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居住区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ppt课件

居住区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ppt课件
•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 10% ~15 %的 体育活动场地。
➢开放社区与公共空间 对城市的开放 对居民的开放(公众利益优先)
居住区配套设施
标准划定
表5.0.3
➢ 建立“都市核心带” ——开放空间 ➢ 公共空间优先设置 ➢ 大型公建结合公交设置
武汉城市花园
都市核心带
PART 03
•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 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 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
• 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 8km/km2;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m-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 的布局相结合。
1)不同年龄的居民和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构成
老人和儿童的存在为社区注入活力
邻里设计
混合型居住人口能够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不同需求,从而有助于街区商业走向繁荣
2)不同的住宅类型:公寓、独户住宅、联排住宅等
住宅在户型、面积和价格方面具有多样性是社区混合的前提
不同的居住建筑根据需要位于邻里中不同的位置,同时考虑绿化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营造
1500-4000 300
300-1000 -
户数 人口
面积(公顷)
居住区 1~1.6万
3~5万
50~100
居住小区 3000~5000
1~1.5万
15~35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4~6
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融入城市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ppt课件

优缺点
• 优点:居住区呈现层次递进、起落有致的均衡性
• 缺点:轴线长度较长时,如处理不好易出现单调感 • 适用范围:可高低起落
案例分析
南 北 向 轴 线
案例分析---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 水轴
康有为广场
案例分析---北京吉大城小区 建 筑 空 间 对 称 轴
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片块式布局
•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但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纽约哈姆雷区1199广场住宅区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向心式布局
目录
• 向心式布局的定义 • 向心式布局的优缺点 • 案例分析
定义
将居住空间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 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并以自然 顺畅的环形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优缺点
开放式街区的布局营造了“公共性—半 公共性—私密性”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组团级道路、公共绿化、沿街建筑界面 的公共空间完全共享。小高层住宅与多 层院落式组团布局疏密有序,贯彻省地 节能理念。
香港置富花园
——住宅和公
布局紧凑,缺点明显
向心式布局---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居住区
地形分析
用地南北东部均为丘陵,西部为 山沟及南山湖(水库),地形内 部高差可达104米。
整体规划
规划结构分析图
黄色---住宅区 橙色---教育区 紫色---物业 红色---公建
道路、绿化系统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隐喻式布局
目录
• 隐喻式布局的定义 • 隐喻式布局的优缺点 • 案例分析
• 缺点:无主次空间之分,缺乏层次感 • 适用范围:居住区规划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案例分析:泛海国际居住区
住宅区居住地块被相对开放 的道路网络分为七个相对独 立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都 雕琢成为私密和半私密空间, 其间由绿链连接。这样,不 但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还 使商务、休闲娱乐、运动、 住宅相互各自独立,分区明 确,缔造一个多元共生的都 市“私密花园”。

全版居住区规划.ppt(new).ppt

全版居住区规划.ppt(new).ppt

5
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要素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经济性原则 (三)生态性原则 (四)地方性与时代性的原则 (五)超前性与灵活性的原则
.精品课件.
6
二、居住区用地规模与组成
(一)居住区的规模
户数 人口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10000—16000
3000—5000
2. 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的居住区
居住区——居住组区
.精品课件.
11
3. 以居住组团和小区为基本单位的居住区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精品课件.
12
第三节 居住区各类用地规划布置
一、居住建筑及其群体空间设计
(一)居住建筑类型选择
1. 居住建筑的类型及其特点
➢ 按平面组成分类:梯间式、内廊式、外廊式、内天井式、
.精品课件.
西、北
北 偏东35°至 北偏西35° 南 偏西25°至 西偏北30° 东、西
西、北
西、西北、北
西、北
西、西北
19
(3)通风
➢ 建筑的高度、进深、长度、外形、迎风位 ➢ 建筑群体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迎风方位 ➢ 住宅区的合理选址及道路、绿地、水面的合理布局
.精品课件.
20
(4)噪声的防治
.精品课件.
44
.精品课件.
45
2、轴线式:空间轴线,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 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不论轴线虚实,都 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着轴线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 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精品课件.
46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PPT课件

