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同业风险管理架构最全版

合集下载

招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责.

招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责.

招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责1、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1组织架构设计原则1 2基本组彀1 2 1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1 2 2董事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1 2·3总行风险控制委员会1 2 3l基本职责1 2 3 2组织形式1 2 4总行资产负馈管理委员会1 2 4 1基本职责1 2.4 2组织形式1 2 5总行稽核监督管理委员会1 2 5 1基本职责1 2 5 2组织形式1 2 6总行内控状况评审委员会1 2 6 1基本职责1 2 6 2组织形式1 2 7专业审费会1 2 7 1总行专业审贷委员会1 2 7 2分行风险控制委员会1 2 8信用风险管理部门l 2 8 1总行信贷管理部1 2 8 2分行信贷管理部1 2 8 3总行授信审批部1 2 8 4分行授信审批韶1 2 9信用风险经营部门1 2 1 0信用风险监督部门1 2 1 0 1总行稽核监督部1 2 1 0 2总行法律与合规部l 2 1 0 3分行内控合规部l 2 1 0 4总行监察保卫部1 2 1 0 5分行监察保卫部1.1组织架构设计原则按照《巴塞尔协议》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设计我行授信组织架构(1)建立全行性、统的风险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

(2)各类风险管理自成体系,独立于业务经营部门,内部监督、风险控制与业务操作相互制约与平衡。

(3)岗位职责明确,实行全面、全程的风险管理,保证风险信皂透明,信息报告要遭畅通,1.2基本组织1.2.1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是董事会下属专设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我行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方面的有关事宜,评估本行风险并向董事会提出关于改进风险管理以及内控体系方面的建议。

1. 2. 2董事会审计与差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为董事合下属专设内部拦制机构,负责对重大关联变易进行审阅,并向董事会就是否批准这些关联交易提供建议。

1.2.3总行风险控制委员会!.2.3 .1基本职责总行风险控制委员会是我行高级管理层下设的专门委员会,负责管理我行的信用风险。

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考试重点考点归纳总结

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考试重点考点归纳总结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第四章第三、四节考点4.3 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4.3.1 市场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当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三个层次:①董事会承担对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确保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

②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以及具体的操作规程;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并确保银行具别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

③商业银行应当确保各职能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相关职能被恰当分离,以避免产生潜在的利益冲突。

4.3.2 市场风险监测1. 市场风险报告的内容和种类市场风险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全部或部分内容:① 按业务、部门、地区和风险类别分别统计的市场风险头寸;② 按业务、部门、地区和风险类别分别计量的市场风险水平;③ 对市场风险头寸和市场风险水平的结构分析;④ 盈亏情况;⑤ 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及程序的变更情况;⑥ 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遵守情况;⑦ 市场风险限额的遵守情况,包括对超限额情况的处理;⑧ 事后检验和压力测试情况;⑨ 内部和外部审计情况⑩ 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分配情况对改进市场风险管理政策、程序以及市场风险应急方案的建议;市场风险管理的其他情况。

从国外的市场风险管理实践看,市场风险报告具有多种形式和作用。

① 投资组合报告② 风险分解“热点”报告③ 最佳投资组合组织报告④ 最佳风险规避策略报告2. 市场风险报告的路径和频度①在正常市场条件下,通常每周向高级管理层报告一次;在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实时报告,但主要通过信息系统直接传递。

②后台和前台所需的头寸报告,应当每日提供,并完好打印、存档、保管。

③风险值和风险限额报告必须在每日交易结束之后尽快完成。

001.风险治理架构

001.风险治理架构

第02章风险管理体系目录2.1 风险治理架构2.2 风险文化、偏好和限额2.3 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2.4 风险数据与IT系统2.5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2.1 风险治理架构风险治理是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业务条线、风险管理部门之间在风险管理职责方面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风险治理是公司治理框架的一部分,董事会和管理层通过该框架建立并决定银行的战略和风险管理方法,制定并监控银行战略对应的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识别、计量、缓释、控制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各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均强调完善银行风险治理架构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指引。

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监管机构总结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的四个问题:一是董事会未有效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二是风险治理能力薄弱;三是薪酬和激励机制不合理;四是组织架构过于复杂和不透明。

为解决上述问题,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公布了第三版《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的原则》。

为评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当局和银行业在风险治理领域取得的进展,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13年2月发表了《风险治理主题评估》。

评估发现金融机构和各国当局已经采取措施改善风险治理。

然而,各国当局和银行仍然需要更加努力地建立有效的风险治理框架,强化首席风险官的权力和独立性,加强评估银行风险治理和风险文化有效性的能力,提高与董事会及其风险和审计委员会互动的频率。

