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情报告随访管理工作要点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
蚊子在艾滋病病人和健康人身上来回不停地吸血,要达到致病的病毒量,至少要在短时间内来回上千次
AIDS
AIDS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红丝带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艾滋病十大防治常识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AIDS
AIDS
知 / 艾 / 防 / 艾
健 / 康 / 同 / 行
CONTANTS
目录
AID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IDS
世界艾滋病日
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艾滋病引发的症状有哪些呢?
艾滋病引发的症状有哪些呢?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艾滋病疫情管理》PPT课件

《艾滋病疫情管理》PPT课件

精选课件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 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的报告
❖ 发现符合报告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时,填写《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后称《传染病报告卡》)及《传 染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 (以后称《附卡》),填卡医生签名。
❖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由负责疫情网络报告的科室负 责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并须对报告卡内容进行错项、 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疫情信息必须及时向填报人核 实。核对无误后直报人签名,并于24小时内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输入《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
仅限采供血机构进行的网络直报,只是提请疾控机构 注意检测和调查该人的工作线索,不是报告病例,县级疾 控机构不得审核和确认该类报告,也不得对相关人员进行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该类报告只有在进一步检测符合疫情报告标准后,才可 作为正式的报告病例进行网络直报。
精选课件
13
不得报告
仅一次初筛试验阳性,未进行确认 试验且/或不符合疫情报告检测替代策 略阳性判断标准者
指标二: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
❖ 定义: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在确认后5日内完成网 络直报的人数占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总数的比例 分子: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在确认后5日内完成 网络直报的人数
分母:所有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人数
精选课件
9
考核标准
❖ 网络直报及时率达到95%。
❖ 对于现住址变更的,要尽量追查新住址信息, 并予以网络直报更新。无论在何地和以任何 形式随访,都应注意保密工作。
精选课件
18
精选课件
19
❖ “查无此人”,指首次随访时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核实 被随访人提供的姓名、现住地址、户籍地址和联系电 话均为虚假信息,而无法联系到被随访人的情况。若 首次随访状态确定为“查无此人”,此后无须继续随 访。

艾滋病管理工作总结PPT

艾滋病管理工作总结PPT

艾滋病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宣传教育力度,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 ,加强干预救助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和管理水平。
致谢
感谢参与和支持艾滋病管理工作的同仁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使 得艾滋病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取得显著成效。
感谢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是你们的 共同努力,才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得以全面推进和取得重大成果。
建议
03
04
05
1. 建立完善的艾滋病患 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患者信息的动态管理和 共享。
2. 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 之间的协作,为患者提 供全方位的治疗和管理 服务。
3.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 持体系,包括心理支持 、家庭支持、职业支持 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融 入社会和生活。
CHAPTER 06
工作总结与致谢
工作背景
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 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工作目标概述
遏制艾滋病病毒传播
通过采取宣传教育、监测检测、干预救助等措施,有效控制艾滋 病病毒传播。
提高防治效果
加强医疗救治、心理支持、关怀救助等工作,提高艾滋病防治效 果,降低病死率。
加强社会治理
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组织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提升 艾滋病防治的社会治理水平。
建议
1. 制定更加全面、科 学的宣传教育计划,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 同的宣传内容和方法 。
2.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提高宣传效果和覆 盖面。
3. 开展多样化的宣传 活动,如公益讲座、 宣传周、宣传月等, 吸引更多人参与。
提高筛查检测技术水平,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

艾滋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艾滋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感染者和病人 1685 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289
例,艾滋病病人396例,目前累计已有261例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死亡.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HIV/AIDS AIDS 死亡
山东省1992-2008年HIV/AIDS发展趋势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44.3% 10.7% 19.6% 7.3%
16.7%
1.4%
血液途径
经血液传播的途径很多,主要传播途径有: 1)、共用注射器吸毒; 2)、采、供血传播; 3)、输血及血液制品; 4)、医源性传播;
5)、组织器官移植;
6)、不可忽视的途径。
1)、共用注射器吸毒:
是我国目前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估计全国可能有吸毒者 600 多万。吸毒在我国的云
输血传播时抗体转阳时间较短,
2-8 周,性传播时稍长,平均 2-3
个月,最长,6个月。
检测者应在高危行为后 3个月进
行检测。
6、HIV感染急性感染的症状(窗口期)
50%-70% 以上的患者在感染后 2 周到 2 个
月出现。
主要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
发热、皮疹、关节痛、头痛、咽痛、乏力、 淋巴结肿大、出汗、恶心、呕吐、腹泻。 另外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阳性率 80%以上 60%-80% 84% 20%-39% 30%-40% 16%-17% 21%。
17%
云南、四川、新缰等吸毒者艾滋病流行,早 已波及我省、我市

