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卷精选带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必修3生物模块综合测评三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必修3生物模块综合测评三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答案:C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

2.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B B细胞、T细胞发育的场所分别是骨髓和胸腺,而T细胞参与部分体液免疫反应。

结合题干的实验结果可判断,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3.根据下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上图可表示突触小泡等各种膜结构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C.假设这是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接触答案:A由图中e是糖蛋白可以看出该生物膜是细胞膜,不能表示突触小泡等生物膜,若该图示突触后膜,则膜外为有糖蛋白的一侧,即上侧,所以突触间隙位于该膜的上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c为亲水端,故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时,c与水面接触。

4.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觅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答案:D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答案: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不是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单元检测1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单元检测1及答案

招远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综合)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 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 .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 .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 . 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2.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 . 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 . 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 . 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3.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

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 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 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 . 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4.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如图是某人工池塘中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鱼中的幼年鱼、成年鱼和老年鱼之间存在种内斗争关系B.由草鱼流向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占草鱼所同化能量的20%C.h属于植物固定的能量,d是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若在自然水域,草鱼同化的能量c除图示流向外,还存在部分未利用的能量5.甲图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示相应能量)。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B.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以后,仓鼠种群数量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C.从甲图可知,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由K0降到了K2-K3之间D.乙图中A不属于仓鼠的同化量,图中仓鼠→B→C→某种天敌也不能表示一条食物链6.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大型鱼类种类减少,将导致A.生物群落发生演替B.食物网复杂程度降低C.食物链的环节增多D.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B.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练习是高中学生发挥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了生物必修三第五章内容后,可以通过练习加强训练,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答案 C解析除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营养级固定以外,其他消费者的营养级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A错;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蚓即为分解者,因此B错;并不是所有细菌都为分解者,寄生细菌为消费者,腐生细菌为分解者,故D错。

2.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A.④→①→②→③→⑤?B.②→⑤→③→①→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⑤→④→③→①?答案 B解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藻类作为池塘的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开始,是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如下食物关系:藻类→水蚤→水生甲虫→鱼类→池边杂食动物,这样便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量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分解者均为最高营养级答案 C解析由于动物的食性不同,一种动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所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间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由于能量沿营养级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当这些能量不能满足最高营养级的大型肉食性动物代谢需要时,这个营养级就不存在了。

在食物网中,分解者不占营养级。

4.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生物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答案 D解析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作为生物都能把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形成CO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三 第五章、第六章检测试题

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三 第五章、第六章检测试题

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三第五章、第六章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 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C. 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D. 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2.虽然发菜、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A. 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 在生态系统中都是生产者C. 都能产生基因突变D. 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将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分解者的分解活动能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C. 植物的光合作用推动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D.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将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4.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当荔枝椿象吸食荔枝的嫩芽时至少获得10%的荔枝同化量B. 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是寄生关系,寄主是平腹小蜂C. 以上各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信息传递来调节D. 荔枝椿象和平腹小蜂在生态系统中不属于消费者5.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是()A. 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B. 对二者均不利,双方最终都趋向消亡C. 二者得失相当,和平共处D. 对两者均有利,共同进化6.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对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恢复,要充分依靠其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从而尽快使草原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基础B. 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利用群落演替规律C. 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也是其物质循环加快的过程D.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其中有水藻)”这是一句幼时的儿歌,在这句儿歌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8.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测试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解析:D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解析:D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硝化细菌B.蘑菇C.酵母菌D.霉菌解析:A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解析:C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解析:C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解析:C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解析:C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 .缺少生产者B .分解者很少C .没有消费者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解析:C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解析:A10.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

1、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

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

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B.泥巴中的藻类C.吃小鱼的大鱼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A.M代表植物吸收的光能和有机物,N代表热能,P代表CO2B.共有3条捕食链,秃鹫都是最高营养级C.图中狼与秃鹫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

