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玉米顶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附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顶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附症状及防治方法玉米发生顶腐病多是因为在土壤中越冬的病原菌入侵了植株所造成,病原菌常会从伤口开始入侵,也会从茎节以及心叶等幼嫩组织中入侵,此时如果发生了蚜虫,便会加重病情。
通常可以将顶腐病分为镰刀菌顶腐病以及细菌性顶腐病,其中在细菌性顶腐病发病轻的时候,心叶易扭曲,而在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手把整个心叶拔出来。
一、玉米顶腐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原因病原菌或者带菌的种子在土壤中进行越冬,等到春季的时候便会入侵植株,然后就会导致玉米发生顶腐病,病原菌一般会从伤口、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入侵,在发生蓟马、蚜虫等虫害后,会加重该病的发病情况。
2、类型(1)镰刀菌顶腐病①植株常表现出矮化的情况,将茎基部剖开后能看见它呈纵向开裂,有褐色病变的现象。
②心叶基部纵向开裂,导致叶片出现畸形、皱缩或者扭曲的情况。
(2)细菌性顶腐病①心叶的颜色呈灰绿色,并因为失水而萎蔫枯死,形成了枯心苗或者丛生苗。
②在发病比较轻的时候,病株的心叶扭曲且无法展开,而在发病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手将整个心叶拔出来。
二、玉米顶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1、症状(1)叶缘缺刻型:病叶的基部或者边缘处会出现缺刻的情况,呈刀切状,叶缘和顶部会褪绿,颜色呈黄亮色,在发病严重时候,1片叶子的半边会脱落,或者全叶脱落。
(2)叶片枯死型:病叶基部边缘的颜色会变成褐色,并出现腐烂,有的时候叶片会呈撕裂状,或者呈断叶状,在发病严重的时候,植株顶部4-5叶的叶尖会枯死,或者全叶枯死。
2、防治方法(1)针对发病地块,一般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入“壮汉液肥”500倍液均匀喷雾进行防治,如果发病严重且难以挽救,便需要做好毁种的工作。
(2)及时将杂草清理干净,确保玉米有足够的营养可以生长。
(3)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之后,需要及时追施氮肥,尤其是发病比较重的地块更要及时进行追肥,同时还要叶面喷施微肥以及生长调节剂,为玉米提供营养,提高它的抗逆能力。
玉米顶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河南农业2018年第8期(上)呈半透明状,叶肉腐烂干枯,形成缺刻,缺刻边缘黄褐色,叶缘和顶部褪绿呈亮黄色腐烂,1~2个叶片同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有轻微腐臭味,部分可见叶脉残存丝状维管束。
感病严重的叶片基部出现缺刻开裂。
有些叶片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4.叶片扭曲卷裹。
病菌在玉米拔节期侵染维管束及生长点,外部叶片受病菌侵染出现腐烂坏死斑点,斑点不断蔓延扩大,与内部叶黏联,使内部叶片不能展开,造成玉米顶部数叶和心叶包裹在一起,几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
叶片变厚扭但果穗小、生。
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易发生,玉米喇叭口期遇到持续高温易发生顶腐病,由于高温和强光照,造成玉米喇叭口内夜间形成的吐水温度升高,伤害叶片的幼嫩组织,形成细菌入侵的伤口,每天玉米周期性的吐水和高温气候,加速细菌大量繁殖,利于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数天内就能够使叶片的幼嫩组织大量腐烂。
蓟马伤害心叶的幼嫩组织,形成病菌入侵的伤口,气候适合的时候病菌大量繁殖,造成心叶腐烂。
低洼地块、土壤黏重地块玉米顶腐病发病重,地势高燥和壤土地块发病轻。
不同的玉米品种抵抗高温的能力和抗病能力存在差异,有些较敏感的品种发病严重。
三、防治措施(一)农业防治及时中耕,排湿提温,消灭杂草,防止田间积水,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加强耕作,平整土地,避免出现田间高低不平。
禁施带菌肥料,适当增施磷钾肥,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200 mg/L 赤霉素),进入大喇叭口期,长势弱的地块再追1次氮肥。
及时摘除茎部最低处2~3片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
结合间苗、定苗拔除病株,在拔节至成熟期,田间若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早割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对病穴施药。
对心叶扭曲腐烂的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
对发病严重的地块,要及时毁耕,改种其他作物。
(二)种子处理在玉米生产中,杂交种比自交系发病轻,由于杂交制种的双亲为自交系,抗病性较弱,因此,种子应包衣。
玉米顶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总结
玉米顶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总结玉米顶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总结玉米是哈尔滨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玉米附加值的提高,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尤其是玉米顶腐病在我市发生以来,已经成为我市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对我市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明确玉米顶腐病发生原因和发生规律,我们对全市不同玉米种植区域内,不同玉米品种的顶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筛选出防治效果稳定,适合生产需要的药剂,为今后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设计1.1试验地点宾县民和乡立干村西兴屯和宾州镇和顺村、巴彦县松花江乡江北村、依兰县愚公乡西星村、阿城区亚沟镇新光村、双城市农业中心试验地、呼兰区大用镇沈八村。
