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文化的特点
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
![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fb8f0e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8.png)
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
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这段时期在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变革和影响,也对欧洲的精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中世纪的特点和影响。
一、宗教文化1.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导。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这使得基督教开始在欧洲迅速传播。
教会成为中世纪社会的核心,而教士成为社区的重要领袖。
修道院也开始兴起,成为精神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2. 宗教仪式和礼仪的重要性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强调神圣仪式和礼仪的重要性。
教堂是信仰的场所,宗教仪式如弥撒、圣餐等被认为是与神沟通的方式。
教会还鼓励民众的虔诚,提倡忏悔和悔改,以准备好进入天堂。
3. 宗教建筑的兴盛中世纪的宗教文化还表现在宗教建筑的兴盛上。
哥特式建筑风格被广泛采用,以其高大、宏伟的尖顶和精美的雕花而著名。
著名的教堂如巴黎的圣母院和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是中世纪宗教建筑的杰作,也是宗教与精神文化的象征。
二、精神文化1. 学术与知识的复兴中世纪是学术与知识的复兴时期。
修道院和大教堂不仅是宗教中心,也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修道院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献,学者们通过研究这些文献来了解古代知识和智慧。
这些学术研究和知识的积累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2. 文学与艺术的繁荣中世纪的精神文化还表现在文学与艺术的繁荣上。
史诗和传说故事流传下来,成为口头传统。
而在艺术领域,中世纪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以宗教题材为主,弥散着宗教与信仰的氛围。
3. 修道院和修行的重要性中世纪的精神文化中,修道院和修行被视为精神生活的核心。
修道院是僧侣修行和学术研究的场所,也是宗教精神的寄托。
修道院生活的要求包括禁欲、守贞和智慧的追求,这些修行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方法。
总结:中世纪的宗教与精神文化在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对中世纪的评价
![对中世纪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e9c0b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e.png)
对中世纪的评价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历史时期,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对于中世纪的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中世纪是黑暗、封闭、野蛮的时代,也有人认为中世纪是充满骑士精神、宗教热情和文化繁荣的时代。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中世纪进行评价。
在政治方面,中世纪的政治体制以封建制度为主导。
封建制度的特点是君主授予领地给封建领主,领主拥有土地和权力,而臣民则要效忠于领主。
这种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权力分散和政治割据,使中世纪的政治环境相对混乱。
然而,封建制度也为欧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和秩序。
封建制度下的领主担负起保护臣民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这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经济方面,中世纪是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农业生产是中世纪社会的支柱,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劳动。
封建领主拥有大量土地和农民,通过收取租税和征收劳役来获取财富。
这种经济制度限制了农民的自由,使他们长期处于贫困和剥削的状态。
然而,中世纪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一定的技术进步,如农具的改良和耕地的扩大,为农业生产的增长提供了条件。
社会方面,中世纪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封建制度下,社会被分为贵族、教士、农民等不同的阶层,各个阶层的地位和权力严格受限。
贵族是中世纪社会的统治者,拥有土地和权力,享有特权。
教士是中世纪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拥有文化和教育的优势,并扮演着中世纪社会中重要的宗教角色。
而农民则是社会中最底层的阶级,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
尽管社会等级制度严格,但中世纪社会也存在一些社会流动的现象,如通过勇武和财富的积累,一些人可以从农民阶级向上流动。
文化方面,中世纪是基督教文化的全盛时期。
教会在中世纪占据着重要地位,宗教对于人们的思想、生活和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的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教堂建筑、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此外,中世纪也是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一些著名的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在中世纪得到了建立。
中世纪审美文化的特征
![中世纪审美文化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daf52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d.png)
中世纪审美文化的特征中世纪是指从公元5世纪末直到公元15世纪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审美文化与古代和现代的审美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中世纪审美文化强调宗教和信仰。
在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中,宗教与信仰是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念。
教会对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也反映在艺术与文化中。
例如,中世纪的建筑艺术中充满着神圣的象征和宗教题材。
壁画、彩色玻璃窗和雕塑等艺术形式都被用来传达信仰与宗教的教义。
其次,中世纪审美文化注重教育与学问。
在中世纪,教会及其修道院成为了知识的中心,教育主要由教会来承担。
许多古代著作和文化遗产在中世纪得到了保存与翻译,并通过教会的教导进行传播。
这使得文化知识在中世纪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如十字军东征和回教文明的影响,也给中世纪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第三,中世纪审美文化强调社群与传统。