鉴于公司治理的持续发展,并考虑到金融稳定理事会同业评估建议,巴塞尔委员会决定重新审视2010年的治理指南,主要目标:一是明确加强董事会的集体监督和风险治理责任;二是强调风险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三是描述董事会、董事会风险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以及首席风险官和内部审计的具体职责;四是加强银行的总体制衡,重点是董事会及董事会风险委员会在加强银行风险治理方面的关键作用。

2015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第四版《银行公司治理原则》。

2016年9月,银监会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高管层、首席风险官、业务条线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风险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

偿二代与全面风险管理

偿二代与全面风险管理
“共同框架”突出了保险集团监管的宏观审慎特性。 (1)在对跨国保险集团的系统风险进行反思后,建立了贯穿事前、 中、后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2)针对重要保险机构设立了专项 措施;(3)建立了统一的国际保险监管数据平台,夯实宏观审慎监 管的技术基础。
以资本为核心的金融监管发展——国际动向
资产端风险资本计量特征
偿二代与全面风险管理
诚信 专业 价值
目录
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二、偿二代下全面风险管理更加强调以资本 管理为核心 三、国际会计准则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从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到全体员工全员参与,在战略制定和日常运营中,识别潜在风险,预测风险 的影响程度,并在公司风险偏好范围内有效管理公司各环节风险的持续过程。”1
公司内部或集团稽核机构
运 营
信 息

人 力

管技务 资

理术部 源

部部

后台服务
项目评审部门
• 另类投资评审 • 项目法务 • 投后监督 •…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以《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风险偏好管理规定》为顶层机制,区分市场、信用、流动性、声誉、战略、操作风险等子 类风险构建风险管理制度模块,以各部门具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为实施细则的多层级风险管理制度架构,从自上而 下、自下而上两方面提升风险管理实践的覆盖面、精细程度、传导性和可操作性。
总体政策
《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偏好管理制度》及《年度风险偏好陈述书》:明确了风险偏好和容忍度
制度模块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声誉风险

银行战略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战略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战略风险管理制度一、引言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承担着资金存管、资金融通、信用创造等重要职能,其经营活动涉及到各种风险,其中战略风险尤为重要。

战略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在策略制定、组织架构、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缺陷或失误,导致无法实现预期利润或承担不可控制的风险,从而影响银行的长期持续发展。

为有效管理战略风险,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战略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测,及时应对不确定性因素,保障银行资金安全和盈利能力。

二、战略风险概述1.1战略风险定义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确定目标、策略和战略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整体稳定和持续发展。

战略风险来源于外部环境变化、内部管理不当、竞争对手行为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银行策略失败、市场地位下滑、资金损失等重大问题。

1.2战略风险特点战略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特点,其特征包括:(1)不确定性:战略决策涉及到市场变化、政策调整、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难以准确预测未来发展情况,带来高度的不确定性。

(2)长期性:战略风险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积累、反思和调整,对银行的整体策略和战略目标产生深远影响。

(3)综合性:战略风险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战略定位、组织结构、人员素质、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和管理。

1.3战略风险影响战略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可能对银行经营活动和长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包括但不限于:(1)业务模式失灵:战略风险可能导致银行的商业模式不合理或失灵,无法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影响市场竞争力。

(2)盈利能力下降:战略风险可能导致不良资产增加、资金利润下降等问题,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3)声誉受损:战略风险可能导致银行形象受损,引发公众质疑和投诉,影响银行的声誉和品牌价值。

(4)金融安全风险:战略风险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信用违约等风险,影响银行的资金安全和稳定性。

同业与资管业务的风险管理

同业与资管业务的风险管理

同业与资管业务的风险管理同业与资管业务是银行业务中的重要板块之一,它涉及到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和风险交易。

在同业与资管业务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资金损失和信誉风险。

首先,同业与资管业务的风险之一是信用风险。

在这类业务中,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通常需要进行资金融通和交易,涉及到双方的信用风险。

一方面,如果对方金融机构无法如约履行合约,那么银行可能面临债权损失风险;另一方面,如果银行自身信用风险较高,其他金融机构可能不愿意与其进行业务合作。

其次,同业与资管业务还存在流动性风险。

这类业务通常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动,如果遇到市场流动性紧张或者资金供给短缺,金融机构可能无法按时兑付资金或履行合约,从而导致流动性风险。

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和恶劣环境下,流动性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剧。

此外,同业与资管业务还面临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风险等。

由于同业与资管业务涉及到大量的交易和投资,它们的盈利水平可能会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

尤其是在市场波动性较大的时候,金融机构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最后,同业与资管业务还可能受到操作风险的影响。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错误、系统故障、欺诈等因素导致的损失风险。

