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

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浮)。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10、(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1、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3、(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4、(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5、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6、(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知识点整理(共7课)(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知识点整理(共7课)(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知识点整理(共7课)(2022新版)船的历史可以分为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船的发展经历了从用桨驱动的小船到现代庞大的轮船和潜艇的漫长历程。

船是一种能够在水上航行或停泊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

它不仅能够让人们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使,还可以将货物运送到远方。

比较不同类型的船,摇橹木船和轮船的体积、船体材料、动力和载重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轮船使用涡轮发动机,能够承载数百吨至数十万吨的货物,而摇橹木船则只能承载几百千克的货物。

为了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需要保证船体两侧厚薄均匀、船的边缘高度一致,并且装载物体时要保持平衡。

此外,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人们早在古代就发现浮的材料可以用来造船。

最早的独木舟就是用可以漂浮的树干制成的。

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使用竹筏、木排、摇橹木船和宝船等更稳定、载重量更大的船型。

除了浮的材料外,人们还可以使用沉的材料来制造船只。

通过实验发现,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但是如果将它们做成船型,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此能更容易地漂浮在水面上。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用钢铁制造船只,这种船不仅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为了让船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首先,橡皮泥的厚度要捏均匀;其次,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底部宽度尽可能增大;最后,金属垫圈要均匀地放在船中,不能堆积在一处。

稳定性对于船只行驶十分重要,否则可能会造成侧翻事故。

渡船是一种底部特别宽阔、稳定性好的运输船,主要用于横渡江河、湖泊、海峡和岛屿之间。

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稳定性提高,常用作内河或沿海的客船、渡船和工程船等。

船的载重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置的位置等。

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

五下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下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知识点1、空气是单一的气体吗(实验)实验一实验目的: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器材: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实验步骤:(1)将蜡烛固定在水槽中,向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加几滴红墨水,再点燃蜡烛。

(2)扣上矿泉水瓶,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和矿泉水瓶内水面的变化。

(3)把水槽中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

(4)拧开瓶盖,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口,观察燃烧木条的变化。

实验现象:①罩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了,矿泉水瓶内的水位升高。

(说明空气中只有一部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消耗掉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以后,蜡烛就熄灭了,水流进去补充这部分空间,所以水位上升。

)②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口,木条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而成的。

实验二实验目的: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器材:玻璃杯、玻璃片、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实验步骤:(1)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

(2)往水槽中倒入一些清水,滴几滴红墨水。

(3)点燃蜡烛,再用玻璃杯罩上。

(4)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玻璃杯,倒过来放在桌子上。

(5)点燃火柴,把玻璃片揭开一点,将点燃的火柴放进玻璃杯里。

实验现象:①罩上玻璃杯后,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了,杯内的水水位升高。

②把燃烧的蜡火柴迅速插入瓶口,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而成的。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另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

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汽和杂质占空气体积0.03%,稀有气体占空气体积0.94%。

3、为什么说空气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空气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的活动需要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生长也需要空气。

【精选】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时《设计我们的小船》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时《设计我们的小船》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时《设计我们的小船》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设计小船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的材料、船的稳固性、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系统等因素。

(2)知道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2.探究目标
(1)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设计图、模型或实物。

(2)明确任务后,能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艘小船。

二、知识梳理
1.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设计我们的小船。

(2)实验步骤:
①明确任务,按照要求设计一艘小船;
②画出船的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③小组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④列出所需的材料并且计算相应的费用。

(3)实验结论:设计我们的小船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1/ 1。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稳定下经由过程(加减水改动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氛围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动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动)。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1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1

8、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 的地方?(P34) 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9、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P35) (同填空7) 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 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 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 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 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10、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 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 的铜环。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③加热后
二、问答题:
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 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 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运动可以使血液 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 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 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 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2、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 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 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 的冷空气进入。 3、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
12、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 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 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 火柴先掉下来?(P39) 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 (P40) 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 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 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 14、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 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 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15、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 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 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1)准备两个玻璃皿。

