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06构造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
地质学考研必备构造地质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地质学考研必备构造地质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地质学是研究地球构造、地壳变化和地质现象的科学,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关注地球内部结构、板块运动和地质变形等问题。
在地质学考研中,构造地质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总结地质学考研必备的构造地质学重点知识点。
1. 地壳和地震带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分为洲际地壳和洋中脊地壳。
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洲际地壳和洋底。
地壳和地震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变化。
2. 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构造地质学的核心理论,认为地球被划分为若干个板块,它们以构造活动为特征。
板块运动是指板块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可以解释地球表面的构造现象、地震带的形成等。
3. 层序地层和断层层序地层是指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层序列,可以通过地层中的岩性、古生物化石等特征来划分。
断层是地层中断开的断裂带,记录着地壳变形的历史。
4.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地壳分为洲际地壳和洋壳,地幔是位于地壳下方的大范围岩石层,地核由内核和外核组成。
5. 构造变形和构造力学构造变形是指地层和岩石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变形。
构造力学是研究地壳运动和变形的力学原理和规律,包括构造应力、构造应变等。
6. 构造地质学的应用构造地质学在石油地质、矿产资源勘探和自然灾害预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地壳构造和变形对于预测地震、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通过对地质学考研必备构造地质学重点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考研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地壳和地震带、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层序地层和断层等方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变化。
同时,地球内部结构、构造变形和构造力学等知识也是构造地质学的核心内容。
最后,我们还了解到构造地质学在石油地质、矿产资源勘探和自然灾害预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重点知识点,我们可以为地质学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必备

1.名词解释共 73 道 009 剪应变Ans: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001 视倾角Ans: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不一致,叫做非共轴递进变形。
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应变。
019增量应变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 010 剪裂角Ans:变形期中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小应变叫增量应变。
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Ans: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020 有限应变002 真倾角 011 共轭剪裂角Ans: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 Ans: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为有限应变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012 均匀应变021 蠕变称为真倾角。
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Ans: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的变形称003 侧伏向与侧伏角 013非均匀应变为蠕变。
Ans: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022劈理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 014 应变椭球体Ans: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向。
Ans: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此生面状构造。
004倾伏向与倾伏角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 1 的单位球体,均匀 023劈理域Ans: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岩Ans:劈理域: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质富集成的平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行或交织状的薄条状或薄膜。
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伏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普通地质学分析题答案整理

7.洪积扇的成因及其特征 答:成因:洪流流出沟口后,因地形开阔,水流分散,流速骤然减弱,所挟带的 碎屑物迅速堆积下来组成扇状的沉积地形。 特征:沟口扇顶部位,沉积物厚度大、颗粒粗,以砾石和沙为主;在扇边缘 处,沉积物厚度小,颗粒细,以泥和沙为主,从扇顶到扇边缘,粒径呈现出由 大变小带状分布的特点。总体来看,洪积物属快速堆积,大小混杂,分选性 和磨圆度较差。
4. 试述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岩石地层单位:以地层的岩石特征作为划分依据的地层单位。它不考虑 其年龄,具有地方性,使用范围有限。 划分等级:群→组→段→层。组是基本岩石地层单位。 命名:地名+等级名 如蒲圻群、临湘组、邵东段
5. 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 答:化学风化作用:地表附近岩石和矿物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其成分改 变的过程。主要方式有: (1)氧化作用:矿物与大气或水中的氧化合成氧化物的作用。 如 4FeS2(黄铁矿)+19O2+mH2O2Fe2O3 nH2O+8H2SO4 (2)溶解作用:卤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易溶于水,最常见是碳酸 盐矿物溶于含CO2的水溶液中。
11. 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 答:地壳稳定时期:早期以下蚀作用为主,晚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 不断展宽,发育河漫滩;若地壳发生区域性上升,河谷再次下切,形成 河流阶地,与此同时,早先呈蛇曲形态的河流,形成横剖面上常 呈“V”形,平面上仍保留极度弯曲的蛇曲形态,称为深切河曲,它反映 了地壳由相对稳定转向强烈上升运动的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必备

