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2021年整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 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
教学水平。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
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①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 汉语预备教育: 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 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 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 ②巩固和发展阶段(60’s初—60’s中) 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 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a. 对实践性的原则再认识。 b. 打破旧的、脱离实际的科学系统,代之以符合实践性原则的新的科学系统。 c. 引入了剧情教学,提出“听说领先”,形成“以听说法为主,结构为纲,兼顾传统方法”的 综合教学法。
具体措施:
a. 试验分课型,听说、读写分开。 b. 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阅读,改名为“综合技能课”。 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 以常用句型为重点。 ④改革阶段(80’s至今) 特点: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 学的专业刊物)。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语等
教学对象的特征
1.自然特征(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 语言及文化背景)
2.学习目的(受教育、职业工具、职业、学 术、临时)
3.学习起点
4.学习时限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P296)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 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 能力;
2.增强汉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汉 语的自学能力;
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主要内容是课程
设置。
• 制定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 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责
明确总体设计的精神,把握教学全局, 明了自身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充分发挥自 身的作用,能够比较到位地把握教师、学 生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循序渐进的原则。 ④ 注意语法点、句型及重要词语的覆盖、重
现和循环,要符合大纲的要求。 ⑤ 注意吸收学科理论、汉语本体和教材教法
的新成果。
➢ 趣味性原则
① 要结合实用性考虑趣味性,避免盲目的幽 默化和过度的稚化。
② 语料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应符合学生了解 中国的兴奋点。
③ 内容、形式要多样,包括题材、体裁、语 言风格、练习方式等各方面。
教学途径
• 划分教学阶段(初级、中级、高级) • 进行课程设计——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 (1)汉语技能课(综合技能课、专项技能课) (2)汉语言知识课(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3)中国文化知识课(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文化 知识)
教学途径
• 制定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
⑦ 阶段复习——补充语料、语法总结等。

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
十三.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语法规则的描述要准确细致
突出语法点的重点和难点(每个国家的重难点不同)
a. 两种语言有明显差别的语法现象
b. 难以理解、经常出错或回避不用的语法现象
c. 是与文化因素有关的语法现象
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特点:以语言结构为主导,教授语言的记忆模式,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编排教材内容,从语言结构特征去解释语言现象,练习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句子结构形式。优点:系统性、循环性 以语言结构为主线,使学生对语言的印象深刻。
2.以功能项目为纲,以语言功能为纲
特点:从事情内容出发、交际性强,注重语言的实际使用、侧重从语用角度解释语言现象。优点:交际性强,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侧重从语用的角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虑实际运用
特点:引入了句型教学 鲁健骥《初级汉语课本》最早的分技能课本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1. 使学习者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掌握汉语文化因素,熟悉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留学生修养
3. 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 与第一语言教学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年龄层次不同
迁移作用不同
学习环境不同
文化背景不同
学习的个体差异不同
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不同
四. 学习者的认知方式
场独立性(善于逻辑思维)和场依存性(形象思维,对客观事物感兴趣)
审慎型和冲动型(易犯错误,口语能力强)
a.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 b.对目的语本身的态度 c.对课程教师、教材的态度
学习者的性格
内向和外向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教学对象的特征
1.自然特征(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 语言及文化背景) 2.学习目的(受教育、职业工具、职业、学 术、临时) 3.学习起点
4.学习时限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P296)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 说、读、写基本技能, 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的能力; 2.增强汉语学习的兴趣和 动力、培养汉语的自学 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音素, 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 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 化素养。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吕必松)
1.处理好语言要素、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关系
2.选择好言语技能训练的方式
3.选择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式
4.处理好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
5.处理好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6.处理好目的语和媒介语的关系 7.处理好语言要素和文化知识的关系 8.处理好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刘珣P305 )
②认知练习或理解性练习——在基本功
操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语音、词汇、 语法、句型的基本规律或规则。从整 体上系统地掌握语言,习得语言知识, 形成语言技能。学生在练习中常要进 行分类、归纳、比较、综合。认知练 习和机械练习的常见形式是进行快速 的句型转换练习。
③活用性练习或意义练习——前两个层
次的练习与一定的情景(或真实的、 或想象的,或结合话语上下文的)结 合,就形成了活用练习。如:看图填 空、看图回答问题、看图提问并回答、 用某种结构完成句子、句子翻译、情 景对话等。
• 制定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 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责
明确总体设计的精神,把握教学全局, 明了自身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充分发挥自 身的作用,能够比较到位地把握教师、学 生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 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4 语言测试的种类5 语言测试的效度6 语言测试的信度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 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个体差异10 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 对比分析(1). 对比分析(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 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 克拉申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 文化适应理论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 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 认知策略7 元认知策略8 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 社会策略11 情感策略12 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 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诸子百家”的含义2. 儒家(1)孔子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学”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郑学、王学5)“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 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 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三、民众的信仰世界1. 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2.佛教(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3)道教的基本信仰(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5)道教宗派(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7)重要道观四、中国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2.散文及其作者(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3.辞赋及其作者(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4.戏剧及戏剧家(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5.小说及小说家(1)刘朝小说代表作(2)四大奇书(3)清小说代表作五、中国风俗习惯1. 茶酒与烹调(1)中国饮茶史(2)《茶经》(3)八大菜系2.衣冠服饰(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3.民族祥瑞动物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4 花草树木(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2)花中四君子(3)岁寒三友5.崇尚和禁忌(1)十二生肖(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六、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七、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路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2)西行求法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郑和下西洋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价值“的含义及特点4.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 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 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就教学过程来看,一般来说,除了政策的制定,对外汉语教学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84)2.总体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中首先要遇到的问题。

