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道教在草原地区的传播思考-精品
简述草原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和现实意义
简述草原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和现实意义草原民族文化传承是指草原上的民族所拥有的一整套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包括文学、艺术、民间传说、习俗和传统饮食等方面,是草原地区多少年文化的体现,它们体现了草原上的民族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这种文化传承是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拓展方向的核心,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草原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不同,草原民族文化也经历了许多变化。
在古代时期,草原地区的民族以“骑射文化”为主,因此在草原上生活和狩猎活动的技能非常重要。
草原民族需要熟练于马术、箭术和弓箭制造技术等,这些传统技能已被当作草原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草原上的民族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和习俗等,比如说蒙古族的弦子、马头琴、黄连元等,藏族的唐卡画、躅然、呼唤、松赞林和打诺等文化现象,哈萨克族的米诺、欢歌、舞蹈和自由骑术等。
通过这些文化传承和弘扬,草原上的民族所传承的传统文化得以更进一步的发展,为国家和地方文化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草原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能够促进草原地区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和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增强,也可以促进草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学术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通过草原民族文化传承,可以更好地传达草原民族文化的价值,同时也可以推动新发展、新经济和新文化的蓬勃发展。
总之,草原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高度重视的事情,在现代社会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的时代要求和现实意义都非常重要,草原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关注,通过草原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草原地区的传统文化,为未来的发展寻找好的方向。
论道教在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传播与民族化
[ ] 紫晨 . 国巫 术 [ . 海: 海 三 联 书店 ,90 1张 中 M] 上 上 19 ,
教互相 交融耦合 , 道教 逐渐土家族 化 的历 史人文 现象正好 是 这句话 的经典注解 和诠 释. 总之 , 土家族 的宗教信仰在 不 断 的演进 和转化 中 , 向人们昭示 了和提供 了积淀深厚、 色彩
处罚做了错事的人 到祖坟 烧香磕 头 , 向祖 宗认错 . 同时 , 竹
竿上绑五彩纸剪成 的长条 , 于祖 先坟头 , 插 以示 祭奠 , 也称
从其全部的宗教祭 祀表 演可 以看 出 , 梯 玛” “ 精通 鄂西 土
家族历史 、 文化和风俗 , 不仅 掌握土 家族 的史诗 、 他 人物 典 故, 还能表演 土家族各种舞 蹈 , 包括摆手舞 、 铃舞等等. 铜 因
此“ 玛” 梯 既是一位职业宗教者 , 又是鄂 西土家族 文化 的主 要传人. 在鄂西土家族地 区 , 出现过“ 端公” 还 跳 的习俗.
斑澜 的历史 信息 , 并成 为人 们解 读土家族 文化 的主轴 和核
心.
参 考文献 :
核心思想为道法 自然 , 其特性为崇 尚多神 , 与土家族万物有 灵的 自然崇拜 、 祖先崇拜有共 同之处 , 便于为土家族 民众所 接受. 遍及城乡的道教道观 , 渐改变了土家人 的信仰 习俗 逐
第 6期
潘 勇 论道教 在鄂 西 土 家族 地 区的传播 与 民族化
13 5
观、 豁达 、 开朗、 健康的土家族 中得到了广泛 的传播 , 继而扎根
开花 , 开枝散叶. 在土家族与道教交融渗透的历史进程中, 道教
播, 主要 由其人世特性 , 首贵长生 , 重视现实 , 其教 义有追 求
族的职业宗教人员 , 即民间 的所谓 “ 土老司 ” “ 老师 ” 或 土 , 土家语称 之为“ 玛”, 为敬神 的人 . 土归流 之前 , 梯 梯 意 改 “
最新整理青藏地区古道教文化传承和宗教活动简介.docx
最新整理青藏地区古道教文化传承和宗教活动简介青藏地区古道教文化传承和宗教活动简介一、古道教道场的礼仪道教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表现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各个流派的独特规范和习俗。
各种派别在社会上流传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差异。
比如全真道的龙门派。
自从明朝承认为全国性道教组织以后,发展非常迅速,信奉的人很多。
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其组织更加趋于完善,斋祭礼仪和道场程设也越加规范化。
xxxx农业区的大部分道观如大通县的老爷山,湟源县的北极山,互助县的石板泉、高寨,贵德县的玉皇阁以及xxxx地区的北山寺。
湟中县的多巴镇、拦隆口镇、田家寨镇、总寨镇、西堡镇、总寨乡、土门关乡、丹麻乡等所举办的道场、法会都是遵循龙门派的仪规进行,所应用的经典也都是“道藏”所收集的规范化了的经文。
常用的几部经是《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简称三官经或平安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皇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简称斗经)、《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简称雷经)、《上清古洞真经》(简称大洞经)等。
在这种道场里三大特点:一是道观中央树着明显的标志幡杆,上悬幡旗,旗上题明本法会的主要尊神。
比如在三宫殿举办法会时,幡旗上题衔为“祖师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感应天尊宝阙”。
