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里春秋 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近年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5)(含解析)(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5)(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5)(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5)(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5)(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5)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女排在第一局中大比分输球,随后就展开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最终逆转对手,获得了比赛的胜利.②审讯之初,他依然负隅顽抗....,甚至还不可一世地口出狂言,但最终还是在检察官所呈现的如山铁证面前低下了头,当堂认罪.③某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敏锐的新闻触觉,不去挖掘有社会意义的新闻,反倒抓住明星的一点隐私就笔走龙蛇....,真是可悲可叹。

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

⑤在创作之初,他是以写言情小说而被广大读者所熟知的,而当下却成为了科幻小说创作群体中的有名之士,真是云泥异路....啊!⑥这位先生对《论语》的解说,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A.③④⑤ B.①②⑥C.①④⑤ D.②③⑥解析:B [①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此处符合语境.②负隅顽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③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此处使用错误.④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此处使用错误。

《春秋》阅读答案

《春秋》阅读答案

《春秋》阅读答案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秋》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秋》阅读答案1【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

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1)躬耕于南阳躬:(2)猥自枉屈猥:(3)攘除奸凶攘:(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弗: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1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1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

(3分)【答案】10.(1)亲自。

(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粥里春秋》阅读附答案

《粥里春秋》阅读附答案

《粥里春秋》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 题。

粥里春秋陆建华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

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

高三5月底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题

高三5月底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5月底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斩〕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表达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好的家规、家约、家范来表达,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那么。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场就有着明确的指向: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根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训子、孔子庭训,都表达了这一点。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开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

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

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根本单位,必须承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

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风俗控制。

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需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

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表达,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粥里春秋阅读答案(20XX江苏南京中考试题)

粥里春秋阅读答案(20XX江苏南京中考试题)

粥里春秋阅读答案(20XX江苏南京中考试题)粥里春秋陆建华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

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

2013年江苏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江苏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26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⑵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⑶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⑷,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⑸,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⑹,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⑺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⑻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⑼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莫言。

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⑴繁衍.⑵一拍即.合⑶和xù⑷齐心xié力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

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

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D.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D.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参加“南京小导游”活动,你搜集了以下材料,做了几件事。

材料一:南京“34路博爱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公交观光线。

它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大道”行驶,直到中山陵。

乘客可以观赏沿途的民国建筑和车厢内的民国老照片,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

34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 网络。

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46套

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46套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1)赊.账()(2)带挈.()(3)弄巧成zhuō()(4)gěnggěng()于怀2.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2分)(1)油然而声()(2)虚无缥渺()(3)按步就班()(4)张灯结采()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B.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孩子,一定要坚持,越不能坚持越要坚持。

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成功前最。

坚持住,你就会迎来,迎来,迎来。

A.渺茫绝望黎明成功胜利B.渺茫绝望成功黎明胜利C.绝望渺茫胜利成功黎明D.绝望渺茫黎明胜利成功5.修改病句(2分)(1)在纪念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之际,举国上下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缅怀雷锋生平事迹和学习雷锋精神。

(2)由于林书豪在篮球上的杰出表现,被大家冠以“林旋风”的称号。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②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⑤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③④① C.①②⑤③④ D.①②④⑤③7.结合语境补写句子(2分)八年上语文期末第1页(共8页)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勤酿造甜蜜;,。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篇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篇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风景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里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

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

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西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

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

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

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

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

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子个,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

一会儿又探出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那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的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供热冲洗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 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他脑海。

中考阅读理解:2013年江苏南京《粥里春秋》

中考阅读理解:2013年江苏南京《粥里春秋》

中考阅读理解:2013年南京《粥里春秋》一、原文粥里春秋陆建华(1)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3)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4)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5)五月,六月,七月。

(6)追肥,拔草,治虫。

(7)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8)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9)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

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1]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1]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黄浦区】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④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注释】①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

②浸淫:逐渐蔓延、扩展。

③踬:被东西绊倒。

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思有弗得.()(2)命童子取土平.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屋子,怎会有空闲治理国家呢?B.这件屋子还没整理好,是因为不知如何治理国家?C.连屋子都不能整理好,怎么让天下像家国一样呢?D.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整治,你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1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子求学,贵在()(4分)A.思学并重的正确方法。

B.勤奋刻苦的端正态度。

C.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D.学习过程的完整参与。

【答案】11.(4分,各2分)(1)得到,获得(2)填平12.(4分)D (选C得2分)13.(4分)C【嘉定区】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2分)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①于齐营丘②。

东就国,道宿行迟。

逆旅之人③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

客寝甚安,殆④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

莱侯⑤来伐.,与之争营丘。

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注释】①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

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

②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③逆旅之人:指旅店主人。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北京市第八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扇,自古以来为引风纳凉之物。

千百年来除使用价值之外,小小的扇中还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叶随彩笔参差长,___”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扇面的丹青墨宝值得珍藏,扇骨的精工细雕成为艺术。