艾滋病防治的工作计划PPT

艾滋病防治的工作计划PPT

务。
加强督导检查
03
定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
处。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法制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加强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涉及艾滋病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感染者合法权益。
普及法律知识
加强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法治意识。
宣传教育
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 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
高危人群干预
针对高危人群实施有效干 预措施,如安全套推广、 针具交换等。
综合治疗
提供全面的抗病毒治疗、 心理支持和关怀服务,降 低艾滋病传播风险。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重点地区防治
加强疫情严重地区的防治工作,加大资源投入 和支持力度。
PART 02
工作原则与目标
依法防治,科学防治
01
遵守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 保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合法性和规 范性。
科学决策
02
03
监测与评估
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循证医学证 据,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 。
建立艾滋病疫情监测体系,定期 评估防治效果,为政策调整提供 依据。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加强感染者关怀救

建立健全感染者关怀救助机制, 提供心理支持、社会救助和就业 帮扶等服务,减轻感染者及其家 庭负担。
PART 04
工作措施与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01
成立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
合。
制定实施方案
02
根据艾滋病防治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
疫情影响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PPT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PPT
确诊后,填写艾滋病病例报告 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 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监测与追踪
对病例进行监测和追踪,了解 病情进展和治疗情况,为防控 工作提供依据。
病例报告的注意事项
及时性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进 行报告,避免延误时机。
准确性
填写报告卡时,应确保信息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重 要信息。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
目录
• 艾滋病病例报告 • 艾滋病病例随访管理 •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的重
要性 •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的挑
战与对策 •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的未
来展望
01
艾滋病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病例报告是指医疗机构或个人发 现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后 ,按照相关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报告。
评估与调整
根据随访结果,对患者进行评估,调 整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确保患者得 到最佳的治疗和关怀。
转诊与协作
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协助其转诊至 相关医疗机构或专家,确保患者得到 专业的治疗和管理。
随访管理的注意事项
保护隐私
在随访过程中,要严格保护患者 的隐私,避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
息和病情。
遵循伦理规范
05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 的未来展望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1 2
电子化病例报告
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实现艾滋病病例报告的电子 化管理,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传输的效率和准 确性。
大数据分析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病例报告及随访数据进行深度 挖掘和分析,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远程医疗与监测
借助远程医疗和移动设备,实现艾滋病患者的远 程监测和随访,提高随访管理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艾滋病防控工作总结PPT

艾滋病防控工作总结PPT
创新性
在防控工作中采用了创新的方 法和技术,如利用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疫情监 测和预测,提高了防控效果。
系统性
注重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从宣 传教育、筛查检测、治疗管理等多 个方面入手,形成了有效的防控体 系。
可持续性
注重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加 强人员培训、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 ,确保了防控工作的长期稳定和持 续推进。
艾滋病防控工作总 结
Hale Waihona Puke contents目录• 工作背景与目标 • 工作进展情况 • 工作成果与亮点 • 存在问题与挑战 •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工作背景与目标
工作背景
艾滋病疫情严峻
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不断增长,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艾滋病 疫情。
防控工作重要性
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防控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目标
减少艾滋病感染
通过宣传教育、筛查检测等手段,提 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 识,降低感染率。
提高治疗率和生存率
加强抗病毒治疗和关怀救助,提高感 染者的治疗率和生存率。
消除歧视和偏见
倡导平等、包容和消除歧视的社会氛 围,让感染者得到公正待遇。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 艾滋病疫情。
面临挑战
流行趋势的变化
艾滋病流行趋势日益复杂 ,感染者年轻化、传播途 径多样化等问题给防控工 作带来新的挑战。
资源投入不足
部分地区艾滋病防控工作 的资源投入不足,包括人 力、物力、财力等,制约 了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跨部门合作不足
艾滋病防控需要多部门协 作,但现实中跨部门合作 往往不足,导致防控效果 不佳。