在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小社群为单位展开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密不可分。
这种社群观念也反映在审美文化中。
中世纪的诗歌、音乐和戏剧都是为了社群的娱乐和交流而存在的。
此外,中世纪的艺术和文化传统是通过口头传承和传统媒介来保存和传播的。
第四,中世纪审美文化强调苦难与复杂。
中世纪是一个动荡与困苦的时期,人们面临着疾病、战争和饥荒等种种苦难。
这些苦难和复杂性也反映在审美文化中。
中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描绘了人类的苦难和悲剧,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正义和复仇的渴望。
这种复杂性也反映在中世纪的艺术和音乐中,许多作品充满了对人类存在的矛盾和困境的探索。
最后,中世纪审美文化强调自然与神秘。
中世纪的人们相信自然界是神的创造,是神的指引和启示。
因此,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成为中世纪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世纪的绘画、雕塑和诗歌等作品中常常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美和神秘,并试图通过它们来表达人类对神的敬畏与追求。
此外,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运动也反映了对神秘事物和超自然力量的追求。
欧洲中世纪的与文化
![欧洲中世纪的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17a61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c.png)
欧洲中世纪的与文化欧洲中世纪的文化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15世纪,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变革。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是这个时期的重要部分,对后来的艺术、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欧洲中世纪的文化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宗教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欧洲中世纪,宗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督教信仰在这个时期盛行,教会成为社会的中心。
教堂建筑成为当时最重要和最显著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当时的宗教精神和文化。
同时,宗教艺术也蓬勃发展,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教堂内部装饰。
二、封建制度的影响欧洲中世纪的社会被封建制度所主导,这对于当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封建制度使得统治者与下层人民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级别分化,也使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
而在封建领主的庇护下,学院和修道院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成为当时知识的中心。
三、拉丁语的传播在欧洲中世纪,拉丁语成为知识和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
拉丁语的传播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和交流。
学院、大学以及修道院成为学者们的聚集地,拉丁文的学习和使用在这些地方得到了推广。
因此,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拉丁文著作,这些著作对后来的学术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文艺复兴的萌芽虽然中世纪被认为是知识和文化的相对低谷期,但在中世纪晚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文化变革。
这些变革的萌芽成为后来文艺复兴的重要一环。
比如,人文主义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强调以及对古代文化的研究成为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综上所述,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在宗教、封建制度、拉丁语的传播以及文艺复兴的萌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们不仅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来的艺术、哲学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欧洲中世纪文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
西方中世纪文化概况
![西方中世纪文化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a4b18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3.png)
西方中世纪文化概况西方中世纪文化是指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欧洲文化。
这个时期的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由于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支配,这一时期的文化被称为中世纪,也被认为是黑暗时代。
然而,中世纪文化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如宗教艺术、骑士精神和城市的发展等。
中世纪文化的主导者是基督教。
基督教对于中世纪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会在中世纪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宗教艺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宏伟的教堂和修道院为特点,这些建筑具有精细的细节和精美的雕刻。
此外,中世纪还出现了宗教绘画和雕塑,这些作品通常描绘圣经故事和圣徒。
除了宗教艺术外,中世纪还崇尚骑士精神。
骑士是中世纪社会中的精英阶层,骑士责任感以及对荣誉和勇气的追求成为了一种文化价值观。
骑士文化体现在许多领域,包括骑士小说、骑士歌谣和骑士战争。
这些作品表达了骑士的英勇事迹,它们被广泛传唱和流传,并且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中世纪的文化还包括学院教育和修道院文化。
修道院在这个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学问和文化的中心,保存了许多古代的文化遗产。
修道院的学习帮助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并且对后来的大学制度有所影响。
总体来说,中世纪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多样且丰富的。
