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西北地区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弱,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4.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6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6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主要介绍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深入的了解。

教材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分别阐述这两个地区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具特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我国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其深层次的特点和差异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和分析这两个地区,以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认识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比较两个地区的异同,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思考。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高寒环境中形成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分析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和牧业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2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过青藏高原有关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看到、听到过。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与它海拔较高有关呢?本区寒冷的气候,是由于其海拔较高造成的。

[讲授新课]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

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

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看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

看录像片段——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

板书:高——寒活动1:(第14页活动1)给学生充足时间比较、计算、思考,教师点拨,最后提问、总结。

(1)两地年平均气温拉萨:5.6℃左右成都:15℃左右(2)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

活动2:(第14页活动第2题)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

大屏幕显示: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板书: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

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

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

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

提问: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不是。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汇报人:
202X-01-06
• 西北地区概述 • 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 •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 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 • 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 • 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01
西北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北部,包括新疆、青海、 甘肃、宁夏和陕西五个省份。
西北地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 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 、蒙古等国接壤,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西北 地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重要通道。
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历 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变革。
民族文化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 居的地区,包括汉族、回 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等。
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融合 了中原文化、草原文化、 西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
ABCD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 文化和传统。
民族文化在西北地区的经 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 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01
西北地区以能源、化工、农业等 为主导产业。
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 开发支持力度加大,西北地区的
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旅游业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 增长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前来观光旅游。
03
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农业用地、牧业用地、林业用地等。
土地质量
土地质量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而部分地区土地肥沃。
水资源
水量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 部分内陆河流域。
水质
部分地区的水质较好,但部分地区的水质较差,存在 污染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课件附随堂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课件附随堂练习及答案

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以北
地形: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
西 北 植被:东部是肥美的草原、西部是荒漠 地 区 牧区: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矿产资源:丰富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呈现出由东 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思 考 西北地区各地干旱的程度是否一致?
西部 荒漠
荒漠草原
东部 草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
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所产出的肉、奶、 皮、毛等畜产品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
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 基地。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
3.“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体现当地富有特色的
( C)
A.河谷农业
B.水田农业
C.绿洲农业
D.基塘农业
4.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D )
A.处于低纬度,雨热条件优越
B.海拔高,均在4000米以上
C.海陆位置优越,临江近海
D.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以北。
面积:占全国的30% 人口:占全国的4% 民族:汉族占2/3,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 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西北主要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 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1000~1400米。地面坦荡,起 伏和缓,多宽广盆地。
内蒙古草原
河西走廊
天山牧场
西北矿产资源丰富,鄂尔多斯现成为中国新兴的特大型 能源生产基地。
思考
西北沙漠绿洲出产的水果为什么特别甜?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西北地区》粤人教版 (4)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西北地区》粤人教版 (4)
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有“千里黄河富宁夏” 之说。
塔里木河
贺 兰 山
河套平原
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区 西北地区有哪些灌溉农业区?
灌溉水源是什么?
新疆山地牧场: 新疆主要形成山地牧场,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
夏季牧场在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山麓地带。 优良畜种有伊犁马、新疆细毛羊等。
夏季牧场
冬季牧场
西北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 所不同。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1)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 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 古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 以北祁连。山、长城
行政范围:涉及 新疆、内蒙古三和个宁自夏治区及甘肃省、 陕西等省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思考
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 新疆地形有什么特点?
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天山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地形:位于 第二 级阶梯,
以 高原 和 盆地 为主。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河流
内流河为主,有额尔齐 均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我
斯河流向北冰洋当
国最长(大)的内流河
(内流区域的外流河)
稍好,多固定沙丘,天 极差,多流动沙丘,塔里
植被 山北坡山腰有著名的 木河有著名的胡杨林
云杉林森林带
景 观
沙漠
沙漠面积较小,多为固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 定或半固定沙丘组成。 大的沙漠,主要由流动 沙丘组成
西北地区(下) ------人文特征
三、人文特征

《西北地区》教案设计

《西北地区》教案设计

《西北地区》教案设计《西北地区》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课前准备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

(展示)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师:请同学们,看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

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地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读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12第三节 西北地区

12第三节  西北地区

第三节西北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据图说出本区的位置特点(深居内陆、东西跨经度最大),范围和所包含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及本区民族特点,能据图表说出草场分布、牧业基地和畜产品的经济地位及护草治沙的原因,能指图说出本区矿产资源及矿产地名称,并能说出能源基地的建设意义,能在图上准确填出本区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和主要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乌鲁木齐等)。

