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理论和思想
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是指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行为和过程。
它涉及公共机构、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管理,旨在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公众需求。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公共管理的范围广泛,涉及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私营部门等各种组织形式。
它的核心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政策、规划和资源配置,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管理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等。
在这些领域中,公共管理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公共管理的核心原则是公正、效率、透明和责任。
公正意味着公共资源的分配要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效率要求公共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透明要求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和行为对公众透明可见,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
责任要求公共管理者对公众负责,为公众利益服务。
公共管理的实践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公共管理者需要了解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组织管理和决策分析的技能。
他们还需要具备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同时,公共管理也需要具备道德和伦理的约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众利益。
公共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建设和创新。
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体系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监督机制。
同时,公共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化。
创新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公共服务的提升。
公共管理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系统可以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反之,如果公共管理不善,将导致资源浪费、腐败和社会不公平。
因此,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涉及到公共事务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它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公共管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循公正、效率、透明和责任的原则。
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可以不断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 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内容提要•传统公共管理理论•西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虚拟企业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第三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一、传统公共管理理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理论是公共部门中持续时间最长且最为成功的理论,现在虽然已被认为过时了,但依然功不可没。
传统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1)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和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理论(2)德国马克斯·韦伯的理论1.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人,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在管理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这一理论适应了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深远。
韦伯并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
(1)官僚科层制理论的基础•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1)明文规定其权利和义务。
(2)职务和职位阶层体系。
(3)根据职务要求来任用人员。
(4)人员之间公私分明。
(5)专职人员、固定薪金、升迁制度。
(6)管理人员必须严守规则和纪律。
•行政组织体系结构的三个层次和职能:高层职能——决策中层职能——贯彻上级的决策基层职能——实际工作(2)官僚制的原则第一、管理的权威来自于法律第二、等级制原则第三、保持组织,保存档案,运用规定第四、行政是专门化的职业,从事的人需要训练第五、官僚制的工作是一种全职的工作第六、公职管理应遵循规定,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活动(3)科层官僚制理论评价A.难以适应信息社会追求多元、强调创新、崇尚个性的发展要求B.强调管理权力高度集中,难以适应竞争、高效的市场经济C.专业分工原则导致各自为政、缺乏团队协作,以至于政府功能退化D.层级节制、循规蹈矩的原则导致行政组织行为保守,墨守陈规2.文官制度确立(1)文官的产生“文官”, 是通过公开资格考试进入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publicservant) 。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要点二
管理的一般原则
法约尔提出了十四条管理的一般原则 ,如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 与分权相结合等。这些原则为企业的 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要点三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法约尔强调管理教育的必要性,认为 管理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来培 养的能力。他主张通过管理教育来提 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 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效率至上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追求效率,重视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 大的产出,强调标准化、程序化和量化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效率和质量。
顾客导向
新公共管理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关注公众需求和满意度,要求公共部门提供回应性服务。
绩效评估
新公共管理重视绩效评估,强调结果导向和绩效问责,通过绩效评估改进公共服务质量。
社交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影响
社交媒体和网络舆论对公共管理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公共管理机构更加关注网络民意和舆 情分析。
信息化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
如何缩小数字鸿沟,让更多人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是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公民参与对公共管理的推动与要求
1 2 3
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
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对 公共管理的参与意愿和能力也在增强。
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number {01}
目 录
• 公共管理概述 •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 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 • 公共管理理论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公共管理十个基本理论
公共管理十个基本理论•一般管理的职能战略:确定组织目标和重点;设计操作计划以实现既定目标内部构成要素:人员组织与调配,人事指挥与人事管理制度,控制绩效管理的外部要素:处理组织与外部单位的关系,处理与独立组织的关系,处理与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系•公共管理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政府为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及运用政治的法律,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公共体现在: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公共参与性,合作共治性。