1.2试验品种龙单26、郑单958、招玉2号、先玉335和哲单37。
1.3试验处理(1)2%菌克毒克水剂,60ml/亩,600倍液(2)80%大生-45可湿性粉剂,100g/亩,600倍液(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600倍液(4)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5)12.5%速保利50g拌玉米种子100g。
(6)12.5%速保利500倍液,喷施;(7)对照2.调查方法每个处理5点取样,每点10株。
在收获后对照区和处理区进行测产分析。
3.试验结果3.1玉米顶腐病发病规律调查2012年5月末至7月中旬,承担项目各县、市(区)植保站田间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市玉米田均不同程度感染玉米顶腐病,发病时期约在玉米6-11叶期,平均病株率约在5%-10%。
个别地块顶腐病发病面积较大、发病较重的田块,病株率在20%左右。
同一地点,同一栽培方法,品种间发病率有显著差别,如招玉2号发生面积达100%,平均发病率30%,严重地块发病率达到50%。
3.2药剂防治玉米顶腐病调查结果药剂防治玉米顶腐病调查结果显示:2%菌克毒克水剂、80%大生45可湿性粉剂、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5%速保利50g拌玉米种子100g和12.5速保利500倍液喷施对玉米顶腐病防效均高于60%,其中12.5%速保利50g拌玉米种子100g,防效为83.75%。
玉米顶腐病怎么防控
玉米顶腐病,今年发生特别严重!怎么防控近期,玉米顶腐病呈现严重发生态势,有不少农民朋友反映了这个问题,很多人以为是除草剂药害。
针对玉米顶腐病,给各位农民朋友梳理了4大关键点,方便大家及时辨别、防治!顶腐病发生原因顶腐病病菌传播的话,远距离主要靠带菌种子传播,近距离主要靠雨水飞溅传播。
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玉米都处在喇叭口期,在高温、多雨、强光照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玉米顶腐病的发生。
特别是在当下这个外部环境下,玉米叶片顶端的幼嫩组织,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病菌就会趁机侵入,再加上高温高湿,细菌会大量繁殖,从而造成玉米叶片顶端组织大量腐烂。
顶腐病分类玉米顶腐病,有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两类:1镰刀菌顶腐病发生时间:从玉米苗期到成株期都有可能发生。
发生条件:病原菌从玉米植株的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特别是近段时间,玉米上的蓟马、蜥虫等虫害很多,它们对玉米的危害,会加重顶腐病的发生。
2.细菌性顶腐病发生时间:在玉米抽雄前都可能发生。
发生条件:高温高湿,非常容易导致病害的传播,雨后或田间灌溉后,如果土壤低洼或排水不良,发病会更严重。
另外,虫害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口,会加重病菌侵入。
顶腐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了方便各位猫友清楚辨别玉米顶腐病,给大家详细地说一下顶腐病发生的症状。
1 .玉米顶腐病刚开始发生时玉米心叶的叶基部开始染病,呈现水浸状腐烂。
并且伴随着不规则褐色或黄褐色病斑,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腐烂部位是有粘液的。
随着顶腐病的发生,能够看到玉米的心叶是紧实地包裹在一起,不能够正常生长和伸展,用俗语说就是,心叶变成猪尾巴一样的鞭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弓"状:23 .玉米顶腐病发生严重时玉米顶腐病发生后期,它的整个心叶会烂完:用手就能够拔出整个心叶,最后会变成整株玉米枯死。
给大家强调一点:有时候玉米缺钙,也会出现上面的那些症状,但是最大的区别点是,缺钙的玉米叶片会有粘液产生,会造成玉米叶片粘连的现象:并且往往是全田大面积发生。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方法玉米顶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顶腐病,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特点玉米顶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玉米的穗部和顶芽。
病害初期,穗部出现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黑褐色溃疡。
病害发展后期,顶芽变黑并腐烂,导致玉米植株生长不良,产量大幅下降。
二、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顶腐病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是防治该病害的首要措施。
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有效降低发生病害的风险。
2. 合理轮作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作玉米。
轮作可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适当种植其他作物,如大豆、小麦等,可以有效防治玉米顶腐病。
3. 清除病残体病残体是病害的主要源源不断的来源,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扩散。
在病害发生后,要彻底清除感染的玉米植株和穗部,避免病害传播。
4.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减轻病菌对植株的侵害。
但过量施肥会造成植株生长过旺,易受病害侵染,所以施肥应掌握适量原则。
5. 病害监测和预警定期检查玉米植株,观察是否出现病斑和病状,及时发现病害初期迹象。
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阻止病害的扩散。