在同业与资管业务中,操作风险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涉及到大量的交易和信息流动,一旦有操作失误或者安全漏洞,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同业与资管业务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多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金融机构在开展这类业务时,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确保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以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同业授信管理办法(2022年版)

同业授信管理办法(2022年版)

附件同业授信管理办法(2022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与境内同业机构的合作,防范同业业务风险,促进同业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条例》《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同业机构,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获得当地监管部门批准,依法有权经营金融业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一)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合资银行、村镇银行等。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同业授信,是指本行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同业机构核定授信额度,并集中控制和管理的行为。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同业授信额度,是指本行给予同业机构在额度有效期内可循环使用的额度。

首次授信有效期为一年,续授信有效期不得超过两年。

同业授信额度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按业务品种设定分项额度,分项额度之间可相互调剂,各分项额度经风险权重调整后的总和不得超过授信额度。

各类业务品种风险权重详见《银行同业授信项下交易风险权重表》(附件-1)。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同业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同业拆借、存放同业、同业借款、买入返售业务、同业受托代付/偿付业务、商业票据业务、投资同业金融资产(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债、次级债、同业存单等在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同业金融资产)或特定目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业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等)、本行为同业客户提供担保或信用增级、同业客户提供担保或信用增级业务,以及占用同业客户授信的利率交易、外汇交易、贵金属交易、衍生产品交易等。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4.07•【文号】银监发〔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4.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各银监局,机关各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总体要求,银行业应坚持底线思维、分类施策、稳妥推进、标本兼治,切实防范化解突出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现就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信用风险管控,维护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一)摸清风险底数。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信贷及类信贷资产的分类标准和操作流程,真实、准确和动态地反映资产风险状况;建立健全信用风险预警体系,密切监测分析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的生成和迁徙变化情况,定期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

各级监管机构要重点关注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超过100%、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或增长较快、类信贷及表外资产增长过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治理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通过各种手段隐匿或转移不良贷款的行为。

(二)严控增量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统一授信、统一管理,严格不同层级的审批权限;加强授信风险审查,有效甄别高风险客户,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给“僵尸企业”授信、给“空壳企业”授信、财务欺诈等风险。

各级监管机构要重点治理放松授信条件、放松风险管理、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问题,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生的大额不良贷款暴露,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

(三)处置存量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综合运用重组、转让、追偿、核销等手段加快处置存量不良资产,通过追加担保、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措施缓释潜在风险;通过解包还原、置换担保、救助核心企业、联合授信管理等方式,妥善化解担保圈风险;利用债权人委员会机制,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风险处置计划;加强债权维护,切实遏制逃废债行为。

完整版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doc

完整版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doc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用风险指因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违约导致损失的风险。

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一)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二)互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场外衍生品业务;(三)债券投资交易(包括债券现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债券远期交易、债券借贷业务等债券相关交易业务),债券包括但不限于国债、地方债、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同业存单;(四)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五)其他涉及信用风险的自有资金出资业务。

第四条证券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应遵循“全面性、内部制衡、全流程风控”的原则组织进行相关业务。

(一)全面性原则: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应全面覆盖证券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包含所有表内外和境内外业务,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二)内部制衡原则:证券公司应确保前、中、后台的职责分离,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防范利益冲突;(三)全流程风控原则:证券公司应对信用风险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严谨、审慎判断,对业务信用风险的管理应贯穿业务全流程,完善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应对及全程管理,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保障可持续经营。

第五条证券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以及比照子公司管理的各类孙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纳入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全覆盖。

第六条按照全面风险管理规范要求,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管理原则 (2)第三章职责与分工 (3)第四章信用风险的识别和计量 (6)第五章信用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8)第六章信用风险的报告 (10)第七章附则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X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并降低信用风险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以及《XXX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及分支行所有部门和岗位,用于涉及信用风险的各项业务管理,并由全体人员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相关的名词解释如下: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本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管理:指对信用风险进行主动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或化解、报告的过程。

损失:指对本行的资产价值、财务状况、声誉、客户或员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四条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更高的风险后调整收益:(一)提高资产健全性,以特定的借款人、企业集团、行业、地区、产品等类似的风险特征对信用风险进行分类并管理,防止信用风险向某一方面偏重,把信用风险可能导致的非预期损失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内。

(二)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管理因交易对手不履行债务而导致的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预期损失及非预期损失。

第五条本办法管理对象主要是计量信用风险暴露项目,即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拆放同业和买入返售资产、存放同业、银行账户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不可撤销承诺及或有负债。

第六条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一)全面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覆盖本行涉及信用风险的各项业务和各相关机构;(二)及时调整。

信用风险管理与本行面临内外部环境相适应,根据经营战略、理念、外部经济、政治及监管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三)成本与收益匹配。

