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福建卷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福建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文字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确无误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5.采用基因工程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6.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8.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 A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C.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 A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 B.3:2:1 C.6:3:1 D.6:3:210.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BaCl2NaOH NaHCO3B.Na2CO3MgCl2H2SO4C.AlCl3NH3·H2O NaOHD.Ba(OH)2CaCl2Na2SO411.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 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
2006年高考试题——理综(福建卷)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a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 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愈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 垂体C. 下丘脑D. 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 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 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 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在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 连接酶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6.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8.用A 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B.标准状况下,11.2L 3SO 所含的分子数为0.5A N4CH 所含的电子数为1A ND.46g 2NO 和24N O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A N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连,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2:3B. 3:2:1C.6:3:1D. 6:3:210. 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和,充分反映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 BaCl2 NaOH NaHCO3B. Na2CO3 MgCl2 H2SO4C. AlCl3 NH3·H2O NaOHD. Ba(OH)2CaCl2Na2SO411.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和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L-1·L-1·L-1·L-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高考数学】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第十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第十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2006年福建卷)251()x x -展开式中4x 的系数是_10_(用数字作答)。
2.(2006年广东卷)在112⎪⎭⎫ ⎝⎛-x x 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为 3.85112)2()2(1121111111111111=⇒=-⇒-=-=-----+r r x C xx C T r r r r r r r 所以5x 的系数为1320)2()2(3113111111-=-=---C C r r4.(2006年陕西卷)12(3x展开式中1x -的常数项为_594_(用数字作答)。
5.某校从8名教师中选派4名教师同时去4个边远地区支教(每地1人),其中甲和乙不同去,甲和丙只能同去或同不去,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__600_种(用数字作答)。
6.( 2006年重庆卷)若(x 3 )x 1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A)(A)-540 (B)(c)162 (D)5407.( 2006年重庆卷)将5名实习教师分配到高一年级的3个班实习,每班至少1名,最多2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B )(A )30种 (B )90种(C )180种 (D )270种8. (2006年上海春卷)电视台连续播放6个广告,其中含4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公益广告,要求首尾必须播放公益广告,则共有 48 种不同的播放方式(结果用数值表示).9.(2006年全国卷II )在(x 4+1x)10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45 (用数字作答) 10.(2006年天津卷)将4个颜色互不相同的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和2的两个盒子里,使得放入每个盒子里的球的个数不小于该盒子的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 A )A .10种B .20种C .36种D .52种11.(2006年天津卷)7)12(x x +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____280 (用数学作答).12. (2006年湖北卷)在2431⎪⎪⎭⎫ ⎝⎛+x x 的展开式中,x 的幂的指数是整数的项共有 (C ) A.3项 B.4项 C.5项 D.6项12.解选 C 。
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页眉内容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2006年高考试题理科数学(福建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 b c R ∈则复数()()a bi c d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 )0ad bc -= (B )0ac bd -= (C )0ac bd += (D )0ad bc +=(2)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32,13,a a a =+=则456a a a ++等于(A )40 (B )42 (C )43 (D )45(3)已知3(,),sin ,25παπα∈=则tan()4πα+等于 (A )17 (B )7 (C )17- (D )7- (4)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等于 (A )[1,4)- (B )(2,3) (C )(2,3] (D )(1,4)-(5)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A ) (B )3 (C )3(D )3 (6)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A )27 (B )38 (C )37 (D )928(7)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 )若,,m m n α⊥⊥则n α∥ (B )若m αα∥,n ∥,则m ∥n (C )若,m n α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8)函数2log (1)1x y x x =>-的反函数是 (A )2(0)21x x y x =>- (B )2(0)21xx y x =<- (C )21(0)2x x y x -=> (D )21(0)2x x y x -=< (9)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A )23 (B )32(C )2 (D )3 (10)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o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2] (B )(1,2) (C )[2,)+∞ (D )(2,)+∞(11)已知1,3,.0,OA OB OAOB ===点C 在AOC ∠30o =。
2006年高考数学各章知识详解(1)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1.(2006年福建卷)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等于(C) (A )[1,4)- (B )(2,3) (C )(2,3] (D )(1,4)-【答案】 C【分析】:()()(),13,,2,4,A B =-∞-+∞=则[]()(]()1,32,42,3U C A B =-=【高考考点】绝对值不等式、集合的交集与补集运算 【易错点】:有关集合运算中的区间端点的取舍,常常出现失误【备考提示】 在这类运算中采用集合的区间表示或数轴表示,易于避免失误2.(2006年安徽卷)设集合{}22,A x x x R =-≤∈,{}2|,12B y y x x ==--≤≤,则()R C A B 等于( )A .RB .{},0x x R x ∈≠ C .{}0 D .∅ 【答案】 B【分析】:A ={x |0≤x ≤4},B ={y |-4≤y ≤0},则A ∩B ={0},故ðU (A ∩B )={x |x ∈R ,x ≠0},而选(B).【高考考点】集合的运算:交集、补集 【备考提示】: 对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等运算要熟练.3.(2006年陕西卷)已知集合{}|110,P x N x =∈≤≤集合{}2|60,Q x R x x =∈+-=则P Q 等于(B )(A ){}1,2,3 (B ){}2,3 (C ){}1,2 (D ){}2【答案】:B 【分析】: Q={ x ∈R|-3≤x ≤2},所以P ∩Q 等于{1,2} 【高考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运算性质 【易错点】:忽视集合P 的取值范围 【备考提示】正确和熟练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以及不等式的解法,在复习中注意和三角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的结合使用4.( 2006年重庆卷)已知集合U ={1,2,3,4,5,6,7}, A ={2,4,5,7},B ={3,4,5},则(u A )∪(u B )=( D)(A){1,6} (B){4,5}(C){1,2,3,4,5,7} (D){1,2,3,6,7} 【答案】:D 【分析】:用文恩图或直接计算:{1,3,6}A =U ð,{1,2,6,7}B =U ð,所以()(){1,2,3,6,7}A B =U U 痧,故选D ; 【高考考点】: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2006年福建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真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数学)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a ,b ,c R ∈,则复数()()a bi c d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0ad bc -=B .0ac bd -=C .0ac bd +=D .0ad bc +=2.