舞台上,演员一扇在手,或进或退,或开或合,瞬息万变,活灵活现。

建筑中,“扇”这种独特的艺术造型,还被古典园林的雕___花窗所吸收,成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花墙小景,表现出耐人寻味的文化魅力。

①虽然出土的竹扇是2000多年前的遗物,但其制作已相当精良。

②到了宋代,折叠扇从日本和高丽先后传入中国,扇面以纸、绢等制成,并以其新颖、灵巧、轻便受到欢迎。

③我国的扇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⑤到明代中、晚期出现了大量以诗、书、画为主体的扇面,同时又涌现出一批制造扇骨与扇面的能工巧匠,从此折叠扇开始独领风骚。

④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扇应该是晋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的扇子,有竹扇和羽扇两种。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雕镂(lòu)“化”字的第三笔是“乚”B.雕镂(lóu)“化”字的第三笔是“丿”C.雕镂(lòu)“化”字的第三笔是“丿”D.雕镂(lóu)“化”字的第三笔是“乚”2.第一段横线处最佳的对句是( )[2分]A.汗流浃前曾施力B.花逐轻风次第开C.频摇不怕落莓苔D.有风休动麝香衣3.给第二段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④①②③⑤B.③④⑤②①C.③④①②⑤D.④①⑤②③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逞辨旁鹜唯唯连声今非昔比B.惘然班师目不遐接涣然一新C.追溯对决跋山涉水历历在目D.打盹非议气冲宵汉举一反三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比___(jiào)___护(pì)蓓___(lěi)___梁(jǐ)B.___防(tí)附___(hè)___罚(chénɡ)粗___(ɡuǎnɡ)C.刊___(zǎi )联___(mèi)___当(ɡōu)___待(nuè)D.___除(tī )呜___(yè)___击(xí)___样(mú)6.下列各组成语都是出自历史典故的一项是( )[2分]A.拔苗助长得陇望蜀鸡犬升天B.杞人忧天门庭若市不速之客C.三顾茅庐毛遂自荐闻鸡起舞D.车水马龙刻舟求剑破釜沉舟7.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总结了前人的造字经验,提出了“六书”的说法,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三开学收心检测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她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山间汲泉水,在菜地摘时蔬,在幽静的院落里烹饪传统美食,周围鲜花灼灼,山林森森,流水潺潺,仿佛在世外桃源……近日,以李子柒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的视频从国内火到了国外。

不少外国人通过视频,开始了解“有趣又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中国这个国家。

好的传播,一定要有好的故事。

一个故事如果只停留在反映情感的层面,充其量只能算是有内容。

当今时代,有内容的故事未必能取得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好的故事还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且能够发挥引领作用。

当然,有价值并不是在价值观的外面生硬地套个文艺外壳,而是要将价值观不露痕迹地融入内容。

李子柒视频散发着一种原生态的美,并且“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隐藏在这种美的最深处。

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但他们喜欢李子柒视频里传递的美,而美是有力量的,它牵引着外国观众继续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就短时间内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来看,李子柒视频可能抵得上甚至超过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影视、舞台艺术作品。

这是因为对外文化传播有了新媒介与互联网的结合,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已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我们把目光多放在传统形式上,如推动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等。

虽有一些成绩,但我们要看到,传统媒介形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限。

新媒介降低了传播的门槛,李子柒自己或许没有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观目的,但她不经意间成了这方面的“高手”。

这启示着我们:对外文化传播,不仅是政府和文艺机构的事,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同时,相较于政府主导的对外文化传播,民间的传播由于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更接地气,效果可能更好。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解析版)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解析版)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黄金卷04(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

“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材料二: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温习第八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A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温习第八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A卷)(含解析)

第八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A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年三十的私房菜付春从城里回家时,爹和妈正在院子里剔玉米棒子。

他们都没有发现身后的儿子付春。

付春一声不吭地跨进院门,拎着大包小包进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

爹和妈同时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时间静止了两分钟后,付春透过掉了半块的玻璃窗听见爹说,春,回来了?妈马上站起身来,指责爹说,他爹,春都进屋了,还问?快去抱柴禾,我给儿子做吃的去。

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脸上,眼泪无声地流下。

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

付春的厨艺好,在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付春很少回乡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下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他甚至发誓要在这家酒店干一辈子。

然而,没想到这家酒店自从去年易主后,因经营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气,上个月彻底宣告破产。

失业这个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饭店、酒店都找遍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他。

一些有名气的饭店、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厨师团队,就算人家缺人手,他进去也只能是个打杂的。

太小的饭店,薪水太低,高不成,低不就,就把付春挤回乡下的家了。

付春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寒风凌厉的冬天。

付春想着想着睡着了。

春,快起来吃饭了。

妈站在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声音大了,把儿子吓不见了似的,儿子已经有很久没回家了。

