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36张)【课件39】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东汉开始,西北 边陲的少数民族不断向 内地迁徙。
西晋时,山西、陕 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 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 鲜卑、羯、氐、羌,历 史上称为“五胡”。
三国与西晋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01 02
王恺用干米糖洗锅,石崇用白蜡当柴;王恺 作紫丝布障四十里,石崇用锦作步障五十里;王 恺涂墙用赤石脂,石崇就用香椒泥。
鲜卑族用武力征服 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 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 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 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明征服。 ——马克思
十六国与北朝
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各 民族间共同生活、 彼此学习、共同发 展、逐渐交融的过 程,包括经济生活、 文化语言、风俗习 惯等互相影响,趋 向一致。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西汉之前,江南地区还处于 比较落后的状态。魏晋南北 朝时,江南经济快速发展。
东晋与南朝
自然环境
江南地区高温多雨,土地肥沃,具 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社会环境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 比较安定。
胡服俑 汉服俑
穿汉服
《孝文帝出行图》
《 北 魏 文 官 俑 》
原有姓氏 拓跋
原姓 现姓 丘穆陵 穆
现在姓氏 元
原姓 现姓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楼
贺 独孤 刘 楼 勿忸于 于
尉迟 尉 纥奚 嵇
改汉姓
……娶东徐州刺 史博陵崔鉴女,鉴谓 所亲云:“平原王才 度不恶,但恨其姓名 殊为重复。”时高祖 (即孝文帝)未改其 姓。
壹 1.东晋士族
材料一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东汉世家地 主是其前身,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累世经学,世代高官, “门生故吏遍天下”。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 的实行。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意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 腐朽衰落
——《魏晋门阀政治研究》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士族政治形成的历史原因、经济 原因和制度保障?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壹 1.东晋士族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 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朝政, 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 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 “士族”。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 中正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 品无士族”的局面,标志着士族 制度的形成。
东晋时期门阀政治(士族 政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区域开发
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
岁苍
在天
甲已
子死
在镇压黄巾起
天黄 下天
义的过程中,形成
大当 吉立
群雄并起的局面,
在这些割据势力的
连年征战中,袁绍、
曹操、刘表、刘璋、
孙权等集团逐步壮
大起来。
——《魏书》
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 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 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 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定门第 通汉婚
为了使鲜卑贵族懂得门第的重要 性,孝文帝为他的六个弟弟聘妇。所聘 之妇均出八族及清修之门。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说汉话 穿汉服 改汉姓 定门第 通汉婚 用汉制
官渡之战基本上奠定了 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与西晋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 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曹丕220年
刘备221年
孙权229年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促 进西南地区发展。蜀国的丝织业兴旺, 蜀锦行销三国。
十六国与北朝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 合,缓解了民族矛盾 促进北魏经济发展 和社会繁荣
为北方统一南方 以及隋唐盛世出
现打下基础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 鲜卑经济、文化、社 会、政治、军事等方 面大大的发展,缓解 了民族隔阂,史称 “孝文帝中兴”。
根据所学,说说孝文 帝改革的意义有哪些?
37
十六国与北朝
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 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 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 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 泰之手。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
…… —— ——
若北( 有俗孝 《 违之文 魏 者语帝 书 ,言) 》 免于诏 所朝不 居廷得 官,以 。
加仍朝革习音欲群魏
降旧廷。性。断臣主
《 黜,之三已其诸。欲
资 。若人十久年北 变
治
有,已,三语 北
通
故语下容十,帝俗
鉴
为音,不已一曰,
》
,不见可上从:引
当听在猝,正今见
说汉话
鲜卑衣服狭而短,窄领 小袖,便于骑射,汉服 宽而长。
西晋
户数 人பைடு நூலகம்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 建立西晋。 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西晋统一。
三国与西晋
五族内迁后,西晋向其收重税,征兵派役,
掠卖人口。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由此民 族矛盾激化。江统《徙戎论》指出:"戎狄志态, 不与华同……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 气,毒於骨髓。"
壹 1.东晋士族
材料二 (元)帝初镇江东,威 根据史料分析士族政治形成的 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 政治原因?
