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之牵引

合集下载

骨科牵引

骨科牵引
④连接牵引绳,通过滑轮接牵引锤。
⑤注意事项: a、小腿皮牵引注意勿压迫腓总神经。 b、绷带及粘膏在下肢不能紧贴踝关节,上臂不能
紧贴肘关节,前臂不能紧贴腕关节。 c、每日调整力线、检查松动情况、皮肤情况,及
时调整牵引重量。
d、首次牵引重量不能过大,逐渐加大重量。
(2)泡沫牵引带牵引 泡沫牵引带是粘膏的替代物,避免了皮肤过敏。 使用时按照患者肢体长短选择型号,外用绷带
颈椎牵引 3、脊椎牵引
腰椎牵引
第二部分
各论
一、皮肤牵引
利用粘膏贴于皮肤或牵引带捆绑于皮肤,间 接牵拉肌肉和骨骼的牵引方法;袜套牵引 是特殊类型的皮肤牵引。
1、适应症:小儿股骨干骨折;四肢稳定性骨 折;骨盆稳定骨折;袜套牵引适于三踝骨 折。
2、禁忌症:骨折移位严重;肌肉丰富的患者; 开放性骨折;局部有皮损、感染;有血管 曲张、栓塞、动脉硬化;粘膏过敏者禁用 粘膏牵引。
3、操作方法: (1)粘膏:①材料准备:粘膏(宽5-8cm,长=骨折线到肢体末端 距离*2+扩展板宽度*2+8cm,两末端纵向剪开3cm)、扩展板(中心 钻孔)、牵引绳、绷带、牵引锤、剪刀。 ②患肢准备:洗净皮肤,剃除毛发。骨隆起部垫棉花。 ③粘膏贴放:粘膏条平滑、对称贴放于肢体两侧,近端超过骨折线 2cm,分叉处不能重叠及交叉。 扩展板孔处于肢体长轴上。自近端向下 缠绕绷带,叠瓦式缠绕,下一圈包绕 上一圈的2/3,注意不能过紧或过松。
四 牵引期间护理
1、皮肤牵引:预防皮肤过敏、水泡、注意 肢体远端血循、牵引松紧度
2、骨牵引:预防牵引针孔感染、牵引针断 裂、滑动。
皮肤牵引和骨牵引均注意避免褥疮,进行相 邻关节功能锻炼。
3、脊椎牵引:注意患者感受,如出现头晕、 胸闷及时停止。

正骨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观察

正骨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观察

头 伏案 工 作人 员 的 职业 病 , 而神 经 根 型颈 椎 病 在 颈 椎 病 各 型 中发 病 率 最 头位 , 者一 手 拇指 按 于错 位 横 突 下 方 , 手 托 其 面颊 , 枕部 为 支 点 , 术 另 以
高 , 由于椎 间盘退 变 、 出 、 多 突 节段 性 不 稳 定 、 质 增 生 或 骨 赘 形 成 等 原 将 头 转 动 至最 大 角度 时 , 有 限 度 的闪 动力 , 错 位关 节 复位 。 骨 用 使 因在椎 管 内或 椎 间孔 处 刺 激 和 压 迫 颈 神 经 根 所 致 。多 为 单 侧 发 病 。好 2 32 侧头 摇 正法 : 于 C ~ 6勾 椎关 节 旋 转式 错 位 , 者 侧 卧 , 枕 , .. 用 2 患 低 发 于 3  ̄5 0 0岁 者 , 性 患者 多 于 女 性 , 般 起 病 缓 慢 , 男 一 但是 也 有 急 性 发 术者 一 手拇 指 按 于患 椎关 节下 方 , 手 托 其 头 部 , 头 抬 起 侧 屈 并 转 动 另 将
Ke wo d :Th e v c l e t b a g tsc y rs e c r ia r e r o ik v Ha l g ui n Bo e e tn s a e n s ti g ma s g
【 中图 分 类 号 1 2 4 1 R 4 .
【 献标识码】 文 B
按摩 与 康 复 医学

2 1. ( 0 0 8 中)
C ieeMa iuai & R h bl ai dc e 2 1 , o 2 hn s np l o tn e a itt nMe i n 0 0 N . 3 i o i
4 5
正骨 推拿 牵 疗神 经 根型 颈 椎病 4 引治 0例 观 察

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治愈率。

[方法]正骨手法配合牵引。

[结果]总有效率为89.3%,疗效明显提高。

[结论]正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好,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正骨手法;牵引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spinal cord spondylopathy. [Method] Take bone setting and traction.[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3%, the cure effect was much raised. [Conclusion] Bone setting and traction in combination has good cure effect on spinal cord spondylopathy, with short course, safe.Key words:spinal cord spondylopathy; bone setting; traction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导致脊髓或支配脊髓血管受压而出现不同程度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1]。

自2000年来,笔者治疗观察了56例脊髓型颈椎病,发现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56例患者均依据《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