宗教艺术、骑士精神、城市的发展和学院教育等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中世纪被认为是黑暗时代,但是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成果,为后来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与文化特点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与文化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a614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a.png)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与文化特点中世纪封建社会是欧洲历史上一段特殊而又漫长的时期,它从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的时期,这个时期里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呈现出了封建的特点。
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以领主和仆人的关系为基础,领主是土地的拥有者,也是地方政治和军事的掌控者,而仆人则是领主的依附者,没有自由和财产的权利。
在这种封建的政治组织中,领主将土地分给仆人,仆人要按照领主的要求修建农田,为领主效力,向领主交纳租税。
而领主则对仆人负责保护,提供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援。
这种政治组织中每一个领主都形成了一个小的政治实体,他有权力审判和制定法律,有义务在战争时为领主服务。
在封建时代,这种政治组织的重要性非常大,不仅在欧洲,全世界的许多地区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封建制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政治组织逐渐出现了力不从心的局面,这也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封建社会的文化特点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经济以自给自足为核心,因此,文化活动在封建社会中显得相对不那么发达。
在教育方面,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由宗教机构和领主负责。
教育主要是与宗教相关的神学和传统,而对于农民、手工业者和仆人来说,他们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的,这也是为什么封建社会里普通人的文化程度极低的原因之一。
在文学方面,封建社会文学的创作主题大多是与宗教有关的,这种文学作品被称为“宗教文学”,这些作品主要描写了神创万物、耶稣的生平事迹、天堂地狱等内容,还包括了吟游诗人的口头文学。
在建筑方面,封建社会的建筑风格同样体现出了宗教的特点,这种建筑通常用来建造教堂、修道院和城堡等,素来以其神秘、高雅、壮丽的气派吸引人们的注意。
然而,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并没有革命性地挑战封建社会的权威,它与官方掌控下的文化“正统”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也使民间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存和存在的机会。
总结虽然封建社会已成为过去式,但中国香港、澳门等地的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就与封建制度有些相似,而封建社会的文化风貌也对现代欧洲以及全世界的文化、政治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审美文化的特征
![中世纪审美文化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5ba16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a.png)
中世纪审美文化的特征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是一个长达千年的时代,它的审美文化特征受到了宗教、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中世纪审美文化的几个主要特征。
1.宗教性:中世纪的审美文化中,宗教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最主要的宗教,因此,宗教题材在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
教堂建筑、壁画、雕塑等都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宗教信仰。
艺术家通过繁复的图案、神圣的意象和圣人的形象来传递宗教信息。
2.“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中世纪的审美文化表现在宏大的教堂建筑之中。
罗马式建筑强调圆拱、厚重的墙壁和小窗户。
而哥特式建筑则突破了罗马式的限制,采用尖拱、飞檐、尖顶和彩色玻璃等元素,创造出高耸、精细的空间。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世纪人们对于无限宇宙和上帝存在的崇拜。
3.物质与巴洛克艺术:中世纪的审美文化也表现在奢华和繁复的艺术作品中。
贵族和教会是当时最主要的赞助者,他们借助艺术来展示权力和财富,同时也强调可视化的神秘和虔诚。
艺术品使用丰富的颜色、贵重的材料,如珠宝、黄金和宝石,来创造华丽的效果。
4.骑士文化:中世纪的审美文化还体现在骑士文化中。
骑士理念包括英雄主义、荣誉感、勇气、忠诚等,这些价值观对于中世纪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骑士装备如盔甲、剑、盾牌等成为了中世纪艺术中的常见元素。
骑士精神也被反映在绘画、文学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
5.环境:中世纪的环境也对审美文化产生了影响。
欧洲的自然环境包括森林、山脉、河流等,这些自然元素在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艺术家描绘了宜人的田园风景、壮观的群山、湖泊和风景等,展示了自然的美。
总的来说,中世纪的审美文化具有宗教性、建筑艺术、奢侈与繁复、骑士文化和环境等多个特征。
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宗教和文化的方方面面,为后世的艺术和文化传承留下了重要的遗产。
人文历史: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与艺术
![人文历史: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daff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4.png)
人文历史: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与艺术1. 中世纪欧洲概述中世纪欧洲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之间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灭亡后和文艺复兴前的过渡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
同时,中世纪欧洲也是一个富有独特文化与艺术风格的时代。
2. 文化特点2.1 宗教与信仰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主要受到基督宗教影响。
基督教在当时成为了统治阶级控制和塑造民众思想的工具。
宗教节日、礼仪和它对于行为准则以及审美标准的影响都在整个社会发挥作用。
2.2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的核心。
封建领主通过与农民签订契约来占有土地并收取租金或劳动。
这种制度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和职业。
2.3 文字与学问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以拉丁文为主导,很少有人能够阅读和写作。
拉丁教育主要由教堂和修道院提供,并侧重于神学、哲学、医学和法律等领域。
3. 文学与哲学3.1 史诗与传说中世纪欧洲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史诗和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亚瑟王传说,它讲述了一位英勇的国王亚瑟及其骑士团的故事。
