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之《水浒传》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水浒传》教学设计

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水浒传》教学设计

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水浒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水浒传》是部编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篇目。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小说,在教学中,使学生能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水浒传》的结构特点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些艺术手法,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

二、教法分析:教学方法上选择讲述分析法为主,辅以朗读法、提问法、自主合作交流讨论法、分析比较法等。

三、教学目标分析:1. 略读,复述水浒故事。

(使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故事)2. 精读,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片段的引导学习,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3. 学习英雄,拥有英雄气概。

(《水浒传》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赞扬了梁山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共性即“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 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

2. 学习英雄,拥有英雄气概。

课时安排4课时本课时整体感知《水浒传》:简介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品内容,复述故事、分析人物、精彩片段赏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听过“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这样的说法吗?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水浒传》不但流传至今,且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上《水浒传》探索之旅,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作品内容你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吗?产生的年代吗?你知道《水浒传》写的是什么内容吗?你知道《水浒传》的主题吗?学生介绍,投影补充相关知识介绍。

简介《水浒传》(提问法、点评法)三、泛读全书,复述水浒故事。

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故事,突出主要人物,并通过练习检查巩固。

1. 你知道《水浒传》中写了多少人物形象吗?你能说上多少个人物名称?你能说出某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哪些事迹?2. 老师示范讲一则水浒故事。

提示:讲清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突出主要情节。

3. 投影出示吴用、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五位英雄的画像,抢答与他们有关的主要故事。

(名师整理)语文中考《水浒传》名著导读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中考《水浒传》名著导读优秀教案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相关故事情节分析、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教学重点〕: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了解与他们相关的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全书主要内容,认识主要人物,知道与他们相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提前候课,了解学情二、导入新课,揭示目标三、预习检测1.古诗积累: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是指(曹雪芹)、(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

四、浏览全书介绍,了解基本内容(一)常识介绍1.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

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作家,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有关他的生平很少。

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

2.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

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

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

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水浒传》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

它为明代以后的农民起义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借鉴,堪称农民起义的教科书,不仅为后世的小说、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为中国现实主义创作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3.内容精要: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教案
“花和尚”鲁智深:疾恶如仇、锄强扶弱,粗而不蛮,勇而有智;
打虎英雄武松:心雄胆大、勇武刚烈、果敢沉着、富于传奇色彩;
“豹子头”林冲:耿直刚正、顽强坚韧、忍狠兼具、被逼上梁山;
“智多星”吴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6.人物绰号:
宋江: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性格: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希望被朝廷招安。
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见课件)
林冲:豹子头。
性格: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见课件)
李逵:黑旋风。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主要事迹: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见课件)
晁盖:托塔天王
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
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
李逵与鲁达
相同:粗中有细。
不同:李逵粗中有野气,是“粗野”。
鲁达粗中有豪气,是“粗豪”。
同是打虎,“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同是杀嫂,武松杀潘金莲,“全是为兄报仇,而己不曾与焉”,表现为义烈;石秀杀潘巧云,“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显示出狠毒。
(2)《水浒传》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简单真理。
(3)《水浒传》歌颂了梁山英雄的反抗精神和优秀品质。
(4)《水浒传》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八方同域,异姓一家”。
(5)《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悲剧结局给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深刻教训。
5.人物形象列举分析
“黑旋风”李逵:革命性最强、反抗性最烈、纯朴,真诚而又鲁莽憨直;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之《水浒传》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之《水浒传》教学案例

名著导读之《水浒传》教学案例【前言】将名著阅读(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是部编版教材的创新点之一,也是编者推行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凸显特色,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倡议,着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承载点。

做好名著阅读的导读教学关键在于“导”,包括引导,指导,疏导……“导”,应贯穿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

读前导,主要目标是兴趣激发与方法指导,是让学生情绪激动、急待大幕拉开的引子。

这个环节的“导”要突出“三个一”:聚焦一点,精选一篇,突出一法。

【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水浒》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导入:金圣叹对《水浒传》极为赞赏,他说:“《水浒传》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水浒传》不愧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书,因而“水浒”问世本身就是中国文坛的一大盛事,阅读名著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了解这一部奇书。