•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体系:L公共管理主体理论: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理论2.公共资源管理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信息资源管理3.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理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管理,信息技术与公共管理创新,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4.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理论: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治理新模式5.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理论: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伦理,公共责任,公共管理法律和公共管理监督等•公共管理VS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强调结果和目标,重视管理的夕卜部环境,注重公众意愿和要求、与社会互动、竞争与责任,强调来自体制夕卜的监督,主体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重视执行的过程,关注组织内部运行,强调规则和程序,依靠规则和程序、政府自身权威,关注政府运行和层级关系,依靠自身监督和自我约束,主体是政府。
管理VS行政联系:都是人类社会活动形式,管理为行政提供有意义的营养成分,行政为管理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区别:管理比行政外延更宽,历史更长,二者的组织主体不同,管理涉及的是实现结果和对达成的结果承担个人责任,行政本质上涉及执行指令和服务,关注过程,程序和符合规定•公共管理的发展:L行政学,威尔逊,古德诺,泰勒,马克斯韦伯,怀特等①公共行政采用制度或法理的研究方法并以正式政府组织机构(官僚体制)为研究主要领域②政治一行政二分法成为行政学的理论基础③行政学致力于行政管理的一般普遍性探索④行政学强调以效率原则为最高标准2.新公共行政学,罗伯特,西蒙,沃多尔以公平为核心,行政管理对好的管理与社会公平作出承诺,抛弃了传统的二分法3.公共管理学,70-80S ,政府改革与政府再造•传统公共行政模式L基本思想: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的正式控制之下并建立在官僚制的严格等级模式的基础之上,由常任,中立,和无个性特征的官员任职,只受公共利益的激励,不偏不倚地为任何政党服务,仅仅执行被政治官员确定的政策2.理论来源(七条原理)官僚化的组织原则;认为存在一种最佳工作方式并极力推崇科学管理原则,严格列出工作细节化程序;通过官僚制提供服务;信奉政治与行政二分,行政仅是执行命令的工具,政策或战略问题是政治领导人的职责范围;假定公务员个体的动力来源于对公共利益的忠诚和追求,那么公共服务的供给便是无私的;需要中立的,匿名的,终身制的且有能力为任何政治领导人提供同样服务的职业官僚队伍;执行由他人提供的指令而无需为结果承担个人责任。
公基管理学
公基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学科,它涉及组织、领导、决策、政策制定及实施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公共管理学在当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研究内容涵盖广泛,影响深远,对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命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及内涵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非营利组织及其管理的学科。
它包括公共政策、组织管理、领导与决策、绩效评价等内容。
公共管理学探讨政府管理的有效性、责任性和效率性,关注公共部门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公共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考察公共政策的实施与影响,促进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公共管理学包括理论与实践,涉及行政管理、政策评估、制度设计等多个方面。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理论探索阶段、实践积累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
理论探索阶段主要集中于制定管理原则和方法论,建立管理思想体系;实践积累阶段着重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形成了一系列管理实践模式和机制;创新发展阶段更加关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管理模式创新与改革发展。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理论1.行政管理理论:强调公共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关注管理程序和手段的有效性和正当性,探讨行政权力的运用与监督。
2.政策评估理论:研究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影响,关注政府政策的效果和效率,推动政策评估与改进。
3.公共领导理论:探讨领导对组织的影响和作用,关注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4.绩效管理理论:关注绩效评价的目标和方法,强调绩效管理的结果导向和激励机制,促进公共部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四、公共管理学的实践应用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服务于学术研究,也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
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各类组织都可以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受益。
在政府管理领域,公共管理学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和改革发展;在非营利组织领域,公共管理学为组织运行提供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满足组织公益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企业管理领域,公共管理学为企业经营提供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助力企业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基础有关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简表
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森
拉斯韦尔
学派 新公共行政 政策分析或政
策科学
著作或观点 强调一种民主取向的
公共行政
《政策科学》
命运 昙花一现 迅速成长,与传统公共 行政理论抗衡
3.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
(1)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学者
著作
观点
在 70 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
古德诺 泰 勒 怀 特
魏劳毕
梅 奥
成长时期 (行为科学时期)
巴纳德 西 蒙 麦格雷戈
马斯洛
发展时期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 时期,新公共行政管
理时期)
用经济学方法研 究传统的政治学 和行政管理学课 题 把系统工程学、运 筹学引入公共行 政研究
坎南
科斯 帕森思
高斯
代表作 公共行政研究 政治与行政 科学管理原理 公共行政研究导论 公共行政原理
从管理的角度将行政定义为通过运用组织、领 导、计划、协调、控制等手段,有效地处理公务和 政务的活动
怀特从管理角度给行政 下定义
戈德特纳
从公共政策角度将行政理解为制定和执行政策 戈德特纳公共政策也不
的活动
差
1.2.4 行政理论的发展
表 5 行政理论的发展历程(P18-19)
发展阶段
代表人物
威尔逊
形成时期 (科学管理时期)
重视人的因素在工业管理中的作 用
欧文重视人
(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
政治的本质以及政治运动技能问 题
马基雅弗利玩政治
表 2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和行为科学阶段的代表学派及其理论(P8-9)
发展阶段
管理流派(理论)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公共管理学-第2章
2. 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1)缺乏竞争性压力。 (2)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3)缺乏监督信息。
3. 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 政府的内部性(internalities)是指公共 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利益或组 织自身的目标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 政府部门的扩张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 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 以美国为例,1929年美国政府的总开支占国 民生产总值(GNP)的10%,而在1949年占23%。 1987年占34%。
(三)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是新 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公 共管理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1. 代理理论(Agent Theory)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委托—代理关系几乎 无处不在,典型的例子有雇主与雇员,律师与 当事人,选民与政治家之间的关系。 代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处于委托代理 关系的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加上信息分布 的不对称,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偏离和冲突 便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公共行政学科关注的焦点贯穿始终的核心是 政府机构的运行问题,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政治与 行政的关系。 公共管理关注的核心应该是公共管理职能在 政府与其它组织、其它方面(包括市场、社会) 之间的分配,以及公共管理品质的提升。
