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阶段性总结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总结报告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总结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本报告将对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阶段性总结,以期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二、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总结1.阶段一: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通过使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辅助教学。
教师能够利用PPT展示生动的课件,配合多媒体资源展示实验、观察等科学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资料的和收集,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2.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这个阶段,教师开始将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通过使用模拟实验软件、虚拟实验室等工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模拟,提供更加直观和可操作的学习环境。
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规律,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阶段三: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开始引入个性化学习的概念,通过信息技术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化的学习平台和软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教学资源。
这种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4.阶段四:信息技术推进互动教学在这个阶段,教师开始推进互动教学,并将信息技术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使用网络课堂、在线讨论等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这种互动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结论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将进一步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为教学提供更加多样化、灵活化和个性化的选择。
然而,应该注意到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的角色和能力仍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信息技术教研阶段性总结
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质量,加强信息技术教研工作,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于本学期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现将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二、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 教研活动主题本学期教研活动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研活动形式(1)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认识。
(2)课例研讨: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教师分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3)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课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课题研究: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3. 教研活动成果(1)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高:通过系列教研活动,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认识更加深刻,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高。
(2)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课题研究成果显著:本学期共完成2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其中1个课题获得市级奖项。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认识不够深入,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2. 信息技术设备投入不足,部分教师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3.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加大信息技术设备投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3. 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
4. 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
五、展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将继续努力,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为提高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信息技术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 调查,了解他们对信息 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 态度、需求和困难,收 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对实验班级进行课堂观 察,了解信息技术与学 科教学整合后的课堂教 学效果,为研究提供实 证支持。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 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 学水平,为研究提供技 术支持。
开展不同学科的信 息技术与学科教…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学科领域, 还需要拓展到其他学科领域,进 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培养教师信息技术 素养和能力
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需要教师 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 ,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 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增加信息技术在学 科教学中的实际…
3
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教育 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究方法
文献综述
案例研究
问卷调查
课堂观察
教师培训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进行梳理和评价,探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 验。
选取不同学科、不同年 级的课程进行个案研究 ,了解信息技术在学科 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 之处。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研究,可以进 一步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 的作用和应用效果,为推广和应 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李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 合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 45(3): 1-5.
王建华. 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创 新应用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37(8): 23-28.
0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践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研究报告自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以来,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实验,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不很成熟,为了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实验,现将2009年来做的工作做以总结,及时查找问题,完善实验方案,以确保实验的顺利完成。
一、课题开展情况: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
所以我们从理论上探索研究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建构知识的学习情境;努力探索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相联系以组织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统一的认知体系;再就是培养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学会使用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
具体地说即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对Internet网上教学资源的分析、利用与再开发,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在学科教学之中,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简单适用教学课件的能力;在明确真实而有意义的整合不同于简单的混合的前提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尝试探索研究整合课程的评价;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教学水平。
(一)措施有力,促进了研究的力度1、在课题开展之初,我们先对实验教师进行了摸底,了解教师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确定研究教师,按教师对计算机掌握的不同层次进行了分类辅导。
在此期间,对研究教师开展了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包括如何制作课件、运用软件、powerpoint、等等。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狠抓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率,坚持以教学评估为依托,将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以及师生互动的体现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增强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做到教学思想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课堂容量、效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阶段性总结
城西区昆仑路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阶段性总结本学期的课题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实验,现将本学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所做的工作做以下总结,及时查找问题,完善实验方案,为确保实验的顺利完成。
一、课题进展情况课题组成员坚持参加每周一次课题研究,定期进行一次课题材料整理,参加校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总结经验并查找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师在一起进行互动研究,解决了很多实验的困惑,学校也为教师实验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支持。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
基于这一点,本学年,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队伍。
除了理论引路、课题带动、规落实等措施外,本校着重做了如下工作: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成功的教改经验。
本学年,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学习其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中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的,从而扩大了课题研究的视野。
