电网坍塌等严重事故,从而造成电力结冰线路是供电系统运行中的紧急缺陷之一,根据需要尽快对线路进行钻孔。
目前,电力线融冰方式包括中低压交流融冰、高压交流融冰、电融冰等。
特别是直流融冰法和均质铝架空线用于三相线路的短接,用大直流电流的冰加热。
电融冰短接与起重作业有关,工人必须爬到高处短接线路;同时,现在使用的短连接方式更加繁琐,短连接电缆的组装时间、放置和固定时间更长,工人容易疲劳,长期工作和恶劣的环境会带来很大的潜在安全隐患到短连接操作。
另外,在进行电热融冰工作时,相应的电源线必须进行断电处理,如果短线连接的准备时间过长,也会导致长时间断电,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此,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安全高速融冰装置,适用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避免起吊作业,同时快速短接输电线路,缩短短接时间。
1重要性电动融冰机是目前电网使用的主要机器,在冬季低温倾点对抗主电网入侵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输电线路融冰技术

输电线路融冰技术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电力系统遭受的风灾、地震灾害、冰灾等自然灾害中,冰灾给电网造成的损失往往更为严重,轻则发生冰闪,重则造成倒塔(杆)、断线,甚至使电网瘫痪。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覆盖我国南方、华中、华东地区,导致贵州、湖南、广东、云南、广西和江西等省输电线路大面积、长时间停运,造成全国范围电网停运电力线路36740条,停运变电站2018座,110KV-500kV线路共有8381基杆塔倾倒及损坏,全国共170个县(市)发生供电中断的情况。
南方电网供电区域的贵州大部分、广西桂北地区、广东粤北地区和云南滇东北地区电网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这次冰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仅南方电网的直接损失就达150多亿元。
国外也有类似的案例。
从1998年1月5日0时开始,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冻雨持续了6天,降水量惊人。
从安大略州东南部和纽约北部到魁北克的西南部,冻雨量累计超过80mm。
这次冰灾对加拿大和美国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中加拿大的安大略州东南部和魁北克南部省份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
覆冰导致大量输电线路铁塔、树木等倒塌,电力供应中断,交通堵塞,通信异常,最后约60万人撤离家园,10万人需要到临时收容站避寒。
该次冰灾中,魁北克电网中超过3000km电力线路受到冰灾影响,造成1000座高压输电杆塔、3000座配电杆塔倒塌,4000台变压器需要修复。
鉴于输电线路覆冰的重大危害,研究切实可行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十分重要,且非常迫切。
1.2 输电线路覆冰形成原因及危害在特定的环境下,线路覆冰才会发生的。
1.2.1 河南地区输电线路覆冰原因分析从不同地区部分调查结果分析, 西北地区雾凇覆冰日数远大于雨凇覆冰日数。
我国输电线路导线覆冰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云南、河北、河南及山西等省份。
覆冰现象主要见于冬末和初春时期,线路上结成一条银白色的物质,像一条银白色的带子。
输电线路除冰与融冰技术

➢ 可在导线上安装阻雪环,平衡锤使导线上的覆冰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依靠风力、地
球引力、辐射以及温度突变等作用自行脱落。该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因不均匀或不 同期脱冰产生的导线跳跃的线路事故,不能保证可靠除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融冰方法——自然除冰法2
利用憎水性和憎冰性涂料防冰是通过减少水和冰与导线的附着力来防止结冰,
站234个
背景——研究融冰技术的意义
交、直流输电线路在冬季覆冰是 电力系统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因覆 冰引起的供电中断,甚至电网解列等 事故后果通常极为严重,修复工作难 度大、周期长。
融冰方法概述
架空电力线路防冰除冰的重点是导线。融冰方法 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机械除冰法 自然除冰法 热力融冰法