6.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例如,可以利用壮观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喷洒或施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7. 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按照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效果。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和超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8. 病害防治技术采用一些病害防治技术,如烟熏、灭菌、覆盖等,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这些技术可以消灭病原菌和孢子,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适量施肥、病害监测和预警、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病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玉米顶腐病防治措施
玉米顶腐病防治措施玉米顶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顶腐病,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病害的认识玉米顶腐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玉米的生长点和顶芽。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
严重感染时,顶芽会出现腐烂症状,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二、预防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能够降低发病风险。
农民应该在选种时了解各品种的抗病性能,并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
2.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玉米顶腐病属于土传病害,因此,农民可以通过轮作改变土壤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 土壤处理:在播种前,农民可以对土壤进行处理,如施用有机肥料和灭菌剂,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此外,农民还可以采用深翻土壤的方式,将病原菌埋藏在土壤深处,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4. 控制病原菌传播: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土壤和残留物传播。
因此,农民应该选择健康的种子,并采取适当的种子处理措施,如浸种或拌种。
此外,在病害流行期间,农民还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喷雾或熏蒸土壤的方式,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5. 病害监测与防治:农民应该定期巡视田间,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
一旦发现病害症状,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剪除病叶、病梗,以减少病害的发展。
6.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但过量施肥会导致玉米体内营养失衡,降低抗病能力。
因此,农民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合理施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7.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剂防治病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
农民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8. 病害防治技术培训:农民可以参加病害防治技术的培训,学习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通过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顶腐病的发生。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者:陈立伟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6期玉米顶腐病是黑龙江省一种新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主要为害叶片和茎杆等。
发病玉米果穗变小,籽粒不饱满。
今年受5月份低温多雨,玉米顶腐病在部分县市已开始发生。
发病品种主要有龙单24、龙单18、江单4、吉单505、鲁玉6006、招玉2号等,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为5%~20%,个别严重地块病株率达70%~90%。
一、病原菌与寄主玉米顶腐病病原是真菌,中文名称是亚粘团镰刀菌。
病原拉丁学名:Fusarium subglutinans(Wollenweb.et Reinking)P.E.Nelson et al.病原分类归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
主要危害作物:玉米、高粱、苏丹草、哥伦布草、谷子、小麦、水稻、珍珠粟以及狗尾草、马唐等。
二、发病症状玉米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顶腐病,主要表现为玉米苗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有虫道状斑,茎基部组织局部或全部坏死,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植株矮小,生长缓慢,重病苗枯萎死亡。
植株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后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呈蒲扇状。