(5分)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a =,2313a a +=,则456a a a ++等于( ) A .40B .42C .43D .453.(5分)已知(,)2παπ∈,3sin 5α=,则tan()4πα+等于( )A .17B .7C .17-D .7-4.(5分)已知全集U R =,且{||1|2}A x x =->,2{|680}B x x x =-+<,则()U A B 等于( )A .(2,3)B .[2,3]C .(2,3]D .(2,3]-5.(5分)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 .BCD 6.(5分)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 ) A .27B .38C .37D .9287.(5分)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若m α⊥,m n ⊥,则//n α 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m α⊂,//n 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 8.(5分)函数2log (1)1xy x x =>-的反函数是( ) A .2(0)21xx y x =>-B .2(0)21xx y x =<-C .21(0)2x x y x -=>D .21(0)2x x y x -=<9.(5分)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23B .32C .2D .310.(5分)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B .(1,2)C .[2,)+∞D .(2,)+∞11.(5分)||1OA =,||3OB =,0OA OB ⋅=,点C 在AOB ∠内,且30AOC ∠=︒,设(OC mOA nOB m =+、)n R ∈,则mn等于( ) A .13B .3C .33D .312.(5分)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11(),A x y ,22(),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 2121||||||||AB x x y y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C CB AB +=; ②在ABC ∆中,若90C ∠=︒,则222||||||||||||AC CB AB +=; ③在ABC ∆中,||||||||||||AC CB A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在二项式251()x x-的展开式中,含4x 的项的系数是 .14.(4分)已知直线10x y --=与抛物线2y ax =相切,则a = .15.(4分)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 .16.(4分)如图,连接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111A B C ,又连接△111A B C 的各边中点得到△222A B C ,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 ∆,111A B C ∆,222A B C ∆,⋯,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 .已知(0,0)A ,(3,0)B ,(2,2)C ,则点M 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已知函数22=++,x Rf x x x x x()sin cos2cos∈.(Ⅰ)求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Ⅱ)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y x x Rf x的图象可以由函数sin2()18.(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2CA CB CD BD ====,2AB AD ==. (Ⅰ)求证:AO ⊥平面BCD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19.(12分)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油量y (升)关于行驶速度x (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3138(0120)12800080y x x x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Ⅰ)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Ⅱ)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20.(12分)已知椭圆2212xy+=的左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Ⅰ)求过点O、F,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l相切的圆的方程;(Ⅱ)设过点F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G,求点G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1.(12分)已知函数2()8f x x x =-+,()6g x lnx m =+. (Ⅰ)求()f x 在区间[,1]t t +上的最大值()h t ;(Ⅱ)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14分)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1()n n a a 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满足12111*444(1)()n n b b b b n a n N ---⋯=+∈,证明: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Ⅲ)证明:*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a ,b ,c R ∈,则复数()()a bi c d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0ad bc -=B .0ac bd -=C .0ac bd +=D .0ad bc +=【解析】a ,b ,c R ∈,复数()()()()a bi c di ac bd ad bc i ++=-++为实数,0ad bc ∴+=,故选D . 【点评】本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2.(5分)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a =,2313a a +=,则456a a a ++等于( ) A .40B .42C .43D .45【解析】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a =,2313a a +=,得3d =,514a =,4565342a a a a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属基础题.3.(5分)已知(,)2παπ∈,3sin 5α=,则tan()4πα+等于( )A .17B .7C .17-D .7-【解析】已知3(,),sin 25παπα∈=,则3tan 4α=-,∴1tan 1tan()41tan 7πααα++==-,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属基础题.4.(5分)已知全集U R =,且{||1|2}A x x =->,2{|680}B x x x =-+<,则()U A B 等于( )A .(2,3)B .[2,3]C .(2,3]D .(2,3]-【解析】{|3A x x =>或1}x <-,{|13}U C A x x =-,{|24}B x x =<<,()(2,3]U C A B ∴=,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运算,属于以不等式为依托,求集合的交集、补集的基础题,也是高考常会考的题型.5.(5分)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 .BC .3D【解析】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则外接球的半径2R =,正方体的对角线的长为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内接正方体问题,是基础题.6.(5分)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 ) A .27B .38C .37D .928【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试验的总事件是从8个球中取3个球有38C 种取法,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包括摸到2个黑球,或摸到3个黑球有213353C C C +种不同的取法,∴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2133533827C C C P C +==,故选:A . 【点评】本题也可以从对立事件角度来考虑,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对立事件是从中摸出3个球,摸到的都是白球或摸到的有一个黑球,试验的总事件是从8个球中取3个球有38C 种取法,摸到的都是白球有3510C =种方法,摸到的有一个黑球有1235C C 种方法,代入公式得到结果. 7.(5分)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若m α⊥,m n ⊥,则//n α 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m α⊂,//n 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解析】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真命题是“若m α⊂,//n α,则//m n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基础题. 8.(5分)函数2log (1)1xy x x =>-的反函数是( ) A .2(0)21xx y x =>-B .2(0)21xx y x =<-C .21(0)2x x y x -=>D .21(0)2x x y x -=<【解析】对于1x >,函数221log log (1)011x y x x ==+>--,由函数2log (1)1xy x x =>-解得1211yx =--,1212121y yy x =+=--,∴原函数的反函数是2(0)21x x y x =>-,故选:A . 【点评】本题的解决体现了整体换元的思想,这样可以使复杂的解析式变得易懂,本题的难点在通过原函数的值域确定反函数的值域,求函数式时注意准确应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9.(5分)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23B .32C .2D .3【解析】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x ω的取值范围是[,]34ωπωπ-,∴32ωππ--或342ωππ,ω∴的最小值等于32,故选:B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函数的最值和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属基础题.10.(5分)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B .(1,2)C .[2,)+∞D .(2,)+∞【解析】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则该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渐近线的斜率b a ,∴3ba,离心率2222224c a b e a a+==, 2e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及其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11.(5分)||1OA =,||3OB =,0OA OB ⋅=,点C 在AOB ∠内,且30AOC ∠=︒,设(OC mOA nOB m =+、)n R ∈,则mn等于( ) A .13B .3CD【解析】法一:如图所示:OC OM ON=+,设||ON x =,则||3OM x =.3333||||OA OB OC x x xOA xOB OA OB =⋅+⋅=+,∴3mn =.