2、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教育实验是一项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为此,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十分注重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从而促进教师素质产生质的飞跃。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在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中,使广大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
所以要从理论上,探索研究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建构知识的学习情境;努力探索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相联系以组织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统一的认知体系;再则就是培养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学会使用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
具体地说即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对Internet网上教学资源的分析、利用与再开发,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在各学科教学之中,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简单适用教学课件的能力;在明确真实而有意义的整合不同于简单的混合的前提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尝试探索研究整合课程的评价;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教学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阶段性总结报告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阶段性总结报告思南县三溪中学工会:陈辅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
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为此,我校在早期对信息技术进行了一些自发探索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的课题研究。
一、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探索过程(一)课题开设之初现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情况如何呢?在课题开设之前,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收上来的198份问卷调查来看:不足30%的英语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其他各学科平均只有11.6%的教师能经常应用,33.9%的教师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公开课、评职称等)才应用,有40%以上的教师虽有计算机证,但上课从来没用过,另外还有9.88%的教师根本就不会用。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情况又如何呢?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没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表现在:教师使用的目的不明确。
大材小用,计算机只起到演示工具的作用。
或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教,误认为应用越多越好,结果是学生课上大饱眼福,课下大脑空空。
教师应用技术水平低。
部分教师上课时手忙脚乱,一人上课,几个人跟着忙;教师在课上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来自各方面学生的信息,课上教学秩序混乱;部分教师信息来源局限于和教材有关的文字材料,课外的扩展信息材料很少。
学校设施中存在问题。
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的数量较少,往往需要教师提前一周排队登记,而且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还是由教师单机操作,学生机房相关设施不配套,不能达到学生人人参和的要求。
(二)原因教学理念的滞后。
许多教师在课前按照教学内容把自己认识问题的思路提前设想出来,并将资料保存在文件夹或内部网站里,等上课堂时再根据情况来选择。
尽管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方法陈旧,探索的少、验证的多,创新的少、重复的多,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停留在简单的组合上。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工作总结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一、教学资源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第一步是整合教学资源。
通过整合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平台、教育软件等,可以丰富科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提供更加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信息技术为科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实验现象、模拟实验过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环境。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互动环节,开展课堂讨论、学生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此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实现课堂内外的无缝衔接。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评价主要依赖于书面考试和实验报告等形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
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开展在线测试、模拟实验和项目制作等方式进行评价。
这种形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更好地观察和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
四、教师队伍的培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熟练掌握各类教育软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科教学的最新发展,更新教学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总结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评价和培养教师队伍,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阶段性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阶段性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阶段性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阶段性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以来。
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在将以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教师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了课题研究的材料,统一思想,确立了本期的阶段性研究任务和研究重点,并围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让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报纸、刊物,了解国内外的有关体验教育的研究成果,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有好的文章进行下载、复印提供给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交流、讨论,以达到共同促进和提高。
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参加兄弟学校的研讨会、现场经验交流会,实验小学课题结题,我们去现场学习。
通过以上方法的学习使我们对课题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深入学习,提高素质1、课题研究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新课程强调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21世纪人才必备的一些基本素质设置在课程的目标里面,如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交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2024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总结
1、有的课教学环节过于饱满,为了能让听课的评委和老师有个完整课的印象,设计课的内容太多,致使出现为了赶课而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老师吃力,学生也没调动起来,整堂课就见老师在讲。
2、有的老师讲的比重过多。传统的”问教法”的痕迹太重,而生与生之间的对话太少。某些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总结的地方,老师也包办代替了。
整合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的发展。
1、点面结合,发挥公开课的示范作用
我校每学期都举行教学公开课活动,英语组都要推出两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示范课。开课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的公开课,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教师提高观摩、评议,也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继而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探索,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效果。
2024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总结 1
本学年在中心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了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本期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了认识。
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本期组织教师,通过集中与分散、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了教师,加强了远教理论及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使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能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将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1、分别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掌握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去调用信息资源、处理信息资源,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创造精神。另外,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因自主参与、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而不断地强化了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1、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它是附着在新的教学方法之上,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工具和信息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作用,例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工具。
课件内容对教学内容显示的多媒化,改善了信息的多元表达方式,较好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
课件在应用过程中的交互性,构成了师生之间适时交流。
课件超文本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条件。
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目前我校大部份教师,已经离不开校园网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例如只要出现停电等特殊因素,多媒体不能正常使用时,就感觉难以上课的样子。
而且不仅多媒体设施使用率不断提高,在使用效果上,如多媒体的制作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2、传统的“技术”整合,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的辅助工具,缺少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认知、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互助交流的工具。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的整合功能,在教学的应用中可以有三个层面,一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二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与丰富课程的整合;三是作为学习方式整合于教学体系之中。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整合,要从符合学科特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水平出发。
