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藻类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潮
秦皇岛海域的夜光藻
赤潮引起大 量鱼死亡
二、代表植物

多甲藻属(Peridinium) 藻体单细胞、椭圆形、卵形或多角形。细胞壁 厚,由多块板片组成。一般甲片为多角形,有 些表面网状花纹。细胞以斜向纵裂进行繁殖。
角甲藻属(Ceratium) 体型不对称,顶端有板片突出形成的长角。




(一)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分类学的主要阶层为:(共分七个等级)界、门、 纲、目、科、属、种。 各主要阶层下又可分别加入“亚”阶层:亚门、 亚纲、亚目、亚科、族、亚族、亚属、组、亚种。 种和种下分类单位: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 定自然分布和一定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生物类 群。同种内的个体之间彼此交配可产生存有一定 差异的能育后代,依据种内差异的大小和性质又 可划分为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及 变型(form)等种下分类单位。

7.保留名。历史上惯用已久的名称予以保留。 8.名称的废弃。不符合法规所发表的名称应予 废弃。 9.杂种的命名。杂种用父本和母本种加词之间 加“×”表示,也可另取一名用“×”分开。 10. 种下分类单位的命名采用“三名法”命名。 如: 亚种:种名+ ssp. +亚种名+命名人之名; 变种:种名+ var. +变种名+命名人之名; 变型:种名+ f. +变型名+命名人之名。
第五章 藻类植物

了解藻类植物最基本的特征; 藻类植物的分门依据。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

自养: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独立生活 原植体植物:无根、茎、叶分化 生殖器官简单:单细胞 无胚植物:合子不发育成胚
藻类植物的分布和生态习性 1. 淡水生境 2. 陆生和亚气生 3. 海洋生境(海藻) 4. 特殊生境 ①温泉藻类 ②冰雪藻类 衣藻、硅藻 ③植物体内生 鱼腥藻生于满江红中 ④附于动物体表 绿毛龟 ⑤在动物体内共生 绿草履虫 ⑥共生: 地衣中 ⑦寄生: 山茶上的头孢藻 ●演化地位:古老,原核藻类出现于35-33亿年前
(1)中央质: 原核(拟核) 周质:无载色体,只有光合片层单 个分布 (2)色素:叶绿素a,藻蓝素或藻红 素(合称藻胆素)、黄色色素 (3) 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 粒体 (4)气泡:浮游 (5) 细胞壁:粘肽成分,壁外常有 胶质鞘包围 (6)形态: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异形胞)
(二)繁殖: (1)营养繁殖: 单细胞和群体:细胞直接分裂 丝状体:藻殖段(细胞的死亡、异形胞或 双凹形分离盘、机械作用) (2)无性繁殖: 不良环境:厚壁孢子 一般:内生孢子、外生孢子 (三)分布: 淡水分布为主; 常形成水华(water bloom); 部分与真菌形成地衣。
植物系统分类-引言
包涵两部分: 植物系统学:是研究植物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建立植物界自然分类系统的科学。 植物分类学:是区分植物种类,探索植物种之间的 亲缘关系,阐明植物界自然分类系统的科学。

主要内容: 一、植物界的分门别类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要点简述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及其应用
第六节 黄藻门(Xanthophyta)
(二)植物命名法



1. 采用学名命名的意义 由于国家和地区不同及语言的差异,同一种植物在各地的叫 法往往各不相同,存在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 学名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scientific name) 2. 双名法命名 双名法是林奈(Carolus Linnaeus)在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 志》中创立的物种命名法,即每一种植物的名称,都由2个 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属名 + 种加词)所组成。 一个完整的学名,还应附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即:学名 = 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 林奈(Carolus Linnaeus, 1707-1778) ,瑞典博物学家。 1735年发表了《自然系统》,书中根据雄蕊的数目、特征及 与雌性的关系等,将植物分成24纲。1753年出版了《植物种 志》,将约7700种植物归入1105个属,首次创立并使用了双 名法。被后人称之为“植物分类学之父” 。
二、蓝藻门的代表植物
蓝藻门约有150属,1500种,包括于蓝藻纲中,分为3个目。