同业业务种类、风险与监管PPT幻灯片课件

同业业务种类、风险与监管PPT幻灯片课件


13
• (3)寻求套利空间,追求高收益
• 随着近几年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业赖以生存的息差不断收窄,叠加经济周期持续 下行,信贷需求减弱,为维持较高的收入和利润水平,银行通过大力发展委外投资等资管 业务,来对冲传统信贷收入增速的不断下滑。商业银行委外投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 机构将自营或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等受托方代为进行投资。
9
• 买入返售(卖出回购)是指两家金融机构之间按照协议约定先买入(卖出)金 融资产,再按约定价格于到期日将该项金融资产返售(回购)的资金融通行为。 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相关款项在买入返售(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会计科目核 算。三方或以上交易对手之间的类似交易不得纳入买入返售或卖出回购业务管 理和核算。 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 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 的金融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
11
1.概述-同业业务驱动因素
• (1)资金融通需求
• 补充准备金、补充流动性资金的需要孕育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 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信用较好,商业银行之间对于资金的“互通有无”有助于快速补充
流动性;另一方面,借助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系统,场内通拆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大 降低了时间成本。 •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存在的资金融通需求客观上也极大促进了 同业业务的发展。
• 资产类业务,包括存放同业、同业拆出(以及同业借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票据、债券、信贷资产等)、同业投资;
• 中间类业务,包括代理、托管、清算、结算等。
5
1. 概述-同业业务
• 根据五部委在2014年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 [2014]127号文)的规定,同业业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金 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同业拆借、 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同业融资业务和同 业投资业务”。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

宁城农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控制机制,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有效维护本行的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文件,结合本行实际和章程要求,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风险是导致商业银行的资本、价值或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识别机制,定期对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并在各类风险中认定主要风险。

主要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风险,以及独立评估风险程度不高、但与其他风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风险。

本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含信息科技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集中度风险、声誉风险等。

第三条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全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本行围绕发展战略及风险偏好,建立和完善覆盖所有主要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确保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

本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风险文化和组织、政策、流程、技术管理体系等构成,主要包括以下要素:(一)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监督。

(二)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限额。

(三)全面、及时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

(四)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五)适当的风险资本分配机制。

(六)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本行通过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实现资本要求与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密切结合,有效维护本行的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条本行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一)风险管理创造价值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应与发展战略目标一致,风险管理应平衡风险与收益,确保银行业务健康发展,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二)独立性原则。

清晰界定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报告路线,并确保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三)全面性原则。

风险管理覆盖银行整体及各产品、各业务条线、各业务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对每一类风险都有效地管理。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总则风险管理总则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总则风险管理总则
(三)资本配置。在统一配置经济资本的基础上,将经济资本在各风险类别、各机构、各业务线等之间进行差异化配置,投向RAROC较高的资产组合,并持续进行动态优化。
第六章 风险管理架构
第十四条 董事会。董事会是我行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审定我行总体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偏好等,审批或授权审批内部资本充足评估工作相关政策,并监督管理层贯彻落实。
风险管理总部牵头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财务管理部牵头管理流动性风险;战略发展部牵头管理战略风险;办公室牵头管理声誉风险。
(二)资本管理职能部门
集团资本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的实施,拟定内部资本充足评估工作相关政策和制度,建立健全评估流程和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负责拟定资本规划、年度资本预算及资本配置方案,负责对外资本筹集。资本管理职能由财务管理部负责。
第十八条 业务一线
业务前台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以遵守及落实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为基本前提,承担获取信息、进行风险判断和风险控制的第一性责任,并及时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沟通风险管理信息。
第七章 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
第十九条 我行通过分层管理建立符合全行风险管理战略及偏好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以指导和约束风险管理行为。
第八条 风险偏好指标主要包括股本回报率(ROE)、资本充足率(CAR)、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外部信用评级目标、盈利波动性等。我行根据外部监管要求及我行发展情况,参照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确定上述指标的目标值。
第九条 根据风险偏好指标设定主要类别风险的关键风险指标(KRI)见附件2列示。年度KRI根据监管要求、内部管理要求、系统支持程度等情况主要在附件2中进行选取,参照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水平设置目标值。