3.2 文艺复兴前哲学尽管中世纪被认为是知识相对匮乏的时期,但仍然有一些哲学家在这个时代闪耀。
例如,托马斯·阿奎那斯是一位重要的基督教哲学家,他在通过合理推理来证明上帝存在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4. 建筑与雕塑4.1 教堂建筑中世纪欧洲的教堂建筑以大教堂和修道院为主,被认为是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的象征。
尖拱门、飞扶壁、尖塔等特征成为了中世纪建筑的标志。
4.2 雕塑与壁画中世纪欧洲雕塑和壁画多数是宗教题材,包括基督的受难、圣母玛利亚等。
这些作品富有细腻的装饰和讲述故事的能力,展现了艺术家们高超的技巧。
5. 绘画与书法5.1 饰底本饰底本是一种在羊皮纸或蓝色卡片上手写和精心插图装饰文字的传统。
这些绘画常常包含着复杂而精美的几何图案、动物形象等,以及对圣经故事的诠释。
5.2 小幅肖像画中世纪欧洲也产生了一些小幅肖像画。
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政治体系的特点和成就
![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政治体系的特点和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9ec794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2.png)
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政治体系的特点和成就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政治体系是指自5世纪末罗马帝国封建制解体开始,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结束的一段历史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欧洲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转型的重要转变。
尽管这一时期持续了大约一千年,但是欧洲在文化和政治体系上却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就。
1. 欧洲中世纪文化的特点欧洲中世纪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宗教化和学术化。
基督教占据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导地位,教会成为了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欧洲中世纪文化中的许多重要事件都与宗教有关,例如十字军东征、修道院教育和宗教建筑等。
另一方面,学术化也成为了欧洲中世纪文化的一部分。
中世纪期间,许多重要的学者和哲学家在欧洲广泛传播了哲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等知识。
欧洲中世纪文化的这种宗教化和学术化的特点是欧洲在文化上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基础。
2. 欧洲中世纪政治体系的特点欧洲中世纪政治体系的特点是分权和封建制。
在欧洲中世纪期间,欧洲地区被分割成了许多小的领地和王国。
在这些国家和领地中,封建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领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领主提供保护并获得从农民那里的经济收入的基础上建立的。
这种分权和封建制的政治体系在欧洲中世纪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为地方社区赋予了更大的自治权,推动了地方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3. 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政治体系的成就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政治体系产生了多个丰硕的成果。
首先,欧洲中世纪文化和宗教体系给人类历史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物。
例如,欧洲中世纪教堂、修道院、书法、雕塑和绘画等文化遗产。
这些文物展现了欧洲人民在中世纪朝圣、礼拜、艺术和书法等方面的独特造诣,这些文物已经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欧洲中世纪政治体系的分权和封建制也带来了重要的成就。
这种政治结构可以提供一定的自治权,使得地方社会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管理自己的社会生活。
这种自治权促进了一些地区的商业和社会的繁荣。
例如,在中世纪时期,比利时和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因商业和工业而繁荣起来,逐渐成为欧洲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文化特点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文化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26f8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2.png)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文化特点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历史时期,时间跨度大约是5世纪至15世纪,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欧洲社会向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和东地中海贸易的繁荣交替进化的发生。
在这个时期里,欧洲社会经历了佛朗泽和第二次十字军之类的事件,这些事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和文化特点。
首先,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特点是分散的。
在这个时期里,欧洲的政治权力基本上是分散的,欧洲各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领主和统治者。
这意味着每个领主都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绝对的权力,这极大地影响了欧洲政治制度的形成。
人们常常称这个时期为“封建时代”,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里,很多领主都有自己的庄园和农奴,领地流动性很低。
其次,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特点是宗教色彩强烈。
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影响了很多方面,它包括艺术、文学、科学、哲学等领域。
当时教会的存在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这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文化和精神的特点。
由于教会在全欧洲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许多重要的民间传统,如节日庆典、神话传说等,也被与基督教进行融合。
这种宗教色彩的强烈特点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并对整个欧洲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文化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虽然中世纪欧洲有许多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成就,但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人们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和革新的力量。