其中男性25例占44.64%,女性31例占55.36%;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5年,其中2年之内占80 %。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采用正骨推拿加牵引治疗(1)放松手法:患者仰睡,术者立床头,双手在其颈后外侧作四指揉法5min。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中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年 龄 2 3~6 5岁 ;病 程 6个 月 ~
1年。 1
1 2 治疗 方 法 .
和肌萎缩 。x线 片可发 现病 变椎 间隙狭 窄 或增 生 ,颈椎 曲 度改变 ,其最可靠影像 学特 征是 双斜位 片可 见患侧 椎间孔 狭 小 。本 病 的 治 疗 目前 仍 以保 守 治 疗 为 主 。手 法 及 颈 椎 牵
( 稿 1 :2 1 .7 1 收 3期 0 0 0 .4)
分 钟。每天 牵 引 1次 ,1周 为 1个疗 程 ,共 治 疗 3~4个
疗程 。 2 结 果
按照 《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 标准》 中关于颈 椎病 的疗 a e c td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 jun lo tn me iie a d e n p am c hn s o r a feh o dcn n t o h r a y h ・9 ・ 9
中 医正 骨 手 法 配 合 颈 椎 牵 引 治 疗 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5 0例
颈椎病是 中医骨伤科 的临床常 见病 和多发病 。随着 电 脑 的普及及 人 们工 作方 式 的改 变 ,颈椎病 人 群越 来 越 多 , 且其发病年龄有年 轻化趋 势 。颈 椎病 按其病 理分 型可 以分 为神经根型 、椎 动脉型 、脊 髓 型和混 合型 等几 型 ,但 大多 数为神经根型或 以神经根 受压 症状 为主 的混合 型 。对 于神 经根型患者经保守 治疗 大多 可以取 得较好 的 临床疗 效。 自 20 0 8年 3月至 20 0 9年 6月作者采用 中医正骨手法 配合 颈椎 牵引治疗神经根 型颈椎 病 5 0例 ,取得 了较 好 的临床 疗 效。 现报告如下 。
版 社 ,19 9 4:16 8.

定向正骨法结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50例

定向正骨法结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50例
大 学 出版 社 ,9 4 16 1 9 :8
1 0 ~ 0 0 L。 5 0 3 0 m 浓煎后 用 纱布 蘸洗 创 面 , 同时逐 渐 清 除坏死 组 织 . 腐祛新 生 。 日 1 , E 2 3次 , 使 每 剂 1t— 每
次 1m n 水 温 3 ℃~ 5 5 i, 0 4 ℃。
次 后 . 昏 、 晕 症 状 明显 改 善 . 单 纯 放 松 按 摩 2 治疗 方法 头 头 较 疗 效 大为 提 高 。颈 部不 用 斜 扳 、 转扳 等 风 险高 的 旋
手 法 , 为 安全 。 较
积 极治疗 糖尿 病 ,血糖 至少控 制在 9 o L以 mm l / 下 。皮肤 创面 运用 活血祛 腐汤 煎液 外洗 , 方药 组成 :
指 伸 直 放在 下 颌 骨上 缘 , 名 指 和小 指 伸 直 放在 下 轴 心 , 置很 容 易 出 现 改 变 , 无 位 因此 寰 枢 关 节 的错 位
颌 骨 相 对 应 的下 缘 ; 双肘 用 力 下 压 的 同 时 , 手 很 常见 , 在 双 其甚 者可 引起 椎 动脉供 血 不足 , 眩晕 。除 致 掌 逐 渐加 力 , 患 者头 颅 向正上 方缓 缓托 起 。 将
道 如下 。
1 一般 资料
椎棘 突偏 歪 , 腰部斜 扳 法 纠正之 。 行
23 牵引 行 颈椎 电脑 牵 引 2 m n . 0 i。
5 O例 均 为 我 院 门诊 患 者 , 符合 《 医病 证 诊 断 3 疗效 观 察 中
疗 效 标 准 》] 【 中颈 椎 病 的诊 断 标 准 , 以颈 项 疼 痛 、 不 31 疗 效标 准 .
文章 5 — 2 6237 2 1 0—050 1
20 0 5年 9月 至 2 0 0 9年 7月 .我 们 采用 定 向正 222 腰椎 复位 患者 取 俯 卧 位 , 露 腰 背部 。医 .. 暴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

骨科牵引术常用方式及要点详解1牵引的定义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使骨折和脱位得以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

2牵引的目的患肢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保持肢体功能位稳定骨折断端,镇痛,便于骨折愈合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使骨折、关节脱位复位。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回流,消除肢体肿胀3牵引的分类一、皮牵引皮牵引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

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

牵引重量不超过5公斤,随时观察血运神经症状改变。

一般维持3-4周。

其牵引力通过皮肤、筋膜、肌肉,间接达于骨或关节。

皮肤有创伤、炎症、溃疡、粘膏过敏以及静脉曲张等疾病者,不宜使用。

皮牵引操作前,应将局部皮肤洗净、剃除毛发。

1、下肢皮牵引带牵引2、双腿悬吊牵引3、枕颌带牵引4、骨盆悬吊牵引二、骨牵引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