8.附岩
9. 悬挑
38
规划平面设计
一、住宅单体的组合布置 [1]行列布置 这种形式能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
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是各地广泛采用的 一种方式。但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单 调、呆板的感觉。为了避免以上缺点, 在规划布置时常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 开拼接以及用矮墙分隔等手法。
39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基本形
2)平面形式 梯间式、走廊式、点式
18
住宅楼基本构成
(1)梯间式住宅
– 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住户,住宅平面布局紧凑,公共交通 面积少,户间干扰少,相对安静,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19
住宅楼基本构成
跃层
– 利用顶层做跃层,退台,减少日照间距 – 有效利用空间,丰富立面效果,带来很好的效果户内空
间变化
20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 住宅建筑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2014-05-14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目录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 ➢居住区定义与介绍 ➢容积率与居住形式 ➢住宅楼基本构成 ➢规划平面设计 ➢规划立面设计 ➢节能、节地 二、案例分析
住宅楼基本构成
转角处理
– 有效利用住宅楼两端的空间 – 打破单调的行列式布局,空间处理更加灵活 – 有利于邻里空间的营造 – 主要朝向受到影响
21
住宅楼基本构成
(2)走廊式住宅
– 以走廊连接多户住宅 – 通风效果不好,容易产生户间干扰
22

居住区规划课件整理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课件整理PPT课件
对日照朝向的要求较高。当地居民对 -15度到 15度之间的住宅朝向接受程度比较好,对规划 形态的灵活性产生一定制约。
-15˚≤ a ≤15˚
1.23H,1.26 H
○ 多层间距 南侧建筑高度在18米以下的(含18米),其
建筑间距不应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23倍;南侧建 筑高度超过18米,其建筑间距不应小于南侧建筑 高度的1.26倍。
2020/3/29
20
2020/3/29
21
初步设计
步骤六
6.方案强排调整
方案进行强排规划后,整体会满足任务书的相关指标,但是空间和 户型均很呆板,这时应进行方案的调整。
调整主要在以下二个方面: ①整体空间效果,城市天际线 ②户型产品
2020/3/29
22
2020/3/29
23
2020/3/29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户型要符合楼层高度(即消防的要求)
②户型要符合市面上流行的户型
③户型要考虑日照的影响
④如何在总图中放置合理的户型
2020/3/29
38
7-11F
12-18F
18F以上
一个楼梯+一个电梯
二个电梯(其中一个为 消防电梯兼担架电梯) +一个楼梯
二个电梯(其中一个为 消防电梯兼担架电梯) +二个楼梯
63
2020/3/29
64
2020/3/29
65
2020/3/29
66
2020/3/29
67
调研内容包括: ①用地周边的道路 ②用地周边的建筑 ③用地周边的景观 ④用地内的现状(建筑、高差等)
2020/3/29
12
2020/3/29
13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27
样板房色调设置相对较为丰富,但整体色调依然较为朴素 灰——地面 白——墙壁 棕——各类木制家具摆设
28
虚实关系
墙 -外实内虚 -外俭内繁
外实:外部树立围墙,保证住宅的私密性,但为便于采光,局部镂空设计 外简:立面采用青砖或仿青砖,线条简洁
29
墙 -外实内虚 -外俭内繁
内虚:通透大玻璃 内繁:内部不同涂料材质使用
F区东侧 沿街商业; 14栋3至18层住宅。
G区在其用地上设计2 栋高层商务塔楼,作为 E区商务中心的延伸, 通过与南面极地海洋世 界商业街的呼应形成主 要的城市公共节点空间。
6
三、居住综合体
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生活的公 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这种居住综合体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十分 有利的,由于面对市场不大,所以经济收益可能会不高 。
38
“最欧洲化”十大标准
社 区 格 调 : 一 乐个 园平 等 主 义 的 中 产
社 区 品 位 : 生 社活 区在 电 影 梦 幻 般 的







活 在






建 筑 品 质 : 追 艺求 术哲 学 一 样 的 建 筑






























开 放 悠 闲
“波罗的海明珠”选址于圣彼得堡市沿波罗的海芬兰湾天然形成的“月牙状” 海岸线,冬宫、夏宫屹立两端。项目的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中将充分利用这一 自然联成的滨海发展带,联成一条集旅游、购物、休闲、餐饮、工业博览为一 体的城市经济带。通过象征俄罗斯文化、文明和历史的海岸线将其与城市连为 一体。预期该项目建成后,宛如芬兰湾畔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一条具有无 比魅力的珍珠项链,成为圣彼得堡市崭新的标志性建筑群,在圣彼得堡这样一 个充满文化的优雅城市树立起一座极具代表性的“滨海之城”,因此称之为 “波罗的海明珠”。

