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实用数学七册教案(16—30课时)

合集下载

培智七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

培智七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
(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例题。计算机课件演示例题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四、小结评价。
教学反思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第 2 课时(新授)课
教学内容
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观察法 演示法 练习法
教具准备
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二完成教科书第13在是平均分的图中内画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时间
共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提问:平பைடு நூலகம்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一、教学内容1. 认识分数及其基本性质;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3. 分数的乘除法运算;4.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5.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2.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3. 培养学生将分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切水果、分糖果等,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及其基本性质;3.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结合具体例题进行分析;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练习,及时反馈并解答疑问;5. 知识拓展:讲解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举例说明;6. 实践应用: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8.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3.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第110题;(2)应用题:完成课后练习第1115题;(3)拓展题:完成课后练习第1620题。

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培智学校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如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入新知识)
1.导入问题:小明买了一辆自行车,他花了520元买了一辆新自行车。

请问这辆自行车原价是多少元?
2.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题方法
1.简单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

2.讲解如何列方程。

3.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三、练习
1.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展示解题方法
1.随机选择一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解题的方法。

2.让其他同学评价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拓展练习
1.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完成一些拓展练习题。

2.下节课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课堂小结
1.对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进行简单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备注:本教案中不包含标题相同的文字。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培智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如数的大小比较、四则运算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加减乘除的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辅资料。

2. 教学素材: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20个,女生10个,请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2. 学习: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老师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讲解时,老师注重简洁明了地阐述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示范时,老师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操练:老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解答,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同时,老师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自己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方法和答案。

4. 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并批改作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

4.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对数学的兴趣。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分数与小数: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的运算。

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平均数的计算。

3. 几何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与小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分数与小数运算。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学会用图表表示数据,计算平均数。

3.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与小数的运算,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几何图形的性质。

2. 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的概念,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平面图形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分数与小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20分钟)(1)讲解分数与小数的概念及基本运算。

(2)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方法,以及平均数的计算。

(3)讲解平面图形的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

3.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分数与小数的概念、运算公式。

2. 黑板右侧: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方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3. 中间部分:平面图形的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与小数的计算题。

(2)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的实践题。

(3)几何图形的性质填空题。

2. 答案:(1)分数与小数的计算题答案。

(2)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的实践题答案。

(3)几何图形的性质填空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分数与小数问题。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一、教学内容1. 第六章:分数的乘除法(1620课时)6.1 分数的乘法6.2 分数的除法6.3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2. 第七章:平面几何(2125课时)7.1 平行四边形7.2 长方形和正方形7.3 三角形3. 第八章:数据与统计(2630课时)8.1 平均数8.2 中位数和众数8.3 数据的表示方法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计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

学会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能够运用图表表示数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平面几何图形的识别和面积计算。

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

2.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

认识平面几何图形,熟练计算面积。

学会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能运用图表表示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多媒体设备,展示分数乘除法、几何图形和数据统计的图片和动画。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涂卡器、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课时)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2. 分数乘除法(4课时)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反馈和解答疑问。

3. 平面几何(5课时)介绍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几何图形。

通过实际操作,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精品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精品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精品教案16—30课时一、教学内容1. 认识分数(第1619课时)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等分数的概念与运用分数的大小比较2. 分数的加减法(第2025课时)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的应用3. 分数的乘除法(第2630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法则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法则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加减乘除法运算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与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数卡片小黑板计算器2. 学具:练习题册彩色笔纸质分数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第16课时)通过分水果、切蛋糕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

2. 例题讲解(第1630课时)分数的概念与性质:讲解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分数的加减法:讲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举例说明。

分数的乘除法:讲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法则,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第1630课时)让学生进行分数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介绍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 板书中间:详细讲解分数的相关概念、性质、运算方法。

3. 板书右侧:展示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认识分数:练习分数的表示、大小比较。