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周更换牵引针,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股骨髁上牵引【适应症】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盆骨折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2㎝处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

由内向外进针,防止进针时损伤股动脉。

牵引重量: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维持量为3㎏2、胫骨结节牵引【适应症】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节脱位等。

(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四周软组织少,操作简捷,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由外向内进针,防止伤及腓总神经。

牵引重量:体重的1/7 约7~8㎏, 维持量为3 ~ 5㎏。

3、颅骨牵引【适应症】颈椎骨折脱位等外伤患者。

(颈椎病患者很少采用,只有在下颌等牵引处皮肤过敏或其他特殊情况无法使用皮肤牵引的颈椎病患者才可行颅骨牵引法)穿刺部位:连接两耳外耳道,做头部冠状线,再做头顶正中矢状线相交一点,以此为中点,在冠状线线上放颅骨牵引钳,两钉齿的位置即为颅骨钻孔部位。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手法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手法、固定、药物、练功)之一。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旨要》说:“关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该书还首次把‘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归纳为正骨八法。

并详细阐述了手法的适应症、作用及其操作要领。

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一)明确诊断复位之前,医者对病情要有充分了解,根据病史、受伤机制和X 易查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同时分析骨折、脱位发生移位的机制,选择有效的整复手法。

(二)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对多发性骨折气血虚弱,严重骨盆骨折发生出血性休。

以及脑外伤重症等,均需暂缓整复,可采用I临时固定或持续牵弓[等法,待危重病情好转后,再考虑骨折整复。

(三)掌握复位标准骨骼是人体支架,它以关节为枢纽,通过肌肉收缩活动而进行运:当肢体受到外力或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骨折后,骨折断端发生移位,肢体就失去了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不能正常活动。

因此,在治疗骨折时,首先要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折对位越好,支架越稳定,固定也越稳当,骨折才能顺利愈合,功能亦恢复满意。

对每一个骨折都应复,争取达到解剖和接近堡型堂垂婆一若某些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对位,也应根据病人年龄、职业及骨折部位的不同,达到功能对位。

所袒功盛菇啦,即骨折在整复后无重叠移位,旋转、成角畸形得到纠正,肢体的力线正常,长度相等,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可以恢复到满意程度,不影响病人在工作或生活上的要求。

如老年患者,虽骨折对位稍差,肢体有轻度畸形,只要关节活动不受影响,自理生活无困难,疗效还算满意。

儿童骨折治疗时要注意肢体外形,不能遗留旋转及成角畸形,轻度的重叠及侧方移位,在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四)抓住整复时机只要周身情况允许,整复时fl磁呈胁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肿胀较轻,肌肉尚未发生痉挛,最易复位。

伤后4〜6小时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复位也较易。

一般成人伤后7。

10天内可考虑手法复位,但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

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者双足部 , 将患者双小腿抬起屈膝约 10 , 5。膝关节 腰椎间盘突出均有腰部扭伤史、急 、慢腰肌劳 以上平置于床上 , 嘱其腰腿部放松 , 同时将其双足向 损、 感受风寒 、 长期腰部不 良姿势等而引起的腰椎髓 左右成 ∞字形往返摆动 , 使其腰 、 、 臀 小腿成波浪式 核 向后或 向左 ( 向右 ) 出压迫神 经根 引起腰痛 或牵 突
左右弧形摇摆 ,术者位于患者一侧根据患椎突 出方 扯及下肢疼痛、 麻木的腰脊柱疾患。 采用正骨推拿配 向用手掌根部按住向对侧按纠正错位之关节 ,如无 合牵引是腰椎 间盘突 出保守治疗较好的方法之一 。
助手时,术者右手或左手抓患者腰部裤带作推拉摇 运用揉按推滚法可以放松腰肌 , 缓解痉挛 , 加强局部 血液循环 , 改善和促进炎症及软组织水肿 的吸收, 减 摆,另一手按推其偏歪之棘突旁推按,反复多遍即
扶住 患者肩 部前 侧面 。另 一手手 掌或手 指定点在 患 椎部 位 , 肘部 抵住 臀部 , 嘱患 者 放松 腰部 , 转腰 部 旋 至一 定 角度 时瞬 间 推按 , 此时 可 听见 “ 咔哒 ” 或 患 声 椎跳 动感 即可 。 对侧 亦 同 。 然后 取俯 卧位 , 术者 双手 拇 指指 腹用力 弹拨 双侧 椎旁 肌 肉数遍后再 点按腰 背
2 牵引 . 4 对 腰 椎 问盘 突 出引起 下 肢 麻 木或 疼 痛
腿放射疼痛或麻木者 18 , 4 例 腰疼伴左腿放射疼痛 明显运 用牵 引法 , 我科选 用 A — HE型微 电脑腰椎 TA 麻 木者 5 , 6例 双腿 疼 痛者 l 。检 查 : 突有 向左 自动牵引床。患者平卧于牵引床上 ,双下肢 自然伸 2例 棘 或 向右偏歪 , 椎旁有压疼点 , 肉痉挛 , 肌 有硬结节或 直 。 上牵引带捆好 固定于剑突下肋 弓处 , 下牵引带捆 条索状劳损。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 T M I C 、 R 提示其中 好 固定 于髂前 上棘 处 , 引重 量根据 患者 的病情 、 牵 体 I一 椎 间 盘 突 出 者 2 J 2 4例 ;3L 椎 间 盘 突 出者 5 重 、耐受力而定 。一般为 自身体重的 3%一0 L一 4 6 0 5 %的 例 ;4 L 椎间盘突出 6 一 3例 ; S 椎间盘突出者 7 公斤重量 , ~ 3 牵引采用间歇牵引法 比例为 24 42 : 或 :, 例 。本组病例经 C 、 R 确诊均排除其他疾患的门 每天 1 , 间 2 TM I 次 时 O分钟 。 1 为 1 0次 个疗 程 。 3 治疗 效果 诊 治疗患 者 。 2 治疗 方法 31 治疗 标 准 治 愈 : 、 部疼 痛 或麻 木 症状 消 . 腰 腿