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刀削状缺刻和黄色条纹。
成株期病株多矮小,顶部叶片短小,残缺不全,皱褶扭曲,有时上部叶片不展开,卷曲成牛尾状,雌穗小,多不结实,一般田间“发病率”即为“损失率”。
茎基部节间短,茎杆上有病烂斑块,腐烂部分有害虫蛀道状裂口,纵切面可见内部黑褐色腐烂。
病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呈绒毛状根冠变褐腐烂。
高湿时,病部出现粉白色霉状物。
发病轻的苗心叶有黄条,茎基内部变褐、变黑,生长缓慢。
目前,我国对玉米顶腐病的发病机理还不清楚,也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方法。
三、发生条件及规律病源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
种子带菌还可远距离传播,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
玉米顶腐病图片的防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玉米顶腐病图片的防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播种前,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2、实行玉米和阔叶作物3年以上轮作。
3、玉米苗期时,加快铲趟进度,消灭田间杂草,增强秧苗的抗病能力。
4、病发初期时,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8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800倍液,一共喷洒2次。
一、玉米顶腐病的防治1、在玉米田中进行检查,当发现病株的心叶已经扭曲腐烂的时候,及时将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剪掉,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
2、在玉米苗期的时候,加快铲趟进度,消灭田间杂草,增强秧苗的抗病能力。
3、实行玉米和阔叶作物3年以上轮作,同时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进行播种。
4、播种之前,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
5、当玉米生长发育阶段进入大喇叭口期的时候,及时追施氮肥,尤其是病情比较严重的地块。
6、病发初期的时候,使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8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次),或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蓝色晶典”多元微肥型营养调节剂600倍液进行防治,或使用70%甲基托布津加硫酸锌肥500倍液进行防治(每6-7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3次)。
7、如果病情十分严重,可以毁种,种植其他的作物,比如白菜、芥菜、香菜、萝卜、早熟豆类等。
二、玉米顶腐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病源菌玉米顶腐病可以分为镰刀菌(真菌中的一种)顶腐病和细菌性顶腐病。
其中细菌性顶腐病一般在腐烂处会散发出特殊的臭味,而镰刀菌顶腐病则不会。
2、诱发因素(1)土壤条件:地势低洼,排水性能较差,耕作层浅,土壤肥力不足,连作时间长的地块容易发生顶腐病。
(2)气候条件:苗期低温多雨,成株期高温高湿,或者是长期阴雨,容易引发玉米顶腐病。
(3)种子因素:选择种植的玉米品种抗病能力较差,并且种子在播种前,未经过消毒处理,导致种子携带有病菌。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 1 ] 杨 军 ,包永青 ,王德海 ,等 .玉 米生长 发育过程 对环 境条 件的要 求 [ J ] . 现代 农业科技 ,2 0 0 8( 1 1 ) :2 5 0 -
为病 原 菌 属 于真 菌 中的 亚粘 团镰 刀 菌 ( F u s a r i u m
s u b g l u t i n a n s ) ,病 原 菌 生长 温 度 为 5~ 4 0 ℃ ,适温
为2 5~ 3 0 ℃ ,最 适 温 为 2 8 ℃ ;分 生 孢 子 萌 发 温 度
于该病 的严重 发生 。2 0 1 3年玉米 顶腐病 严重 发生的一
摘 要 :介 绍 了玉米顶腐 病病原 菌及其 习性,从 品种 、气候条件 、土壤环境 、栽培 管理 几个方面阐述 了发 病条件 ,并从农业防治和化 学防治 两方 面提 出了玉米顶 腐病的防治对策 。
关键词 :玉米;顶腐病; 防治
中图分类号 :¥ 4 3 5 . 1 3 1
文献标志码 :B
2 发病条件
2 . 1 品种 各地调查发现 , 不 同玉米 品种抗病性有一定差异 , 某些 品种 较感病 ,发病严 重 ,另外 自交系 较杂 交种 发
1 病原菌及 其习性
该 病 的 病 原 物 目前 尚 无 定 论 , 一 候 条件
低温 、多雨 、寡照 年份 发生重 ,特别 是玉米 苗期 低温 多雨 ,成 株 期高 温、高 湿或 长期 阴雨等 ,均有 利
地块发病重;山坡地 、 高 岗地发病较轻; 有机肥含量低 , 氮肥偏多 ,磷钾肥不足 ,肥力差 的地块 发病重 。
2 . 4 栽培管理 多 年连茬 种植 的田块 ,以及 播种 过早 、过深 的 田 块 发病重 ;种植密 度大 、种 子在 土壤 中滞 留时 间长、 幼 苗 长势弱 的 田块发 病重 ;株 、行 间郁蔽 ,通透 性不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作者:刘卫业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6期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多雨、寡照天气易暴发玉米顶腐病,夏季高温高湿更易高发。
玉米生长期间的天气多为炎热且潮湿多雨,强光照射,容易伤害叶片顶端的幼嫩组织,加上每天玉米周期性吐水和高温天气,利于细菌大量繁殖,导致病菌入侵,造成葉片顶部组织腐烂。
玉米顶腐病可能从幼苗到成株期都有所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受损最严重的是第11~13片叶子。
玉米植株受损最常见的部位是顶端周围的嫩叶和心叶。
病原菌一般从植株的伤口、茎节或心叶等幼嫩组织处侵入,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为害会使玉米顶腐病发生加重。