银行风险控制及合规性管理平台方案

银行风险控制及合规性管理平台方案

银行风险控制及合规性管理平台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及意义 (4)1.2 目标与范围 (4)第2章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4)2.1 风险分类 (4)2.2 风险管理原则 (5)2.3 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5)第3章合规性管理 (6)3.1 合规性概念 (6)3.2 合规性管理体系构建 (6)3.2.1 制定合规政策 (6)3.2.2 设立合规组织架构 (6)3.2.3 培训与教育 (6)3.2.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6)3.2.5 合规检查与评估 (7)3.3 合规性检查与监督 (7)3.3.1 制定合规检查计划 (7)3.3.2 开展合规检查 (7)3.3.3 处理合规问题 (7)3.3.4 加强合规监督 (7)3.3.5 持续改进 (7)第4章风险控制策略 (7)4.1 信用风险控制 (7)4.1.1 信用评级体系 (7)4.1.2 信贷审批流程 (8)4.1.3 信贷风险分散 (8)4.1.4 催收与不良贷款处理 (8)4.2 市场风险控制 (8)4.2.1 利率风险管理 (8)4.2.2 汇率风险管理 (8)4.2.3 股票投资风险管理 (8)4.3 操作风险控制 (8)4.3.1 内部控制体系 (8)4.3.2 信息安全与数据保护 (8)4.3.3 业务连续性管理 (8)4.3.4 合规性管理 (9)4.4 风险控制手段与工具 (9)4.4.1 风险限额管理 (9)4.4.2 风险监测与报告 (9)4.4.3 风险评估与预警 (9)4.4.4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9)第5章风险评估与量化 (9)5.1 风险评估方法 (9)5.1.1 定性评估 (9)5.1.2 定量评估 (9)5.2 风险量化模型 (10)5.2.1 VaR(Value at Risk)模型 (10)5.2.2 CVaR(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模型 (10)5.2.3 CreditRisk模型 (10)5.3 风险评估与量化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0)第6章风险信息技术支持 (11)6.1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6.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1)6.2.1 数据采集 (11)6.2.2 数据处理 (11)6.3 风险分析与报告 (11)6.3.1 风险分析 (11)6.3.2 风险报告 (12)第7章内部控制与审计 (12)7.1 内部控制体系 (12)7.1.1 内部控制概述 (12)7.1.2 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12)7.1.3 内部控制评价与优化 (12)7.2 内部审计 (12)7.2.1 内部审计概述 (12)7.2.2 内部审计组织与管理 (12)7.2.3 内部审计方法与技巧 (13)7.3 内外部审计协同 (13)7.3.1 内外部审计协同概述 (13)7.3.2 内外部审计协同机制 (13)7.3.3 内外部审计协同实践 (13)第8章合规性管理平台设计 (13)8.1 平台架构 (13)8.1.1 用户层:为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操作界面,包括管理员、风险管理人员、合规人员等。

银行同业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分析

银行同业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分析

03
银行同业业务管理知识分 析
银行同业业务管理知识框架
01
银行同业业务概述
02
银行同业市场分析
介绍银行同业业务的概念、类型、发 展历程和现状,帮助读者了解银行业 务的基本情况。
对银行同业市场的参与者、市场规模 、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等进行深入剖 析,为读者提供市场分析的思路和方 法。
03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 理
展望
展望未来,银行同业业务管理将逐渐走向智 能化、数字化和综合化服务,满足客户多样 化的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银行同业业务管理策略
1 2 3
市场调研与预测
进行市场调研,分析行业动态和竞争对手情况 ,预测市场趋势,为制定业务策略提供依据。
业务优化与拓展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优化现有业务,拓 展新业务领域,提升银行同业业务的市场竞争 力。
合规与风险管理
强化合规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制度,加强风险管理,确保银行同业业务的稳 健发展。
效果评估
该系统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该银行的同业业务处理效率 和风险管理水平。通过系统自动化处理各类同业业务 ,减少了人工操作成本和错误率;同时,通过风险评 估模块对各类业务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实现了对风险 的及时预警和有效控制。
案例二:某中型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管理实践
• 背景介绍:该银行是一家区域性银行,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和业务规模。为了提高同业业务管理效率和风 险管理水平,该银行引入了一套完善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同业业务管理将迎来更多 的发展机遇。
未来银行同业业务管理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数字化和综合化服务。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教材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教材
(1)the behavior and determinants of securities prices, including stocks, bonds, options and futures;
(2)th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firm;
Corporate Governance
Allen, Franklin, Jun Qian, and Meijun Qian, 2005,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7, 57-116.
第2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2.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2.1.1 2.1.2 2.1.3 2.1.4 2.1.5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风险文化 管理战略 风险偏好
湖北银行企业文化
企业愿景:最具成长价值的零售银行 企业使命:价值共享,和谐共赢(实现湖北银行与员
工、股东、客户以及社会的“价值共享,和谐共赢”) 核心价值观:诚载未来,创赢天下 企业精神:敬业奉献,创新拼搏 经营理念:稳健灵活,务实高效 发展理念:规模制胜,质量致远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规范精细 服务理念:专注细节,突出便捷 人才理念:品德为上,绩效为先 品牌口号:一诺至诚,一心至臻
中国平安的愿景是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 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 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和百年老店。
金融高管薪酬偏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市 场风险的计量方式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 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到市场风险不同计量方法的优势和局 限性,并采用压力测试等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补充。
商业银行应当对交易账户头寸按市值每日至少重估一次价值。用于重估的定价因素应当从独立于 前台的渠道获取或者经过独立的验证。前台、中台、后台、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部 门等用于估值的方法和假设应当尽量保持一致。在缺乏可用于市值重估的市场价格时,商业银行应 当确定选用代用数据的标准、获取途径和公允价格计算方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
第一节 信用风险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建立有效制衡的风险治理架构,培育稳健审慎的风险文化,制定
统一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执行风险限额和风险管理政策,有效识别、评估、计量、 监测、控制或缓释、报告各类风险。
遵循的原则包括全覆盖、匹配性、独立性、前瞻性、有效性原则等 二、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融资管理要求:
分析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融资需求和来源;
加强负债品种、期限、交易对手、币种、融资抵(质)押品和融资市场等的集中度管理,适 当设置集中度限额,对于同业批发融资,应按总量和主要期限分别设定限额;
加强融资渠道管理,积极维护与主要融资交易对手的关系,保持在市场上的适当活跃程度, 并定期评估市场融资和资产变现能力;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经营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场影响力等因 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包括现金流测算和分析; 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 融资管理; 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 压力测试; 应急计划; 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 跨机构、跨境以及重要币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以及其他类别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框架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定位:信贷系统以为客户提供贷款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的纵向应用,而信用风险管理则可以看作是按照风险管理的理念、对所有信息重新映射进行的横向应用,站在全局的角度全面、审慎的处理银行主要盈利点与风险点,利用各种分析手段平衡利润与风险间的关系,也是作为对信贷日常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反向验证。