法二: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则(1,0)OA =,(0,OB =,∴OC mOA nOB =+()m =,tan30∴︒==,∴3mn=.故选:B . 【点评】对一个向量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分解,关键是要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找出向量在基底两个向量方向上的分量,再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即可得到分解结果.12.(5分)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11(),A x y ,22(),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 2121||||||||AB x x y y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C CB AB +=; ②在ABC ∆中,若90C ∠=︒,则222||||||||||||AC CB AB +=; ③在ABC ∆中,||||||||||||AC CB A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解析】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11(),A x y ,22(),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 2121||||||||AB x x y y =-+-.对于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设C 点坐标为00(,)x y ,0x 在1x 、2x 之间,0y 在1y 、2y 之间, 则010*********||||||||||||||||||||||||AC CB x x y y x x y y x x y y AB +=-+-+-+-=-+-=.成立故正确. 对于②在ABC ∆中,若90C ∠=︒,则222||||||||||||AC CB AB +=;是几何距离而非题目定义的距离,明显不成立,对于③在ABC ∆中,01012020||||||||||||||||AC CB x x y y x x y y +=-+-+-+-012001202121|()()||()()|||||||||x x x x y y y y x x y y AB -+-+-+-=-+-=.③不正确.∴命题①成立,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新定义的问题,对于此类型的题目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的定义再求解,切记不可脱离题目要求.属于中档题目.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在二项式251()x x-的展开式中,含4x 的项的系数是 10 .【解析】根据所给的二项式写出展开式的通项,251031551()()(1)r r r r r r r T C x C x x --+=-=-,要求4x 的项的系数,1034r ∴-=,2r ∴=,4x ∴的项的系数是225(1)10C -=,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写出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在这种题目中通项是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的工具.14.(4分)已知直线10x y --=与抛物线2y ax =相切,则a =14.【解析】设切点00(),P x y ,2y ax =,2y ax ∴'=,则有:0010x y --=(切点在切线上)①;200y ax =(切点在曲线上)②021ax =(切点横坐标的导函数值为切线斜率)③;由①②③解得:14a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5.(4分)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49. 【解析】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 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向上的数之积可能为0ξ=,1,2,4,11111133333311663(0)4C C C C C C P C C ξ++===,112211661(1)9C C P C C ξ===,1111211211661(2)9C C C C P C C ξ+===, 111111661(4)36C C P C C ξ===,∴124499369E ξ=++=.故答案为:49. 【点评】数字问题是概率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一般可以列举出要求的事件,古典概型要求能够列举出所有事件和发生事件的个数,而不能列举的可以借助于排列数和组合数来表示.16.(4分)如图,连接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111A B C ,又连接△111A B C 的各边中点得到△222A B C ,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 ∆,111A B C ∆,222A B C ∆,⋯,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 .已知(0,0)A ,(3,0)B ,(2,2)C ,则点M 的坐标是 52(,)33.【解析】如图,连接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111A B C ,又连接△111A B C 的各边中点得到△222A B C ,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 ∆,△111A B C ,△222A B C ,因为这一系列三角形重心相同,趋向于一个点M ,则点M 是ABC ∆的重心, 已知(0,0)A ,(3,0)B ,(2,2)C ,52(,)33M ∴=.【点评】点M 是ABC ∆的重心,应用中点坐标公式及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已知函数22()sin 3cos 2cos f x x x x x =++,x R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Ⅱ)函数()f x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sin 2()y x x R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解析】(Ⅰ)1cos233133()2(1cos2)2cos2sin(2)22262x f x x x x x x π-=++=++=++. ()f x ∴的最小正周期22T ππ==.由题意得222,262k x k k Z πππππ-++∈,即,36k x k k Z ππππ-+∈.()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36k k k Z ππππ-+∈. (Ⅱ)先把sin 2y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得到sin(2)6y x π=+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平移3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3sin(2)62y x π=++的图象.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基本知识,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18.(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2CA CB CD BD ====,2AB AD == (Ⅰ)求证:AO ⊥平面BCD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解析】()I 证明:连接OC ,BO DO =,AB AD =,AO BD ∴⊥.BO DO =,BC CD =,CO BD ∴⊥. 在AOC ∆中,由已知可得1,3AO CO ==.而2AC =,222AO CO AC ∴+=,90AOC ∴∠=︒,即AO OC ⊥. BD OC O =,AO ∴⊥平面BCD .()II 解:以O 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B ,(1,0,0)D -,(0,3,0)C ,(0,0,1)A ,13(,,0)22E ,(1,0,1)BA =-,(1,3,0)CD =--.∴.2cos ,4||||BA CD BA CD BA CD <>==,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2arccos4. ()III 解: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1)0.(,,)(03,1)0n AD x y z n AC x y z ⎧=⋅--=⎪⎨=⋅-=⎪⎩,∴030.x z y z +=⎧⎪⎨-=⎪⎩ 令1y =,得(3,1,3)n =-是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又13(,,0)22EC =-,∴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321||77EC n h n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19.(12分)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油量y (升)关于行驶速度x (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3138(0120)12800080y x x x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Ⅰ)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Ⅱ)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解析】()I 当40x =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2.540=小时, 要耗油313(40408) 2.517.512800080⨯-⨯+⨯=(升). 答: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17.5升. ()II 当速度为x 千米/小时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x小时,设耗油量为()h x 升, 依题意得3213100180015()(8)(0120)1280008012804h x x x x x x x =-+⋅=+-<,332280080()(0120)640640x x h x x x x -'=-=<.令()0h x '=,得80x =.当(0,80)x ∈时,()0h x '<,()h x 是减函数; 当(80,120)x ∈时,()0h x '>,()h x 是增函数.∴当80x =时,()h x 取到极小值(80)11.25h =.因为()h x 在(0,120]上只有一个极值,所以它是最小值.答:当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11.25升.【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2分)已知椭圆2212x y +=的左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Ⅰ)求过点O 、F ,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l 相切的圆的方程;(Ⅱ)设过点F 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G ,求点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解析】2()2I a =,21b =,1c ∴=,(1,0)F -,:2l x =-.圆过点O 、F ,∴圆心M 在直线12x =-上.设1(,)2M t -,则圆半径13|()(2)|22r =---=. 由||OM r =2213()22t -+=,解得2t =±∴所求圆的方程为2219()(2)24x y ++±=.()II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0)y k x k =+≠,代入2212x y +=,整理得2222(12)4220k x k x k +++-=.直线AB 过椭圆的左焦点F ,∴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记11(),A x y ,22(),B x y ,AB 中点00(),N x y ,则2122421k x x k +=-+,202221k x k =-+,002(1)21ky k x k =+=+,AB ∴的垂直平分线NG 的方程为001()y y x x k-=--.