一、聚焦一点,探究小说主题【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对《水浒传》这部小说有初步的了解,谁能就下面内容与大家交流?【教师展示】作者、作品特点、体裁、背景、内容、人物及艺术成就…【学生展示】:生1:《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

生2:《水浒传》写的是北末年宋江等人聚众起义的故事。

生3:《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过程。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刚才有的同学提到了《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说明作者对农民起义持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歌颂、敬佩【教师提问】在封建社会里,受封建儒家思想的洗礼,人们生活遵循“三纲五常”,即使是统治阶级有错误,大夫百姓也只能以死进谏,是万不可起义造反的。

初中语文_《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目标:1.通过典型人物的引读,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通过精彩段落的品读,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一、导语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同学们,《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听了之后让人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古典名著《水浒》,对于《水浒》你了解多少呢?(要点提示:学生畅所欲言,可能想到的作者施耐庵,108将,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读故事、识林冲在众多英雄中,老师先引领大家来认识林冲,讲一讲林冲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一步步由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走上了反叛之路。

(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

”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

……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请同学朗读这一下这段话,说说你看到了林冲怎样的内心变化?明确:林冲先是愤怒,喝斥调戏自己妻子的后生,但是看到是高俅的干儿子时,自己的手先软了下来了,即使鲁达要带人去打,也被他以高衙内不认识自己妻子的理由给挡了下来。

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林冲顾忌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以及高衙内是自己上司的干儿子的身份,即使心有怨怒,也不能、也不敢一释为快,这是林冲软弱性格表现之一。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并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3.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况: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认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3.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思想内涵:通过深入阅读,领会作品所表现的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正义和自由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运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

3. 第三课时:讲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第四课时:深入探讨《水浒传》的思想内涵,领会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后阅读及作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的相关章节,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 案例分析:教师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前言本篇教学设计旨在提供关于如何教授初中学生《水浒传》这本名著的指导。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水浒传》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 熟悉《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理解《水浒传》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与导入(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于该名著的兴趣;- 分享《水浒传》的名著地位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着重强调梁山泊起义、英雄好汉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解释《水浒传》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后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 教学方法与活动(30分钟)- 分发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与《水浒传》相关的课文,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阅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水浒传》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视情况选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个人写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水浒传》的世界。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表现,回顾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所表达的价值观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展望后续的课程安排,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水浒传》。

四、教学评估方法-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根据学生的写作作业和口头答辩等形式评估他们对于《水浒传》中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参考资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相关课文;-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资料以及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等。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水浒传》教案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水浒传》教案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水浒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节、人物特点和历史背景,掌握其中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文学手法和表现技巧。

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思想。

难点: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理解。

文学作品中深层含义的挖掘和理解。

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水浒传》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水浒传》的初步印象和认识。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词和不懂的句子,老师给予解释和解读。

指导学生概括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形成对整本书的初步认识。

3. 文本分析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如宋江的智勇双全、林冲的忍辱负重等。

探讨作品中所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讨论《水浒传》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如腐败、民不聊生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浒传》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小组内互相交流,倾听他人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5. 角色扮演选取《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文本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本、相关视频资料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分析某个情节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模仿《水浒传》的文学手法,写一段短文。

作业:阅读《水浒传》的某个章节,写出读后感。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
智多星吴用青面兽杨志
小李广花荣黑旋风李逵
美髯公朱仝鼓上蚤时迁
玉麒麟卢俊义霹雳火秦明
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
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跳张顺
3.水浒故事中的人物大都只有一个绰号,只有宋江有三个:“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如果建立一个“梁山伯”微信群,请你为宋江创作一段入群时的介绍词。(或仿照小说行文中穿插的诗词,自己创作一首描写宋江的诗词。)
⒓放冷箭_____救主,劫法场_____跳楼
三、以点带面,多角度研读人物
师:相传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他续娶的夫人姓申。申家比较富裕,也是个文墨世家,很支持施耐庵写书,特地花了一笔钱,请画家按照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临摹成了三十六张人物画像,让施耐庵挂在家里,用以参考,朝夕揣摩,久而久之,此三十六人的声音笑貌在施耐庵的想像中都成熟了,然后下笔,故能栩栩如生。茅盾先生曾经评价“水浒”的人物描写,是“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金圣叹更是赞曰:“《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可见作者创作手法的高明。
5.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卖刀
6._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7.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_____大虎
8._____剪径劫单人, _____沂岭杀四虎
9._____斗法破高廉, _____探穴救柴进
10._____教使钩镰枪, _____大破连环马
11.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_____活捉史文恭
3. “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明确:鲁智深 )
4.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明确:武松 )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水浒传》的插图或者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施耐庵和《水浒传》的创作背景。