(84)3.对外汉语总体设计主要由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途径,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分析教学对象时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学习时限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85-86)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应归纳为: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_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方法,培养学习汉语的自学能力,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社会。

(86-87)5.教学目标包括使用目的语范围和目的语水平等级两个方面。

(87)6.一般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至少是由语言要素,语用规则,相关文化背景和知识,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87)7.教学原则是由教学理论决定的,而教学理论又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教育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哲学理论_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汉语教学自身规律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

(88)8.总体设计主要规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目的是使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保持一致。

(88)9.总体设计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1,处理好言语要素,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2选择好言语技能训练的方式;3选择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式4,处理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5处理好语言和文字的关系;6处理好目的语和媒介语的关系;7处理好语言要素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系;8处理好语言和文学的关系9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88-9110.教学途径包括教学阶段,课程设计,和课时安排三个方面的内容。

(90-91)11.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实用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92)12.对外汉语教材的选用原则是以评估教材的原则为基础的。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流程及方法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流程及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程教学流程及方法衡量学生掌握口语的能力,要看他运用如何,而不是懂了多少。

在这方面,学习语言与学习乐器十分相似。

一个学生学了许多语法知识却不会运用语言,就像一个弹钢琴的学了许多有关和声的知识却不会弹钢琴一样。

因此,衡量学生是否掌握语言并不看他懂了多少,而要看他在众人面前语言运用得如何。

作为新教师,我们最害怕的不是出现问题,因为问题是必然存在而我们无法回避的。

其实我们心底里最怕的是无法解决问题。

因此,在短时间里掌握最基本的技巧是我们解决这一心理困惑的最主要任务。

一、组织教学——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5%复习:听写:每次开始有一个听写,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必须学习单词的压力。

听写的内容应该是课文里最重要的单词或词组。

如果学生有能力的话,可以都听写。

听写时可以让学生轮流到黑板上写几个,写完之后,让学生纠错,指出黑板上的单词哪里错了,如果错了,正确的应该怎么写,让学生把正确的写在错误字的旁边,这样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比较。