居住区规划设计_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30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_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PPT30页)
► (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 (4)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 (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 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 (6)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设计 ,起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古树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 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 貌。
优点;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创造良好私密 的生活空间。社区规模小,易封闭,利于小孩 安全,老人可以随意走动,符合传统习惯
缺点;通风日照不如开敞式,楼房之间绿化 得不到充足日照通风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集约式布局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
►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 (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 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 (1)规划布局与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特色、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 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住区 的污染和干扰;
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但空间容 易呆板、单调
居住区组团形式:合院式
这种布置形式形成近乎封闭的空间,其 有一定的空地面积,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 息园地,形成的院落比较完整,对于寒冷 及多风沙地区,可以阻挡风沙入侵及减少 院内积雪口同时,院落的形成也有利于居 民交往,空间领域感强,对院落的安全防 卫也特别有利。周边布置的形式还有利于 节约土地,提高居住建筑密度,但这种布 置方式将出现一部分朝向较差的居室,转 角单元空间较差,对地形的适应性差,夏 季通风也会出现遮挡和死角,故而炎热地 区要慎用。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课件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课件

04 居住区环境设计
绿化环境设计
绿化覆盖率
确保居住区内绿地面积足够,提 高居住环境的绿化覆盖率,为居 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休闲
场所。
植物种类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 适宜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 、花卉等,以丰富绿化层次和色彩 。
绿化布局
合理规划绿化布局,将公共绿地、 宅旁绿地、道路绿化等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ppt课件
•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 居住区规划布局设计 • 居住区建筑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 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01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对城市中住宅 集中区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 景观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 。
目标
创造宜居、舒适、安全、美丽的 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水景环境设计
1 2 3
水景类型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定位,设计不同类型的水景 ,如池塘、溪流、喷泉等,以增加居住区的灵气 和活力。
水质保障
采取有效的水质保障措施,如定期换水、过滤设 备等,确保水景的清洁卫生,为居民提供安全、 舒适的休闲环境。
水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
将水景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统 一的整体效果,提升居住区的品质。
THANKS 感谢观看
住宅组团布局
总结词
住宅组团布局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氛围。
详细描述
住宅组团布局应注重多样性和协调性,以营造宜居的社区环境。在规划住宅组团时,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 设计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住宅,以满足不同家庭和生活方式的需求。同时,住宅组团布局应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 ,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3)室外地坪标高设计——保证室外地面适宜的坡度,标 明其控制点整平标高。
(4)建筑标高与建筑定位——根据要求标明建筑室内地平 面标高,并标明建筑坐标或建筑物与其周边固定物的距离 尺寸,一对建筑物定位。
第21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5)地面排水——用箭头法表示设计地面的排水方向, 若有明沟,则标明沟底面的控制点标高,坡度及明沟的 高度尺寸。 (6)挡土墙、护坡——设计地平的台阶连接处标注挡 土墙或护坡的位置。 (7)剖面图和透视图——在具有特征或竖向较复杂的 部位,做出剖面图以反映标高设计,必须做出透视图以 表达设计意图。
5.1.1 设计地面 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技术要求和空间环境组织要