(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土壤, 另一个不铺。

(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4)定期给两个玻璃皿里浇同样多的水。

4.在实验中, 设置两组进行对比, 是为了通过对比实验效果来分析改变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5.在实验中, 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 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 两组种子都发芽了, 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 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验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 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 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说明:(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 绿豆苗的生长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3)实验记录(4)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 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 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 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植物能适应环境, 降水量大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蕉), 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小(如松树), 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知识要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知识要点)

第二单元单元划重点思维导图独木舟竹筏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轮船潜艇材料体积重物放置方式设计工程设计步骤材料浮的沉的人力风力蒸汽机独木舟竹筏摇橹木船蒸汽船轮船核潜艇木条竹竿钢铁底部宽,稳定性好重心高,稳定性差重心低,稳定性好底部窄,稳定性差发展载重量稳定性底部重心制作设计与制作画设计图计算成本讨论合理性和可能性动力续航船舵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内燃机核动力帆船动力知识要点一、造船技术的发展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3、生产生活需要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4、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船的发展。

5、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们逐步探索出让船行驶的新方法——风帆、发动机(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

二、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理和稳定性。

2、船在水中受到浮力作用,船在水面上漂浮时,受到浮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的大小。

3、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船型1 船型2 船型3 示意图最大载重量20个垫圈15个垫圈12个垫圈稳定性十分重要船的重心越低,底部越宽,船的稳定性越好。

5、渡船和双体帆船的底部较宽,稳定性好。

6、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7、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8、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做成船型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9、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水的阻力。

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常规的潜艇一般用柴油做动力。

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

三、设计和制作小船1、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知识点整理

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知识点整理

202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船的研究2.1.船的历史1.船的历史舟筏时代:用桨来驱动的窄而长的无篷小船。

用橹来操纵方向和驱动前进的木结构的船。

帆船时代:船体上有桅杆,船帆悬挂在贯穿船头和船尾的长帆析上,利用风力前进。

蒸汽机船时代:用蒸汽机作为前进动力的船,两大特征便是冒着滚滚黑烟的烟囱和巨大的明轮推进器。

柴油机船时代:轮船:现代轮船大都由钢铁制成,使用涡轮发动机,以螺旋桨驱动船前进。

潜艇:能潜入水下进行作战和活动的舰艇。

2.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

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3.船的发展史:(1)船的种类繁多,有独木舟、木筏、摇橹木船、帆船、明轮船、气垫船、远洋货轮、现代客船航空母舰等。

(明轮是船的一种推进工具,它比篙、桨、橹等推进工具前进一步,比螺旋桨效率低)(2)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4.船的比较。

5.从船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船的体职、材料、动力、结构、速度等都在不断改进与变化。

6.独木舟装载量小和稳定性差。

独木舟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

装载一个物体的时候,需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使独木舟受力均匀,不易侧翻。

为了保持独木舟稳定而不侧翻,可以将物体固定在独木舟的重心位置。

7.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的方法(1)船体两侧厚薄要均匀。

(2)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

(3)装载物体时要保持平衡。

8.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对它的阻力作用。

不同形状的独木舟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

尖形船首可以减少船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

2.2.用浮的材料造船1.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

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

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科学五下第二单元《热》知识点班级:姓名:号次:第一课、热起来了家长签字: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晒太阳、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运动能加快能量转换。

觉得手冷时,用力搓手会感觉热起来,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

3、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衣服只有保温的作用,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

第二课、给冷水加热家长签字: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

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

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

2、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重,热水轻;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体积小,热水体积大。

3、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变大,重量不变。

4、在常温下,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我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将一杯冷水变成热水。

5、同体积的热水重量比冷水重量轻。

如果将一个装有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小塑料袋在水中会沉。

第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家长签字:1、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在上面橡皮塞上插一根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许多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不会装满。

2、热胀冷缩: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

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而制成的仪器。

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家长签字:1、我们用一个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

将瓶子放入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将瓶子放入冷水里时,气球很瘪或往里缩。

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如何产生热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虽然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加穿衣服可以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3.当我们感到冷时,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二、冷水加热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重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3.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

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会鼓起来。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1.水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而重量不变。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4.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可以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5.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