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分数的乘除法:计算分数的乘除运算。

2. 答案:答案详细,步骤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分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购物、烹饪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作业设计的相关性与实用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注意分数的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顺序和衔接。

培智数学第七册教案

培智数学第七册教案

培智数学第七册教案教案标题:培智数学第七册教案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掌握培智数学第七册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涵盖培智数学第七册的以下主题:1. 分数与小数2. 线段和角3. 平行线与相交线4. 三角形5. 四边形6. 圆7. 数据与图表教学步骤: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 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主题,并与学生讨论相关的实际应用。

- 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概念和技能。

- 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展示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关键概念和技能。

3. 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思路和解决方法。

- 教师在小组中进行指导和监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深化与拓展(15分钟)- 提出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方法。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回顾学生在小组活动和深化拓展中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议。

-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持续提高数学能力。

教学资源:1. 培智数学第七册教材和练习册。

2. 相关的教学投影或白板。

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册和作业。

3. 设计一些小测验或考试,测试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

2.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沟通技巧。

3. 在示范和讲解中,使用具体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培智实用数学第七册教案

培智实用数学第七册教案

篇一:培智实用数学四年级教案培智实用数学四年级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得数是2的加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并认识符号“+”“=”。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1+1=2表示的含义,会读会写此算式教学重难点:认识符号“+”“=”;明白1+1=2表示的含义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加号的图片,等号的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说一说图片上所表示的含义。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

三、讲授新知识1、教师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图片上有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图片上有一个宝宝,左手上拿一只气球,右手上拿一只气球。

3、教师讲解:宝宝左手的气球和右手的气球合在一起就变成2只气球了,用以下算式来表示。

1+1=24、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5、教师讲解算式的含义,重点讲解“+”“=”的含义。

6、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看图说一说图的含义。

三、小结四、布置作业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加法算式1+1=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练一练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读会写2的分成式和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

2、使学生能根据图写出2的分成和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根据图写出算式。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看图填写框子里的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并强调解题过程。

3、教师出示另一张图片,请学生观察。

4、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5、教师出示三道题目,请三名学生到前面来练习,其他学生在下面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结四、布置作业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加法算式1+1=2。

篇二:培智一年级实用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三:培智实用数学二年级教案培智实用数学二年级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数字4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2、使学生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正确数出物体的数量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分别拿出一支铅笔,两个本子,三张白纸,逐一问学生他们是什么?各有多少?分别引出数字1、2和3,在黑板上板书1、2和32、教师伸出右手,先握拳,然后数出3个手指,让学生再说一说教师伸出的是几个手指,再加上一个手指,引出新课题:4二、导入1、教师板书出数字42、教师;今天,老师带了好吃的水果给大家,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张苹果卡片,贴于黑板上学生:苹果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师今天带了几个苹果给大家?教师贴出3个苹果,问学生:现在有几个苹果了?学生:3个教师:看,老师这还有一个,那加上刚才的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教师指导学生回答:4教师:对,现在有4个苹果,我们来一起数一数,好不好?教师带学生数苹果,1,2,3,4,教师板书大括号,书写43、教师:刚才我们数了4个大苹果,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小星星。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教案: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一、教学内容1. 第16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2. 第17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3. 第18课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一)学习分数与整数的乘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4. 第19课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二)学习分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5. 第20课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三)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6. 第21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7. 第22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学习带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8. 第23课时: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一)学习小数与整数的乘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9. 第24课时: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二)学习小数与小数的乘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10. 第25课时: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三)学习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11. 第26课时: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12. 第27课时:百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学习百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13. 第28课时:比例的性质和应用(一)学习比例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比例的应用题解答。

14. 第29课时:比例的性质和应用(二)学习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的应用题解答。

15. 第30课时:综合练习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和比例知识。

3. 学生能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以及比例的应用题解答。

培智七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七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七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一、教学对象。