令0y =,得222002222211212121242G k k k x x ky k k k k =+=-+=-=-+++++. 0k ≠,∴102G x -<<,∴点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1(,0)2-.【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和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通常是先联立组成方程组,消去x (或)y ,得到y (或)x 的方程.我们在研究圆锥曲线时,经常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交点问题、弦长问题、弦中点(中点弦)等问题,常用的方法:联立方程组,借助于判别式,数形结合法等. 21.(12分)已知函数2()8f x x x =-+,()6g x lnx m =+. (Ⅰ)求()f x 在区间[,1]t t +上的最大值()h t ;(Ⅱ)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22()()8(4)16I f x x x x =-+=--+. 当14t +<,即3t <时,()f x 在[,1]t t +上单调递增,22()(1)(1)8(1)67h t f t t t t t =+=-+++=-++; 当41t t +,即34t 时,()(4)16h t f ==;当4t >时,()f x 在[,1]t t +上单调递减,2()()8h t f t t t ==-+.综上,2267,3()16,348,4t t t h t t t t t ⎧-++<⎪=⎨⎪-+>⎩.()II 函数()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即函数()()()m x g x f x =-的图象与x 轴的正半轴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2()86m x x x lnx m =-++,∴262862(1)(3)()28(0)x x x x m x x x x x x-+--'=-+==>,当(0,1)x ∈时,()0m x '>,()m x 是增函数; 当(1,3)x ∈时,()0m x '<,()m x 是减函数; 当(3,)x ∈+∞时,()0m x '>,()m x 是增函数; 当1x =,或3x =时,()0m x '=.()m x m ∴=极大值(1)7m =-,()m x m =极小值(3)6315m ln =+-. 当x 充分接近0时,()0m x <,当x 充分大时,()0m x >.∴要使()m x 的图象与x 轴正半轴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必须且只须()70()63150m x m m x m ln =->⎧⎨=+-<⎩极大值极小值,即71563m ln <<-.∴存在实数m ,使得函数()y f x =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m 的取值范围为(7,1563)ln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考查运算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4分)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1()n n a a 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满足12111*444(1)()n n b b b b n a n N ---⋯=+∈,证明: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Ⅲ)证明:*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 【解析】(Ⅰ)*121()n n a a n N +=+∈,112(1)n n a a +∴+=+,{1}n a ∴+是以112a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2n n a ∴+=.即*21()n n a n N =-∈.(Ⅱ)证明:12111*444(1)()n n b b b b n a n N ---⋯=+∈,∴12()42n n b b b n nb ++⋯+-=.122[()]n n b b b n nb ∴++⋯+-=,①12112[()(1)](1)n n n b b b b n n b ++++⋯++-+=+.②②-①,得112(1)(1)n n n b n b nb ++-=+-, 即1(1)20n n n b nb +--+=,③ 21(1)20n n nb n b ++-++=.④④-③,得2120n n n nb nb nb ++-+=,即2120n n n b b b ++-+=,*211()n n n n b b b b n N +++∴-=-∈,{}n b ∴是等差数列. (Ⅲ)证明:112121112122(2)2k k k k k k a a ++--==<--,1k =,2,...,n ,∴122312n n a a a na a a +++⋯+<.111211111111.2122(21)23222232k k k k kk kk a a +++-==-=----⋅+-,1k =,2,⋯,n , ∴1222311111111()(1)2322223223n n n n a a a n n n a a a +++⋯+-++⋯+=-->-, ∴*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综合解题能力.。
2006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全国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全国卷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到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是表面积公式)()()(B P A P B A P +=+ 24R S π=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B P A P B A P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34R V π=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k n kk n n P P C k P --=)1()(一.选择题(1)设集合M={x|x 2-x<0},N={x||x|<2},则(A )M φ=N (B )M M N =(C )M N M =(D )R N M =(2)已知函数y=e x 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则(A )f(2x)=e 2x (x )R ∈ (B )f(2x)=ln2lnx(x>0)(C )f(2x)=2e 2x (x )R ∈(D )f(2x)= lnx+ln2(x>0)(3)双曲线mx 2+y 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A )-41 (B )-4 (C)4 (D )41 (4)如果(m 2+i)(1+mi)是实数,则实数m=(A )1(B )-1(C )2(D )-2(5)函数f(x)=tan(x+4π)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 )(k π-2π, k π+2π),k Z ∈ (B )(k π, (k+1)π),k Z ∈(C) (k π-43π, k π+4π),k Z ∈ (D )(k π-4π, k π+43π),k Z ∈(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且c=2a ,则cosB=(A )41 (B )43 (C )42 (D )32(7)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锥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 )16 π (B )20π (C )24π (D )32π(8)抛物线y=-x 2上的点到4x+3y-8=0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A )34 (B )57 (C )58 (D )3(9)设平面向量a 1、a 2、a 3的和a 1+a 2+a 3=0,如果平面向量b 1、b 2、b 3满足|b i |=2|a i |,且a i 顺时针旋转30︒后与同向,其中i=1、2、3,则(A )-b 1+b 2+b 3=0 (B )b 1-b 2+b 3=0(C )b 1+b 2-b 3=0 (D )b 1+b 2+b 3=0(10)设{a n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 1+a 2+a 3=15,a 1a 2a 3=80,则a 11+a 12+a 13=(A )120 (B )105 (C )90 (D )75(11)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期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A )85cm 2(B )610cm 2(C )355cm 2(D )20cm 2(12)设集合I={1,2,3,4,5},选择I 的两个非空子和B ,要使B 中的最小的数大于A 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 )50种 (B )49种 (C )48种 (D )47种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006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理科)及答案

2006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 b c R ∈则复数()()a bi c d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 )0ad bc -= (B )0ac bd -= (C )0ac bd += (D )0ad bc +=(2)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32,13,a a a =+=则456a a a ++等于(A )40 (B )42 (C )43 (D )45(3)已知3(,),sin ,25παπα∈=则tan()4πα+等于(A )17 (B )7 (C )17- (D )7-(4)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等于(A )[1,4)- (B )(2,3) (C )(2,3] (D )(1,4)-(5)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A )22 (B )233 (C )423 (D )433(6)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A )27 (B )38 (C )37 (D )928(7)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 )若,,m m n α⊥⊥则n α∥ (B )若m αα∥,n ∥,则m ∥n(C )若,m n α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8)函数2log (1)1xy x x =>-的反函数是(A )2(0)21x xy x =>- (B )2(0)21xx y x =<-(C )21(0)2x x y x -=> (D )21(0)2x x y x -=< (9)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A )23 (B )32(C )2 (D )3 (10)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o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2] (B )(1,2) (C )[2,)+∞ (D )(2,)+∞(11)已知1,3,.0,OA OB OAOB===点C 在AOC ∠30o=。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福建省)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河南、河北、广西、新疆、湖北、江西、陕西等省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2006年高考.福建卷.理科数学试题及详细解答

第 3页 (共 13页)
已知函数 f(x)=-x 2 +8x,g(x)=6lnx+m
(Ⅰ)求 f(x)在区间[t,t+1]上的最大值 h(t); (Ⅱ)是否存在实数 m,使得 y=f(x)的图象与 y=g(x)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 若存在,求出 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在等差数列an 中,已知 a1 2, a2 a3 13, ∴ d=3,a5=14, a4 a5 a6 =3a5=42,选
B.