实验:“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实验材料:平底烧瓶1个、带玻璃管的橡胶塞1套、红色水若干、热水、冷水、烧杯2个、记号笔1支。

实验过程:将红色的水装满平底烧瓶,再将带玻璃管的橡胶塞插在平底烧瓶上,插紧。

在玻璃管中的水柱位置做好标记。

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水柱的变化,并做好标记;然后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变化,并做好标记。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的平底烧瓶的水柱液面升高了,说明水的体积膨胀了;放入冷水中的平底烧瓶的水柱液面下降了,说明水的体积缩小了。

实验结论: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热第一课1、能让我们热起来的方法:(1)运动——加快血液循环(2)晒太阳,泡温泉,烤火,电暖器——它们给我们带来了热量(3)吃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4)多穿衣服——不能产生热量,但可以保温第二课1、同一袋冷水加热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沉浮规律,重量相同,体积越大(的冷水袋)越容易浮,体积越小(的冷水袋)越容易沉。

2、同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体积相同的冷水和热水,重量越重的冷水易沉,重量越轻的热水易浮)。

第三课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为了能明显看到水在受冷受热时体积的变化,我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3、大部分的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活中,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液体都不装满,主要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使瓶子破裂;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第四课1、空气的热胀冷缩放入热水,液面上升,说明水受热体积膨胀圆底烧瓶(装满水)放入冷水,液面下降,说明水受冷体积收缩放入热水,气球皮鼓起来,说明水受热体积膨胀试管(装满水)放入冷水,气球皮凹进去,说明水受冷体积收缩放入热水,气球立马鼓起来,说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锥形瓶(装满空气)2、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比液体和固体更明显。

3、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第五课1、铜球的热胀冷缩2、钢铁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钢轨之间必须有缝隙。

3、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

水在0℃—4℃会热缩冷胀。

4、夏天,电工在架设电线时,如果把线绷得太紧,那么到冬天,电线受冷缩短时就会断裂。

所以一般夏天架设电线时电线都要略有下垂。

第六课1、热在金属条和金属圆片上的传递用蜡或者凡士林固定火柴棒金属圆片表面涂蜡或温变油墨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汇总
锥形瓶放入热水中气球鼓起来放入常温下的水中放入冰水中瘪进去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变化得更快,体积变化也比水明显。

5、金属一般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图如下:
但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6、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如图AC先同时掉,BD后同时掉。

给圆盘加热,热会向各个方向同步传导。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一块实心的铁块,无论把它切成多大或多小的块,在水中都是下沉的。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就悬浮。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其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形状,比如船的形状,能增大它排开的水量,从而使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四、造一艘小船1、要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使它载重量最大,需要把船尽量造得大一些,让它排开更多的水量。

2、船的载重量跟它的体积大小有关,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五、浮力1、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力。

2、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量的重力。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2、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溶解了其他物质,增加了液体的密度。

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液体,能使物体上浮;比同体积的水轻的液体,能使物体下沉。

第二单元热一、热起来了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等方式让身体热起来。

2、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二、给冷水加热1、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增大,重量不变。

2、水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但是受冷以后体积又会缩小,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1、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1.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等不足。

我们可以采用增宽船体等方法使其保持稳定。

2.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力。

船首采用流线型(尖形),可以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

3.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载重量更大。

竹筏的不足之处:容易浸水、不牢固。

4.摇橹木船和宝船解决了容易浸水的问题,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

5.生产生活的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6.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

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

7.※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像这样的力是浮力。

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8.为了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增加船的宽度、使船体均匀不偏沉。

9.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可以提高船的稳定性。

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船,这样做的优点是提高船的稳定性。

10.船的载重量与船只的底面积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底面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11.用弹珠模拟货物的缺点:弹珠会滚动容易沉船,测量的载重量不一定准确。

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

而用垫圈模拟货物测量的载重量更准确。

.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不偏沉、不滚动)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12.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

13.船可以通过船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14.潜艇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