骨科牵引PPT课件

骨科牵引PPT课件

• a)皮牵引患者应随时注意皮牵引套松紧度, 及时调整
• b)骨牵引患者注意针眼处有无渗液、红肿

颅骨牵引患者
呼吸
20/07/2020
.
10
• V 健康指导
• a)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训练,帮 助患者翻身拍背
• b)主动活动牵引远端关节,进行肌肉缩活 动
• c)指导患者利用健肢力量做臀部抬高运动, 预防压疮
20/07/2020
.
8
III. 保持牵引针及针孔的清洁
a) 进出针孔无菌纱布盖好,有血液浸湿, 立即更换
b) 钢针两端插入带盖无菌小瓶
c) 针孔保持清洁干燥,75%酒精滴针孔处2 -3滴,bid
d) 针孔痂皮不能随便揭掉
20/07/2020
.
9
• IV 观察指端血运循环、感觉运动及神经受 损情况
位不适有关
2. 自理能力下降:与骨折及牵引限制活动
有关
3. 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 知识缺乏:与缺乏牵引相关知识有关 5. 潜在并发症:压疮、足下垂、坠积性肺
炎、关节僵硬、便秘、骨牵引处感染
20/07/2020
.
7
护理措施
I. 情绪护理 II. 注意牵引装置是否有效
a) 保持牵引绳悬空,绳上不可放置衣物 b) 不可随便增减牵引重量 c) 牵引绳及滑轮应与肢体成一直线 d) 注意保持反牵引力(抬高肢体) e) 定期测量两侧肢体长度 f) 保持患肢功能位,足底不可触及床尾 g) 保持牵引架固定,防止移位
骨科常见牵引技术及护理
20/07/2020
.
1
概念
目的
分类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正骨手法有哪些

正骨手法有哪些

正骨手法有哪些正骨是中医治疗骨伤的手法,属于祖国医学中“十三科”之一,通过推、拽、捺、揉、拽等手法对脱臼以及骨折等进行治疗。

还可搭配针灸、艾灸、敷药等方式增强治疗效果。

以下就带领大家走近中医正骨,对常用的正骨手法进行如下科普。

仰头摇正法这种手法主要用于枕颈、寰枢关节部位的旋转错位。

伤者采取坐位,也可以是仰卧体位,低枕接受治疗。

医师一只手托住患者的枕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下颌,托起患者的头部向上仰,之后再侧转,提醒患者要放松脖颈,缓慢动两三下,当患者头部转动到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快速施以有限度的“闪动力”,能够使错位的关节实现复位,这种操作复位时能够听到咯噔一声。

低头摇正法此种手法适合颈椎2-6后关节的旋转复位,伤者可选择侧卧、平枕以及低头的位置接受治疗,医师一只手轻握患者的后颈,通过木质按压到错位部分的横突隆起下端,当成定点,另外一个手托住患者的面部并当成动点,并将枕部当做支点,以此进行头部的转动,当摇动头部到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动点部位的手快速施以“闪动力”,与此同时定点部位的拇指压住,形成阻力。

使关节在动点和定点的互相作用下复位,根据这种方法重复约2-3次进行复位治疗。

侧头摇正法适合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错位和侧弯与侧摆型错位。

伤者采用侧卧、头前屈,医师一只手扶着患者的头耳区,另外一个手扶着伤者后颈。

拇指置于错位横突的下放,作为定点,将伤者头部抬起呈屈状进行摇头,接下来的操作和低头摇正法相同。

仰头摇正法这种手法适合枕颈与枕寰关节部位的旋转错位。

患者以仰卧、坐位以及低枕的体位接受治疗。

医生一只手托住患者的枕部,另一个受托住患者的下颌,让患者的头部朝上,这能够让患者C2-7颈椎的后关节形成一个定点,之后侧转,嘱咐患者要放松颈部,慢慢转动二三下,当患者头部转为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快速施以闪动力,就能够帮错位的部位实现复位,这种方式能够听到咯噔一声。