因而“低碳生活”已经获得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4、在如图食物网中α表示鸟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最多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 B.y=25ax+5x C.y=20ax+5x D.y=100ax+10x5、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2.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种群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6.74 4.54 12.2乙70 15.8 54.2丙930 229 701丁69.5 20 49.5戊 1.674 0.4 1.274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6、生物体内残留的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体 A B C D E有机汞浓度mg/kg0.05 7 0.51 68 0.39A.D→B→C→E→AB.C. D.A→E→C→B→D7、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2.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3.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4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 2.5013.309.800.28220.00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6.(2010·山东卷,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分析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7.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8.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及答案通过检测练习可以有效梳理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重要知识点,因此学生需重视平时的练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练习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A.猫吃鱼B.人吃蘑菇C.青蛙吃昆虫D.兔吃草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了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渐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3.下列不属化学信息的是()A.植物生物碱B.植物有机酸C.性外激素D.植物花粉4.烟草植株受到蛾类幼虫攻击时,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可挥1/ 12发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A.告知同种的其他植株,让其产生有毒物质B.夜间能够驱除活动的雌蛾C.白天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幼虫D.包括B、C两项5.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比较()A.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强,后者恢复力稳定性强B.前者恢复力稳定性强,后者抵抗力稳定性强C.前者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后者D.后者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前者6.如下图所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量C.光照强度提高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7.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③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2/ 12⑤太阳能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⑦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①②④⑤⑦8.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综合训练5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综合训练5及答案

第五章综合检测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C.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中,信息传递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利用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答案] D[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数量增加,旅鼠和旅鼠的天敌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可推知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A项正确;分析已知条件,此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可知这些生物的数量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均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B项正确;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受食物及天敌数量的影响,C项正确;旅鼠的天敌增多,使旅鼠数量减少,又影响其天敌数量并导致天敌数量减少,这种负反馈调节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

3.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答案] C[解析] 分析题图可以得出A、B之间是捕食关系,即B捕食A。

2020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检测题五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检测题五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选择题1.产生促胰液素和促胰液素作用的部位分别是( )A.胰腺和胰岛B.胰腺和小肠黏膜C.小肠黏膜和胰腺D.小肠黏膜和胰岛解析:选C 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产生,经血液运输到达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

2.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解析:选C 胰岛素等激素是在内环境中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在组织液中发挥作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神经递质的本质不是蛋白质;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与相应受体结合,酶也与作用的底物结合;酶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而激素和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或分解。

3.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激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解析:选D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巢产生更多的卵细胞。

4.(2018·江南十校联考)下列有关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B.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C.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D.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解析:选B 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只有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组织细胞;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性激素分泌减少,反馈调节的结果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延长光照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垂体功能受损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产热能力降低。

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是( )A.激素有的是无机分子,有的是有机分子B.激素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代谢过程从而调节生命活动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解析:选D 激素是有机信号分子;激素的作用是影响细胞内原有的生命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各项生命活动;激素随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平衡。

生物必修三5~6章含解析

生物必修三5~6章含解析

阶段检测(5~6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B.在群落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大D.发展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3.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代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是消费者,同化作用类型只有异养型B.植物都是生产者,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D.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的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5.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

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6.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A.群落甲 B.群落乙C.群落丙 D.群落丁7.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9.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10.图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态的生态系统所需的条件,则X最可能代表( )A.生物因素 B.共生关系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11.图中甲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B.乙图中的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甲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D.乙图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12.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详细答案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106kJ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A.①③B.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①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4.某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c+dB.a>b+cC.a<b+d D.a<c+d5.在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mol的氧气,则其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并被利用的能量最多是( )A.1161kJB.2322kJC.2870kJ D.5740kJ6.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7.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时产生了6amol的氧气,当生产者固定的这些能量传递到次级消费者被利用时,转移到ATP中的能量最多是( )A..232akJC.D.8.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10kg小鸟,小鸟增重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卷一、选择题1.最适于描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关系是A.种内斗争B.种间关系C.竞争和捕食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在人工种植的密林中,适度的砍伐是有利于提高木材产量,其基本原理是A.增加光合作用面积C.降低种间竞争的激烈程度B.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降低树木群体的呼吸消耗占其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的比例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4.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②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B.若X表示第一营养级拥有的能量总量,则①可能代表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增加C.若X表示A TP,则①可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若X表示新物种,则②可能代表地理隔离5.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6.下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丁和辛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多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校园周围池塘的水质污染状况,采集水样镜检水中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1号池塘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2号池塘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动物较少;3号池塘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4号池塘水样中昆虫、植物均有发现,数量较多。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池塘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A.3、1、4、2 B.3、1、2、4 C.4、2、1、3 D.2、4、3、18.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D.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9.下左图是物种S1和S2的生态位空间模式图,两物种竞争最激烈的温度是1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11.假设右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 ,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获得的能量A .等于10-1NB .等于10-2NC .小于10-1ND .多于10-1N12.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利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是 A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 .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13.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 .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C .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 .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14.某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 ,B ,C(食物关系见右下图)。