学校选择一部份基础好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力争以点带面。
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两年来广大教师在情境探究、自主发现、协商合作、问题解决、开发创造等数字化学习方式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题阶段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题阶段总结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我们团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致力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对这一课题的阶段进行总结。
二、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等。
三、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我们分析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探讨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我们收集了多个案例,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还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态度和看法。
四、研究成果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教学,能够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验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实验效果。
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例如,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在线培训和学习,能够让教师随时随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准确的教学反馈和建议。
五、存在问题与展望尽管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整合创新研究总结[推荐五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整合创新研究总结[推荐五篇]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整合创新研究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整合创新研究的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整合创新研究的总结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和探索,如今我们的观念、行为、课堂多变了,概括起来说其主要效果有九大转变,即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行动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方法由单一向整合的转变,使用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范围由教学向管理的转变,对象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素材由贫乏向丰富的转变,资源由独有向共享的转变,成果由少数向丰富的转变。
1、观念的改变,突出一个“新”字。
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因此,教师应综合考虑该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分析、选择合适当信息技术并确定合适的应用方式、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
结构就是强调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如何把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有机整合成为系统,是我们关注的要点,只有系统内各要素真正有机的“整合”,要素的功能与作用才能得以良好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整合”要突出有机、有效,不是人为的拉郎配,不是随意的简单叠加,不是盲目的机械组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整合”从本质上讲,是说明事物间通过相互作用结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注重教学行进期间动态的作用及效果,协调好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这是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体现。
不一定每学科、每堂课都必须“整合”,也不是有“整合”就是创新,无“整合”就是传统。
“整合”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苦乐的过程,是学生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学习能力提升,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有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是教学实施的手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1)信息社会要求具有新的文化基础——信息能力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是一个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知识经济时代。
麻省理工学院的西蒙-佩伯特博士提出: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它将引起传统学校和传统教育体系的根本改造。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有自主学习能力,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学有所创的高素质毕业生。
基于这一目标,占领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有现实的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信息技术正迅速地渗透到社会各领域,改变着整个社会。
人类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化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正象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数字不再是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这就要求信息社会的新型人材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形态全面变更、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全新要求,这种能力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文化基础之一。
可以这样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就将被信息社会所淘汰。
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主要通过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来培养,因此,课程必须适应文化基础的变更而变更,将信息能力的培养纳入各种层次的课程范围之内。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2)整合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共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全民教育发展的基础策略国家报告》也提出了“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能力”等要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总结第一阶段:教学设计活动经教导处、信息处、各教研组长检查,确定全体教师进入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评比中。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活动经教师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后,从9月5日起,到9月20共进行了15天的课堂教学实践课活动,学校里组织此次活动的领导小组成员共8人,对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教学实践评价。
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迟建波、李立梅、祝艳清等教师工作负责,放弃休假加班加点,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结束后信息处建立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课程,展示教师了参赛内容。
此次活动对学校整合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从教师的实践课来看主要有以下的优点:教师已经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之一,能够有意识地渗透信息意识的教育。
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理念,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教学过程之中。
在导入、讲解、提问、直观演示、多媒体使用、总结和评价学生等环节,参加实践活动均展示了自己较高的教学技能水平。
大多数教师能够体现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研究性和反馈及时的优势,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作用。
课中大多数教师虽然仍采用PPT文档,但配合活动后应用的层次有了较高的提升。
如“放飞自信”一课中,一幅静态的图像通过活动的实施、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做到了技术与知识的有机整合。
可以看到教师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课件,只要有效的设计好学生活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也说明PPT文档仍可以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主流。
在开设的18节实践中教师均做了精心的准备,课程资源丰富,手段多样化。
如:“滑动变阻器”采用了仿真物理实验软件,“物理实验专题”和“抛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网络教学方法,“圆锥曲线中的对称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称与旋转的复习”等采用了几何画板,此类运用充分发挥媒体的交互性作用,凸现学生主动参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课题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总结《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一、课题的提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意义重大。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学校拥有一间电脑房,具备开设本课题的条件。
二、课题实施的做法1、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自准备该课题以来,我就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大量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料,通过学习,使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并通过实践筛选有关理论,为课题体统理论基础,除了查阅有关书籍外,我还上网搜集了很多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论文和案例,为后期的研究做准备。
2、在电脑房开设语文课和英语课本学期,我校在电脑房开设了语文课和英语课。
在语文课上,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学习内容情景交融,授课老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学习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时,学生交流到下了一场很大的洪水,于是老师播放录像,直观洪水的凶猛与残酷,又再现了小村庄的凄凉画面,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在英语课上,教师大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Animal》一课时,教师引用了《动画乐翻天》主题曲,想用乐队中的星星兔、乐乐猪、欢欢狗引出新内容。
孩子们一看到画面激动得不得了,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就自然而然的开始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工具,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现状分析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中,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智能教学等方面。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学科教学的资源,也提供了更多的交互与合作机会。