一、名词解释1.地质构造2.构造地质学3.构.岩层5.岩层产状6.走向7.倾向8.倾角9.视倾向10.视倾角11.真倾角12.真厚度13.视厚度14.“V”字形法则15.露头宽度16.整合接触17.不整合接触18.角度不整合19.平行不整合20.应力21.主应力22.应力状态23.应力场24.构造应力场25.应力椭球体26.应变椭球体27.变形28.均匀变形29.非均匀变形30.应变31.主应变32.线应变33.剪裂角34.共轭剪切破裂角35.单剪应变36.纯剪应变37.递进变形38.蠕变39.松弛40.背斜41.向斜42.背形43.向形44.枢纽45.轴面46.轴迹47.槽线48.脊线50.侧伏角51.等倾斜线52.同沉积褶皱53.底辟构造54.穹窿55.构造盆地56.隔档式褶皱57.隔槽式褶皱58.滑脱构造59.纵弯褶皱作用60.横弯褶皱作用61.弯滑作用62.弯流作用63.剪切褶皱作用64.柔流褶皱作用65.膝折作用66.节理67.剪节理68.张节理69.节理组70.节理系71.纵节理72.横节理74.走向节理75.倾向节理76.斜向节理77.顺层节理78.纵张节理79.横张世理80.断层81.滑距82.断距83.正断层84.逆断层85.平移断层86.地堑87.地垒88.枢纽断层89.阶梯状断层90.叠瓦状断层91.裂谷92.断层效应93.深大断裂94.同沉积断层95.擦痕96.阶步98.B型俯冲99.A型俯冲100.薄皮构造101.劈理102.流劈理103.破劈理104.滑劈理105.轴面劈理106.线理107.拉伸线理108.石香肠构造109.窗棂构造110.铅笔构造111.杆状构造112.流线113.流面114.枕状构造115.柱状节理116.构造置换117.叠加褶皱118.构造解析119.构造样式120.表生构造121.蠕动构造122.滑坡123.上薄褶皱124.鱼尾状褶皱125.撞击构造126.撞击熔岩127.撞击玻璃128.撞击角砾岩二、判断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2.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大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3.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4.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5.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分章总结

一:绪论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范畴。
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科学。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名词解释仍答上面的)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对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岩土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问题、地下洞室稳定性问题。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
5.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泛指由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渗透变形等。
6.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7.工程地质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定性),数学力学分析法(定量),模型模拟试验法(定量),工程地质类比法(既可定性,亦可定量)。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8.工程地质类比法:工程地质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地质分析(主要指分析以前类似的)相结合进行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主要用于定性评价,有时也可以用于半定量评价,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用到自然地质条件与之大体相似的拟建建筑物中去的方法。
9.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工程地质学中的大量计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所研究课题,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地质学概念中,甚至将岩石力学、土力学也包含进去。
地理学专业湖北省考研重点知识点速查手册

地理学专业湖北省考研重点知识点速查手册一、自然地理学知识点1. 地球的结构与构造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各层之间存在不同的物质组成和性质。
2. 岩石与矿产资源常见岩石类型: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它们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
湖北省矿产资源:以铁、锰、钨、锡、钼等金属矿产为主,还有煤炭、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
3.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湖北省常见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地震、山体滑坡等,需要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二、人文地理学知识点1. 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包括城市用地布局、建筑风格、交通网络等规划内容,旨在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2. 人口与城市化湖北省人口分布与迁移:以武汉、宜昌、襄阳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群。
3. 经济地理学湖北省的经济地理特点:以工业为主导,农业和服务业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特色产业包括汽车制造、钢铁生产等。
三、地理技术与方法1.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卫星图像等获取地表信息,辅助地理分析和资源调查。
2. 地图制图与测量地图制图技术:通过测量、绘制、编辑等步骤制作地理信息图,包括等高线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3. 地理统计与分析地理统计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间的关系,并为地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湖北省特色地理知识点1. 长江与洞庭湖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经过湖北省境内,流经武汉市;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位于湖北省南部。
2. 大别山与武当山大别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之一;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也是湖北省的旅游景点之一。
3.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三峡段,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湖北省的标志性建筑。
无论是自然地理学的知识点,还是人文地理学、地理技术与方法,以及湖北省的特色地理知识点,对于地理学专业的考研学生来说,都是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手册的整理,能够帮助考生迅速查找到相关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备考。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5分,共27分)1.岩石圈;2.地温梯度;3.重力异常;4.莫霍面;5. 克拉克值;6.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原则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 )A.扩张边界 B.俯冲(汇聚)带 C.转换断层 D.消减带 2.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约位于地下的( )A.250km处 B.1000km处 C.2900km处 D.5125km处 3.地震波横波在地球内部不能被传播(或被吸收)的圈层是( )A.内核 B.外核 C.下地幔 D.软流圈 4.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A.大洋盆地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岛弧5.地热增温率适用于( )A.常温层以下的地壳浅部 B.常温层以上的地壳上部C.地表以下的地壳浅部 C.自地表到地心的整个地球6.岩石圈是指( )A.地壳表层人类能直接观测的部分 B.土地壳C.莫霍面以上的全部地壳 D.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的总和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 、 和 。