1、色球藻属(Chroococcus)
单细胞或群体 胶质鞘
浮游生活于淡水中
繁殖:细胞分裂与群体 破裂
2、颤藻属 Oscillatoria
植物体为一列细 胞组成的丝状体, 能前、后、左、右 摆动。植物以藻殖 段进行繁殖。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的植物。 如苔藓、蕨类植物。 维管植物:植物体内具有长途运输物质的维管 组织系统的植物。 显花植物:能够开花结实的种子植物。如裸子、 被子植物。 隐花植物:不会开花结实的孢子植物。如藻类、 苔藓、蕨类植物。 原植体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的低等植物。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二、代表植物
1、裸藻属:裸藻目 单细胞,无细胞壁; 1根鞭毛由胞口伸出,另一根退化; 细胞纵裂繁殖,可形成胞囊渡过不 良环境; 生活于富含有机质的淡水中。 2、柄裸藻属(胶柄藻属) 群体; 细胞有壁; 无鞭毛; 细胞纵裂方式繁殖。
三、演化地位:

有鞭毛: 动植物共同祖先? 光合色素同绿藻,关系密切?
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要点简述

1.植物命名的模式和模式标本。种及以下分类群 的命名必须有模式标本作根据。 2.每一种植物只有1个合法的正确学名。 3.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最后附加命名人之名。 4.学名之有效发表和合格发表。即正式发表的学 名。 5.优先律原则。植物学名采用最早发表的有效名 称。 6.学名之改变。“新组合”的学名要将“基原异 名”的种加词予以保留,原命名人用括号括之。
几个概念




低等植物(lower plant):没有根、茎、叶分 化;生殖器官单细胞;合子发育不形成胚,直 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一般生活于水中或潮湿 的地方。 高等植物(higher plant):有根、茎、叶分化; 生殖器官由多细胞组成;合子先形成胚,由胚 发育成植物体;一般为陆生。 孢子植物(spore plant):植物体产生孢子, 以孢子进行大量繁殖的植物。 种子植物(seed plant):植物体产生种子,并 以种子进行大量繁殖的植物。

蓝藻基因工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上述两方 面的成果为标志,蓝藻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目前生物学的前沿领 域之一。
三、演化地位:



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群植物,出现于35-33 亿年前。 真核藻类中的红藻与蓝藻在色素(藻胆素) 和不产生运动细胞方面相似,但其他特征 相差很远,无亲缘关系 独立的植物类群 蓝藻时代:寒武纪 裂殖植物门 原核生物界
种下分类单位




亚种(Subspecies,ssp.)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区, 是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殖上发生隔离初期所形成的群体,故 亦称“地理亚种”。如稻的籼稻和梗稻即为不同的亚种。 变种(Varietas,var.) 它与原种(原变种)的区别仅有1~2 个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差异,无地理分布的区别;在系统进化 理论上认为,变种是同物种不同基因型的表现。如锐齿槲栎 是槲栎的变种。 变型(Forma,f.) 为个别形态性状变异比较小的类型,通 常只有1个性状的差异。变型常见于栽培植物,如碧桃为桃 的变型,花重瓣。 品种 (Cultivar,CV.) 不是分类学的分类单位。是人类在 生产实践中,经过选择培育而成的,具有一定生物学特性和 经济性状差异的栽培变种或变型。如植株高矮、花或果实大 小、成熟迟早及果实品质差异等。如苹果的红香蕉、国光、 红富士等品种。
3、念珠藻属
Nostoc
异形胞
植物体为念 珠状丝状体,外 有公共的胶质鞘 包被而成片状。
地木耳、发菜
4、鱼腥藻属
Anabaena
植物体为念 珠状丝状体, 但无胶质鞘。
参与形成水 华;与红浮萍 共生,能固氮 ,可作生物绿 肥。
5、螺旋藻属 Spiralina