然而,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仍面临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整合策略、教师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学生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学科内涵等。
因此,寻找有效的整合策略和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1.整合课程内容: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学科的同时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与应用。
可以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多媒体制作、数据分析等活动。
2.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在线讨论、虚拟实验、模拟演练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强化评估与反馈机制:借助信息技术的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进行测验、作业提交等,为教师提供更科学的评估手段。
4.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支持机制,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变革能力。
应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尝试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案例分析以下是两个案例,展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1.数学课堂中利用数字模拟软件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通过数字模拟软件,可以实现几何知识的图形绘制、图形展示和图形变换。
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软件,掌握几何知识,并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深入理解几何性质。
2.历史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整合到课堂中进行展示。
教学信息技术研修总结(通用12篇)
教学信息技术研修总结教学信息技术研修总结(通用12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万物在更新,而我们在成长,回首这段时间的教学历程,我们收获了成长和感动,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总结呢?那么教学总结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真正的价值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信息技术研修总结(通用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信息技术研修总结1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已有的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它的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就是对学生兴趣和意识的培养。
学生智力的开发,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知识的能力,这种知识的获取方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必须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上来。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学习者有更高的素质,在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今天,原先那种“知识积累”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
为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工作乃至社会交往的工具。
其办法就是让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
这就必然会使信息技术与个学科融为一体,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阶段性小结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阶段性小结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阶段性小结“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并大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力度。
一、观念转变是“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决条件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放在首要地位,这是“整合”的先决条件。
学校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是“整合”的带头人。
学校领导高瞻远瞩,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从硬件投入到软件建设、从人员培训到管理应用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校网络系统,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组,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与奖惩机制。
课题组作为课题的具体实施者,其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败。
所以在本课题开题之前就制订了课题研究制度和考核制度。
每月的第四周星期四是课题组集中学习的时间,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研究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学期考核总成绩计算。
教师是“整合”的实施者。
通过近两年来的培训,我校教师,特别是本课题组的成员已经改变旧的学科观念,都能有意识的思考信息技术在本学科的融入,并努力探索实践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此外,广大教师也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并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找准切入点,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
二、硬件条件是“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硬件水平只是一个投入问题,但没有硬件,整合只能“纸上谈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西区昆仑路小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
研究》
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的课题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实验,现将本学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所做的工作做以下总结,及时查找问题,完善实验方案,为确保实验的顺利完成。
一、课题进展情况
课题组成员坚持参加每周一次课题研究,定期进行一次课题材料整理,参加校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总结经验并查找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师在一起进行互动研究,解决了很多实验的困惑,学校也为教师实验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支持。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
基于这一点,本学年,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队伍。
除了理论引路、课题带动、规落实等措施外,本校着重做了如下工作:
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成功的教改经验。
本学年,我校先后组织教师
外出听课、学习,学习其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中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的,从而扩大了课题研究的视野。
2、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教育实验是一项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为此,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十分注重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从而促进教师素质产生质的飞跃。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中,使广大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
所以要从理论上,探索研究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建构知识的学习情境;努力探索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相联系以组织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统一的认知体系;再则就是培养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学会使用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
具体地说即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对Internet网上教学资源的分析、利用与再开发,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在各学科教学之中,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简单适用教学课件的能力;在明确真实而有意义的.
整合不同于简单的混合的前提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尝试探索研究整合课程的评价;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组织情况
(一)有力的措施,促进了研究的力度.
本课题在每学期的研究计划中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列入教学
计划中,并组织本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专题研究、讨论,定期总结,学校课题组认真指导研究工作,抓重点学科的研究,总结经验。
如今教师们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自制或引用优秀的软件,大胆改革课堂结构,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努力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结合城西区远程教育实验研究,在课题研究中主要进行了以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1、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的研究。
2、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我们努力把计算机信息贯穿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始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努力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这一学期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
整合后的课堂教学一改这些弊端,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拓宽了学生视野3.
电脑和网络,目前仅作为计算和信息处理的工具而存在,而且已经变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以前的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拓展,成为了一个人类共有知识的平台。
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来攻取各种知识,这大大扩展了信息来源,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4、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精彩课件,在计算机题库中查找各科试卷。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解决经验缺乏、资料匮乏等问题,快速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6、通过课题实验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化,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五、存在的不足
1.在课题研究中,有课堂上只注重了课件的使用,而忽略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要形成新课堂的教学观的现象。
2.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
学校虽然定期举办了计算机应用的培训,但是培训时间还是比较少,
运用计算机的熟练成度还不是很高,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都有等提高。
3、学校还应加大投入,增加计算机的台数,保证各班都有计算机,
为各科教学提供便利条件,还要使电子备课室的上网速度快些。
切实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