求,对基地自然地形加以利用、改造,即为设计地面。 设计地面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 (一)平坡式 (二)台阶式
(三)混合式
第2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一)平坡式 将地面平整成一个或多个坡度和破向的连续的整平
第10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图片 9-3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第11页/共33页
坡地住宅建筑竖向 设计处理手法示意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2.道路 标高 要满足道路道路技术要求、排水要求以及管网敷设要
求。在一般情况下,雨水由各处平整地面排至道路,然后 沿着路缘石排水槽排入雨水口。所以,道路不允许有平坡 部分,保证最小从坡 ≥ 0.2 % ,道路中心标高一般应比 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 m 以上。
第14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5.1.3场地排水 在设计标高中考虑了不同场地的坡度要求,为场地排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30
(二)住宅区的结构
4 空间层次与组合
半公共空间一般指若干住宅群落共同构筑的、属于这些住 宅群落居民共同拥有的街坊、居住小区或居住区外部空间, 一般包括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的公共场地、小区 级和组团级道路和车位等住宅区内不属于私密和半私密的 住宅区空间;公共空间一般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 城市外部空间。
7
住居住区规划结构
(一)结构与规划结构
1 结构
8
(一)结构与规划结构
2 规划结构
9
10
(二)住宅区的结构
1 构成要素
一般情况下,将住宅区的构成要素划归为用地、设施、空 间、景观四个部分。在考虑具体的住宅区规划设计时,构 思过程的第一步往往是对规划结构进行组建的过程。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 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 是规划的结构。在住宅区规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的是由规划的基本要求表现出来的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 换性。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在住宅区规划中主要体现 为对构成要素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重组的基本规划要求与
50-60 15-25 10-18 7.5-18 100
55-65 12-22 9-17 5-15 100
70-80 6-12 7-15 3-6 100
15
(二)住宅区的结构
2 用地规模与配置
居住密度:重要的量化控制指标,对居住环境的品质及规 划结构的空间与布局形态有着根本的影响。
定义:单位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它包含了人口 密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指标的综合概 念。
的布局在满足各自的时空服务距离的同时,以达到使居民有 更多的选择性为目标。 考虑因素:上述设施在布局中可以考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的 结合,其中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和户外活动 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同时应该注 意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入家庭,部分公共服务 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布局特别是管理设施的位置将逐步不受服 务半径的限制。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里坊制:秦汉时期出现了面积约为1平方里(约17公 顷)的“闾里”;三国时期,曹魏邺城的居住单元称为 “里”,面积约30公顷左右,发展到唐代的“坊”, 面积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里坊制的居住组织形式与早期 运用井田制路网的规划理念是分不开的。
•街巷制:北宋时期,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里坊 的组织形式被商业街和坊巷的形式所替代,住宅直接面 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
•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居住区的环境水平,可以作为规 划设计方案评定和建设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依据之一。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二. 居住区规划整体布局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我国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简要演进历程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佩里提出了“邻里单 位”的概念,以小学的服务半径控制邻里单位 的人口规模,并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 构成城市的“细胞”。50年代出引入我国,并 在上海曹阳新村的建设中得到体现。
一. 居住区规划概述
居住区规划相关概念
居住区—— •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
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 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所 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基本可以在居住区内得到解 决,居住区实际已具备小型城市的功能。
• 社区的含义很丰富,简单地讲,社区是指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 生活共同体”。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PT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PT