一、公共行政时期(1887-20世纪70年代末)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1887-1960)。 这一时期在总体上是处于西方国家从传统资本 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型的阶段,行政或管理在整 个国家或社会的管理中的地位日渐上升。 1. 就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来看,这一时期前后有 变化。 2. 在管理组织体制运行方式方面,在这个时期 产生了官僚制理论,同时先后流行科学管理思想和 行为主义管理思想。
(四)系统学派理论 系统学派以切斯特· 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将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而得名。 20世纪60-70年代,系统学派又发展出两 大理论,一是生态理论,二是权变理论 .
公共管理背诵手册
公共管理背诵手册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管理。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都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来有效地实施公共事务。
因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公共管理背诵手册》,旨在帮助读者系统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第一章:公共管理概论公共管理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它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组织管理以及团队协作等内容。
公共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公共管理的核心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是研究公共管理活动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法律制度、公共决策、公共服务等内容。
公共管理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公共管理实践公共管理实践是将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工作实践的过程。
在实践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不断提升管理效能,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公共管理实践需要注重团队协作、信息共享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章:公共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公共管理案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和管理策略。
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结语《公共管理背诵手册》是一本涵盖公共管理各个方面的基础手册,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希望通过学习本手册,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的内涵和要义,提高管理水平,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和组织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常见公共管理理论
常见公共管理理论一、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PUb1.1CF1nanCe)理论历史久远,是1776年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思想,理论核心是研究市场经济和政府财政的关系与影响。
亚当•斯密形象地将市场经济比喻成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运行规则下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并以此抵制国家权力的干预和控制。
但实际上,市场调节不是完美的,存在自发性、滞后性和盲目性的弱点和缺陷,通常在市场调节失灵的情况下,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由政府来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等市场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分配。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为:一是对市场、信息、产品以及行为等不完全资源的再配置;二是由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公共支出和税收等手段对收入进行再次分配,从而缩小差距、保证社会公平;三是政府通过使用金融和财政手段来协调生产和消费、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从而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改善结构,以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目的。
现代财政的公共性以公共权力为根本,国家作为经济和社会的管理者,通过授权财政部门以制定财政政策、审批财政预算等方式来合理配置资源、监督管理和调控经济。
国家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同样需要公众的制约与监督,由此便产生了国家审计,作为独立第三方来促进公共财政权力能够规范运行,保障人民的利益。
二、委托一代理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主要是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契约的形成过程出发,探讨委托人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去设计一种契约或机制,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减少代理人的引致需求,以最大限度增加委托人的效用。
委托一代理理论涉及的核心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委托、代理双方的目标函数不同,相关信息在双方之间的分布及其获得是不对称、不均匀的,于是便产生了基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代理人,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委托人,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新公共管理理论内容
新公共管理理论内容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强调效率、经济性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
它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提倡在公共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绩效。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导向、公共部门改革、社会资本、公共私营合作等方面。
首先,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导向。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强调政府的权威和规范。
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通过竞争、激励和市场化的手段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绩效。
它认为市场机制能够激发公共部门的活力,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其次,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公共部门改革。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效率低下、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而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通过改革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和绩效。
例如,通过引入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激发公共部门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信任、合作和共识,它对于公共管理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良好的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公共部门和市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加强社会资本的建设,促进公共部门和市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绩效。
最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公共私营合作。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公共部门通常独立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而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引入私营部门的参与,实现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共赢。
例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公私合作等方式,引入私营部门的竞争和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市场为导向,强调效率、经济性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
它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提倡在公共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绩效。
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 掀起了一股全球性、持续性的公共行政 改革浪潮: • 这场改革是对“公私”二元分离关系 的超越,即对公民身份、政府角色与 功能、政府与公民的社会关系、政府 与市场的关系的再认识,探索公共事 务多元治理、多种制度安排的解决之 道。