一、玉米顶腐病的发生特点与发生规律近年,玉米顶腐病已成为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包括真菌型(以镰刀菌为代表)和细菌型两种顶腐病。
病原菌能够在土壤、残留病体和携带菌种的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感染的初次菌源。
(一)镰刀菌顶腐病由玉米镰刀菌引起的顶腐病正在威胁着夏季玉米的健康成长。
当气温和湿度连续升高时,尤其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遇到高温高湿天气容易暴发。
玉米顶腐病主要发生在河南省、河北省及山东省等地,是由土壤中的一种名为串球珠镰刀菌的细菌引发的。
近年,玉米顶腐病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发生严重地块可能造成绝收。
玉米镰刀菌引起的顶腐病可以在玉米整个生长期被感染,特别是在雄花开始绽放的时候症状最为明显。
通常情况下,河南省玉米种植区会在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流行发生。
玉米顶腐病发生早期,植株心叶会出现弯曲变形、黄色并伴有干燥的叶尖与叶缘,并且叶子的边缘会有明显的损伤痕迹。
若未及时治疗,病情极易恶化,使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心叶无法正常伸展,呈现出像鞭子一样的形状或者沿着叶脉断裂,也有可能会形成心叶底部纵向撕裂的现象,从而影响叶片的外观形态。
受感染的植物常常会变矮,通过切割根部可以发现根茎颜色变深。
感染严重的会导致植物无法结果或产生瘦小的雌穗,植株最终衰弱直至枯死。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达 6 %以 上 ,并 出 现成 片 死亡 现 象 。 0
1 病 原 及症 状
玉 米顶 腐 病 的 病 原 菌为 亚 粘 团 镰孢 霉 , 要危 主 害玉 米 叶 片 、叶 鞘 等 部 位 。 该病 可在 玉 米 苗期 及 中后 期 发 生 ,以 中后 期 为 发 病 高峰 期 ,症 状 多样 ,成 株期 新 抽 出的 叶 片边 缘 出现退 绿 黄化 ,叶 片组 织 变软 变 薄 ,呈 透 明状 ,严 重 时 顶部 4 ~5片叶 的 叶 尖或 全 叶 变黄 枯 死 。 根 系弱 小褐 腐 , 株根 系 不发达 , 根短 小 。 病 主 侧 根细 , 呈绒 毛 状 , 根冠 变褐腐 烂 , 气生 根生 长缓 慢 。 且 果穗 小 或空 秆 ,轻 病 株 可结 实 ,长 出果 穗 ,但 结 实率 低 ,籽 少果 穗 小 ,重 病株 瘦 弱 、矮 小 ,雌 雄 穗 不 能抽 穗 结 实 ,形 成 空棵 。
种业导 刊 , 0 年 第 2 21 1 期
J u a fS e n u t i e o r l e d I d sr Gu d n o y
玉 米 顶 腐 病 的 省新 乡县植 保植检 站 ,河 南 河 新乡 430 5 0 3)
摘 要 :玉 米 顶腐 病 2 1 0 在 新 乡市 多点 发 生 与流 行 ,对 玉 米 的安 全生 产 造成 严 重威 胁 。通过 0年
玉米 顶腐 病 是一 种 真 菌性 病害 ,19 年 在辽 宁 98 阜新 首次 发 现 ,现 已在 辽 宁 、黑 龙江 、吉 林 、甘 肃 、
河 南 等地 发生 危 害 ,新 乡市 2 1 年 首 次发 现该 病 , 00 在 7月下 旬至 8月上 旬调 查 发 现 ,玉 米 顶腐 病 在 部 分 乡镇不 同程 度发 生 ,发病 面 积达 7 0h ,属 多 0 m 点 发生 流行 ,一般 田块 病 株率 在 3 %左右 ,严重 地 块
玉米顶腐病与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顶腐病与粗缩病的防治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3年第3期肖井福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严重。
而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
防治上应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采取治虫控病,切断毒源传播,防止植株被感染。
一、玉米顶腐病发生特点玉米顶腐病病原菌鉴定为亚黏团镰孢毒。
该病原菌以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为主,特别是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始发病区域不断扩大;且病株产生的病源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与玉米其它病害相比,玉米顶腐病的危害损失更重、潜在危险性较大。
1、症状病株的根系通常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呈绒状,根冠变褐腐烂。
高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粉白色至粉红色毒状物。
一般来说,低洼地块、土壤黏重地块玉米顶腐病发病重,特别是水田改旱田的地块发病更重;坡地和高岗地块发病轻,种子带菌也会使山地的发病率提高。
早春低温,玉米幼苗长势减弱,为病原菌入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玉米顶腐病菌除侵染玉米外,还侵染高粱、苏丹草、谷子、麦子、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以及狗尾草和马唐草等杂草。
2、防治方法(1)及时追肥进入大喇叭口期,要及时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应及早追施。
同时,要做好叶面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
(2)剪除病叶对玉米心叶已弯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3)药剂防治对发病地块,发病初期可选择药剂防治,首选300倍的58%甲霜灵锰锌,并加配500倍的50%多菌灵、或500倍的75%百菌清或1500倍的12.50%特普唑(注意:该药应避免在苗期和开花授粉期使用)等杀菌剂混合用药,连续喷施2次。
为同时除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和促进玉米增产,可混合杀虫剂、营养调节剂一起喷施。
二、玉米粗缩病发病特点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目前威胁我市玉米生产最严重的病害。
玉米顶腐病与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开玉米感病 的敏感期与灰飞虱高峰期相遇 ,有效减轻该病