由于政治制度的相对分散,很难实现大范围的改革或变革,因此在历史上没有太多的重要的文化和科技重大进步产生。
总之,中世纪欧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期,它不仅影响了整个欧洲历史的走向,也对整个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散、宗教色彩强烈和创新能力相对较低是这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特点,但这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理解现在和未来的方向。
简述中世纪西欧文化的一般特征
![简述中世纪西欧文化的一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a8e84f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2.png)
简述中世纪西欧文化的一般特征
中世纪西欧文化的一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宗教性质:中世纪西欧文化是以基督教为中心的文化,教会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宗教信仰和道德标准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影响了文化的方向和趋势。
2. 封建性质:中世纪西欧文化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封建关系影响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这种文化有着强烈的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社会生活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异。
3. 贵族文化:中世纪西欧文化主要是贵族文化,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反映了贵族的审美与嗜好。
贵族们注重个人的荣誉和尊严,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与保护十分重视。
4. 民间文化:尽管中世纪西欧文化是贵族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主要反映在民间艺术、民间传说、民间音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朴实自然的风格。
5. 暴力和侵略:中世纪西欧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暴力和侵略。
不论是宗教战争还是领地争夺,暴力和侵略都是中世纪西欧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对文化、艺术、
科学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历史学中的中世纪文化
![历史学中的中世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82c96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7.png)
历史学中的中世纪文化中世纪文化是历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涵盖了从5世纪到15世纪的时期,被认为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这些变化对于当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宗教与信仰中世纪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宗教的重要性。
基督教在这个时期成为欧洲主导的宗教,教会的权威和影响力达到了巅峰。
宗教在中世纪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还影响了社会的组织和文化的发展。
修道院和教堂成为了文化和知识的中心,宗教艺术和建筑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骑士精神与武士道中世纪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是骑士精神与武士道。
在这个时期,骑士被视为勇敢、忠诚和无畏的象征。
骑士精神强调了忠诚、荣誉和勇气,成为了中世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武士道则是一种道德准则,要求骑士们以正义和荣誉为指导,保护弱者,维护正义。
这种精神和准则在中世纪的骑士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三、文学与诗歌中世纪文化中的文学与诗歌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主要以拉丁语和古法语为主,内容涵盖了宗教、骑士、爱情等各个方面。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圆桌骑士传说》,它讲述了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的故事,展现了骑士精神和武士道的理念。
此外,中世纪文化中的诗歌也非常丰富多样,如行吟诗、抒情诗等,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情感。
四、城市与贸易中世纪文化中的城市与贸易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这个时期,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对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各种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城市的人口和繁荣度不断增加。
这种城市文化的兴起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为中世纪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五、科学与学术中世纪文化中的科学与学术也有一定的发展。
虽然中世纪被认为是科学发展的低谷时期,但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和学术成就。
例如,阿拉伯世界的学术传统对欧洲的学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医学、天文学和数学等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发展及其影响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发展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a0ee92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0.png)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发展及其影响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不仅影响了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还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欧洲中世纪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宗教的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是基督教文化的中心,基督教成为欧洲极具影响力的一种宗教。
在这个宗教体系中,教皇是天主教教会的最高领袖,教皇的宗教威望和卫道士手中掌握的权力共同构成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精神核心。
在这种宗教体系中,教皇拥有极高的权威和神圣性,他的宗教法规和宗教仪式统治着整个欧洲社会。
