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黄廖本)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黄廖本)名词解释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决定音色的三个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一是从语音的系统性上看。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普通话的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两大类。
词义的构成:理性义和色彩义。
理性义:又叫概念义、主要意义,是指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其作用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定一个范围。
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义要素。色彩义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的场合(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一定的关系。(色彩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其中具有褒义感情色彩的叫做褒义词,具有贬义感情色彩的叫做贬义词,既没有褒义色彩又没有贬义色彩的叫做中性词。)
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从阻碍方式上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颤动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可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第三节韵母
单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即由甲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滑向乙元音,但是这种变化是逐渐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有一串过渡音。按照元音数量,复元音可以分为“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按照韵腹的位置,复元音韵母可以分为:前响复元音韵母、中响复元音韵母、后响复元音韵母。
第三节词义的分解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第一章绪论1. 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 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现代汉语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质是声音的特色。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后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调位是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语类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

(包括不定位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词缀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定位不成词语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之欧阳物创编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之欧阳物创编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时间:2021.02.07 命题人:欧阳物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之欧阳歌谷创编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之欧阳歌谷创编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欧阳歌谷(2021.02.01)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上)现代汉语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质是声音的特色。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后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调位是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语类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

(包括不定位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词缀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定位不成词语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言语的物质外壳,是言语的社交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言语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统统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分别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子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
1.
2.音强
3.音长
4.音色
5.
6.音素
7.辅音
8.元音
9.音节
10.声母
11.韵母
12.声调
13.音位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22.儿化的规律:①无韵尾或u韵尾,只加卷舌动作。

如小车儿?小鸟儿;②有-i,-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
23.“呀”2.
na,写作“啊”时,读作ra
24.“一”、“不”
1.汉字
2.六书:
1.词汇
2.
3.
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多少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b按构词能力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c按表示的意义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
5.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由语素充当。

6.词和语素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造句单位,语素却不是。

区别词和语素可采用剩余法。

7.词和短语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位,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识别词和短语可采用扩展法。

8.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

9.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

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

10.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1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分类:基本义和转义。

12.引申义是人们根据相关性联想规律,由原义(本义、基本义)发展引申(或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13.比喻义是人们根据相似性联想规律,由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

14.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15.义素
16.
17.
变化。

18.
19.
20.
性意义。

说“骑马”,
21.成语
22.
23.
24.
第五章?语?法
1.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结构的规则,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即自然系统。

一是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即表意系统。

3.实词是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4.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5.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6.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第六章?修?辞
1.比喻的含义: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

2.比喻的作用(修辞效果):①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③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3.
4.
5.“换名”。

6.
7.
8.
9.
10.
11.
13.
14.
15.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16.回环的修辞作用: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1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

18.顶针的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②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③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19.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

20.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21.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

22.仿词修辞效果: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23.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

24.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