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研究.pptx
合集下载
农业产业化经营(ppt 136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ppt 1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c440a296eff9aef8951e0602.png)
饲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时,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明显偏
向供给一方,农户缺乏影响供给的能力,他们往往是价
格的接受者。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农户同样处于不利地
位,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农户的预见能力和信息收集
追逐高额利润的机会;企业会因为参与农业
产业化经营组织而不得不做出部分牺牲,向
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和优惠。但从长远来看,
双方的联合会增强各自的抗风险能力。 16
17
• (1)从农户角度的分析
•
首先,从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所涉及到的
生产环节来看,中国的广大农户在目前的经济技术
水平下,大多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规模经济。
力;
•
三是通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产品的集体销
售或者再加工。总之,降低和分散风险的需要使农户产
生了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愿望。
13
•
其次,对企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型农
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产生了通过适当方式规避市场风
险的需要。
•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者的特殊结构,使农产品市场
经常出现过度的波动,生产起伏较大,这对农产品的
从农业分工与协作原理来分析,农业生产专业化是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重要成因之一,从实践经验角度考察,农业生产专
业化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由农业生产专业
化带动形成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群、农产品商品基地,为
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3
•
2.企业规模化
•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效率是通过大生产的优
越性表现出来的,因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
(1984—1989年) • 第二阶段,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推广
阶段(1990—1995) • 第三阶段,迅速发展壮大阶段(1996—
农业产业化经营课件(PPT 79张)
![农业产业化经营课件(PPT 79张)](https://img.taocdn.com/s3/m/6d0fa535a76e58fafbb00327.png)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认识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实质的一个角度: 农业的传统产业角色定位及其改变。 农业的传统产业角色定位:
它只是提供初级产品(原料); 它与其产前、产后部门的关系是对立的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要改变传统农业产 前、产中与产后相互分割和对立的产 业角色,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 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形 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2.利益联结形式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松紧之分: 紧密型是通过合同契约制,确定保护价或 优惠价,公司与农户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稳 定和紧密。紧密型是是“公司+农户”的高级 水平。 松散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固 定,双方之间没有严格的契约约束。松散 型是“公司+农户”的初级水平。
按参与主体的紧密程度分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产业化的起步探索阶段 (1984—1989年)
第二阶段,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推广阶段
(1990—1995)
第三阶段,迅速发展壮大阶段(1996至今)
Hale Waihona Puke 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提出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 种多样,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形式而不是 单一的? 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个认识模式:市 场+中介组织+农户;然后,根据中介组织 的不同,划分和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 体组织形式。
一、公司+农户
1,内涵 指公司(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与农户之 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
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 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 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 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 营的部分利润。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PPT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1d8a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e.png)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ຫໍສະໝຸດ contents目录
• 引言 •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 • 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 未来展望与发展规划
引言
01
农业产业化背景
农业现代化需求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农业产业化 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入水平。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0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农
业生产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农业科技研发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 产业升级。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力度, 提高技术到位率。
农民科技培训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打造农业科技园区,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创 新和转化应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推广体系完善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推广服务的覆盖率和效 果。
信息化技术推广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技术培训和在线指导,提高技术推广 的效率和便捷性。
多元化技术推广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参与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的技术推 广格局。
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机 械化率和作业效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网络,提高农业抗灾减灾 能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和产出能力。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 果转化率和应用水平。
• 引言 •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 • 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 未来展望与发展规划
引言
01
农业产业化背景
农业现代化需求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农业产业化 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入水平。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0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农
业生产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农业科技研发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 产业升级。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力度, 提高技术到位率。