2.地球外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内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
3.板块构造学说把板块边界分成 、 和 三类。
4.地壳的下限是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是 ;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
5.表示地磁场强度的三个要素是 、 和 。
6.地壳中克拉克值前三位的元素依次是 、 和 。
7.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 、 和等七大板块。
四、问答题(前3题每题7分,后一题10分,共31分)1.说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状况及据此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
2.对比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在分布、厚度和成分(结构)方面的差异。
3.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哪些类型?外动力地质作用可分哪些类型?4.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
第三章模拟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矿物;2.同质多像;3. 类质同像;4. 晶体的习性;5. 解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 ( )A.断口 B.节理 C.片理 D.解理2、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黄铁矿 B.辉石 C.闪锌矿 D.萤石3、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 ( )A.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 B.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C.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 D.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4、黄铁矿属于( )A.氧化物矿物 B.卤化物矿物 C.含氧盐矿物 D.硫化物矿物5、打击试验以下各组矿物时,均出现三组完全解理的是( )A.黄铁矿、钾长石、磷灰石 B.方解石、磁铁矿、黄铁矿C.白云石、方解石、方铅矿 D.萤石、磁铁矿、白云石6、黄矿铁条痕的颜色是( )A.灰黑色 B.桔黄色 C.金黄色 D.绿黑色三、填空题(每空1.5分,第一题为5分,共23分)1、矿物硬度(摩氏硬度计)从小到大有 。
构造地质学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构造地质学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哪些产状要素可以完全确定岩层面的产状?答案:倾向和倾角2.线理在所在层面上的侧伏角是指答案:线理与所在平面走向线的锐夹角3.当我们要准确描述在一个物体在倾斜面的相对滑动方向时,可以使用()产状要素来描述答案:侧伏向和侧伏角4.地层的面向向下代表地层答案:倒转5.叠层石穹状纹层的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答案:顶面6.当一个地区长期处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沉积物一层层地连续堆积而没有沉积间断。
这样一套套产状一致、时代连续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答案:整合接触7.Unconformity 正确的中文表达为答案:不整合8.描述粘性材料的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的比例系数η 称为答案:粘度9.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关系,断层类型可划分为答案: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10.可以准确指示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是答案:断层面上擦痕线理的产状11.按照安德森断层理论,逆断层发育的有利条件是答案:水平挤压12.背形向斜是指答案:地层向上弯曲,核部地层新,两翼地层老的褶皱13.经历两期或多期褶皱构造变形的地区,后期褶皱变形会在早期褶皱构造基础上叠加,称为答案:重褶皱14.下面褶皱作用为答案:被动褶皱作用15.根据下图中寄生褶皱样式,恢复褶皱构造样式答案:倒转背斜16.“韧性剪切带”正确的英文表达为答案:Ductile shear zone17.地表出露韧性变形岩石,其可能经历了哪种构造运动答案:隆升运动18.铅笔构造通常发育于答案:泥质岩中19.砂岩和灰岩中因压溶作用而形成的面理称为答案:压溶劈理20.地堑在空间上位于正断层的答案:上盘21.均匀形变的特点答案:连续介质中任意取向直线上的质点,形变前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各点的应变相等形变前的圆(或者球)形变后变成椭圆(或者椭球)形变前后平行线保持平行22.应力的单位有答案:kbarPaMPa23.面理构造的产状要素有答案:走向倾角倾向24.当岩层直立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答案:岩层倾角等于90°在平面地质图上,地质界线总是一条直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在水平地表面上,真实厚度等于露头宽度岩层厚度等于岩层底面与顶面的水平距离25.要准确测量岩层面的倾角,必需的正确操作为答案:调整罗盘的圆柱形气泡居中使罗盘整体保持铅直状态使罗盘的侧边与岩层面的走向线垂直26.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古风化壳,则两套地层之间可能的接触关系是答案: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27.剪节理的特点答案:节理面光滑、平直,有时可见擦痕、摩擦镜面砾岩中的剪节理可切穿砾石,而不改变其方向剪节理产状稳定,延伸较远,如被矿脉充填,则矿脉的厚度、产状也较稳定28.在断层运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指示断层运动学方向的伴生构造,主要有答案:擦痕牵引褶皱分支断裂阶步29.断层野外识别的地貌标志有答案: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水平错断的山脊串珠状湖泊洼地30.下面有关地震带与活动断层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大多数强震的极震区和等震线的延长方向与当地断层走向一致在许多活动断层上都发现了古地震及其重要现象,重复的时间在几百年至上万年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动断层带内31.下面褶皱可以描述为答案:相似褶皱顶厚褶皱32.平卧褶皱的特点有答案:地层发生倒转枢纽水平轴面水平33.平行褶皱的特征有答案:等倾线与岩层面切线垂直等倾线长度不变岩层厚度处处相等34.褶皱的初始主波长与( )有关答案:强硬层与基质的粘度比强硬层的初始厚度35.弯滑褶皱作用的变形表现为答案:平行层理的简单剪切岩层滑动界面上发育与滑动方向一致的擦痕线理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不变主伸展轴与层面斜交36.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样式为答案: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37.下列哪些是韧性剪切带内常见的构造答案:云母鱼旋转碎斑38.下图中韧性剪切带内的典型运动学标志为答案:指示右行剪切旋转碎斑39.下列哪些属于原生面理答案:岩浆面理层理40.逆冲推覆构造的台阶式结构发育一般是受控于一套强弱相间的地层,其中答案:断坪往往产出于软弱层断坡往往产出于强硬层41.当我们用罗盘测量岩层面倾角的时候,要使罗盘的圆柱形气泡居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期末试题