二是颂经多为照经宣科,法台前撂着经典,主颂法师对准经文,其余法师应声颂扬。
经韵非常好听,又有木鱼、碰铃、钗、钹、锣等乐器配合。
实为一种净化灵魂的高雅音乐。
三是法会中所朝拜的尊神或要祈祷的内容均以一道道文书的形式很规范地写出。
尤其是上奏天界的表文更加有文理上的讲究。
即使民间流传的老师傅在举办丧葬礼仪时,也基本上按以上的形式进行,这就是常人心目中对道教活动的认识。
二、古道教道场活动的内容xxxx地区汉地各个村庄几乎都有娘娘庙,供奉着三位圣母,九天圣母、金山圣母、霜降圣母。
这些村庄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庙会,全村有许多户人家,统一收取几十元钱,作为庙会的活动经费。
中国古代宗教佛教道教与儒教的传播
中国古代宗教佛教道教与儒教的传播在中国古代,佛教、道教和儒教被视为主要的宗教信仰体系,它们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和各自独特的理念,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佛教、道教和儒教的起源与特点、传播途径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佛教的传播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传入中国,深受广大民众的追随。
佛教的传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译经、出家人交流和地方传播。
首先,佛教经典的翻译是佛教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公元2世纪以来,随着汉朝儒学的衰落,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佛经的翻译工作。
这些翻译的经典,被广泛传播,并吸引了一大批信徒。
其次,出家人的交流也在佛教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出家人通常是佛教教义的宣传者,他们通过文化交流、演讲和讲经等方式将佛教思想传播给人们,深受信众的尊崇。
第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还借助了地方文化传统。
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佛教融入了中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形成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吸引了更多的信徒。
佛教的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倡超越世俗欲望,追求心灵的解脱和安宁。
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社会矛盾,增强了个体对心灵追求的关注。
二、道教的传播道教是中国古代的本土宗教信仰,其核心理念是追求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境界。
道教的传播主要通过道教组织的发展和道教文化的输出。
首先,道教通过建立道观、道院等组织形式,推动了道教的传播。
这些组织为信徒提供了学习和修行的场所,也为信徒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平台。
其次,道教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顺应自然的原则。
这种思想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道德观念的提升。
道教的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宣扬了反躁动、宁静无为的生活方式,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三、儒教的传播儒教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体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十四:道教在国外的传播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十四:道教在国外的传播中国道教之十四:道教在国外的传播(1)日本日本是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其古代文明起步较晚,但由于受到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陆文化的影响,发展速度很快。
在古代中日交往和文化交流中,道教亦曾起过重要作用,道教也将庚申信仰等系列道教文化传到日本,使得尊崇天皇的信仰体制也是依据诸多道教元素建构。
中国道教是否传入日本,日本学术界亦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一种是认为日本古代政府拒绝道教的传人,淡海三船的《唐大和尚东征传》及《古事类苑》和《群书类聚》中都有明记。
另一种意见认为,“道教作为宗教,其教典、道士、道观等成体系的组织形态,并没有传来日本,关于这一点,目前确实无史料可证。
但是道教作为思想给日本以影响,可以说已是难以否定的事实”。
道教在日本的传播,根本没有带有建立道观和道士布教等形式的教团道教传到日本来。
但是,早在公元前2世纪前后,道家思想借由汉字从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传播到了日本。
到公元5世纪前后的应神天皇、仁德天皇年间,又有大量渡来人来自以半岛为中心的那些地区和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他们带来大陆文化[35]。
在奈良、平安朝时代,日本用类似民间习俗的‘托盘’,从来自朝鲜半岛或中国大陆的归化人以及随遣隋使、遣唐使去中国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带回来的道德经典中,接受了汉字成语或知识,部分地接受了唐宋时期盛行的道教信仰,形成了一种道教形态,而江户时代的道教形态与此不同,到了江户时代,日本接受的是禅宗僧侣们带来的、明代盛行的‘善书’等民众道教。
这些‘善书’类是从日本人群众性的国民道德意识之‘托盘’较多的地方开始接受的,其中也有幕府和大名的支持。
由于印刷术的发达,这些‘善书’不断出版发行,一般民众也容易看到。
因此,对日本一般社会的影响也与以往不同。
而早在大约在七世纪,道教神仙长生思想和方术即已传往日本。
日本留学生曾在中国学习道教方技,并把道教经典带回日本。
从平安时代起,道教守庚申的信仰在日本颇为流行。
道教生态伦理观对我国宗教生态旅游的启示
… 。 E
道教生态伦理观对我国宗教生态旅游的启示
李 明媚
( 东北财 经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 学院 , 辽宁 大连 16 2 ) 10 5