艾滋病疫情分析要点ppt课件

艾滋病疫情分析要点ppt课件

45 40
男性
非婚未分类, 65-,
构 成
70%非婚非非商婚业非, 非1商5婚-业非, 非2商0婚-业非, 非2商5婚-业非, 非3商0婚-业非, 非3商5婚-业非, 非4商0婚-业非, 非4商5婚-业非, 非5商0婚-业非,非5商5婚-业非, 6商0-业, 65-, 60% 19, 1 24, 2 29, 3 34, 4 39, 5 44, 6 49, 7 54, 8 59, 9 64, 1 11
.
16
2. 地区分布
2013年71号文关于规范疫情统计和病例报告的通知
建议: 市-报告地/现住址 县区-现住址
.
17
2. 地区分布
报告地or 现住址
市级
报告地
现住址
病例数多/ 有大医院
描述报告地病 例和检测量时 间分布及趋势
重点分析现 住址疫情
县区级
强调流调内
病例数少 容,以访谈
. 提纲为主
重点分析现 住址疫情
25
3. 传播途径特征
表1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地区统计 表2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性别统计 表3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婚姻状况统计 表4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职业统计 表5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文化程度统计 表6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户籍统计 表7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样本来源统计 表8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传播途径统计
重中之重
.
6
一、病例发生

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培训 PPT课件

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培训 PPT课件

艾滋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
传染源:HIV/AIDS 传播途径: 性接触:异性性接触;同性性接触(肛交); 目前世界上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例占75%, 性接触传播的机率与是否有保护措施、是否有性病、 HIV/AIDS者所处的病程等有关。 经血传播:静脉吸毒;输供血及血制品;器官移植; 医源性感染。HIV通过血液及其制品传播的概率几 乎达到100%。 母婴传播:宫内感染;产道感染;哺乳。
艾滋病“三基”培训
HIV/AIDS
HIV/AIDS
HIV/AIDS
HIV/AIDS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基本理论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 文缩写为AIDS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 为HIV HIV/AIDS,一般指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基本理论
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艾滋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
非传播途径:一般生活接触和蚊虫叮咬不传 播艾滋病 易感人群:人类对HIV普遍易感。 卖淫嫖娼 (男男同性恋)、静脉吸毒、血友病人属高 危人群。 分布特征: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 多。其次为东南亚及拉丁美州,均为发展中 国家所在区。
艾滋病基本理论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 包括检测前咨询,在完全保密、了解检测目的、完 全自愿前提下作出的明智的选择以及检测后咨询。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职业暴露: 医护人员、公安、司法干警等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意 外被HIV/AIDS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 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 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艾滋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
全国HIV/AIDS报告数前六位省份(截止2010年底) 云南 广西

艾滋病工作总结PPT

艾滋病工作总结PPT

作推进不够顺畅。
社会认知度低
02
社会上对艾滋病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影响了防治工作的开展。
投入不足
03
在艾滋病防治工作投入方面,我们还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制
约了工作的开展。
04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经验教训总结
宣传教育不足
在预防艾滋病方面,宣传教育力度不 够,导致部分人群对艾滋病认知不足 。
检测覆盖率低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消 除公众对艾滋病感染者和 患者的歧视与偏见,营造 关爱和支持的社会氛围。
04
实现终结艾滋病 流行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逐步实现终结艾滋病流行 的目标,为全人类健康福 祉作出贡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艾滋病检测覆盖率相对较低,导致部 分患者未能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
社会歧视与偏见
艾滋病患者面临的社会歧视与偏见问 题依然存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社会融入。
医疗资源不足
部分地区艾滋病防治医疗资源不足, 制约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改进措施提
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 艾滋病的认知度和自我保护意识。
01
加强宣传教育
继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
自我防护意识。
03
推进科研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 共同研究艾滋病防治新技术和新
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02
扩大检测覆盖
加大艾滋病检测力度,提高检测 覆盖率和早期发现率,为感染者
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04
完善服务体系
优化艾滋病防治服务网络,提高 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减轻感染者
面临的挑战
疫情形势严峻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

02
病例报告制度与管理
报告范围与对象
报告范围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采供血机构等
报告对象
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 病病人
报告流程及时限要求
报告流程
诊断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
时限要求
诊断后24小时内上报,死亡病例需及 时报告
信息收集与核实方法
信息收集
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地域分布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 分布,但不同地区的流行
程度存在差异。
人群特征
任何年龄、性别和人群均 可感染HIV,但某些人群如 男男性行为者、静脉吸毒 者、性工作者等感染风险
更高。
传播趋势
随着全球防治力度的加强 ,艾滋病的传播趋势得到 了一定的控制,但在某些 地区和高危人群中仍然存
在较高的传播风险。
随访管理指标
如失访率、随访及时率等 ,用于评估随访管理的效 果。
分析结果解读策略
比较分析
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数据进 行比较,分析艾滋病的流行特征
和影响因素。
趋势分析
对历年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艾 滋病的流行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风险评估
根据分析结果,对艾滋病的传播风 险进行评估,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 依据。
组织心理干预活动,如团体心理辅导、认 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协助患者建立家庭、社区等社会支持网络 ,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05
数据统计分析与利用
数据整理录入方法
标准化数据收集表格
01
设计统一的数据收集表格,包括病例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

