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有xx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资料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是什么?(全民多献身)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终身化。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龟速够防守)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教育的经济功能是什么?(两再一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1.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教育的政治功能是哪些?(人舆公主促政治)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环境来为政治服务。

3.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两传选新)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什么?(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严规范塑个性)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3.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哪些?(双欧单美分苏中)1.双轨学制:以西欧国家为代表,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自上而下,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自下而上,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结构是小学、职业学校。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单选题]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描述和概(江南博哥)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

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单选题]2.对班级授课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班级授课制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B.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班级授课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D.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难以适应所有学生,而总是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单选题]3.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所以突出班.课.时。

[单选题]4.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道尔顿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道尔顿制”由美国道尔顿城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

按照这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班级被打乱,教师不再系统讲授教材,而只指定一些参考书并布置一些作业,学生独立学习教材然后向教师送交作业,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

[单选题]5.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复式教学是指一位教师在一节课堂上同时向两个及以上不同年级(或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教学,它是适用于人口分布相对稀少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3中学教学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练习-3中学教学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章节练习-3中学教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章节练习第三章中学教学1.我国学校开始普遍实⾏班级授课制的时间是()年。

A.1862B.1903C.1935D.1949答案: B解析:班级授课制在癸卯学制(1903年)中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推⼴。

2.()⼜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和要求,组织学⽣进⾏实地考察、研究,使学⽣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种教学⽅法。

A.演⽰法B.实验法C.参观法D.实践活动法答案: C解析:题⼲描述的是参观法的概念。

3.“多⼀把尺⼦,就多⼀个好学⽣”,这反映的评价观是()A.评价是促进学⽣发展的“泵”B.评价应该多关注过程C.学⽣是评价的主体D.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答案: D解析:“尺⼦”在教学评价中相当于标准,题⼲中这句话的意思就说明了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

4.讲授法的基本⽅式包括()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B.讲述、讲解、讲读、讲评C.讲述、讲评、讲演、讲读D.讲解、讲演、讲读、讲评答案: A解析:讲授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

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反映的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 B解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的意思是:听说不如⾃⼰亲眼看见,只有⾃⼰亲⾝经历的才是可信的,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6.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的是()A.班级授课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混合教学答案: B解析:古代教学⼀般采⽤个别教学形式。

7.准备问题、⾯向全体学⽣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的运⽤。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答案: C解析:讨论法是全班或⼩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中⼼问题发表⾃⼰的看法和见解,从⽽进⾏相互学习的⼀种⽅法。

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的讨论题⽬,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收集有关资料;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围绕中⼼,联系实际,⾃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都有发⾔机会;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结,并提出需要进⼀步思考的问题。

2015教资国考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3

2015教资国考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3

2015教资国考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第三章)中学教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一、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从感知到理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

人类社会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知到完全知、由不精确的知到确切的知的过程。

学生的认识活动也遵循这样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因而,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

学生智力、体力的发展和道德的形成,都离不开对知识的掌握,都要受认识规律的制约。

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然而,教学这个认识活动本身避免了前人的艰难摸索和失败的过程。

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来认识宏观世界,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认识过程中的错误,少走弯路。

因此,教学过程是一条认识的便捷通道。

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充分发展,使之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因此,促进学生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 中学教学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  中学教学
17
• 教师不能满足“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 教学应该重视( B )(2014下)
• A、传授知识 • B、发展能力 • C、培养个性 • D、形成品德
18
• 简答题(2015上) • 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
第一节
教学 概述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意义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 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 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
A.感知与评价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补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能力是一种心理特 征,是顺利实现某种心理活动的条件。
• 知识与能力的联系: • 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
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水平的高低。 •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
• 优点: •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 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 • 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教学任务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 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技巧
相互促进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 审美情趣,奠定学生 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 能力和创造才能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辨析题: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 对立的教育理论:
形式 教育
洛克和 裴斯泰洛奇

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简答题

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简答题

伴随着教师资格考试统考形势逐渐成熟,未来的时间内,越来越多的同学,特别是师范生会面对新的国考-教师资格考试。

在此,根据试点地区的历年考试情况,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部分进行简短的考情分析,并对2015年下半年的考情做一定的预测。