俯卧摇肩法这种方法适合从第5颈椎到第2胸椎范围的旋转错位。

中医正骨八法详解

中医正骨八法详解

中医正骨八法详解中医正骨手法中,以牵、接、卡、挤、分、旋、端、靠为正骨八法者,主要应用于关节脱位和骨折移位。

l. 牵法:又称“牵引法”或“拔伸法”,即顺骨干纵轴进行牵拉,是整复骨折和脱位的基本手法之一,四肢骨折或关节脱位常先用牵法。

2.接法:按照骨折畸形情况,分为抵接法和折接法两种。

“抵接法”是用双手分别握持骨折处的两端,两手拇指抵于骨折成角畸形的顶端,利用三点加压的原理,拇指与其余四指同时用力而方向相反,使成角畸形得以纠正。

本法适用于轻度成角畸形的骨折整复,如前臂单纯骨折等。

“折接法”(或称“反折法”)是用双手握持骨折处两端,用力加大断端成角,使同一侧面的骨皮质紧密相靠,以夹角顶点作为抵顶支点,徐徐而稳妥地折回,使断端对合整复。

本法可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侧方移位微有重叠,或成角畸形而分离者,一般情况下较为少用。

3.卡法:“又称”卡压“或”卡按法“。

用手指对合用力钳夹。

适用于骨折后骨片游离,或骨骺分离,以及关节脱位之整复。

4.挤法:是通过挤压而使移位对合。

有挤压与纵向挤压两种,适用于掌、指(或跖趾)骨折与脱位,以及四肢长管骨折的侧方移位而无重叠者,亦可用于髌骨骨折移位的整复。

5.分法:实际是从卡法和挤法衍化而来,利用两并列骨之间隙,借助于指力与物体加压,以保持骨间隙组织持续张力。

对于并列骨的骨折以及多段骨折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法之一。

6. 旋法:回旋转动肢体,用以矫正骨折两端旋转畸形,即采用与旋转力“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法达到整复之目的,适用于四肢长管骨折而旋转畸形者。

7.端法:端托肢体或端提下陷之骨,以纠正前后错位下陷之骨端,恢复原有位置。

8. 靠法:属于“夹缚”范畴,既是正骨手法的补充,又有固定的作用。

在具体应用中靠法不是一个单一的手法,而是卡、接、挤、旋等各种手法的综合应用。

本法适用于纠正骨折的残余移位畸形。

正骨八法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正骨八法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正骨八法具体操作应用一、手摸心会:1、操作方法及程序骨折整复前,医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要求手法先轻后重,由浅入深,从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解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的具体方位,结合X线所片所显示的骨折端移位情况,在头脑在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临床应用:为施行手法前的诊断手法。

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二、拔伸牵引:1、操作方法及程序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肢体的纵轴,由远近骨折段作对抗牵引。

然后,再按整复的步骤改变肢体的方向,持续牵引。

所施牵引力量的大小须以患者肌肉强度为依据,要轻重适宜,持续稳妥。

一般而言,青壮年男性患者,肌肉发达,拔伸牵引力应较大;相反,老幼及女性患者,所需牵引力不宜太大。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

三、旋转屈伸1、操作方法及程序肢体有旋转畸形时,可由术者手握其远段,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屈伸时,术者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肢体,以整复骨折脱位。

2、临床应用:主要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畸形,尤其适用于靠近关节部位的骨折。

四、提按端挤1、操作方法及程序对于骨折前后侧移位者用提按手法,医者以双手拇指按于突起的骨折一端向下,其余手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使骨折两端对合。

对骨折内外侧移位者用端挤手法,医者以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指反向用力谓之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挤迫。

要求实施手法时用力要适当,方向要正确,医者手指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避免在皮肤上来回摩擦而引起损伤。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纠正骨折之侧方移位。

侧方移位可分为前后侧(即上下侧或掌背侧)移位和内外侧(左右侧)移位。

五、摇摆触碰1、操作方法及程序摇摆法:术者可用双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稳定地维持牵引下左右或前后方向轻轻摇摆骨折远段,直到骨折断端间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

中医的正骨手法

中医的正骨手法

中医的正骨手法正骨手法又称整骨手法、接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的复位。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总结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在此基础上,经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形成正骨十法。

1.正骨手法的使用原则(1)明确:正骨手法实施之前,需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必要的影像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明确骨折的移位情况和类型,明确导致骨折的暴力方向,明确所伤部位的解剖和功能特点,以便做到“心中了了”,便于采用相对应的复位方法。