社区艾滋病病例随访管理PPT幻灯片课件

社区艾滋病病例随访管理PPT幻灯片课件

(死亡个案随访到此结束)
过去6个月有无以下临床表现(可多选): □无不适临床表现 □原因不明发热持续1个月及以上 □原因不明腹泻持续1个月及以上 □最近3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 □成人鹅口疮□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 □半年内活动性肺结核或/和肺外结核 □其他艾滋病相关性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9
患者姓名:
(患儿家长姓名:
)
身份证号:□□□□□□□□□□□□□□□□□□性别:□男 □女
身份证号码要尽可能获取,后续的CD4检测和减免治疗均需提供真实身份才能获 得。
联系电话:———————— 最好能同时留几个电话,如手机、座机、或者亲属电话(知情同意)。 电话可能会随时更改,告诉病例,如果电话更改,主动与你或者CDC医生联系。
① CD4检测 ② 抗病毒治疗 ③ 结核治疗 ④ 美沙酮 ⑤ 母婴传播阻断 ⑥ 性病防治 ⑦ 关怀救助
8
(一)个案随访表填写
卡片编号:唯一的,从网上导出 随访状态: □随访(第___次) :本次随访到 □失访(此次随访结束):开展随访,但没随访到 □查无此人(以后无需随访):只能首次随访时能填写。 提示首次随访时需要注意病例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否则 造成后续随访困难。
府和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的关怀、支持和服务:
宣传咨询(宣传材料、咨询服务):□是(获得安全套____个/获得宣传材料
____份)
□否
药物提供(提供抗机会性感染药物):□是
□否
关怀救助(经济支持、生活帮助): □是
□否
过去6个月是否接受过结核病筛查: □是(□肺结核 □肺外结核 □未患结核 □结果不清楚 )□否
和治疗剂量。 2、一些可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的方法 ——闹钟提醒(手表或者手机提醒); ——与其他容易方便记忆的行为相联系; ——建议在家中或者时常出现的地方留有提醒装置; ——把药物放在容易看见的地方; ——鼓励患者与其他人分享自己保持良好依从性的经验。 19

《艾滋病疫情管理》PPT课件

《艾滋病疫情管理》PPT课件

精选课件
16
考核标准
❖ 在以既往采供血为主要流行方式的地区常驻 人口达到95%,流动人口达到50%;在以注 射吸毒为主要流行方式的地区常驻人口达到 不低于50%,流动人口达到50%;在其他流 行模式地区常驻人口达到不低于70%,流动 人口达到50%。
精选课件
17
病例随访
❖ 组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半年进行一次随 访,对艾滋病病人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均 需填报《个案随访表》,并网络直报。
精选课件
11
❖ 不具备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 告卡》及《附卡》上报所属辖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代 为网上直报,并登记备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 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报告。
精选课件
12
不是报告病例!
抗体初筛阳性检测结果的网络直报
❖ 对于现住址变更的,要尽量追查新住址信息, 并予以网络直报更新。无论在何地和以任何 形式随访,都应注意保密工作。
精选课件
18
精选课件
19
❖ “查无此人”,指首次随访时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核实 被随访人提供的姓名、现住地址、户籍地址和联系电 话均为虚假信息,而无法联系到被随访人的情况。若 首次随访状态确定为“查无此人”,此后无须继续随 访。
精选课件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 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的报告
❖ 发现符合报告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时,填写《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后称《传染病报告卡》)及《传 染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 (以后称《附卡》),填卡医生签名。
❖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由负责疫情网络报告的科室负 责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并须对报告卡内容进行错项、 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疫情信息必须及时向填报人核 实。核对无误后直报人签名,并于24小时内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输入《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随访共29页31页PPT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随访共29页31页PPT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随访共29页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谢谢! Nhomakorabea31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不能填写“疑似病
例”“病原携带者”。
2021/3/10
授课:XXX
13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6、“发病日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填写首次发现抗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日期; 艾滋病病人填写就诊日期。 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
7、“诊断日期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填写确证报告单/阳性通知单收到日期; 艾滋病病人填写确诊日期; 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HIV第二次初筛阳性结果的检出日期。
滋病检测咨询点、妇幼保健机构、社区美沙酮维持 治疗门诊、社区医院等为随访执行单位。其指派的 专门人员,如咨询员、乡村医生等,经过随访培训, 负责具体随访工作。
2021/3/10
授课:XXX
21
随访
随访执行单位应在网络直报日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 首次随访,以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6个月随访一 次,艾滋病病人每3个月随访一次。
9、当诊断一个病例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时,需要在纸质 传染病报告卡上注明。
2021/3/10
授课:XXX
15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10、“婚姻状况” 一般填写真实的婚姻状况,但对于“已婚有配偶”者,如果
确实夫妻之间很多年都没有性关系,可以将其“婚姻状况”填 写为“离异或丧偶”或者“不详” 11、填写“接触史”和“最可能的感染途径”,应注意其中的逻 辑关系。
授课:XXX
12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5、“病例分类”
艾滋病感染者只能填写“实验室确诊病例”; 艾滋病病人,在 HIV抗体阳性前提下, 如果根据CD4细胞检测数诊断,填写“实验室确诊病例”; 如果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填写“临床诊断病例”。 采供血机构报告的两次ELISA结果阳性病例,只能填写“阳 性检测”。
依据《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0-1995)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PS 293-2008)
HIV感染和CD4<200/mm3 或 HIV感染和至少一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成人:
C组临床表现;小儿:F组临床表现)
2021/3/10
授课:XXX
7
报告内容
传染病报告卡 艾滋病性病附卡
艾滋病疫情报告、随访 管理工作要点
2021/3/10
授课:XXX
1
艾滋病疫情发现、报告、管理示意图
发现
数据信息系统 疫 情 报 告
艾滋病感染者/病人 死亡
溯源 高危接触者
性病门诊
美沙酮维 持治疗门诊