015031— 2 构造地质试题 B 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 1、1)广义断层效应由断层活动引起的一切地质构造现象 2)狭义断层效应在平面或剖面上看到断层活动的假象运动现象 2、1)递进变形包含有若干连续微量应变的变形 2)有限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又称总应变或全量应变 3、1)内力固有内力—组成物体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附加内力—外力作用下,质点间产生的“派生粒子力” 2)外力面力—通过接触面传递的力包括〈体力—物体本身的重力4、1)透人性构造在地质体中连续、均匀分布的构造 2)非透人性构造在地质体中不连续、非均匀分布的构造二、问答题 1、褶皱构造基本要素 1)核2)翼 3)拐点 4)翼间角 5)转折端 6)枢纽 7)脊线、槽线 8)轴面 2断层分类标准、具体类型 1)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1)断层走向/岩层走向:走向、倾向、斜向、顺层断层(2)断层走向/褶皱轴向:纵向、横向、斜向断层 2、两盘相对运动 A 正断层 B 逆断层 C 平移断层 D 正(逆)---平移断层 E 平移---正(逆)断层3、中和面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与变形特点 1)应变特征(图形—略)褶皱层的外弧受到拉张作用,内弧受到压缩作用,中间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2)变形特点(图形—略)劈理:与外弧层平行,与内弧层垂直张节理:与外弧层垂直,与内弧层平行剪节理:与外弧、内弧层均呈斜交关系,且常呈共轭形式发育4、韧性剪切带总特征、具体特点、剪切指向标志 1)总特征:似断非断,似褶非褶 2)具体特点:A 可见 S—C 组构 B 糜棱岩发育 C 可能见有鞘褶皱 3)剪切指向标志(图形—略)(1)鞘褶皱(2)云母鱼(3)书斜构造(4)S—C组构(5)压力影(6)曲颈瓶(7)旋转碎斑(8)S 形标志层(剖面上看)构造地质学试卷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20分)1、是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岩层由老到新的方向。
盆地由2、是指早期一个张性或张扭性的盆地后期转变为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盆地(正反转)伸展沉降转变为挤压上隆,正断层转变为逆断层的现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806 构造地质学 考试大纲

12、掌握变质核杂岩、拆离断层、盆岭构造等伸展构造及构造反转的概念和特 征。了解伸展构造野外识别标志。
13、掌握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几何结构、扩展方式,逆冲作用与褶皱作 用。了解逆冲推覆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逆冲推覆构造与滑覆和岩浆活动的关 系。
14、掌握走滑断层的结构及与之相关的构造特征。了解走滑断层的应力状态及 发育背景和成因。
8、伸展构造型式(地堑、地垒、盆岭构造、断陷盆地、裂谷、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岩墙群),伸展构造发育模式,构造反转(正、负反转构造),伸展构 造的鉴别。
9、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几何结构,扩展方式,逆冲作用与褶皱作用, 逆冲推覆构造的地质背景及其与滑覆和岩浆活动的关系。
10、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伴生构造、组合型式),应力状态 (剪切断裂带的应力状态、走滑断裂带弯曲部和端部的应力状态、两条交切走滑断 层引起的应力状态、离散性走向滑动和聚敛性走向滑动),与之相关的构造(拉分 盆地、花状构造、雁列式褶皱和牵引式弯曲、双重构造),走向滑动断层的发育背
6、节理的分类(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分 类、节理的力学性质分类),节理的分期与配套,雁列节理和羽饰构造,节理脉的 充填机制和压溶作用,区域性节理,岩浆岩体中的节理,节理的野外观测研究内 容。
7、断层的几何要素(断面、断层线、断盘)和位移(断距、滑距),断层分 类(断层走向与所切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分类、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 之间的关系分类、两盘相对运动分类),断层形成机制,断层岩的分类及研究意 义,断层效应,断层的识别,断层面产状测定,断层两盘运动方向确定,断层作用 的时间性。
2、掌握产状要素及表示方法,V 字型法则、沉积岩层变新方向确定的标志和不 整合形成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一、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是考研备考的重要资料之一。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构造力学与构造演化,对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变形进行系统观测、解释和研究,全面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变形过程。
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考研,中国地质大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
本文将介绍这些真题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二、真题的特点1. 真实性: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是根据考研大纲和课程要求,由专业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精心编写的。
题目内容涵盖了构造地质学的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2. 多样性:真题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考察了考生对构造地质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能力。
3. 难度适中:真题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会引导考生思考和推导,考查考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4. 知识全面:真题涵盖了地质结构、变形过程、地质构造与构造演化等不同的知识点,旨在全面考查考生对构造地质学的掌握程度。
三、应对策略1. 了解考试大纲:考生在备考构造地质学考研时,首先要详细了解考试大纲。
掌握考试范围和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做真题: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源,通过做真题可以熟悉考试形式和题目类型,提高解题技巧和速度。
可以将真题分为不同的知识点整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3. 多维备考:考生应该广泛阅读相关教材、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扩大知识储备和深化理解。
并且,定期参加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4. 系统总结: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时常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体系。
通过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5. 预留时间:在备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训练。
考生还要合理分配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备考进度。
四、总结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是备考考研的重要资源之一,通过做真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形式和提高解题能力。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1、简述正断层的组合形式2、简述伸展构造类型3、剪节理的特征4、张节理的特征5、简述不整合的形成过程6、简述平行不整合的特征及构造意义7、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征及构造意义8、简述兰姆赛的褶皱几何分类9、简述逆冲断层的构造样式(组合形式)10、简述安德森模式11、简述断层的层次性12、简述流劈理的成因13、简述走滑断层的样式(组合形式)14、简述顺层断层的特点与标志15、简述同沉积断层的主要特点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 地质构造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各种线理和面理构造等。
2. 构造地质学研究地质构造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
3. 构造尺度在对地质构造进行观察研究时,可按规模大小划分为许多级别,称为构造尺度。