(2)及时:只要身体情况允许,整复时间越早越好。

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肿胀较轻,肌肉尚未发生痉挛,最易整复。

伤后4~6 h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整复也相对较易。

一般成人伤后7~10日内可考虑整复,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

(3)稳妥:对骨折的复位,要求术者双手有良好的劲力,在需要的时候能应用暴发寸劲,同时又需要较长时间力量较大的拔伸牵引力,更需要心灵手巧,训练有素。

另外,整复骨折时全神贯注,体会手下感觉,并随之调整动作和力度,做到“手随心转,巧从手出”。

(4)轻巧:实施正骨手法用力大小要恰到好处,使骨折端按设计要求移动,使复位准确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施行正骨手法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力学原理,掌握技巧,动作轻巧,切忌鲁莽粗暴。

(5)到位:按照不同部位骨折对对位、对线的要求,达到解剖对位或功能对位的要求。

(6)麻醉:伤后时间不长,上肢的简单骨折,估计整复较易者,选择骨折端的血肿浸润麻醉;如果伤后时间较长,或者是复杂骨折,估计复位有一定困难者,选择神经阻滞麻醉,也可采用全身麻醉。

2.正骨十法(1)手摸心会:在整复骨折前,术者用手仔细在骨折局部触摸,结合X线片或者CT等辅助检查,明确骨折的移位情况和类型,明确导致骨折的暴力方向,明确所伤部位的解剖和功能特点,整复过程中,要反复进行“手摸心会”,了解对位情况。

这是施用手法前的首要步骤,且贯穿于正骨过程的始终。

(2)拔伸牵引:是正骨手法的基础,能纠正骨折后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以便进一步整复。

膝关节常用的正骨手法

膝关节常用的正骨手法

膝关节常用的正骨手法
膝关节常用的正骨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一种常见的正骨手法,适用于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等问题。

具体操作时,医师会用手指按摩、揉捏、推拿患者的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减轻疼痛。

二、牵引手法
牵引手法是一种通过拉伸膝关节来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手法。

具体操作时,医师会用手或者特殊的设备将患者的膝关节拉伸,以减轻关节压力,改善关节间隙,促进关节液的循环。

三、扭转手法
扭转手法是一种通过扭转膝关节来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减轻疼痛的手法。

具体操作时,医师会用手将患者的膝关节扭转,以增加关节间隙,促进关节液的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减轻疼痛。

四、推拿结合松解手法
推拿结合松解手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正骨手法,结合了推拿和松解两种手法。

具体操作时,医师会先用推拿手法按摩、揉捏、推拿患者的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然后再用松解手法松动关节,以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以上是膝关节常用的正骨手法,每种手法都有其适应症和操作要点,需要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正骨十四法

正骨十四法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5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2021/5/152021/5/152021/5/15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整复前
整复后
手法整复2
整复前
整复后
手法整复3
整复前
整复后
手法整复4
整复前
整复后
手法整复5
整复后
整复前
手法整复6
整复前
整复后
“正骨十四法”优点
1、操作简单 2、规范合理 3、副作用小 4、临床疗效好 5、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52021/5/15Saturday, May 15, 2021
----提按升降----
把下移的骨折段向 上提、上移的骨折端同 时向下按、矫正骨折端 的前后、上下移位。术 者利用手指、手掌或前 臂的交叉、对向用力, 以达到“突者复平、陷 者复起”的目的。
利用手掌或手指, 分别置于骨折两端的隆 突处,进行向移位的相 反方向内外用力推端, 把侧方移位或成角移位 的骨折复位。
正骨十四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战 胜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我、 改造自我的过程。在劳动、生活 中、在纷乱战争,创伤骨折是不 可避免的。为了繁衍发展,随着 文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就总 结了一整套有效的治疗方法。
“正骨十四法”概述
佛山中医院的“正骨十四法”是陈渭良院 长继承已故岭南骨伤名家李广海的疗伤技法精 华,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加以发展、创新 而形成的一套系统完整的正骨诊疗方法。经过 五十二年的临床实践,疗伤数百万例,收到了 良好的疗效。

正骨八法名词解释

正骨八法名词解释

正骨八法名词解释
正骨八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手法治疗方法,也称为“八法正骨”。

1. 推法:指用手掌或手指按照患者身体的经络方向,施力推动肌肉、
筋膜、骨头等,以达到调整身体结构、纠正错位的效果。

2. 拉法:指用手掌或手指按照患者身体的经络方向,施力拉伸肌肉、
筋膜、韧带等,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舒缓紧张的效果。

3. 揉法:指用手掌或手指在患者身体表面按摩旋转,以促进血液循环、松解肌肉和缓解疼痛的效果。

4. 捏法: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皮肤,以刺激穴位和神经末梢,调
节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5. 扳法:指用手掌或手臂扳住患者关节或四肢进行牵引和旋转,以增
加关节活动度和纠正错位的效果。

6. 搓法:指用双手相互握住患者的肌肉或骨头,进行搓动和摩擦,以
增加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的效果。

7. 捶法:指用手掌或拳头轻敲患者身体表面,以刺激神经末梢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8. 掐法:指用手指捏住患者皮肤或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奉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率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多用于四肢和脊柱。

牵引疗法有皮牵引、骨牵引及布托牵引等,临床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肌肉发达的程度和软组织损伤情况的不同,可分别选用。