对加深记忆有很大帮助。

导入:调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切入本课学习内容,可以检查作业的形式。

回答问题,教师提供的总结性参考答案具承上启下的作用,慢慢把学生引导到本课将要讨论的话题上来,由教师绝对控制到适当展开。

实例:本节课讲手机。

老师可以从夸奖学生的手机为切入点,让学生以功能为基础,每人都说一个自己手机里有的功能,比如说:打电话、接电话、发短信、闹钟、日程表、计算器、照相……适当可以扩展探讨一下其中大家感兴趣的一项或两项。

二、生词学习——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20%单词讲解的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所有单词主次分类,分类原则是:常用或不常用,正式或非正式、中性的分类原则,这样做最主要是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以后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用错。

可以从话题出发,通过实物展示或者提问的方式导入生词。

遇到学生不正确的发音予以纠正,为后边的成段表达打好语言基础。

生词操练一般采用的是教师给情景、学生说句子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学时:54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讲授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所涉及的诸多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具备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付诸研究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分为个六个部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论、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论、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6学时)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目的语等语言教学的相关概念辨析;(2)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育(学);对外汉语等学科名称的辨析;(3)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4)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特点。

2.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1)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2)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3)作为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和结构,基础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4.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教学重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教学难点:语言教学相关概念辨析;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历史的分期。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8学时)1.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

2.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自觉实践法、交际法。

3.对外汉语教学法: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基础理论复习大纲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基础理论复习大纲

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不一定就是外语。

基础理论: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和学科研究方法学学科理论研究的核心:学习者的研究,即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1.课堂教学原则2.课堂教学方式3.课堂教学气氛4.课堂教学环节5.课堂教学语言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通讯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王力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一般从讲词法开始,然后讲句法,用演绎法教授语法规则,并通过语法练习主要是翻译练习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然后对课文进行逐句的讲解并要求学生记住。

语法翻译法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能较好地培养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体现了理性派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语法翻译法也有其严重的不足之处。

主要是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过分重视语法知识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不注重语义;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指文学经典作品)。

听说法:听说法的代表人物除布龙菲尔德以外还有弗里斯和拉多等。

代表性的教材:《英语900句》1977年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基础汉语教材《汉语课本》第一次编进了句型替换练习全身反应法:简称TPR,创始人美国阿舍尔团体学习法:60年代初,美国柯伦自然法:70年代后期特雷尔、克拉申交际法:英国威尔金斯对外汉语教学目的: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流程及方法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流程及方法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流程及方法第一篇: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流程及方法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程教学流程及方法衡量学生掌握口语的能力,要看他运用如何,而不是懂了多少。

在这方面,学习语言与学习乐器十分相似。

一个学生学了许多语法知识却不会运用语言,就像一个弹钢琴的学了许多有关和声的知识却不会弹钢琴一样。

因此,衡量学生是否掌握语言并不看他懂了多少,而要看他在众人面前语言运用得如何。

作为新教师,我们最害怕的不是出现问题,因为问题是必然存在而我们无法回避的。

其实我们心底里最怕的是无法解决问题。

因此,在短时间里掌握最基本的技巧是我们解决这一心理困惑的最主要任务。

一、组织教学——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5% 复习:听写:每次开始有一个听写,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必须学习单词的压力。

听写的内容应该是课文里最重要的单词或词组。

如果学生有能力的话,可以都听写。

听写时可以让学生轮流到黑板上写几个,写完之后,让学生纠错,指出黑板上的单词哪里错了,如果错了,正确的应该怎么写,让学生把正确的写在错误字的旁边,这样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比较。

对加深记忆有很大帮助。

导入:调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切入本课学习内容,可以检查作业的形式。

回答问题,教师提供的总结性参考答案具承上启下的作用,慢慢把学生引导到本课将要讨论的话题上来,由教师绝对控制到适当展开。

实例:本节课讲手机。

老师可以从夸奖学生的手机为切入点,让学生以功能为基础,每人都说一个自己手机里有的功能,比如说:打电话、接电话、发短信、闹钟、日程表、计算器、照相……适当可以扩展探讨一下其中大家感兴趣的一项或两项。