农民科技培训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打造农业科技园区,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创 新和转化应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推广体系完善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推广服务的覆盖率和效 果。
信息化技术推广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技术培训和在线指导,提高技术推广 的效率和便捷性。
多元化技术推广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参与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的技术推 广格局。
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机 械化率和作业效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网络,提高农业抗灾减灾 能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和产出能力。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 果转化率和应用水平。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课件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bbe66f240c844768eaee9e.png)
MOA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课件
18
(一)创新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念
❖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
▪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拓展产业链,推动 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构建农业 完整产业体系 。
❖坚持以农为本带农富农理念
▪ 要求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通 过制度安排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传导到生产 环节和农户,使农户通过产业化经营真正得到 实惠 。
▪ 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 是扶持农民 。
▪ 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中一 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
MOA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课件
亮点2
❖明确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 龙头企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 总体思路
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坐标,加强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创新流 通方式,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 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 动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以上
❖ 年销售收入:东部地区2亿元以上,中部地区 1.3亿元以上,西部地区6000万元以上
MOA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课件
8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标准
❖ 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规模:东部地区15亿 元以上,中部地区10亿元以上,西部地区8亿元
以上。
❖ 企业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现行一年期 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企业应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 险金、不欠折旧,无涉税违法行为,产销率达
▪ 提供鲜活农产品交易场地 ▪ 对进场客商(中间商)实行服务、协调、管理、监督
农业产业化经营ppt课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c265c355270722182ef799.png)
精品课件
2.上层组织与新古典契约关系
• 这里所说的上层组织是指“公司+农户”这 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公司与农户 订有农产品契约。
• 农户按照契约规定生产某种品种、规格的 农产品,公司按照契约规定收购、加工、 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 公司和农户之间的这种契约属于新古典式 契约。
精品课件
• 契约为未来的不确定性留下了一定的余地 • 双方根据未来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新情况相互
到更为复杂的要素产权关系 • 公开市场上的交易对应着古典契约 • 市场上层交易对应着新古典契约 • 关系型契约将会走向完全一体化
精品课件
契约关系与交易类型
纯
粹 古典契约
市 公开市场 新古典契约
场
上层组织
完
全
关系型 一
契约
体 化
精品课件
15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契约 关系类型与特征
1.公开市场与古典契约关系 •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公开市场即市场+农户
• 在公开市场上汇集了大量的供求信息,大 大节约了供求双方的搜寻成本。
精品课件
• 古典契约交易的弊端:
• 首先,公开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 ,影响了农户收入的稳定。
• 其次,在公开市场上,分散生产的农户对 农产品的分类极其粗糙,产后处理和加工 程度较低,农产品难以实现价值增值。
• 最后,公开市场的交易半径受到限制。
调整,以维持既有的合作。 • 在协调困难时,不排除引进第三方进行调解 • 契约各方的合作比较长久 • 这种组织形式即新古典契约关系的发展,有
效地降低了市场价格波动,既稳定了农户收 入,又确保了公司的原料来源。
精品课件
3.完全一体化与关系型契约关系 • 完全一体化是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
2.上层组织与新古典契约关系
• 这里所说的上层组织是指“公司+农户”这 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公司与农户 订有农产品契约。
• 农户按照契约规定生产某种品种、规格的 农产品,公司按照契约规定收购、加工、 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 公司和农户之间的这种契约属于新古典式 契约。
精品课件
• 契约为未来的不确定性留下了一定的余地 • 双方根据未来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新情况相互
到更为复杂的要素产权关系 • 公开市场上的交易对应着古典契约 • 市场上层交易对应着新古典契约 • 关系型契约将会走向完全一体化
精品课件
契约关系与交易类型
纯
粹 古典契约
市 公开市场 新古典契约
场
上层组织
完
全
关系型 一
契约
体 化
精品课件
15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契约 关系类型与特征
1.公开市场与古典契约关系 •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公开市场即市场+农户
• 在公开市场上汇集了大量的供求信息,大 大节约了供求双方的搜寻成本。
精品课件
• 古典契约交易的弊端:
• 首先,公开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 ,影响了农户收入的稳定。
• 其次,在公开市场上,分散生产的农户对 农产品的分类极其粗糙,产后处理和加工 程度较低,农产品难以实现价值增值。
• 最后,公开市场的交易半径受到限制。
调整,以维持既有的合作。 • 在协调困难时,不排除引进第三方进行调解 • 契约各方的合作比较长久 • 这种组织形式即新古典契约关系的发展,有
效地降低了市场价格波动,既稳定了农户收 入,又确保了公司的原料来源。
精品课件
3.完全一体化与关系型契约关系 • 完全一体化是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
农业产业化讲义课件PPT课件( 39页)
![农业产业化讲义课件PPT课件( 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399a50bd4afe04a1b171de2d.png)
不要陷入概念之争而重在把握实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农业产业化的传统定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改革后涌现的,以农 民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 则兴办,接近于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被称为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2. 发展数量
雏形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上期经历了一个活跃发展 的时期,90年代中后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数量基 本处于停滞,进入21世纪,由于国家层面的关注程度提高, 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提出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 种多样,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形式而不是 单一的?