教皇的权威也为欧洲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教皇要求教会的宗教建筑必须是庄严肃穆的,具有以神为中心的宏大气象。
此外,欧洲中世纪的美术和音乐也都是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
二、拉丁文化的传播中世纪西欧的文化是拉丁文化,而拉丁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也是在中世纪时期达到巅峰。
在这个时期,拉丁文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几乎所有的文学、哲学和宗教文献都是用拉丁文撰写的。
这种文化趋势一直持续到17世纪才渐渐消失。
拉丁文文化的发源地是古罗马,中世纪时期,它成为了欧洲的通用语言,为大量知识领域如科学、哲学、政治和法律等提供了语言基础。
拉丁文作品的著名代表是经典文学著作《荷马史诗》和哲学名著《神学大全》。
三、学术研究的发展中世纪时期,欧洲教皇试图通过设立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来巩固自身的权力。
因此,学术研究在中世纪欧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大量的拉丁文文献得以保存和传承,并通过教会的传扬使其广泛传播。
这种精神文化很快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欧洲中世纪智慧和知识的风向标。
在科学研究方面,中世纪欧洲主要为天文学和医学。
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和计算天象以及测定时间等方法来探索宇宙的奥秘。
医学家则主要致力于开发治疗疾病的方法,他们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四、文学艺术的发展欧洲中世纪的文学和艺术也是非常繁荣的。
中世纪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是《荷马史诗》。
这部诗歌描述了特洛伊城战争和奥德赛的故事。
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e705516964bcf84b9d57b49.png)
中世纪文学从公元5世纪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是欧洲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时期。
一、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一)、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众多蛮族部落各自文化的融合。
古代希腊罗马的先进文化与蛮族落后文化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产物。
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二)、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1.中世纪欧洲文化的特点第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中世纪的文化特点是宗教文化,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
A.基督教概况发展的四个时期:1).1世纪——5世纪:基督教创立,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建立基督教基本教义和神学学说2).5世纪——14世纪:欧洲基督教化的时期,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3).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产生出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教会,代表是马丁路德,许多国家成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教会。
4).16世纪——至今:成为世界性宗教基督精神:爱和宽恕、勿抗恶、禁欲主义、信仰神是最高美德。
宗教热情比如:圣火庆典宗教裁判所宗教神学及两面性神学的意思是论述神的学科,上帝、基督、人性、虔修、教会都是神学的问题。
哥特建筑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第二,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第三,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骑士文学、城市市民文学。
2.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多种题材进入了文学创作领域,拓展了文学描写与反映范围。
文学的艺术形式长足发展。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
对文学情感特征的把握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一)教会文学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的文学作品,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主要功用是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统治。
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次使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
中世纪的文化特征
![中世纪的文化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637765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7.png)
中世纪的⽂化特征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欧洲进⼊了中世纪即封建社会时期。
中古时期⼀般指的是封建社会萌⽣、形成、发展和衰落阶段。
世界中古时期实际上指的是封建制度在亚洲和欧洲多国以及⾮洲某些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发展阶段。
即中世纪的⽂化重要特征之⼀就是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的基本⽭盾主要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争,封建神学成为此时精神领域的主要现象。
中世纪⽂化具有新创的特点。
欧洲中世纪⽂学是多种古代⽂化相融合的产物。
它是在古代希腊罗马世界解体、蛮族⼈侵、东西⽅⽂化交流较为频繁的情况下出现的。
因此中世纪⽂化既有古代希腊罗马⽂明的⽂化特点,⼜有基督教所带来的东⽅犹太⽂化的特点。
在中世纪的早期,欧洲并没有明确的民族⽂学界限,这体现着更⼤程度的跨民族性和跨⽂化性。
但这种⽂化融合⼜是在蛮族打碎了古代⽂明的基础上进⾏的。
如恩格斯所⾔:“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来的。
它把古代⽂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学⼀扫⽽光,以便⼀切都从头做起。
”在西欧“⿊暗时代”的⼏百年间,古希腊⽂化和⽂学遗产已被摧毁殆尽。
⼈们不得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各种已有⽂化要素进⾏新的⽂化重建⼯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世纪欧洲⽂学起始就带有⼀定程度的多民族⽂化的统合特征,是在古代⽂化残存的基础上对多种已有⽂化要素有选择地进⾏新的历史⽂化重构。
欧洲中世纪⽂化经历了有分散到整合的过程,这也决定了中世纪⽂化具有多元因素的特点,⼗⼀世纪之后,由于社会⽣产⼒的发展和基督教会的压迫下,欧洲中世纪⽂化板块逐渐整合到欧洲⼤陆的社会进程和基督教⽂化的发展进程中去了。