三、公共管理主体及其责任
(一)公共管理主体及其分类
• 1、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政府 • 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这是因为 (1)政府的目的和功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 共服务,这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2)政府作为共同体利益的代表者,对公共事 务的治理承担最终责任。 (3)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在多元主体中的 地位并不是一样的,政府承担着公共事务 “元治理”的角色。
利益追求的合法性:
•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和理性的选择,如果不 能得到制度和法律意义上的承认和保护, 也将难以实现。因此,只有在市场经济时 代,人们利益追求的合理性才能得到普通 承认;只有在保护公民权利的时代,人们 对利益追求的合法件才能得到确立;只有 社会具备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和有效制约 的宪政制度安排,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 与合法性才能得到最终的保障。
政府中心论者站在政府与社会不一致的人 性观和集体理性假设的基础上认为:
• 政府是“善”和“公益” 的化身, 要对无知、盲动和自私的个体损害公 共利益的行为加以限制;政府的责任 是最大限度的为社会谋求“善”和 “公益”;政府应尽量扩大介入私人 社会的范围和程度,垄断更多的公共 事务。
现实中,政府对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干预以及 政治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确立是从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 • 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对这一进程的发 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他们促成了政府干预 的合法化。 • 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普 遍建立了彻底的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 制,政府不仅自上而下、一统到底包揽了 一切公共事务,而且还以单位制为核心来 配置一切权力、资源和社会福利。 • 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凯恩斯理论,在二战后 普遍建立了政府干预体系,建立了完善的 福利经济体系,个体生活从“摇篮到坟 墓”,无不受政府活动的影响。
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政府组织和公共服务的观点,并对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理论体系旨在解决政府组织的运作方式、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等问题,对于当代公共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对公共管理领域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首先,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组织应当具备高度的效率和透明度,以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他认为,政府部门应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
这一观点在当代公共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组织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提供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
此外,透明度也是提高政府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公开行政决策和财务信息,可以有效监督政府部门行为,提高其效率。
其次,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还关注政府组织的权责划分和行政程序的规范化,以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他强调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遵循既定的规章制度和程序,不得随意行使权力。
这一观点在当代公共管理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政程序规范,可以有效约束政府行为,减少滥用和不当行使权力的现象,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此外,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还强调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他认为政府组织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致力于为社会各界提供公正、平等的公共服务。
这一观点在当代公共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组织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确保其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当注重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及性,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公共服务惠及于全体社会成员。
总之,威尔逊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对公共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强调政府组织的效率、透明度、合法性和公正性,以及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等观点,为当代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管理是协调各种资源和力量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管理行为。
它作为一门学科,包括公共决策、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服务提供等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概念、理论研究、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了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组织、指挥和推进的一种管理行为。
公共管理包括政府公共管理和非政府公共管理两个领域,政府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立法管理等;非政府公共管理包括公共组织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等。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1. 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重要分支。
它认为,公共事务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务,更是多方参与的事务,应该倡导多元参与、自治与共治共生,而不是传统政府集中的掌控与管理。
其主要观点是将政府力量和市场机制与社会组织、公民等力量相结合,以达成社会效益和多方利益协调。
2.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领域的管理需要运用先进的商业管理方法,以提高效率、优化管理。
其核心思想是市场化导向、竞争性管理、结果为导向和公众参与,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有效性和效率。
3. 公共价值理论公共价值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是实现公众利益和社会正义的重要途径。
通过公共管理的方式,可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合法化和效率化,进而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与效果。
三、公共管理的实践案例1. 美国国立公园管理局美国国立公园管理局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佼佼者之一,负责各国公园以及州立公园的管理和运营。
其管理方式包括资源整合协调、公民参与与关怀、自然保护和环境教育等。
2. 中国城市污染治理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城市污染治理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城市环保政策,以促进城市绿化和清洁。
这些政策的实施需上下联动,涉及到行政管理、市场机制、公民意识等多个方面,全社会共同参与,以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
3. 香港战“疫”2020年全球疫情流行,香港以其快速而有效的应对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
公共管理学课程思政导言公共管理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国家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能力而设立的。
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意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课程。
因此,将公共管理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促使学生在学术和道德上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培养公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核心是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并且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