4. 岩层的产状岩层的空间产出状态,常采用岩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的数值来表示5.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
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岩层的走向。
6.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真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7. 倾角层面上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夹角。
8. “V”字形法则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分布形态较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呈交切关系,并有一定规律,即当其横过沟谷或山脊时,均呈“V”字形态,根据岩层产状、地面坡向和坡度角不同,“V”字形形态也有所不同,这种规律称为“V”字形法则。
9. 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
10. 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层序有间断,先后沉积的地层间缺失了某些地层。
11. 角度不整合上、下地层间既缺失地层,产状又不相同。
12. 平行不整合上、下地层间既缺失地层,但产状基本相同。
13.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的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较新。
湖北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科学与地质资源勘探重点梳理

湖北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科学与地质资源勘探重点梳理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构造、物质组成和地质历史的学科,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湖北省考研地质学的复习中,地球科学与地质资源勘探是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地球科学概述地球科学是综合性的科学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构造、动力学、气候变化等问题。
它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貌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对于后续的地质学复习非常重要。
1. 地球科学的定义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外部和内部构造、地质演化、地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综合学科。
2. 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地球科学主要涉及地球的四个球层,即大气层、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岩石圈运动、地表地貌与地理环境、地球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等。
3.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地球科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野外地质调查、实验室分析、遥感技术和数学模拟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科学家深入研究地球的内外部过程,揭示地球演化的规律。
二、地质资源勘探的基本概念地质资源勘探是指对地球内部和地表的各种资源进行调查、勘探和评价的过程。
对于湖北省考研地质学而言,地质资源勘探是复习的重点。
下面将介绍地质资源勘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1. 地质资源的定义地质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地质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基础。
2. 地质资源勘探的目的地质资源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和评估具有经济价值的地质资源。
通过勘探,可以确定资源的分布、储量和质量,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地质资源勘探的步骤地质资源勘探一般包括系统地设计勘探方案、野外地质勘探、实验室分析和评价等步骤。
其中,野外地质勘探是核心环节,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化探勘探等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坡积物:片流将洗刷破坏的物质从山坡上部搬运到山坡下部较平缓地带堆积形成坡积物。地 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中的水体,井和泉是它的人工和天然露头。
河流的袭夺:向源侵蚀作用较强的水系把分水岭另一侧侵蚀作用较弱的水系上游或其支流袭夺 过来,叫河流的袭夺。
地质考研命题组备选考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 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内部资料)
地质考研命题组
(适用于地学院校复习)
内含知识点总结,往年真题及备选考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 ”):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 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用来分析保留在地 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地温梯度:指深度每增加 100 米时所升高的温度,以℃表示。
潮坪:一种沙质或泥质的几乎是水平的海岸沼泽化平坦地,这种平坦地随着潮水的升降而交替地 被淹没或露出。亦称潮间带。
锰结核:一种黑褐色、外表呈球形或椭圆形,内部具同心圈层结构的锰、铁氧化物团块。风 棱石:由风沙流长期磨蚀形成的由几个磨光面组成棱角明显的砾石。
胶结作用: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颗粒胶结在一起,转变成固结的沉 积岩过程。
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下蚀)达一定深度后,接近某一水面时,下蚀作用即停止,这种水平面称
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牛 轭湖:河流截弯取直后,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称为牛轭湖。
冲积物的二元结构:河流冲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洪水期限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洪水流 速减小,洪水挟带的细粒泥砂,覆盖在河床冲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砂和砾石组成的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冲积物,上 部为细砂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冲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考试构造地质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考试构造地质总结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构造地质学: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组成地壳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力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构造现象的学科。
2.构造层次:地壳中存在地温梯度,随着地壳深度增加,温度压力升高,引起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而产生的变形性质的垂向分带性3.构造组合:具有内部组合和秩序的许多密切相联系的构造要素的集合体称为构造组合4.构造叠加:指已经变形的构造又再次变形而产生的复合现象。