2.能据图分析本区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能据图分析牧区经营方式由旧到新的变化及人工草场的建设意义,能据图分析农牧业生产与水源的关系和毛纺工业、畜产品加工业与畜产品资源的关系,能据图分析人口、村镇、城市分布的特点和交通(铁路、航空运输)的重要性及资源的开发潜力,从而得出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指出范围、概括位置特点等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自绘示意图(三山夹两盆、本区特征示意图)、剖面图(沿42°N)训练绘图能力;通过量算练习(呼市、喀市到海的距离)训练量算能力。

3.通过分析本区灌溉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相关分析能力;通过牧区人民生活与水乡人民生活的差异比较和两城市降水资料的比较,训练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思想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树立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通过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树立辩证思想;通过分析各地区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和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阅读、分析地图和图表概括区域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媒体板图、投影、录像、自制符号等。

教学过程【示投影】【提问】在中国分区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了哪几个分区?谁能概括各分区的区域特征(从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等角度引导)。

第3节 西北地区-简案

第3节  西北地区-简案

第3节西北地区廉新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二、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既要清楚本区域的总特征、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2.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图像,认识区域内地理的特征。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展示投影片。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农牧产品。

引导学生阅读彩图、插图等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交通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地理本质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板书]第3节西北地区一、基本概况引导学生读课本P93图4-31。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板书] 1.位置和范围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人口和面积,然后得出:西北地区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

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师:请同学们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学生回顾“中国的民族”一节,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

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教师引导学生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板书] 二、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植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6.3西北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6.3西北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6.3西北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6课“西北地区”,第3节“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使学生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与社会发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2. 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3.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4. 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与社会变迁。

本节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生态环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与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具体目标包括:1. 能够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地形地貌特征;2. 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3. 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与社会变迁;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节课的重点是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形地貌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难点在于学生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方法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为解决重点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结合实地考察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对于形成原因,可以通过动画或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对于难点,可以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同时,可以邀请当地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治理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治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

第3节 中国地理分区

第3节 中国地理分区
含沙量 汛 期 结冰期 植 被 含沙量大 汛期短 冬季结冰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不落
叶阔叶林为主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能 源 以煤、石油为主 金属矿产 以铁矿为主 农业耕地 以旱地为主 类 型 黑土、棕壤、钙质土、 土壤类型 盐碱土 以小麦、玉米为主,稻 粮食作物 谷分散产区 主要水果 苹果 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 以水能为主 以有色金属为主 以水田为主 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 性)、水稻土 以水稻为主,稻谷集中 产区 柑橘 以油菜为主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戒一年两熟
秦岭—淮河以南 以甘蔗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耕作制度
主 巟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以大米为主 以船舶为主 房屋多尖顶,注重通 风、散热、排水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
河流
江、鸭绿江、图们江、海 ①亚热带、热带季风气 候为主;②冬季温暖少 雨,夏季高温多雨;③ 主要气象灾害:夏季洪 涝,夏秋季节多台风, 冬季寒潮、冻害
①温带季风气候为主;②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
气候
多雨;③主要气象灾害:
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
巟业 重巟业为主;山
南部沿海外向型巟业地带;西南
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 巟业和有色金属巟业发达;“珠
西能源基地;纺 织业
三角”巟业基地
北方地区
环境问 题
南方地区
东北平原:黑土流失;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 水土流失、红壤改造 华北平原:旱涝、风 沙、盐碱;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以面食为主,房屋建筑 生活习 注意防寒保暖,冬季爱 惯 好溜冰,喜欢睡土炕、 火炕
洪涝,冬季寒潮灾害