植物体为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无鞘,呈螺 旋弯曲。 极大螺旋藻 S. maxima Setch. et Gardn. 钝顶螺旋藻 S. Platensis (Nordst.) Geitl. 蛋白质含量达干重的56%,含多种重要氨 基酸(天冬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等),还有 可吸收性的铁、维生素B12、β—胡萝卜素、 γ—亚麻酸等,还提取出具消炎、抗肿瘤成分。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21世纪人类最 理想的保健食品”。
第三节 裸藻门 (眼虫藻门)
一、一般特征
形态结构: 大多数无细胞壁,具 1-3条鞭毛(茸鞭型) 外层:原生质膜 内层:周质体来自百度文库基本结构:胞口、胞 咽、储蓄泡、伸缩泡、 眼点 中核




叶绿体和光合色素:载色体,叶绿素a、b 和β -胡萝卜素,三种叶黄素。 贮存养分:裸藻淀粉 繁殖方式:细胞纵裂(胞囊)。 分布:约1000种,主要分布于淡水中,是 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形成水华。
第四节 甲藻门
一、一般特征
单细胞或球胞形、丝状 体:具有鞭毛 细胞壁:纤维素 两种类型: 纵裂甲藻:细胞壁由左 右两个对称半片组成, 无纵沟和横沟。如原甲 藻属。 横裂甲藻:细胞壁由多 个板片组成,有纵沟和 横沟。如多甲藻属 。
载色体:具3层膜 色素:叶绿素a、c和β -胡萝卜素、多甲藻素 (peridinin)、硅甲藻 素、甲藻素、硅藻黄素。 黄色色素的含量比叶绿 素约多4倍,故呈黄绿色、 橙黄色、褐色。 细胞核:中核或甲藻核 (无纺锤丝、中期板) 同化产物:淀粉和油 图1-8 甲藻细胞亚微显构造模式图 繁殖:细胞分裂为主, 1. 细胞壁;2. 刺丝胞;3. 内质网膜;4. 载色体膜; 有性生殖少见。 5.类囊体3条叠成束;6. 细胞核;7. 染色体;8. 脂粒;
蓝藻基因工程

蓝藻基因工程的成就 1、已完成了一种单细胞蓝藻(集胞藻6803)基因组的全序列 分析。 2、已有一批外源基因转入蓝藻成功地表达 ( 1 ) 幼虫毒蛋白基因,用于消灭蚊子幼虫; ( 2 ) 解氨酶基因,用于分解杀虫剂六氯化苯,消除农药造 成的环境污染; ( 3 )β-羟丁酸聚合酶基因,用于制造可降解塑料; ( 4 ) 超氧物歧化酶基因,用于生物制药; ( 5 )金属硫蛋白基因,用于处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或处理 工业废水; ( 6 )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用于制备抗癌药物。
9. 淀粉粒;10.核仁;11. 线粒体;12. 高尔基体;13. 载色体


约2000种,主要的海洋浮游藻类,若过 量繁殖(如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等) ,使水色变红,形成赤潮, 水中含氧量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有毒 物质甲藻毒素 ,造成鱼虾贝类大量死亡。
“藻类植物”考察线索

形态构造:
植物体形态 细胞核构造、细胞壁成分 载色体结构与色素种类 贮藏物类别 鞭毛的有无、着生位置、类型 生殖方式与生活史 分布及代表类群 演化地位


第二节 蓝藻门

一、蓝藻门的一般特征 (一)形态结构 (二)繁殖 (三)分布
(一)形态结构
三、甲藻门在植物界的地位 1、原来被列为原生动物门,发现丝状 体后列入植物界。 2、色素与硅藻相似,产物与形态不同。 3、甲藻的构造与其它藻类有区别,是 一群自然的植物类群。

(五)金藻门 (自学)



特 征 约6000种,多产于淡水中;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 分枝丝状体;载色体含叶绿素a、叶绿素c、胡萝卜素 和叶黄素,多呈金黄色或金褐色;同化产物为金藻多 糖和油类。 代表植物 黄群藻属(Synura):群体,能运动,无细胞壁 锥囊藻属(Dinobryon):单细胞或树状群体,可行同 配生殖 金枝藻属(Phaethamnion):分枝丝状体,生殖时产 生游动孢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