文摘编 号 :0 5 9 3 ( 0 )9 0 5 一 A 10 — 1X 2 1 O — 16 C 1 摘要 : 宗教 生 态旅 游是一 种新 型的 文化旅 游 , 它标 示着人
涵博 大精深 . .道教 生态论理 观对 我 国宗教 生态旅 游具有 着深 刻的启示作 用
关 键 词 : 教 生 态 伦理 观 ; 道 宗教 生 态旅 游 ; 示 启 中图分 类号 :99 文献标 识码 : B 5 A
让 游客体 验到人 与 自然 、 人与 人和 睦祥瑞 的宗教情 怀 与精
2 世 纪后对旅 游可持续发 展进行深 刻思 考 的必然 结果 。 1 宗 教 生态旅 游代表 着人类 尊重 人与 自然 、 与人 的和谐共 同 人
2思想依据 . 宗教生态旅 游的思想依 据主要来 自两个方 面 :一是西 方生 态哲 学—— 深 生态学 ; 是 中 国传统 文化 中“ 二 思考这 样一 个问题 : 如何在 满 足 当代人 对旅 游的需求 同时 , 又能考 虑到 给我们 的后代 留
点 什麽 ?对旅游业 的这种多 纬度 、 层次的探讨 , 深 促成 了人 们 对新 型旅游 的追求 与探索 , 生态旅 游的 出现就是 其必 然
的产物 。
一
发展 , 视人类 自身完 善 , 而达 到创建新 型 文明 的 目的 。 重 进
道教 作为我 国土 生土 长 的宗 教 , 其生 态伦理 观对 我 国宗 教 生 态旅游具有 着深到的启示 作用 。
一
” 的思想 。西 方深 生态 学是 要 “ 突破浅 生态 学 的认识 局 限 ,对 面 临 的环境 事 务提 出深 层 的问 题并 寻求 深 层 的答 案 。深 生态学 不仅要 从科 学技术 的角度 来研 究环境 问题 , 而且要从哲 学 、 理 、 伦 政治 、 社会 的 高度来探 讨 怎样 的价值 观念 、 生活方 式 、 社会 范 型 、 济活 动等有 益于人 类从 根本 经 上克服 目前所 面临生态 环境 危机 , 保证 人 、 会 、 社 自然 环境 的协调 发展 。” 中国传统 文化 中的 “ 天人 合一 ” 思想 主要强
传统文化中的道教与自然之道
传统文化中的道教与自然之道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道教作为中国特有的宗教文化之一,与自然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视为一种倡导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
本文将探讨道教与自然之道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一、道教与自然之道的渊源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追溯到先秦时期。
它的理论基础是“道”和“德”,其中“道”象征着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万物的本源,而“德”则指代人们在世界中的行为和修养。
道教注重修身养性,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理念。
道教倡导人们以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之道,与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之道是一种关于宇宙运行规律和万物生长变化的观念体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人类应该依靠自然之道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自然之道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力量和规律。
二、道教对自然之道的理解与表达道教视自然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崇尚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大。
道教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在自然的指导下修身养性。
道教的经典著作《道德经》中有着大量关于自然之道的描述和思考,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等。
道教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而不是试图改变或征服自然。
通过观察自然、借鉴自然,人们能够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之道。
例如,道教倡导无为而治,即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做过度干预,让事物自然而然的发展。
三、道教与自然之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教与自然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道教的倡导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顺应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使得中国古代人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尊重自然资源的使用。
道教倡导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与现代环保意识相契合。
因此,在现代中国,道教的影响仍然可以见到,许多人将环保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并努力保护自然环境。
浅谈道教在瑶族社会中的传播与影响
经 汉 魏 两 晋 南 北 朝 , 南 方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不 断 传 播 在 和 发 展 。尤 其 是 明 朝 中 叶 以 后 , 教 在 汉 族 地 区 逐 道 渐 衰 落 , 周 边 少 数 民 族 中 却 得 到 长 足 发 展 。在 瑶 、 在
面 产 生 了极 为 深 远教 供 奉 道 教 神 灵 画 像 的 崇 拜 仪 并
式 , 露 出 承 袭 I. 道 教 的 遗 N ,说 明 道 教 传 人 瑶 族 流 N始 I , 地 区 的 时 间 不 会 太 晚 。 湖 南 地 区在 唐 宋 以后 的瑶 族 大 迁 徙 之 前 , 直 是 瑶 族 及 其 先 民 的 大 本 营 , 术 界 一 学
山 瑶 则 将 早 期 天 师 道 、 天 师 道 和 正 一 道 糅 合 为 南 一 体 , 由师 公 执 行 , 应 是 道 教 的 不 同 流 派 传 人 瑶 族 统 这 地 区的时 间有早 晚 和传人 瑶族 的不 同支 系也存 在时
间上 的早 晚形 成 的 。 瑶族 道 教 的神 祗 系 统颇 为 复 杂 , 崇 奉 的神灵 所 名 目繁 多 , 有 明显 的 随 意 性 , 早 期 道 教 的 特 点 颇 带 与
多认 为 , 化 、 化 是梅 山教 的 源地 梅 山 的所 在地 , 新 安
、
道 教 在 瑶族 地 区 的传 播