5.构造置换(03.07.08):岩石中一种构造在后期变形过程中或通过递进变形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称为构造置换6.构造继承:如果前期构造控制或影响了后期构造的形成和发展,后期构造保留了前期构造某些主要特点称为构造继承7.构造序列: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即构造序列第二章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层构造名词解释1.面状构造:指地质体中几何的或物理的呈面状的构造面;线状构造:地质体中几何的或物理的具一定方向延长的构造2.层理:成分和结构以及颜色结核包体等在垂向上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成层的原生沉积构造3.流面:又称面状流动构造,岩浆流动过程中云母等片状、板状矿物或扁平状捕虏体、析离体,呈面状定向排列而成的面状构造。
4.流线:又称线状流动构造,岩浆流动过程中由角闪石、长石等线状、柱状矿物或透镜体以及长条状捕虏体和析离体,以线状优选定向排列而成的线状构造。
5.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且产状基本一致,连续沉积形成,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6.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即先后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论述1.在浅变质变形沉积区确定地层层序的沉积与构造变形标志?(05.07)答:1)交错层理:层理前积纹层的顶部多被截切与层系面呈高角度相交,下部常逐渐变缓收敛与底面小角度相交或相切2)递变层理:在一个单层中,从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递变层理的顶面与其上一层的底面常是突变的有明显界线的3)波痕:振荡式波痕呈对称的尖脊圆谷状,尖脊指向顶面圆弧指向底面4)层面暴露标志:常见暴露标志有泥裂,雨痕等,泥裂剖面上呈V型,被上覆沉积物充填呈脊状印模,印模间断指向岩层底面;雨痕被上覆沉积物充填后,在上覆岩层底面形成突起瘤状印模指向底面5)生物标志:根据某些化石在岩层的埋藏保存状态鉴定岩层顶底面,如古植物根系分叉方向指向岩层底面6)底面印模:底面印模常呈舌状或细长脊状突起,突起方向指向岩层底面7)此外还有冲刷痕迹;砂岩球,砂岩枕的凹面指向岩层顶面,碟状构造凹面指向岩层顶面等2.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答: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可以分为平行不整合即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类型;平行不整合的主要特点有:(1)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两套地层间缺失了一些地层;(2)生物间断,有升降运动但不强烈;(3)不整合面常有底砾岩有时保存有古风化壳,土壤层;(4)形成过程为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或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地大郭颖李智陵老师版)

复习题(一)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答: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各部分岩石(岩层或岩体),即各地质体的形态特征,在几何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另:地质构造是岩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的变形产物,如褶皱、断层、节理、劈理和纹理等。
)构造地质学主要是研究组成岩石圈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构造作用中形成的变形现象(构造)的几何形态、组合形式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地质构造的尺度划分?答:从构造的空间尺度看,构造可分为①全球或巨型构造、②大型构造、③中型构造、④小型构造、⑤微型和超微型构造。
其中,中型和小型构造是最实际、最具体的构造,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复习题(二)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上)1如何利用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判断沉积岩层的顶底面?答:可通过以下几点判断:①变异层理标志,如交错层理的“底切顶截”的特点;递变层理的“下粗上细”的特点等;②层面原生构造标志,如波痕的“峰尖(窄),谷宽(圆)”的特点;泥裂剖面的形态;根据雨痕和冰雹痕形成的印模;根据冲刷面;根据底面印模等;③生物标志,如根据某些化石在岩层内的埋藏保存状态;由某些藻类形成的叠层石,形成的穹状纹层的凸出方向即指示岩层的面向;根据一些古植物的根系,向上变粗并收敛,向下变细且分叉;根据生物活动造成的遗迹化石等。
2.解释几种主要软沉积变形的形成机理。
答:软沉积变形是指沉积物尚未固结成岩时发生的变形。
常见的几种形成机理如下:①压模与火焰状构造。
压模的形成机理是当砂层沉积处在塑性状态的泥质层之上时由于超负载或差异负载作用使沉积物发生垂向流动而成;火焰状构造的形成机理是由于上覆砂岩的不均匀负载压力使砂岩之下呈塑性状态的泥质沉积物挤入负载瘤状突起之间形成。
②球状和枕状构造。
多发育在泥岩或粉砂岩之上的砂岩底部,一般局限于某一层内。
它是由于地震、水体拢动和局部负重使砂层破裂、下沉而形成的。
某些砂岩球和砂岩枕的形成也可能与滑塌作用有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二、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
三、选择题1.c; 2.a;3 d;4.b; 5.b; 6.c; 7.a; 8.a; 9.b;10.d
第二章 地球
一、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大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裂谷;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裾);海沟;岛弧;洋脊;洋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磁;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面热流;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二、是非题1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 )3.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 )4.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 )5.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 )6.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7.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 )8.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 )9.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 )10.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 )11.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 )三、选择题(按后面的参考答案选择填写)1.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2.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3.地球上重力值最大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4.地面上的重力值( )。a.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b.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少; c.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5. 随深度增加地热增温率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大;b.不断变小; c.先增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增大。6.就全球范围看,恒温层的相对平均深度大致是( )a.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深;b.