生适当的电磁力导线互相撞击而使覆冰脱落。该方法不能完全清除导线上的 覆冰,却可以使部分覆冰脱落,使得线路重量保持在杆塔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但因短路引起的电压降落问题和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该方法没有被推广。
融冰方法——自然除冰法1
自然除冰法不能阻止冰的形成,但有助于限制冰灾。例如
➢ 平衡锤技术可防止导线旋转; ➢ 在给定过负载条件下允许导线升降技术可减小倒杆塔的几率或防止倒杆塔事故发
融冰方法——热力融冰法5
5、交流短路电流融冰法:利用“输电线路短路时,线路电流大大增加”的现象
实现短路电流融冰 。根据短路类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相短路融冰、两相 短路融冰和单相短路融冰。短路融冰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融冰电源。以三相 短路融冰为例,先把目标线路与电网断开,将线路的一端三相短路,另一端加融 冰电源。如下图
融冰方法——热力融冰法1
热力融冰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线路上通过高于正常电流密度的传输电流以获得焦耳 热进行融冰。前期研究主要包括: 1976 年以来中国和1993 年以来加拿大水电局采用的短路电流融冰 1982年有专家提出采用高电流密度融冰; 1987~1990 年日本研制的电阻性铁磁线。 常见的几种热力除冰法:
高压电线融冰技术

高压电线融冰技术
1.加热融冰技术:通过加热电线上的导线或绝缘子,使冰霜自然融化。
这种技术通常采用电热丝或加热装置,通过外部电源供电给加热元件,使其产生热量,从而融化冰霜。
这种技术具有融冰效率高、能耗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寒地区。
2.振动融冰技术:通过振动作用,使冰霜从电线上脱落。
该技术通常采用特殊的振动设备,如振动器或声波装置,将机械振动传导到电线上,破坏冰霜的结构,使其脱落。
振动融冰技术具有效率高、无需大量能源供给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极寒地区。
3.特殊涂层融冰技术:在电线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涂层,使冰霜无法黏附或易于脱落。
这种技术通常采用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涂层,如超疏水涂层或低粘附涂层,使冰霜难以附着在电线表面,达到融冰的效果。
特殊涂层融冰技术具有防腐、防结冰、维护周期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电力输送线路。
4.气体喷洒融冰技术:通过喷洒特定的气体,如低温空气或热空气,使冰霜迅速融化。
该技术通常采用喷洒装置,将气体喷射到电线上,利用气体的温度特性将冰霜融化。
气体喷洒融冰技术具有融冰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寒地区或雨雪频繁的地区。
输电线路常用的几种融冰方法

输电线路常用的几种融冰方法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危害:(1)线路结冰过厚,会使导线受风面增大,导线荷重容易断线,杆塔机械荷重容易折断等。
(2)绝缘子串覆冰后,大大降低绝缘性能,容易发生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
线路覆冰发生倒杆、断线、短路等故障后,查找故障点和恢复运行特别困难,所以注意观测覆冰厚度,及时融冰、除冰就特别重要。
一、停电融冰法1、固定发电机融冰法发电厂输出线路或附近的线路,把需要融冰的另一端短接,其它支线开路,接入发电机的电源,开启发电机,缓慢增加电流,到导线所能承受发热的电流,使冰雪融化。
固定发动机供电融冰法的优点:(1)由于发电机的功率足够大,可以提供任意的电流,所有的线路等级都可以使用;(2)就地取材,操作简单,只需要几米短接线即可;即使需要重新连接电源线的,由于发电机输出电压低,安全和技术也容易解决。
固定发动机供电融冰法的缺点:(1)只能用于和发电站有连接和从发电站附近经过方便连接的线路;(2)融冰的线路需要停电,发电机融冰期间不能供电。
2、系统变压器融冰法系统电变压器融冰法,就是利用系统中正在使用的400V变压器,由系统提供电源,把需要融冰的另一端短接,其它支线开路,融冰线路接入变压器的400V输出,合上开关线路就通过设计的较大电流,使导线发热冰雪融化。
系统电降压融冰法的优点:(1)就地取材,操作简单;(2)需要重新连接400V电压到线路,安全和技术要求容易解决。
系统电降压融冰法的缺点:(1)需要由系统提供电源;(2)由于变压器提供的电压是不变的,需要计算准确,要根据变压器的容量,短接导线的截面积和距离,算准导线发热需要的电流和变压器能提供的短路电流,导线发热需要的电流和变压器能提供的短路电流要基本一致。
(3)融冰的线路需要停电,3、变压器(车)融冰法变压器(车)融冰法和系统电降压融冰法是一样的,优缺点相似,不同的是变压器(车)融冰法变压器是装在车上的,可以更方便的找到系统电源点,更方便的找到接入融冰线路的较佳位置,但需要临时引入系统的高压电(10KV)到变压器,低压电(400V)到融冰线路,接线更为复杂,融冰成本更高。