然而,这些概念还应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这意味着学生应该明白他们作为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并在其职业生涯中始终以社会福祉为出发点。
通过思政教育的力量,公共管理学课程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探索公共服务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公共管理学课程通常涉及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商业部门等公共机构的运作和管理。
然而,纯粹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并不足以使公共管理者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做出正确和负责任的决策。
这就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公共管理学课程,以帮助学生探索公共服务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及如何在面对伦理和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抉择。
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公共管理学课程和思政教育都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公共管理者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方式,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而思政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将公共管理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思维工具,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与思考的结合公共管理学课程强调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共管理的实际运作。
然而,单纯的技术实践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思考和分析的需求。
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解读和理解实践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
行政管理的现代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的现代管理理论引言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行政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传统的管理理论在现代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些重要理论,包括新公共管理、领导力理论、组织变革理论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市场化、精细化和民主化。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当像企业一样进行管理,注重效率、成本和绩效。
它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委托代理关系等方法,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浪费和不必要的干预,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注重市场导向,强调效率和竞争;二是倡导公私合作,鼓励政府和社会组织、企业开展合作;三是推崇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提倡民主参与和市场选择;四是强调绩效评价,注重管理成果和效益。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践中,政府通过改革行政体制、优化治理结构,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分强调市场化和效率,可能忽视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也容易引发管理的虚晃和功利。
二、领导力理论领导力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探讨领导者的行为和特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领导力理论认为,领导者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品质,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的凝聚力,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领导力理论被广泛应用。
领导者通过激励员工、建立团队合作和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提高了组织的综合竞争力和执行力。
同时,领导力理论也强调了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强调了道德和责任的重要性。
然而,领导力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对领导者素质的评价标准不一致,对领导风格和行为的看法有所出入。
在实践中,领导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采取相应的领导方式和策略,而不是僵化地套用某种理论。
三、组织变革理论组织变革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又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组织变革的动力、过程和效果。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公共管理法制化思想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公共管理法制化思想一、马克思公共管理法制化思想的理论起点1.以民主契约法律观作为公共管理法制化的指导思想(1)政府与公民间存在契约关系“国家也是一个中介物,人把自己的全部非神性、全部人的自由寄托在它身上。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2)法律必须为维护民主契约服务“国家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在这个机构里,必须实现法律的、伦理的、政治的自由,同时,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自己本身理性的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
”马克思《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2.公共管理法制化的目标是保证人权及公民权利的实现,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公共事务本身反而成了每个人的普遍事务,政治职能成了每个人的普遍职能。
……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从政治中获得解放”。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二、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法制化思想的理论基础1.法律与社会现实的关系(1)社会是法律的基础“保持属于过去的社会时代的法律,这些法律是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社会利益的代表们所创立的,因而也只是将这些与公共需要相抵触的利益,提升为法律”。
“然而社会并不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这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地,法律与个人的任性相反,它应该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之上,应该是从—定物质生产方式中产生的社会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的表现。
我手里所拿的这本刑法典(Codepena1)并没有建立现代资产阶级社会。
相反地,在十八世纪产生和在十九世纪继续发展着的资产阶级社会,只是在这—法典里获得了自己的法律表现。
只要这一法典不再符合社会关系,它便要变为一束普通的废纸了。
”“你们不能使旧法律成为新社会发展的基础,正象这些旧法律不能创立旧社会关系一样。
”马克思《对民主义者莱茵区域委员会的审判》(2)法律调整的是现时的社会关系,并随之变化而变化“旧法律是从这些旧社会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它们也必然同旧社会关系一起消亡。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笔记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与内容 公共管理的实践方法与技巧 欧文休斯对公共管理理论的贡献
欧文休斯对公共管理理论的贡献
提出“公共管理”概念,强调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推动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 提出“政策执行”概念,强调政策执行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 强调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推动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展。
全球化和跨国合作:公共管理将更加注重 全球化和跨国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字化和智能化:公共管理将更加注重数 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
和公共服务水平。
可持续发展:公共管理将更加注重可持续 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现长期稳定和繁荣。
公共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等 公共管理创新的方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 公共管理变革的路径:政策制定、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 公共管理创新与变革的未来展望: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公共服务等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思想 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启示