二、生词学习——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20% 单词讲解的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所有单词主次分类,分类原则是:常用或不常用,正式或非正式、中性的分类原则,这样做最主要是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以后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用错。

可以从话题出发,通过实物展示或者提问的方式导入生词。

遇到学生不正确的发音予以纠正,为后边的成段表达打好语言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考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考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1、课程设计:是在教育目的和具体教学目的的指导下,从学习者的提点和需要出发,根据专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最优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形成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

(刘珣)2、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教学计划是以课程设计为核心的总体涉及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其主要教学方式和学时分配。

3、“语言培训”的一些内容和程序:1)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工作需求和学习者个人需求。

2)受训者的自然特性和职业特点分析。

3)确定培养目标和培训目标4)进行大纲设计、对教学内容、教学材料以及内容的评估办法进行选择。

5)选择教学途径。

6)确定教育策略,包括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7)测试教学和课程的有效性。

8)反馈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包戴尔,1970)4、总体设计:在全面分析语言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教师的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相互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5、一般的课程设计理论认为,对语言进行具体设计时包括:1)调查和需求分析阶段2)确定教学设计和大纲制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即制定语言教学大纲。

4)准备教学材料,编写教材。

(杜宾和奥斯坦恩,1985)6、进行总体设计时,一般按照下列方法进行:1)要分析该教育项目的教学性质,根据该教育项目所体现出的教学主要特点明确教学类型。

如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一般进修教育和速成强化教学、转向语言技能培训和与语言有关的职业培训等。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要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法总论1.涵义: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育基本原则的方法。

2.理论支柱:(一)语言学原理: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

(二)心理学原理(三)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对教育的心理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为教育提供心理基础。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一)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也称为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主要通过翻译手段,最终主要培养了第二语言的读写能力。

1.代表人物:奥伦多夫2.理论基础:机械主义语言学3.教学原则和特点:(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二)直接法:1.定义:是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2.理论基础:语言学观点: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连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3.基本原则:(1)直接联系: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和翻译;(2)以口语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3)模仿为主,重复练习¥(4)句本位原则: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

(5)用归纳法教语法:先感知,再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主动形成习惯。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三)听说法:1.含义: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

反复进行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2.代表人物:拉多、弗里斯。

3.理论基础(1)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4.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示例文章篇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对外汉语教学可有四大超级重要的环节呢!先来说说“教学准备”这个环节吧!这就好像我们要去参加一场超级重要的比赛,得先把装备都准备齐全一样。

老师们要了解学生的背景、学习目的和现有水平,这难道不重要吗?就像我们要去爬山,总得先知道山有多高、路有多难走,才能准备好合适的鞋子和工具呀!如果不了解这些,那教学不就像没头的苍蝇乱撞吗?然后是“课堂教学”。

这可真是个精彩的环节!想象一下,老师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在讲台上挥舞着知识的魔法棒,引领着同学们走进汉语的奇妙世界。

老师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好玩的游戏,让那些汉字和词语都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这不就像把枯燥的课本变成了一场欢乐的派对吗?要是老师只是干巴巴地讲,那谁还听得进去呀!“练习巩固”也不能少哟!这就好比我们学骑自行车,光知道怎么骑可不行,还得多练练才能真正掌握。

通过做练习题、写作文、对话练习等等,把学到的知识牢牢地记在心里。

不然,学过的东西不就像一阵风,一吹就跑啦?最后是“评估反馈”。

这就像是一面镜子,能让老师和学生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学生也能知道自己哪里还需要加油努力。

这难道不是很有必要吗?如果没有评估反馈,不就像闭着眼睛走路,都不知道走得对不对啦?总之,对外汉语教学的这四大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它们就像四个好伙伴,手拉手一起帮助外国的朋友们学好汉语。

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让汉语的魅力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光彩!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你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这可太有意思啦!先来说说第一个环节——语言知识的讲解吧。