比如说贷款定价是否合理可以用信用价差来衡量,而信用价差≈PD*LGE。

1系统框架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作为全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平台,既处理日常风险分析工作,又承担信息披露与上报的责任,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行领导,和政策执行者—信贷业务人员。

其中,以信贷管理、关联客户管理、押品管理、内部评级管理、资本管理5个模块中的信息为基础支撑,其中前4个模块提供了第5个分析测算的依据,共同为风险管理模块提供数据支持,共同组成日常工作平台。

如上面定位中描述,4个基础模块是以各自业务的生命周期为流程,对各环节信息纵向应用。

而风险管理模块打通了业务模块间的壁垒,将数据整合,横向应用。

领导平台是构建在工作平台之上的信息汇报与披露平台,主要特点是将重要信息反馈给行领导,作为政策制定依据,并监督政策执行效果。

2工作平台2.1风险管理2.1.1风险度量2.1.1.1资产质量统计不良资产额(率)、不良贷款额(率),同比、环比、比年初等变化趋势。

2.1.1.2资产结构1、流动资产结构2、风险资产结构2.1.1.3集中度1、客户授信集中度2、大客户贡献集中度3、行业集中度4、地区集中度2.1.1.4资产负债结构1、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2、流动性比例3、流动性缺口率4、存贷款比例5、风险调整资产流动性比例6、利率风险敏感度2.1.2风险迁徙2.1.2.1信用转移转移2.1.2.2违约概率预测2.1.2.3关联企业违约预测2.1.2.4资产质量迁徙统计资产质量、贷款质量的变化,含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同业客户集中管理制度模板

同业客户集中管理制度模板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同业客户管理,防范同业客户集中风险,提高我行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行与同业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包括但不限于同业存款、同业拆借、债券投资等业务。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同业客户集中管理制度,明确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第四条成立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的决策和监督。

第五条风险管理委员会组成如下:(一)主任:由我行行长担任,负责全面领导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

(二)副主任:由我行分管副行长担任,协助主任工作。

(三)委员:由我行风险管理部、业务部门、合规部门等相关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同业客户集中管理制度。

(二)审议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三)决定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

(四)对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七条风险管理部职责:(一)负责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制定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制度。

(三)组织实施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制度。

(四)定期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工作情况。

第八条业务部门职责:(一)按照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制度开展业务。

(二)配合风险管理部进行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

(三)及时报告同业客户集中风险情况。

第九条合规部门职责:(一)负责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的合规审查。

(二)对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操作流程第十条同业客户准入管理(一)业务部门对同业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状况、信用评级、合规记录等。