状, 根冠变褐 腐烂 。高湿 的条件下 , 病部 出现粉 白色至粉红 色毒状物 。一般来说 , 低洼地块 、 土壤黏重地块玉米顶腐病 发病重 , 特别是水 田改旱 田的地块发病更重 ; 坡地和高岗地
块 发病轻 , 种子带 菌也会使 山地 的发病率提高。早春低温 , 玉米幼苗长势减弱 , 为病原菌入侵提供了 良好 的条件 。 玉米 顶腐病 菌除侵染玉米外 , 还侵染 高粱 、 苏丹草 、 谷子 、 麦子 、 水稻等禾本科植物 , 以及狗尾草和马唐草等杂草 。 2 、 防治 方 法 ( 1 ) 及 时 追肥 进入大 喇叭 口期 , 要及时追施氮肥 , 尤其对发病较重地 块应及早追施 。同时 , 要做好叶面喷施锌肥 和生 长调节剂 , 促 苗早发 , 补充养分 , 提高抗逆能力 。 ( 2 ) 剪除病叶 对 玉米心叶 已弯 曲腐烂的较重病株 ,可用剪刀剪去包 裹雄穗 以上 的叶片 , 以利于雄穗 的正常吐穗 , 并将剪下的病 叶带 出田外深埋处理 。 ( 3 ) 药 剂 防 治 对发病地块 , 发病初期可选择药剂防治 , 首选 3 0 0 倍 的 5 8 %甲霜灵 锰锌 , 并加配 5 0 0 倍的 5 0 %多菌灵 、 或5 0 0倍的 7 5 %百菌清或 1 5 0 0倍 的 1 2 . 5 0 %特普 唑( 注意: 该药应 避免 在 苗期 和开花授粉期使用 ) 等杀 菌剂混合用药 , 连续喷施 2 次 。为同时除治玉米螟 、 棉铃虫等害虫和促进玉米增产 , 可 混合杀虫剂 、 营养调节剂一起喷施。 二、 玉米粗缩病发病特点
k 舢m 喷雾 防治 。 若 田间虫 口发生量大 , 应在 1 周后进行第 2次 防治 , 以加强 防治效果。
3 . 2 农 业 防治 ( 1 ) 加强 田间管理 , 彻底清 除玉 米 田间及 田边杂草 , 不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4.2 品种 的敏 感性 。不 同玉米 品
为让 广大农 民充分认识该病 ,积极开展 缩状 ”。
种抗 高温 能力 和抗病力存在差异 ,例姬
防治 ,笔者特撰写此文供广大农 民朋友
2.2.4 叶鞘 、茎秆腐烂型 。穗位节 郑单 958品种属 于较敏感 的品种 ,因此
参考 。
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 ,常常在叶鞘和 发病严重 。
6 注意事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顶部褪绿呈 黄亮 色 ,严重时 1个叶片的 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
配药时可加入喷施宝或磷 酸二氢钾
半边或者全 叶脱 落 ,只留下叶片中脉以
4 发 病 原 因
等优质叶面肥 ,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
及 中脉上残 留的少量 叶肉组织。
4.1 高 温高 湿 的气 候 条件 。玉 米 但要注意玉米花期不能用禾果利 防治 ,
3 发生规律 3.1 顶 腐病 主 要 由土壤 中的 串珠
5.2 药剂 防治 5.2.1 药剂拌种 。常用药剂有 75%
病传播 慢 ,而后期发病传播快 ,特别是 镰 刀菌 引发 ,病 源菌在土壤 、病残体和 百 菌 清 可湿 性 粉 剂 、50% 多菌 灵 可 湿
下雨 刮风天且温度在 30℃以上时 。
症状更呈多样化 。
重 ,山坡地 和青 岗地发病 轻 ,病菌分生 液 混 合 喷雾 ,7~ 10天 喷 1次 ,连续
2.2.1 叶缘缺刻 型。感病 叶片的基 孢子借助于雨水传播 可再行侵染发 病。 喷施 2次。
部或边缘 出现 “刀切状”缺刻 ,叶缘和 一 旦条件适合 ,可引起该病 的暴发流行 ,
我市呈逐年上升趋势 ,危 害损失 大 ,潜 被其 它叶片包裹 ,不能伸展 ,形成 “弓 生 ,数 天内就能够使叶片的幼嫩组织大
玉米顶腐病防治技术分析
玉米顶腐病防治技术分析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8期王晓惠玉米顶腐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它主要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引起,发生目前呈上升趋势,危害损失重,潜在危险性较高,症状表现为单果穗小,籽粒不饱满。
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表现出不同症状。
苗期侵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呈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重病植株枯萎或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以后长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导致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似刀削状的缺刻和黄化条纹。
成株期感病,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也会出现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等现象。
茎基部节间短,常有似虫蛀孔道状开裂,纵切面可见褐变;轻度感病者,植株后期可抽雄结穗,但雌穗小,多不结实。
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根毛多而细呈绒状,根冠腐烂褐变。
应注意的是,该病某些症状特点与玉米生理病害、虫害及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
因此在诊断识别和具体防治中要特别注意。
玉米顶腐病为真菌侵染病害,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并且可由种子带菌远距离传播,并兼有系统侵染和再次侵染的能力。
一旦条件适合,可引起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顶腐病病原菌鉴定为亚黏团镰孢毒。
该病原菌以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为主,特别是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始发病区域不断扩大;且病株产生的病源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与玉米其它病害相比,玉米顶腐病的危害损失更重、潜在危险性较大。
春季持续低温,玉米播种后出苗延迟,苗小、苗弱,不整齐,抗病性差,易发生玉米顶腐病,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
造成了减产减收。
一、玉米顶腐病发生特点与发生规律玉米顶腐病的危害损失重、潜在危险性较大。