03
案例三:广州某居住区规划设 计
项目背景介绍
位于广州市中心城 区,周边配套设施 齐全,交通便利。
目标客户群体为年 轻白领、家庭和退 休人士等。
定位为中高端居住 区,注重居住品质 和社区氛围营造。
规划设计理念
注重生态环保,打造绿色宜居 社区。
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舒适、安 全、便捷的社区生活。
追求创新与个性,打造特色居 住空间。
THANKS
感谢观看
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可持 续发展,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
营。
规划布局与空间布局
整体规划布局
该居住区整体规划布局合理,空间层次分明,注 重景观视线和空间感受。
公共空间布局
公共空间布局合理,包括公共绿地、活动广场、 休闲设施等,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道路交通布局
道路交通布局合理,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 分布有序,确保交通安全、便捷。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目录
• 案例一:北京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案例二:上海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案例三:广州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目录
• 案例四:成都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设计手法及创新点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案例一:北京某居住区规划设 计
项目背景介绍
项目地理位置
位于北京市某区,距离市中心较近。
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
建筑风格
该居住区的建筑风格为现代简约风格,注重建筑细节和品质。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注重绿化覆盖率和景观品质,包括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等。
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配套设施
该居住区配备了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如超 市、餐厅、银行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 活需求。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社区广场 / The Terraza
社区广场 / The Terraza
- 观赏平台 /VIEWING DECK
- 艺术展示 /ART EXHIBITION AREA - 模型展示 /MODEL HOUSE DISPLAY AREA - 闲适砌茶 /SITTING AND LOUNGING AREAS - 露天用餐 /OUTDOOR DINING AREA - 休闲等待 /SITTING/WAITING AREA - 户外商店 /OUTDOOR SHOPPING AREA - 悠哉亭 /REFRESHMENT KIOSKS
25
谢谢观看
26
• 宅间的主题休闲花园与各自的中心景观区的相互渗透,既有视线的可达,也有行为的可达。使得整 个小区的景观形成完整的体系。
15
成都温江万春英郦庄园设计
16
项目概况与区域定位
项目名称:成都温江万春英郦庄园 占地面积:53336 平米 建筑面积:88331 平米 规划户数:487 户 楼 层 数:5+1、6+1、7+1、8+1板式一梯两户电梯花园洋房 车 位 数:584 位 容 积 率:1.8% 绿 化 率:30%
本案位于温江区万春镇温郫公路旁(江安河北侧),净用地规模约56.66 亩,地块西至东南面江安河畔置信香颐丽都三期地块;西南:临规划道 路,对面为万春镇镇政府,目前在建;地块整体呈现不规则U字形。西 面毗邻温郫路、北接万民路。东面、南面皆为市政规划道路。
17
建筑风格
本案住宅主要是多层洋房,共十栋单体拼合体。 公建有临街商铺和独立商业。建筑风格为泛地中 海,公建以南加州圣·芭芭拉风格为原型,并融入 地中海托斯卡纳风格的某些元素,住宅以托斯卡纳 风格为蓝本。红瓦、白墙、木构架、毛石墙面等 元素体现出朴实、自然的山野气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 • (1)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
留出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人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 杂务院等 •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 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 和绿地等 • (3)道路用地 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的路面以及 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 • (4)公共绿地 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 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
• 1、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 满足个体的需求,满足群体的需求,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 2、生态优化原则 可持续的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生态、 环境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发展。
• 3、社区发展原则
26
需求层次理论 :
195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A.Maslow)在《动 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 要由低级到高级分成五个层次:
24
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 2、居住区详细规划的内容
(a)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b)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据必建地区的用地大
小来决定人口的数量); (c)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d)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包括建筑和用地)、分
“安全、清洁、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宽敞、阳光、安静、文 明”的生活质量。
住宅户型要与现代化生活条件相结合,建筑造型要具有特色。 环境设计要注重创造与现代生活、交往相适应的场所,并注意与周边 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整体造型设计应符合审美及艺术原则,在形体、尺度、比例、质感、 色彩上要相互协调,能正确传达视觉信息,具有地方特色。
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 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公顷。
8
居 住 区 实 例
9
居 住 小 区 实 例
10
居住组团实例
11
3.1、居住区的组成
•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 居住区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 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 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00户,用地50~100公顷。
• 居住小区
2
• 1 学习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 从专业成长角度 • •
• 从市场需求角度 •
重要的建筑形式 培养建筑组群设计能力 加强专业之间合作能力
目前主要的城市建设内容 建筑师工作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培养目标
A、 教学目的 1、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步骤、方法;把握居住小区的规 划结构、路网组织;处理好不同组团之间及组团与小区中心的关系; 综合平衡道路、绿化、住宅与公共建筑等的关系 。 2、进一步探索居住行为、地域文化 、传统习俗、原住民构成或特定 居民等对住区规划以及住宅设计的影响;分析不同居住群体的需求特 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住区整体环境、居住建筑等的特色营造。
6
• 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理回顾
•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要点)
3.1、居住区的组成 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3、住宅群体组合 3.4、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3.5、道路交通组织与设计 3.6、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3.7、技术经济分析
7
3.1、居住区的组成
相关概念辨析: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设施完备度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27
人 的 需 求 层 次 金 字 塔
人的需求的产 生是一个从低 级的生理需要 到高级的自我 实现需要的发 展过程
28
各阶层居住社区对比
社区 主体
精英 阶层
物质 设施
品质 优良
管理服务 社群 社区文化 互动
专业周到 交往 特殊的商业
布和布置方式; (e)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f)拟定公共绿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g)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h)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25
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 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为居民营造“居住环境”
• 总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 。
12
• 南京某小区:
13
• 南京某小区:
14
• 南京某小区: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 1、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 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a)使用要求 (b)卫生要求 (c)安全要求 (d)经济要求 (e)施工要求 (f)美观要求
5
• 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培养目标
B 设计要求 整体设计要求:以人为本,从城市整体环境入手,综合分析、研究
居住小区的规划结构、功能布局、交通及景观环境的基础上力求创新,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条件下,使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达到最 优化,既要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又要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建筑学 2010级 2013.9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1
主要内容
• 1 学习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 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培养目标 • 3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原理回顾 • 4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设计思考 • 5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解析 • 6 下节课作业布置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 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 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规模:人口7000 ~ 15000人,户数2000~4000户,用地10~35公顷。
• 居住组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