输电线路柔性直流融冰技术

输电线路柔性直流融冰技术摘要: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输电线路使其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线路运行质量直接关系着区域供电质量。
但是,由于输电线路一般在外界,冬天极易受到冻害威胁,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
本文对输电线路柔性直流融冰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输电线路冰害;融冰技术1柔性直流输电的主要概念及主要优势1.1孤岛特性常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受端电网为强电网。
受端电网提供电压支撑,保证输电稳定。
常规直流建设初期,因交流电网容量较大,高压直流输电只是作为小部分补充,问题并不明显。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蓬勃发展,西部大量的新能源通过直流线路输送到东部负荷中心,交流端容量难以支撑大量直流线路的输入。
相比于常规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采用全控型器件,在受端电网表现为独立的交流电源。
不仅对受端电网没有电压支撑要求,当交流网内部发生故障时,还可以提供低电压穿越。
综合看来,柔性直流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孤岛供电和大规模新能源消纳。
1.2多端控制特性与配电网常规直流输电需要受端电压提供支撑,多端控制较复杂。
所以,国内已经建成的直流项目均采用点对点模式的长距离高压线路模式,将能源富集区的电力输送至负荷中心。
随着国内经济的整体发展,多经济中心的格局出现。
单纯的点对点输送方式不能构成多负荷中心及多能源输送中心互联的高压直流输电网络。
此外,我国东西部距离较长,不同地区的负荷曲线随着地点与季节都会发生较大变化。
使用多端灵活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构成高电压等级的交直流输电网络,平衡各地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能源需求。
随着经济的增长,点对点的方式只能适用于发展不平衡地区,以多端柔性直流为高压输电走廊。
低压交直流配合的混合式电力网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3MMC技术与谐波无功控制柔性直流输电采用两电平或三电平技术构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的需求促使研究人员不断改进柔直换流器。
2001年提出的MMC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压输电问题。
串联的MMC子模块采用多电平技术进行高精度的输出电压控制。
浅谈500kV输电线路抗冰融冰技术应用

浅谈500kV输电线路抗冰融冰技术应用摘要:覆冰是输电线路中较为常见且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大的自然灾害。
覆冰不仅增加了线路和铁塔的机械负荷,还会引发线路短路、覆冰舞动、导线金具疲劳、绝缘子闪络及碰撞损毁等严重后果。
覆冰通常发生在寒冬及初春时节,故障出现时多为雨夹雪或雨凇天气,并伴随着气温突变及较强的大风。
一旦出现故障,不便于抢修工作的开展,进而导致长时间、局部范围停电,这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本文简要介绍了500KV输电线路抗冰融冰技术,初步探讨500KV输电线路抗冰融冰技术实践分析,希望能为输电线路抗冰融冰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500KV输电线路;抗冰融冰技术;实践分析一直以来,输电线路冰灾危害是电网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据国家电网公司输电专业总结统计中显示,线路跳闸原因占比中,覆冰舞动约为20%,仅次于雷击(约为50%),但因覆冰发生范围更广,对线路造成的威胁更大。
通常,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如若输电线路出现冰冻灾害,不仅会损坏输电导线和杆塔,还会引发事故,导致大面积、长时间停电。
以2008年冰灾为例,2008年1-2月,我国南方、华中等地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导致贵州、广东、云南等地电力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仅以贵州为例,覆冰受损线路占贵州电网总数的77%,停运变电站占总数的70%,约2600多万人受到停电影响。