该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但以抽穗前后表现最为明显,在低洼地块、土壤黏重地块相对发病严重。
特别是水田改旱田的地块发病更重;而山坡地和高岗地块发病轻。
玉米顶腐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玉米顶腐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作者:徐景银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6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顶腐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
[关键词]玉米;顶腐病;防治[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corn top rot pathogenesis regularity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as a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reference to corn planting famers.[Key words] corn; top rot, prevention玉米顶腐病是侵染玉米的新的病害,危害大,传染性强,往往造成惨重的损失。
除侵染玉米外,还侵染高梁、谷子小麦等。
1998年在我省阜新地区首次发现,2002年在辽宁省玉米产区大面积发生,重病区发病率高达50%。
我县是辽宁主要的玉米产区,由于连年重茬,管理粗放,玉米的病虫害有连年加重趋势。
近年来玉米顶腐病时有发生,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
特别是在2012年多雨年份,发病较重。
据调查,一般发病率在10% 左右,重病田达32%。
1玉米顶腐病的发病规律1.1病原特征病原特征病菌菌丝生长温度为5℃~50℃。
适宜温度25℃~30℃,以28℃下生长最快。
大、小型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35℃,适宜温度25℃~30℃,低于5℃和高于40℃不能萌发。
1.2侵染途径顶腐病具有某些系统侵染的特征,病原体主要在土壤、病株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病原。
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虫害尤其是蓟马、蚜虫等的危害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植株地上部分均能被侵染发病,在患病处表面可产生粉白色孢子层,病菌分生孢子借助于雨水传播可再行侵染发病。
1.3发病条件玉米顶腐病为真菌侵染病害,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并且可以由种子带菌远距离传播,并兼有系统传染和再次侵染的能力。
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浅析
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浅析作者:罗爱玲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阐述了玉米顶腐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生规律,总结了其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规律;诊断方法;防治对策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简称,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田间病株率在10%-40%,严重地块病株率在50%以上,产量损失在30%以上。
本文分析了玉米顶腐病发生原因和规律,探讨其防治对策十分必要。
一、发病症状玉米顶腐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苗期病株生长缓慢,叶片皱缩、扭曲,出现黄色条斑,重病苗枯萎死亡。
成株期发病症状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叶缘褪绿型。
上部新抽生的叶片除了叶边缘出现褪绿黄化现象外,叶片基本正常,就是衣民所说的“镶金边”现象,是发病最轻的一种症状。
稍重的靠近叶片边缘的局部组织变薄、近似透明似薄膜状或丝绸状。
该症状类似于缺锌症。
二是顶叶丛生型。
多发生在感病品种上,染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三是弯头型。
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叶鞘茎轩组织软化,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
四是扭曲卷裹型。
有时上部叶片不展开,卷曲成牛尾状、长鞭状或皱缩状;顶部叶片短小,皱褶扭曲。
五是叶片枯死型。
叶片边缘呈褐色腐烂,严重时顶部3-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六是叶缘缺刻型。
感病叶片的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七是败育型或空轩型。
感病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轩,病株的根系通常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根冠变褐腐烂。
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高湿时,病部出现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八是腐烂型。
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植株上部叶片从喇叭口伸出后可见到叶尖腐烂,腐烂部位逐渐向下扩展,后仅存主脉。
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发病严重植株的发病叶片腐烂部位粘连并紧包在一起,雄穗无法正常抽出并被病菌侵染发生腐烂,部分植株茎轩上也有腐烂斑块,腐烂部分有虫蛀状裂口,有的出现空洞。
规律与防治技术南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
规律与防治技术南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