第三节 西北地区

第三节 西北地区

二、自然地理特征
(二)生物 1、植被
塔克拉玛干沙漠
思考
西北地区动植物分布的变化,体 现了自然带的什么分异规律?
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北坡
积雪冰川 4000 高山垫状植物 3500 3000 针叶林 2500 干旱山地草原 2000 山地草甸草原 山地草原 1500 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高山草甸 山地草原 高山草甸 积雪冰川 南坡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呼伦贝尔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
思考
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在牧羊过程中有转场 的现象。夏季在高山草场放牧,冬季转移 到山麓草场。造成这种转场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农业生产 1、畜牧业 (1)分布 内蒙古牧区
(2)畜产品 (3)存在问题 (4)解决措施
新疆牧区
三、人文地理特征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分析废弃绿洲的分布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并简述绿洲废 弃的原因。
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 绿洲废弃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上游地区乱砍滥伐, 过度引水使下游流量越来越小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三)交通与城市
丝绸之路示意图
例题: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 图” ,完成(1)--(2)题。
①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②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 件是( B )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③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C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上图是我国北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分析: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自然 带名称:A _________B _________C_________; (2) A→B→C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地带性特征,其 产生受_________条件影响较大,同时又是在一定的 ________条件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看,这种地带性特征在 ________纬度最明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地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对我国东部地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学生接触较少,对其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认识两地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分析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地区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及其成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用于展示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准备地图,方便学生观察两地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两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地的差异。

第三章 西北地区:甘、宁、青、新

第三章 西北地区:甘、宁、青、新

唐以后中道一直经由吐鲁番盆地,那里有 高昌、交河二城。
高昌城,宋代为西州回
鶻控制,明代设关,对 过往行人登记。
高昌城,模仿中原形式建造的城市。附近墓葬出 土许多文书。
吐鲁番盆地的本师 前部故地,唐代交 河城。
交河古城
伯孜克里克石窟
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丝织品: 缣、紬,及写本文书
丝绸之路中段北线,经塞 里木湖、伊犁西通中亚
甘肃从古是农牧民族角逐进退的场所 甘肃省从陇南、陇中到河西,气候由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向西部半干旱与干旱区过渡,人口由稠 密至稀少,经济生活由农业、半农半牧向畜牧与游牧业转变。在历史上,居民由以羌人为主,渐进 到汉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杂居。汉族农业在几千年来,多次由东部诸河谷平原川台区向半山区荒漠 绿洲区发展,从而建臵了不少城镇、村落,形成河谷农业文化景观。少数民族来自西北部荒漠草原 与高原半山区,多次侵入自然条件较优越的河谷平原农业区,导致部分原有的农区退耕还牧,不少 城郭荒废或迁移。因此,甘肃在历史时期是农牧区民族角逐进退的场所。
邠 县 唐 代 大 佛
陇山(六盘山)
祖 厉 河、 会 宁 城
唐代属会州乌兰 县,称“乌兰 关”,又称“会 宁关”。敦煌文 书水部式:“会 宁关有船伍拾只, 宜令所管差强了 官检校蕃兵防守, 勿令北岸停泊。”
靖远→北70多里北城滩(乌兰 关),渡黄河)→景泰(唐代新 泉军)→武威(凉州)。 靖远县北70多公里石门乡北城滩 黄河东岸,发现了建桥遗址、古 城址、汉唐墓地及北魏和唐代的 石窟,证明曾是汉唐以来经常使 用的黄河渡口。
由武威出发,经张掖、酒泉至敦煌。敦煌的重要性在于 它是丝绸之路东段与中段的结合部与西去道路的分叉点。 明代将控制点东移至嘉峪关。
敦煌
阳关(今敦煌西南古董滩,大方盘 城)、玉门关(小方盘城)是出西域 的必经之地,

西北地区(中国分区地理)

西北地区(中国分区地理)

Ⅱ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 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 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 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 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南疆(暖温 带)两年三熟。 (3)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 地。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防止沙漠化扩大和 草场退化,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是本区的主要任务。
(2)植被分布成因: 本区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依次为:森林草原— —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依据干湿程度随距海远近而出现变化,将西 北地区划分为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 暖温带荒漠地区,基本上以贺兰山为界。 ①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基本上是一个海拔在1000~1200 m的高原,高原面上宽 广坦荡,少有绵延的山脉。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年平 均降水量在150~450mm,其中夏季降水占60%以上,冬季长 而寒冷,可达5~7个月,气温年较差达35~40℃。除了黄河、 西辽河等河流流经本地区注入海洋外,广大高原皆属内流区。 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气候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很有利,草场 广布。
新疆绿洲地区: 特有的光照条件,长绒棉、 甜菜和多种瓜果是新疆的特色农 产品。绿洲地区,人们集聚形成 了城镇,绿洲不仅是交通的支撑 点,同时交通也促进了绿洲的发 展和繁荣。 ③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 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最著名农产: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 ④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1)降水分布及成因:
深居内陆,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输送,年平均 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的态势,东部在400mm左右, 往西减少到200 mm、50 mm以下。新疆的东部和南部塔里木 盆地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 5.9mm,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受西风影响, 大西洋、北冰洋水汽可以进入盆地内部,降水略多一点。 如上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西北地区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二、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既要清楚本区域的总特征、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2.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图像,认识区域内地理的特征。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展示投影片。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农牧产品。