教师资格考试的题型和分值现已基本定型,分别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及材料分析题。

其中单选题21题,一题两分,出题顺序基本上按大纲的章节排列顺序。

辨析题四题,一题八分,难度相对较大。

简答题四题,一题十分。

材料分析题两题,一题十八分。

以下我们按照这个顺序,逐一进行考情分析。

首先,由于单选题的考点比较多,基本上都有涉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章。

其次,辨析题。

从12年到15年上半年以来,除14年考过第八章班级管理一题外,辨析题涉及到的考点分别集中于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七章。

第一章考过的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制度、教育目的及教育功能等。

第三章涉及到教学的本质、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第四章涉及到学习迁移、强化、学习动机、定势、知识与能力。

第六章涉及到德育的定义、过程、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等。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第一章教育的本质,除15年,每年都进行了考察。

再次,简答题,涉及到的考试范围比较广,但主要集中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五章,特别是中学课程这一章节,考频较高,这几年考试中出现了五题。

最后,材料分析题主要集中于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其他章节偶有涉及。

12年为教学原则、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德育原则和方法,13年为德育原则和方法、创造性思维、启发性教学原则及气质,14年为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学习迁移、德育原则等、15年为德育原则、功能固着,故材料分析题考频相对较高的是中学德育这一章。

综上所述,在15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所侧重。

第一章为客观题的重要章节,偶考主观题。

第二章多为主观题,考频高。

第三、四章,客观题和主观题皆有涉及,特别是材料分析、简答题等。

教资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教资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涵义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52、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背)口诀:本能生利西,心中无梦,米夫爱劳动五、教育的发展历程(背考教师编也是考这些)(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2)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先出现了学校教育夏商西周:“痒”“序”“校”(教育机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春秋: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古印度内容: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教西方古埃及文士学校内容:文字、书写、执政僧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内容:军事、政治尚武雅典:智育、德育、美育文法修辞辩证法崇文教育(3)封建社会中国:战国——清末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科举制。

宋代:《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中世纪宗教教育:七艺——教会学校;七技——骑士学校1.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古代教育特征 3.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教育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表现道统性、专制、刻板、象征性5.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口诀:(街道板砖相等)(5)近现代教育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背)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口诀:全民多现身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单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命题点1: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二)教学的本质1.教学活动即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实践活动。

(三)教学的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与教育的关系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教育包括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

3.教学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4.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学途径实现。

同时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全面实现。

命题点2:教学的模式及任务(一)教学的模式1.形式教育(17世纪)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形式教育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即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无关紧要。

形式教育论的片面性在于设想官能因纯形式训练而得到发展,并使迁移的条件脱离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它所依据的官能心理学把心理理解为独立的精神实体,并且把各种官能看作各自孤立的心理现象,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2.实质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

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

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

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

斯宾塞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3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3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3第三章中学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4.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5.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A.系统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实习法C.实习作业法D.实验法二、辨析题7.现代教育的活动中心观点就意味着活动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

8.个别化教学就是个别教学。

9.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简答题10.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1.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四、材料分析题12.一位教师教授“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

经过自学,他们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

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13.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新课程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使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有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

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受益最多的是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版(完整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版(完整版)
文化等背景。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 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 (1)教育者 ➢ (2)受教育者 ➢ (3)教育影响
➢ 3、教育者:
➢ 包括:(1)教师

(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
➢ 评价: 1、非科学的

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
2、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1831-1902)(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能(1870-1944)(英国教育家)
代表作:《人民的教育》
➢ 主要观点: ➢ (1)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 (2)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 ➢ (3)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 ➢ (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 ➢ (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
源之水。
三、教育起源与发展
➢ (一)教育的起源
➢ 1、神话起源说:
➢ 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 观点: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