3.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人物的行为和言语。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对话手法等。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

2. 分析小说中的对话手法和对话风格。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手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名著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名著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梦碎水浒,好汉悲歌”——《水浒传》的整本书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堂课主要是聚焦于“反抗”,对《水浒传》进行批判性阅读。

根据阅读方法分类的“松塔”模型,“批判性阅读”是“高阶阅读”“深度阅读”,本课也旨在指导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不断分析中明晰,更加理性地解读文本。

1.通过对人物反抗对象的分析,深度挖掘小说主题“官逼民反”,训练学生概括、分析能力;2.通过对人物的反抗目的、行为的分析,认识反抗的不同境界,反思反抗精神,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3.通过对反抗失败原因的思考,深度解读”水浒”的含义,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对人物反抗对象的分析,深度挖掘小说主题“官逼民反”,训练学生概括、分析能力;2.通过对人物的反抗目的、行为的分析,认识反抗的不同境界,反思反抗精神,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水浒传》整本书阅读。

《水浒传》一书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传说为框架,经三百年间无数市井民众、民间艺人、下层文人的传诵、创写,然后由施耐庵、罗贯中加工、再创作,最终完成的伟大作品。

然而,这样流传甚广的文学作品,却在各个朝代多次被禁止——PPT展示:崇祯年间,明廷下令禁止《水浒传》刊印流转;康熙年间,五次下令禁《水浒传》;乾隆十八年,上谕第一次点名批判《水浒传》,禁止将《水浒传》翻译成满文;《四库全书》编撰时进一步对《水浒传》进行查禁;清同治年间,清廷再次颁布对《水浒传》的禁令。

提问:你认为水浒传为什么会被朝廷列为禁书呢?(指向更明确)明确:此处应该激发学生思考,期待听到不同学生的回答,或者比较浅显的回答。

老师适时点拨,最后引向水浒传是一本讲“造反”的书。

此处应该做到“唤学生而起”。

上课节奏应该较为自然,从容,追求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了很多,其实归结到一点就是,《水浒传》讲的是“反抗”的故事。

(板书“反”)二、聚焦“反抗”,思悟1. 师:在书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反抗是哪次?我们按照表格来进行梳理。

名著导读《水浒传》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安陆市实验初级中学钟存强【设计理念】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与时俱进,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读书为要:区分教读与自读,突出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1+X”拓展阅读,重视整本书阅读3、素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方法与策略,思维品质与学习习惯等【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水浒传》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对象。

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之作。

它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层次性和流动性,推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

同时,《水浒传》的成就与影响是世界性的。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也是唯一一部推荐给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小说。

列入初三语文教材中,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文本简析:《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全书共一百回,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的起义从发生、发展、高潮、衰弱到失败的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官逼民反”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学过了几个小说单元,已经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

一方面,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书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有个大体的把握。