牵引重量根据缩短移位程度和患者体质而定,应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不宜太过与不及。

牵引力太重,易使骨折端发生分离,造成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牵引力不足,则达不到复位固定的目的。

1.皮肤牵引凡牵引力通过对皮肤的牵拉使作用力最终达到患处,并使其复位、固定的技术,称皮肤牵引。

此法对患肢基本无损伤,痛苦少,无穿针感染之危险。

由于皮肤本身所承受力量有限,同时皮肤对胶布黏着不持久,故其适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1)适应证:骨折需要持续牵引疗法,但又不需要强力牵引或不适于骨骼牵引、布带牵引者。

如小儿股骨干骨折、小儿轻度关节挛缩症、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肱骨髁上骨折因肿胀严重或有水泡不能即刻复位者。

(2) 禁忌证:皮肤对胶布过敏者;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肢体有血循环障碍者,如静脉曲张、慢性渍疡、血管硬化及栓塞等;骨折严重错位需要强力牵引方能矫正畸形者。

(3)牵引方法①按肢体粗细和长度,将胶布剪成相应宽度(一般与扩张板宽度相--致),并撕成长条,其长度应根据骨折平面而定,即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

②将扩张板贴于胶布中央,但应稍偏内侧2 ~3cm,并在扩张板中央孔处将胶布钻孔,穿人牵引绳,于板之内侧面打结,防止牵引绳滑脱。

③防止胶布粘卷,术者将胶布两端按三等分或两等分撕成又状,其长度为一侧胶布全长的1/3-1/2。

④在助手协助下,骨突处放置纱布,术者先持胶布较长的-端平整地贴于大腿或小疆外侧,并使扩张板与足底保持两横指的距离,然后将胶布的另-端贴于内侧,注意两端长度相致,以保证扩张板处于水平位置。

⑤用维带缠绕,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图4-42)。

勿过紧以防影响血液循环。

⑥将胶体置于牵引架上,根据骨折对位要求调整滑车的位置及牵引方向。

⑦腘窝及跟腱处应垫棉垫,切勿悬空或引起皮肤水泡。

注意有无皮炎发生,特别是小儿皮肤柔嫩,对胶布反应较大,若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牵引。

注意胶布和绷带是否脱落,滑脱者应及时更换。

特别注意检查患肢血运及足趾(指)活动情况。

2.骨牵引又称为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与休息的作用。

其优点: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造成的畸形;牵引后便于检查患肢;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配合夹板固定,在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情况下,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

其缺点: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如果消毒不严格或护理不当,易招致针眼处感染;穿针部位不当易损伤关节囊或神经血管;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伤骨骺。

(1) 适应证:①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③骨盆骨折、髋白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

④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

⑤颈椎骨折与脱位。

⑥无法实施皮肤牵引的短小管状骨骨折,如掌骨、指(趾)骨骨折。

⑦手术前准备,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

⑧关节挛缩畸形者。

⑨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

(2)禁忌证:①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②牵引局部骨备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③牵引局都需要切开复位者。

(3) 操作方法①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

患者仰卧,头下枕沙袋,剃光头发,用肥皂及清水洗净,擦干,用甲紫在头顶正中划前后矢状线,分头顶为左右两半,再以两侧外耳孔为标记,经头顶划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交为中点。

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使两臂的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该处即为颅骨钻孔部位;另一方法是由两侧眉弓外缘向颅顶画两条平行的矢状线,两线与上述额状线相交的左右两点,为钻孔的位置。

以甲紫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部麻醉后,用尖刀在两点处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止血,用带安全隔板的钻头在颅骨表面斜向内侧约45角,以手摇钻钻穿颅骨外板(成人约4mm,,儿童为3mm)。

注意防止穿过颅骨内板伤及脑组织。

然后将牵引弓两钉齿插人骨孔内,拧紧牵引弓螺丝钮,使其牵引马钉内固定牢固,缝合切口并用酒精纱布覆盖伤口。

牵引弓系牵引绳并通过滑车,拾高床头进行军国4-43)。

牵引重量般第1~2 颈椎用4kg,以后每下椎体增加1kg。

复位后其维持牵引重量-般为3~4kg。

为了防止牵引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②尺骨鹰嘴牵引:适用于难以复位或肿胀严重的肱骨髁上骨折和髁间骨折、粉醉型肱骨下端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患者仰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骨鹰嘴下2cm、尺骨嵴旁横指处,即为穿针部位,甲紫标记,局麻后,将克氏针自内向外刺人直达骨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转动手摇钻,将克氏针垂直钻人并穿出对侧皮肤,使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以酒精纱布覆盖针眼外,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图4-44)。

儿童患者可用大号中错代营克氏针直花本引。

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③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关节脱位、低管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向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

患者仰卧位,伤肢置于牵引架上。

使膝关节屈曲40°,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在内收肌结节上2cm处标记穿针部位,此点适在股骨髁上前后之中点。