就像我们学数学要先懂数字和运算符号一样,学汉语得先知道汉字、词语、语法这些基础知识。

老师得把这些东西讲得清清楚楚,让外国的小伙伴们能明白。

比如说“了”这个字,它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可不一样呢!老师就得像变魔法一样,把这些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对外汉语“五步教学法”5篇范文

对外汉语“五步教学法”5篇范文

对外汉语“五步教学法”5篇范文第一篇:对外汉语“五步教学法”对外汉语“五步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要追求有条不紊,条理有序,才能让学生扎实掌握汉语知识。

第一步Revision复习第二步Presentation输入第三步Drilling操练第四步Practice练习第五步Consolidation巩固详解:Revision:5-10分钟复习上次课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回忆起来。

注意点(单个学生)、线(一组或一排学生)、面(全班学生)的结合。

及时发现上次课遗留的问题,进行纠正,查漏补缺。

可采用短小的游戏,带动气氛,复习巩固,建立学习自信。

Presentation(input):10分钟输入今天的新内容(单词、句型),在此环节,老师运用情景教学,如声音、动画、实物、简笔画、卡片、动作、表情。

老师是主角。

输入要充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要教的东西。

Drilling:15-20分钟呈现完新内容后,还是以老师为主角,如teacher says students say,teacher says students do,进行机械性操练,为避免方式的单一性,可加入集体性的小游戏,如magic fingers、Golden touch、trick game、high and low voice。

Practice(output):10-15分钟也称输出,机械操练后,老师与学生调换角色,学生是主角,如teacher does students say、加入集体性竞争性游戏,让学生在既轻松又刺激的活动中掌握知识。

Consolidation(check):10分钟运用口头、笔头、听力来巩固,检查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临下课布置作业时,应该有创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对外汉语教学重在寻找好的教学技巧,方法到位,教学目标往往事半功倍。

好的学习技巧的培养,就在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国际汉语教师考试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

在教材编写理论依据方面,《新实用汉语课本》的 编写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遵循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编写原则,体现 了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国内的教材和教学:分技能
《新实用汉语课本》讲求结构、功能、文化并重, 有意识地加强了功能项目和文化知识的教学。
PCR是目前影响较大的面向海外(主要是欧美地区) 的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是汉办重点推荐教材。
PCR的前身即《实用汉语课本》,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原北京语言学院受中国教育部的委托, 专门为海外汉语 教学编写的第一套基础汉语教材。
该书第一、二册出版于80 年初。出版后,美国、德国 的学者在1982 年、1983 年发表评论, 称它为“中国到 现在为止最先进的对外汉语教材”,“有可能成为一种 主要的汉语教科书”。
1、综合课(语音、词汇、语法、短文)
2、专项技能课(口语、听力、报刊阅读、应用文 写作)
3、语言知识课(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 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 堂教学、测试与评估(吕必松)。
教材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中占据着非常重 要的位置,它是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课 堂教学和测试的依据,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
在标注内容上,PCR的词性标注分类细致,单“略语表” 就有共三十种,不仅划出大类,在大类下面还区分出具 体的小类,比如,助词就分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疑问 助词、结构助词四种,分别以AsPt、MdPt、QPt、StPt 缩略语标注。
比如:“吗”标注为疑问助词,“呢”标注为“语气助 词”;动词也分动补式动词(VC)、动宾式动词(VO)进行 标注。
PCR的语法点数量统计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法项目共 120条;PCR两册语法点共144个(难点切分后的统计)

对外汉语教学实训

对外汉语教学实训

对外汉语教学实训
对外汉语教学实训通常是指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

这种实训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授课和教学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

对外汉语教学实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观摩实习:学生通过观摩资深教师的课堂实际教学,了解教学过程和技巧,并学习观摩对象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2. 课堂教学:学生自己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

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案和教学材料,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程度进行教学。