熊晓瑜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1页(P28-28)
【作者】熊晓瑜
【作者单位】南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J], 杨亮;白云霞;王卫东
2.南阳市夏花生冠腐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J], 丁献坤;朱旭;毛继伟;杨立轩
3.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J], 李云波
4.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J], 暴海英
5.玉米顶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总结 [J], 柴赫男;洪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作者:熊晓瑜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3期
南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熊晓瑜
玉米是南阳市主要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万hm2,其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多种病虫害也逐年加重,加上连年重茬种植,土壤中积累的菌源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玉米顶腐病在南阳市玉米田发生呈上升趋势。
据调查,一般发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较小;发病严重的植株雄穗败育,不能正常抽雄散粉,造成授粉不良甚至空秆,使玉米产量严重受损,对南阳市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症状特点
(一)叶缘缺刻型
发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亮黄色,严重时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二)叶片枯死型
叶片基部边缘变褐腐烂,有时叶片呈“撕裂状”,严重时顶部4~5 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三)扭曲卷裹型
顶部叶片卷缩直立呈“长鞭状”,有时被其他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
(四)叶鞘、茎秆腐烂型
病株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腐烂,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常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茎秆皮层呈“铁锈色”,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红色霉状物,易折倒。
(五)弯头型
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六)顶叶丛生型
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七)雄穗败育型
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注意:该症状与“缺硼症”相似,但缺硼一般在沙性土、保肥保水性差、有机质少的地块,且长期持续干旱时发生;而该病是在多雨、高湿条件下发生)。
病株的根系通常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呈绒状,根冠变褐腐烂。
高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二、发病原因
引起该病的病原物目前尚无定论。
多数专家研究认为病原菌属于真菌中的亚粘团镰刀菌。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该病害是由蓟马、瑞典蝇、玉米螟等害虫前期在心叶为害,引起叶片畸形或
造成伤口,继而由病原细菌侵染所致。
另外,部分专家认为玉米生长前期高温对生长点,造成
心叶伤害,是诱发顶腐病的重要原因。
一些资料还报道,苗期除草剂或杀虫剂使用不当,造成
生长点或心叶伤害,也会加重顶腐病。
三、发生规律
病原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
种子
带菌还可以远距离传播,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
田间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造成扩展蔓延。
各地调查,影响发病的因素有:一是气候因素。
苗期低温多雨,成株期高温、高湿或长期阴雨的年份发病重。
二是种植密度。
田间密度过大,植株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发病较重。
三是施肥情况。
氮肥施用太多,钾肥不足,植株生长幼嫩,抗性降低,易于发病。
四是栽培和土壤因素。
多年种植玉米的重茬地块,或土壤得不到深耕,耕作层浅,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
土壤黏重,地势低洼,雨后积水或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有利于发病。
五是品种因素。
各地调查发现,不同品种发病程度有一定差异。
一般害虫危
害较重的品种发病也较重。
四、防治技术
(一)及时喷洒杀菌剂
对发病地块可用广谱杀菌剂进行防治。
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或中生菌素对心叶进行喷施,每667m2不少于30kg药液。
同时,可以结合后期玉米螟等害虫的防治,每667m2加入40%氯虫·噻虫嗪80g一同喷雾。
(二)清除病残体
对玉米已经腐烂的病株心叶,应及时剪除;抽雄期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
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三)预防措施
选用无病、包衣的健康种子播种,及时深翻灭茬,减少病虫基数;苗期喷施40%氯虫·噻
虫嗪(福戈)等杀虫剂,减少害虫危害造成的伤口,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