我公司也曾有幸参与了2008年抗冰抢险活动,这使笔者对抗冰融冰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500KV输电线路是高压线路的重要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供电需求的日益增加,经济生活对电力需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500KV输电线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安全和稳定性能直接关乎着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希望通过讨论可以为提高500kV抗冰融冰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一、500KV输电线路覆冰概述在寒冷的冬天,过冷水滴与导线接触时,在风力作用下使液态过冷水发生形变,依附在导地线上,会在其表面形成覆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融冰技术
输电线路上覆冰种类较多,有雨淞、雾淞、混合淞、湿雪、冻雨覆冰和冻雾覆冰等,影响导线覆冰的主要的气象因素有气温、空气湿度和风。
一般来说最易覆冰的温度为-8~0℃。
若气温太低,比如在-20~-15℃或更低时,水滴将变成雪花而不易于形成覆冰。
当有了足够冻结的温度后,覆冰的形成还必须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空气湿度达到90%以上。
如果是凝结在电线上,就使电线覆冰。
这就是电线覆冰。
根据冰害事故类型分析, 覆冰事故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1)线路覆冰的过载事故
即导线覆冰超过设计抗冰厚度(覆冰后质量、风压面积增加)而导致的事故。
机械方面,包括金具损坏、导线断股、杆塔损折、绝缘子串翻转及撞裂等;电气事故则是指覆冰使线路弧垂增大,从而造成闪络,威胁人身安全。
2008 年初,湖南处于海拔 180-350 m 之间的电网设施出现严重覆冰现象,先后有岗云、复沙和五民 3 条 500 kV 线路出现倒塔事故,共倒塔 24 基,变形 3基。
(2)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事故
对于导线和地线来说, 相邻档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都会产生张力差, 使导线在线夹内滑动, 严重时将使导线外层铝股在线夹出口处全断、钢芯抽动, 造成线夹另一侧的铝股发生颈缩, 拥挤在线夹附近,长达1~20m ( 悬垂线夹和耐张线夹均有此类情况发生) 。
不均匀覆冰的张力差是静荷载, 而不同期脱冰属动荷载, 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
其次, 因邻档张力不同, 直线杆塔承受张力差, 使绝缘子串产生较大的偏移, 碰撞横担, 造成绝缘子损伤或破裂。
再次, 当张力差达到一定程度后, 会使横担转动, 导线碰撞拉线, 电气间隙减小, 使拉线烧断造成倒杆。
(3)绝缘子串冰凌闪络事故
覆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污秽, 其放电过程也是由表面泄漏电流引起的。
绝缘子覆冰或被冰凌桥接后, 绝缘强度降低, 泄漏距离缩短。
融冰时, 绝缘子表面将形成导电水膜, 绝缘子局部表面电阻降低, 形成闪络。
闪络发展过程中持续电弧烧伤绝缘子, 引起绝缘子绝缘强度降低。
(4)覆冰导线舞动
导线覆冰不均匀形成所谓新月形、扇形、D形等不规则形状。
当风速在4~20m/s, 且风向与线路走向的夹角≥45°时, 导线便有了比较好的空气动力性
能, 在风的激励下诱发舞动。
轻者发生闪络、跳闸, 重者发生金具及绝缘子损坏, 导线断股、断线, 杆塔螺栓松动, 甚至倒塔、导致重大电网事故。
一方面使问题变得简单,研究有所侧重。
根据戴维宁定理可知,任何一个复杂的电力系统,都以可通过等值计算,转化成一个简单的输电系统。
另一方面,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易于理解。
如图1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输电线L1和L2均采用LGJ-300型号的导线。
经查该导线的电阻为R=0.105Ω/km,X=0.4Ω/km;根据河南的气候特点,一月份平均气温在-2°C左右,气温维持在-7~-1 °C左右。
导线正常运行的温度是70°C左右。
图1 输电线路简化图基本参数的计算:
(1)等值电路:
图2 输电线路等值电路图
输电线路及导线覆冰模型架空线路模型建立:如图3所示
图3 架空线路模型
导线的覆冰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覆冰输电线等值电路
融冰数学模型
图5除冰模型方框图
热力融冰技术分析
潮流融冰
改变潮流分配融冰主要依靠科学调度,提前改变电网潮流分配,使线路电流达到临界融冰电流以上以防止覆冰,这是工程应用中针对输电线路最方便、有效、使用地除冰方法。
相同条件下,重负载线路覆冰较轻或不覆冰 ,轻载线路覆冰较重 ,而避雷线与架空地线相对于导线覆冰更多 ,这一现象与导线通过电流时的焦耳效应有关 ,当负荷电流足够大时 ,导线自身的温度超过冰点 ,则落在导体表面的雨雪就不会结冰。