汉 文 献 中有 瑶 族 地 I X道 教 的 明 确 记 载 者 始 于 清 代 。例如 清姚 东之《 山绥 瑶厅 志 》 四《 俗 》 : 连 卷 风 载 “ 道 自教 , 有 科 仪 , 义 不 可 晓 , 优 者 则 延 诸 道 瑶 亦 其 学 为 受 篆 , 篆 者 服 朱 衣 。凡 瑶 之 有 疾 病 者 疮 疡 者 造 受
道教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道教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前言道教是我国古代主要的宗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关中地区,道教传播和影响也十分深远。
本文旨在就关中地区的道教传播和影响展开探讨。
一、道教在关中地区的起源和发展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时期。
然而,在关中地区,道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
当时,张角在陕西南部创立了黄巾教,其实质是道教的一种流派。
此后,在汉末三国时期,陕西地区和关中地区先后涌现了一系列的道教修行者和道教组织。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张道陵、郑难等人所创建的全真派。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在关中地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时,道教在陕西地区已经成为了一种盛行的宗教。
朝廷在废除佛教后,也曾多次支持道教。
宋代包括张岱在内的许多运用儒家思想渗透道教中,使得道家思想得到更加完善和丰富。
二、关中地区道教的组织形式关中地区的道教主要以道观和全真派为代表。
道观不仅是道教的祭祀场所,也是道教教义的组织强大形式。
道观内设有道士和众信徒,是宣扬与传播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全真派则是有着明确组织体系的道教组织。
该组织中的道士们先后发挥了很多政治和军事作用。
三、道教在关中地区的影响道教在关中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十分深远。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它影响了关中地区的文化、艺术、经济等各个方面。
1、影响文化方面:道教注重修身养性、尊重自然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关中地区的文化,许多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遗产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影响艺术方面:在关中地区,道教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道教音乐和道教绘画最为著名。
道教音乐和道教绘画都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和审美价值。
3、影响经济方面:道教在关中地区促进了许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道教观内的名人文物、神像等都成为了当时的贵重藏品,也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观光购物。
结论总体而言,道教在关中地区的传播和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它不仅为关中地区的文化、艺术和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也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清山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
三清山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三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其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使得三清山成为了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旅游胜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并且在大自然中尽情放松身心。
首先,三清山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地点之一。
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三清山拥有丰富的道教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道教寺庙,如三清宫、汇觉堂等,这些寺庙不仅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也是研究道教文化的宝贵资源。
来到这里,游客可以参观这些寺庙,进一步了解道教的教义、仪式和修行之道。
在这些寺庙里,游客可以静心思考,感受到宁静与祥和的氛围,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平衡和静心的修行。
其次,三清山的自然景观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清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脉之一,因其山势雄峙,云海飘渺而闻名。
登临山巅,俯瞰群山之巅,云海若隐若现,景色如诗如画。
石林奇岩、溪流飞瀑、茂密的森林等,构成了三清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体验大自然的原始美,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舒畅。
同时,这里的自然风光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的天堂,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不仅如此,三清山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使得这里生态系统十分丰富和多样化。
这里有众多的珍稀植物和动物,如杜鹃花、铁杉和金丝猴等。
保护三清山的生态环境,对于其道教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至关重要。