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个认识模式:市 场+中介组织+农户;然后,根据中介组织 的不同,划分和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 体组织形式。
一、公司+农户
1,内涵
指公司(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与农户之 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温氏集团与农户一体化经营的内容
产前,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管 理方法,市场信息和资金的帮助,而农户则承诺 按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和交售产品。
产中,挂靠农户从鸡场领取鸡苗进行饲养,鸡场 向农户提供技术、饲料、防病治病、管理等指导 和服务。
产后,公司以保护价(保证农户每只鸡可获得 1.5—2元的利润)收购农户的成鸡,并进行加工 和销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改革后涌现的,以农 民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 则兴办,接近于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被称为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2. 发展数量
雏形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上期经历了一个活跃发展 的时期,90年代中后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数量基 本处于停滞,进入21世纪,由于国家层面的关注程度提高, 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提出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 种多样,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形式而不是 单一的?
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个认识模式:市 场+中介组织+农户;然后,根据中介组织 的不同,划分和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 体组织形式。
一、公司+农户
1,内涵
指公司(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与农户之 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温氏集团与农户一体化经营的内容
产前,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管 理方法,市场信息和资金的帮助,而农户则承诺 按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和交售产品。
产中,挂靠农户从鸡场领取鸡苗进行饲养,鸡场 向农户提供技术、饲料、防病治病、管理等指导 和服务。
产后,公司以保护价(保证农户每只鸡可获得 1.5—2元的利润)收购农户的成鸡,并进行加工 和销售。
农业产业化的八大模式 PPT课件
![农业产业化的八大模式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6c3a3369dc5022abea001c.png)
生产一线,四年多来共育成13个优质蔬菜新品种,累
计推广面积400多万亩,新品种和新技术开发创收支
持科研经费达500多万元。
24
(七)平谷模式(Ⅰ)
1、含义 立足当地实际,在充分考察市场条件和资源 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主导产业和项目,引进先 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通过农业 科技园试验、示范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当 地推广,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4)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
(5)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5
4、效益
(1)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人; (2)带动农户达2万户; (3)农民人均增收1500-2000元; (4)司年均销售收入达2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6
(二)大连三级园区建设模式(Ⅰ)
1、含义
大连市通过建立三级园区,充分强化与发 挥农业科技园的优异功能,全面推进农业高新 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优 化资源配置,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使园区真正成为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 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龙头”
动作用
23
(六)寿光模式(Ⅲ)
3、效益
通过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寿光创造出全国闻名的蔬
菜生产品牌,促进了寿光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发展。园区推广了大棚高效种植、蔬菜无土栽
培、CO2气体施肥等新技术50多项,培训农民30万人次, 累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90亿元。通过各类农业科技计
划在园区的有效实施,带动大批科技人员投身到农业
(5)五个统一栽培模式
统一的果蔬良种(超大提供) 统一品牌认证 统一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 统一栽培标准和技术规程 统一检测(分级、包装、品牌)
4
• 3、做法 (1 )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与农民对接; (2)公司+基础+农户的产业化形式;
wto环境下农业产业化的研究ppt课件
![wto环境下农业产业化的研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d1c7b567ec102de3bd890b.png)
3)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增强我国农业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面对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以及我国农业的形势,寻求
如何保护我国农业的有效途十分必要。 一般来说,农业保护受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发达 国家政府对农业支持水平高,发展中国际支持水平低。受物质 技术基础的严格限制,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水平相对于西方 发达国家来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且加入WTO后由于种种 原因,有可能进一步的削减。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美国利用中国要求加入WTO这一实际,逼迫包括中国在内的 贸易对手开放农产品市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获得农产品贸易 利益,其背后的意图是降低别国农产品自给率和提高其对自己 的依赖性,并利用它来谋求自己称霸全球的战略利益。为此,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①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农户是我国农村经济长期不可改变的微观基础,也是我国农业参与 国际竞争的基本依靠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不动摇农户的经 营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有了稳固的 农户作基础,可以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家 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依靠深加工和提高技术含量,创 造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加入 WTO后,为更好的参与竞争,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分工分业日 益深化,龙头企业还势必进行重组,走向联合与合作。 ② 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一定要有农业的标准化