潜艇通过调节自身重力的大小来控制浮沉。

潜艇常用的动力有柴油动力和核动力。

15.要想使船保持动力,必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五年级班姓名:1.多穿衣服身体怎么会热起来了?衣服不能生热,但衣服具有保温,阻止热量散发的作用。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3.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4.水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而(重量不变)。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

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

6.(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7.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为什么?答:防止啤酒、饮料受热体积膨胀,而涨破瓶子或冲破瓶盖。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与水相比,(气体)的热胀冷缩变化的(更快)、(更明显)。

气体例:1、乒乓球瘪了,可以放在热水里2、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的原因: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而爆胎。

金属例:1、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2、架电线是,应注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3、铺火车钢轨时,应该使每根钢轨之间留一定的间隙。

固体例:玉米粒爆成玉米花的原因是玉米粒受热膨胀。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三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0℃—4℃之间)的水是(冷胀热缩)。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精选】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时《增加船的载重量》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时《增加船的载重量》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时《增加船的载重量》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3)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或相同大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

2.探究目标
(1)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

(2)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二、知识梳理
1.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或相同大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2.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探究铝箔船的体积大小与载重量的关系。

(2)探究问题:铝箔船的载重量和体积大小是否有关?
(3)实验材料:水槽、铝箔、垫圈、尺子、水等。

(4)实验步骤:
①用相同大小的铝箔设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
②同时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将它们放入注入一定量水的水槽中;
③均匀地朝船中慢慢添加金属垫圈,测试能装载几个垫圈;
1/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
一、热起来了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3.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二、给冷水加热
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重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3、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

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1、水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而(重量不变)。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4、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
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5、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

实验:“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材料:平底烧瓶1个、带玻璃管的橡胶塞1套、红色水若干、热水、冷水、
烧杯2个、记号笔1支。

实验过程:将红色的水装满平底烧瓶,再将带玻璃管的橡胶塞插在平底烧瓶上,
插紧。

在玻璃管中的水柱位置做好标记。

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水柱的变化,并做好标记;然后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变化,并做好标记。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的平底烧瓶的水柱液面升高了,说明水的体积膨胀了;放入冷水中的平底烧瓶的水柱液面下降了,说明水的体积缩小了。

实验结论: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
性质。

实验:设计一个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实验。

研究问题: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我的猜想: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锥形瓶1个、气球1个、热水、冷水、烧杯2个。

实验过程:将气球紧套在锥形瓶上,然后将锥形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皮的变化;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皮的变化。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的锥形瓶上的气球皮鼓了起来;放入冷水中的锥形瓶上的气球皮憋了回去。

实验结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金属热胀冷缩吗?
1、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镓)和(铋)这三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0℃—4℃之间)的水是(冷胀热缩)。

2、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3、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所以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

实验:验证一下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实验。

我选用(铜球)来验证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带链铜球1只、刚好通过铜球的铜环1套、酒精灯、冷水、火柴。

实验过程:将带链铜球通过铜环;将带链铜球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后,尝试让
带链铜球通过铜环;将加热后的带链铜球浸入冷水中冷却一会后再次让带链铜球通过铜环。

实验现象:未加热前的铜球能通过铜环;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在水中冷却后的铜球能通过铜环。

实验结论:铜球(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六、热是怎样传递的
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

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5、热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

实验:设计一个“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2套、铁丝1段、凡士林、火柴、酒精灯。

实验过程:(1)将铁丝横着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横着架在铁架台上);(2)用凡士林在铁丝上每隔一段粘上一根火柴;(3)用酒精灯从铁丝的一段加热。

实验结论: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七、传热比赛
1、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

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2、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3、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实验:设计一个传热比赛。

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的塑料勺、木勺、铁勺各一把,热水、烧杯1个、豆子3颗、凡士林。

实验过程:(1)用凡士林分别在塑料勺、木勺、铁勺的勺柄上粘上一颗豆子;(2)将三把勺子同时浸入热水中;(3)观察勺柄上豆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铁勺上的豆子先落下来了,其次是塑料勺,最后是木勺。

实验结论:铁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塑料,最后是木头。

八、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制作保温杯:
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

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

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

冷柜断电盖棉被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