3.已知
(
2
, ),sin
3 , 则 tan 5
3 4
, tan(
4
)
=
1 1
tan tan
1 7
,选 A.
4
.
全
集
U R,
且
A x | x 1 2 {x | x 1或 x 3}, B x | x2 6x 8 0 {x | 2 x 4},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理工农医类)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 a、b、c、d∈R,则复数(a+bi)(c+di)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A.ad-bc=0
A. 1,4
B. (2,3)
C. 2,3
D.(-1,4)
(5)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 32 ,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3
A.2 2
23
B.
3
42
C.
3
43
D.
2006年高考福建卷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不等式解法一、联立数组:### 解不等式322322--+-x x x x <0.根据商的符号法则,它可以化成两个不等式组:2222320320, 330230.x x x x x x x x ⎧⎧-+>-+<⎪⎪⎨⎨--<-->⎪⎪⎩⎩或 因此,原不等式的解集就是上面两个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并集可得所求不等式解集为:{x |-1<x <1或2<x <3}二、数轴标根法原理:设一个高次不等式的解为X1、X2……Xn,其中X1<X2<……<Xn ,则对于任意X >Xn ,不等式恒大于零,即最大根右边的数使不等式恒成立,所以标根从不等式右边标起。
(对二次不等式一样适用,但一般我们直接用抛物线的知识做)做法:1.把所有X 前的系数都变成正的(不用是1,但是得是正的);2.画数轴,在数轴上从小到大依次标出所有根;3.从右上角开始,一上一下依次穿过不等式的根,奇过偶不过(指的是分解因式后,某个因数的指数是奇数或者偶数);(X-2)2(X-3)>0(X-2)的指数是2, 是偶数,所以在数轴上画曲线时就不穿过2这个点而(X-3)的指数是1 ,是奇数,所以在数轴上画曲线时就要穿过3这个点4.注意看题中不等号中有没有等号,有的话还要注意写结果时舍去会使不等式为0的根。
### 解不等式322322--+-x x x x <0.根据积的符号法则,可以将原不等式等价变形为:(x 2-3x +2)(x 2-2x -3)<0 即(x +1)(x -1)(x -2)(x -3)<0(最高次项系数一定要为正,不为正要化成正的)令(x +1)(x -1)(x -2)(x -3)=0可得零点x =-1或1,或2或3,将数轴分成五部分(如图).看题求解,题中要求求<0的解,那么只需要在数轴上看看哪一段在数轴以下即可,观察可以得到:由数轴标根法可得所求不等式解集为:{x |-1<x <1或2<x <3}三、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求解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增减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高考理科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附答案2006

高考理科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附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1)18.下图是某地区2000年至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y(单位:亿元)的折现图。
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复习试题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A 基础巩固训练1. 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直线3π=x 对称的是 ( ) A .s i n (2)3π=-y x B .s i n (2)6π=-y xC .s i n (2)6π=+y xD .s i n ()23π=+x y【答案】B2. 设函数()f x =sin()A x ωϕ+(0,A ≠0,ω>)22ϕππ-<<的图象关于直线23x π=对称,它的最 小正周期为π,则( )A .()f x 的图象过点1(0)2,B .()f x 在2,123ππ⎡⎤⎢⎥⎣⎦上是减函数 C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5,012π⎛⎫ ⎪⎝⎭D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06π⎛⎫⎪⎝⎭【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2ω=,根据题中所给的ϕ角的范围,结合图像关于直线23x π=对称,可知6πϕ=,故可以得到()sin(2)6f x A x π=+,而A 的值不确定,所以(0)f 的值不确定,所以A 项不正确,当2[,]123x ππ∈时,32[,]632x πππ+∈,函数不是单调的,所以B 项不对,而()06f A π=≠,所以,06π⎛⎫ ⎪⎝⎭不是函数的对称中心,故D 不对,而又5()012f π=,所以5,012π⎛⎫⎪⎝⎭是函数的对称中心,故选C . 3. 已知函数()2sin(2)(||)2f x x πϕϕ=+<的图象过点(0,3),则()f x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A .(,0)3π-B .(,0)6π-C .(,0)6πD .(,0)4π【答案】B4. 函数21cos -=x y 的定义域为() A .⎥⎦⎤⎢⎣⎡33-ππ,B .⎥⎦⎤⎢⎣⎡+-3,3ππππk k ,k ∈ZC .⎥⎦⎤⎢⎣⎡+-32,32ππππk k ,k ∈ZD .R【答案】C【解析】定义域是021cos ≥-x ,即21cos ≥x ,根据x y cos =的图像,所以解得⎥⎦⎤⎢⎣⎡+-32,32ππππk k ,k ∈Z 5. 已知函数2()3f x ax bx a b =+++是定义在[1,2]a a -上的偶函数,则2cos[()]3y a b x π=+-的最小正周期是( )A .6πB .5πC .4πD .2π 【答案】AB 能力提升训练 1.函数()2sin 1xf x x =+的图象大致为(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函数为奇函数,所以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故排除,C D 两项,在(0,)π上,函数值是正值,所以B 不对,故只能选A . 2. 若函数()2sin()3f x x πω=+,且()2,()0f f αβ=-=,αβ-的最小值是2π,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5[,]()1212k k k Z ππππ-+∈B .[,]()36k k k Z ππππ-+∈ C .2[2,2]()33k k k Z ππππ-+∈D .5[2,2]()66k k k Z ππππ-+∈【答案】D3. 已知函数()3sin cos ,f x x x x R =-∈,若()1f x ≥,则x 的取值范围为() A .|,3x k x k k Z ππππ⎧⎫+≤≤+∈⎨⎬⎩⎭B .|22,3x k x k k Z ππππ⎧⎫+≤≤+∈⎨⎬⎩⎭C .5{|,}66x k x k k Z ππππ+≤≤+∈D .5{|22,}66x k x k k Z ππππ+≤≤+∈ 【答案】B4. 函数)62sin(π-=x y 的图像与函数)3cos(π-=x y 的图像( )A .有相同的对称轴但无相同的对称中心B .有相同的对称中心但无相同的对称轴C .既有相同的对称轴但也有相同的对称中心D .既无相同的对称中心也无相同的对称轴 【答案】A5.已知函数()sin cos 1f x x x =+,将()f x 的图像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像,则函数()g x 的单调减区间为( )A.7[2,2],1212k k k Z ππππ++∈ B.7[,],1212k k k Z ππππ++∈C.2[,],63k k k Z ππππ++∈D.2[2,2],63k k k Z ππππ++∈【答案】B【解析】()11()sin cos 1sin 21sin 21223f x x x x g x x π⎛⎫=+=+∴=++ ⎪⎝⎭,求单调减区间时令3722,2,3221212x k k x k k πππππππππ⎡⎤⎡⎤+∈++∴∈++⎢⎥⎢⎥⎣⎦⎣⎦C 思维扩展训练(满分30分)1. 已知函数⎪⎩⎪⎨⎧>≠><-=0)10(log 01)2sin()(x a a x x x x f a ,,且,,π的图象上关于y 轴对称的点至少有3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550(,(B ))155(,(C ))133(, (D ))330(, 【答案】A此时,只需在5x =时,log a y x =的纵坐标大于2-,即log 52a >-,得50a <<. 2. 