向上拉紧皮肤,以克氏针穿人皮肤,直达骨质,拿据骨钻进针方向,徐徐转动手摇钻,当穿过对侧骨皮质时,同样向上拉紧皮肤,以手指压迫针眼处周围皮肤,穿出钢针,使两侧钢针相等,酒精纱布覆盖针孔,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图4 -45)。

穿针时一定要从内向外进针,以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穿针的方向应与股骨纵轴成直角,否则钢针两侧负重不平衡,易造成骨折断端成角暗形,牵引重量般为体重的1/6-1/8,维持量为3-5kg。

④胫骨结节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骨辉上骨折等将患胶置于奉引甄上。

胫骨结节向后1. 25cm,在此点平面稍向远侧部位即为进针点,标记后清毒城市。

局部浸润麻醉后,由外侧向内侧进针,以免伤及腓总神经,钢针穿出皮肤后,使两针距相等,酒精纱布保护针孔,安置牵引弓进行牵引(图4-46)。

如用骨圆针作牵引时,必须用手摇钻穿针,禁用锤击,以免骨质劈裂。

牵引重量7~8kg,维持量3-5kg。

⑤跟骨牵引:适用于胫骨髁部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踝部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向后上移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等。

将伤肢置于牵引架上,小腿远端垫沙袋使足跟抬高,助手一手握住前足,一手握住小腿下段,维持踝关节中立位。

内踝尖与足跟后下缘连线的中点为穿针部位;或者内踝顶点下3cm处,再向后画3cm长的垂线,其顶点即是穿针处。

以甲紫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以手摇钻将骨圆针自内侧钻人,直达骨质。

注意穿针的方向,胫腓骨骨折时,针与踝关节面呈15°,即进针处低,出针处高,有利于恢复胫骨的正常生理弧度。

在此角度上旋转手摇钻,骨圆针缓慢贯通骨质,并穿出皮肤外,酒精纱布覆盖针孔,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图4-47)。

成人跟骨牵引最好用骨圆针,骨圆针较克氏针稳妥,不易拉豁骨质。

牵引重量为3 ~5kg。

⑥肋骨牵引:适用于多根多段肋骨骨折造成浮动胸壁,现反常呼吸时。

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选择浮动胸壁中央的一根肋骨。

的需漫消麻解后,用无脚中街格的骨夹住,钳子-端系于牵引绳,进行滑动牵引(图4 48)。

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

3.布托牵引系用厚布或皮革按局部体形制成各种兜托,托住患部,再用牵引绳通过滑轮连接兜托和重量进行牵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颌枕带牵引①适应证:无截瘫的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等。

②操作方法:目前使用的颌枕带一般为工厂加工成品,分为大、中、小号。

也可自制。

用两条布带按适当角度缝在一一起,长端托住下颌,短端牵引枕后,两带之间再以横帶固定,以防牵引带滑脱,布带两端以金属横梁撑开提起,并系牵引绳通过滑轮连接重量砝码,进行牵引(图4-49)。

牵引重量为3~5kg。

此法简便易行,便于更换,不需特别装置。

但牵引重量不宜过大,否则影响张口进食,压迫产生溃疡,甚至滑脱至下颌部压迫颈部血管及气管,引起缺血窒息。

(2)骨盆悬吊牵引离等。

①适应证:耻骨联合分离、骨盆环骨折分离、髂骨翼骨折向外移位、低备关节分②操作方法:布兜以长方形厚布制成,其两端各穿一木棍。

患者仰卧位,用布兜托住骨盆,以牵引绳分别系住横棍之两端,通过滑轮进行牵引(图4-50)。

牵引重量能使臀部稍离开床面即可。

一侧牵引重量为3 ~ 5kg。

(3)骨盆牵引带牵引①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急性腰扭伤等。

②操作方法:用两条牵引带,一条固定胸部,并系缚在床头上,一条骨盆带固定骨盆,以两根牵引绳分别系于骨盆牵引带两侧扣眼,通过床尾滑轮进行牵引(图4-51)。

-侧牵引重量为5 ~ 15kg。

4.注意事项(1)骨牵引装置安置完毕后将牵引针两端多余部分剪去,并套上小瓶,以防止针尖的损害。

(2)注意牵引针两侧有无阻挡,如有阻挡应及时调整,以免减低牵引力。

(3)经常检查针眼处有无感染,为防止感染,隔日向针孔处滴75%酒精2-3滴。

如感染明显又无法控制,应将其拔出,并根据病情采用他法。

(4)注意牵引针有无滑动或将皮肤拉豁。

此种情况多见于克氏针,应及时调整牵引弓或重新更换。

(5)注意肢体有无压迫性溃疡。

(6)鼓励患者及时练习肌肉运动和进行指(趾)功能锻炼。

(7)每天测量肢体长度并与健侧比较。

在牵引最初数日,应及时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便了解骨折对位情况,如对位不良,应相应调节牵引方向或重量。

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以矫正骨折重叠移位。

如系关节挛缩可逐渐增加重量,但应注意肢体运动情况及有无血液循环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