培智七年级学生。

二、教学内容。

1. 认识数字1 - 10。

2. 数与物的对应(1 - 10)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数字1 - 10。

- 学生能够将1 - 10的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进行对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游戏、直观演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数字1 - 10的认读。

- 数与物的准确对应。

2. 教学难点。

- 对于抽象数字概念的理解,尤其是数字与实物数量关系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

- 使用实物(如小棒、水果模型等)、数字卡片等教具进行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和数与物的对应关系。

2. 游戏教学法。

- 通过游戏活动,如数字接龙、找朋友(数字与实物对应)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 - 10)2. 小棒若干。

3. 水果模型(苹果、香蕉等,数量为1 - 10个)4. 多媒体课件(包含数字1 - 10的动画展示)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有趣的数字动画,动画里有可爱的小动物们举着不同的数字卡片跳舞。

- 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数字王国里玩一玩,你们看,小动物们都来欢迎我们啦,它们还带着神秘的数字卡片呢!”2. 引导学生观察动画中的数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15分钟)1. 认识数字1 - 10。

-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展示给学生看,并用夸张的声音说:“看,这是数字1,像根小棒直直的。

”同时,拿起一根小棒,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字1和一根小棒的联系。

- 引导学生跟读“1”,并让学生用手指模仿小棒的形状表示1。

- 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教授数字2 - 10。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实用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分数,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切水果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何平均分配这些水果?”2. 分数概念讲解(10分钟)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3. 分数的加减运算(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一些分数加减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应用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加减运算3. 应用题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册第15页的分数加减运算题目。

(2)应用题:小明有3个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多少苹果?2. 答案:(1)略。

(2)每个同学能得到3/4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分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智实用数学七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七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七册教案(16—30课时) 11-20的认识本节课我们将研究有关单数和双数的知识。

在开始讲解之前,让我们先进行一个找朋友的游戏,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双成对的同学和孤单的同学,这就是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单数是指1、3、5、7、9、11、13、15、17、19,而双数是指2、4、6、8、10、12、14、16、18、20.让学生们用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以区分单数和双数。

最后,我们进行一些巩固练,如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数字,或进行连线游戏等。

生:下面的小棒少。

师:所以16要比17小。

4、出示比较符号。

师:当我们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

这个符号是什么?生:大于、小于、等于。

师:对,这个符号就是大于、小于、等于。

大于的符号是什么?生。

师:小于的符号是什么?生:<。

师:等于的符号是什么?生:=。

三、练。

1、出示图片。

师:请你们用比较符号比较一下这两个数的大小。

出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用比较符号比较大小。

)2、出示数字。

师:请你们用比较符号比较一下这两个数的大小。

出示不同的数字,让学生用比较符号比较大小。

)四、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如何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学会了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五、作业。

书本12页1、2题。

老师引导学生将数字11—20按顺序填写到相应的格子里。

)6、比较大小。

老师出示两个数字,引导学生用比较符号将它们比较大小。

)三、练7—8题。

7、填空。

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引导学生填写相应的数字。

)8、写出比它小的数。

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引导学生写出比它小的数。

)四、巩固练。

1、出示课件。

老师出示数字图片,引导学生一个一个比出数字的大小。

)2、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老师引导学生把数字11—2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写到相应的格子里。

)五、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数字11—20的认识和比较大小,通过练,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巩固数字的认识和比较大小的技能。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一、教学内容1. 认识分数及其运算2. 小数及其运算3. 比例与百分数4. 量的变换5. 统计与概率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小数、比例及百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学会使用量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统计与概率意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比例与百分数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小数的概念及其运算,量的变换,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挂图、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规、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第16课时)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分数、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

2. 例题讲解(第1722课时)讲解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结合实例,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第2326课时)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分数、小数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知识拓展(第2729课时)介绍比例、百分数、量的变换等知识,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其应用。

5. 课堂小结(第30课时)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各课时知识点,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2. 板书右侧:展示典型例题、解题步骤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各10道题;(2)比例、百分数应用题2道;(3)量的变换应用题2道。