因此,这里的管理者不仅致力于提供一个理想的旅游体验,同时也十分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努力保护山区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推广环保概念,并且组织各种活动来提高游客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使得三清山具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总之,三清山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一座令人难以忘怀的旅游胜地。
在这片山水间,人们可以感受到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无论是信仰道教还是追求美的心灵,三清山都会给予游客们令人难以忘怀的体验。
道教文化与旅游
道教文化与旅游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从而得以继承和发展,是很多学者都探讨过的问题,但具体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则论述不多。
道家、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学者们对其现代意义和价值已经有了不少论述,其中一些文章也谈到了道家、道教与旅游相结合的问题。
本文在此基础上力图有所深化,尝试从道家、道教文化对旅游本质的看法来论述其所具有的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丰富资源。
一、道家、道教文化的旅游观旅游业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它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后者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
人文资源的主体内容是既有的文化资源,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是世界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潮流,也是商贸与经济发展的趋势。
原因如下:首先,除某些具有特殊魅力的自然资源以外,旅游经济的繁荣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
发展经济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寻找立足点,赋予过去的静态文化以动态的时代特色,一改过去把传统文化视为无用之物或历史包袱的错误观点,把它转变为发展现代旅游经济、商品经济的优势,进而把东方文明的精华与西方外来文化的合理内核紧密结合,用现代化的商品经济意识融会贯通,生成一种中西合璧、富有活力的新型文化。
这既是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路子,也是我们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与搞好现代化二者得兼的现实路子。
这样的新型文化,能够为发展旅游业和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其次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离不开文化的渗透与帮助。
一脉相承的乡间民风民俗、宗教文化凭着它的定势和惯性孕育着当地人的商品意识和价值取向,而朝气蓬勃的现代文化与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乡上民族文化及异族海外文化相结合,无疑会给经济灌注强有力的生机,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
再次,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创新,发展新的人文景观提供了经济基础,展示了新的机遇。
此外,在旅游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的相互交流,既提高了旅游者的文化素养,也增进了不同民族间人们的相互了解,促使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并实现传统文化的良性循环,多角度、多层次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弘扬草原文化充分发挥草原文化的传播价值
( 二 ) 区域分 布的 广 阔性
性 的文化价值 ,是草原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文化精 神集 中体现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现代文明 建设有着很大的启迪 ,发展到今天 ,草原文化仍然
焕 发着 生机 。
草原文化作 为一种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文化形 态 ,其产 生于我 国蒙古 草原这一特定 的地域 范围
促进作用 。草原文化 的文化 内涵 、历史地位 以及现 代文 明意义 ,使其具有较 高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 , 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很大的发掘潜力 。因此 ,草原 文化在传播媒介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
二 、草原 文化 的特 征
( 一 )历 史传承 的 悠久性
文化传播是人类对各种文化要素进行扩散和推 广的过程 ,这种扩散 的过程能够使各种文化资源在 不 同的时空 内互动和重组 ,是一种人类生存 的符号 化和社会化的过程。在传播 的过程 中传播者和受众 之 间互动阐释 ,实现文化交往 的一种精神性 活动 。 文化传播的水平是传播 内容和传播手段构成 的统一
在 。上 千 年 的草 原 文 化 发 展 到 今 天 ,现 状 并 不 乐
响 ,草原文化在传播方面仍然处于弱势 。最后 ,虽
然 当前 国 家 和 政 府 大力 提 倡 对 草 原 文 化 传 承 和 发 展 ,但 是 实 际 的创新 力度 不 够 ,没有 将 草原 文 化 的 创 新 和发 展纳 入 到 民族 文化 创新 和 发展 的体 系 中进 行 规 划 。 因 此 ,笔 者 希 望 本 文 对 弘扬 草 原 文 化 精 神 ,实 现 草原 文 化传 播价 值 的研 究有 着 抛砖 引 玉 的 作用 。
业
界
观
察
第3 3 卷
弘扬草原文化 充分 发挥草原 文化 的传播价值
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关于道教发展的几点思考