(二)风险管理部对同业客户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客户等级。

(三)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并决定同业客户准入。

第十一条同业客户集中风险管理(一)业务部门根据客户等级,制定同业客户集中风险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同业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同业风险管理架构中信银行同业风险管理调研报告中信银行风险管理同业调研小组二〇〇八年五至六月目录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正逐步构建4二、风险管理独立性全面加强5三、独立的专业化审贷体系10(一)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逐步形成11(二)行业审贷快速推进12(三)公司信用风险审批通道多样化12(四)审批体制由集体负责向集体个人负责相结合过渡13 (五)区域审批中心尚未成为主流13四、全力推进2010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工作14(一)各行实施新协议进展情况15(二)组织形式和资源投入16五、探索中的零售信用风险管理体制17六、信用卡一般采用事业部的管理模式19七、迅速强化的市场风险管理21八、开始探索的操作风险管理21九、开始量化的组合管理与风险偏好23十、嵌入式的事业部风险管理体系24十一、依靠IT系统大力提升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26十二、风险线队伍管理得到有效加强26十三、考察启示27附件1:工商银行风险管理情况29附件2:渤海银行风险管理情况33附件3:兴业银行风险管理情况41附件4: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情况50附件5:深圳发展银行风险管理情况66 附件6:招商银行风险管理情况70附件7:民生银行风险管理情况82**银行同业风险管理调研报告为了更好了解国内同业风险管理最新动态,加强学习交流,中信银行风险管理调研团队于2007年5月26日至6月17日对工商银行、渤海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进行了风险管理调研。

中信银行调研团队由陈小宪行长和吴北英常务副行长分别带队,史原、孙建林、黎文武、张春子、冯燮刚、徐海秀、隋立波、刘铁彬等干部参加了此次调研。

上述银行高度重视我行调研活动,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FrankNewman、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魏国雄、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朱小黄、渤海银行首席风险官SimonPage均精心组织并亲自参加我行调研活动。

我行调研团队重点学习了上述银行在风险管理体制、新协议实施、信贷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和当前形势应对策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各行风险管理特点总结如下: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正逐步构建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构建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各行均在董事会层面和高管层层面分别建立了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全行所有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风险偏好制定、全行风险限额管理、全行风险战略制定等宏观工作。

在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授权范围内,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具体行使全面风险管理职责。

部分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委员会、操作风险委员会和市场风险委员会,行使相应风险管理职责。

另外,民生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常设机构),统筹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董事会与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各行三大风险管理部门分工存在两种模式:模式一,风险管理部集中管理三大风险。

采取此模式的银行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渤海银行和兴业银行;模式二,各部门分工负责三大风险管理。

此模式下,信用风险管理由风险管理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由计划财务部负责;操作风险管理一般无明确牵头部门,由具体业务部门分工负责本部门内操作风险管理。

采取此模式的银行有: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民生银行。

二、风险管理独立性全面加强近年来,各行均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独立性建设。

部分银行不但做到了风险线干部的垂直任命、考核,风险管理团队的垂直任命、考核,甚至实现了工资总行直接支付,营业费用总行负担,“不让分行掏一分钱”的风险独立管理。

各行实现风险管理独立性主要有两种模式:模式一,风险管理部门独立垂直管理;模式二,向分行或业务线派驻风险主管,对风险主管实行独立任命、考核。

其中,模式一相对于模式二独立性更强。

其中,民生银行、建设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渤海银行已经建立了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

上述银行,在管理体制方面实现了风险线与业务线完全分离的“审贷分离”体制;在绩效考核方面,实现了风险线独立考核或风险线考核为主的考核体制;在人事任命方面,实现了派驻制或风险线垂直任命的人事组织体制。

例如,民生银行已经形成总行、区域和分行三层自上而下的独立评审体系,由总行授信评审部直接向区域、分行派驻信贷审查官,通过它所领导的区域授信评审中心或分行授信评审部,对项目进行审核。

各区域授信评审中心和分行授信评审部属总行的派出机构,业务和行政隶属总行。

人员的薪资、奖金和福利待遇全部由总行统一发放,办公费用由总行统一支付,不让分行掏一分钱。

人事关系隶属总行的人力资源部。

另外,工商银行实现了分行以下独立垂直管理;兴业银行实现了总行到区域审贷中心的独立垂直管理,正在三家分行试点风险主管委派制。

渤海银行严格坚持风险线与业务线分离,全部授权集中于总行层面,分行只负责业务发展无任何授权。

深圳发展银行对19家分行派驻信贷执行官(风险主管)为首的风险管理团队。

信贷执行官对总行首席风险执行官负责并汇报工作。

对信贷执行官的考核,由总行首席风险官评价和分行行长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首席风险官评价占70%权重,分行行长评价占30%权重。

整体来看,各行均较重视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建设,尚未实现风险管理完全独立的银行也在努力增强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

各行风险管理独立性、全面性、专业性情况表图1:建设银行全面、独立风险管理体系图2:渤海银行全面、独立风险管理体系。

图3:渤海银行风险管理部组织机构图三、 独立的专业化审贷体系基于各银行实际情况,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经过较长时间演变,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贷决策机制,独立性和专业性得到有效加强。