已知函数()sin ()f x x x x R =+∈,且22(23)(41)0f y y f x x -++-+≤,则当1y ≥时,1yx +的取值范围是( )A .4[0,]3B .3[0,]4C .14[,]43D .13[,]44【答案】D【解析】因为()sin (),()1cos 0f x x x f x f x x '-=--=-=+≥,所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为增函数,所以由22(23)(41)0f y y f x x -++-+≤得222222(23)(41),(23)(41),2341,f y y f x x f y y f x x y y x x -+≤--+-+≤-+--+≤-+-22(2)(1)1,x y -+-≤当1y ≥时,1yx +表示半圆上的点P 与定点(10)A -,连线的斜率,其取值范围为13[,][,]44PB l k k =,其中(3,1),B l 为切线3. 若1212(,),(,)a a a b b b ==,定义一种运算:1122(,)a b a b a b ⊗=,已知1(2,)2m =,(,0)3n π=,且点(,)P x y ,在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运动,点Q 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运动,且OQ m OP n =⊗+(其中O 为坐标原点),则函数()y f x =的最大值A 和最小正周期T 分别为( )A .2,A T π==B .2,4A T π==C .1,2A T π== D .1,42A T π== 【答案】D【解析】由条件1(2,sin )32OQ x x π=+,所以1(2)sin 32f x x π+=,从而求得1()sin()226x f x π=-, 1,4.2A T π∴==.4. 函数23()3sincos 3sin 4442x x x f x m =+-+,若对于任意的33x π2π-≤≤有()0f x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2m ≥B .32m ≥-C .32m ≥-D .32m ≥ 【答案】D5. 已知函数2()sin 22cos 1f x x x =+-,有下列四个结论:①函数()f x 在区间3[,]88ππ-上是增函数; ②点3(,0)8π是函数()f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③函数()f x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2sin 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4π得到; ④若[0,]2x π∈,则()f x 的值域为[0,2].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② 【答案】D。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及答案

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
v0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 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25. (20 分)
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入了许多用锡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 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如图所示,电容量为 C 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 A 和 B 水平放置,相距为 d,与电动势为ε 、 内阻可不计的电源相连。设两板之间只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导电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已知: 若小球与极板发生碰撞,则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带电状态也立即改变,改变后,小 球所带电荷符号与该极板相同,电量为极板电量的α 倍(α <<1) 。不计带电小球对极板间匀强 电场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 g。 (1)欲使小球能够不断地在两板间上下往返运动,电动势ε 至少应大于多少? (2)设上述条件已满足,在较长的时间间隔 T 内小球做了很多次往返运动。求在 T 时间内 小球往返运动的次数以及通过电源的总电量。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 pH=1,c(Al3+)=0.4 mol·L-1,c(SO42-) =0.8 mol·L-1,则 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 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试题(必修+选修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D (3)A (4)B (5)C (6)B (7)C (8)A (9)D (10)B (11)B (12)B二.填空题(13)3π(14)11 (15)2400 (16)6π三.解答题(17)解:由,222,A C B C B A -=+=++ππ得所以有 .2s i n2c o sA CB =+2s i n2c o s 2c o s2c o s A A C B A +=++2s i n 22s i n 212A A +-=.23)212(s i n 22+--=A当.232cos2cos ,3,212sin取得最大值时即C B A A A ++==π(18分)解:(Ⅰ)设A 1表示事件“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 有效的小白鼠有i 只”,i = 0,1,2, B 1表示事件“一个试验组中,服用B 有效的小白鼠有i 只”,i = 0,1,2,依题意有.943232)(,9432312)(21=⨯==⨯⨯=A P A P .2121212)(.412121)(10=⨯⨯==⨯=B P B P所求的概率为P = P (B 0·A 1)+ P (B 0·A 2)+ P (B 1·A 2) = 942194419441⨯+⨯+⨯.94=(Ⅱ)ξ的可能值为0,1,2,3且ξ~B (3,94),729125)95()0(3===ξP,243100)95(94)1(213=⨯⨯==C P ξ,2438095)94()2(223=⨯⨯==C P ξ.72964)94()3(3===ξPξ的分布列为数学期望.34943=⨯=ξE(19)解法:(Ⅰ)由已知l 2⊥MN ,l 2⊥l 1,MN l 1 = M ,可得l 2⊥平面ABN .由已知MN ⊥l 1,AM = MB = MN , 可知AN = NB 且AN ⊥NB 又AN 为 AC 在平面ABN 内的射影, ∴ AC ⊥NB (Ⅱ)∵ Rt △CAN = Rt △CNB , ∴ AC = BC ,又已知∠ACB = 60°,因此△ABC 为正三角形。
最新题库大全20052006年高考数学 试题分项 专题专题08 立体几何 理

2006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1.(2006年福建卷)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 D )(A )22 (B )233 (C )423(D )433 2.(2006年福建卷)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C ) (A )若,,m m n α⊥⊥则n α∥ (B )若m αα∥,n ∥,则m ∥n(C )若,m n α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3.(2006年安徽卷)表面积为23 的正八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A .2π B .13π C .23π D .22π 解:此正八面体是每个面的边长均为a 的正三角形,所以由238234a ⨯=知,1a =,则此球的直径为2,故选A 。
4,则D 、A 1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3,所以D 1到平面α的距离为6;B 、A 1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52,所以B 1到平面α的距离为5;则D 、B 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32,所以C 到平面α的距离为3;C 、A 1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72,所以C 1到平面α的距离为7;而P 为C 、C 1、B 1、D 1中的一点,所以选①③④⑤。
5.(2006年广东卷)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一个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些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B.3C.2D.15、①②④正确,故选B.8.(2006年陕西卷)水平桌面α上放有4个半径均为2R 的球,且相邻的球都相切(球心的连线构成正方形)。