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关于道教发展的几点思考*导读:2009年11月18日,陕西西安户县重阳宫重阳祖师灵柩安奉典礼出席嘉宾关于道教发展的几点思考……2009年11月18日,陕西西安户县重阳宫重阳祖师灵柩安奉典礼出席嘉宾关于道教发展的几点思考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在户县重阳宫重阳祖师灵柩安奉典礼上的致辞2009年11月18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陕西省道教协会、北京白云观、香港青松观、户县重阳宫承办,陕西社会科学院道学研究中心、香港全真道研究中心、西安市道教协会协办的重阳祖师灵柩安奉典礼在户县重阳宫举行。
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陕西省宗教局副局长张宁岗,以及来自内地和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法国的道教界代表、学者和信众数百人出席了大典。
齐晓飞副局长在致辞中,缅怀圣人、忆古思今、体悟启示,对中国道教的弘扬和发展提出思考,寄予希望。
致辞全文如下:尊敬的任法融会长、尊敬的各位高道大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今天重阳宫阴阳相应、天人合一,道教界在这里为全真祖师王重阳灵骨举行隆重的安奉仪式,此时此刻我也有一份特别的感动。
大家都知道,为先贤伟烈从事葬埋祭祀的活动,中国古代早就有之,是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这样的活动有其深刻的文化意义。
我记得唐代思想家韩愈早就说过这样的话:古之时,人之害多矣。
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
为之君,为之师。
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其中韩愈还特别提到了古代先贤圣人教授百姓从事葬埋祭祀,并揭示其文化意义是以长其恩爱。
这样的活动会给百姓带来恩爱,知道感恩,知道爱。
正因为有了感恩,有了爱,所以孔子才会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焉。
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我们的社会遭受了一次大的灾难文革的灾难,全真王重阳祖师的陵墓也未能幸免于毁。
对比今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道教界把王重阳祖师的灵骨重新举行隆重的安奉仪式,这表明了三十年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回归了传统,回归了天常,也昭示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希望。
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研究【摘要】本文重点从北方草原走廊地区各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形式入手,对各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内容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出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的构成基点,以期对后继研究给予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北方草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源头,历史上这里曾经兴盛衰亡、更迭存在过二十多个民族,在“匈奴亡、突厥兴、金夏衰、蒙古盛”的更替过程中,北方草原孕育了极富特色的草原民族文化。
如今,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以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普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经成为现实。
文化与传播原本就是两个无法割裂的内容,美国著名学者拉斯韦尔早就认定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遗产的功能。
确实如此,文化需要借助传播媒介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传播媒介也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与滋长着文化的延续。
一、北方草原民族特色文化的当代传播形式1、报纸媒介报纸作为诞生时间较早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优势在于传播内容更为详实,更值得受众琢磨与回味。
与此同时,报纸的存在形式较稳定,易于保存,这一特点更利于民族文化内容的保存和传承。
以《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为例,该报设立的“文化”专栏,定期介绍有关蒙古草原古城、遗址、民风民俗等民族特色文化内容,这种较为详细别致的介绍就更能满足受众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历史的探究心理,因而其传播的内容就能够被受众有意识地保存下来。
比如2013年12月9日《内蒙古日报》《草原民俗“风情万种”》专栏详细介绍了草原少数民族饮食上喜食奶茶、肉食的历史缘由,以及呼伦贝尔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三个民族间各自不同的饮食习俗等内容,使得广大读者得以详实地获得了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知识,这种别致的科普式的介绍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除了报纸正刊,《内蒙古日报》“副刊”也经常刊登介绍蒙古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文章,力图全方位地传播内蒙古民族文化。
虽然地方报纸在发行过程中有着地域上的局限性,然而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内蒙古日报》及时推出了数字版报刊,其他城市和地区的读者也可以快捷地阅读。
道教传播与少数民族贵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道教传播与少数民族贵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导读:[论文提要]:宗教文化的认同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民族之间宗教文化的认同,就不能……[论文提要]:宗教文化的认同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民族之间宗教文化的认同,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民族统一体。