中世纪⽂化具有基督教⽂化特点,具有很强的束缚性,基督教在中世纪处于精神主宰地位。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拥有极⼤的经济、政治特权,严密的教会组织遍布各国,它是有巨⼤统治⼒量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有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神光笼罩着整个中世纪西⽅的精神⽂化。
政治思想上的王权神授、法律上的教会法、道德上的禁欲主义,为西⽅确⽴封建的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的秩序,提供了理论根据和精神⽀柱。
中世纪文学的特点
![中世纪文学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3eac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e.png)
中世纪文学的特点中世纪文学是指大约从5世纪到15世纪的欧洲文学,这段时期有时也被称为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文学的特点受到社会、宗教、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1.宗教主题:中世纪是宗教信仰非常浓厚的时期,因此文学作品普遍涉及宗教主题。
许多作品通过宗教故事、传说或道德寓言来传递信仰和道德观念。
2.封建主义和骑士精神:中世纪社会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因此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与封建制度和骑士生活相关的描写。
骑士精神强调勇气、荣誉和对贵族阶层的忠诚。
3.诗歌和散文结合:中世纪文学早期以诗歌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散文逐渐崭露头角。
散文成为表达宗教、历史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方式。
4.史诗和传说:中世纪文学中流行史诗,如《尼贝龙根之歌》和《罗兰之歌》等,以及传说,如亚瑟王传说,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作品通常以英雄事迹和奇幻元素为特色。
5.教育和神秘戏剧:中世纪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教育性质的作品,如教会文学和神秘戏剧。
这些作品旨在传授宗教知识,普及宗教教义,同时也提供娱乐。
6.民间文学:除了宗教和贵族文学,中世纪还涌现了许多民间文学作品。
民间传说、民谣和俚语文学等体裁得到了发展,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和信仰。
7.宫廷爱情文学:在中世纪文学中,宫廷爱情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作品中描绘了贵族阶层的爱情故事,强调纯洁、高尚的爱情观念。
8.文字的装饰性:中世纪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浓厚的修辞和装饰性,作者注重用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来展现文学的艺术性。
9.缺乏个人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不同,中世纪文学更倾向于强调社会整体和集体的价值观。
中世纪文学的这些特点在欧洲各地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宗教和文化的特殊面貌。
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
![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9e578bf8c75fbfc77db2e2.png)
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一、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毫无疑问,欧洲中世纪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得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形态与农民阶级文化形态的对立,是中世纪欧洲新质文化和文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但也要看到,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众多蛮族部落各自文化的融合上。
据史料记载,在罗马帝国的北方,很早就有蛮族部落形成,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克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
他们各自的生活状况和习俗,实际上形成的是各自不同的文化种群。
例如关于古代日耳曼人生活状况、社会制度以及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情况,在凯撒于公元前1世纪末所写的《日耳曼尼亚志》中就有过丰富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日耳曼人文化高于其他部族的材料。
而后,从公元1世纪末到公元3世纪,日耳曼各部落又开始结成不同的联盟,如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法兰克、盎格鲁-撒克逊、伦巴德等。
这种古代蛮族文化的融合,实际上催生着整体性欧洲文化的形成。
其次,这种文化融合,也体现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先进文化与蛮族落后文化的融合上。
虽然蛮族南侵之后,摧毁了古代的文化,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
但是,新的文化毕竟又是在曾产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成就的欧洲大陆上产生的,古代的文化传统以及意识形态存在于欧洲本土的遗民身上。
这一切都决定着新产生的文化并不能完全剪断古代文化的脐带。
例如在中世纪漫长的历史时期,有些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人士常常就利用古代文化遗产宣传其思想;利用古代天文知识编撰教会历书,利用民间音乐伴唱圣诗;有些人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典故和材料加以改造,用拉丁文将其写成宗教故事等。
甚至被中世纪奉为“伟大的神学家”的圣·奥古斯丁,早年也曾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有着相当深刻的研究,并酷爱荷马和维吉尔史诗中一些描写爱情的部分。
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几点 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哪些系统
![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几点 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哪些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76f30f60029bd64793e2c14.png)
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几点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哪些系统本文导读:第一:基督教思想基督教信仰影响着中世纪文化。
虽然当时的作家所受的影响有深浅的不同,但是,在基督教思想逐渐深入到各个文化领域,并成为中世纪精神支柱的过程中,各类文学无不打上了它的印迹。
有些文学作品公开宣扬禁欲主义和虔诚思想,表现了封建领主和地主阶级及其精神上的代表僧侣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征。
同样,也有些作品,仅仅带有崇奉基督教思想的特点。
这反映了基督教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