在这4个球的上面放一个半径为R 的小球,它和下面的4个球恰好相切,则小球的球心到水平桌面α的距离是_3R _。
2006年高考试题及答案-理科数学-全国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全国卷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到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是表面积公式)()()(B P A P B A P +=+ 24R S π=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B P A P B A P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34R V π=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k n kk n n P P C k P --=)1()(一.选择题(1)设集合M={x|x 2-x<0},N={x||x|<2},则(A )M φ=N (B )M M N =(C )M N M =(D )R N M =(2)已知函数y=e x 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则(A )f(2x)=e 2x (x )R ∈ (B )f(2x)=ln2lnx(x>0)(C )f(2x)=2e 2x (x )R ∈(D )f(2x)= lnx+ln2(x>0)(3)双曲线mx 2+y 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A )-41 (B )-4 (C)4 (D )41 (4)如果(m 2+i)(1+mi)是实数,则实数m=(A )1(B )-1(C )2(D )-2(5)函数f(x)=tan(x+4π)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 )(k π-2π, k π+2π),k Z ∈ (B )(k π, (k+1)π),k Z ∈(C) (k π-43π, k π+4π),k Z ∈ (D )(k π-4π, k π+43π),k Z ∈(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且c=2a ,则cosB=(A )41 (B )43 (C )42 (D )32(7)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锥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 )16 π (B )20π (C )24π (D )32π(8)抛物线y=-x 2上的点到4x+3y-8=0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A )34 (B )57(C )58(D )3(9)设平面向量a 1、a 2、a 3的和a 1+a 2+a 3=0,如果平面向量b 1、b 2、b 3满足|b i |=2|a i |,且a i 顺时针旋转30︒后与同向,其中i=1、2、3,则(A )-b 1+b 2+b 3=0 (B )b 1-b 2+b 3=0(C )b 1+b 2-b 3=0 (D )b 1+b 2+b 3=0(10)设{a n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 1+a 2+a 3=15,a 1a 2a 3=80,则a 11+a 12+a 13=(A )120 (B )105 (C )90 (D )75(11)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期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A )85cm 2(B )610cm 2(C )355cm 2(D )20cm 2(12)设集合I={1,2,3,4,5},选择I 的两个非空子和B ,要使B 中的最小的数大于A 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 )50种 (B )49种 (C )48种 (D )47种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工农医类)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a 、b 、c 、d ∈R ,则复数(a +b i)(c +d i)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ad -bc =0B.ac -bd =0C. ac +bd =0D.ad +bc =0 (2)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a 2+a 3=13,则a 4+a 5+a 6等于A.40B.42C.43D.45(3)已知α∈(2π,π),sin α=53,则tan(4πα+)等于A.71 B.7 C.- 71D.-7 (4)已知全集U =R,且A={x ︱︱x -1︱>2},B ={x ︱x 2-6x +8<0},则(UA )∩等于A.[-1,4]B. (2,3)C. (2,3)D.(-1,4)(5)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π332,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22 B.332 C.324 D.334 (6)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A.72 B.83 C.73 D.289 (7)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若m ⊥α,m ⊥n ,则n ∥αB.若m ∥α,n ∥α,则m ∥nC.若m ⊂α,n ∥α,则m ∥nD.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n ∥m (8)函数y=㏒21-x x(x ﹥1)的反函数是 A.y =122-x x (x >0) B.y = 122-x x(x <0)C.y =x x 212- (x >0)D. .y =xx 212- (x <0) (9)已知函数f (x )=2sin ϖx(ϖ>0)在区间[3π-,4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ϖ的最小值等于A.32 B.23C.2D.3(10)已知双曲线12222=-by a x (a >0,b <0)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2)B. (1,2)C.[2,+∞]D.(2,+∞)(11)已知︱︱=1,︱︱=3,∙=0,点C 在∠AOB 内,且∠AOC =30°,设OC =m OA +n OB (m 、n ∈R ),则nm等于 A.31 B.3 C.33 D.3 (12)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A (x 1,y 1)、B (x 2,y 2),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AB ‖=︱x 1-x 2︱+︱y 1-y 2︱.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C ‖+‖CB ‖=‖AB ‖;②在△ABC 中,若∠C =90°,则‖AC ‖2+‖CB ‖2=‖AB ‖2;③在△ABC 中,‖AC ‖+‖CB ‖>‖A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x 2-x1)2展开式中x 2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14)已知直线x -y -1=0与抛物线y =ax 2相切,则a=(15)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 (16)如图,连结△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A 1B 1C 1,又连结的△A 1B 1C 1各边中点得到,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 ,△A 1B 1C 1,△A 2B 2C 2,…,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 ,已知A (0,0) ,B (3,0),C (2,2),则点M 的坐标是 .二、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sin 2x +3x cos x +2cos 2x ,x ∈R.(I )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Ⅱ)函数f (x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 =sin2x (x ∈R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BD 、BC 的中点,CA =CB =CD =BD =2 (Ⅰ)求证:AO ⊥平面BCD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的距离.(19)(本小题满分12分)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耗油量y (升)关于行驶速度x (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 =880312800012+-x x (0<x ≤120).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