中国之所以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中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宗教文化的认同是分不开的。
本文通过分析道教对拓跋贵族、女真贵族和蒙古贵族的影响,阐明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研究。
*一、道教对北魏拓跋贵族的影响北魏拓跋氏是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的,其统治者本来对神仙方术颇有兴趣。
据《册府元龟》卷五十三载:后魏道武帝(拓跋珪)好黄老之言,诵咏不倦,数召诸王及朝臣亲为说之。
《魏书释老志》亦载:太祖(道武帝)好老子之言,诵咏不倦。
天兴(398-403)中,仪曹郎董谧因献《服食仙经》数十篇,于是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封西山以供其薪蒸。
令死罪者试服之,非其本心,多死无验。
太祖犹将修焉。
太医周儋苦其煎采之役,欲废其事。
乃阴令妻货仙人博士张曜妾,得曜隐罪。
曜惧死,因请辟谷。
太祖许之,给曜资用,为造静堂于苑中,给洒扫民二家,而炼药之官,仍为不息。
魏道武帝拓跋珪热衷于煮炼丹药,服食求长生,终为药所误。
他的儿子明元帝拓跋嗣亦步其后尘,死于丹药中毒。
有了服食丹药中毒的教训,加之统治阶级对当时民间利用道教为乱的防范心理,继明帝之位的太武帝拓跋焘对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1]的寇谦之的游说并不热心。
始光(424-428)初,寇谦之到魏都平城,奉其书而献之,世祖乃令谦之止于张曜之所,供其食物。
时朝野闻之,若存若亡,未全信也。
有恢复汉人统治图谋的左光禄大夫崔浩独异其言,因师事之,受其法术。
于是上疏,赞明其事曰:臣闻圣王受命,则有大应。
而《河图》、《洛书》,皆寄言于虫兽之文。
未若今日人神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自古无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在草原地区的传播思考10世纪,契丹统一北方草原,建立辽王朝,与此同时,道教也开始进入草原地区,在契丹本土范围内传播。
有关道教在辽代社会传播的情况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已有较为广泛的讨论[1]。
本文拟就辽朝时期草原地带道教的来源、传播情况展开讨论,以期明晰北方草原地带道教的传播脉络以及其对契丹民族所产生的影响。
一、隋唐五代道教的向北播布道教是中国原生的宗教信仰,是中国远古宗教因素与中国道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从东汉末年开始,就有广泛的信众。
北魏时期寇谦之开创天师道,道教开始在中国北方地区大兴。
这一时期道教信徒众多,道观及道教造像的大批营建,使得整个北方社会各个角落都充斥着道教的影响。
契丹始兴辽西,由于其地近营州,所以契丹社会一开始就受到深刻的汉化影响,因此可以认为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带的契丹人对于道教并不陌生。
隋朝实行佛道二教并重的政策,维持了北方道教的发展。
到了唐朝之后,由于统治阶级的推崇,道教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普及。
唐朝政府曾多次下令要求全国各地修建道观,据《册府元龟》卷51《帝王部?崇释氏》和卷53《帝王部?尚黄老》中记载,唐高宗、武后、中宗及玄宗都曾多次下诏书,要求全国各个州设立道观,并御注《道德经》,置崇玄学。
唐玄宗还曾在天宝七年(748)八月十五日“,敕两京及诸郡所有千秋观、寺,宜改‘天长’名”[2]。
今北京西便门外有一处白云观,据《新编北京白云观志》记载,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故墟,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始建,初名十方大天长观。
《元一统志》所引《大唐再修天长观碑》载:“伏遇太保相国张公秉权台极,每归真而祈福,察此观宇久废,遂差使押衙兼监察御史张叔建董部匠作,功愈万计。
大唐咸通七年(866)四月,道士李知仁重模。
”由此可知,在唐王朝统治者的鼎力推崇之下,北方的幽州地区也修建天长观供奉老子,而且幽州地区的天长观于咸同七年有再修之举,时至今日,白云观香火鼎盛,已成为北方道教的中心,全真三大祖庭之一。
可见当时李唐王朝对于道教的推广已经到了北方地区。
另据《唐大房山碑》载,开元二十三年(735“)内供奉吕慎盈奉敕投龙璧”,二十四年(736)“又投璧”。
“按道家有金龙玉简,学士院撰文,具一岁斋醮,投于名山洞府”[3]的解释可知投龙壁是道教仪式。
吕慎盈是奉敕投龙壁,即是代表唐玄宗来举行仪式。
投龙壁一般会选择名山洞府,唐玄宗将投龙壁仪式定在北方幽州境内,即说明幽州有道教名山,又可以认为唐时幽州地区的道教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另有学者据此研究认为这两次“投龙”仪式,都与向北方契丹等诸族宣传道教和宣扬国威有关[4]。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虽然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此时的契丹本土地区有道教传播的痕迹,但是由于契丹人活跃在北方地区,与幽州等地接触频繁,因此对于道教当时有所了解,并不完全陌生。
五代战乱,社会动荡,影响了道教的发展。
但是五代时期的帝王,节度使信奉、推崇道教仍不在少数。
其中以割据幽州一带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最为凸显。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八月,唐中央政府“以幽州兵马留后刘仁恭检校司空,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幽州卢龙军节度、押奚契丹等使”[5],至此以后,刘仁恭占据幽州长达三十余年。
刘仁恭崇信道教,十分迷恋所谓长生羽化之术。
据史书记载“是时,天子播迁,中原多故,仁恭啸傲蓟门,志意盈满,师道士王若讷,祈长生羽化之道。
幽州西有名山曰大安山,仁恭乃于其上盛饰馆宇,僭拟宫掖,聚室女艳妇,穷极侈丽。
又招聚缁黄,合仙丹,讲求法要”[6]。
为了保障其所修道观的日常运营,刘仁恭除了投放大量的人力之外,还给予其丰厚的物质保障。
如,玉河县,就是刘仁恭因为其在“大安山创宫观,师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讷”[7],所以从蓟县中分割出一部分土地所新建置的县,目的就是为了供给道观所需。
由此可见在刘仁恭控制之下的幽州地区,道教的传播似乎并未受到重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统治阶级的保护与倡导。
由此亦可推之,在统治阶层的推崇之下,幽州地区的道教传播应该还是比较广泛的。
除刘仁恭之外,镇守镇州的赵王王?F亦“好左道,炼丹药,求长生,与道士王若讷留游西山,登王母祠,使妇人维锦绣牵持而上。