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浅; c.内陆比沿海地区深;d.内陆比沿海地区浅7.陆壳与洋壳的边界位于( )。a.海岸高潮线处;b.海岸低潮线处; c.大陆架外缘处;d.大陆坡的坡脚处8.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 )a.古地磁法;b.地电法; c.地震波法;d.重力法9.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 )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 c.重力分异能;d.构造作用能。四、填空题1.地球的重力主要来源于( )。2. 大陆平均地表热流值为( )HFU;洋底平均地表热流值为( )HFU。3.陨石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成( )、( )和( )三大类。4.当今陆地上最高、最雄伟的山系是( )和( )。5.大陆边缘可分为( )与( )两种不同类型。6.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 )和( )等方面。7.保留在岩石中的剩磁,根据它们的成因不同,可分成( )和( )等类型。五、问答题1.试分析地球形状不成为正球形的可能原因。2.举例说明研究地表形态特征的地质意义。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如何?4.地表实测重力值可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与理论重力值不相一致?5.为什么洋壳的地温梯度高于陆壳?6.为什么不能按全球平均地热增温率来求地心温度?7.举例说明研究大气圈的地质意义。8.举例说明研究水圈的地质意义。9.举例说明研究生物圈的地质意义。10.试分析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可能形成原因。11.试述洋脊的主要分布特征。12.艾里模式与普拉特模式有什么共同与不同之处?13.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组成与状态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复习资料

论述题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划分方法与划分方案
结合实际论述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影响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试举例说明
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主要标志及其研究意义
以黄土地区为例试述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法
以青藏高原为例试述构造运动、地貌、气候三者的关系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试题结构
湖泊地质作用(干旱区湖泊沉积作用-四阶段;潮湿区湖泊-机械,湖泊纹泥,马洱湖;沼泽(泥碳化)的地质作用)
十二地球资源
考试内容
地球资源和矿产概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
十三地质灾害
考试内容
地质灾害概念;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十四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
考试内容
地球环境概述、全球变化、人类纪;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和谐共处
2.理解内容:
(1)第四纪的基本特征,第四纪下限确定标志;
(2)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划分方案;
(3)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4)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的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
(5)人类演化、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6)第四纪植物群的基本特点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7)海平面变化的标志
2.理解内容
(1)滑坡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
(2)风化壳的类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3)斜坡演化过程及主要地质作用
(4)河谷地貌的演化阶段
(5)岩溶沉积物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6)黄土的成因问题
(7)黄土—古土壤序列
(8)冻土地貌的基本特征
3.了解内容。
(1)各类地貌和沉积物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哺乳动物化石的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考研试题作图必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考研试题作图必备四.作图题1.已知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注:图中岩层倾角均小于山坡坡角)。
2.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E120°∠45°,某线理产状为NW30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
270360° 180° 90°270360°180°90°岩层产状赤平投影线理产状赤平投影3.示意画出直立倾伏背斜、斜歪倾伏背斜的立体图形。
4.示意画出阶梯状正断层组合、叠瓦式逆断层组合的剖面图形。
5.用剖面图表示出以下不同褶皱的形态A B相似褶皱C 隔槽式褶皱6.用形成三类断层的三种不同应力状态(安德森模式),分析解释不同断层的形成原因。
A 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答案:A、正断层:σ1直立,σ2、σ3水平,水平拉伸和铅直上隆是形成正断层的有利条件。
(剖面上看)B、逆断层:σ1和σ2水平,σ3直立。
水平挤压有利于形成逆断层。
(剖面上看)C、平移断层:σ1和σ3水平,σ2直立(平面上看)7.画出图示共扼节理的应力椭圆和应变椭圆(5分):8指出图示擦线的侧伏方向(5分):9.下图A层为一煤层,求其产状,并在图中画出可以采煤的区域(10分)10.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18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5分)11. 下图为一简易的地质图(平面图),画出图切剖面图(10分)12.分析判别下图,指出断层两旁相对运动方向及断层类型(正、逆或平移)答案:左图:断层上盘(图中左上角)上移,下盘(图中断层线右下方)下移,故为逆断层右图:依据断层效应,可以判断该断层为逆断层13.根据小褶皱或劈理分析判断地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14.指出A、B图所示为何种类型从属褶皱,并利用从属褶皱确定C图高一级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计10分)A图为“Z”型,B图为“S”型,C图高一级褶皱为背斜(图略)15.指出A -F 图中应力莫尔圆所代表的应力状态(计12分)A.单轴压应力;B.静水压力;C.三轴压应力;D.双轴压应力;E.平面应力(拉压应力);F.纯剪应力(等值拉压应力)16. 指出下列图中断层的运动学性质 (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滑距:是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是根据错动前一点,错动后分成两个对 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44 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45 剪应变:一点附近不同方向质线之间夹角发生的改变。 47 节理: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破裂面。 48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 组,则构成节理系。 49 节理组:是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致和力学 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 50 均匀应变:连续介质中,如果变形前任一取向直线上的质点变形后仍在一条 直线上,则这样的形变称为均匀变形。 51 矿物生长线理:是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排列而成。 52 粒级层理: 53 连续劈理: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极小,只能借 助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均称为连续劈理。 54 流劈理:是变质岩中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的面状构造, 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圆状矿物或其集合体的平行排列构成的,是具有使岩石分 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 55 糜棱岩:细粒的,具强烈面理化的断层岩。是错动面上的岩石受到压碎、拖 拽和强力研磨而产生的。 56 面状构造:泛指地质体中所有平面的构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入学复习试题 第 1 页(共 28 页)