(Ⅰ)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Ⅱ)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1222=+y x 的左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
(Ⅰ)求过点O 、F ,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l 相切的圆的方程;(Ⅱ)设过点F 且不与坐标轴垂直交椭圆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G ,求点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 (x )=-x 2+8x,g (x )=6ln x+m(Ⅰ)求f (x )在区间[t ,t +1]上的最大值h (t );(Ⅱ)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1+n =2a n +1(n ∈N *) (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b n }满足4k1-14k2-1…4k-1=(a n +1)km (n ∈N *),证明:{b n }是等差数列; (Ⅲ)证明:231213221na a a a a a n n n <<++⋯++-(n ∈N *). 数学试题(理工农医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D (2)B (3)A (4)C (5)D (6)A (7)C (8)A (9)B (10)C (11)B (12)B二、填空题:本大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10 (14)41 (15)94 (16)(32,3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基本识,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 解:(1)f(x)=)2cos 1(2sin 2322cos 1x x x +++- =232cos 212sin 23++x x =sin(2x++)6π23. ∴f(x)的最小正周期T=22π=π.由题意得2k π-2π≤2x+6π,k ∈Z,∴f(x)的单调增区间为[k π-3π],k ∈Z.(2)方法一:先把y=sin 2x 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得到y=sin(2x+6π)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平移23个单位年度,就得到y=sin(2x+6π)+23的图象.方法二:把y=sin 2x 图象上所有的点按向量a=(-32,12π)平移,就得到y=sin(2x+6π)+23的图象. (18)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等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方法一:(1)证明:连结OC.∵BO=DO,AB=AD, ∴AO ⊥BD. ∵BO=DO,BC=CD, ∴CO ⊥BD.在△AOC 中,由已知可得AO=1,CO=3. 而AC=2,∴AO 2+CO 2=AC 2, ∴∠AOC=90°,即AO ⊥OC.,0=OC BD∴AB ⊥平面BCD .(Ⅱ)解:取AC 的中点M ,连结OM 、ME 、OE ,由E 为BC 的中点知ME ∥AB ,OE ∥DC . ∴直线OE 与EM 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 在△OME 中,,121,2221====DC OE AB EM OM 是直角△AOC 斜边AC 上的中线,∴,121==AC OM ∴,42cos =∠OEA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42arccos (Ⅲ)解:设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h .CD E A ACD A V V --- ,∴h 31·S △ACD =31·AO ·S △CDE . 在△ACD 中,CA =CD =2,AD =2,∴S △ACD =,2722222132=⎪⎪⎭⎫ ⎝⎛-⨯⨯ 而AO =1, S △CDE =,23243212=⨯⨯ ∴h =,72127231=⨯=∙∆∆ACDCDES S AO∴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721. 方法二:(Ⅰ)同方法一:(Ⅱ)解:以O 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1,0,0),D (-1,0,0), C (0,3,0),A (0,0,1),E (21,23,0),).0,3,1(),1,0,1(--=-=CD BA∴,42=∙=CD BA∴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42arccos(Ⅲ)解: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n =(x,y,z ),则⎪⎩⎪⎨⎧=-∙=∙=--∙=∙,0)1,3,0(),,(,0)1,0,1(),,(z y x n z y x n ∴⎩⎨⎧=-=+.03,0z y z x令y=1,得n=(-3,1,3)是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又),0,23,21(-= ∴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 h=.72173|||·|==n n EC(19)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解: (1)当x=40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5.240100=小时, 要耗油()(5.175.28408034012800013升)=⨯+⨯-⨯.答: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17.5升. (2)当速度为x 千米/小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小时x设耗油量为h(x)升,衣题意得 h(x)=(880312800013+-x x )·)1200(415800128011002<<x x x x -+=,h’(x)=233264080800640xx x x -=-(0<x ≤120= 令h’(x)=0,得x=80.当x ∈(0,80)时,h’(x)<0,h(x)是减函数; 当x ∈(80,120)时,h’(x)>0,h(x)是增函数. ∴当x=80时,h(x)取到极小值h(80)=11.25.因为h(x)在(0,120)上只有一个极值,所以它是最小值.答:当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11.25升. (20)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和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 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能力.满分12分.解(1) ∵a 2=2,b 2=1,∴c=1,F(-1,0),l:x=-2. ∵圆过点O 、F. ∴圆心M 在直线x=-.21上 设M(-t ,21),则圆半径 r=|(-21)-(-2)|=23.由|OM|=r,得.23)21(22=+-t解得t=±2,∴所求圆的方程为(x+21)2+(y ±2) 2=49. (2)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k(x+1)(k ≠0),代入22x +y 2=1,整理得(1+2k 2)x 2+4k 2x+2k 2-2=0.∵直线AB 过椭圆的左焦点F, ∴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记A(x 1,y 1),B(x 2,y 2),AB 中点N(x 0,y 0),则x 1+x 1=-,12422+k k x 0=,12)1(122)(212002221+=+=∙+-=+k k x k y k k x x∴AB 垂直平分线NG 的方程为).(100x x ky y --=- 令y =0,得.241211212122222222200++-=+-=+-++-=+=k k k k k k k ky x x C∵.021,00<<-∴≠x k∴点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