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

1、本期生产原则

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因此,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3、市场价格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它包括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因此,这一总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所采用的价格。关于增加值的计算价格,国际上采用的有两种,即按基本价格和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我国目前采用

的是生产者价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是指生产者价格估价的产出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价的中间投入。

从以上原则可以看出,企业要准确计算工业增加值,就要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

二、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并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目前,工业企业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

1、生产法

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式的角度入手,剔除了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缴增值税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消

耗的外购材料、燃料、动力及其它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其中间投入越低,则工业增加值就越高。说明降低消耗是提高工业增加值率的关键所在。

2、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

盈余

工业增加值直接反映工业企业的经营成果,它的增长反映了工业企业的发展速度。工业增加值要求采用“生产法”计算。“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只是起到一个评估验证“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数据的作用。

三、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存在的问题

“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从公式可以看出,如果能够准确地

计算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工业增加值就能准确计算出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计算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却是比较困难的事,通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

(一)、计算工业总产量遇到的问题

我国计算工业总产值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了,其间计算方法虽几经变化,但其根本性的东西基本保持不变,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应该能够较准确的计算,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计算出来的工业总产值往往准确性相当差。

1、工业总产值包括的内容方面

从制度上看,工业总产值包括本年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三部分,初看起来准确计算难度不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一在计算生产成品价值时或将非本企业生产的转售商品计入本企业的产值;或将本企业会计核算未包括的其他联营企业、子公司的产品计入本企业的产值;或将本企业的部分商品遗漏。另外,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工程、其他非工业生产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的成品价值绝大部分企业未计入本企业工业总产值。其二在计算对外加工费收入时,不少企业全价计入,从而虚增产值。其三会计核算包括的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相当多的企业未计入产值。

2、计算口径方面

企业内部核算包含业务核算、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三方面,三种核算口径一致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从现实工作中经验看,大部分企业的统计核算很难跟上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步伐,从而使统计核算人员对核算的准确口径难以掌握,对哪些应该计入、哪些应该不计入总产值难以把握。

3、计算价格方面

制度规定,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采用不含增值税的平均销售单价计算,正确的计算方法是采用会计核算的产品销售收入明细表中的平均销售单价。实际操作中,企业的单价取得方式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的企业采用含增值税价格;有的企业采用企业内部计划价格;有的企业一年就采用一个价格,价格不随市场、成本变化而变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产品价格的准确往往无法保证。

(二)、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遇到的问题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核算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准确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是准确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和前提。工业中间投入的准确计算对企业而言,难度比较大,一方面,工业中间投入组成较复杂,弄清其来龙去脉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另一方面这一部分资料的取得需要通过对企业会计明细表的有关资料进行相对而言

比较繁杂的归类整理,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业务、会计核算体系健全,统计人员不单需要掌握统计知识,而且还应相当熟悉会计业务知识,并能及时获得有关会计资料,或者是兼职统计的会计人员熟悉统计业务,从而准确计算工业中间投入。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1、绝大部分统计人员根本不知如何计算中间投入这个复杂的指标。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工业企业统计人员中不了解如何计算中间投入计算方法的占大多数,这种现象在新举办企业尤其明显,这些企业的统计人员大多由财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兼任,在工作中,这些兼职人员根本就不知如何计算中间投入指标,填报时基本上都是无依据的乱估。

2、统计人员对会计知识不甚了解,虽知道中间投入指标概念,但不知如何在会计报表上摘录。中间投入的组成部分比较复杂,准确计算此指标需要对企业会计费用明细资料的脉络比较清楚,有些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