心理危机干预

/治疗门诊
检测发现 告 知
随访
转介
随访
艾滋病定点 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
艾滋病网络直 报信息系统
http://1.202.129.170:81/
发现、 组织个案调查、随访
诊断、
填写 疾

医疗保健


采供血


检验检疫


VCT 机构
……
直报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反馈
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反馈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反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机构
审核 /订正 /分析
订正 /分析
2021/3/10
授课:XXX
14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8、如果1个病例在确证阳性结果出来之前死亡,关于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死亡日期的填写,可以为以下两种方式:
①填写真实的死亡日期,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均填写首次发现抗 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日期;(推荐)
②填写真实的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死亡日期推后;
美沙酮门诊 VCT门诊 妇幼保健 采供血
公安(羁押)
出司入2法0境(2检1羁/验3押/检1)0疫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结核病诊断 治疗机构
有关部门
/社区
授课:妇XX幼X 保健机构
咨询检测机构 2
艾滋病疫情数据报告流程图
纸质报告内容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 管理系统
传染病 报告卡 (含附卡 )
填写
个案 随访表
艾滋病报 告卡数据
19
艾滋病检测阳性结果告知书模板(供参考)
2021/3/10
授课:XXX
20
随访
• 随访管理: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现住
地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督导随访 执行单位按规定完成随访工作,并收集、审核“个 案随访表”(附件3),于完成随访5个工作日内完 成网络直报。
• 随访执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艾
2021/3/10
授课:XXX
8
2021/3/10
授课:XXX
9
2021/3/10
授课:XXX
10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1、“卡片编号”为网络自动生成,需誊抄回纸质传 染病报告卡和艾滋病性病附卡中。
2、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时,纸质 传染病报告卡上选择“初次报告”;报告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转为艾滋病病人时,纸质传染病报告 卡上选择“订正报告”。
随访内容包括:①咨询;②发放安全套和宣传材料; ③生活救助和社会支持;④开展CD4检测;⑤提供 转介服务。
每次随访需填写“个案随访表”,上报县(区)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标准
• 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 (1) 符合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判断标准,或 (2) 符合HIV感染VCT替代检测策略阳性判断标准 (HIV高流行地区高危人群的VCT检测)
2021/3/10
授课:XXX
5
2021/3/10
授课:XXX
6
艾滋病病人报告标准
2021/3/10
授课:XXX
16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12、“确认检测阳性 日期”只能填写确 证报告单上的“检 测日期”
13、“确认检测单位” 只能填写确证报告 单上的“确证单 位”。
2021/3/10
授课:XXX
17
2021/3/10
授课:XXX
18
告知
202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授课:XXX

订正 /分析

分析
2021/3/10
授课:XXX
3
哪些情况需要报告?
• 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新发现艾滋病病人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转为艾滋病病人 • 采供血机构两次筛查阳性者
• 18个月以内婴幼儿只登记、随访,暂不做疫情报
告;只有确切判断为HIV感染者才能报告。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11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3、“患者姓名” • 如果确认报告单上姓名经核查为假名,网络报告
应报告真实姓名,在备注说明确认报告单上姓名; 或者按有关程序更换确认报告单,将原报告单假 名更正为真名,网络也报告真名。
4、“病人属于” 应与“现住址”对应。
2021/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