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
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史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 ➢ ②教育没有阶级性。 ➢ ③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 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 (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 特征: ➢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
2500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 ➢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 ③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成绩单复印件; ➢ 6.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 7.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和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由来与定义★单●(一)教育一词的由来●(二)教育的定义●二、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属性★★★单辨●(一)教育的本质(质的规定性)●(2020下.辨析)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二)教育的社会属性●(2021上.辨析)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2018上.辨析)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单●四、教育的基本形态★单●五、教育的基本功能★★单辨●(一)(根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二)(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2018下.辨析)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三)(根据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六、教育的起源★★单●七、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简●(二)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单简●(三)近代社会的教育★简●(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单●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中国的教育思想★★★单●(二)西方的教育思想★★单●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单●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单●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单●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单简●(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教育的经济功能)●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单辨简●(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2018下.简答)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单简●(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教育的文化功能)●(2020下/2015下.简答)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单简●(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教育的人口功能)●五、教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单●(一)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生态功能)●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单●(一)顺序性●(二)阶段性●(三)不平衡性●(四)互补性●(五)个别差异性。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中学版(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中学版(完整版)

双轨制:
指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 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
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深入一些有 名的高等学府,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 管理人员; 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 备都比较差,主要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一般在上 中学之后就进入劳动力市场。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 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的含义的差别:
(1)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 明了事理;
(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 (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 (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
(二)教育的定义
1、教育的定义: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版
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指标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一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
模块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学教学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中学德育 中学课程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合计
比例 68%
32%
评 价: (1)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 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
孟禄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班级管理 2、班主任 3、课外活动 4、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5、教师心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3第三章中学教学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教学的基本知识,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高频考点提要1.教学的含义与特点;2.教学的意义;3.教学的任务。

高频考点速记一、教学的内涵(一)教学的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二)教学的特点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其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第二,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第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增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三、教学的任务(一)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形式教诲组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首要有英国教诲家XXX和瑞士教诲家XXX。

形式教诲论者认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

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XXX和英国教育家XXX是其主要代表。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二)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能力简答题(辨析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能力简答题(辨析题)汇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辨析题)知识点汇总一、考情分析(简答题: 10 分*4 题=40 分辨析题:8 分*4 题=32 分)1、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简答题和辨析题,在简答题上连续三次考了相关知识的简答,但是 17 年突然考察了辨析题,题目较常规,难度并不大。

2、中学课程: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简答题,简答题连续三次考试均出现,需要加强本部分的相关识记。

辨析题在 2015 年(下)出现过;3、中学教学: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简答题中该模块在2015年两次考试均出现过简答题,在2016 年和2017 年四次考试中均未出现简答题,主要出辨析题,但是该部分内容依然是简答题频繁出题之处,2018年考的可能性大。

4、学习心理: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简答题从2015年至2016(上)年连续三次考试均在模块中出过简答题,2017(上)(下)再一次出现了简答题,辨析题每次都考!2017 年(下)出现二题。

5、中学生的发展心理: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简答题:2017年未出过简答题。

6、中学生的心理辅导:考查方式基本以单选题。

7、中学德育的:考查方式一般为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简答题2017年(下)出过简答题,连续三次出现了辨析题!8、中学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考查方式基本都是单选题。

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

(完整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全)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1.教育的功能(辨)按教育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的方向,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2.教育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规模速度、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辨析)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知识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简答):传承(传递和保存、活化)、改造(选择和整理、提升)、传播交流和融合、更新和创造。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般来说,教育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为一定的文化所影响,但教育又常显示出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和发展轨迹。

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活动主题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而人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人的独立性,从而也决定了教育的独特性。

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教育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教育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特性。

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简单、辨析):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七节-教学评价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七节-教学评价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七节-教学评价[单选题]1.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江南博哥)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单选题]4.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此活动属于()。

A.教学设计B.教学实施C.教学策略D.教学评价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单选题]5.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不包括()。

A.可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真实证据B.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激发学习动机C.非常有助于大型选拔性考试D.有助于因材施教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①能够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真实信息,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培养进一步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②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③重视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这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学习的内在动机。

[单选题]6.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甄别评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

[单选题]7.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是()。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专题八教学◆考点 1: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部分与整体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不仅可通过教学实现;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之一。

◆考点 2: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 1.形势教育(17 世纪)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2.实质教育(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理论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考点 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其他略)◆考点 4: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其他略)◆考点 5: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考点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考点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考点 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教好课的前提(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四)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考点 9:教学原则 1. 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2.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乡土教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3.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顺序性5.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6.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个别差异性 7.直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8. 巩固性教学原则著作教育思想《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