第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特别是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各民族文学遗产中的一个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很多作品描写和反映了欧洲封建国家形成和确立时期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为保卫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英雄人物,赞美了在确保王权中起过重大作用的英明帝王。
但有些作品又将歌颂英雄和爱国思想与忠君思想、宗教思想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爱国思想和英雄主义的中世纪化,也是东方古代文化中特有因素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影响的反映。
第三:特定阶层的现象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例如骑士阶层、市民阶层的出现,就使得在正统的基督教文学占统治地位的同时,世俗文化的传统也以新的形态发展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骑士文学将爱情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肯定现世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承继了古代文化精神,背离了禁欲主义。
市民文学将笔触指向城市市井生活和世态人情,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义。
发展系统古代系统一般是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如《亚历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等。
这些传奇虽然写古希腊罗马故事,但它们的英雄却具有中世纪骑士的爱情观和荣誉观。
不列颠系统一般是围绕古凯尔特王亚瑟的传说发展起来的,主要写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西欧国家流传非常广,法国诗人克里蒂安·德·特鲁瓦和德国行吟诗人沃尔夫拉姆·封·埃森巴赫(1170年-1220年)是这一类型传奇的代表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文化的特点
西方基督教的兴起,象征着古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
漫长的中世纪是“上帝”统治人类的时代,时间跨度将近一千年。
自公元39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西方进入了“政教合一”神权体制的思想黑暗年代。
人民遭受着宗教和国家权威的双重奴役。
如果说古希腊艺术是以存在为主体、重视视觉直觉的自然化艺术,那么中世纪的艺术则是以宗教为主体,重在表现情感和理念的理念化艺术。
中世纪艺术是非个人化和非自然化的。
所有的艺术只与上帝和上帝的教义有关,所有类型的艺术品如雕刻、绘画、彩绘玻璃等只能在上帝的世界——教堂里存在。
艺术成为宗教的奴仆和宗教意识形态的宣教工具。
艺术只用来图解《圣经》,以形象直观生动有力的视觉样式直接作用于教民,尤其是广大的不识字的教民,使他们接受并崇拜宗教所宣扬的道德和精神的意义。
基督教中“不要崇拜偶像”的教条使得曾经是古希腊艺术主体的大型人物立体雕像蜕变为依附于教堂建筑上的神像浮雕。
立体雕像艺术沦为浮雕是艺术丧失其独立性的象征。
古希腊雕刻中所崇尚的人体力与美的风貌在中世纪丧失殆尽。
后人至今可以通过欧洲的教堂艺术来想象和认识中世纪的世界。
中世纪艺术的风格与希腊艺术迥然相异:远离现实生活,趋于装饰性、象征性和概念化的抽象表现手法。
中世纪艺术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两个思想源泉:一是柏拉图的“超验理念”,人们崇拜精神追求,鄙视世俗欲望;二是基督教的教义:只有上帝基督才全知全能,人类对上帝顶礼膜拜而失去自我的独立思考。
中世纪的文化结构具有高度的符号学性质:每一事物都有社会价值,一切事物都有相对应的意义,即也就有对应的指号。
意义即为存在的指号,并与价值观念相关。
中世纪文化的内容与表达之间具有很大的肖似性。
很多的概念都有着相对应的记号(如十字架为上帝的象征)。
中世纪型艺术的能指(画面)结构清晰,但比喻或象征的倾向很浓,所指意义内
涵是较抽象的宗教观念。
中世纪的思想特征是蔑视物质,重视记号所表达的意义。
“代表本身的事物(用于实用的目的)在文化代码结构中占据最低层;作为另一类事物(用于观念表达的目的,如权力、神圣、高贵、力量、富有、智慧等)则与前者不同。
由于意义问题与价值相联系,就产生了把各种文化记号的表达与内容分等的问题。
此外,记号的价值学不仅受事物的价值影响,而且受内容与表达之间关系的某些定量特征的影响。
”[4] 如宗教的物品,它的内容相对应的价值就可能达到较高的层面。
如十字架原本是罗马帝国执行死刑的刑场标记,由于基督教将其作为圣像装饰物,其内含的价值意义使这个标记成为教民崇拜的对象。
这种崇拜行为是符号性的,因为教民崇拜的不是圣像装饰物的物质性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宗教观念与权威。
(Fig.x 意义层面等级结构图)在这种意义等级结构中,占据最高位置的是不含有物质性的记号,称为零记号(即表达抽象意义的记号,没有现世的物质可以与其相匹配)。
正是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中世纪艺术作品反映的都是宗教题材,而人的现世生活却很少表现。
中世纪艺术也因此构成其特有的风格,其演变分为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和哥特式艺术三
个阶段。
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是典型的描绘神性的宗教艺术。
为了向教徒讲解圣经的故事,传达上帝的思想,内容的简洁与意义的明晰至关重要。
艺术家放弃凭肉眼所见的直觉来描绘的习惯,而是展开想象,将自然与真实的东西转换为理念情感加以表达。
因此,拜占庭艺术不考虑空间感的真实和戏剧性的细节描绘。
这种简约的图解式绘画也曾经发展辉煌。
并且,这种纯粹的以构图结构将“观念”翻译成可视形象的艺术手法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尤其是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产
生过重大影响。
罗马式艺术
第十世纪后,欧洲发展成封建制度,形成贵族、武士、平民、奴隶等多阶层社会。
城市共和国的兴起,对意大利的政治文化产生新的影响。
各地兴建新的教堂,艺术风格出现演变,逐渐形成以延续当年罗马风格为主却又融合了早期拜占庭风格的新罗马式艺术。
教堂建筑的式样设计也有了变化:中殿以圆拱顶取代了以前的木梁,材料不再使用砖块而是大量使用石材,犹如周身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形成一种外部庄严的古典风格。
著名的比萨斜塔是新罗马式
教堂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歌特式艺术
十二世纪,一种区别于罗马式艺术的风格——歌特式艺术在法国形成,并逐渐拓展至全欧洲,延续到十五世纪。
哥特式教堂在外观上从罗马式的厚重结实风格转变为强调垂直向上轻盈修长的独特式样,又称为“高耸的教堂”。
在教堂内部则以大量彩色玻璃窗画取代了罗马式的墙面壁画,色彩缤纷的玻璃窗加上拱顶散发出一股神秘壮丽、恍如身置天堂般的气氛,视觉感受变得愉悦轻松而不再那么压抑沉重。
哥特式教堂给教徒以焕然一新的感觉,使他们领略与神往另一个超脱现实世俗世界之外的世界——精神的世界。
曾经一度没落的大型雕像又再次出现,虽仍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教堂建筑相结合,但浮雕所表现的已不仅仅是神圣的象征,也是一个个独立自主的人,人物形体造型配合建筑的外结构加以变形扭曲,各有姿态,各有其美,显得生动起来。
十三世纪成为“大教堂时代”(Cathedral Era),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Notre-Dame〕都是哥特式教堂的杰作。
歌特式艺术流行欧洲,成为“国际样式”。
哥特艺术家开始为自己设计的作品署名。
“匿名”艺术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从上帝世
界转向个人世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