3. 课后反思:学生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并从中找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4. 评估和指导:学生接受教师或导师的评估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对外汉语教学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际教学的经验来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实训,学生可以了解和应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教学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程序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程序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程序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备课和课堂操作应当运用下图所表示的反向流程:
备课:教学过程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
课堂操作: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学单位教学过程
上面的流程图表示:教师备课的程序是分析型的,要首先从教学过程的全局出发,把握好本课型的教学特点以及本课型的教学任务跟其他课型的教学任务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按照教学结构的特点,依次研究每个教学单位,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个教学步骤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设计每一个教学单位、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课堂操作的程序是综合型的,要根据备课时设计的方案,从具体的教学步骤开始,一步—步地完成教学任务,要通过完成一个教学环节的若干个教学步骤的教学,来完成这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要通过完成一个教学单位的若干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来完成这个教学单位的教学;要通过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若干个教学单位的教学,来完成这个教学过程的教学。

上课就像说话—样,说活要讲究条理,上课也要讲究条理,课堂教学的条理性不但表现为教师说活条理清楚,而且也表现为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安排得当。

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安排得当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清楚,教学目的明确;一个环节和步骤与另一个环节和步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每一个环节和步骤的教学既完成—定的教学任务,又为下一个环节和步骤做好铺垫工作。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安排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安排

(3)母语习得过程中
听的能力先于说的能力。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虽然不具备发音能力,却可以听懂家人很多 话。
母语学习中读写远远滞后于听说。 当然这受限于儿童肌肉发展和认知发展。太小的孩子是不能写字的,识字也必须在抽象能力有
一定发展后进行。早期识字效果不是不好,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抑制小孩具象认知能力。 听说读写顺序实际是一个先易后难顺序。
(二)教学环节有哪些? 听说读写
一、内容、环节、技巧总体安排
(三)基本教学技巧有哪些? 讲解 练习 检查 熟巧
一、内容、环节、技巧总体安排
这么多内容怎么安排在一起?能不能做到这些内容兼容并包? 怎样才能在备课的时候不遗漏内容? 是不是词汇读读就可以了,语法讲讲就可以了,只有课文才需要听说读写?
反馈的方式不是说,好,对了,不对。 而是说出正确答案。 这个反馈
速度 所有的练习都必须练习到熟练的程度。 熟练的标准就是速度。 速度需要一点点提高。开始慢一点,教师不急于给答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最后必须达到很到的速度。 对于学得快的学生,速度的提纲也意味着难度的加大,速度单一的重复很容易让他们厌倦
1、教学内容不可遗漏,顺序要注意
课文的难度有很多影响因素,首先是生词量。 生词越多,密度越大,课文越难。 因此上课前必须先处理生词。生词先于课文处理。 而且必须处理到熟练的程度。不然在聆听这种对速度有要求的状况中,影响还是非常大。
在阅读中,不够熟练的生词也依然影响阅读速度。
影响课文难度的第二个因素是语法点密度和难度。 因此一般来说语法也需要先处理。 但是语法难度有差异: 把字句难不难? 非常难。 但是听和读的时候不难(输入环节) 说和写非常非常难(输出环节) 输入环节不难的,可以放在后面讲解练习。先由课文给学生一定的输入量降低输出性练习

对外汉语教学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总体设计定义 180年代吕必松提出2 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对教学对象、目标、内容、途径、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使各个环节成为统一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首要问题---教学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目的1最直接、最基本教学目的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主要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言语技能听说读写能力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略相关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文化背景知识中国基本国情言语技能 1指听说读写技能 2以语言要素为基础,受语言规则的制约,保证言语的正确性。

言语交际技能 1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2以言语技能为基础,不但要求言语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

语用规则 1一定语境下语言的使用规则 2即在不同的交际场合,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言语的内容形式、应对方式进行选择的规则。

核心---课程设计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主要课程1汉语技能课--- 综合技能课/精读课+专项技能课(听说读写课)2汉语知识课----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课3中国文化知识课---中国文化知识+中国基本国情具体体现---教学计划定义1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专业教育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2 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主要教学方式、学时分配。