引导学生阅读彩图、插图等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交通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地理本质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通过前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讲述,我们已了解厂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抓住区域地理的突出特征,深入了解该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

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法。

通过比较,了解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区域待征,形成对该区域较为全面、完整的认识。

那么,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应用上述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西北地区。

[板书]第3节西北地区一、基本概况引导学生读课本P93图4-31。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板书] 1.位置和范围地区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0%,人口约占全国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55%。

即东部季风区的两个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45%),而人口约占全国的95%。

这说明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

而西北地区相反,面积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大,人口却少得多。

说明本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

师:请同学们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民族?学生回顾“中国的民族”一节,回答: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

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师:请同学们读课本P31“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生:读图,回答: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

师:两地降水量产生差别的原因是什么?生: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西北地区”图(课本P93)并指图讲解:本区东部的呼和浩特距海较近,海洋水汽可到达,所以降水较多;西部的吐鲁番盆地距海较远,又有山岭相隔,到达的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十分稀少。

教师引导学生读“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

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板书] 二、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植被”。

让学生注意观察本区的植被自东向西变化的景观。

然后,教师提问: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生:高原、盆地。

教师请学生在“西北地区”图(P93)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师: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内蒙古高原地势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

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

在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学生读图,回答。

教师指图讲述: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山脉和盆地相间。

天山横亘在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山顶终年积雪。

吐鲁番盆地是天山山间断层陷落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为我国地势最低洼部分。

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出示新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画)。

教师指图讲解:新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畺”,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板书] 2.地表景观(1)以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教师出示“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的分布”图,要求学生思考: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生: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师:不错。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

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师:这一带的植被为什么会如此更替变化?生:本区东部降水稍多,越往西降水越稀少。

启发提问:荒漠地区生长哪些耐早植物?牲畜以什么为主?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荒漠地区,地面主要为石质戈壁或沙丘,只生长极少数的胡杨、芨芨草、骆驼刺等耐早植物。

牲畜以耐渴的骆驼为主。

[板书]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承转)我国西北地区草原辽阔,特别是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贝尔盟草原水草丰美。

所以本区畜牧业发达,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板书]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教师展示“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的分布”图,并提问:我国的畜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学生读图思考,教师指图讲述: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板书] 四、灌溉农业1.灌溉农业的特点师:本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当地农业水源的依赖性很大。

一般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及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

[板书] 2.主要分布地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西北地区”图(课本P93)读图要求: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四个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师:这四个灌溉农业区依靠什么水源进行灌溉,出产哪些农产品?学生读图,回答: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古被誉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

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区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闻名国内外。

学生读教材插图“吐鲁番葡萄园”。

教师讲述:吐鲁番素以“瓜果之乡”驰名中外,是我国商品葡萄的主要产地,其中无核白葡萄糖分高、酸度低,晶莹碧绿,是全国其他地方没有的。

[板书] 五、地下宝藏1.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田、克拉玛依、阿勒泰,并对照图例,找出各地的矿产,填人上表。

教师巡视,并出示答案。

师:通过读图、填表,我们知道了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铁、镍、黄金、宝石等矿藏也多。

现在在塔里木盆地,已勘探出储量丰富的大油田。

(师讲解)本区的铁路干线有兰新线、包兰线等,都是沿着有水草的绿洲和黄河谷地延伸的。

现在兰新铁路北段(乌鲁木齐一阿拉山口)已经修通,并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使本区成为亚欧大陆上便捷的通道。

近年,本区民航事业发展也很迅速,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只要四个小时左右。

新疆、内蒙古的一些边境城市,如喀什、伊宁、海拉尔都有定期民航班机与自治区首府往来。

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一大批交通通信、水利电力工程,并通过实施“西气东送”和“西电东送”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加快西部资源开发的步伐。

(三)总结、扩展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

特别是,我们还学会了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六、课堂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册七、板书设计第3节西北地区一、基本概况1.位置和范围2.人口和民族二、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2.地表景观(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四、灌溉农业1.灌溉农业的特点2.主要分布地区五、地下宝藏1.丰富的矿产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