饭桌上的菜,都是付春打小就爱吃的菜: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

汤是酸菜土豆汤,酸菜是妈自己腌的乡下常见的老酸菜。

山东省青岛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实力。
A项,“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困难的物态心态,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才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最好的小说”错误,原文“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留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困难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是就读小说应当留意读什么内容而言,并没有说什么是最好的小说。
文字以外,我们该留意的是小说的内容。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简单,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简单分别好坏。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关切社会的便好,不关切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看法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看法肃穆,关切人生;后者的看法随意,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学问,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舒晋瑜: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相识和理解吗?
毕飞宇:我不记得是谁说的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鲁迅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现在再读,还是有新的发觉,还是能带来审美上的震撼。我对王彬彬教授说,鲁迅的小说的确是太好了。过去我们过分在意鲁迅的思想。而事实上,这个作家的文本意识特殊强。我现在是这样看待经典重读这件事的,它在骨子里有一个年纪的问题。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实力。等我们也到了确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进步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很多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就会有新的感受。
经典的产生过程极其诡异,它须要内部因素,外部的条件也得具备,有些时候一部经典作品的产生可能是历史给这个作家、这个作品带来了特殊的机遇。

粥里春秋阅读答案

粥里春秋阅读答案

粥里春秋阅读答案(2013江‎苏南京中考‎试题)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易错点复习卷(二)(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易错点复习卷(二)(含答案)

分班考易错点复习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惆怅(chóu)无聊(liáo)头衔(xián)拔弄(bō)B.肿胀(zhǒng)腐蚀(fǔ )通霄(xiāo)书藉(jí)C.剥削(xuē)牺牲(shēng)徘徊(huái)防御(yù)D.挪移(nuó)踉跄(liàng)野蛮(màn)丑恶(è)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按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锅里的粥有声无力的叹着气。

②竹子长得可以戳破天。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A.比喻夸张设问拟人B.拟人夸张设问对偶C.拟人夸张比喻排比D.比喻夸张对偶拟人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B.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C.孰/为汝/多知乎?D.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4.下列关联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所以并没有抬起头,只是指了一下。

B.如果你们不吃,我们就走不出这片草地。

C.虽然这里面的蝎子与众不同,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

D.即使下了一番工夫,也能练出一手好字。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

B.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书香满园”成为我校的名片。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强有力的措施。

二、填空题6.根据语境,正确、规范、美观书写词语。

时间如白驹过隙,zhǎ yǎn( )间,六年的小学时光已逝,而原本zhì qì( )未消的你我,已是热血fèi téng( ),即将远航。

对未来,你我可能会有太多的kǒng jù( )与jīng huáng( ),但请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保持lǐ zhì( ),勇敢地追逐梦想,那迎接我们的就一定是míng mèi( )的阳光……7.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2021届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届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届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去年十月里的一天,我在洪泽湖畔继续我的寻访古树之旅。

在一家小酒店用早餐时,无意听到百里外的项羽故里有两棵古树,下午即驱车前往。

这里今属江苏省宿迁市,我原来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古朴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这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

中国人知道项羽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一篇《项羽本纪》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树起了一个英雄,从此国人心中就有了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楚霸王。

斯人远去,旧物难寻,今天要想触摸一下他的“体温”,体会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

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

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桐树就长得特别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

项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的,算到现在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

梧桐这个树种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

但是,这棵“项里桐”却怪,每当将要老死之时,树根处就又生出一株小桐,这样接续不断,代代相传。

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

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

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

现在这棵九代“项里桐”正少年得志,蓬勃向上,挺拔的树身带着一团翠绿的披挂,轻扫着蓝天白云。

桐树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

由于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像一条黄龙一样滚来滚去。

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

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它探出淤泥的树头,而这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

岁月沧桑,英雄多难,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为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过的焦痕。

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像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粥里春秋阅读答案(2013江苏南京中考试题)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

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

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

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

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

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

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

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

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
学的录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
1.对《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

请用四字词语填空。

(3分)
刚刚懂事,→年龄稍大,→上大学时,
2.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

(5分)
⑴阅读第七段,展开想象,写出村民们笑笑之后会说的话。

(2分)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说:“。


⑵第九段哪些细节表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3分)
3.下列对文章语言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三段“小心翼翼”写出村民劳作的仔细,“均匀”写出撒种动作的细致,二者各有侧重。

B.第四段描写村民稻田插秧,仿佛“栽插在青天之上”,劳动的场景富有诗意,充满美感。

C.第八段,邻居房大伯把碗舔得“如水洗过一般”,表现了他喝粥时专注而且陶醉的神态。

D.第十段中孙儿“严肃地批评”孙女的那番话,简直就像一位长辈在教育晚辈,颇有童趣。

4.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3分)挂在嘴上掂出分量倍感深重(每空1分)
2.(5分)⑴示例:没关系!为了庄稼好,受点苦也没啥!(2分)⑵女生平就留心到男生在挨饿;女生借口“吃不完”,把饭票送给男生;男生互相推让把饭票塞给最瘦弱的同学。

(3分)
3.(3分)C
4.(4分)对农人辛苦种植粮食和珍惜粮食的敬重;对饥饿年代人与人之间相湍以沫的真情的怀念;对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的欣慰;对如今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