中国公共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的定义
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的目标 公共管理的实践应用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管理的目标
公共管理的手段
欧文休斯的公共管理思 想
欧文休斯的生平与成就
公共资源配置的 方式与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理论和思想
文章对西方国家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后新公共管理的演变理路进行述评,分析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的脉络与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对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建设的启发。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之中。
在70年代以前,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一直是政府研究领域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导范式。
它有自己一整套的理论、原则、假定和方法以及范式特征。
按照休斯的说法,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有如下四个永久性的原则:第一,政府组织及其结构应根据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原则建立,即政府管理体制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或模式为基础,严格坚持这一原则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运作的最佳方式。
第二,一旦涉及政策领域,那么,它将通过官僚机构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换言之,只能由政府机构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第三,主张政治事务与行政事务分开。
行政是执行命令的工具,而政策和战略的制定则是政治家们的事,据说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可以保证责任制的落实。
第四,行政被当做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因此需要职业化的官僚,他们终身受雇,并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不同的政治领导人服务。
二、新公共管理
到了20世纪7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经济不稳定直接导致政府收入的减少,同时社会保障开支大幅上升,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之中。
同时,由于政府规模过于庞大导致管理失控、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伴随着财政危机政府陷入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政府开始了改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西方各国政府改革运动的深入展开,“新公共管理”作为政府管理领域(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的新范式以及政府管理实践的新模式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新公共管理起源于英国撒切尔夫人的政府改革。
这场改革后来也波及英联邦
的不少国家,包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克林顿政府的改革。
经过学者们后来的进一步论证和丰富,被冠名为“新公共管理”改革。
按照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概括,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十个方面的特征: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竞争型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投入拨款;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这十项原则构成了新公共管理的主体内容。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构成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严峻挑战,它改变了传统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
然而,“新公共管理”也非一种成熟的范式,而是一种尚处在发展中的理论框架,它存在管理理念、组织结构、民营化思路等几方面的限度。
三、后新公共管理时代
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由于一系列的限度而逐渐式微,学者们普遍质疑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有效性。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三个:一是美国学者Robert·Denhardt等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从管理理念的层面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缺乏对公平正义、公民参与等民主和宪政价值的关注;二是英国学者Perriy和Patrick·Dunleavy等提出的整体政府理论,从组织结构的层面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权化和分散化导致机构裂化和公共服务的碎片化;三是德国和荷兰等国的学者提出的网络治理理论,从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关系的角度,批判新公共管理在面对多元、异质的管理主体时束手无策。
诸多反思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纷纷出现,以至于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已经逐渐被后新公共管理取代。
1.新公共服务理论
丹哈特夫妇指出:“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与以往传统行政理论将政府置于中心位置而致力于改革和完善政府本身不同,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
系的中心;强调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政府或公务员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即“服务而非掌舵”。
新公共服务理论推崇公共服务精神,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重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
2.整体政府理论
整体政府是针对新公共管理改革导致的政府管理碎片化的弊端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论。
“整体政府”强调在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采用交互的、协作的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促使各种公共管理主体(政府、社会组织、私人组织以及政府内部各层级与各部门等)在共同的管理活动中协调一致,达到功能整合、消除排斥的政策情境,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为公民提供无缝隙服务。
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整体政府”的根本目的,政府机构功能的“整合”是其精神实质,各种方式的“联合”或“协同”、“协调”则是其功能在管理上发挥作用的基本特征。
3.网络治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前后,政策网络研究与治理理论结合,产生了运用政策网络框架来解释当前的网络治理理论。
网络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战略分为经营管理和网络构建。
前者是指对现有网络结构内的关系进行管理,常常需要政府为妥协创造出共同决策的环境;后者则指改变或参与网络结构的努力,这包含更多的介入式参与,要求改变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转变资源分配方式,寻求政治上的变动。
新的成员被引入到网络中并被授予合法性和资源,政府为它们提供影响政策过程的机会并推动产生其他可能的结果。
政府通过发达的网络技术,配合以更多自下而上决策途径来管理社会。
在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和复杂性的背景之下,公众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提高了决策过程的合法性。
四、总结
本文评述的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后新公共管理变迁过程中的诸多理论,曾经指导过西方各国的公共管理实践,而当前中国所经历的改革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西方各国都经历过,这些国家当时在解决这些经济社会问题时提出的理论对我们有相当的启示。
对于这种与某国国情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
论,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正确态度只能是将其作为研究、分析、批判、吸收的素材,结合本国的国情和公共管理实践要求,生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
[1]欧文·E·休斯(Owen E. Hughes)著.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蓝志勇, 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J]. 公共管理学报. 2007(03)
[3]唐兴霖,尹文嘉.从新公共管理到后新公共管理——20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J]. 社会科学战线.2011(02)
[4]陈振明. 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