通过对导线在通流情况下的覆冰过程进行有效的传热分析可得覆冰气象条件下导线不覆冰的临界负荷电流 Ic 为:
工作原理:变电站内设在线除冰装臵 (以移相变压器为基础 ),覆冰发生后,选定目标线路进行除冰作业时:
(1) ONDI中移相变压器偏角设为0;
(2)闭合开关C1B、C2B,打开CB3和CB4, 使装臵与右边的线路串联;
(3) 调节偏角,直至线路上的电流达到要求。
目标线路上的电流包括负载电流和调度电流。
在融冰过程中,其余线路1、2、3都能保持继续运行。
通过改变几个开关过程,就能达到除冰的目的,方法简单实用,对操作人员比较易懂易学。
短路融冰
三相短路融冰是指将线路的一端三相短路,另一端供给融冰电源,用较低电压提供较大短电路电流加热导线的方法使导线上的覆冰融化。
人为地将两相或三相短路,形成短路电流(控制在导线热稳定允许最大电流之内)加热导线来达到
融冰的目的。
短路电流只要满足Ic Ik Im,(其中Ic为融冰临界电流, Ik为短路电流,Im为线路最大允许电流),就可以达到融冰效果。
直流融冰
由于500kV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线路的分布电容很大,而直流电阻只有交流阻抗的10%左右。
交流短路融冰方式,融冰电源需要提供很大的无功功率用于线路的充电,作用于线路发热的部分很少,而直流没有这种情况。
因此要得到相同的融冰功率,采用直流融冰方式所需的容量要小得多。
经过实践研究可知,对于500kV及以上系统,采用直流融冰是很值得考虑的方案。
电脉冲除冰
电磁脉冲除冰是利用电容器冲击放电和电流通过线圈产生脉冲磁场,从而在导线中产生涡流,涡流的磁场与线圈磁场产生斥力使导线产生扩张,脉冲消失后导线收缩到原状态,反复的扩张和收缩使导线表面的覆冰胀裂掉落。
滑轮刮铲除冰
滑轮辗压铲刮法(icing rolling)已在加拿大的Manitoba 使用了50 多年,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输电线路除冰的机械方法。
它由滑轮、牵引绳及涂漆的胶合板或环氧树脂板等器件构成,加在滑轮上的力要足够让导线产生弯曲,这样,产生的应力才能使冰破裂,脱落。
但拉扯时注意不要损伤线缆、避雷线和绝缘子。
滑轮铲刮法的最大优点是效果不错,且不需要特别的设备和专家,简便易操作,耗能小,价格低廉,较为实用,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费时,安全性能不完善,且受地形限制。
据统计,要对一公里长导线进行滚压除冰约需1-2h。
低居里点材料除冰
对于经常出现的覆冰的线路,其导线可以采用特殊的材料。
利用的是一些合金材料在低温或低磁场强度时磁滞和涡流现象明显、发热量增大的物理特性。
Fe-Ni-Cr-Si四合金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经在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应用。
但在夏秋季节 ,导线没有覆冰现象 ,低居里点的材料产生大量能耗。
化学涂料防冰
即在导线表面涂上有较高的热传导性 ,且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的憎水憎冰性涂料 ,降低冰和导线之间的附着力 ,使覆冰容易脱落。
但直到目前 ,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可以阻止冰形成的材料 ,现有的涂料都会随时间逐渐失去效力 ,需要在每次冰雪来之前重新涂刷,而且最好的憎冰涂料对冰的黏合力仍是冰与冰结合力
的 20~40倍。
现有的防冰涂料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冰的形成,而只有在足够的辐射下才能生效,在气温低,水雾呈过冷却的情况下,防冰效果较差。
自然除冰法
自然除冰法不能阻止冰的形成,但有助于限制冰灾。
例如:Admirat、Yasui 等人使用的平衡锤技术可防止导线旋转;Goia 和Chirita 采用的在给定过负载条件下允许导线升降技术可减小倒杆塔的几率或防止倒杆塔事故发生,并有助于确保冰灾事故后线路迅速恢复送电。
在导线上安装阻雪环、平衡锤等装臵的自然除冰
法,可在导线上安阻雪环,平衡锤使导线上的覆冰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依靠风力、地球引力、辐射以及温度突变等作用自行脱落。
该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因不均匀或不同期脱冰产生的导线跳跃的线路事故,不能保证可靠除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用高频高压激励除冰
Charles R S等提出了用8k~200 kHz的高频激励融冰的方法。
机理是高频时冰是一种有损耗电介质,能直接引起发热,且集肤效应导致电流只在导体表面很浅范围内流通,造成电阻损耗发热。
试验表明33 kV、100 kHz的电压可以为
1 000 km的线路有效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