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 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东晋王朝在立国的过程中, 琅琊王氏贡献最大。司马睿在政 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4世纪后期, 氐族人建立的前 秦政权基本统一 了北方,与南方 的东晋政权以淮 水为界,南北对 峙。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 东晋 兵力对比:80万:8 万 结果:东晋以少胜 多,大败前秦,解 除了来自北方的威 胁。出现了“荆扬 晏安,户口殷实” 的景象。前秦战败, 迅速衰落,北方再 度陷入分裂状态。
晋 元
公 元 317 年 , 皇
帝 司
族司马睿重建
马 睿
晋朝,定都建
康(今南京),
史称东晋。
东晋与南朝
东晋的士族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 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 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 主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3 1
1 23
2
劳动力与技术因素
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 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 技术。
东晋与南朝
农 业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兴修很多水利,农
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推广和改进犁耕, 实行精耕细作
水稻为主
小麦推广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 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东晋与南朝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思考,为什么西晋的统一
如此短暂?
04 03 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内迁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八王之乱,耗竭国力。
少数民族内迁,民族 矛盾激化。
东晋与南朝
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刘汉军
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 灭亡的历史事件。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 史称“衣冠南渡”。
嘎仙洞—鲜卑拓跋部先祖所居石室
嘎仙洞刻石拓片
4世纪末,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于439年统 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思考:北魏“马上得天下”可否“马上治天下”?
北魏前期,吏治混
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 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 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 十分尖锐,北魏的统治 举步维艰。
民族
生产 方式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 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全国统一,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 割据局面。
课后小结
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OPTION 01
割据混战 南北对立 政权更迭 门阀政治
政治
OPTION 02
人口南迁 衣冠南渡 江南开发 技术进步
经济
OPTION 03
汉族妇女制作少数 民族的传统食物蒸 馍与烙饼砖画
在生产方式上:少 数民族学习汉族的 先进生产经验,成 为农业居民。(采 桑)
生活方式上:穿汉 族服装的少数民族 贵族
胡床在中原地区 得到广泛流传。 替代了当时人们 “席地而坐”的 习惯方式。
文化生活上: 少数 民族音乐不断传入 中原,胡汉合舞已 成为普遍风气
王与马,共天下
“旧时王谢庭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何谓士族和士族政治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做官的 重要途径。士人接受教育,就可以入仕居官; 获得官场权势,反过来又能强化财富的占有; 雄厚的家族财力,又足以保障子孙继续接受教 育、成为士人。东汉以来,这种“教育-权势财富”的循环占有,越来越多地围绕“族”而展 开了。东汉士族,大多同时具有学门、官族、 豪右的特征,可以视为三者的三位一体。士人 官僚在汉晋间发展为士族门阀,“士族”就是士 人官僚的家族,通过雄厚的文化而世代居官, 由此建立了崇高的门望。士族是一种涉及了政 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现象。若干士族在几 个世纪以来长盛不衰、垄断权势,成为魏晋南 北朝最耀眼的政治景观之一。
士族形成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3:政治原因: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4:经济原因:土地兼并,田庄经济出现
毛汉光教授对汉末到隋唐各个 时期传世史料里记载的官吏出 身背景进行了统计,采用的方 法是《魏书》所载之标准,凡 称士族需合二大条件:其一, 累官三世以上;其二,任官需 达五品以上。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建立
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 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魏国——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三国与西晋
司马懿出身于世族豪门,曹丕死后辅 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死时,托付曹爽与 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他死后,先后由其 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权。
五胡内迁 民族杂处 胡汉互鉴 民族交融
民族
士族政治
萌芽:东汉 壮大:曹魏、西晋 顶峰:东晋(门阀) 转衰:南朝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东晋与南朝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
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 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 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东晋与南朝(江南地区开发)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生活 政治 文化 方式 制度
汉族
农耕 为主
定居 比较 先进 完备
北魏
鲜卑 族
游牧 逐水草 相对 相对 为主 而居 落后 落后
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平城用武之地,非 可文治,移风易治,信 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 里,因兹大举,光宅中 原。 ——《魏书·任城王传》
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 西大同。 崤函:指洛阳附近的崤山和 函谷关。
手工业 在纺织、制瓷、冶铸、造船、造纸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北齐青瓷尊
水稻为主 灌钢法
小麦推广 千里船
商业
以长江 沿岸最 为活跃, 番禺是 主要的 外贸港 口。
灌钢法
水稻为主
小麦推广
匈奴 前赵、北凉、夏
前燕、后燕、西秦、南 鲜卑
凉、南燕 羯 后赵 氐 前秦、后凉 羌 后秦 賨 成汉 汉 前凉、西凉、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