(一)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逐步形成最近几年,国内部分银行逐渐推行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得到有效加强。

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是指,在分行风险管理体系内建立一支风险分析经理队伍,与客户经理共同进行前端风险控制。

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下,风险分析经理和客户经理既专业分工又协同合作,实施专业调查,夯实授信决策基础,共同构成客户前端风险控制和营销单元。

此机制下,风险管理人员贴近市场前端,有效的将风险控制前移,减少了审查反复,既有效节约了审批资源又强化了风险控制。

目前建设银行、渤海银行和民生银行已全面推广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招商银行也拟通过考核将一部分客户经理转变为风险分析经理。

建设银行首先从重大项目、复杂项目入手,逐步配备风险分批发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批发银行信用分析部市场风险、资本金风险、组合风险、风险偏好操作风险部零售银行信用风险部批发银行部零售银行部析经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平行作业机制已开始逐步向中小项目推广。

渤海银行风险分析经理与客户经理形成伙伴关系,风险分析经理根据客户经理初步授信方案与客户经理沟通交流,提出专业意见,帮助客户经理完善授信方案,避免授信方案质量差浪费审批资源。

信贷分析经理制定信用风险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行业状况、企业状况和风险分析等。

客户经理授信方案与风险分析经理信用风险分析报告合并组成授信审批材料,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据渤海银行介绍,其目标风险分析经理与客户经理的配备比例为1:3。

(二)行业审贷快速推进招商银行积极推进行业审贷。

总行由22名审贷官负责45个大类行业审贷,分行也采用相应的行业审贷方式。

有效提升了信贷审批的专业化。

我行06年成立房地产审贷组,在国内率先实行行业审贷制。

07年我行行业审贷由房地产一个审贷组扩展到房地产、重工、轻工、创新产品和交通运输及能源5个审贷组。

08年成立了石油化工和政府平台两个审贷组,并将交通运输及能源审贷组进一步细分为交通运输组和能源组两个组。

伴随我行行业审贷制度的逐步建立,我行信审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渐加强,有效支持了我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

(三)公司信用风险审批通道多样化在风险控制和审批效率的双重要求下,各行都在探索多样化的信贷审批流程,以提高审批效率。

渤海银行实行三类有权审批人组合审批的授信审批体制,审批组合根据贷款重要程度有多种模式,既节约了审批资源,又提高了效率;招商银行实行行业审贷制与双签会的双通道模式。

“双签会”审批不超过2亿的项目,以提高效率。

民生银行建立八大事业部,各事业部下建立独立风险管理部门,编制归事业部,管理归风险总监,风险管理体系嵌入事业部体系内。

审批通道由四个区域中心增加到十二个(增加了八个行业审批通道),审批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审批体制由集体负责向集体个人负责相结合过渡调研过程中,部分银行高管担心集体审批导致集体免责,都在逐步推进公司信贷审批由集体负责制向个人负责制转变。

个人负责制具有职责明确、效率较高的优点。

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的授权授信体系均强调独立审贷、个人负责,权限划分到个人,责任落实到个人的个人负责制基本原则。

例如,民生银行贷款审批有单签、双签和贷审会三种方式。

贷审会方式中,贷审会成员只有咨询意见发表权,贷审会主任和贷审会秘书双签并对贷款审批负责;建设银行贷审会也采取成员只发表意见,主任最终决策并负责的个人负责制;招商银行实行行业审贷制与双签会结合的方式,审贷会为集体负责制,双签会为个人负责制(双签会仅限2亿以下项目)。

目前,只有工商银行仍采用完全集体负责制。

(五)区域审批中心尚未成为主流所调研银行中,仅有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建立了区域审批中心。

兴业银行相关人士坦言,兴业银行总部位于福州,不利于吸引人才,其建立区域审批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区域审批中心优越地理位置,提升其对人才的吸引力。

兴业银行的区域审贷。

兴业银行采取总行、区域审批中心,分行授信审批部分层授权的授权管理体制。

授信审批部下设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四个区域审批中心,负责贷款审批和行业信贷政策的制定等工作。

四个审贷中心人事任命考核由总行负责,实现了垂直管理。

分行风险主管任命由分行提名,总行任命,考核主要依靠分行。

民生银行的区域审贷。

民生银行已经形成总行、区域和分行三层自上而下的独立评审体系。

分行授信评审部主要负责授信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查,不进行项目审批。

项目审批主要由区域审批中心完成。

民生银行总行在四大区域审批中心基础上建立了总行后督部门,对四大审批中心审批两次仍有异议的贷款实行终裁,并对逾期贷款、重组贷款实行总行集中审批。

各行信贷决策机制基本情况表四、全力推进2010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工作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银监会)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时间表,部分商业银行将于2010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