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作者:熊晓瑜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3期

南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熊晓瑜

玉米是南阳市主要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万hm2,其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多种病虫害也逐年加重,加上连年重茬种植,土壤中积累的菌源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玉米顶腐病在南阳市玉米田发生呈上升趋势。据调查,一般发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较小;发病严重的植株雄穗败育,不能正常抽雄散粉,造成授粉不良甚至空秆,使玉米产量严重受损,对南阳市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症状特点

(一)叶缘缺刻型

发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亮黄色,严重时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二)叶片枯死型

叶片基部边缘变褐腐烂,有时叶片呈“撕裂状”,严重时顶部4~5 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三)扭曲卷裹型

顶部叶片卷缩直立呈“长鞭状”,有时被其他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

(四)叶鞘、茎秆腐烂型

病株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腐烂,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常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茎秆皮层呈“铁锈色”,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红色霉状物,易折倒。

(五)弯头型

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六)顶叶丛生型

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七)雄穗败育型

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注意:该症状与“缺硼症”相似,但缺硼一般在沙性土、保肥保水性差、有机质少的地块,且长期持续干旱时发生;而该病是在多雨、高湿条件下发生)。病株的根系通常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呈绒状,根冠变褐腐烂。高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二、发病原因

引起该病的病原物目前尚无定论。多数专家研究认为病原菌属于真菌中的亚粘团镰刀菌。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该病害是由蓟马、瑞典蝇、玉米螟等害虫前期在心叶为害,引起叶片畸形或

造成伤口,继而由病原细菌侵染所致。另外,部分专家认为玉米生长前期高温对生长点,造成

心叶伤害,是诱发顶腐病的重要原因。一些资料还报道,苗期除草剂或杀虫剂使用不当,造成

生长点或心叶伤害,也会加重顶腐病。

三、发生规律

病原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种子

带菌还可以远距离传播,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田间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造成扩展蔓延。各地调查,影响发病的因素有:一是气候因素。苗期低温多雨,成株期高温、高湿或长期阴雨的年份发病重。二是种植密度。田间密度过大,植株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发病较重。三是施肥情况。氮肥施用太多,钾肥不足,植株生长幼嫩,抗性降低,易于发病。四是栽培和土壤因素。多年种植玉米的重茬地块,或土壤得不到深耕,耕作层浅,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土壤黏重,地势低洼,雨后积水或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有利于发病。五是品种因素。各地调查发现,不同品种发病程度有一定差异。一般害虫危

害较重的品种发病也较重。

四、防治技术

(一)及时喷洒杀菌剂

对发病地块可用广谱杀菌剂进行防治。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或中生菌素对心叶进行喷施,每667m2不少于30kg药液。

同时,可以结合后期玉米螟等害虫的防治,每667m2加入40%氯虫·噻虫嗪80g一同喷雾。

(二)清除病残体

对玉米已经腐烂的病株心叶,应及时剪除;抽雄期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

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三)预防措施

选用无病、包衣的健康种子播种,及时深翻灭茬,减少病虫基数;苗期喷施40%氯虫·噻

虫嗪(福戈)等杀虫剂,减少害虫危害造成的伤口,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