2. 答案:(1)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答案;(2)比例、百分数应用题答案;(3)量的变换应用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解题能力;(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推荐相关数学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教材章节的对应关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细节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24年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2024年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

2024年培智实用数学第八册教案16—30课时一、教学内容1. 第十六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乘法法则及应用分数的除法法则及应用2. 第十七章: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及分类四边形的性质及分类3. 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与处理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 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学会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分类数据的整理与处理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性质及识别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几何图形模型数据收集表格2. 学具:练习题册画图工具数据收集表格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20分钟)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结合实例进行解答。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设计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分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5. 数据收集与处理(10分钟)指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律2. 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分类3. 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数乘除法练习题几何图形性质判断题数据收集与处理题2. 答案:分数乘除法练习题答案几何图形性质判断题答案数据收集与处理题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开放性、挑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教学策略5.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这是基础数学知识,需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培智七年级数学上册

培智七年级数学上册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2特教学校课时计划日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4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5日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6特教学校课时计划710 月17 日特教学校课时计划8特教学校课时计划9日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0日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1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210 月1 4 日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3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4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5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6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7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8特教学校课时计划19特教学校课时计划20日特教学校课时计划21日板书:①刚才第一步我们求的是什么?学生明确:求3盒彩色笔共有多少枝.②第二步求什么?求10盒彩色笔共有多少枝,用10乘24,十位上的“1”表示10,因此“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2,所得积与百位对齐.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3盒枝数72和10盒枝数240相加,得312枝,是13盒的枝数.三、全课小结.四、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22日课题:二位数乘以两位数(第67页)教学目标1.两位数乘两位数,相乘每一步都需进位(连续进位).2.另一个因数是三位数,乘得的0要占数位.3.正确计算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特教学校课时计划23日特教学校课时计划24③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求学生独立填写)三、巩固练习:2.填空:(1)读作()乘(),想:()个()乘7是()个(),是().(2)3乘600得()个百,就是().3.列式解答下面各题.(1)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2)果园里栽了4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在8倍.梨树有多少棵?四、课堂小结: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25 课题: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或几百几十数相乘的口算乘法算理.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重点、难点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相乘的乘法.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1)2个十、8个一组成几?(2)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240里面有几个十?4)490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二、指导探索: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师叙述引出例子:小红在桌上摆了一排1 2个木块,摆这样的3排一共有多少块?问:这个问题是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这个问题就是要求3个12是多少,列式是)板书:师:等于几呢?我们也用木块来摆一摆,边摆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再把你的想法说给旁边的同学听.(学生操作、交流、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得出:要算,可以先把12分解成12和2,先算3个十是30,再算3个2是6,然后把30和6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的结果36.要求学生独立写出得数,再说说是怎样算的.2.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掌握算法.特教学校课时计划26。

培智实用数学七册教案(1—15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七册教案(1—15课时)

复习10以内加法运算(1—3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七册1页一、复习。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简单的数字1—5;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陆开幸、杜凌华、田浩然三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能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能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出示课件。

(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师:左边有几个五角星?生:6个五角星。

师:右边有几个五角星?生:4个五角星。

师:一共有几个五角星?生:10个五角星。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

师:那我们反过来数一数。

师:右边有几个五角星?生:4个五角星。

师:左边有几个五角星?生:6个五角星。

师:一共有几个五角星?生:10个五角星。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

(老师引导学生在相应的方框里填上正确的数字。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

(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师:左边有几朵花?生:3朵花。

师:右边有几朵花?生:5朵花。

师:一共有几朵花?生:8朵花。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

师:那我们反过来数一数。

师:右边有几朵花?生:5朵花。

师:左边有几朵花?生:3朵花。

师:一共有几朵花?生:8朵花。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

(老师引导学生在相应的方框里填上正确的数字。

)三、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10以内的加法运算,只有唐正家能独立的完成看图列式计算。