而农业的标准化一定要有农业的专业化,农业的专业化又离不开农 民的组织化。这一切都与参与农业产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产业化经 营方式下,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其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益 大大高于传统分散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如果产品以出口为导向,其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提出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多 种多样,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形式而不是 单一的? 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个认识模式:市 场+中介组织+农户;然后,根据中介组织 的不同,划分和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指公司(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与农户之 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第三,社员经济参与。
社员对合作社公平地出资,并民主控制其 资本。该资本必须有一部分是合作社的共 同财产。社员出资是取得社员资格的条件, 但出资只获取有限的报偿。 合作社的盈余分配用于:建立公积金来发 展合作社;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返还 给社员;支持社员认可的其他项目。
第4章 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研究的意义
分户经营后一家一户的农业呈现为一种 “小生产”,规模不经济、现代化程度 低,农民增收难。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 旨在通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克服 “小生产”的弊端,提高农业的效率。
•议题
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的要素培育
公司与农户是对立的利益主体,公司不愿 意向农户让利,或尽可能少向农户让利。 由于公司与分散农户之间力量对比悬殊, 农户谈判地位低,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 这使公司与农户之间难以形成真正的一体 化经营,产业化的链条极其脆弱。
二,合作社+农户
(一)一般原理 1,什么是合作社? 合作社是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自愿联合,合作 社互助来达到自助的一种自治组织。 国际合作社联盟的经典定义:合作社是人们为了 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需求和愿望, 通过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自愿联合起 来的一个自治的组织(《关于合作社特征的宣 言》)。
一个比较简练的定义
农业产业化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升 格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 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 列。
认识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实质的一个角度: 农业的传统产业角色定位:
它只是提供初级产品(原料); 它与其产前、产后部门的关系是对立的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就是改变农业产前、产 中与产后相互分割和对立的传统产 业角色,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 后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 营。
工农产品轮番涨价,比价复归,农产品价格依 然处在“锅底”,工农比较利益愈益悬殊;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 市场价格,提价已无潜力。
2,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
分散农户走向市场面临诸多困难: 经济实力弱,经不起市场风险; 缺乏市场信息,生产靠模仿,雷同化; 组织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受盘剥;
优美的办公大楼
舒适的生活环境
现代化的饲料厂
先进的孵化车间
温氏集团与农户一体化经营的内 容
产前,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管 理方法,市场信息和资金的帮助,而农户则承诺 按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和交售产品。 产中,挂靠农户从鸡场领取鸡苗进行饲养,鸡场 向农户提供技术、饲料、防病治病、管理等指导 和服务。 产后,公司以保护价(保证农户每只鸡可获得 1.5—2元的利润)收购农户的成鸡,并进行加工 和销售。
3,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 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无力开展农业现 代化。 在不改变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怎 样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一,农业产业化定义:众说纷纭 归纳为三派(P98-103):
经验派(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定义冗长繁杂) 窄派(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农工商一体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中 期已经出现(产加销一体化、农工商 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既是80年代发展的继续, 更是为解决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中 积累性的矛盾而提出的一项根本举措。
这些积累性的矛盾主要是:
1,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 盾 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手段的措施难以为继:
总结: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变革
提高了农民收入(不是提高农产品价格, 而是提高科技含量,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 和流通的增值) 降低了交易费用(克服了农户分散交易的 风险,开拓市场的任务由企业去承担) 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生产专业化, 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
3,“公司+农户”的制度缺陷
化的简称) 宽派(严瑞珍: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农业现代
化)
告诫:不要陷入概念之争,而重在把 握实质
农业产业化的一般定义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 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企 业、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 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 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松散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固 定,双方之间没有严格的契约约束。松散 型是“公司+农户”的初级水平。
2,案例:广东温氏集团
温氏集团简介: 前身是广东省新兴县的一个农民股份合作养鸡场。 从1988年起,鸡场开始与农户挂靠,减少自养数 量,办起了种鸡场、孵化场、饲料加工厂,饲养 种鸡,孵化鸡苗,生产饲料。 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养鸡、养猪、养牛为主导、 兼营水产养殖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 大型畜牧企业集团。目前温氏集团在全国13个省 (市、自治区)建成了27家分公司 ,总资产达 30亿多元,是国内最大的肉鸡、肉猪生产、供应 基地 ,也是亚洲最大的养鸡企业。
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 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 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 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 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 营的部分利润。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紧密程度之 分:
紧密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稳 定和紧密。紧密型是是“公司+农户”的高 级水平
2,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The Rochdale Principle)
第一,自愿与开放的社员制。任何人只要 能够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并承担社员义 务,均可入社,不受政治、宗教、种族和 性别的歧视。
第二,民主的社员控制。在自然人自愿联 合的基层合作社,社员有一人一票的平等 投票权,其他层次的合作社也要以民主的 方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