每出,逾月忘归,任其政于宦者”[8];以及控制定州地区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9]等,都崇奉道教。
这些地方实际统治者在其统治范围之内都不同程度的推动了道教在北方地区的传播,扩大了其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
二、契丹统治者对道教北传的推动综上可知,自魏晋以来,北方地区崇奉道教风气盛行,而契丹人虽身处草原地区,但随着与中原地区接触的频繁,对北方道教传播并不是一无所知。
10世纪以后北方草原局势发生急剧变化,回鹘汗国灭亡,继之而起的契丹统一北方草原。
此时中原地区藩镇割据,战乱动荡。
而与其比邻的契丹本土地区则相对和平。
因此,为了躲避战乱幽蓟地区的汉人亡入契丹者为数不少,而此时契丹方强,曾多次出兵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
尤其是901年,阿保机被任命为本部夷离堇,专门从事军事征伐活动之后,契丹南略更加频繁。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量的北方汉人及其他民族进入契丹本土地区。
他们大多接受了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中就不乏道教信徒。
为了对这部分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阿保机采取了“依唐州县”在草原地区修筑“汉城”安置的办法,并效仿“幽州制度”进行管理。
在宗教方面也采用宽容态度,用推动佛教、道教及儒学在契丹本土地区传播来安抚和控制入辽汉人。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在位于契丹腹地的辽上京城中就建有“天长观”,一如幽州。
而胡峤《陷虏记》中亦云“: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h、儒、僧尼、道士。
中国人并、汾、幽、蓟为多。
”[10]契丹本土地区的道教崇奉其源头来自中原北方地区,而在道教进入草原地区的最初,其主要的信徒应当以中原流入的汉人为主。
据《辽史》记载,902年阿保机在潢河(今西拉木伦河)的南面修筑了龙化州城,主要就是为了安置在战争中掳掠而来的人。
为了给这些人找到信仰的归宿,他在龙化城中修建了开教寺,虽然史未名言,但是可以此时认为道教和儒学也同时开始在草原地区传播。
《辽史》中关于道教开始在契丹地区传播的最早记录,是神册三年(918)阿保机下诏在契丹境内修建孔子庙、佛寺、道观[11]。
又于神册四年(919)“秋八月丁酉谒孔子庙,命皇后、皇太子分谒寺观”[12]。
有学者据此推断,辽朝虽然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但是在谒庙的人员安排上分别是皇帝谒孔子庙,皇太子拜观,辈分上小了一辈儿,因此认为契丹统治者对待三教在重视层度上还是有所偏重的[13]。
这种观点虽然以封建人伦纲常为出发点,但是也反映了道教在一开始传入契丹时就处于一种式微的发展态势。
提及辽初契丹本土地区道教的发展,不得不提及耶律倍。
神册元年(916)三月辽太祖仿中原王朝制度立耶律倍为皇太子,作为契丹统治集团核心人物之一,耶律倍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
其“性好读书”,曾“令人赉金宝私入幽州市书”,“凡数万卷,置书堂于医巫闾山上,扁曰望海堂”[14]。
《辽史》称耶律倍“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x之术”,而且善画,“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
《阴符经》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后收入《道藏》。
从耶律倍通阴阳、精医药以及将道教经典翻译为契丹文来看,耶律倍不仅了解中原道教思想,而且很可能具有较高的道学修为。
将道教经典译成契丹文,则推动了道教思想在契丹贵族中的传播。
辽圣宗(983-1031年在位)是一位兼习佛道二教的契丹皇帝,《契丹国志》称圣宗皇帝“至于道释二教,皆洞其旨。
律吕音声,特所精?亍?。
在其统治期间,佛教跟道教在辽朝社会的传播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统和四年(986)辽圣宗决定南征,十月“乙卯,幸南京”,为了巩固后方广布施恩,“壬戌以银鼠、青鼠及诸物赐京官、僧道、耆老”[17]。
可见道教在汉人传统居住地南京地区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圣宗对释道二教重视态度。
在辽圣宗统治时期,契丹统治区域内五京及州县应多有道观修建。
其中,中京的通天观就是一所著名的道观。
据《辽史》记载,辽圣宗于太平元年(1021)十月“庚申,幸通天观,观鱼龙曼衍之戏。
翌日,再幸”[18]。
接连两日巡幸通天观,说明辽圣宗对于道教是持崇奉态度的。
太平五年(1025)五月有以“道士冯若谷加太子中允”的诏命,此时正值圣宗皇帝夏捺钵驻扎永安山之际,给予道士官职说明圣宗皇帝对道教及道士的推崇,同时也说明圣宗四时捺钵之时行宫中仍有道士随侍左右。
圣宗之子兴宗耶律宗真对道教也比较重视,一些受到兴宗宠幸的道士,后来都被授予了官爵。
这些人都曾经在兴宗微服私访时,和兴宗有过接触,后来这些人都在朝中做了大官,“王纲、姚景熙、冯立辈,皆道流中人,曾遇帝于微行,后皆任显官”[20]。
除此,兴宗还“常夜宴,与刘四端兄弟、王纲入伶人乐队,命后妃易衣为女道士”取乐。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契丹辽朝承平日久,统治集团出现追求奢靡的风气,另一方面也说明兴宗对道教及道士的支持态度。
而兴宗皇后的父亲对此提出异议的理由仅仅是“番汉百官皆在,后妃入戏,恐非所宜”[21],并未出现对后妃易衣为女道士的抗议,也可说明至少在兴宗时期,道教已经渗透到了契丹贵族的生活之中,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务。
三、道教对契丹文化的影响阴阳五行学说是东汉末年道教术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经过道教术数的改造形成风水学说。
从唐代开始道教风水术就十分盛行,与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辽朝时期随着道教在契丹本土地区的传播,其思想也渗透到了契丹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以道教的风水术影响最为深刻。
辽代的墓葬选址大多遵循道家的风水学说,且墓室内的布局也大致如此。
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5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
道教兴起后,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道教神系,作为护卫之神,以壮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