四、作业。

书本2页3、4题。

教学反思:通过对10以内加法运算的复习,10以内加法看图列式计算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培智的学生的特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能力不强,班上10个学生除了张快脑瘫,王好癫痫,余佳佳高度近视没有学习能力,只能简单的跟读以外,其他学生除了唐正家能够独立完成看图列式计算,田香玲、陆开幸、漆维伊、张佳佳、杜凌华、田浩然等学生都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一、教案简介培智数学教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方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数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数字与计算、代数与函数、几何与图形、数据与统计等。

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会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要求进行具体的安排。

1. 数字与计算:学生将学习数的概念、数的大小比较、整数、小数、分数等内容,并通过计算题目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代数与函数:学生将学习代数的基本概念、代数表达式的计算、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关系等内容,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代数知识。

3. 几何与图形:学生将学习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关系等内容,并通过几何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 数据与统计:学生将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概率与统计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来提高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培智数学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学推理和解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形式,促使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0各数的认识(16—18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七册10页4、单数、双数。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陆开幸、杜凌华、田浩然三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单数、双数有哪些数。

2、会区分单数和双数。

3、培养学生的数字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知道单数、双数有哪些数。

教学难点:1、会区分单数和双数。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2、老师读出一个数,让学生在十位和个位摆出相应的数字。

二、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

在讲课之前老师想与同学们一起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师:大家说好不好?生:齐声回答好。

)一会儿随着音乐声大家一起转圈,音乐声一停,你就找一个朋友,然后站到老师这来。

①组体现:这组小朋友都找到朋友了,可以说他们是成双成对。

②组体现:这组有一个小朋友没找到,那么他就变得孤单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单数和双数。

板书:认识单数和双数。

(齐读课题)2、出示课件。

3、1、3、5、7、9、11、13、15、17、19通常叫做单数。

4、让学生拿着数字卡片在相同数字的下面贴上。

(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让其自己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老师要引导其在对应的数字下面贴上,其他怕只要跟读就可以了。

)5、2、4、6、8、10、12、14、16、18、20通常叫做双数。

6、让学生拿着数字卡片在相同数字的下面贴上。

(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让其自己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老师要引导其在对应的数字下面贴上,其他怕只要跟读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

(单个请学生上黑板做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让其自己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老师要引导其在对应的数字下面贴上,其他怕只要跟读就可以了。

)2、连线游戏。

(给每个学生发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让其自己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老师要引导其在数字之间用连线的方式连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单数和双数。

五、作业。

书本11页2、3题。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教学,班上学生初步认识了单数和双数,但是对于单数和双数的概念还是很模糊,不会区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班上学生只有唐正家、漆维伊、杜凌华、田香玲能根据老师的提示,会读、写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其他同学还需要进一步的课堂练习加强对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的理解。

11—20各数的认识(19—21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七册12页5、比较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陆开幸、杜凌华、田浩然三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数字11—20的排列顺序。

2、会简单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会简单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出示图片。

2、老师提问。

师:20以内的单数有哪些?板书:1、3、5、7、9、11、13、15、17、19通常叫做单数。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20以内的单数。

)师:20以内的双数有哪些?板书:2、4、6、8、10、12、14、16、18、20通常叫做双数。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20以内的单数。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2、老师提问。

师:上面的小棒是多少?生:11。

师:下面的小棒是多少?生:10。

师:那堆小棒多?生:上面的小棒多。

师:所以11要比10大。

师:那堆小棒少?生:下面的小棒少。

师:所以10要比11小。

3、出示图片。

师:上面的小棒是多少?生:17。

师:下面的小棒是多少?生:16。

师:那堆小棒多?生:上面的小棒多。

师:所以17要比16大。

师:那堆小棒少?生:下面的小棒少。

师:所以16要比17小。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

(数字比大小对学生而言有一定,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一个一个比出数字的大小。

)2、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老师引导学生把数字11—2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写到相应的格子里。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但是比较数的大小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五、作业。