3作用编写教学大纲、教材的主要依据,进行教学活动、评估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1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进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途径
• 划分教学阶段(初级、中级、高级) • 进行课程设计——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 (1)汉语技能课(综合技能课、专项技能课) (2)汉语言知识课(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3)中国文化知识课(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文化 知识)
教学途径
• 制定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
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主要内容是课程
设置。
• 制定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 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责
明确总体设计的精神,把握教学全局, 明了自身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充分发挥自 身的作用,能够比较到位地把握教师、学 生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1.总体设计 2.教材编写 3.课堂教学 4.语言测试
第一节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的定义 根据“三大规律”,全面分析各项主客观条
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 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的对象、目标、内容、 原则、途径以及对教师的分工和要求等做出明确 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 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 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协调行动。
语言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1.明确教学类型 2.分析教学对象 3.确定教学目的和目标 4.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5.确定教学原则 6.规定教学途径 7.明确教师职责
教学类型
• 教学期限:长期班、短期班
• 是否为学历教育:学历班(专科、本科、 研究生)、非学历班
(预备教育、语言培训) • 学习目的:旅游汉语、医药汉语、商务汉
3.掌握汉语的文化音素, 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 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 化素养。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
• 使用汉语范围——在什么领域和范围内使 用汉语
• 目的语水平
(老HSK等级)
初级(1-3级) 中级(4-8级) 高级(9-11级)
(新HSK等级)
HSK(一级) HSK(二级) HSK(三级) HSK(四级) HSK(五级) HSK(六级)
➢ 实用性原则
① 尽量满足学生的交际需要,练习要有利于 提高交际能力。
② 语言材料要真实、自然。要尽量提供语言 环境的说明。
③ 练习要充分,形式要多样,要求要明确, 编排要合理。
④ 要便于教学
➢ 科学性原则
① 语言材料要规范、通用,具有典型性和逻 辑性。
② 语言与社会文化知识点的解释要正确。 ③ 语料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
④ 版式、装潢、插图、颜色要丰富、和谐、 生动而富于美感。
➢ 系统原则
① 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综合课教 材与专项技能课教材要平衡。
② 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单元复习 及自测试题要配套。
③ 入门、初级、中级、高级教材要衔接。 ④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意录音、录象、
光碟、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
语等
教学对象的特征
1.自然特征(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 语言及文化背景)
2.学习目的(受教育、职业工具、职业、学 术、临时)
3.学习起点
4.学习时限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P296)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 说、读、写基本技能, 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的能力;
2.增强汉语学习的兴趣和 动力、培养汉语的自学 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刘珣P305 )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 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 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 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 ④ 注意语法点、句型及重要词语的覆盖、重
现和循环,要符合大纲的要求。 ⑤ 注意吸收学科理论、汉语本体和教材教法
的新成果。
➢ 趣味性原则
① 要结合实用性考虑趣味性,避免盲目的幽 默化和过度的稚化。
② 语料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应符合学生了解 中国的兴奋点。
③ 内容、形式要多样,包括题材、体裁、语 言风格、练习方式等各方面。
二、教材的类型
1.按课程类型 2.按适用人群 3.按教材体例 4.按教学原则(方法)
1.按课程类型
① 语言知识类——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及汉语概论、古代汉语、汉语书面语等。
② 语言技能类——综合技能训练(精读、读 写、听说),单项技能训练(口语、听力、 阅读、写作、翻译)。
教学内容和范围
• 语言要素 (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 言语技能 (汉语听、说、读、写) • 言语交际技能 (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策略) • 相关文化知识 (汉语中的文化因素、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吕必松)
1.处理好语言要素、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关系 2.选择好言语技能训练的方式 3.选择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式 4.处理好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 5.处理好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6.处理好目的语和媒介语的关系 7.处理好语言要素和文化知识的关系 8.处理好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刘珣)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 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 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 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 段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助教制
第二节 教材编写与选择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 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 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一、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 针对性原则
即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
① 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时限 ② 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 ③ 针对学生的国别、语种 ④ 针对学生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