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核心问题,妙用思维导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扣核心问题,妙用思维导图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后记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话世界”,单元导语即点明了童话最本质的特点——想象。“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童话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在作者笔下,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具有了人的情感、人的语言、人的动作、人的心理,想象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故事往往趣味十足、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也就是说本单元主要任务就是

要学习读童话、编童话、写童话。

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等等,课后也都有思维导图。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折射她内心的愿望;《那一定会很好》的主人公不断产生愿望,不断实现愿望;《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红头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

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这一单元课文较长,应该怎么教?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借助于课后习题设计核心问题,妙用思维导图。课后习题往往就是课文的核心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把握语文要素的关键点。既要关注到

文本的内容,又要关注到文本的表达。

一、《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篇课文习题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将之分解到两课时的教学中去。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简介安徒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再读课文,到文章中划出相关语句。①她终于抽出了一根。②她又擦了一根。③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④她以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⑤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抓住重点段指导分段,5-9这几个自然段可以归并为一段,擦火柴。剩下的1-4为一段,写卖火柴;10-11写小女孩冻死街头。借助于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脉络。然后品读第一段,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可怜、悲惨)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事实上第1-4自然段每一句话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第二课时则解决“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变化和神奇的想象。小女孩最渴望什么,什么就会出现。希望一次次落空,而她擦燃火柴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从一开始下了好大决心的“终于”,到最后“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她多想和慈爱的奶奶在一起,多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啊!最终形成思维导图

小女孩最后的结局抓住两个幸福,前一个幸福是在幻想中的美好生活,后一个幸福则是指永远地离开了这个悲惨的世界。至于以乐衬哀的写法,反复出现的大年夜,包括文中多处出现的对比,也可以适当讲一讲。最后可以交流印象深刻

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

二、《那一定会很好》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文前的阅读提示就是核心问题。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学生交流时,板书或板贴思维导图: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

——木地板。

“那一定会很好”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几次?种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奇特的想法呢?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作者奇妙的想象。种子想站起来,于是努力生长成大树;它想奔跑,于是被做成手推车;它想停下来休息,于是被做成椅子;它想躺下来,于是被做成了木地板。所以说这是一颗有梦想的种子!积极乐观地面对生

活。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学生在质疑环节时说:“椅子怎么能做成木地板呢?那么小,阳台那么大!”孩子总喜欢用现实的思维来评价童话。只能说想象的天空是广阔的,你可以想象它被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在你的文章里,你就是自己的主宰。

三、《在牛肚子里旅行》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一个有效的抓手。课后习题3就关注到了这一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讲解“旅”字导入,揭题质疑: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要在牛肚子里旅行?旅行的结果如何?自读课文后交流,这样可以相机理清课文的脉络: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脱险。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思考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然后借助关键词句“卷到嘴里”,“进了牛的肚子”“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给喷了出来”,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

行的路线图。

牛嘴里——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

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收获知识:(1)牛的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用来消化食物的。【牛肚子的构造】(2)牛在刚吃草的时候,它不会细嚼慢咽,而是直接把草吞进肚子里。休息的时候,再把吃下去的草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牛的吃食方式:反刍】第二课时复习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导入,体会旅行的惊险和想象的奇特。核心问题借助课后习题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思考。在交流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读好人物的对话,特别要注意提示语,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语气、心情。只有读得扎实,才能讲得生动。最后交流一下对人物的看法,感受他们深厚的友情。知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四、《一块奶酪》

这也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文前的阅读提示就是核心问题。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基于以前的学习,学生能够抓住“谁干什么”来概括。也可以抓住文中两处蚂蚁来劲了引导学生,蚂蚁为什么干活来劲了?第一次是蚂蚁队长大公无私,第二次是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严于律己。这样课文的层次就很清楚了。接着引导学生找一找描写蚂蚁队

长心理变化的词语,感受描写的细腻。奶酪渣掉下来了,他心里七上八下;大家都牵挂着奶酪渣,他很生气;独自面对奶酪渣,他很犹豫;最终坚定决心,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思维导图也就最终形成:七上八下——生气——犹豫——坚定。真的是把蚂蚁当成人来写了,想象奇特有趣。

再说说你喜欢蚂蚁队长吗?为什么?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都能抓住文中描写蚂蚁队长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来谈感受,都觉得蚂蚁队长大公无私、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本单元的习作从读童话到写童话,教材编排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也为三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降低了难度。“试着写,明确本次习作旨在激发学生写一写童话的兴趣,未对写提出过高要求。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走进更加广阔的童话世界,养成课外持续阅读童话的习惯。

相信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一定会有更深的认知,初步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同时对于紧扣核心问题,妙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个初步的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