假设能量传递率是10%-20%,C 从A 处获得的能量比B 从A 处获得能量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的传递率为10%--20%.A-C 的传递率为10%--20% B .A-B 的传递率为10%,A-C 的传递率为l0% C .A-B 的传递率为20%,A-C 的传递率为l0% D .A-B 的传递率为10%,A-C 的传递率为20%15.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 捕食生物B 和C 最为经济 B .生物G 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占有四种不同的营养级C .生物H 占有三种不同的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D .如果环境中有汞污染,则通过富集作用可导致生物H 体内汞的浓度最高 16.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 —e 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共有3条食物链B .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 .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 .若c 所含能量为5.8×109kJ,d 含1.3×108kJ,则a 至少约含4.5×107kJ 17.以△形代表生态金字塔,当△等宽,下列组合中能量利用最充分的是A .B .C .D .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 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 代表恢复力稳定性)人 鸭水奶19.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B .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C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D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二、非选择题:20.( 7分)在稻田中生长着浮萍、稗等杂草,还有稻飞虱、蝗虫等害虫。

(1)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十分突出。

请将左右对应关系用线联接: 合理密植 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 除草治虫 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秸杆还田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基因工程 减少化肥使用(2)稻田中多根浮萍生长快,扁种浮萍有气囊,总浮于水体表面。

是多根浮萍与扁种浮萍的关系是 ,右图中 A 曲线代表 ,判断的理由是 。

21.(7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 、B 、C 、D 构成群落,a —j 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 过程是 。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 (填字母)。

(2)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3)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4)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KJ ,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KJ 。

22.(9分)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号码 选用的土壤 浇水量 光照时间 施肥量 说明1 壤土 + + + + + + + + + +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2 粘土 + + + + + + + + +3 壤土 + + + + + + + + +4 粘土 + + + + + + + + +5 壤土 + + + + + + + + + + 6(1)1、2号盆中的植物在实验中其他因素的设定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 ,因此对比这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应是《 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

(2)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

(3)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什么?;。

(4)为了通过与4号盆比较确定浇水量的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在表格中对6号盆的土壤、浇水等情况作出合理的设定:(请表格中填写2分)(5)在上述实验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23.(5分)种群数量的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

据图回答:(1)在偏离最适温度或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

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决定的。

(3)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倍数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24.(6分)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影响。

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来地区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

比较物种在入侵前后的基因频率,可推知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生物应怎样处理?。

25.(6分)近几年来,各国屡次报道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生态平衡的事例。

薇甘菊原产生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海南岛开始发现,内伶仃岛1996年开始受到薇甘菊的肆虐,一束束薇甘菊藤蔓交织成网,将其他植物覆盖绞杀致死,岛上25%的面积被其侵占,树林变为草地,猕猴等珍稀动物因缺乏食物而濒于灭绝。

(1)薇甘菊进入内伶仃岛内,其种群数量呈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生物具有的特性,从生态学观点看其生活环境。

(2)薇甘菊对内伶仃岛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3)你认为可采取什么样的防治办法?。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B C D B B B C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C A D B A A A B题号21 22 23 24 25答案ABC CD BCD ABD ABC26(7分)( 2 )竞争扁种浮萍因为扁种浮萍总是浮于水面,吸收更多的阳光用于光合作用,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7、(7分)(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有机物b、c、d、e、f(1分) (2)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直接(1分) (4) 1/25~1/100m28、(9分)(1)选用的土壤不同的土壤(2)3号与5号(3)不能。

因为光照时间与施肥量都不同,无法比较得出结论(2分) (4)粘土+ +或+ + + + + + + + + +(2分,每格0.5分) (5)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单一)变量原则(2分)29、(5分)⑴减少;另一个生态因子;综合作用(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1.69N030、(9分)(1)5 (2)3.4.5 捕食和竞争(3)等于或大于热能(4)1.11(5)0.57 2 下降31、.(6分)(1)C(1分)(2)入侵种群无基因突变,新环境与原来环境基本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