另一方面,学生往往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感兴趣,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比较单一,对文本认识的深度不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著的兴趣。 四、把握中考命题导向 做历届关于水浒传的中考试题
【设计意图】文学名著导读也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让学多做题,把握中 考命题导向 五、课后作业:
阅读《水浒传》,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再精读有关的章节, 然后写一篇文章,发表你对这位人物的看法。 七、教学反思
(一)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概述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故事情节,同组同学给予纠正或补充完善。
2、我讲《水浒》人物故事 播放根据名著《水浒传》改编的电视连续据片段,《扬志卖刀》《大闹野猪林》等片段,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 概述情节。 学生观看电视剧片段,每片段用时约三分钟,剧中的庞大气势,还有那英雄人物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师顺势 引导,“你们对剧中的那个英雄人物最感兴趣?并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启发性,注 重小组的交流。 (二)具体分析 用视听读写结合的方式,以鲁智深为例分析人物形象。 用网络展示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章节及播放电视剧中演鲁智深的剧集,而后引导学生概括鲁智深的故事, 分析鲁智深的形象。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其它人物,形成材料,派代表发言,然后师生共 同评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给学生以形象化的视听感觉,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
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中教材所选篇目基本上都是中外小说史上的经典作品,通过这些优秀作品的 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怡养性情,提高修养,培养健康 的审美情趣。
2、文学名著导读也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让学生走近名著,让名著走近 学生”成为教育界响亮的口号。如何让学生喜欢名著并指导他们阅读,我觉的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教学对象:八年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古典文学名著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作品特色。

2.教学难点: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2)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包括作者、背景、主要人物等。

2.作者及背景介绍(1)施耐庵,明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水浒传》。

(2)背景: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间起义不断。

3.主要人物介绍(1)宋江:义薄云天,忠诚勇敢,被称为“及时雨”。

(2)武松:勇猛善战,性格刚烈,被称为“行者”。

(3)林冲:英勇善战,忠诚正直,被称为“豹子头”。

(4)李逵:粗犷豪放,忠诚勇敢,被称为“黑旋风”。

4.故事情节简介(1)高俅陷害王进,王进投奔史进。

(2)史进结识林冲,林冲结识鲁智深。

(3)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逃至五台山。

(4)宋江结识武松,武松血溅鸳鸯楼。

(5)梁山好汉聚义,攻打祝家庄。

5.作品特色分析(2)人物性格:丰满鲜明,各具特色。

(3)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引人入胜。

6.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水浒传》中某个角色的喜爱及原因。

(2)讨论《水浒传》中的某个故事情节,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7.课后作业(1)阅读《水浒传》原著,了解更多故事情节和人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浒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但在分析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知识备查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作品简介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 小说,它是一部奇书,为“造反者”树碑立传。全书主要 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在山东梁山泊聚义 的故事,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记述 了他们从起义到兴盛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小说成功地塑 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性格鲜明的人物 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
头脑简单 直爽率真
李逵和宋江等人一起喝酒时,宋江 说要吃鱼,李逵便到江边向船家买鱼, 可船家说要等主人回来才能卖。李逵一 时性起,跳上船就抢,但他不会抓鱼, 一不小心把鱼都放跑了。
合作探究
林冲
武松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 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在 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逼上梁山, 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合作探究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1.《水浒传》的许多故事充满智慧,例如“智取生辰纲”就策
划得极其巧妙。你还爱读哪些精彩的故事?
请以“我认为 情节好,因为
”的形式回答。
2.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请说出他们的姓名、绰号、性格 特点及与人物相关的主要故事情节。
合作探究
人物哈哈镜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合作探究 8.卢俊义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绰号:玉麒麟
性格特点:为人谨慎、武艺超群、艺 高人胆大
主要事迹:活捉史文恭、力挫耶律四 将、击杀厉天闰、斩杀方垕
合作探究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人物简介 北京城里的员外大户,梁山排名第二,擅使棍棒。其人家世清白,为
人谨慎,世居大名府。宋江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吴用 与李逵趁算命之机,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 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的藏头反诗。卢俊义中计,先后被抓、被救, 几经周折,无奈被逼上梁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成为总督兵马第一副元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名著阅读之《水浒传》中考名著阅读之《水浒》复习整理如下:一、《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2.内容: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3.推荐理由(或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4.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不足:滥杀无辜。

)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也被称为“赛诸葛”。

智取生辰纲,智取大明府、智取文安县,排九宫八卦阵。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睥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被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磺《水浒传》训练题1一.填空.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2.《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_______.3.《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__ _位.他们是____ _、______,_________.4.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蒋门神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_____________.5.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_______。