15 地垒:由两组走向平行反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在简单情况下,有两条正断 层组成的地垒,中间共同的下盘上升,两侧的断层上盘下降。 17 递变层理:一个单层中,从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 18 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由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 过程变化到最终状态的发展过程。 19 顶薄褶皱:褶皱核部同一褶皱层的真厚度小于翼部岩层厚度的褶皱。 20 断层角砾岩 :由任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碎块组成的角砾岩。 21 断层面:将岩块或岩层断开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面。 22 断层泥:岩石在强烈的研磨中成为泥状,单个颗粒不易分辨,较大碎粒含量 有限,这种未固结的断层岩可称为断层泥。 23 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形成沿断层走 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 24 断层线:是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在地面的出露线。 25 断层崖: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断层的上升盘常常形成陡崖。 26 断层岩:是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 和矿物成分的岩石。 27 断距:是指被错断岩层在两盘上的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28 断坡: 29 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外来岩块被大片剥 蚀,只在大片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 30 非共轴递进变形:递进变形中,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与有限应变椭球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入学复习试题 第 2 页(共 28 页)
的主轴不一致。 31 非透入性构造:构造在地质体中不均匀连续弥漫整体。 32 缝合线构造:是一种常见于不纯灰岩中,由压溶作用引起的,与节理相似的 小型构造。 33 负花状构造: 34 杆状构造:是由石英等单矿物组成的比较细小的棒状体。 35 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 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成箱状。 36 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背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 间的向斜平缓开阔,常成箱状。 37 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始终与有 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一致。 38 构造层次: 39 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 石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块由断层圈闭的 原始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这种现象称 为构造窗。 41 构造透镜体:是断层作用引起构造强化的一种现象。断层带内或断层面两侧 岩石破裂成大小不一的透镜状角砾。 42 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应力作用而发生弯曲的行为称为横弯 褶皱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入学复习试题是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后,经曝晒干涸时收缩形成的 与层面大致垂直的楔形裂缝。 58 逆冲断层:逆冲断层是位移量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 59 逆断层:逆断层是断层的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 60 盆岭构造: 61 劈理:劈理是一种潜在分裂面按岩石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 的次生面状构造。 62 平行褶皱:褶皱面作平行弯曲。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褶皱个部分一致,所以 也称为等厚褶皱。 63 平移断层:平移断层是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位移的断层。 64 破劈理 :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无 关。 65 倾伏角:直线的倾斜角,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66 倾伏向: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 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 67 倾伏褶皱:枢纽倾斜的褶皱称为倾伏褶皱。 68 倾角:指倾斜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69 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近于直立的褶皱。 70 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倾角。 71 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分量称为倾斜滑距。 72 石香肠构造:又称为布丁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
源于:地质考研命题组
地质考研白皮书
知识点整理 科目代码: 806 科目名称: 构造地质学
适用范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试题
1 A 型线理:与最大应变主轴 A 轴一致的线理。 2 a 型线理:与物质运动方向平行的线理。 3 B 型线理:与物质运动方向垂直,平行中间应变主轴 B 轴的线理。 4 S- C 组构 5 背斜: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褶皱。 6 不连续劈理:劈理域在岩石中具有明显间隔,用肉眼就能直接鉴别劈理域和 微劈石的劈理。 7 不整合接触:先后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这种接触 关系为不整合关系。 8 侧伏角:直线与所在平面走向线间所夹锐角。 9 层理:是沉积岩的最基本的原生构造,是研究构造的最基本的参考面。 10 超覆:当新沉积物的展布范围超过早先的盆地边界而覆盖在下伏地层或原为 剥蚀区的基底上,使下伏早期地层产生尖灭,这种现象叫超覆。 11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地层倒转的褶皱。 12 等厚褶皱: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褶皱各部分一致,褶皱面平行弯曲,也称平 行褶皱。 13 等斜线:是褶皱正交剖面上层的上、下界面的相同倾斜点的连线。 14 底辟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 一种构造,属典型的不协调褶皱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