书本12页1、2题。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教学,班上学生初步接触了20以内的数比大小,但是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对于20以内的数比大小不是能很理解,心中没有数字之间谁大谁小的概念,必须借助其他的辅助教学工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在老师的引导下,班上只有极少数学生能通过图片和数小棒来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其他的学生只会跟读。

11—20各数的认识(22—24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七册13页综合练习(一)。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陆开幸、杜凌华、田浩然三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会数、读、写数字11—20。

2、初步知道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3、会简单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4、培养学生的数字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会数、读、写数字11—20。

教学难点:1、会简单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练习1—4题目。

1、从1数到20。

板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读出下面各数。

17 14 10 19 20 16 153、看图写数。

(老师引导学生先数出十位上的个数并填写数字,然后再数出个位上的个数并填写数字,最后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合写在直线上。

)4、写数。

(老师引导学生看直线上的数字在十位和个位上填写相应的数字。

)二、练习5—6题。

5、按数的顺序写数。

(老师引导学生按顺序在小字格内填上正确的数字。

)6、填空。

(这个题目比较简单,一半的学生应该都能独立做出来,其他的学生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来。

)三、练习7—8题。

7、比较数的大小。

(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其他的方式比较数的大小。

)8、填数。

(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提示下写出双数和单数。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练习了综合练习(一),通过练习1、2、3、4、6题同学掌握的还不错,但是5、7、8还是没有掌握。

五、作业。

试卷综合练习(一)。

教学反思:通过对综合练习(一)的多次练习,唐正家能独立的完成1、2、3、4、6题,田香玲、漆维伊、张佳佳、陆开幸、杜凌华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1、2、3、4、6题,田浩然相对要弱一点在书写的时候3和5分不清,都是写的5,王好和余佳佳能模仿写出答案,张快基本没有学习能力。

5、7、8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班上没有一个学生能做出来,还需要加强练习。

20以内不进位加法(25—27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七册15页1、不进位加法。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陆开幸、杜凌华、田浩然三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能看图写算式。

2、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能看图写算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图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师:左边有几朵红花?生:10朵红花。

师:右边有几朵红花?生:3朵红花。

师:一共有几朵红花?生:13朵红花。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

师:那我们反过来数一数。

师:右边有几朵红花?生:3朵红花。

师:左边有几朵红花?生:10朵红花。

师:一共有几朵红花?生:13朵红花。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

(10以上的数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数出相应个数的红花。

)三、巩固练习。

师:左边有几根小棒?生:11根小棒。

师:右边有几根小棒?生:3根小棒。

师:一共有几根小棒?生:14根小棒。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

师:那我们反过来数一数。

师:右边有几根小棒?生:3根小棒。

师:左边有几根小棒?生:11根小棒。

师:一共有几根小棒?生:14根小棒。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

(10以上的数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数出相应个数的小棒。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班上有唐正家、张佳佳、田香玲、漆维伊、陆开幸五个人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数出物体的个数,并在方框里写出正确的数字。

五、作业。

书本15、16页练一练第1题。

教学反思:通过对课堂教学,学生对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有一定的认识,班上有唐正家、张佳佳、田香玲、漆维伊、陆开幸五个人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数出物体的个数,并在方框里写出正确的数字。

田浩然会数数但是还不会写11—20以内的数字,张快脑瘫没有学习能力,王好癫痫,只会模仿写10以内的数字,跟读能力较强。

余佳佳高度近视,有一定的跟读能力。

20以内不进位加法(28—30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七册17页2、不退位减法。

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

张快脑瘫、行动不便,基本没有学习能力,只能跟读单个数字;王好癫痫,有简单的模仿能力,跟读能力较强,写字较困难;余佳佳唐氏综合症,高度近视,能跟读、写简单的数字;陆开幸、杜凌华、田浩然三人有多动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漆维伊、田香玲、唐正家、张佳佳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