6.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____________.7.朝廷中是_____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______最后破了“连环马”。

8.“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_____在______写的__________诗。

9.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_____,斗杀_____,为兄报仇。

在快活林里醉打_____。

10.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他的绰号是。

11.《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

她们的绰号分别是、、。

12.”智扑擎天柱”中英雄好汉是他的绰号是。

二.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⒈大闯五台山__ ___⒉误入白虎堂_________⒊风雪山神庙____ ___ 4.醉打蒋门神_________5.怒杀阎婆惜________6.大闹清风寨______ 、7.智取生辰纲______ 8.浔阳楼题反诗_____ 9.血溅鸳鸯楼________10.斗浪里白条三.补全回目⒈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 ___拳打镇关西⒉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大闹五台山.⒊___ __倒拔垂杨柳, ______误入白虎堂⒋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 __卖刀5、押送金银担智取生辰纲四、说一说《水浒传》的主要艺术成就。

《水浒传》训练题1答案一.填空.1.施耐庵元末明初章回体2.李鬼。

3. 三位,汪伦、晁盖、宋江。

4.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5.阮小七。

6.武松。

7.呼延灼、徐宁8.宋江、浔阳楼、反诗。

9.潘金莲,西门庆,蒋门神。

10.史进九纹龙 11. 扈三娘, 孙二娘,顾大嫂一丈青,母夜叉,母大虫12. 燕青浪子二.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⒈鲁智深。

⒉林冲⒊林冲 4.武松5.宋江6.花荣 7.吴用。

8.宋江 9.武松。

10.李逵三.补全回目。

⒈鲁提辖。

⒉鲁智深。

⒊花和尚, 豹子头。

⒋林冲,杨志5、杨志,吴用。

四、说一说《水浒传》的主要艺术成就。

1、《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

2、《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3、在语言上,《水浒》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水浒传》训练题21、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_,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_________,斗杀_________,为兄报仇。

在快活林里醉打_________,在水泊梁山火并_________。

2、《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_____,他所使的武器是_________,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_________所害。

3、绰号豹子头的____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_________。

4、《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5、《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____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6、鲁智深绰号_________,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_________,在相国寺_________,在野猪林救_________。

7、《水浒传》中吴用绰号_________,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岗智取了_________。

8、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1)(2)(3)9、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上梁山——官逼民反(2)()打宋江——过后赔礼(3)()穿针——大眼对小眼10“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

11、《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

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__________两位首领的称谓。

12、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全书的高潮部分是_________;全书的低潮部分是__________。

13、补全回目:(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拳打镇关西(2)、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14、《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是_____人,地煞星________人。

15、“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_______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1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_。

17、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

李鬼出自__________,在这里指代___________。

18、《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行者,花和尚,黑旋风。

19、《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_______,善射的是小李广_______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___________。

20、武松在血油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__________。

2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填对四处即可)(4分)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

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__________、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酒店结识(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夺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⑵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2、《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__________粗中有细,豁达明理;__________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2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24、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

《水浒传》训练题2答案1、武松,潘金莲,西门庆,蒋门神,王伦。

2、李逵,两把板斧,李鬼。

3、林冲,高俅,梁山。

4、(1)故事: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2)如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5、施耐庵,宋江6、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冲。

7、智多星,生辰纲。

8、(1)“母大虫”顾大嫂(2)“一丈青”扈三娘(3)“母夜叉”孙二娘9、宋江、李逵张飞10、水浒传鲁智深11、宋江、卢俊义12、梁山英雄排座次、魂聚蓼儿洼13、⑴鲁提辖、(2)林冲、杨志14、施耐庵、元末明初、章回体长篇白话、一百零八、三十六、七十二15、武松、武松打虎16吴用,智取生辰纲17、《水浒》假货18、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19、时迁、花荣、戴宗20、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21⑴西门庆十字坡孙二娘施恩快活林(孟州道)行者(4分)⑵略。

22、鲁智深李逵23、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24史进、九纹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